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1篇文章
< 1 2 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消化内科护士开展住院患者自杀认知与防范行为培训 被引量:27
1
作者 熊宇 胡德英 +1 位作者 颜巧元 李燕玲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11期39-42,共4页
目的提高消化内科护士对患者自杀相关知识的认知及预防自杀相关行为的能力。方法对消化内科42名护士进行患者自杀相关知识及预防自杀相关行为的现状调查,并进行为期1年的针对性培训。培训方法包括知识讲解、行为示范、模拟演练和追踪反... 目的提高消化内科护士对患者自杀相关知识的认知及预防自杀相关行为的能力。方法对消化内科42名护士进行患者自杀相关知识及预防自杀相关行为的现状调查,并进行为期1年的针对性培训。培训方法包括知识讲解、行为示范、模拟演练和追踪反馈。结果培训后消化内科护士对患者自杀相关知识及预防自杀相关行为得分较培训前显著提高(均P<0.01);患者自杀事件发生率从0.70‰下降到0.13‰。结论对护士进行患者自杀认知与防范行为培训,能够显著提高护士的认知和行为水平,从而有效预防患者自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患者 自杀 消化内科 护士 认知 行为 培训
下载PDF
消化内科内镜微创治疗患者的规范化围术期管理 被引量:20
2
作者 熊宇 张小昊 余丽霞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3年第11期106-110,共5页
目的:探讨消化内科内镜微创治疗患者的规范化围术期管理方法。方法:从专科护理评估及对策、基于临床护理路径的无缝隙健康教育模式、医护一体化患者安全管理、延续护理管理、护理质量控制与持续改进5个方面来开展规范化围术期管理。结... 目的:探讨消化内科内镜微创治疗患者的规范化围术期管理方法。方法:从专科护理评估及对策、基于临床护理路径的无缝隙健康教育模式、医护一体化患者安全管理、延续护理管理、护理质量控制与持续改进5个方面来开展规范化围术期管理。结果 :通过1年的临床实践,消化内科内镜微创治疗护理质量、患者及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明显提高;护理安全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内科开展内镜微创治疗患者的规范化围术期管理,有利于提高专科护理质量和患者及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切实保证了患者的护理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内科 内镜 微创治疗 规范化 围术期 管理
原文传递
武汉地区消化内科就诊患者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病情况 被引量:26
3
作者 周建宁 侯晓华 +3 位作者 刘南植 朱尤庆 罗和生 许桦林 《胃肠病学》 2006年第6期356-358,共3页
背景:肠易激综合征(IBS)是消化内科常见疾病,目前认为其病因多与精神和心理状况有关。目的:调查武汉地区消化内科就诊者中IBS患者的比例及其相关情况。方法:于2002年10月14~18日以问卷形式调查在武汉地区5家医院消化内科就诊的2784例患... 背景:肠易激综合征(IBS)是消化内科常见疾病,目前认为其病因多与精神和心理状况有关。目的:调查武汉地区消化内科就诊者中IBS患者的比例及其相关情况。方法:于2002年10月14~18日以问卷形式调查在武汉地区5家医院消化内科就诊的2784例患者,性别、年龄不限。IBS的诊断参照RomeⅡ标准,以χ2检验分析调查结果。结果:在2784名调查对象中,共298例(10.7%)被诊断为IBS。30~60岁组与<30岁组和>60岁组相比,IBS患者的比例有显著差异,而不同性别、居住地、职业和文化程度调查对象间IBS患者的比例均无显著差异。在IBS患者中,腹痛(60.9%)、腹胀(62.3%)和腹泻(60.6%)为最常见的症状,腹泻为主型患者最为多见(45.2%);既往有胃肠道感染史、抗生素应用史和心理异常者占较大比例。IBS对患者的工作和生活有明显影响。结论:IBS可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门诊医疗 流行病学
下载PDF
消化内科护士住院患者自杀预防系统化培训措施与成效 被引量:15
4
作者 熊宇 胡灵芝 刘媛 《护士进修杂志》 2016年第15期1428-1432,共5页
目的探讨预防消化内科住院患者自杀的培训方法。方法设计了"教学做合一"的系统化培训方法。做中教:培训者为主导者,以自杀风险管理的实际工作过程确定培训内容和方法,将培训计划与工作任务合一;做中学:以学习者为中心,在工作... 目的探讨预防消化内科住院患者自杀的培训方法。方法设计了"教学做合一"的系统化培训方法。做中教:培训者为主导者,以自杀风险管理的实际工作过程确定培训内容和方法,将培训计划与工作任务合一;做中学:以学习者为中心,在工作中实践自杀预防管理知识和技能,做到知行合一;做中评:根据"做"的内涵决定评价方式的多样性。结果经过1年的培训后,护士对自杀风险管理综合能力得分、消化内科自杀风险管理质量达标率、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均较培训前显著提高(P<0.01);医生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较培训前提高(P<0.05);患者自杀率从2.14‰下降到0.93‰。结论自杀预防系统化培训能提高护士的自杀风险管理能力和科室的风险管理质量以及患者和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效预防患者自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消化内科 住院患者 自杀预防 风险管理
下载PDF
彩色健康教育指导单在消化内科大肠息肉临床路径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4
5
作者 熊宇 张莹 陈斐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3年第5期138-140,共3页
目的:探讨彩色健康教育指导单在消化内科大肠息肉临床路径中的应用。方法:将124例大肠息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模式;观察组应用彩色健康教育指导单开展护理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 目的:探讨彩色健康教育指导单在消化内科大肠息肉临床路径中的应用。方法:将124例大肠息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模式;观察组应用彩色健康教育指导单开展护理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咨询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高于对照组。结论:将彩色健康教育指导单应用于大肠息肉临床路径中,能够有效提高护理健康教育质量、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从而提高了大肠息肉临床路径的实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教育指导单 大肠息肉 临床路径
下载PDF
消化内科护士对基于Watson关怀理论之护理人文关怀认知的现状调查 被引量:20
6
作者 熊宇 张莹 +2 位作者 胡灵芝 谢进芝 胡德英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8年第11期1431-1437,共7页
目的了解消化内科护士对基于Watson关怀理论护理人文关怀的认知现状,为临床开展相关的培训及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消化内科护士护理人文关怀认知调查问卷,对3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136名消化内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136... 目的了解消化内科护士对基于Watson关怀理论护理人文关怀的认知现状,为临床开展相关的培训及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消化内科护士护理人文关怀认知调查问卷,对3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136名消化内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136名消化内科护士对护理人文关怀认知得分总均分为(12. 56±2. 61)分,正确率为62. 39%。不同性别、年龄、工作年限、所在医院、知识获取途径护士对护理人文关怀认知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消化内科护士对护理人文关怀的认知水平不高,护理管理者应参考影响因素,建立并完善专科护理人文关怀的学习与临床实践环境,以提高消化内科护士对基于Watson关怀理论护理人文关怀的认知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内科护士 Watson关怀理论 人文关怀 护理管理
下载PDF
网络教学平台在消化内科临床护理实习教学中应用效果评价 被引量:14
7
作者 熊宇 徐玉兰 +2 位作者 胡灵芝 刘媛 闵家夏子 《护理学报》 2017年第13期27-32,共6页
目的探讨网络教学平台在消化内科临床护理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消化内科学科特点、教学目标及师生需求建立网络教学平台。选择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消化内科实习的92名本科护生作为研究对象,在消化内科14楼实... 目的探讨网络教学平台在消化内科临床护理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消化内科学科特点、教学目标及师生需求建立网络教学平台。选择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消化内科实习的92名本科护生作为研究对象,在消化内科14楼实习的护生为观察组(n=45),在消化内科12楼实习的护生为对照组(n=47),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方式,观察组应用网络教学平台辅助临床实习教学。比较2组护生的各项出科考核成绩,采用自我导向学习评定量表对干预后2组护生进行评定,比较其自我导向学习能力。采用SPSS 19.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观察组护生的出科考核总分(171.36±7.14)分,高于对照组(166.45±6.6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自我导向学习能力总分(226.87±15.94)分,高于对照组(218.11±12.4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应用消化内科临床护理实习网络教学平台辅助临床教学,能有效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护生的自我导向学习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教学平台 消化内科 临床教学 自我导向学习能力
下载PDF
舒肝解郁胶囊用于消化心身疾病常见问题的专家共识
8
作者 中华消化心身联盟 陈胜良 +3 位作者 唐旭东 侯晓华 李博 颜秀娟 《胃肠病学》 2024年第8期475-485,共11页
以肠⁃脑互动异常为核心发病机制的消化心身疾病日益成为消化专科临床实践中的艰难挑战。“心身同治”整体医学思维是提升消化心身疾病治疗效果的关键,祖国医学“疏肝解郁、健脾安神”的治则是此理念的典范。舒肝解郁胶囊由贯叶金丝桃和... 以肠⁃脑互动异常为核心发病机制的消化心身疾病日益成为消化专科临床实践中的艰难挑战。“心身同治”整体医学思维是提升消化心身疾病治疗效果的关键,祖国医学“疏肝解郁、健脾安神”的治则是此理念的典范。舒肝解郁胶囊由贯叶金丝桃和刺五加组合而成,是“疏肝解郁”的代表性植物药组方制剂。西医教育背景的消化专科医师在应用舒肝解郁胶囊治疗消化心身疾病时可能会遇到不少理论和实践问题。中华消化心身联盟召集全国中西医消化系统疾病临床专家,基于国内外临床研究的循证证据和临床经验,针对舒肝解郁胶囊用于消化心身疾病临床实践中的困惑形成共识或临床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生理性障碍 消化系统疾病 整体医学 舒肝解郁胶囊 中草药 中医学
下载PDF
血清ANXA2、FGFR2在急性胰腺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9
作者 许德俊 张祎 +3 位作者 谢辉 付生弟 向昌光子 祝鹏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5年第6期721-725,731,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膜联蛋白A2(ANXA2)、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FGFR2)在急性胰腺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14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病例组,根据病情严重程... 目的探讨血清膜联蛋白A2(ANXA2)、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FGFR2)在急性胰腺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14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病例组,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其分为轻度组43例、中度组60例和重度组45例;另选取同期在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体检健康的志愿者148例为对照组。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ANXA2、FGFR2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ANXA2、FGFR2对急性胰腺炎预后的评估价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胰腺炎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血清ANXA2水平显著升高,FGFR2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轻度组相比,中度组和重度组血清ANXA2水平显著升高,FGFR2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中度组相比,重度组血清ANXA2水平显著升高,FGFR2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结果显示,预后良好组106例,预后不良组42例。与预后良好组相比,预后不良组甘油三酯、ANXA2水平显著升高,FGFR2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ANXA2、FGFR2联合评估急性胰腺炎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显著大于血清ANXA2、FGFR2单独评估的AUC(Z=2.084、2.824,P=0.037、0.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甘油三酯≥2.29 mmol/L、ANXA2≥16.53 ng/mL为急性胰腺炎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FGFR2≥27.003 ng/mL是急性胰腺炎预后不良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ANXA2水平升高,FGFR2水平降低,二者与病情密切有关,可以作为急性胰腺炎预后评估的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膜联蛋白A2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 病情 预后
下载PDF
综合医院护士对住院患者自杀预防认知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17
10
作者 熊宇 胡德英 +3 位作者 刘义兰 曾莉 韩燕红 黄璐璐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1期59-62,共4页
目的了解综合医院护士对住院患者自杀预防认知状况,为更好地预防患者自杀提供建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护士对住院患者自杀预防认知调查问卷,对412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护士对住院患者自杀预防认知总均分9.56±2.20,正确率45.5... 目的了解综合医院护士对住院患者自杀预防认知状况,为更好地预防患者自杀提供建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护士对住院患者自杀预防认知调查问卷,对412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护士对住院患者自杀预防认知总均分9.56±2.20,正确率45.52%,其中自杀一般知识均分6.83±1.68,正确率52.54%,自杀预防知识均分2.73±1.41,正确率34.07%。不同年龄、工作年限、职称、学历护士对住院患者自杀预防认知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有护理自杀倾向/自杀未遂患者经历的护士自杀预防知识得分高于无经历者(P<0.05)。结论综合医院护士预防住院患者自杀的认知水平尚不理想,护理管理者应结合影响因素开展培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医院 护士 住院患者 自杀 自杀预防 认知 调查研究
下载PDF
层次分析法构建消化内镜微创治疗围术期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被引量:15
11
作者 熊宇 徐玉兰 +3 位作者 胡灵芝 刘媛 谢进芝 胡德英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7年第17期43-46,共4页
目的构建消化内镜微创治疗围术期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确立各级指标权重系数。方法对17名专家采用德尔菲法进行2轮函询,并应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层次结构模型,构造判断矩阵,计算各指标权重并检验其逻辑一致性。结果 2轮函询专家的权威... 目的构建消化内镜微创治疗围术期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确立各级指标权重系数。方法对17名专家采用德尔菲法进行2轮函询,并应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层次结构模型,构造判断矩阵,计算各指标权重并检验其逻辑一致性。结果 2轮函询专家的权威系数分别为0.87、0.86,一级指标协调系数分别为0.32、0.37(均P<0.01)。确立的评价体系包括3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及36个三级指标,一级指标结构质量、过程质量、结果质量的权重系数分别为0.1396、0.5279、0.3325;各级指标层次单排序及总排序一致性比率均<0.10,具有满意的一致性。结论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科学可行,各指标权重合理,能为消化内镜微创治疗围术期护理质量管理提供客观、可量化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内镜 微创治疗 护理质量 层次分析法
下载PDF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粘膜肥大细胞的增加 被引量:17
12
作者 朱良如 李启祥 侯晓华 《胃肠病学》 2002年第1期27-29,共3页
目的:探讨胃粘膜肥大细胞(MC)与功能性消化不良(FD)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5例健康自愿者和34例FD患者进行研究。每例胃镜下取胃窦粘膜2块,用免疫组化方法染色MC并计数。结果:34例FD患者胃粘膜MC数明显多于健康对照者(19.48/HSP±3.14... 目的:探讨胃粘膜肥大细胞(MC)与功能性消化不良(FD)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5例健康自愿者和34例FD患者进行研究。每例胃镜下取胃窦粘膜2块,用免疫组化方法染色MC并计数。结果:34例FD患者胃粘膜MC数明显多于健康对照者(19.48/HSP±3.14/HSP与16.07/HSP±2.13/HSP,P<0.05),其中12例(35.3%)FD患者MC数超过正常人上限。且MC数与幽门螺杆菌( H.pylori)。胃粘膜炎症有明显关系。结论:FD患者胃粘膜MC数增多,可能参与了FD的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肥大细胞 FD 胃粘膜 发病机制
下载PDF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生活事件、生活质量与症状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曹佳懿 郭锐 +1 位作者 熊汉华 侯晓华 《胃肠病学》 2006年第4期229-232,共4页
背景:目前有关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生活事件状况的研究结论不一,国内这方面的研究不多,对两者之间的关系尚不明了。目的:调查FD患者经历的生活事件和生活质量状况,探讨两者以及FD症状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14例FD患者和100名健康... 背景:目前有关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生活事件状况的研究结论不一,国内这方面的研究不多,对两者之间的关系尚不明了。目的:调查FD患者经历的生活事件和生活质量状况,探讨两者以及FD症状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14例FD患者和100名健康对照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生活事件量表(LES)、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和症状评分表,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FD患者经历的生活事件总值(P=0.014)和负性生活事件值(P<0.001)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正性生活事件值则低于健康对照组(P=0.001)。FD患者的生活质量在8个健康概念维度上均显著较健康对照组差(P<0.001)。FD患者的症状评分与各生活事件值均无相关性;生活事件总值和负性生活事件值分别与生活质量8个健康概念维度中的6个和7个呈负相关(P<0.05),正性生活事件值与生活质量无关;症状评分与生活质量中的活力、躯体疼痛无明显相关性,与其余6个健康概念维度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经历更多负性生活事件是FD的特征和诱因之一,负性生活事件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不良 生活变动事件 生活质量
下载PDF
磁控胶囊内镜在37例上消化道疾病患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2
14
作者 宋军 谢小平 +2 位作者 刘俊 张磊 侯晓华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14年第10期684-686,共3页
目的 探讨磁控胶囊内镜在上消化道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37例有上消化道症状的患者随机进行食管胃十二指肠镜检查和磁控胶囊内镜检查.通过体外巡航胶囊内镜控制系统对磁控胶囊内镜进行控制,完成磁控胶囊内镜对食管、贲门、胃底... 目的 探讨磁控胶囊内镜在上消化道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37例有上消化道症状的患者随机进行食管胃十二指肠镜检查和磁控胶囊内镜检查.通过体外巡航胶囊内镜控制系统对磁控胶囊内镜进行控制,完成磁控胶囊内镜对食管、贲门、胃底、胃体、胃窦和十二指肠球部的观察,并与食管胃十二指肠镜检查结果进行比较,观察磁控胶囊内镜对上消化道病变的检出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敏感性以及特异性.结果 食管胃十二指肠镜检查发现病变34例,磁控胶囊内镜发现病变32例,两者检查一致率为86.5%.磁控胶囊内镜检查对上消化道病变检查的敏感性为91%,特异性为67%,阳性预测值为97%,阴性预测值为40%.结论 磁控胶囊内镜对发现上消化道病变有较高的敏感性和阳性预测值,并且检查过程无创、可控,可用于上消化道疾病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消化道 磁控胶囊内镜 食管胃十二指肠镜
下载PDF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机械感觉过敏 被引量:11
15
作者 朱良如 谢小平 侯晓华 《胃肠病学》 2006年第1期30-33,共4页
背景: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临床上常见的症候群,其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现逐步认识到胃感觉过敏可能在FD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目的:探讨FD患者是否存在胃机械感觉过敏,同时了解胃顺应性变化。方法:应用电子恒压器对52例FD患者和1... 背景: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临床上常见的症候群,其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现逐步认识到胃感觉过敏可能在FD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目的:探讨FD患者是否存在胃机械感觉过敏,同时了解胃顺应性变化。方法:应用电子恒压器对52例FD患者和15名健康对照者进行检查,采用恒压梯度扩张法扩张近端胃,获得胃机械扩张感知、不适、疼痛的压力和容积阈值,计算近端胃顺应性。结果:FD患者与健康对照者相比最小扩张压(MDP)无显著性差异;FD患者对胃机械扩张刺激的感知阈值、不适阈值、疼痛压力阈值均较健康对照者显著下降,40.4%的患者胃感知感觉过敏,46.2%的患者胃不适感觉过敏,51.9%的患者胃疼痛感觉过敏;FD患者胃感知和疼痛容积阈值较健康对照者显著降低。FD患者近端胃顺应性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胃机械感觉压力阈值与近端胃顺应性无关。结论:部分FD患者中存在着胃机械感觉过敏,近端胃顺应性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不良 感觉过敏 电子恒乐器
下载PDF
不同水温下饮水负荷试验测定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感觉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何旭东 徐章 侯晓华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415-416,共2页
目的了解不同水温下正常人和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的胃感觉阈值变化。方法运用不同水温下饮水负荷试验测定胃感觉功能,对48例FD患者与20例正常健康人胃感觉功能进行比较,受试者分2次不同时间饮37℃和4℃水,在4分钟的饮水过程中,上腹... 目的了解不同水温下正常人和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的胃感觉阈值变化。方法运用不同水温下饮水负荷试验测定胃感觉功能,对48例FD患者与20例正常健康人胃感觉功能进行比较,受试者分2次不同时间饮37℃和4℃水,在4分钟的饮水过程中,上腹部刚出现饱足感时的饮水量表示胃初次饱足阈值;受试者出现完全饱足,或因上腹部症状不能继续饮水,此时的饮水量表示胃最大耐受阈值。结果FD患者37℃和4℃时胃初次饱足阈值和胃最大耐受阈值均较正常健康人显著降低(P<0.01),正常健康人的4℃下的胃初次饱足阈值和胃最大耐受阈值稍低于37℃,但无显著性差异,而FD患者4℃时胃最大耐受阈值明显低于37℃(P<0.01),对照组37℃与4℃最大耐受阈值饮水量差值明显小于FD患者组差值(P<0.05)。结论部分FD患者确实存在胃感觉过敏,包括机械扩张觉和温度觉(冷刺激感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胃感觉阈值 饮水负荷试验 温度刺激
下载PDF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感觉功能与早饱症状的关系 被引量:12
17
作者 何旭东 徐章 侯晓华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406-408,共3页
目的了解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dyspepsia,FD)患者的胃感觉功能与早饱症状的关系。方法将48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按照是否存在早饱症状分为早饱组和非早饱组,其中早饱组24例(男女各12例),非早饱组24例(男女各12例)。运用饮水负荷试... 目的了解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dyspepsia,FD)患者的胃感觉功能与早饱症状的关系。方法将48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按照是否存在早饱症状分为早饱组和非早饱组,其中早饱组24例(男女各12例),非早饱组24例(男女各12例)。运用饮水负荷试验测定胃感觉功能,并与20例对照组的胃感觉功能进行比较。刚出现上腹部饱足感时的饮水量为初次饱足阈值,受试者出现完全饱足或因上腹部症状不能继续饮水时的饮水量即最大饱足阈值。结果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初次饱足阈值和最大饱足阈值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433ml±60.2ml比503ml±32.4ml,P<0.01和784ml±90.8ml比1030ml±84.8ml,P<0.01);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早饱组和非早饱组间初次饱足阈值和最大饱足阈值比较无明显差别(430ml±61.7ml比437ml±59.6ml,P>0.05和779ml±95.1ml比788ml±87.9ml,P>0.05)。50%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初次饱足阈值降低,75%的患者最大饱足阈值降低。结论部分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确实存在胃感觉过敏,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感觉功能与早饱症状之间无明显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胃感觉阈值 饮水负荷试验
下载PDF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不同亚型与焦虑和抑郁的关系 被引量:23
18
作者 王晓林 刘劲松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11年第9期615-617,共3页
目的观察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不同亚型与焦虑和抑郁的关系,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不同亚型的发病机制,并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通过问卷的方法,对功能性消化不良餐后... 目的观察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不同亚型与焦虑和抑郁的关系,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不同亚型的发病机制,并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通过问卷的方法,对功能性消化不良餐后不适综合征和上腹疼痛综合征各40例患者进行焦虑和抑郁评分。结果餐后不适综合征组SAS平分平均为(53.72±11.21)分,SDS评分平均为(49.48±9.03)分,SAS评分明显高于SDS评分(P〈0.05);上腹疼痛综合征组SAS评分平均为(49.03±9.04)分,SDS评分平均为(55.034-14.03)分,SDS评分明显高于SAS评分(P〈0.05)。两组间比较,餐后不适综合征组SAS评分明显高于上腹疼痛综合征组(P〈0.05),上腹疼痛综合征组SDS评分明显高于餐后不适综合征组(P〈0.05);两组患者各自症状评分与SAS和SDS评分呈显著正相关;两组间精神异常发生率、焦虑发生率、抑郁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两种功能性消化不良亚型与焦虑和抑郁均存在密切联系,重视焦虑和抑郁在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病中的作用及临床表现,对于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餐后不适综合征 上腹疼痛综合征 焦虑 抑郁
下载PDF
功能性消化不良研究的若干进展 被引量:15
19
作者 付遥垚 刘诗 《国际消化病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229-230,233,共3页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临床上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按罗马Ⅲ标准重新分类后,研究者对其中部分发病机制与FD两种亚型之间关系的研究有了一定进展。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发病机制 胃肠动力
下载PDF
胃镜检查后下消化道大出血致呼吸心跳骤停一例的抢救 被引量:4
20
作者 陈斐 金洁琼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8年第15期63-63,75,共2页
关键词 直肠异物 胃镜检查 大出血 呼吸心跳骤停 抢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