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3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西医结合治疗双侧面神经炎1例报道
1
作者 陈红 胡波 +1 位作者 邓巍 帅波 《现代医药卫生》 2023年第20期3595-3597,共3页
面神经炎多发于面部一侧,发于双侧的报道少见,且发于双侧的面神经炎治疗难度大,治疗周期长,预后欠佳,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更大。但该科近期收治的一位双侧面神经炎患者经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效果明显。该文将其总结概括,得出该方法疗效确... 面神经炎多发于面部一侧,发于双侧的报道少见,且发于双侧的面神经炎治疗难度大,治疗周期长,预后欠佳,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更大。但该科近期收治的一位双侧面神经炎患者经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效果明显。该文将其总结概括,得出该方法疗效确切、操作方便,医院均可开展,便于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侧面神经炎 中西医结合 便于推广 病例报告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危重症患者40例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潘广涛 杜超 +7 位作者 刘宇寒 刘洋 程逸风 韩非 陈振勇 何志强 夏泽锋 杨胜兰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02-207,共6页
目的 回顾性分析40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危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20年1月30日至2020年2月24日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西院中西医结合科住院治疗的40例新型冠状病毒... 目的 回顾性分析40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危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20年1月30日至2020年2月24日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西院中西医结合科住院治疗的40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资料,对其基本信息、中医候证、实验室检查、临床症状、治疗方案等进行统计分析,并对中西医结合治疗组(26例)和西医治疗组(14例)的临床症状恢复率、体温复常率、C T影像好转率、核酸转阴率等进行比较.结果 40例患者平均年龄(60.01±13.00)岁,主要症状为发热(45.00%)、出汗(70.00%)、胸闷气促(85.00%)、咳嗽(55.00%)、咽干咽痛(45.00%);入院时病情严重程度,重型占75.00%,危重型占25.00%;中医证型以湿热壅肺为主,其中热重于湿者占87.5%、湿重于热者占12.5%.治疗后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和西医治疗组的临床症状恢复率分别为92.31%、57.14%,体温复常率分别为96.15%、64.29%,伴随症状消失率分别为88.46%、50.00%,C T影像好转率分别为84.62%、50.00%,核酸转阴率分别为88.46%、50.00%,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上述指标均优于西医治疗组(P<0.05或P<0.01).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能显著减轻危重症患者的临床症状,缩短病程,降低死亡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临床研究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病房患者入院护理评估单的研制及信效度检验
3
作者 周樊华 甘霖 +3 位作者 梅艳丽 杜芬 严冶 熊莉娟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02-807,共6页
目的设计中西医结合病房患者入院护理评估单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以中医学的四诊“望、闻、问、切”为基础框架,体质判别为评估结局,融入患者入院一般护理评估要点,设计中西医结合病房患者入院护理评估单初稿,采用... 目的设计中西医结合病房患者入院护理评估单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以中医学的四诊“望、闻、问、切”为基础框架,体质判别为评估结局,融入患者入院一般护理评估要点,设计中西医结合病房患者入院护理评估单初稿,采用德尔菲法对评估单初稿进行函询,修改补充后,于2022年4月选取湖北省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中西医结合科3名临床护理人员对160例入院患者进行评估,采用Fleiss’Kappa系数和内容效度系数对评估单进行信效度检验。结果共开展2轮专家函询,问卷回收率分别为95.45%、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931、0.957,肯德尔和谐系数为0.101、0.106(P<0.01)。第2轮函询专家条目重要性评分为4.13~4.82分,变异系数为0.07~0.19。最终确定的中西医结合病房患者入院护理评估单包含一般人口学资料、四诊评估及体质判别、护理风险评估3个部分,共32项评估内容。评估单的Fleiss’Kappa系数为0.602(P<0.001),条目水平内容效度指数为0.857~1.000,量表水平内容效度指数为0.920。结论编制的中西医结合病房患者入院护理评估单具有良好的信效度,能体现中医护理的内涵,适用于中西医结合病房患者的入院护理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住院患者 入院护理评估单 德尔菲技术 信度 效度
原文传递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教学改革探析 被引量:5
4
作者 杨胜兰 薛卡明 +2 位作者 陈瑞 卢芙蓉 谢纪文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9-100,共2页
中西医结合是将中、西医两种学说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的新医学,中西医结合的理念体现在辨病与辨证结合、宏观与微观结合,治标与治本结合、局部与整体结合、西药与中药结合等,最终目的就是把提高疗效作为最高的原则。中西医结合专业是近... 中西医结合是将中、西医两种学说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的新医学,中西医结合的理念体现在辨病与辨证结合、宏观与微观结合,治标与治本结合、局部与整体结合、西药与中药结合等,最终目的就是把提高疗效作为最高的原则。中西医结合专业是近年来随着社会对医学人才多样化的要求而在综合性大学中开设的五年制本科教育专业。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率先成立了中西医结合系,并逐步实施课程整合改革。笔者就中西医结合内科学实施课程整合的实践体会及当前形势下如何进行教学改革提出自己的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 教学改革 中西医结合专业 中西医结合系 华中科技大学 课程整合 综合性大学 同济医学院
原文传递
西医院校中医教学的思考 被引量:4
5
作者 薛卡明 李嵩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1年第4期19-21,共3页
中医药事业是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学是西医院校的必修课程,而目前西医院校的中医学教学并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对中医学认知的需求。为破解这些问题,笔者通过自身的教学实践,从明确教学目的、改进教学方式等方面提出了... 中医药事业是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学是西医院校的必修课程,而目前西医院校的中医学教学并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对中医学认知的需求。为破解这些问题,笔者通过自身的教学实践,从明确教学目的、改进教学方式等方面提出了几点意见,以期提高西医院校中医学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医院校 中医学 教学
下载PDF
癃清胶囊抗尿路感染临床研究及网络药理学作用机制探索 被引量:1
6
作者 冉超 罗庆林 +2 位作者 侯瑶 张焱 沈霖 《中西医结合研究》 2024年第3期145-154,159,共11页
目的通过临床研究和网络药理学探析癃清胶囊抗尿路感染的疗效和机制。方法选取西医确诊为单纯性尿路感染,且中医辨证为下焦湿热证的女性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例。2组在均给予头孢克洛口服治疗基础上,试验组口服... 目的通过临床研究和网络药理学探析癃清胶囊抗尿路感染的疗效和机制。方法选取西医确诊为单纯性尿路感染,且中医辨证为下焦湿热证的女性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例。2组在均给予头孢克洛口服治疗基础上,试验组口服癃清胶囊,对照组口服癃清胶囊模拟剂。治疗7 d后,比较2组临床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单项症状消失时间、总有效率及安全性指标。利用TCMSP和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获取癃清胶囊的活性成分及潜在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数据库获取尿路感染的相关靶点,筛选共同靶点,运用Cytoscape构建“活性成分-靶点”网络;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PPI网络并通过DAVID数据库进行KEGG和GO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尿急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单项症状消失时间均降低(P均<0.05),治疗总有效率提高(P<0.05)。网络药理学结果显示槲皮素、山柰酚等是癃清胶囊抗尿路感染的主要有效成分,SRC、PIK3R1、HSP90AA1等基因为其抗尿路感染的核心靶点,且主要富集在癌症相关通路、MAPK等信号通路上。结论癃清胶囊可能通过癌症相关通路等信号通路发挥抗尿路感染作用,可改善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癃清胶囊 临床研究 尿路感染 网络药理学 作用机制
下载PDF
伤科熏洗方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1β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熊鹏程 卢芙蓉 +1 位作者 秦铀 沈霖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4期13-15,共3页
目的探讨伤科熏洗方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疗效及其对RA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的调节作用。方法选取110例RA活动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治疗组采用伤科熏洗方联合西药治疗,... 目的探讨伤科熏洗方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疗效及其对RA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的调节作用。方法选取110例RA活动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治疗组采用伤科熏洗方联合西药治疗,对照组仅用西药治疗,共4周。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指标的变化,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TNF-α和IL-1β水平。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2.7%和49.1%,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P<0.05),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沉、C反应蛋白、TNF-α和IL-1β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伤科熏洗方下调TNF-α和IL-1β可能是其治疗RA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科熏洗方 类风湿性关节炎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1Β
下载PDF
中药通过减少骨流失改善骨质疏松症研究进展
8
作者 林玲 向晓东 +2 位作者 帅波 卢俊杰 刘菊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18期91-93,共3页
骨质疏松症(OP)是一种常见的全身代谢性骨病,主要症状特征体现在患者骨量削减、骨微结构变性致使骨脆性增大。减少破骨细胞(OC)活性及增加其凋亡等途径以降低骨吸收是治疗OP的有效手段。相比于国际上主流抗OP药物的不良反应,中草药提取... 骨质疏松症(OP)是一种常见的全身代谢性骨病,主要症状特征体现在患者骨量削减、骨微结构变性致使骨脆性增大。减少破骨细胞(OC)活性及增加其凋亡等途径以降低骨吸收是治疗OP的有效手段。相比于国际上主流抗OP药物的不良反应,中草药提取物具有不良作用小、作用靶点广的优势,更适合用于OP的长期预防及治疗。此文通过归纳破骨细胞介导的骨分子吸收机制及常见抗OP的中药提取物单体,为未来抗OP新药的研发提供更多的思路和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骨流失 淫羊藿 补骨脂 综述
下载PDF
mTOR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脂质代谢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9
作者 邱晓远 胡德胜 +1 位作者 杨梦灵 朱锐 《中西医结合研究》 2024年第1期50-53,共4页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转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已成为全球最普遍的肝脏疾病,是肝细胞癌的主要危险因素,也与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的风险增加有关。NAFLD是指在很少饮酒或不饮酒且没...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转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已成为全球最普遍的肝脏疾病,是肝细胞癌的主要危险因素,也与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的风险增加有关。NAFLD是指在很少饮酒或不饮酒且没有肝脏脂肪变性继发原因(如病毒性肝炎、脂肪营养不良或已知会诱发这种疾病的药物暴露)的个体中,继发于肝脏脂肪过度积累的一系列疾病[1],常作为肥胖的并发症,与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和高血压等密切相关,是常见的肝脏脂质代谢异常诱发的代谢类疾病。NAFLD是一个连续的疾病谱,大致可以分为2个亚型:伴或不伴轻度炎症的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NAFL)以及伴有坏死性炎症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其特征是明显的肝脂肪变性、肝小叶炎症以及肝细胞肿胀。随着肝细胞损伤和肝脏炎症的进一步加重,NAFL发展为NASH,继续加重的肝损伤和纤维化的积累会导致肝硬化和肝癌,危及生命。随着经济水平的增长和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近十年内,中国NAFLD患病率的增长速度是西方国家的两倍[2]。NAFLD发病机制复杂,临床治疗手段乏善可陈,早期可以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减轻体重得到恢复,但是疾病进展到纤维化后就很难逆转,一旦发展到肝硬化和肝癌,只能依靠肝脏移植。因此,揭示NAFLD发病机制,寻找潜在的干预靶标,将更好地指导有效药物的开发和临床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TOR通路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脂质代谢
下载PDF
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含pyrin结构域蛋白6在炎症性肠病中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朱凤 刘星星 范恒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9年第17期1076-1082,共7页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种病因未明的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症状易反复发作,迁延不愈,治疗手段及疗效有限.近期有较多研究表明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含pyrin结构域蛋白6(NLR family,pyrin domain containi...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种病因未明的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症状易反复发作,迁延不愈,治疗手段及疗效有限.近期有较多研究表明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含pyrin结构域蛋白6(NLR family,pyrin domain containing6,Nlrp6)在IBD及相关肿瘤方面具有调节肠道免疫及微生物菌群的重要作用,Nlrp6促进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8及抗菌肽的分泌,IL-18可抑制IL-22BP的产生,增强IL-22作用,并通过MyD88通路来促进上皮细胞增殖;Nlrp6还可通过Toll-like receptors调节杯状细胞分泌Mucoprotein2,清除肠道细菌,调节肠道免疫功能及维持肠道菌群稳态.由于IBD有一定癌变倾向,研究人员发现Nlrp6可作用于NOTCH及Wnt靶点,激活趋化因子配体5及IL-6信号通路,调节上皮细胞增殖,影响IBD相关性结直肠癌.本文就Nlrp6在IBD中的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溃疡性结肠炎 Nlrp6 IL-18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医学生教学模式现状分析及改进初探 被引量:3
11
作者 于进洋 罗珊珊 +3 位作者 朱锐 寿折星 舒展 胡德胜 《中西医结合研究》 2022年第3期211-213,共3页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现有医学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逐渐显露。本文基于现实情况及相关文献报道,分析当下的医学教学模式,从“教”与“学”的角度剖析了师资组成、授课方式、讲授内容、考核方法、学习态度、学习生活、学生心理等方...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现有医学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逐渐显露。本文基于现实情况及相关文献报道,分析当下的医学教学模式,从“教”与“学”的角度剖析了师资组成、授课方式、讲授内容、考核方法、学习态度、学习生活、学生心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医学教学模式的改进进行初步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教学模式 教师队伍 教学改革 引导教育
下载PDF
早期接触临床对医学生培养的意义探讨 被引量:14
12
作者 张桓玮 刘亦舟 +1 位作者 肖彤 朱锐 《中西医结合研究》 2021年第5期358-360,共3页
“早期接触临床”是西方国家医学生规范化培养的必要手段,也是医学高等教育的课程改革趋势。以美国哈佛大学为例,经过2015年的改革后,哈佛医学院在第一学年就开设医学实践课,医学生每周有1天的时间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参与病人的沟通、... “早期接触临床”是西方国家医学生规范化培养的必要手段,也是医学高等教育的课程改革趋势。以美国哈佛大学为例,经过2015年的改革后,哈佛医学院在第一学年就开设医学实践课,医学生每周有1天的时间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参与病人的沟通、诊查工作,并进入诊所见习[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生培养 早期接触临床 临床见习 医学教育
下载PDF
后疫情时代医学教育模式浅议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亦舟 胡德胜 +4 位作者 陈倩云 段倩旎 张桓玮 肖彤 朱锐 《中西医结合研究》 2022年第3期214-216,共3页
医学教育和其他学科的教育不同:其他学科的教育往往将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分开,在学校期间完成理论方面的教育,而实践教育一般在步入社会后、于实习和工作过程中完成,侧重培养高尖端专项人才;而医学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特点,侧重培养“精英... 医学教育和其他学科的教育不同:其他学科的教育往往将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分开,在学校期间完成理论方面的教育,而实践教育一般在步入社会后、于实习和工作过程中完成,侧重培养高尖端专项人才;而医学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特点,侧重培养“精英化”人才,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对学习者知识、技能、态度的多维度训练,需要将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融合进行[1]。为达到医学教育教学目的,国外采用学徒(体验式)医疗培训模式,而中国广泛采用基于问题导向(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模式。有学者提出“医学是不完美的科学和具有专业精神的艺术”,医学教育从诞生起始是不成熟的,是需要持续改善的[2]。后疫情时代如何充分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手段,改善线上医学教育和传统医学教育模式的不足,成为医学教育研究重要且亟待解决的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教育 SPOC教学 二维教学模式
下载PDF
中药保留灌肠结合情志护理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干预效果 被引量:4
14
作者 冉珊 周樊华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1年第7期57-60,共4页
目的探讨中药保留灌肠结合情志护理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收治的10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并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50)、对照组(n=50)。2组患者均给予中... 目的探讨中药保留灌肠结合情志护理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收治的10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并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50)、对照组(n=50)。2组患者均给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行情志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心理状态、临床治疗效果和症状改善时间。结果与干预前相比,2组在干预后的抑郁自评量表(SDS)降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也降低,且观察组的上述评分均更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6.00%)高于对照组(74.00%,P<0.05);观察组的症状(腹痛、腹泻和黏液便等)改善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中药灌肠结合情志护理可以缓解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加快其病情恢复,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中药保留灌肠 情志护理 心理状态
下载PDF
武汉协和医院354例肝硬化患者流行病学情况及发病的时间规律性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朱锐 吴嫣然 杨胜兰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18年第1期31-34,共4页
[目的]探讨武汉协和医院354例肝硬化患者流行病学情况及发病时间是否存在时间规律性,为进一步防治肝硬化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协和医院2009年1月~2014年1月354例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发病的时间规律性。[结果]本组患者... [目的]探讨武汉协和医院354例肝硬化患者流行病学情况及发病时间是否存在时间规律性,为进一步防治肝硬化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协和医院2009年1月~2014年1月354例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发病的时间规律性。[结果]本组患者男206例,占58.19%;女148例,占41.81%;发病年龄51~60岁为高发年龄段;病因以乙型病毒性肝炎最多见,占45.19%;肝硬化最常见的并发症是门静脉高压(96.61%);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是上消化道出血(40.11%)。肝硬化的总体发病时间以3月份最多。[结论]肝硬化存在3月份发病率上升的时间规律性,乙肝肝硬化是肝硬化的主要病因之一,防治病毒性肝炎是预防肝硬化的重要手段。积极防治肝硬化并发症上消化道出血是延长患者生命最重要的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流行病学 季节规律
原文传递
复方苦参汤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结肠组织中炎症因子及自噬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邓双娇 左冬梅 +2 位作者 陈倩云 刘与进 李华蓉 《上海中医药杂志》 CSCD 2023年第9期63-69,共7页
目的观察复方苦参汤对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结肠组织中炎症因子及自噬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20只SPF级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复方苦参汤组、美沙拉嗪组,每组5只。适应性喂养7 d后,除正常组外,其余3组予... 目的观察复方苦参汤对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结肠组织中炎症因子及自噬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20只SPF级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复方苦参汤组、美沙拉嗪组,每组5只。适应性喂养7 d后,除正常组外,其余3组予以3%葡聚糖硫酸钠(DSS)自由饮用7 d制备UC小鼠模型。同时在造模第1天开始,正常组和模型组每日均以质量分数为0.9%的氯化钠溶液灌胃,复方苦参汤组与美沙拉嗪组分别予复方苦参汤(7.28 g/kg)、美沙拉嗪(0.52 g/kg)灌胃,每日1次,连续灌胃7 d。每天记录小鼠体质量、大便性状及便血情况,进行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末次灌胃结束后,取各组小鼠结肠组织,测量结肠长度,肉眼观察肠黏膜炎症损伤程度进行结肠黏膜损伤指数(CMDI)评分。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HE)法观察结肠组织病理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18(IL-18)含量;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及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法检测自噬相关分子蛋白及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DAI评分、CMDI评分、促炎因子IL-1β和IL-18,以及泛素结合蛋白P62(P62)分子表达升高(P<0.05),结肠长度缩短(P<0.05),而抑炎因子白介素-4(IL-4)、白介素-10(IL-10)的表达下降(P<0.05),Bcl-2同源结构域(Beclin1)蛋白、微管相关蛋白1A/1B轻链3(LC3)蛋白和其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复方苦参汤组与美沙拉嗪组的DAI评分、CMDI评分、促炎因子IL-1β和IL-18,以及P62分子均表达降低(P<0.05),结肠长度显著增加(P<0.05),而抑炎因子IL-4和IL-10,以及Beclin1、LC3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美沙拉嗪组比较,复方苦参汤组的CMDI评分增加(P<0.05),IL-1β、IL-18及P62的表达均升高(P<0.05),而IL-4、IL-10,Beclin1、LC3的表达降低(P<0.05),同时结肠长度以及DA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苦参汤可通过促进肠组织自噬的表达,减轻UC结肠炎症反应及病理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复方苦参汤 自噬 炎症因子 小鼠模型 中药研究
原文传递
清心通络方通过调控Nrf2/HO-1通路改善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17
作者 陈梦 杨梦灵 +1 位作者 董亚兰 胡德胜 《中西医结合研究》 2023年第5期301-307,共7页
目的研究清心通络方对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是否与调控Nrf2/HO-1信号通路相关。方法将45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中药组,每组15只。中药组予清心通络方(1.08 g·kg^(-1)·d^(-1))灌胃给... 目的研究清心通络方对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是否与调控Nrf2/HO-1信号通路相关。方法将45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中药组,每组15只。中药组予清心通络方(1.08 g·kg^(-1)·d^(-1))灌胃给药,余各组予等体积生理盐水(0.2 mL·d-1)灌胃,灌胃处理14 d后通过结扎小鼠左侧冠状动脉左前降支30 min后再灌注构建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MIRI)模型,其中假手术组仅穿线不结扎。采用伊文思蓝和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双重染色法测定小鼠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面积;采用生化试剂盒检测小鼠血清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CK-MB)、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水平;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PCR)法检测心肌组织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mRNA相对表达量;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组织PARP-1、Bax、Bcl-2、Nrf2、HO-1的蛋白表达。利用H_(2)O_(2)模拟氧化应激损伤细胞模型,采用细胞凋亡试剂盒检测HL-1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小鼠心肌损伤加重,血清CK、CK-MB、LDH、AST水平升高(P均<0.01);与模型组相比,中药组小鼠血清CK、LDH、AST水平均下降(P<0.05或P<0.01),且心梗面积明显减少(P<0.01)。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血清中SOD水平下降(P<0.05),MDA含量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中药组小鼠血清SOD水平升高(P<0.01),MDA含量下降(P<0.01)。炎症因子IL-6、IL-1β及TNF-α的mRNA表达在模型组中升高(P均<0.01),中药处理后可显著降低上述炎症因子的mRNA表达(P均<0.01)。模型组心肌组织PARP-1、Bax蛋白表达较假手术组升高(P均<0.01),Nrf2、HO-1蛋白表达则下降(P均<0.01);与模型组相比,中药组心肌组织PARP-1、Bax蛋白表达量减少(P均<0.01),Nrf2、HO-1蛋白表达量增加(P均<0.05)。此外,H_(2)O_(2)处理后的HL-1细胞凋亡明显增加(P<0.01),不同浓度中药均可明显减少H_(2)O_(2)导致的细胞凋亡(P<0.01)。结论清心通络方通过减轻炎症和氧化应激改善MIRI,其机制可能与激活Nrf2/HO-1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氧化应激 Nrf2/HO-1通路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钙联合阿司匹林对脑梗死患者血清Hcy、NSE、UA、hs-CRP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5
18
作者 张淑琴 范恒 +1 位作者 邓立军 吴丹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3期425-428,共4页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联合阿司匹林对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尿酸(UA)、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内科及华中科技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科收治的100例脑梗死...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联合阿司匹林对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尿酸(UA)、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内科及华中科技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科收治的10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试验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两组均给予治疗28d。检测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Hcy、NSE、UA、hs-CRP、IL-6、IL-8及TNF-α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清Hcy、NSE、UA及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Hcy、NSE、UA及hs-CRP水平相比于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并且试验组的以上各血清指标相比于对照组均明显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IL-6、IL-8及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L-6、IL-8及TNF-α水平相比于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并且试验组患者的以上各血清指标相比于对照组均明显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联合阿司匹林能够明显降低脑梗死患者血清Hcy、NSE、UA、hs-CRP及炎性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钙 阿司匹林 脑梗死 同型半胱氨酸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尿酸 高敏 C 反应蛋白 炎性因子
下载PDF
高糖通过SGK_1通路促进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合成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被引量:21
19
作者 王全胜 张阿丽 +4 位作者 李仁康 刘建国 谢纪文 冯玉锡 邓安国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015-1020,共6页
目的研究血清和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蛋白激酶1(SGK1)在高糖诱导人肾小球系膜细胞(HMC)产生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中的作用,探讨SGK1在糖尿病肾病(DN)肾小球硬化中的作用机制。方法HMC分为低糖组(5·5mmol·L-1D-葡萄糖)、高糖组(2... 目的研究血清和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蛋白激酶1(SGK1)在高糖诱导人肾小球系膜细胞(HMC)产生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中的作用,探讨SGK1在糖尿病肾病(DN)肾小球硬化中的作用机制。方法HMC分为低糖组(5·5mmol·L-1D-葡萄糖)、高糖组(25mmol·L-1D-葡萄糖)和甘露醇对照组(19·5mmol·L-1甘露醇和5·5mmol·L-1D-葡萄糖),刺激24、72h后,采用RT-PCR方法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CTGFmRNA及蛋白的表达;将带有SGK1显性激活型突变体质粒(pIRES2-EGFP-S422DhSGK1,SD)和带有SGK1显性失活型突变体质粒(pIRES2-EGFP-K127NhSGK1,KN)分别瞬时转染HMC;同时,设空质粒(PIRES2-EGFP,FP)转染组和未转染组(NT)为对照。分别用低糖(LG,5·5mmol·L-1D-葡萄糖)和高糖(HG,25mmol·L-1D-葡萄糖)刺激24、72h后,采用RT-PCR方法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CT-GF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与低糖组和甘露醇组相比较,在高糖刺激下,HMC中CTGF mRNA及蛋白的表达明显上调;低糖环境下,转染SD的HMC与转染FP、NT组比较,其CTGFmRNA和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加。转染KN的HMC与转染FP、NT组比较,其CTGF mRNA和蛋白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高糖环境下转染SD的HMC与转染KN、转染FP、NT组比较,其CTGF mRNA和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加。转染KN的HMC与转染FP、NT组比较,其CTGF mRNA和蛋白的表达明显减少。结论在DN中,高糖能促进HMC的CTGF mRNA及蛋白的表达,并且可以通过SGK1介导的信号通路来诱导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增加合成CTGF,这种新发现的信号通路,表明SGK1可能通过促进CTGF的合成来参与糖尿病肾病肾小球纤维化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糖 血清和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蛋白激酶1 人肾小球系膜细胞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糖尿病肾病
下载PDF
复方苦参汤对溃疡性结肠炎DOR-β-arrestin1-Bcl-2信号转导通路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24
20
作者 范恒 张丽娟 +4 位作者 钟敏 刘星星 段雪云 左冬梅 唐庆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647-654,共8页
目的:探讨复方苦参汤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DOR-β-arrestin1-Bcl-2信号转导通路的干预作用.方法:SD♂大鼠84只(体质量200g±20g)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美沙拉嗪组、复方苦参汤大剂量组、复方苦参汤中剂量组和复方苦参汤小剂量... 目的:探讨复方苦参汤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DOR-β-arrestin1-Bcl-2信号转导通路的干预作用.方法:SD♂大鼠84只(体质量200g±20g)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美沙拉嗪组、复方苦参汤大剂量组、复方苦参汤中剂量组和复方苦参汤小剂量组,每组14只.除对照组外,其余5组均依据Morris等三硝基苯磺酸(trinitrobenzene sulfonic acid,TNBS)建立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造模后观察记录大鼠的大便和精神状态,并于第3天随机处死2只造模大鼠,取结肠镜下观察其病理组织学变化发现:大鼠结肠糜烂、充血及溃疡,证明造模成功.建立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后给予美沙拉嗪组大鼠3mL/d(0.5g/L)美沙拉嗪混悬液灌胃,复方苦参汤大、中、小剂量组分别按不同含生药浓度的复方苦参汤液3mL/d(0.67、0.34、0.17g/L)灌胃,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3mL/d灌胃,连续灌胃15d后,禁食24h,处死大鼠,取结肠组织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比较各组结肠组织病理组织学改变,Realtime-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实验大鼠结肠组织的Bcl-2、β-arrestin1及δ阿片受体(delta opioid receptor,DOR)mRNA和蛋白表达表达变化.结果:各组大鼠结肠组织中Bcl-2、β-arrestin1和DOR表达有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的大鼠结肠黏膜组织Bcl-2、β-arrestin1和DOR表达明显升高(24.11±12.61vs11.88±5.90,38.90±5.30vs14.34±8.97,23.57±9.96vs9.68±3.94,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美沙拉嗪组和复方苦参汤大、中、小剂量组的大鼠结肠黏膜组织Bcl-2、β-arrestin1、DOR表达均显著下降,但美沙拉嗪组和复方苦参汤大、中、小剂量组之间比较Bcl-2、β-arrestin1、DOR表达无显著差异.结论:在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组织中DOR、β-arrestin1和Bcl-2的表达升高,DOR-β-arrestin1-Bcl-2信号转导通路可能参与了溃疡性结肠炎的病理过程,复方苦参汤可改善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的结肠组织病理学改变,机制可能与调节该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Δ阿片受体 β-arrestin1 Bcl-2 信号转导通路 溃疡性结肠炎 复方苦参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