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的进展与反思 被引量:36
1
作者 凃欣 石立松 +1 位作者 汪樊 王擎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87-94,共8页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是应用人类基因组中数以百万计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为标记进行病例-对照关联分析,以期发现影响复杂性疾病发生的遗传特征的一种新策略。近年来,...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是应用人类基因组中数以百万计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为标记进行病例-对照关联分析,以期发现影响复杂性疾病发生的遗传特征的一种新策略。近年来,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和基因组单倍体图谱计划的实施,人们已通过GWAS方法发现并鉴定了大量与人类性状或复杂性疾病关联的遗传变异,为进一步了解控制人类复杂性疾病发生的遗传特征提供了重要的线索。然而,由于造成复杂性疾病/性状的因素较多,而且GWAS研究系统较为复杂,因此目前GWAS本身亦存在诸多的问题。本文将从研究方式、研究对象、遗传标记,以及统计分析等方面,探讨GWAS的研究现状以及存在的潜在问题,并展望GWAS今后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复杂疾病/性状 遗传变异 单核苷酸多态性
下载PDF
天麻钩藤饮含药血清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保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孟云辉 凃欣 +1 位作者 凃晋文 关江峰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26-28,43,共4页
目的:观察天麻钩藤饮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致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制备大鼠天麻钩藤饮含药血清。采用酶消化法体外培养HUVECs,利用Human von Willebrand factor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AngⅡ... 目的:观察天麻钩藤饮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致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制备大鼠天麻钩藤饮含药血清。采用酶消化法体外培养HUVECs,利用Human von Willebrand factor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AngⅡ组,AngⅡ+天麻钩藤饮组。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密度,酶联免疫法测定细胞上清TNF-α含量,RT-PCR法测定细胞PPAR-γmRNA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ngⅡ(10-6mol/L)可引起内皮细胞密度降低,细胞分泌TNF-α增加,PPAR-γmRNA表达水平降低。天麻钩藤饮含药血清可抑制AngⅡ导致的细胞损伤,减少TNF-α的分泌,升高PPAR-γmRNA的表达。结论:天麻钩藤饮可对抗AngⅡ所致的HUVECs损伤,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麻钩藤饮 血管紧张素Ⅱ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肿瘤坏死因子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下载PDF
镇肝息风汤含药血清对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和凋亡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吴艳霞 孟云辉 +2 位作者 涂晋文 涂欣 田金洲 《中国中医急症》 2006年第9期1009-1010,共2页
目的观察镇肝息风汤含药血清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刺激人脐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制备镇肝息风汤含药血清,采用组织贴块法培养VSMC,并以α-SMactin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用10-6mol/LAngⅡ刺激VSMC,以MTT法观... 目的观察镇肝息风汤含药血清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刺激人脐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制备镇肝息风汤含药血清,采用组织贴块法培养VSMC,并以α-SMactin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用10-6mol/LAngⅡ刺激VSMC,以MTT法观察含药血清对VSMC增殖的影响;Brdu免疫细胞化学法观察含药血清对VSMCsDNA合成的影响;流式细胞术AnnexinV-FITC法观察含药血清对VSMCs凋亡的影响;并以西药依那普利作为阳性对照药物。结果镇肝息风汤含药血清可抑制AngⅡ诱导的细胞增殖,Brdu标记率增加,促使凋亡率升高。结论镇肝息风汤可通过调节VSMCs增殖-凋亡失衡,从而改善血管重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肝息风汤 血管紧张素Ⅱ 血管平滑肌细胞 增殖 凋亡
下载PDF
癫痫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王旭 王涛 +2 位作者 袁明雄 刘木根 王擎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88-393,共6页
遗传因素是导致癫痫的重要原因,分子遗传学研究现已发现15个癫痫的致病基因。其中大部分编码离子通道,包括:电压门控性钾离子通道KCNQ2和KCNQ3,钠离子通道SCN1A、SCN2A和SCN1B,氯离子通道CLCN2,配体门控性离子通道CHRNA4、CHRNB2、GABRG... 遗传因素是导致癫痫的重要原因,分子遗传学研究现已发现15个癫痫的致病基因。其中大部分编码离子通道,包括:电压门控性钾离子通道KCNQ2和KCNQ3,钠离子通道SCN1A、SCN2A和SCN1B,氯离子通道CLCN2,配体门控性离子通道CHRNA4、CHRNB2、GABRG2和GABRA1。非离子通道基因也能导致癫痫,这些基因包括G-蛋白偶联受体,MASS1/VLGR1、GM3合成酶和其他一些尚不知道蛋白质功能的基因,如LGI1、NHLRC1和EFHC1。癫痫的分子遗传学研究不仅使基因诊断成为可能,而且会带动新型药物和治疗方法的研究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遗传性疾病 致病基因 离子通道
下载PDF
一个Ⅰ型神经纤维瘤家系的基因突变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黄颖浩 杨琴波 +3 位作者 邓云华 余念文 王擎 刘木根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09-312,共4页
鉴定了一个中国家庭中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Ⅰ型神经纤维瘤,通过连锁分析和NF1基因测序,发现该家系中NF1疾病的致病基因与NF1基因连锁,并在NF1基因上发现了一个无义突变G1336X,该突变导致神经纤维蛋白从C末端截断1483个氨基酸残基。G13... 鉴定了一个中国家庭中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Ⅰ型神经纤维瘤,通过连锁分析和NF1基因测序,发现该家系中NF1疾病的致病基因与NF1基因连锁,并在NF1基因上发现了一个无义突变G1336X,该突变导致神经纤维蛋白从C末端截断1483个氨基酸残基。G1336X突变在该家系中与疾病共分离,但家系中的正常成员未能检出,表明NF1基因的G1336X的突变是引起该家族患NF1疾病的原因。该突变是第一次在中国NF1疾病人群中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纤维瘤 连锁分析 测序 无义突变
下载PDF
KIF21A基因的p.Arg954Trp突变引起中国人先天性眼外肌纤维化(英文) 被引量:2
6
作者 张贤钦 彭剑虹 +6 位作者 唐朝晖 徐承启 周新 龚淑贤 刘静宇 王擎 刘木根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685-691,共7页
一型先天性眼外肌纤维化(Congenitalfibrosisoftheextraocularmuscles,CFEOM)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眼肌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动眼神经缺陷而引起的斜视。本研究鉴定了具有四代病人的一个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CFEOM1家系,连... 一型先天性眼外肌纤维化(Congenitalfibrosisoftheextraocularmuscles,CFEOM)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眼肌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动眼神经缺陷而引起的斜视。本研究鉴定了具有四代病人的一个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CFEOM1家系,连锁分析表明致病基因与染色体12q处的微卫星标记D12S85紧密连锁,最大LOD值为2.1。对D12S85附近的CFEOM1基因KIF21A进行突变检测,在KIF21A基因第21个外显子发现有一C→T的碱基替换,该变化引起KIF21A基因的第954位密码子由精氨酸突变为色氨酸,SSCP结果表明该家系中的所有患者都具有这一突变,而在家系中的所有正常人以及150个正常汉人对照中则不能检测到这一改变。我们的研究表明,KIF21A的p.Arg954Trp突变是引起这一先天性眼外肌纤维化家系病人患病的致病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1F2A1基因 先天性眼外肌纤维化 连锁分析 单链构象多态 突变
下载PDF
KIF21A基因p.Arg954Trp突变引起先天性动眼神经麻痹 被引量:2
7
作者 陆秀兰 徐承启 +1 位作者 张明昌 黄渝侃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44-648,共5页
目的在先天性动眼神经麻痹家系中定位相关致病基因并克隆该基因。方法对1个先天性动眼神经麻痹家系(3代共16人)通过血液基因组提取和微卫星连锁分析寻找基因突变所在区域,计算有利连锁优势比的对数值(log-arithm of the odds of linkage... 目的在先天性动眼神经麻痹家系中定位相关致病基因并克隆该基因。方法对1个先天性动眼神经麻痹家系(3代共16人)通过血液基因组提取和微卫星连锁分析寻找基因突变所在区域,计算有利连锁优势比的对数值(log-arithm of the odds of linkage,LOD),并对该区域内的可能致病基因进行突变筛选和突变验证。结果微卫星标记连锁分析发现位于12p11-12p12区域的D12S85和D12S345区域显示与该家系疾病紧密连锁,LOD值为2.4。对家系KIF21A基因全部外显子进行的突变检测分析显示21号外显子存在c.2680C>T(p.Arg954Trp)的碱基改变。结论 KIF21A基因c.2680C>T(p.Arg954Trp)突变是导致该先天性动眼神经麻痹的致病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动眼神经麻痹 KIF21A基因 基因突变
下载PDF
PCNA的shRNA的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对子宫颈癌细胞的干预性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黄浩 凃欣 +5 位作者 余南才 吴文莉 刘倩 马威 郝建军 易艳东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662-664,共3页
目的构建PCNA的小发夹结构RNA(shRNA)的真核表达载体并在Hela细胞表达,同时观察PCNA的shRNA对人Hela细胞株体外增殖的影响及生物学特性的改变。方法将PCNA的cD-NA的shRNA引物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Genesil-1,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Genesil-1-PCN... 目的构建PCNA的小发夹结构RNA(shRNA)的真核表达载体并在Hela细胞表达,同时观察PCNA的shRNA对人Hela细胞株体外增殖的影响及生物学特性的改变。方法将PCNA的cD-NA的shRNA引物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Genesil-1,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Genesil-1-PCNA1-4,并通过酶切和测序等方法进行鉴定,将真核表达质粒pGenesil-1-PCNA1-4转染子宫颈癌细胞,运用Westernblot检测PCNA的蛋白表达,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变化。结果PCNA的shRNA能显著抑制人Hela细胞的生长,阻滞细胞G0/G1—S期,PCNA的蛋白表达同时受到抑制。结论PCNA的shRNA能显著抑制人Hela细胞的生长,其抑制作用可能通过阻断PCNA蛋白表达实现,实验结果为进一步研究PC-NA的shRNA对子宫颈癌的基因治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癌 增殖细胞核抗原 小发夹结构RNA 子宫颈癌细胞
下载PDF
c-Myc靶向小分子干扰RNA抑制人直肠癌Colo320细胞增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黄浩 凃欣 +3 位作者 余南才 刘倩 易艳东 马威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6年第11期1301-1304,共4页
目的:利用小分子干扰RNA(siRNA)技术抑制人直肠癌Colo320细胞c-Myc基因的表达。为研究c-Myc基因在人直肠癌Colo320细胞中的作用提供一个新的方法。方法:设计人直肠癌Colo320细胞基因特异性小分子干扰RNA,用体外转录方法合成人直肠... 目的:利用小分子干扰RNA(siRNA)技术抑制人直肠癌Colo320细胞c-Myc基因的表达。为研究c-Myc基因在人直肠癌Colo320细胞中的作用提供一个新的方法。方法:设计人直肠癌Colo320细胞基因特异性小分子干扰RNA,用体外转录方法合成人直肠癌Colo320细胞基因的小分子干扰RNA并转染人直肠癌Colo320细胞,培养48—96h后,收集细胞RNA应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转染细胞中c-Myc基因mRNA水平变化,骶temblot检测C—MYC蛋白的表达,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和集落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活性。结果:转染siRNA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pGensil—c—Myc-14的c-Myc基因mRNA水平明显降低,MTT法和集落形成实验表明实验组的增殖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增殖速率。结论:在人直肠癌Colo320细胞中存在RNA干扰的机制,特异性siRNA能够有效的抑制c-Myc基因的表达,为研究c-Myc基因在肿瘤细胞中的调节途径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分子干扰RNA 人直肠癌 C-MYC基因
下载PDF
PCNA的shRNA对子宫颈癌细胞的抑制研究
10
作者 黄浩 凃欣 +5 位作者 余南才 吴文莉 刘倩 马威 郝建军 易艳东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6年第2期170-173,共4页
目的:构建增殖细胞抗原(PCNA)的小发夹结构RNA(shRNA)的真核表达载体并在HeLa细胞表达,同时观察PCNA的shRNA对人HeLa细胞株体外增殖的影响及生物学特性的改变。方法:将PCNA的cDNA的shRNA引物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Genesil1,构建真核表达质粒... 目的:构建增殖细胞抗原(PCNA)的小发夹结构RNA(shRNA)的真核表达载体并在HeLa细胞表达,同时观察PCNA的shRNA对人HeLa细胞株体外增殖的影响及生物学特性的改变。方法:将PCNA的cDNA的shRNA引物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Genesil1,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Genesil1PCNA14,并通过酶切和测序等方法进行鉴定,将真核表达质粒pGenesil1PCNA14转染子宫颈癌细胞,运用Westernblot检测PCNA的蛋白表达,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变化。结果:PCNA的shRNA能显著抑制人HeLa细胞的生长,阻滞细胞G0/G1S期,PCNA的蛋白表达同时受到抑制。结论:PCNA的shRNA能显著抑制人HeLa细胞的生长,其抑制作用可能通过阻断PCNA蛋白表达实现,实验结果为进一步研究PCNA的shRNA对子宫颈癌的基因治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癌 增殖细胞核抗原 小发夹结构RNA 子宫颈癌细胞
下载PDF
动脉粥样硬化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与转化医学应用
11
作者 凃欣 王擎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1年第5期16-20,共5页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类由遗传、环境因素及其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复杂性疾病,主要包括冠心病、心肌梗死、脑卒中等。自2007年,已有22项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发现了超过40个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基因,这极大地推动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分子遗传学...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类由遗传、环境因素及其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复杂性疾病,主要包括冠心病、心肌梗死、脑卒中等。自2007年,已有22项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发现了超过40个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基因,这极大地推动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并为未来的转化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转化医学 基因检测
下载PDF
动脉粥样硬化遗传学研究进展与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圆圆 凃欣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3年第9期24-26,共3页
冠状动脉疾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是一类由遗传、环境因素及其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多基因疾病,其发生具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和遗传倾向。遗传易感性是引起CAD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发现CAD致病或易感基因、研究其功能及在... 冠状动脉疾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是一类由遗传、环境因素及其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多基因疾病,其发生具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和遗传倾向。遗传易感性是引起CAD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发现CAD致病或易感基因、研究其功能及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是揭示CAD发病机制、特定病理生理过程的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基因疾病 家族聚集性 易感基因 病理生理 连锁分析 易感位点 遗传倾向 发病机制 候选基因 遗传易感性
下载PDF
镇肝熄风汤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管紧张素II、内皮素的影响 被引量:12
13
作者 孟云辉 吴艳霞 +1 位作者 凃欣 凃晋文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6年第5期550-553,共4页
目的:观察镇肝熄风汤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的降压效果及其对血浆、心肌、脑组织中血管紧张素II(AngII)、内皮素(ET)含量的影响。方法:将24只14周龄的雄性SHR随机分为SHR组、镇肝熄风汤组、依那普利组,同时以同源雄性WKY大鼠8只作为... 目的:观察镇肝熄风汤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的降压效果及其对血浆、心肌、脑组织中血管紧张素II(AngII)、内皮素(ET)含量的影响。方法:将24只14周龄的雄性SHR随机分为SHR组、镇肝熄风汤组、依那普利组,同时以同源雄性WKY大鼠8只作为对照组,灌胃给药8周后,用16导生理记录系统记录血压,放射免疫法测血浆、心肌、脑组织中AngII、ET含量。结果:与WKY组相比,SHR组血压升高,且血浆、心肌组织中AngII含量显著升高,脑组织中ET含量升高。镇肝熄风汤可降低SHR血浆及心肌组织中AngII、脑组织中ET含量。结论:镇肝熄风汤可减少缩血管物质(AngII、ET)的释放,对心、脑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预防高血压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肝熄风汤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血管紧张素Ⅱ 内皮素
下载PDF
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表达及血管生成关系 被引量:3
14
作者 周桃 夏豪 +2 位作者 谭安安 涂欣 胡波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371-374,F0003,共5页
目的:观察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中的表达,探讨HIF-1α与斑块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2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8只(普通饲料)和As模型组16只(高脂饮食+VitD3)。实验3个月后,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 目的:观察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中的表达,探讨HIF-1α与斑块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2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8只(普通饲料)和As模型组16只(高脂饮食+VitD3)。实验3个月后,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取主动脉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测量主动脉斑块占内膜总面积比(RAAPIs),内膜中膜面积比(I/M);免疫组化SP法检测HIF-1α蛋白的表达情况,鼠单克隆抗体CD34计数新生血管数目(MVD)。结果:实验后模型组血清TC、TG水平较正常组明显升高[(3.30±0.35)vs(1.51±0.19);(0.85±0.12)vs(0.50±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中RAAPIs,I/M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模型组中HIF-1α蛋白表达增高;正常组中HIF-1α未见表达(87.5%vs 0%,P<0.01);模型组中微血管密度(MVD)明显高于正常组[(13.14±2.45)vs 0,P<0.05];不稳定斑块组HIF-1α、MVD均高于稳定斑块组[(100%vs 66.6%),(14.30±1.70)vs(10.25±1.26),P<0.05)],HIF-1α蛋白表达与MVD表达呈正相关(r=0.704,P=0.005)。结论:HIF-1α可通过促进As斑块内血管生成,从而增加斑块的不稳定性;HIF-1α的含量可能是影响斑块稳定性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诱导因子-1Α 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生成 动物实验 大鼠
下载PDF
中国人指关节粘连家系中的致病基因的定位及突变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肖福英 王旭 +7 位作者 蒋林彬 韦日明 吴群英 蒋就喜 向秋 刘健翔 蒋传命 黄光玲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5-109,共5页
目的对两个指关节粘连的中国家系进行致病基因的定位。方法根据家族史、临床体征和手足X线检查进行临床诊断;采集家系成员外周血标本,常规提取基因组DNA,采用与该疾病临床症状相关的短指基因1HH的D2S2382和D2S126微卫星标记、指骨关... 目的对两个指关节粘连的中国家系进行致病基因的定位。方法根据家族史、临床体征和手足X线检查进行临床诊断;采集家系成员外周血标本,常规提取基因组DNA,采用与该疾病临床症状相关的短指基因1HH的D2S2382和D2S126微卫星标记、指骨关节粘连的NOG基因的D17S1868和D17S78微卫星标记、覆盖1~22号染色体的382个多态性微卫星标记进行连锁分析,相关位点进行突变分析和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结果两家系5代49人,患者26例都有相同的临床症状,智力正常,近端关节不能曲伸,在世的患者均为扁平足。家系中22人进行了基因分析,患者13例在D20S112处有最大的连锁值(log of odds,LOD)4.32,该标记定位在20q11.2-q12与生长分化因子5基因 (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 5 gene, GDF5 )连锁,在两个家系中都发现GDF5基因有新的突变E491K,突变发生在GDF5蛋白转运生长因子-β域的高度保守区域,家系中正常个体和200个正常个体中均不存在该位点的突变。结论在指关节粘连的中国家系发现GDF5基因突变,其突变位点是E491K,同时扩展了GDF5基因突变相关的临床表型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关节粘连 突变 生长分化因子5基因 连锁分析
原文传递
一个46,XY“女性”不育症家系的遗传学分析(英文)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旭 王晓然 +2 位作者 刘木根 王擎 刘静宇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9-25,共7页
运用常规的染色体G带分析和基因分析技术对-46,XY男性女性化家系进行遗传学分析,发现:先证者及其妹妹 的染色体核型为46,XY,其母亲和父亲的核型正常;对睾丸决定基因(SRY)和雄激素受体基因(AR)进行突变检测,在 SRY基因的整个编码区中没... 运用常规的染色体G带分析和基因分析技术对-46,XY男性女性化家系进行遗传学分析,发现:先证者及其妹妹 的染色体核型为46,XY,其母亲和父亲的核型正常;对睾丸决定基因(SRY)和雄激素受体基因(AR)进行突变检测,在 SRY基因的整个编码区中没有发现突变,而AR基因的第7个外显子的第840个密码子由CGT(编码精氨酸)变为CAT(编 码组氨酸),这一改变可能是导致核型为46,XY女性化而发生不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学分析 46 XY“女人” 不育症 基因 突变检测
下载PDF
应用HRM分析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家系mtDNA突变 被引量:1
17
作者 万智慧 李修春 +5 位作者 段唯 任翔 王擎 刘木根 唐朝晖 李毅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0年第5期294-298,共5页
目的揭示一个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eber's hereditary optic neuropathy,LHON)家系的遗传基础。方法对家系成员提取线粒体DNA(mtDNA),直接进行测序分析,用分子克隆法为每个人构建单克隆群,再用高分辨熔解曲线技术和DNA测序的方法... 目的揭示一个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eber's hereditary optic neuropathy,LHON)家系的遗传基础。方法对家系成员提取线粒体DNA(mtDNA),直接进行测序分析,用分子克隆法为每个人构建单克隆群,再用高分辨熔解曲线技术和DNA测序的方法,对家系中成员的单克隆群分析统计,计算该家系成员的线粒体DNA突变比例。结果该家系患者mtDNA上11778位核苷酸发生G到A的突变。家系成员中G11778A突变比例分别为:先证者(II2)91.67%;父亲(I2)0%;3位母系家属正常人依次为:(I1)90.83%、(II1)53.16%、(II3)49.16%。结论 G11778A的同质体(即:突变比例达到90%以上)女性仍可不患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该女性后代的平均突变比例远小于先前的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 MTDNA 1 1778位点突变 高分辨熔解曲线分析 测序
下载PDF
镇肝熄风汤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脑保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5
18
作者 孟云辉 凃欣 +1 位作者 吴艳霞 凃晋文(指导)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01-104,共4页
目的观察镇肝熄风汤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的降压效果及其对血浆、脑组织中内皮素(ET)含量,脑组织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24只14周龄的雄性SHR随机分为SHR对照组、镇肝熄风汤组、依那普利组,... 目的观察镇肝熄风汤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的降压效果及其对血浆、脑组织中内皮素(ET)含量,脑组织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24只14周龄的雄性SHR随机分为SHR对照组、镇肝熄风汤组、依那普利组,同时以同源雄性WKY大鼠8只作为对照组。灌胃给药8周后,用16导生理记录系统记录血压,放射免疫法测血浆、脑组织中ET含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脑组织中PPARγ mRNA表达。结果与WKY组相比,SHR血压升高,且脑组织中ET含量增加,PPARγ mRNA表达减弱。镇肝熄风汤可使SHR脑组织中ET含量减少,PPARγ mRNA表达增强。结论镇肝熄风汤可能通过激活PPARγmRNA表达,降低SHR脑中ET含量,从而保护脑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肝熄风汤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内皮素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原文传递
OPA1基因G401D突变导致常染色体视神经萎缩和听力受损(英文) 被引量:2
19
作者 柯铁 聂尚武 +6 位作者 杨琴波 刘剑萍 周琳娜 任翔 刘静宇 王擎 刘木根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81-485,共5页
目的对一个中国视神经萎缩1(optic atrophy1,OPA1)家系进行临床和基因分析。方法对家系进行连锁分析,通过测序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鉴定致病基因突变。结果在家系患者中均发现OPA1基因的一个错义突变1202(G→A),即G401D,而且患者呈现出... 目的对一个中国视神经萎缩1(optic atrophy1,OPA1)家系进行临床和基因分析。方法对家系进行连锁分析,通过测序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鉴定致病基因突变。结果在家系患者中均发现OPA1基因的一个错义突变1202(G→A),即G401D,而且患者呈现出视神经萎缩以及听力受损的综合征症状。结论在中国OPA1患者中鉴定了OPA1基因突变,并支持OPA1基因突变可导致伴随有听力受损的视神经萎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萎缩 OPA1基因 突变 听力受损
原文传递
伴肌肉痉挛、疼痛的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3型家系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周琴 任杰 +3 位作者 彭彬 关景霞 刘静宇 卢祖能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3年第5期59-61,共3页
目的分析伴有肌肉痉挛的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3型(SCA3)一家系的临床特点。方法采取家系18名成员的血清,提取DNA进行基因PCR扩增及检测,确定其类型,并对家系成员的临床表现、头颅磁共振、药物疗效等进行分析。结果该家系6代人中,17人有步... 目的分析伴有肌肉痉挛的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3型(SCA3)一家系的临床特点。方法采取家系18名成员的血清,提取DNA进行基因PCR扩增及检测,确定其类型,并对家系成员的临床表现、头颅磁共振、药物疗效等进行分析。结果该家系6代人中,17人有步态不稳等表现,其中6人已死亡,在世的家系成员中有6人除步态不稳外,还伴有不同程度肌肉痉挛、疼痛等表现,对家系中的18人进行基因检测,其中12人PCR扩增发现相应位点CAG异常重复,证实为SCA3型,先证者头颅MRI发现小脑萎缩,给予卡马西平片治疗,可明显缓解肌肉痉挛、疼痛等症状。结论报道一个以肌肉痉挛、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SCA3型一家系,并发现卡马西平片对缓解SCA3伴发的肌肉痉挛有一定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小脑共济失调 MACHADO-JOSEPH病 痉挛 疼痛 卡马西平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