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受众体验的文学改编模式及媒介技术反思 被引量:2
1
作者 曾巍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18,共9页
文学改编是指以文学作品为基础,进行媒介符号再加工,将其转化、重塑为另一种形式的作品。改编热潮受到批评家和理论家关注,逐渐建构出改编理论。其中,哈琴借鉴传播学的分析结构,将改编看作运用媒介对源文本的重新编码过程,并归纳出讲述... 文学改编是指以文学作品为基础,进行媒介符号再加工,将其转化、重塑为另一种形式的作品。改编热潮受到批评家和理论家关注,逐渐建构出改编理论。其中,哈琴借鉴传播学的分析结构,将改编看作运用媒介对源文本的重新编码过程,并归纳出讲述、展示、分享三种改编模式。文学改编创造出新的故事世界,从受众对故事世界的体验的角度来考察,可将三种模式修正为:诉诸想象、诉诸认知与诉诸参与的改编。三种模式对应于作品的媒介呈现方式,即从单一媒介到多媒介再到融媒介或超媒介,与媒介发展的技术路线呈平行关系。媒介进化,看似越来越呼应并满足受众感官欲望的体验诉求,但也侵占了受众的想象空间。技术假体使受众远离了原作的故事世界,也远离了现实世界。因此,在文学改编中应对媒介技术保持审慎的批判态度,合理利用媒介,发挥主体的创造力,为受众提供高品质、高格调、高水准的艺术精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改编 改编理论 受众体验 媒介技术
下载PDF
革命论、本义论与实用说:陈独秀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论
2
作者 魏天无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07-114,共8页
作为马克思主义革命家,陈独秀在文学批评中,既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影响,要求文学尽其所能地贴近现实,发挥其现实性和批判性功能,也秉持着个人对文学之为文学的认识,力图在文学与政治之间找到恰如其分的结合点。其"文学革命论"... 作为马克思主义革命家,陈独秀在文学批评中,既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影响,要求文学尽其所能地贴近现实,发挥其现实性和批判性功能,也秉持着个人对文学之为文学的认识,力图在文学与政治之间找到恰如其分的结合点。其"文学革命论"与"文学本义论"互为一体:前者意在取"写实"而弃"空想";后者指向"文言合一"亦即"达意状物",以破除"文以载道"之陋习。"文学本义论"指向的并非文学的"自足说"而是"实用说":强调"本义"是为了把文学从模仿古人、剽窃浮词的牢笼中解放出来,以便让它敞开胸怀拥抱现实,感染读者。重写实、重文学在启迪人心、改造社会中的实用功能而并不忽视文学自身属性,这些与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是一脉相承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独秀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 革命 本义 实用
下载PDF
“艺术生产”视域中的文学批评——释意场域的构建与批评的生产性
3
作者 孙文宪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83-191,F0002,共10页
20世纪以来的批评学研究以“文本意义何以形成”之问颠覆了把作者意指视为意义之源的传统文学观念。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批评,先后从表意活动的分析和成义过程的研讨入手,揭示了释意活动与批评生产性之间的关系,在语言活动的层面上阐... 20世纪以来的批评学研究以“文本意义何以形成”之问颠覆了把作者意指视为意义之源的传统文学观念。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批评,先后从表意活动的分析和成义过程的研讨入手,揭示了释意活动与批评生产性之间的关系,在语言活动的层面上阐释了文学批评的生产性。而马克思的艺术生产论则从社会结构和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揭示了艺术生产运作机制对批评释意场域的建构与规定,从而极大地拓展了研讨批评生产性的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生产 释意场域 文学批评的生产性
下载PDF
作为“出版史”的中国近现代报刊史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范军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41-147,共7页
长期以来,中国近现代报刊史是作为新闻史的一部分而存在的,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中国近现代报刊史就是中国近现代新闻史。近些年有学者注意到中国报刊史研究的局限和不足,试图在新文化史的视阈中来拓展报刊史的研究空间,重塑报刊史研究... 长期以来,中国近现代报刊史是作为新闻史的一部分而存在的,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中国近现代报刊史就是中国近现代新闻史。近些年有学者注意到中国报刊史研究的局限和不足,试图在新文化史的视阈中来拓展报刊史的研究空间,重塑报刊史研究的格局,提出的方法有作为"文化史"的报刊史研究、作为"媒介史"的报刊史研究、作为"现代化史"的报刊史研究等等。其实,中国近现代报刊史既是一种重要的新闻传播活动,也是重要的编辑出版活动。作为"出版"活动的中国近现代报刊研究多年来一直十分薄弱,众多中国出版史论著也主要以图书出版、图书出版机构和人物、事件等为叙事主体,这显然有其明显的缺憾。本文提出从"出版"这个新的视阈、新的维度来重新考察、认识中国近现代报刊发展史,以期对报刊史和出版史有所丰富和开拓,促进中国近现代报刊出版史的形成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版史 报刊史 近现代 中国
下载PDF
出版生活史视阈下的史料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范军 刘晓嘉 《现代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9-70,86,共13页
出版生活史的提出及发展,既是对“人”的“现实关怀”,也是史学本身发展的理论需求。史料之于出版生活史研究意义尤其重要。出版生活史探讨当以问题为导向,以史料为根基。出版生活史史料从形式、内容、本质几个方面可以有多种划分方法... 出版生活史的提出及发展,既是对“人”的“现实关怀”,也是史学本身发展的理论需求。史料之于出版生活史研究意义尤其重要。出版生活史探讨当以问题为导向,以史料为根基。出版生活史史料从形式、内容、本质几个方面可以有多种划分方法。有效搜集、合理利用相关史料需要进一步开阔视野,模糊边界,明确焦点,同时注重鉴别史料真伪优劣,注重平等对待不同类型史料,谨防断章取义,还需加强对史料的多维审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版史学 出版生活史 出版史料 出版生活史史料
下载PDF
《大学》对孔子教育思想的理论建构
6
作者 王齐洲 《国际儒学(中英文)》 CSSCI 2023年第1期80-89,170,共11页
朱熹承袭程颢、程颐的思想,认为《大学》是古代大学教人之法,其中经一章为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传十章则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古本有错字、错简和阙文。于是将“亲民”改为“新民”,对传文做了调整和补充,并为之章句,作为《四书集注》的首... 朱熹承袭程颢、程颐的思想,认为《大学》是古代大学教人之法,其中经一章为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传十章则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古本有错字、错简和阙文。于是将“亲民”改为“新民”,对传文做了调整和补充,并为之章句,作为《四书集注》的首篇,产生了巨大影响。王阳明不同意朱熹的意见,认为《大学》古本既无错误,亦无阙文,“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等都是孔子的思想,指示了为学的进路。尽管程、朱理学与阳明心学对《大学》的理解分歧明显,为学路径大不相同,但都以为《大学》阐发了孔子的教育思想。通过对儒学文献的比较研究,可以看出,《大学》所针对的教育层次与孔子学校教育层次相同,“三纲领”与孔子的“有教无类”思想契合,学为“圣人”与学为“君子儒”方向一致,“亲民”思想来自孔子,“八条目”也源自孔子的“为己之学”。参考出土文献和传世《曾子》十篇,可以得出结论:《大学》是曾参及其弟子对孔子教育思想的理论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 孔子 教育思想 理论建构
原文传递
文化唯物主义、共同文化与情感结构--论雷蒙·威廉斯“三条进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继承与发展 被引量:13
7
作者 王庆卫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2-19,共8页
雷蒙·威廉斯是20世纪中叶英语世界最重要的马克思主义文化批评家。其文化研究理论的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学术立场上的从"左派利维斯主义到文化唯物主义"、学术焦点上的"从大众文化到共同文化"、研究思路上的&q... 雷蒙·威廉斯是20世纪中叶英语世界最重要的马克思主义文化批评家。其文化研究理论的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学术立场上的从"左派利维斯主义到文化唯物主义"、学术焦点上的"从大众文化到共同文化"、研究思路上的"从文化领导权到情感结构"三条进路。其核心意旨为: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改造利维斯的文化精英主义,倡导具有物质生产性内涵的文化概念;在对"文化"定义的归纳中引出"共同文化"概念,以图达成少数人文化与多数人文化的和解;从"文化领导权"的视角出发探究文化中的权力现象,并以"情感结构"概念来呈现情感与现实、文本与社会普遍形式的同构性。对雷蒙·威廉斯文化研究的这一动态过程进行梳理,有助于把握西方文化研究中问题意识的演变和思想发展的逻辑,并为我们的当代文化建设提供镜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派利维斯主义 文化唯物主义 共同文化 情感结构
下载PDF
论中国“乐教”的发生 被引量:3
8
作者 王齐洲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3-81,共19页
近人刘师培据传世文献认定虞舜时代即有“乐教”,且将其基本内涵理解为音乐(含歌舞)教育。考古学已经证明,新石器时代即有乐器与歌舞的遗存。不过,殷商甲骨文和金文虽有“乐”字,却均为地名而不指音乐,周公时代才以“乐”指称人内心的愉... 近人刘师培据传世文献认定虞舜时代即有“乐教”,且将其基本内涵理解为音乐(含歌舞)教育。考古学已经证明,新石器时代即有乐器与歌舞的遗存。不过,殷商甲骨文和金文虽有“乐”字,却均为地名而不指音乐,周公时代才以“乐”指称人内心的愉悦,这种愉悦虽包含音乐却不特指音乐。明晰的“乐教”思想、完备的“乐教”体系及有效的“乐教”管理是从周公“制礼作乐”开始的。虽不能说原始音乐歌舞对周代“乐教”没有影响,但二者却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种文化:前者是服务于“通天”的巫觋文化,后者是落脚于“治民”的世俗文化。前者所具有的文化精神在任何一个史前民族文化中都可以找到,后者的文化精神却只有在华夏民族的历史中才绽放异彩。如果说“制礼”乃“皆周之所以纲纪天下,其旨则在纳上下于道德,而合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以成一道德之团体”,那么,“作乐”则是用以协和万邦、融洽上下、调节情感的文化创制,其旨则在让周人这一“道德之团体”在宗法封建的制度环境下享有和谐生活与艺术感受,培育出快乐精神,以保周天下的长治久安。因此,“乐教”是礼乐文化的重要内涵和制度保障,培养了华夏民族的精神向度和民族性格,故值得特别珍视和努力弘扬,以促进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教 愉悦 音乐 周公 制礼作乐 快乐精神
下载PDF
子夏“乐教”与《大司乐》的由来 被引量:2
9
作者 王齐洲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4,共14页
在儒学教育中,“乐教”的传承最不明晰,《乐经》之有无一直是学术争论的焦点。战国初年,孔子弟子子夏在魏国从事儒学教育,培养了大批儒学人才。魏文侯作为子夏弟子,不仅服膺儒学,向子夏请教“乐”学问题,而且撰写《孝经传》宣传儒学思想... 在儒学教育中,“乐教”的传承最不明晰,《乐经》之有无一直是学术争论的焦点。战国初年,孔子弟子子夏在魏国从事儒学教育,培养了大批儒学人才。魏文侯作为子夏弟子,不仅服膺儒学,向子夏请教“乐”学问题,而且撰写《孝经传》宣传儒学思想,在其国内推行儒学教育。他的乐工窦公保存有《大司乐》文本,应该和当时魏国所推行的礼乐教化有关。因此,《大司乐》应该是儒学“乐教”文献,而《乐记》则极有可能是子夏、窦公等人对《大司乐》的具体解说。事实证明,子夏在魏国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乐教”理论和实践。通过现存文献的综合分析可以推断,《大司乐》是孔子晚年确定的儒学“乐教”教材,涵盖了儒学“乐教”的全部理论和实践;孔子逝后,子夏将其带到魏国加以传播,魏国乐工窦公保管了这份文献并由其后人献给了汉文帝。《大司乐》后来被整合进《周礼》中,长期作为儒家“礼学”文献,掩盖了它实际上是古《乐经》的事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夏 乐教 《大司乐》 《乐经》
下载PDF
桐城派内外的方东树--从其与姚鼐“未正师生之称”谈起
10
作者 余祖坤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1-64,共14页
方东树一般被视为姚鼐弟子和桐城派在嘉庆、道光间的重要代表之一,但他本人却公开申明自己虽曾从学于姚鼐,但并未正式确定师生名分。这折射出他与桐城派复杂的离合关系。细勘方东树的古文理论与创作,会发现他对桐城派文道论、文用论乃... 方东树一般被视为姚鼐弟子和桐城派在嘉庆、道光间的重要代表之一,但他本人却公开申明自己虽曾从学于姚鼐,但并未正式确定师生名分。这折射出他与桐城派复杂的离合关系。细勘方东树的古文理论与创作,会发现他对桐城派文道论、文用论乃至被视为“桐城派古文艺术论的起点和基石”的“义法说”都既有接受、因袭,也有突破、逸出。这表明桐城派传衍过程中存在建构和解构两股看似相反、实则相济的推动力量,启示我们研究文学流派,不仅要重视其总体面貌和共性特征,同时也要关注流派内成员的复杂构成及其同中之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桐城派 方东树 理论与创作 文学流派 义法说 同中之异 文道论 总体面貌
原文传递
资本、现代性批判与文化研究
11
作者 万娜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24-131,192,共8页
"资本"具有对资本主义社会实践各个层面的渗透性,因而呈现出这一范畴在阐释上的复杂性。与之同根共生的文学批评,借助"资本"的现代性批判视野,有助于将目光真正地落在"一定的"社会实践中,从而获得更贴近... "资本"具有对资本主义社会实践各个层面的渗透性,因而呈现出这一范畴在阐释上的复杂性。与之同根共生的文学批评,借助"资本"的现代性批判视野,有助于将目光真正地落在"一定的"社会实践中,从而获得更贴近文学现实处境的理论表述。而如若对"资本"做片面的理解,则有可能使资本现代性批判视野中的批评主体实际上从事着漂浮的文化研究,丢失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本来的实践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 现代性批判 文化研究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
原文传递
孔子“礼教”面面观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齐洲 《国际儒学(中英文)》 2021年第3期19-33,166-167,共17页
孔子"礼教"是有关周代礼乐制度与礼乐文化的教育。他选择将"孝"作为推行礼乐文化、践行礼乐制度的伦理基础,将三年丧礼这种制度和形式问题,转化为情感、人格、人性问题,以教育弟子遵守礼制,在"孝"和"... 孔子"礼教"是有关周代礼乐制度与礼乐文化的教育。他选择将"孝"作为推行礼乐文化、践行礼乐制度的伦理基础,将三年丧礼这种制度和形式问题,转化为情感、人格、人性问题,以教育弟子遵守礼制,在"孝"和"义"之间寻求平衡,并以"孝道"推衍为"治道"。孔子以"敬"作为"孝"的心理依据,进而作为"礼教"的心理依据,由"敬"而爱护父母给予的身体和生命,由"敬"而尊重一切社会秩序和规范,"主敬"因此成为孔子"礼教"的基本教义。孔子"礼教"的最佳境界是"制中""得其宜",即有秩序的和谐,与"乐"主"和"殊途同归,"礼之用,和为贵"成为基本价值取向,同时强调"顺"对于"礼"的实践意义;"和"重在人的心理感受,"顺"重在社会实际运作,二者结合,构成孔子"礼教"的完整价值结构。孔子"礼教"落脚点是政治,即社会治理,在"家天下"条件下,孔子赞赏"小康"社会,这一社会包括了禹、汤、文、武、成王、周公"六君子"的时代,而孔子理想的社会是尧、舜时代"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这证明孔子心目中的"礼"并非以维护宗法等级制社会为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礼教 和顺 大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