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短发夹RNA介导结缔组织生长因子沉默对新生大鼠肺部血管重构和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1
作者 何中倩 黄海云 +1 位作者 邱海蓉 李晓东 《中外医药研究》 2023年第14期3-6,共4页
目的:从肺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异常表达着手,探讨短发夹RNA(shRNA)介导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沉默对新生大鼠肺部血管重构和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30只新生大鼠按随机... 目的:从肺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异常表达着手,探讨短发夹RNA(shRNA)介导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沉默对新生大鼠肺部血管重构和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30只新生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博来霉素组、博来霉素+CTGF处理组,每组10只。大鼠自出生后第1天开始进行造模,空白对照组不造模,博来霉素组、博来霉素+CTGF处理组进行BPD-肺动脉高压(PH)造模,博来霉素+CTGF处理组在第7天给予CTGFshRNA慢病毒经滴鼻给药2μL,共1次,共1d。第14天采集标本,右肺常规石蜡包埋切片,用于HE染色。测量右心室肥厚指数[右心室(RV)/左心室(LV)+室间隔(VS)的质量],获取肺部组织HE染色后观察辐射状肺泡计数(RAC),计算管壁厚度占血管外径的百分比(WT%)及管壁面积占血管总面积的百分比(WA%)。Western Blot法检测CTGF、TGF-β1、MMP-2蛋白的表达水平,RT-PCR法检测CTGF、TGF-β1、MMP-2的mRNA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博来霉素组大鼠肺泡结构不完整,肺泡腔增大,肺小动脉管壁增厚,WT%、WA%、RV/(LV+S)增高(P<0.05),RAC降低(P<0.05),MMP-2、TGF-β1、CTGF蛋白及mRNA增高(P<0.05);与博来霉素组相比,博来霉素+CTGF处理组大鼠肺小动脉管壁增厚改善,肺泡结构存在,肺泡腔增大不明显,WT%、WA%、RV/(LV+S)降低(P<0.05),RAC增高(P<0.05),MMP-2、TGF-β1、CTGF蛋白及mRNA降低(P<0.05)。结论:新生大鼠BPD-PH模型存在CTGF、TGF-β1、MMP-2蛋白及mRNA高表达,下调CTGF可减轻BPD-PH动物模型的肺血管重塑、肺部病变的发生,可能与TGF-β1、CTGF、MMP-2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管壁增厚 肺部组织 肺泡腔 博来霉素 小动脉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右肺
下载PDF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有创动脉血压监测危重新生儿中的应用效果
2
作者 李启婵 陈妙兴 +1 位作者 刘爽 周覃 《我和宝贝》 2020年第12期40-41,43,共3页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在有创动脉血压监测危重新生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8月~2020年8月我院收治的90例有创动脉血压监测危重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按不同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在有创动脉血压监测危重新生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8月~2020年8月我院收治的90例有创动脉血压监测危重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按不同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的监测时间、血压变化、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儿监测时间短于对照组,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家长护理总满意度为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总并发症发生率为4.4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44%(P<0.05)。结论对有创动脉血压监测危重新生儿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儿血压水平,提高患儿家长对护理效果的满意度,降低患儿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创动脉血压监测 危重新生儿 预见性护理 护理满意度 并发症
下载PDF
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吸氧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的疗效及血气指标的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何中倩 李晓东 +1 位作者 李启婵 张升荣 《中国社区医师》 2021年第35期22-23,共2页
目的:探讨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吸氧(HHFNC)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的疗效及对血气指标作用。方法:2019年1月-2020年6月收治呼吸暂停早产儿7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上给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观察组在常规治疗... 目的:探讨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吸氧(HHFNC)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的疗效及对血气指标作用。方法:2019年1月-2020年6月收治呼吸暂停早产儿7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上给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观察组在常规治疗上给予HHFNC。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2 h,两组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较治疗前均降低,动脉血氧分压(PaO_(2))、氧合指数(OI)升高,观察组指标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组间、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HFNC和nCPAP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的疗效相似,HHFNC治疗同样可有效改善血气指标,HHFNC治疗的安全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呼吸暂停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吸氧 血气指标
下载PDF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与HELLP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分析和比较: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毛姣玉 薛韵 李晓东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2年第5期702-706,共5页
目的比较妊娠急性脂肪肝(acute fatty liver of pregnancy,AFLP)和HELLP综合征(the syndrome of hemolysis,elevated liver enzymes and low platelet counts)的孕产妇和新生儿结局,寻找早期、快速诊断的临床依据,为临床医生提供有效的... 目的比较妊娠急性脂肪肝(acute fatty liver of pregnancy,AFLP)和HELLP综合征(the syndrome of hemolysis,elevated liver enzymes and low platelet counts)的孕产妇和新生儿结局,寻找早期、快速诊断的临床依据,为临床医生提供有效的鉴别诊断要点,提高诊治时效,有助于改善产妇预后及新生儿结局。方法收集2011年6月至2021年6月10年间在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产科住院诊断为AFLP和HELLP综合征产妇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采用Swansea标准诊断AFLP,采用Tennessee分类系统诊断HELLP综合征。比较AFLP组和ELLP组的产妇特征、实验室数据、并发症和新生儿结局。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tudent’s 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在研究期间,有12例产妇符合AFLP诊断标准,年龄(31.4±3.9)岁,有60例产妇符合HELLP综合征诊断标准,年龄(31.6±5.0)岁。AFLP产妇共分娩新生儿14例,HELLP综合征产妇共分娩新生儿67例。与HELLP综合征组相比,AFLP组有更多的产妇并发症,包括黄疸[66.7%(8/12)比16.7%(10/60),P=0.001]、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50.0%(6/12)比5.0%(3/60),P<0.001]、急性肾功能损伤[25.0%(3/12)比3.3%(2/60),P=0.038],其输血率[58.3%(7/12)比10.0%(6/60),P<0.001]及重症监护病房(ICU)入院率[33.3%(4/12)比1.6%(1/60),P=0.001]也明显升高。而HELLP综合征组的重度子痫前期发生率[85.0%(51/60)比0.0%(0/12),P<0.001]显著升高。与AFLP组相比,HELLP综合征组出生体质量[(2002.2±850.7)g比(2650.7±667.1)g,P=0.009]及出生胎龄[33.9(6.6)周比36.7(1.4)周,P=0.045]均低于AFLP组,小于胎龄儿[SGA,49.3%(33/67)比14.3%(2/14),P=0.035]和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52.2%(35/67)比14.3%(2/14),P=0.022]的发生率更高。结论AFLP与产妇器官功能障碍发生率较高相关,而HELLP综合征更影响新生儿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急性脂肪肝 HELLP综合征 新生儿结局
下载PDF
早产儿宫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征分析
5
作者 何中倩 《中国社区医师》 2022年第5期33-35,共3页
目的:分析早产儿宫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征。方法: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收治早产儿120例,根据是否发生宫内感染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未发生宫内感染;观察组发生宫内感染。比较两组早产儿与母亲的基本资料,采用Logistic对观察组... 目的:分析早产儿宫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征。方法: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收治早产儿120例,根据是否发生宫内感染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未发生宫内感染;观察组发生宫内感染。比较两组早产儿与母亲的基本资料,采用Logistic对观察组诱发宫内感染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比较两组早产儿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经Logistic多因素分析,发现观察组中诱发宫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有早产儿母亲未规范产检、阴道检查次数>4次、母亲接受过侵入性操作、母亲存在阴道炎与盆腔炎、母亲羊水过少、胎膜早破时间≥12 h。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诱发早产儿宫内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且宫内感染早产儿发生并发症的风险明显高于未感染者。因此临床需提高警惕,加强宫内感染的早期防治措施,保证早产儿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宫内感染 危险因素 临床特征
下载PDF
基于超声影像组学的早产儿脑白质损伤诊断模型研究
6
作者 朱婷 姜伟 +4 位作者 张爽 柴丹 毛姣玉 雷震 韦玉亚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24-331,共8页
目的通过构建基于灰阶超声影像组学特征的早产儿脑白质损伤诊断模型,评价超声影像组学在早产儿脑白质损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18年8月至2022年4月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和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住院的256例早产儿... 目的通过构建基于灰阶超声影像组学特征的早产儿脑白质损伤诊断模型,评价超声影像组学在早产儿脑白质损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18年8月至2022年4月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和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住院的256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使用计算机生成的随机数按照6∶4的比例分配为训练集及验证集。在规范性采集颅脑灰阶超声图像的基础上,使用Pyradiomics 3.0.1软件包从颅脑的感兴趣区域提取影像组学特征。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法(LASSO)联合逐步回归分析筛选与早产儿脑白质损伤相关的最优特征,应用Logistic逻辑回归构建超声影像组学模型。以MRI结果作为参考标准,绘制ROC曲线分析模型诊断性能。对验证集的患儿头颅超声影像先由一名高年资超声医师、一名低年资超声医师独立诊断,之后上述两名不同年资医师在影像组学模型辅助下再次诊断,比较超声影像组学模型与不同年资超声医师及在影像组学模型辅助下不同年资超声医师对早产儿脑白质损伤的诊断性能。结果最终精选出5个影像特征构建超声影像组学模型,训练集与验证集影像组学模型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和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61、0.775、0.799、0.818,0.929、0.824、0.853、0.876。验证集中高年资超声医师、低年资超声医师、影像组学辅助下高年资超声医师、影像组学辅助下低年资超声医师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和AUC分别为0.929、0.892、0.902、0.910,0.714、0.743、0.735、0.729,0.929、0.919、0.922、0.924,0.857、0.824、0.833、0.841。超声影像组学模型诊断性能与高年资医师相当(AUC:0.876比0.910,P=0.284),显著高于低年资医师(AUC:0.876比0.729,P=0.001)。影像组学辅助低年资超声医师对早产儿脑白质损伤的诊断效能显著高于低年资医师诊断(AUC:0.841比0.729,P=0.003)。影像组学辅助高年资超声医师对早产儿脑白质损伤的诊断效能与高年资医师相当(AUC:0.924比0.910,P=0.156)。结论基于超声影像组学特征的早产儿脑白质损伤诊断模型显示出良好的诊断性能,有助于提高低年资超声医师的诊断能力,协助超声医生为临床提供客观、一致、精准的诊断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早产儿:脑白质损伤 影像组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