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业碳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
1
作者 刘艺 李谷成 李练军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2-55,共14页
农业低碳发展对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选取2003−2020年中国部分省(市、区)的农业碳排放和农业碳汇测算数据,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分析了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业碳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直接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研究... 农业低碳发展对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选取2003−2020年中国部分省(市、区)的农业碳排放和农业碳汇测算数据,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分析了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业碳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直接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1)2003−2020年中国农业碳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2.3%,其中前沿技术进步的贡献率为2.27%;(2)在空间邻接矩阵和地理距离矩阵下,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业碳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均具有显著的正向直接影响与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具体而言,直接影响体现在东部、东北部地区以及粮食主产区和主销区,空间溢出效应则表现在西部地区以及粮食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基于此,建议进一步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区域间、省份间合作与信息共享,同时结合地域特征和农业发展实际制定差异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社会化服务 农业碳排放 农业碳汇 全要素生产率 空间杜宾模型
下载PDF
两权抵押贷款对农户收入分配的影响研究
2
作者 李谷成 章洁茹 王煜正 《世界农业》 CSSCI 2024年第9期66-79,共14页
完善金融体系是优化收入分配结构的重要途径,但人们缺乏对农村金融改革在农户收入分配中作用的理解。基于2005—2020年的县域面板数据,本文使用渐进双重差分法检验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对农户收入及城乡收入差... 完善金融体系是优化收入分配结构的重要途径,但人们缺乏对农村金融改革在农户收入分配中作用的理解。基于2005—2020年的县域面板数据,本文使用渐进双重差分法检验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对农户收入及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实施增加了农户收入,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第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对农户收入分配的优化作用比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更加有效;第三,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对农户收入分配的优化作用主要通过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增加农户信贷可得性及促进农村劳动力流动来实现。上述研究结论揭示出通过农村金融改革助力共同富裕的必要性,即需要推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的农村金融改革来改善农户收入分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抵押贷款 收入分配 农村金融 共同富裕
下载PDF
数字金融使用对农户农地流转行为的影响
3
作者 王璐瑶 李谷成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3-304,共12页
为推动农地流转的规范进行,本研究基于中国土地经济调查(CLES)2021年数据,利用内生转换Probit模型的反事实分析法,实证分析了数字金融使用对农户农地流转行为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数字金融使用主要通过提高农户办理农业生... 为推动农地流转的规范进行,本研究基于中国土地经济调查(CLES)2021年数据,利用内生转换Probit模型的反事实分析法,实证分析了数字金融使用对农户农地流转行为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数字金融使用主要通过提高农户办理农业生产性贷款的概率和提高农户非农就业的概率这两条路径影响农地流转行为。2)对于不同年龄、农地规模、收入水平和农户类型的农户家庭来说影响效果不同。3)数字金融使用显著增加了农地流转规模,促进了农地转入和农地转出行为。同时,数字普惠金融正向显著影响了农户农地流转行为。因此,为了推动农地流转的有序进行,可以鼓励农户使用数字金融,增强农户的数字金融使用能力,对有非农就业和办理生产性贷款意愿的农户进行针对性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使用 农地流转 内生转换Probit模型 反事实分析 平均处理效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