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坚定学术自信与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
1
作者 张艳国 《江汉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10,共6页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发表“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1)重要讲话之后,关于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问题,成为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界的热点问题和专家的热门话题。从近年来已经发表...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发表“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1)重要讲话之后,关于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问题,成为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界的热点问题和专家的热门话题。从近年来已经发表的论文来看,关于此问题的讨论,主要从“形而上”和“形而下”两个路径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坚定学术自信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总结和运用改革开放经验的历史发展、内涵本质及其当代意义
2
作者 张艳国 《岭南学刊》 2025年第1期41-55,共15页
在每个重要的历史阶段和关键的时间节点上,中国共产党都高度重视总结和运用改革开放的宝贵历史经验。党坚持把改革开放的宏大社会实践与经验总结的深刻认识有机结合起来、科学整合起来,形成为一个完整的实践体系和认识过程。依循中国改... 在每个重要的历史阶段和关键的时间节点上,中国共产党都高度重视总结和运用改革开放的宝贵历史经验。党坚持把改革开放的宏大社会实践与经验总结的深刻认识有机结合起来、科学整合起来,形成为一个完整的实践体系和认识过程。依循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逻辑、实践逻辑和认识逻辑的依次展开、有序推进和阶段性特点,可以将改革开放经验总结和运用的历史发展,概括为“一个过程、三个阶段”。它是一个完整的、有机联系的认识整体和思想整体,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实践特性和认识特点。党对改革开放宝贵经验的总结和运用,是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和独立的话语表达体系,其内涵具有多方面的本质特征。科学认识和准确掌握党对改革开放宝贵经验的总结运用,对于推进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当代意义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改革开放 宝贵经验总结和运用 科学内涵 当代意义
下载PDF
运用唯物史观“推出有思想穿透力的精品力作”
3
作者 张艳国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共8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历史学科建设发展,十分关心支持历史研究工作,明确了历史学科以及历史研究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为史学事业繁荣发展创造了极其难得的时代条件、文化环境和比较优势。习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历史学科建设发展,十分关心支持历史研究工作,明确了历史学科以及历史研究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为史学事业繁荣发展创造了极其难得的时代条件、文化环境和比较优势。习近平在关于历史科学的重要论述中提出“推出有思想穿透力的精品力作”的重要要求和目标指向,对于推动当代中国史学繁荣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推出有思想穿透力的史学精品力作,离不开唯物史观理论智慧的指引和启发。唯物史观理论和方法为史家主体“做”并“推出有思想穿透力的精品力作”提供了思想源泉和可靠路径。在当代,史学研究者至少可以从三个切入点着手:第一,找准研究的历史方位,立足问题载点,突出时代意识;第二,紧扣马克思主义社会经济形态理论,研究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性质和道路;第三,坚持马克思主义总体史观和历史发展规律论,聚焦中国历史发展与世界历史进程。对于历史研究来说,史家主体不仅需要具有“求真”的品格和勇气,还要具备“致用”的胆识、确立“致用”的目标,守科学研究之正,创史学研究之新,做有思想穿透力的研究,出有思想穿透力的成果,努力造就中国史学繁荣发展的新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物史观 思想穿透力 史学研究 精品力作
下载PDF
理论思维是历史研究的灵魂 被引量:1
4
作者 张艳国 《史学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13,158,共11页
历史研究既是一种人类文化活动,也是一种文明创造,更是全世界、全人类不可或缺的文化实践。从本质属性上讲,历史科学是一门理论学科。理论思维是历史研究的灵魂,也只有理论思维,才能为历史研究插上智慧的翅膀,更充分地体现其社会功能和... 历史研究既是一种人类文化活动,也是一种文明创造,更是全世界、全人类不可或缺的文化实践。从本质属性上讲,历史科学是一门理论学科。理论思维是历史研究的灵魂,也只有理论思维,才能为历史研究插上智慧的翅膀,更充分地体现其社会功能和发挥其文化影响力。理论思维是人类特有的、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思维形式和方法,是人类推动文化发展、积累文明成果的重要支撑,是马克思主义观察人类、研究历史、昭示未来的思想依据,是马克思主义对历史研究的根本要求。理论思维既是中国古代历史研究兴盛发展的精神脊梁和文化支撑,也是中国近代史学变革发展的动力与活力,更是中国现当代史研究进步的根本保障和创新依据。每一时代都有其主旋律和主题,都要求历史学家拿起史笔、创新史识、展示才华,厚积家国情怀,弘扬主体精神,体现历史研究的思想穿透力。历史研究者只有具备强大的理论思维,才能抒发嗪亮的思想声音,做有思想穿透力的历史研究,从而推进新时代中国史学繁荣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思维 历史研究 唯物史观 思想灵魂
原文传递
理论思维是历史研究的灵魂
5
作者 张艳国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2024年第11期65-66,共2页
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是人的主观和客观活动同人的历史紧密相连的重大问题,是人类社会认识并改造自然与社会的核心问题,从本质上讲,它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人们的历史思维,人们从事的历史研究活动,既是人们把握理论与实践关系的客... 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是人的主观和客观活动同人的历史紧密相连的重大问题,是人类社会认识并改造自然与社会的核心问题,从本质上讲,它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人们的历史思维,人们从事的历史研究活动,既是人们把握理论与实践关系的客观展现,也是人们认识思维与存在关系的必然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理论与实践关系 理论思维 思维与存在 自然与社会 紧密相连 人的历史 主观和客观
原文传递
理论思维是历史研究的灵魂
6
作者 张艳国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 2024年第10期79-81,共3页
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是人的主观和客观活动同人的历史紧密相连的重大问题,是人类社会认识并改造自然与社会的核心问题,从本质上讲,它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人们一方面延续着自己的存在,即实现人类社会发展;一方面又不断地认识自己... 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是人的主观和客观活动同人的历史紧密相连的重大问题,是人类社会认识并改造自然与社会的核心问题,从本质上讲,它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人们一方面延续着自己的存在,即实现人类社会发展;一方面又不断地认识自己的历史,即进行历史领域的文化活动。人们的历史思维,人们从事的历史研究活动,既是人们把握理论与实践关系的客观展现,也是人们认识思维与存在关系的必然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人类社会发展 理论与实践关系 理论思维 自然与社会 思维与存在 紧密相连 人的历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