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环境水中超痕量双酚A 被引量:46
1
作者 江明 林怡 +3 位作者 张江华 梅素容 周宜开 吕斌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419-1422,共4页
合成单分散双酚A(BPA)分子印迹微球并以其为高效液相色谱柱填充材料,建立了一种大体积直接进样HPLC法测定环境水中超痕量BPA的方法.方法的检出限(LOD)和测定限(LOQ)分别为0.03 nmol/L和0.1 nmol/L;在0.1~100 nmol/L范围内具有良... 合成单分散双酚A(BPA)分子印迹微球并以其为高效液相色谱柱填充材料,建立了一种大体积直接进样HPLC法测定环境水中超痕量BPA的方法.方法的检出限(LOD)和测定限(LOQ)分别为0.03 nmol/L和0.1 nmol/L;在0.1~100 nmol/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r2=0.9983).本方法用于表层湖水中BPA的检测,实际样品的加标回收率在 99%~101.4%间;相对标准偏差(RSD %)低于8.1%(n=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印迹聚合物 大体积直接进样 双酚A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生物监测及其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63
2
作者 王春香 李媛媛 徐顺清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2010年第5期628-638,共11页
生物监测是近几十年来发展起来的应用于环境监测领域的一门新兴技术,是指利用生物个体、种群或群落对环境污染或变化所产生的反应,从生物学角度对环境污染状况进行监测和评价.作为环境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监测具有敏感性、长期性、... 生物监测是近几十年来发展起来的应用于环境监测领域的一门新兴技术,是指利用生物个体、种群或群落对环境污染或变化所产生的反应,从生物学角度对环境污染状况进行监测和评价.作为环境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监测具有敏感性、长期性、连续性、经济性、非破坏性和综合性等优势,有望在生态系统环境监测、总量控制、环境风险评价、环境污染早期预警、突发事件监测和环境标准制定等领域取得突破.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目前在环境监测中应用的生物监测的原理、分类、特点、方法学和实际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尽管生物监测还有不足之处,但可以肯定,其发展和应用将会对环境监测事业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污染 生物监测 环境监测 应用
下载PDF
武汉市儿童化妆品暴露参数及使用模式调查
3
作者 马舒寒 杨绎雯 +10 位作者 常怀龙 崔文广 何懿 胡永峰 高秀萍 陈淑芳 马义平 陈丽芳 李媛媛 颜江瑛 陈田 《皮肤科学通报》 2024年第6期637-644,共8页
目的了解武汉市儿童的化妆品使用习惯,获得儿童化妆品暴露参数和使用模式,并与国外相关参数进行比较,为我国的儿童化妆品安全评估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编问卷和化妆品使用日记,调查了武汉市648名0~12岁儿童对13种化妆品的使用占比... 目的了解武汉市儿童的化妆品使用习惯,获得儿童化妆品暴露参数和使用模式,并与国外相关参数进行比较,为我国的儿童化妆品安全评估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编问卷和化妆品使用日记,调查了武汉市648名0~12岁儿童对13种化妆品的使用占比、频率和用量,探索了化妆品使用的关联性和最常见的化妆品使用组合,并与国外相关暴露参数进行了比较。结果各种化妆品的使用频率、每次和每日用量因种类、使用部位不同而具有较大差异。化妆品常见的使用组合包含了二合一、洗发水、沐浴露、洗手液、牙膏、面霜等化妆品,但多数化妆品间的使用关联较弱。与国外人群相比,本次调查获得的化妆品暴露参数大多偏低。结论直接使用国外儿童群体的暴露参数进行儿童化妆品安全评估可能会造成结果发生偏差,有必要建立基于国内儿童人群调查的化妆品暴露数据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妆品安全评估 儿童化妆品 暴露参数
原文传递
单分散双酚A分子印迹微球的制备及其色谱性能 被引量:11
4
作者 江明 晋园 +4 位作者 彭彦 张艳波 张江华 梅素容 吕斌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089-1092,共4页
通过改变块状聚合法的合成条件,使用液体石蜡和甲苯的混合溶剂为致孔剂,发展了一种制备双酚A(BPA)分子印迹微球的简单方法。微球的粒径、分散度可通过液体石蜡和甲苯的比例调节。当液体石蜡和甲苯的体积为5mL、体积比为2∶3,EGDMA的量为... 通过改变块状聚合法的合成条件,使用液体石蜡和甲苯的混合溶剂为致孔剂,发展了一种制备双酚A(BPA)分子印迹微球的简单方法。微球的粒径、分散度可通过液体石蜡和甲苯的比例调节。当液体石蜡和甲苯的体积为5mL、体积比为2∶3,EGDMA的量为24mmol时,可得到直径约为3μm、单分散BPA分子印迹微球。液相色谱评价显示,相比于传统的块状聚合方法,本微球具有良好的印迹效应。本法有望成为制备适合于HPLC填充使用单分散分子印迹微球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印迹聚合物 微球 制备 色谱
下载PDF
焦炉工HSP70基因多态性和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的关系 被引量:9
5
作者 杨晓波 孙建娅 +5 位作者 梁华山 郭亮 白云 王红 谭皓 邬堂春 《环境与职业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88-491,共4页
[目的]探讨焦炉工HSP70基因多态性和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的关联。[方法]选择某焦化厂234名焦炉作业工人和130名无多环芳烃(PAHs)及其他毒物暴露者,采集外周静脉血,分离淋巴细胞,使用单细胞凝胶电泳实验评价DNA损伤;应用多聚酶链反应-... [目的]探讨焦炉工HSP70基因多态性和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的关联。[方法]选择某焦化厂234名焦炉作业工人和130名无多环芳烃(PAHs)及其他毒物暴露者,采集外周静脉血,分离淋巴细胞,使用单细胞凝胶电泳实验评价DNA损伤;应用多聚酶链反应-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热休克蛋白70(HSP70)基因多态性;运用PHASE2.0.2遗传分析软件计算单倍型。[结果]焦炉工外周血淋巴细胞的Olive尾矩(OliveTailMoment,OTM)高于对照组(对数转换后分别为1.29±1.07、0.56±0.99),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焦炉工中,HSP70-1基因190位点C/C基因型携带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的OTM为2.19±0.65,高于G/C及G/G基因型携带者(分别为1.30±1.03、1.23±1.10),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HSP70-2基因1267位点A/A、A/G及G/G基因型携带者OTM分别为1.23±1.02、1.27±1.06和1.42±1.18,三者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HSP70-hom基因2437位点T/T、T/C及C/C基因型携带者OTM分别为1.32±1.09、1.25±1.01和0.83±0.96,三者间差异也无显著性(P>0.05)。焦炉工HSP70-hom基因2437位点、HSP70-1基因190位点和HSP70-2基因1267位点组成的单倍型对中,TCG/TCG单倍型对携带者DNA损伤程度较重(OTM为2.04±0.59),显著高于单倍型对中含一个TCG单倍型者(OTM为1.24±1.14)及不含TCG单倍型者(OTM为1.30±1.01),P<0.05。[结论]焦炉工外周血淋巴细胞HSP70-1基因190位点C/C基因型与TCG单倍型和DNA严重损伤有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炉工 热体克蛋白70 基因多态性 单倍型 DNA损伤
下载PDF
活性氧化铝除氟剂的除氟性能研究 被引量:23
6
作者 谢虹 贾文波 吴志刚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44-646,共3页
目的通过对经特殊工艺处理的不同粒径的活性氧化铝的除氟性能进行研究,开发实用的除氟剂.方法模拟A(粒径2.0~3.0 mm)、B(粒径3.5~5.5 mm)样除氟剂对氟含量为10 mg/L的原水进行处理试验,研究除氟性能.结果 A、B样除氟剂当流速分别为80 ... 目的通过对经特殊工艺处理的不同粒径的活性氧化铝的除氟性能进行研究,开发实用的除氟剂.方法模拟A(粒径2.0~3.0 mm)、B(粒径3.5~5.5 mm)样除氟剂对氟含量为10 mg/L的原水进行处理试验,研究除氟性能.结果 A、B样除氟剂当流速分别为80 ml/min及以下和20 ml/min及以下时,其终端流出水中的氟含量均小于1 mg/L; A、B样除氟剂的绝对饱和吸附量分别为1.67 mg/g和1.30 mg/g,相对饱和吸附量分别为1.57 mg/g和0.17 mg/g.结论除氟剂粒径小、比表面积较大时,有利于除氟性能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氟剂 活性氧化铝 饱和吸附量
下载PDF
分子印迹固相萃取生物样品中的胆固醇 被引量:6
7
作者 吕斌 石丹 +3 位作者 张江华 江明 石云 戴康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39-641,共3页
目的研究胆固醇分子印迹聚合物(MIPs)作为固相萃取(SPE)材料,固相萃取血液、蛋黄、牛奶等样品中胆固醇的效率。方法分别采用非共价热启动和紫外聚合方法合成胆固醇MIPs,功能单体为甲基丙烯酸(MAA),交联剂乙烯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thylen... 目的研究胆固醇分子印迹聚合物(MIPs)作为固相萃取(SPE)材料,固相萃取血液、蛋黄、牛奶等样品中胆固醇的效率。方法分别采用非共价热启动和紫外聚合方法合成胆固醇MIPs,功能单体为甲基丙烯酸(MAA),交联剂乙烯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thylene glycol dimethacrylate,EDMA),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2,2-azobisisobutyronitrile,AIBN)。分析合成的MIP的吸附特异性后,利用两种MIPs作为固相萃取的固定相,对血液、蛋黄、牛奶等样品进行固相萃取,并与常规C18固相萃取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胆固醇MIPs对胆固醇有特异性识别和结合能力,对与胆固醇结构类似的雌二醇、雌三醇的结合能力远远小于胆固醇。紫外聚合的MIPs吸附能力和吸附特异性均明显好于热启动MIPs。两种MIPs的固相萃取效率主要与上样和洗脱的溶剂密切相关,最佳固相萃取条件为:正己烷平衡后,正己烷上样,然后用正己烷加正乙烷∶甲苯(9∶1)淋洗除去非特异性结合的胆固醇,氯仿∶乙醇∶乙酸(3∶1∶1)洗脱特异性结合的胆固醇。回收率大于70%。结论胆固醇MIPs可特异性地识别和分离胆固醇,可用于固相萃取,快速分离不同生物样品中的胆固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固醇 分子印迹聚合物 固相萃取 生物样品
下载PDF
深圳市村镇级水厂水源水中隐孢子虫和贾第鞭毛虫调查 被引量:7
8
作者 余淑苑 唐非 +7 位作者 张志城 沈良 王德明 王秀英 曾惠芳 余贵英 蔡承铿 宋宏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50-452,共3页
目的调查深圳市村镇级水厂水源水中贾第鞭毛虫和隐孢子虫污染情况,评价小型供水的生物安全性,并为制订我国饮用水原虫卫生标准提供依据。方法采集深圳市供水规模0.5~5×104t的8家村镇级水厂的水源水,应用美国环保局(EPA)的标准检... 目的调查深圳市村镇级水厂水源水中贾第鞭毛虫和隐孢子虫污染情况,评价小型供水的生物安全性,并为制订我国饮用水原虫卫生标准提供依据。方法采集深圳市供水规模0.5~5×104t的8家村镇级水厂的水源水,应用美国环保局(EPA)的标准检测方法,水样经抽滤、淘洗、磁分离、染色鉴定等步骤检测其贾第鞭毛虫包囊和隐孢子虫卵囊含量。结果深圳市8家村镇水厂中,有6家水厂的水源水检出贾第鞭毛虫包囊眼0.05~0.65个/L(1~13个/20L)演,1家水厂的水源水检出隐孢子虫卵囊眼0.1个/L(2个/20L)演。结论目前,深圳市村镇级水厂水源水存在原虫污染,在处理工艺不完善的情况下存在介水疾病传播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污染 原虫感染 贾第鞭毛虫 隐孢子虫
下载PDF
焦炉作业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谭皓 李济超 +5 位作者 杨晓波 白云 隆宗龑 杨杪 袁晶 邬堂春 《环境与职业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93-95,共3页
[目的]探讨焦化厂焦炉作业与代谢综合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以焦炉作业工人为研究对象,选取男性焦炉作业工人432名,其中炉顶工208名、炉侧工161名和炉底工63名。112名对照选自机电车间工人。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身高、体重、血压、血糖... [目的]探讨焦化厂焦炉作业与代谢综合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以焦炉作业工人为研究对象,选取男性焦炉作业工人432名,其中炉顶工208名、炉侧工161名和炉底工63名。112名对照选自机电车间工人。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身高、体重、血压、血糖、高密度脂蛋白以及三酰甘油水平,按照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CDS)建议的标准诊断代谢综合征。[结果]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对各组间年龄、工龄、吸烟和饮酒状况等因素进行校正后,发现炉顶组及炉侧组与对照组相比患代谢综合征的危险度升高,调整OR值分别为3.33(95%可信区间为1.07-10.34)和3.43 (95%可信区间为1.13-10.37);且炉顶组及炉侧组高血压患病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炉底组危险度未见升高。[结论]炉顶和炉侧作业可增加该作业人群患代谢综合征的危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炉作业 代谢综合征 苯并(A)芘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的矽肺病预测组合模型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章勤 田晶 +2 位作者 孙傲冰 郑然 陈卫红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64-267,共4页
矽肺是我国最为严重的职业病之一,严重危害工人的健康。研究表明,矽肺与粉尘接触量、吸烟量、接尘时间等存在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基于各矽肺致病影响因子,分别利用指数平滑-神经网络ES-BP(Exponential smoot-hing-BP neural network)... 矽肺是我国最为严重的职业病之一,严重危害工人的健康。研究表明,矽肺与粉尘接触量、吸烟量、接尘时间等存在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基于各矽肺致病影响因子,分别利用指数平滑-神经网络ES-BP(Exponential smoot-hing-BP neural network)和模糊c均值聚类-神经网络FCM-BP(Fuzzy c-means clustering-BP neural network)组合模型对接尘工人未来是否患病以及患病年龄做预测分析。实验结果表明:ES-BP模型能结合原始工人接尘时间队列数据特点,从时间序列上对工人患病年龄进行预测;FCM-BP模型对数据预归类,能极大减小模型复杂度并降低网络训练时间。两种组合模型预测精度均高于BP单独建模预测精度,在工人患病年龄预测中取得了较好的测试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神经网络 指数平滑法 FCM聚类 组合预测 矽肺
下载PDF
采用温度梯度凝胶电泳(TGGE)分析消毒剂对池塘型微宇宙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伟 李闻 +3 位作者 张伟尉 马静 刘红艳 黄正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0-93,共4页
构建6个池塘型微宇宙模拟水生态系统,1个设为对照组,试验组连续投加次氯酸钠13d,投加剂量分别为1.0、2.5、5.0、10.0、20.0mg/L,停止投加后再观察10d.试验期间对各微宇宙分别进行8次采样,经37℃培养后提取细菌总DNA,进行16SrDNAV3区扩增... 构建6个池塘型微宇宙模拟水生态系统,1个设为对照组,试验组连续投加次氯酸钠13d,投加剂量分别为1.0、2.5、5.0、10.0、20.0mg/L,停止投加后再观察10d.试验期间对各微宇宙分别进行8次采样,经37℃培养后提取细菌总DNA,进行16SrDNAV3区扩增后,对扩增产物进行TGGE分析.对TGGE图谱中的主要条带进行回收、重新扩增、克隆、建库、测序以及序列分析.结果显示,消毒剂进入环境后会对细菌群落结构产生影响,但不同剂量消毒剂产生的影响有显著差异,存在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低剂量消毒剂对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比较小,而且是可逆的,微宇宙系统对消毒剂逐渐适应后其群落结构即可恢复;而高剂量消毒剂对细菌群落结构的破坏比较大,且不可逆转,即使消毒剂停止投加后也不能恢复.说明盲目的过量投加消毒剂会对水体微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宇宙 细菌群落结构 次氯酸钠 TGGE
下载PDF
视频显示终端作业工间休息制度的探讨 被引量:6
12
作者 彭晓武 王正伦 +3 位作者 张非若 杨海兵 熊伟 杨磊 《中国职业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29-431,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的视频显示终端(VDT)作业工间休息制度。方法14名大学生作为志愿受试者在计算机上阅读短文各自15、30和60min,记录分析了受试者不同阅读时段的Cooper-Harper量表评分、正确率、阅读速度、阅读效率、自感用力度(RPE)评...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的视频显示终端(VDT)作业工间休息制度。方法14名大学生作为志愿受试者在计算机上阅读短文各自15、30和60min,记录分析了受试者不同阅读时段的Cooper-Harper量表评分、正确率、阅读速度、阅读效率、自感用力度(RPE)评分等指标。另外,让46名大学生在计算机前输入随机数字60min,每10min自动记录1次输入速度和正确率。结果随着阅读时间的延长,Cooper-Harper量表评分、RPE评分有逐渐增加的趋势,正确率、阅读速度有下降的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60min阅读与15min相比,阅读效率下降。在60min内,输入数字的速度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加;而正确率呈现出一种逐渐降低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结论在60min内,阅读效率下降,而输入数字的速度逐渐增加;不同类型的VDT作业,作业者的作业能力有不同的变动规律,需要设置不同的工间休息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DT作业 工间休息制度 Cooper-Harper量表评分 RPE评分
下载PDF
HSP70过表达对紫外线C致DNA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宫智勇 牛丕业 +7 位作者 刘琳 谭浩 王峰 邹云峰 杨瑾 段燕英 袁晶 邬堂春 《环境与职业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86-189,共4页
[目的]研究HSP70过表达对紫外线致DNA损伤的影响。[方法]设A549、A549/pcDNA、A549/HSP703个组,分别用不同紫外线照射剂量(0、10、20、40、80J/m2)照射HSP70表达正常和过表达的A549细胞株,用Western-blot检测HSP70的水平,用碱性单细... [目的]研究HSP70过表达对紫外线致DNA损伤的影响。[方法]设A549、A549/pcDNA、A549/HSP703个组,分别用不同紫外线照射剂量(0、10、20、40、80J/m2)照射HSP70表达正常和过表达的A549细胞株,用Western-blot检测HSP70的水平,用碱性单细胞凝胶电泳检测DNA损伤情况。[结果]DNA损伤的彗星率随紫外线照射的剂量增加而逐渐加重。当在相同剂量40J/m2时,A549/HSP70组的彗星率为24%、尾矩为14.31±1.60,A549相应为40%、18.83±0.41, A549/pcDNA为40%、18.67±0.81。在40J/m2照射所致的Olive尾矩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HSP70能保护细胞免受一定剂量范围内的紫外线引起的DNA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休克蛋白70 紫外线C DNA损伤 A549细胞
下载PDF
二硫化碳对大鼠睾丸组织的影响及维生素E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6
14
作者 季佳佳 赵艳芳 +6 位作者 王宁 张威文 李学贵 柴莲花 刘卫东 马纪英 陈国元 《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29-332,共4页
目的探讨二硫化碳(CS2)对雄性大鼠生殖功能及睾丸组织中铜、锌、钙、镁水平的影响,同时观察维生素E对其的干预作用。方法36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以不同浓度CS2(0、50、250、1250 mg/m3)静式吸入染毒,共10周,另设CS2(1250 mg/m3)... 目的探讨二硫化碳(CS2)对雄性大鼠生殖功能及睾丸组织中铜、锌、钙、镁水平的影响,同时观察维生素E对其的干预作用。方法36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以不同浓度CS2(0、50、250、1250 mg/m3)静式吸入染毒,共10周,另设CS2(1250 mg/m3)+维生素E(250 mg/kg)组和维生素E组(250 mg/kg)。染毒结束后,检测大鼠生殖毒性指标,测定睾丸铜、锌、钙和镁水平。结果各染毒组睾丸脏器系数、附睾重、睾丸横径、附睾尾精子总数及精子活动率均低于对照组,畸形精子率则高于对照组;睾丸组织铜、锌和镁含量而随染毒浓度增加而降低的趋势。维生素E干预后,精子畸形率降低,睾丸横径、精子总数、精子活动率及睾丸铜、锌和镁均有增加,与高浓度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生素E可干预CS2的睾丸生殖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硫化碳 生殖毒性 睾丸 维生素E
下载PDF
分子印迹聚合物固相萃取检测食品中痕量雌二醇 被引量:3
15
作者 韦克波 郑丹 +4 位作者 石云 刘飞 伍雅婷 张梦 吕斌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26-328,336,共4页
目的利用雌二醇分子印迹聚合物固相萃取(MISPE)结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HPLC-UV)方法,检测奶类和肉类食品中痕量雌二醇。方法采用改良沉淀聚合法,制备雌二醇分子印迹聚合物(MIPs),对各种奶类和肉类样品进行MISPE,结合HPLC-UV,测定... 目的利用雌二醇分子印迹聚合物固相萃取(MISPE)结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HPLC-UV)方法,检测奶类和肉类食品中痕量雌二醇。方法采用改良沉淀聚合法,制备雌二醇分子印迹聚合物(MIPs),对各种奶类和肉类样品进行MISPE,结合HPLC-UV,测定各种样品中痕量雌二醇。结果改良沉淀聚合法可以得到规律的MIPs微球,对雌二醇有特异性识别和结合能力。在最佳固相萃取条件下,MISPE结合HPLC-UV法,可准确测定500 g奶类和肉类食品中痕量雌二醇(0.116~0.461 nmol/kg)。结论 MISPE结合HPLC-UV方法可用于食品中痕量雌二醇的常规性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二醇 分子印迹聚合物 固相萃取 食品
下载PDF
莲房原花青素对乙醇诱导肝细胞凋亡的拮抗机制 被引量:3
16
作者 唐瑛 李华文 +4 位作者 唐忠志 石丹 张江华 郝巧玲 吕斌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74-677,共4页
目的研究莲房原花青素(LSPC)对乙醇诱导的人胚肝细胞株L-02凋亡的拮抗作用机制。方法观察5、10、25mg/L的LSPC与200mmol/L乙醇共同作用于肝细胞L-0224h后,对细胞生存率、凋亡率的影响,对细胞凋亡通路的相关基因MAPK38、Caspase3、p53以... 目的研究莲房原花青素(LSPC)对乙醇诱导的人胚肝细胞株L-02凋亡的拮抗作用机制。方法观察5、10、25mg/L的LSPC与200mmol/L乙醇共同作用于肝细胞L-0224h后,对细胞生存率、凋亡率的影响,对细胞凋亡通路的相关基因MAPK38、Caspase3、p53以及生长抑制DNA损伤诱导基因(growth arrest and DNA damage-in-ducible gene,GADD)GADD34、GADD45β、GADD153表达的影响。结果与乙醇组相比,5mg/L和10mg/LLSPC使细胞的生存率由73.14%上升到84.79%和90.52%,通过抑制细胞p53和Caspase3通路,并通过降低DNA损伤而降低GADD34、GADD45β、GADD153的表达(P<0.01),从而有效降低细胞的凋亡率,从11.54%分别降至8.21%和9.10%(P<0.05);抑制凋亡率的效果以LSPC5mg/L组最佳,10mg/L组效果次之,但高剂量组(25mg/L)对乙醇所致凋亡的拮抗作用不明显,对细胞生存率也无影响。乙醇和LSPC处理均不影响L-02细胞的MAPK38表达。结论适当浓度的莲房原花青素对乙醇诱导的肝细胞L-02的凋亡有拮抗作用。其抑制凋亡的作用主要是通过p53、Caspase3和GADD途径,而与MAPK途径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花青素 肝细胞 细胞凋亡
下载PDF
尿中汞的还原气化-原子吸收光谱法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裕曾 刘芸 +2 位作者 游杰 杨磊 运珞珈 《环境与职业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07-509,512,共4页
[目的]对原来研制的尿汞标准分析方法做进一步研究,建立尿中汞的还原气化-原子吸收光谱法分析的新方法。[方法]尿样中汞(尿中无机汞和经溴酸钾-溴化钾处理尿中有机汞生成的无机汞之和)以硼氢化钠还原生成汞原子蒸气,用原子吸收光谱... [目的]对原来研制的尿汞标准分析方法做进一步研究,建立尿中汞的还原气化-原子吸收光谱法分析的新方法。[方法]尿样中汞(尿中无机汞和经溴酸钾-溴化钾处理尿中有机汞生成的无机汞之和)以硼氢化钠还原生成汞原子蒸气,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其汞的含量。采用正交设计探讨最佳实验条件,并与原法做比较。[结果]本法的最佳实验条件为盐酸溶液浓度5%(v/v),硼氢化钠溶液和澳化剂的用量各为2ml,载气流量0.6L/min。其尿汞线性范围在0-24μg/L,线性相关系数测定为0.9997,检测限为0.014μg/L,精密度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0.87%-6.67%,加标回收率测定为95.81%~98.61%。本方法与原法比较,标准曲线值呈高度相关,尿汞测定值无明显差别。[结论]经改进后的方法测定尿汞与原法比较有同样的效果,并且更加实用,利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关性 原子吸收光谱法 尿汞 还原气化
下载PDF
焦化厂工人ERCC8基因多态性与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的关系 被引量:2
18
作者 何越峰 杨晓波 +3 位作者 白云 陈永文 王静 邬堂春 《环境与职业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39-441,共3页
[目的]探讨焦化厂工人ERCC8基因多态性与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的关系。[方法]选择某焦化厂多环芳烃(PAHs)接触者207名焦炉作业工人和115名无PAHs接触及其他毒物暴露者,采集外周静脉血,分离淋巴细胞.使用单细胞凝胶电泳实验观察DNA损伤... [目的]探讨焦化厂工人ERCC8基因多态性与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的关系。[方法]选择某焦化厂多环芳烃(PAHs)接触者207名焦炉作业工人和115名无PAHs接触及其他毒物暴露者,采集外周静脉血,分离淋巴细胞.使用单细胞凝胶电泳实验观察DNA损伤情况;采用TaqMan-MGB探针检测ERCC8基因分型:运用PHASE2.0.2遗传分析软件计算单倍型。[结果]接触组外周血淋巴细胞的Olive尾矩(Olive Tail Moment,OTM)高于对照组(经对数转换后分别为1.25±1.17和0.53±0.98),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在接触组中,ERCC8基因Rs3117位点CT+CC和TT基因型携带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的OTM分别为1.57±1.13和1.15±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启动区Rs158920位点CT+TT和CC基因型携带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的OTM分别为1.14±1.21和1.24±1.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相应位点的OTM分别为0.54±0.93和0.56±1.00以及0.52±0.86和0.54±1.0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接触组中,两个位点组成的单倍型对中CT/CT单倍型对和其他单倍型对携带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的OTM分别为1.20±1.17和1.36±1.17;对照组分别为0.54±1.02和0.51±0.91,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接触组外周血淋巴细胞ERCC8基因Rs3117位点的不同基因型和DNA损伤的严重程度有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炉工 ERCC8 基因多态性 单倍型 DNA损伤
下载PDF
电子垃圾拆解集散地居民铅、镉、铜内暴露水平与淋巴细胞双微核率的关系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兰 徐国建 +7 位作者 张裕曾 居颖 石吉彬 江琦 李丽萍 袁晶 邬堂春 陈学敏 《环境与职业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42-445,共4页
[目的]研究电子垃圾拆解集散地居民血尿铅、镉、铜的暴露水平和淋巴细胞双微核率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某电子垃圾拆解集散地居民58人为暴露组(男性44人,女性14人),平均年龄为33.0岁;距离集散地50km,且无明显工业污染的农业区... [目的]研究电子垃圾拆解集散地居民血尿铅、镉、铜的暴露水平和淋巴细胞双微核率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某电子垃圾拆解集散地居民58人为暴露组(男性44人,女性14人),平均年龄为33.0岁;距离集散地50km,且无明显工业污染的农业区人群80人为对照组(男性41名,女性39名),平均年龄为43.7岁。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血铅、血镉和尿铅、尿镉、尿铜含量,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血清铜含量;胞质阻滞双微核实验测定淋巴细胞双微核率。[结果]暴露组居民血铅和尿铜中位数分别为0.52μmol/L和51.97μmol/mmol肌酐,均高于对照组(P<0.05)。暴露组人群双微核率中位数(4‰)是对照组(1‰)的4倍,年龄是血镉增高的危险因素(OR=1.1,P<0.01);电子垃圾拆解职业暴露史是影响血铅水平及双微核率的危险因素(OR=2.9,P<0.05;OR=6.7,P<0.01)。[结论]电子垃圾拆解地居民血铅、尿铜水平及淋巴细胞双微核率均高于对照区居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垃圾 血铅 血镉 血清铜 尿铅 尿镉 尿铜 双微核率
下载PDF
系统毒理学及其应用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先良 徐顺清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4期289-294,共6页
系统毒理学是近5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代表着后基因组时代毒理学发展的新方向.所谓系统毒理学是指通过了解机体暴露后在不同剂量、不同时点的基因表达谱、蛋白质谱和代谢物谱的改变以及传统毒理学的研究参数,借助生物信息学和计... 系统毒理学是近5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代表着后基因组时代毒理学发展的新方向.所谓系统毒理学是指通过了解机体暴露后在不同剂量、不同时点的基因表达谱、蛋白质谱和代谢物谱的改变以及传统毒理学的研究参数,借助生物信息学和计算毒理学技术对其进行整合,从而系统地研究外源性化学物和环境应激等与机体相互作用的一门学科.系统毒理学有望在阐明毒物对机体损伤分子机制、分子生物标志物和危险度评价等方面取得突破.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综述了系统毒理学的诞生背景、研究策略、研究技术及其主要应用.尽管还有不足之处,但可以肯定系统毒理学的发展和应用将会对人类的环境与健康研究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毒理学 转录组学 蛋白组学 代谢组学 毒理基因组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