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6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手外科血管危象预防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的构建及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谢芬 张媛媛 +3 位作者 张春丽 蔡莹 刘茜 胡芬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0-43,47,共5页
目的构建手外科血管危象预防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并评价应用效果。方法以三维质量结构模式为理论框架,通过文献分析、半结构访谈及专家函询构建手外科血管危象预防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将200例单指断指再植或皮瓣移植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分为... 目的构建手外科血管危象预防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并评价应用效果。方法以三维质量结构模式为理论框架,通过文献分析、半结构访谈及专家函询构建手外科血管危象预防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将200例单指断指再植或皮瓣移植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根据构建的手外科血管危象预防护理质量评价指标进行护理。结果构建的手外科血管危象预防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含结构质量、过程质量、结果质量3项一级指标,10项二级指标及47项三级指标。质量评价指标应用后,观察组血管危象及时发现率、断指再植或移植皮瓣成活率及患者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血管危象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构建并应用手外科血管危象预防护理质量指标有利于及时发现血管危象,降低血管危象发生率,提高再植手指或移植皮瓣成活率及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外科 血管危象 断指再植 皮瓣 护理质量 评价指标
下载PDF
手外科专科联盟建设与实施效果评价 被引量:6
2
作者 林玲 娄湘红 +4 位作者 张艳 熊莉娟 张玲 潘瑛 冯芳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55-58,共4页
目的探讨手外科专科联盟建设方案的实施效果。方法成立专科联盟建设项目组,评估共建专科培训需求,以需求为导向,制订个性化的专科共建方案。采取专科制度流程引入,实地理论授课、业务查房、专科疑难病例讨论、操作演示,结合专科进修、... 目的探讨手外科专科联盟建设方案的实施效果。方法成立专科联盟建设项目组,评估共建专科培训需求,以需求为导向,制订个性化的专科共建方案。采取专科制度流程引入,实地理论授课、业务查房、专科疑难病例讨论、操作演示,结合专科进修、线上授课会诊、资料共享等方式,在2所基层医院手外科开展持续3年的专科共建。比较项目实施前后共建专科护理人员理论知识及操作能力、专科护理质量及项目组成员职业认同感。结果项目实施后共建专科护理人员专科理论、操作能力,专科护理质量得分显著高于实施前,项目组成员职业认同感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均P<0.05)。结论手外科专科联盟建设能提升护理人员专业能力,改善基层医院专科护理质量,有效促进基层医院手外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外科 专科联盟 基层医院 医联体 专科质量 职业认同感
下载PDF
能级对应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在手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3
作者 娄湘红 林玲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5年第8期63-65,共3页
目的探讨能级对应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在手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3年6-11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手外科,将护士按职称、学历、个人特征进行高、中、初能级划分,并建立主班护士、责任护理组长、责任护士、... 目的探讨能级对应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在手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3年6-11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手外科,将护士按职称、学历、个人特征进行高、中、初能级划分,并建立主班护士、责任护理组长、责任护士、总务护士、夜班护士5个工作岗位,护士按能力水平竞争上岗,并建立与各能级相对应的客观量化的绩效考核制度。评估该管理模式实施前后的患者满意度、护士工作满意度及病区护理质量。结果实施能级对应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前后,患者满意度及护士工作满意度得分分别为(95.14±1.37)、(97.08±1.26)分及(124.52±9.78)、(132.32±12.3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基础护理质量、护理文件书写质量以及护理服务质量得分也较实施前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能级对应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能有效提升护士的职业认同感,在保证人力资源合理使用的同时,提高了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级对应 人力资源管理 护理管理 手外科
下载PDF
预防手外科自杀入院患者再次自杀的措施探讨 被引量:4
4
作者 娄湘红 林玲 胡德英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10期48-50,共3页
目的防止手外科自杀入院患者在住院期间再次出现自杀行为,保障患者住院期间的生命安全。方法加强护理人员预防患者自杀以及患者自杀后应急预案培训,对手外科收治的30例自杀入院患者进行严格入院精神评估,对患者进行心理评估及干预,加强... 目的防止手外科自杀入院患者在住院期间再次出现自杀行为,保障患者住院期间的生命安全。方法加强护理人员预防患者自杀以及患者自杀后应急预案培训,对手外科收治的30例自杀入院患者进行严格入院精神评估,对患者进行心理评估及干预,加强病房环境管理及巡视,严格交接班,加强服药监护。结果 30例患者住院期间均未出现再次自杀或自伤行为,出院时自杀意念及自杀倾向评分显著低于入院时(均P<0.01)。结论预防手外科自杀入院患者再次自杀的强化措施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应急能力及风险意识,保障自杀患者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患者 自杀 手外科 预防护理
下载PDF
手外科病区护理绩效考核制度的建立与实施 被引量:16
5
作者 娄湘红 李萍 《护理学杂志》 2012年第2期9-12,共4页
目的建立新的绩效考核制度,规范护士行为,提高护士积极性。方法以护理部质量控制内容为依据,根据手外科专科情况制定合适的奖惩激励制度,与护士分级管理联系形成系统的绩效考核制度并在科内实施。结果护理缺陷发生数由上年的15起降至4起... 目的建立新的绩效考核制度,规范护士行为,提高护士积极性。方法以护理部质量控制内容为依据,根据手外科专科情况制定合适的奖惩激励制度,与护士分级管理联系形成系统的绩效考核制度并在科内实施。结果护理缺陷发生数由上年的15起降至4起,护理差错发生数由2起降至0起;在护士分级管理中,低级护士竞争到中级护士3人,中级护士竞争到高级护士2人,高级护士降为中级护士1人;护士对绩效考核实施的满意度为100%。结论新的绩效考核制度提高了护理质量,完善了示范病房对护士分层管理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外科 示范病房 绩效考核 制度建立 护理管理
下载PDF
目标设置理论在手外科新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6
作者 潘瑛 娄湘红 《护理学杂志》 2007年第18期48-50,共3页
目的探讨手外科新护士规范化培训的有效方法。方法对20名新护士应用目标设置理论进行培训,即设置可操作目标,规范岗位培训方法和内容,完善检查考核制度等。结果培训后新护士在科室及医院护理部考核中平均成绩在85分以上。结论应用目标... 目的探讨手外科新护士规范化培训的有效方法。方法对20名新护士应用目标设置理论进行培训,即设置可操作目标,规范岗位培训方法和内容,完善检查考核制度等。结果培训后新护士在科室及医院护理部考核中平均成绩在85分以上。结论应用目标设置理论可使培训中各环节质量得到有效控制,从而提升培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设置理论 手外科 新护士 规范化培训 教育 护理
下载PDF
手足外科专科护理帮扶培训需求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
7
作者 袁颖 李素云 +4 位作者 陈振兵 张艳 匡玉苏 祝怡为 娄湘红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1年第8期1113-1116,共4页
目的调查手足外科专科护理帮扶培训需求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湖北、河南、云南等10个省市的402名手外科护士为研究对象,由研究小组自行设计手足外科专科护理帮扶培训需求问卷开展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对专科... 目的调查手足外科专科护理帮扶培训需求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湖北、河南、云南等10个省市的402名手外科护士为研究对象,由研究小组自行设计手足外科专科护理帮扶培训需求问卷开展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对专科帮扶培训需求总分为(212.41±11.13)分,条目均分为(4.52±0.24)分,其中常规技能培训维度得分[(36.21±2.26)分]最高,护理科研培训维度得分[(25.17±3.72)分]最低。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医院等级及护士的婚姻状况、最高学历、工龄是影响其培训需求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手足外科专科护理帮扶培训需求总体处于较高水平,护理管理者可根据不同医院等级,以及护士的学历、婚姻状况和工龄,制订科学、规范的专科帮扶培训方案及长效帮扶机制,以进一步提升手足外科专科护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科帮扶 专科护理 培训需求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手外科术后患者早期冰敷的护理
8
作者 李丹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16年第4期00137-00137,共1页
目的,探索手外科患者术后早期冰敷对缓解疼痛及减轻水肿的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对我科从2015年8月至2016年3月的80例患者采取冰袋早期冰敷,并观察早期冰敷后的疼痛缓解及水肿减轻的效果。结果,80例患者均在48小时内疼痛缓解,肿胀减轻... 目的,探索手外科患者术后早期冰敷对缓解疼痛及减轻水肿的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对我科从2015年8月至2016年3月的80例患者采取冰袋早期冰敷,并观察早期冰敷后的疼痛缓解及水肿减轻的效果。结果,80例患者均在48小时内疼痛缓解,肿胀减轻。结论,早期冰敷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肿胀情况,疼痛缓解,减少并发症,对患者患肢(指)的早期康复功能锻炼[1]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而缩短了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住院费用,提高患者对医护质量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外科术后 早期冰敷 护理
下载PDF
手外科护理研究热点的共词聚类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米元元 陈义璇 +1 位作者 林玲 娄湘红 《现代临床护理》 2019年第7期32-37,共6页
目的分析手外科护理研究热点,了解该领域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方法检索中国知网和Webof Science数据库近10年手外科护理领域的文献,运用Bicomb软件和gCLUTO软件对主题词进行词频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共检索到中文文献197篇,英文文献240... 目的分析手外科护理研究热点,了解该领域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方法检索中国知网和Webof Science数据库近10年手外科护理领域的文献,运用Bicomb软件和gCLUTO软件对主题词进行词频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共检索到中文文献197篇,英文文献240篇,文献量呈持续增长趋势;通过共词聚类分析总结出包括断肢再植、舒适护理等为国内手外科护理研究热点;手部清洁、创伤后营养管理等为国外该领域研究热点。结论手外科护理研究处于不断发展的趋势。护理人员可从手外科患者舒适护理、创伤后营养管理等方面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外科 护理 文献计量学 聚类分析
下载PDF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手功能康复训练系统的设计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26
10
作者 肖喜玲 杨朝辉 +5 位作者 黄剑 黄厚瑞 王双 夏晓萱 王刚 陈振兵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37-541,共5页
目的:根据手外伤后手功能障碍的特点,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研制出一种增强手部肌力和协调性的手功能康复训练系统。方法:通过贴片式压力传感器实时采集患手的力学信息,将其输入到虚拟现实环境中驱动虚拟环境的运行,该系统能够智能设置虚拟... 目的:根据手外伤后手功能障碍的特点,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研制出一种增强手部肌力和协调性的手功能康复训练系统。方法:通过贴片式压力传感器实时采集患手的力学信息,将其输入到虚拟现实环境中驱动虚拟环境的运行,该系统能够智能设置虚拟环境中执行任务的难度,根据采集到的力学信息作出相应的康复评价。本文从总体构思,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设计,系统实现所采用的力传感器模块、采集模块、虚拟现实模块和评估模块开发等方面进行介绍,并进行了初步的临床对照试验。结果:研制出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手功能康复系统;通过2周的临床试验,试验组在侧捏力(0.64±0.75N vs 0.09±0.21N)、握力(2.14±1.57N vs 0.81±1.00N)、ADL评分(3.44±2.45 vs 0.67±2.82)方面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该系统具有成本低、结构简单、易于维护、安全性高等特点,有助于推动虚拟现实技术在手功能康复治疗领域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外伤 虚拟现实 捏力 手康复
下载PDF
计算机辅助肌力训练对断腕断掌再植患者手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肖喜玲 杨朝辉 +3 位作者 夏晓萱 黄涛 黄剑 陈振兵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17-420,共4页
目的:通过评价和比较传统手部肌力训练方法和计算机辅助训练方法对手功能恢复的作用,探讨计算机辅助肌力训练对断腕断掌再植患者手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4例断腕断掌再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接受常规物理因子、关节活动度... 目的:通过评价和比较传统手部肌力训练方法和计算机辅助训练方法对手功能恢复的作用,探讨计算机辅助肌力训练对断腕断掌再植患者手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4例断腕断掌再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接受常规物理因子、关节活动度、日常生活相关性治疗性活动等康复治疗。治疗组采用自主研制的计算机辅助装置进行握力、捏力训练,而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方法(使用弹力治疗带、治疗泥等)进行训练,两组均为每次20min,一周5次,共4周。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进行评定,包括关节总主动活动度(TAM)、侧捏力、握力、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以及上肢功能指数(UEFI)评定。结果:组内比较,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TAM、侧捏力、握力、ADL评分和UEFI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侧捏力、握力、ADL、UEFI评分提高幅度更大,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而两组的TAM改善程度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计算辅助肌力训练能更好地增强断腕断掌再植患者的手部力量,更有效地提高手功能,是值得推广的一种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腕断掌 捏力 握力 计算机辅助 手功能
下载PDF
48例嵌趾甲的病因分析及手术治疗 被引量:23
12
作者 翁雨雄 王发斌 +3 位作者 洪光祥 康皓 黄启顺 陈振兵 《临床外科杂志》 2005年第6期371-372,共2页
目的探讨趾嵌趾甲的病因,介绍一种新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1997年10月至2003年10月我科收治的趾嵌甲患者48例51趾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咬除末节趾骨末端爪粗隆部分,梭形切除趾端及趾甲两旁软组织。随访观察趾端及趾甲的外形、了解嵌甲... 目的探讨趾嵌趾甲的病因,介绍一种新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1997年10月至2003年10月我科收治的趾嵌甲患者48例51趾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咬除末节趾骨末端爪粗隆部分,梭形切除趾端及趾甲两旁软组织。随访观察趾端及趾甲的外形、了解嵌甲复发情况。结果所有病例平均随访26个月,47例50趾嵌甲治愈,1例1趾复发,经再次手术后治愈。结论趾末节趾骨爪粗隆突上翘是形成趾嵌甲的原因之一,咬除趾骨末端爪粗隆并梭形切除趾端及甲根两旁软组织是治疗嵌甲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趾甲 治疗
原文传递
双层人工真皮联合自体皮片移植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伴骨、肌腱暴露创面的效果 被引量:11
13
作者 李明 郭招娣 +2 位作者 汪炜 陈冬生 李涛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 CAS 2022年第4期322-327,共6页
目的 研究双层人工真皮联合自体皮片移植,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伴骨、肌腱暴露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伴骨、肌腱暴露患者43例。使用双层人工真皮联合自体皮片移植者为观察组(n... 目的 研究双层人工真皮联合自体皮片移植,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伴骨、肌腱暴露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伴骨、肌腱暴露患者43例。使用双层人工真皮联合自体皮片移植者为观察组(n=16),使用带蒂皮瓣移植者为对照组(n=27)。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情况,包括两次手术间隔时间、皮片/皮瓣成活率和住院时间。术后3个月应用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进行瘢痕评分;分别于术前、术后1、3个月对手指感觉恢复情况进行评分,并于术后3个月进行两点分辨觉测试。结果 对照组两次手术间隔时间、住院时间明显较观察组长(P<0.05),但两组患者皮片/皮瓣成活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个月,患者均恢复良好,无明显皮片破溃表现。VSS评分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修复部位色泽、血管分布及柔软度等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厚度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3个月时的感觉恢复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1、3个月感觉恢复评分明显高于术前,术后3个月评分高于术后1个月(P<0.05)。术后3个月时两组患者的两点分辨觉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双层人工真皮联合自体皮片移植可有效修复手指小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伴骨、肌腱暴露创面,国产双层人工真皮Lando较带蒂皮瓣移植修复术后恢复快,手指外形更美观,为临床修复此类创面提供了新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人工真皮 自体皮片移植 肌腱外露 骨质外露
下载PDF
先天性巨指畸形的手术治疗(附21例报告) 被引量:6
14
作者 康皓 洪光祥 +3 位作者 王发斌 陈振兵 黄启顺 翁雨雄 《临床外科杂志》 2004年第9期561-562,F003,共3页
目的 探讨先天性巨指畸形的手术治疗方法与疗效。方法 对 2 1例先天性巨指畸形病人分别采用巨指矫形术、病变神经切除术、巨指部分切除术、截指术。结果 手术年龄平均为9岁 ,术后随访 1~ 9年 (平均 4年 3个月 ) ,2例巨指术后外形仍... 目的 探讨先天性巨指畸形的手术治疗方法与疗效。方法 对 2 1例先天性巨指畸形病人分别采用巨指矫形术、病变神经切除术、巨指部分切除术、截指术。结果 手术年龄平均为9岁 ,术后随访 1~ 9年 (平均 4年 3个月 ) ,2例巨指术后外形仍显臃肿 ,功能不理想 ,其余 19例术后功能与外形均较满意。结论 巨指畸形应根据患者年龄大小、病变程度和畸形状况 ,选择适宜的手术方式。早期手术以阻止畸形的发展为主 ,晚期手术则以矫正畸形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畸形 巨指 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旋股外侧动脉降支血流桥接皮瓣重建手掌毁损伤创面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涛 陈振兵 +3 位作者 丛晓斌 艾方兴 周攀 洪光祥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06-208,212,共4页
目的探讨股前外侧动脉穿支皮瓣以"血流桥接"术式移植修复手掌毁损伤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1年7月至2012年5月,对7例手掌毁损伤创面,采用旋股外侧动脉降支血流桥接皮瓣移植,修复创面并桥接手指血运。术后问卷调查患者对皮... 目的探讨股前外侧动脉穿支皮瓣以"血流桥接"术式移植修复手掌毁损伤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1年7月至2012年5月,对7例手掌毁损伤创面,采用旋股外侧动脉降支血流桥接皮瓣移植,修复创面并桥接手指血运。术后问卷调查患者对皮瓣外形满意度,评测皮瓣痛触觉、温度觉、两点辨别觉(mm),检测患者关节活动度TAM值及与健侧的比值。结果 7例手掌皮瓣均存活,远端断指恢复良好血运;4例术后6个月行二期皮瓣修整手术;7例获得有效随访,随访时间超过12个月,供区伤口均一期愈合,患者对后期皮瓣外形满意度高(7/7,100%),术后6个月皮瓣恢复两点辨别觉,12个月平均值为(10.75±2.10)mm,皮瓣感觉评级为S3+级,患指关节总TAM值与健侧的比值为(0.82±0.16)。结论以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为蒂的血流桥接皮瓣可以避免损伤主干血管,是桥接手掌毁损创面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掌 穿支 皮瓣 血流桥接 创面 移植 重建
下载PDF
微型骨锚治疗手指近侧指间关节慢性掌板撕脱性损伤 被引量:3
16
作者 郑怀远 刘娟 +1 位作者 洪光祥 黄启顺 《骨科》 CAS 2012年第1期4-6,共3页
目的介绍应用微型骨锚治疗手指近侧指间关节慢性掌板撕脱性损伤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8例慢性掌板损伤病例,采用手术切开,掌板松解,Mitek微型骨锚重建撕脱掌板止点,术后早期进行屈伸功能锻炼。术后1年随访,随访内容包括手指近侧指间关... 目的介绍应用微型骨锚治疗手指近侧指间关节慢性掌板撕脱性损伤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8例慢性掌板损伤病例,采用手术切开,掌板松解,Mitek微型骨锚重建撕脱掌板止点,术后早期进行屈伸功能锻炼。术后1年随访,随访内容包括手指近侧指间关节(proximal interphalangeal point,PIP)活动范围,关节疼痛,工作能力和患者主观满意度。结果本组患者术前PIP活动度为55.3°±27.8°,术后12个月为80.6°±17.6°(P<0.01)。3例优;3例良;2例一般;优良率达到75%。结论应用微型骨锚重建PIP关节撕脱掌板止点,恢复撕脱掌板正常的解剖学关系,能有效治疗慢性掌板撕脱伤;显著改善患指屈伸功能;缓解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掌板损伤 外科手术方法 随访研究
下载PDF
手Ⅱ区屈肌腱损伤修复术后早期综合康复训练 被引量:9
17
作者 娄湘红 李萍 《护理学杂志》 2006年第16期71-72,共2页
对30例手部Ⅱ区屈肌腱损伤修复术后患者采取早期综合康复训练。结果术后3个月手功能恢复优良率93.3%,并发症发生率3.3%。提示早期综合康复训练高效、安全,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关键词 Ⅱ区屈肌腱损伤 外科手术 康复训练
下载PDF
无创可穿戴表皮系统在微血管吻合术后患者血运监测中的应用
18
作者 谢芬 金环 +4 位作者 张媛媛 陈洁 刘茜 古玉霞 刘玉田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6-39,共4页
目的 探讨无创可穿戴表皮系统在微血管吻合术后患者血运监测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按照住院时间,将2023年2-6月行游离皮瓣或单指断指再植的11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应用传统的临床血运监测法评估血运。2023年7-11月收治的110例患者设为... 目的 探讨无创可穿戴表皮系统在微血管吻合术后患者血运监测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按照住院时间,将2023年2-6月行游离皮瓣或单指断指再植的11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应用传统的临床血运监测法评估血运。2023年7-11月收治的110例患者设为干预组,应用无创可穿戴表皮系统辅助评估血运。比较两组血管危象发生率、及时发现率、误判率、漏诊率;并调查医护人员对无创可穿戴表皮系统的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108例、干预组105例完成研究。干预组血管危象及时发现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血管危象误诊率及漏诊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医护人员对无创可穿戴表皮系统的满意度均分为4.89~5.00分。结论 无创可穿戴表皮系统能为医护人员提供客观、准确的血运评判依据,有利于及时准确发现微血管吻合术后患者血管危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指再植 游离皮瓣 微血管吻合术 血管危象 血运监测 表皮电子系统 智慧护理
下载PDF
腕舟骨骨不连的显微外科治疗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燕花 陈振兵 《临床外科杂志》 2015年第5期334-336,共3页
腕舟骨是连接前臂远端与手近端最重要的腕骨,也是最容易出现骨折损伤的腕骨[1]。舟骨骨折占所有腕骨骨折的60%~90%[2-4]。超过6个月没有愈合的骨折称为骨折不愈合,即骨不连。虽然舟骨自身解剖学特性使其骨折不愈合的发生几率... 腕舟骨是连接前臂远端与手近端最重要的腕骨,也是最容易出现骨折损伤的腕骨[1]。舟骨骨折占所有腕骨骨折的60%~90%[2-4]。超过6个月没有愈合的骨折称为骨折不愈合,即骨不连。虽然舟骨自身解剖学特性使其骨折不愈合的发生几率高于其他部位的骨折,但大多数及时诊断的舟骨骨折经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能一期愈合,其骨折不愈合率约为10%[5]。加上隐匿性或漏诊的舟骨骨折没有经过治疗,大多发展为骨不连,其实舟骨骨折骨不连的发生率要远高于10%。舟骨骨不连可引发腕骨退行性改变、腕骨塌陷、腕关节不稳和创伤性关节炎,导致腕关节疼痛、肿胀、患手无力和腕关节运动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和工作。舟骨骨不连多采取手术治疗,带血供的骨移植并内固定是治疗舟骨骨不连的常规治疗方案。本文就舟骨骨折的流行病学、骨不连发生的病理基础、诊断和显微外科治疗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舟骨 骨不连 显微外科 手术治疗
原文传递
病灶清除术治疗手指慢性感染 被引量:1
20
作者 康皓 洪光祥 +3 位作者 王发斌 陈振兵 黄启顺 翁雨雄 《临床外科杂志》 2004年第2期105-106,共2页
目的 介绍一种治疗手指慢性感染伤口经久不愈的手术方式。方法  2 7例化脓性指头炎切开引流术后及手指外伤感染经久不愈患者 ,采用彻底病灶清除术后一期缝合伤口。结果  2 7例伤口一期愈合。结论 彻底病灶清除 ,一期闭合伤口 。
关键词 病灶清除术 手指慢性感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