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中重度慢性心力衰竭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正常患者胆碱酯酶水平与心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18
1
作者 王翔 戴淼 黄芸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199-200,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中重度慢性心力衰竭血浆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水平正常患者中的血清胆碱酯酶水平变化及与心功能关系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老年中重度慢性心力衰竭NT-proBNP正常的患者80例... 目的探讨老年中重度慢性心力衰竭血浆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水平正常患者中的血清胆碱酯酶水平变化及与心功能关系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老年中重度慢性心力衰竭NT-proBNP正常的患者80例,按照心功能分级分为A组(心功能Ⅲ级)、B组(心功能Ⅳ级),每组40例。入院时均行心脏彩色超声检查,并检测血清胆碱酯酶水平。经对症治疗后,复测胆碱酯酶水平。结果治疗前A组胆碱酯酶水平明显高于B组[(2749.4±293.6)U/Lvs(2204.5±353.3)U/L,P=0.014],治疗后A组和B组胆碱酯酶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00),且A组胆碱酯酶明显高于B组[(4425.0±480.3)U/Lvs(3755.5±258.8)U/L,P=0.018]。治疗前胆碱酯酶是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36)。结论血清胆碱酯酶测定可作为评估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严重程度的指标及心功能改善的有效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利钠肽 胆碱酯酶类 每搏输出量
下载PDF
基于生物信息学探讨REG4对肺腺癌A549、H1299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机制
2
作者 李晶 岳婷 +1 位作者 平伟 向春华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2025年第2期195-200,共6页
目的 基于生物信息学探讨REG4对肺腺癌(LUAD)A549、H1299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机制。方法 从UCSC下载泛癌数据集;从GEO数据库中下载4个成人LUAD芯片数据集(GSE27262、GSE116959、GSE32863、GSE31210)。比较REG4在各数据集癌组织和癌旁... 目的 基于生物信息学探讨REG4对肺腺癌(LUAD)A549、H1299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机制。方法 从UCSC下载泛癌数据集;从GEO数据库中下载4个成人LUAD芯片数据集(GSE27262、GSE116959、GSE32863、GSE31210)。比较REG4在各数据集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STRING数据库构建PPI网络,Cytoscape软件提取REG4相关基因,KEGG分析REG4相关信号通路。取本院临床标本进行验证。将LUAD细胞株A549细胞、H1299细胞随机分为小干扰RNA阴性(对照)组和si-REG4(沉默)组,qRT-PCR检测细胞REG4 mRNA表达。CCK-8检测各组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凋亡率,Transwell检测各组细胞迁移能力。Western blotting检测REG4、磷脂酰肌醇3激酶(P13K)和丝氨酸/苏氨酸激酶(Akt)及其磷酸化蛋白的表达。结果 数据集癌组织中REG4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KEGG通路主要富集于PI3K/Akt信号通路。临床验证结果与数据集结果一致。LUAD细胞株A549细胞、H1299细胞中REG4呈高表达(P<0.05)。与对照组相比,沉默组A549细胞、H1299细胞REG4蛋白表达水平以及细胞增殖、迁移能力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REG4靶向正调控p-PI3K、p-Akt表达。结论 基于生物信息学和临床验证明确REG4在LUAD中高表达,沉默REG4对A549、H1299细胞增殖、迁移具有抑制作用,对细胞凋亡具有促进作用,可能与通过抑制PI3K、Akt磷酸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UAD REG4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衰老血管内皮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与活性氧的变化 被引量:10
3
作者 赵海梅 杨斌 成蓓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15期2729-2734,共6页
背景:血管内皮细胞衰老、凋亡与再生的平衡对正常血管的功能维持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而线粒体是机体细胞内的重要细胞器,除了合成 ATP 为细胞提供能量外,还控制细胞程序性死亡、以及衰老等多种病理生理的代谢过程。目的:通过检测脐静... 背景:血管内皮细胞衰老、凋亡与再生的平衡对正常血管的功能维持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而线粒体是机体细胞内的重要细胞器,除了合成 ATP 为细胞提供能量外,还控制细胞程序性死亡、以及衰老等多种病理生理的代谢过程。目的:通过检测脐静脉内皮细胞传代过程中线粒体膜电位与活性氧的改变及其相互关系,从而探讨细胞衰老过程中所产生的功能障碍。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选取传代过程中的第 2,4,6,8 代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及活性氧变化。选取第 2,8 代细胞行透射电镜检查,观察正常及衰老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与结论:传代衰老过程中,血管内皮细胞线粒体膜电位逐代降低,而胞内活性氧则出现由增加转而降低的过程。传代后期血管内皮细胞同早期内皮细胞相比,线粒体及内质网明显减少。说明内皮细胞在传代导致的复制性衰老过程中,线粒体膜电位降低,线粒体受损。而在早期传代过程中线粒体轻度受损,而活性氧产生增加,但在线粒体严重受损、功能严重退化过程中,活性氧产生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构建 血管组织构建 内皮 衰老 线粒体 活性氧 膜电位 细胞 传代 血管 超微 退化
下载PDF
达格列净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结局 被引量:113
4
作者 庄世虹 成蓓 +1 位作者 贾海波 朱琪 《微循环学杂志》 2021年第1期42-47,62,共7页
目的:观察达格列净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疗效和结局。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166例CHF合并T2DM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达格列净组、沙库巴曲缬沙坦组和联合治疗组,分析各组患者治疗... 目的:观察达格列净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疗效和结局。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166例CHF合并T2DM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达格列净组、沙库巴曲缬沙坦组和联合治疗组,分析各组患者治疗前后相关指标、临床疗效和随访结果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四组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BG)、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T2)、甘油三酯(T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它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治疗组患者住院治疗1周后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最高。不同治疗组患者心衰再住院率和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治疗组心衰再住院率、全因死亡率和MACE发生率最低。以全因死亡率为终点事件绘制的Kaplan-Meier生存曲线提示达格列净组、沙库巴曲缬沙坦组、联合治疗组心衰总体生存率明显好于对照组,联合治疗组最好。不同治疗方法、eGFR、NT-proBNP和ST2是CHF患者1年内全因死亡的风险因素(P<0.05)。结论:达格列净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可有效改善临床疗效,降低患者心衰再住院率及MACE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格列净 沙库巴曲缬沙坦 慢性心力衰竭 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 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诱导内皮细胞衰老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的表达机制及意义 被引量:3
5
作者 赵海梅 杨彬 成蓓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3549-3551,3555,共4页
目的探讨衰老血管内皮细胞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表达变化及与活性氧之间的关系。方法体外培养血管内皮细胞,应用TNF-α诱导血管内皮细胞衰老模型,应用RT-PCR方法检测细胞内MCP-1的表达。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活性氧的含量。... 目的探讨衰老血管内皮细胞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表达变化及与活性氧之间的关系。方法体外培养血管内皮细胞,应用TNF-α诱导血管内皮细胞衰老模型,应用RT-PCR方法检测细胞内MCP-1的表达。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活性氧的含量。结果试验组血管内皮细胞内活性氧含量增加,细胞内MCP-1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衰老血管内皮细胞中活性氧及MCP-1均增加,两者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加重细胞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细胞 活性氧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下载PDF
GW9662对内脏脂肪素诱导的THP-1源性泡沫细胞的作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庄世虹 成蓓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614-2617,共4页
目的研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PPAR)γ拮抗剂GW9662对内脂素(visfatin)调控的人单核细胞(THP-1)源性泡沫细胞的作用。方法THP-1诱导分化为巨噬细胞后,分为以下6组:visfatin组、1μmol/L GW9662+visfatin组、5μmol/L GW9662+visf... 目的研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PPAR)γ拮抗剂GW9662对内脂素(visfatin)调控的人单核细胞(THP-1)源性泡沫细胞的作用。方法THP-1诱导分化为巨噬细胞后,分为以下6组:visfatin组、1μmol/L GW9662+visfatin组、5μmol/L GW9662+visfatin组、10μmol/L GW9662+visfatin组、20μmol/L GW9662+visfatin组和低密度脂蛋白(LDL)组。各组采用油红O染色法检测泡沫细胞的数目,酶化学法测定各组细胞内总胆固醇和游离胆固醇含量,免疫荧光法观察胞质中异硫氰酸罗丹明(TRITC)标记的腺嘌呤核苷三磷酸(ATP)结合盒转运蛋白(ABC)A1和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的ABCG1荧光变化,并使用Western印迹法测定ABCA1和ABCG1蛋白的表达。结果与LDL组相比,visfatin组和不同浓度GW9662组油红O染色阳性的泡沫细胞明显增多,胆固醇酯/总胆固醇比值明显增加,TRITC标记的ABCA1红色荧光和FITC标记的ABCG1绿色荧光含量降低,ABCA1和ABCG1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并且随着GW9662浓度增加,与visfatin组相比,不同浓度GW9662组油红O染色阳性的泡沫细胞明显增多(P<0.05),胆固醇酯/总胆固醇比值明显增加(P<0.05),红色荧光和绿色荧光含量降低,ABCA1和ABCG1蛋白的表达明显下降(P<0.05)。结论PPARγ拮抗剂GW9662能促进大量脂质蓄积在泡沫细胞中,提示PPARγ相关机制在调节巨噬细胞脂质平衡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 内脂素 胆固醇 泡沫细胞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胸腺素β4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徐卫娟 刘艺 彭雯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965-968,共4页
目的探讨慢病毒介导的胸腺肽β4基因经梗死区直接注射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假手术组:开胸+不结扎冠状动脉,心肌内分五点注射生理盐水50μl;生理盐水组:开胸+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 目的探讨慢病毒介导的胸腺肽β4基因经梗死区直接注射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假手术组:开胸+不结扎冠状动脉,心肌内分五点注射生理盐水50μl;生理盐水组:开胸+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梗死区心肌内注射等量生理盐水50μl;胸腺肽β4组:开胸+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梗死区心肌内注射pGC-FU-胸腺肽β4 50μl;空载病毒组:开胸+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梗死区心肌内注射空载病毒50μl。4周后,大鼠心脏超声测定心功能,Western blot法检测胸腺肽β4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的表达,RT-PCR法检测胸腺肽β4基因的表达。结果胸腺肽β4组LVEF较生理盐水组和空载病毒组明显提高(P<0.01)。胸腺肽β4组心肌组织中胸腺肽β4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表达较假手术组、生理盐水组和空载病毒组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梗死区直接注射慢病毒载体携带的胸腺肽β4基因可以改善心肌梗死后的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素 心肌梗死 心肌缺血 基因表达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RNA 信使
下载PDF
粥样硬化动脉壁胶原含量和组织蛋白酶B的表达 被引量:1
8
作者 庄世虹 成蓓 《微循环学杂志》 2013年第1期36-38,F0003,I0002,共5页
目的:检测动脉粥样硬化(AS)血管壁胶原含量和组织蛋白酶B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对AS发生发展的作用。方法:9例AS患者(AS组)和5例正常成人(对照组),采用Van Gieson法染色检测其动脉血管胶原含量,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和Western-blottin... 目的:检测动脉粥样硬化(AS)血管壁胶原含量和组织蛋白酶B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对AS发生发展的作用。方法:9例AS患者(AS组)和5例正常成人(对照组),采用Van Gieson法染色检测其动脉血管胶原含量,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和Western-blotting检测组织蛋白酶B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S组胶原含量明显升高(P<0.05),组织蛋白酶B的表达也明显升高(P<0.05)。结论:组织蛋白酶B可能通过破坏细胞外基质促进AS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蛋白酶B 动脉粥样硬化 胶原
下载PDF
磷酸肌酸减少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及自噬泡的数量 被引量:6
9
作者 刘艺 徐卫娟 +2 位作者 柯丽 李云桥 彭雯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864-867,共4页
目的研究磷酸肌酸减少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及自噬的能力。方法雄性SD大鼠24只,体质量200~250 g,随机均分为假手术(sham)组、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组和磷酸肌酸钠(phosphocreatine,CP)干预组。其中CP组按4 mg/k... 目的研究磷酸肌酸减少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及自噬的能力。方法雄性SD大鼠24只,体质量200~250 g,随机均分为假手术(sham)组、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组和磷酸肌酸钠(phosphocreatine,CP)干预组。其中CP组按4 mg/kg磷酸肌酸钠剂量于再灌注前经右股静脉注射。用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电子显微镜观察心肌细胞自噬泡的发生和线粒体的形态学改变;Western blot检测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Ⅱ(LC3-Ⅱ)蛋白的表达。结果 I/R组与sham组相比,线粒体超微结构损伤加重,自噬泡数量增多(P<0.01),心肌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P<0.01);CP干预组可减轻I/R组线粒体超微结构损伤,自噬泡数量减少(P<0.05),降低心肌细胞凋亡率(P<0.05);LC3-Ⅱ作为评价自噬强度的指标,I/R组与sham组相比,LC3-Ⅱ蛋白的表达明显上调(P<0.01);而CP与I/R组相比,该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0.05)。结论磷酸肌酸通过减少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及自噬泡的数量,从而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噬 缺血再灌注损伤 磷酸肌酸 凋亡
下载PDF
自噬在缺血预适应减少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艺 徐卫娟 +2 位作者 柯丽 李云桥 彭雯 《微循环学杂志》 2013年第3期16-18,22,F0002,I0001,共6页
目的:探讨缺血预适应(IPC)减少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与自噬的关系。方法: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均分为四组: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缺血预适应组(IPC组)和自噬抑制剂渥曼青霉素组(Wort组)。通过冠脉结扎术... 目的:探讨缺血预适应(IPC)减少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与自噬的关系。方法: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均分为四组: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缺血预适应组(IPC组)和自噬抑制剂渥曼青霉素组(Wort组)。通过冠脉结扎术建立大鼠心肌I/R模型。Sham组只穿线,不结扎,I/R组,结扎30min,再灌120min;IPC组于I/R前结扎5min、再灌注5min,重复3次后再结扎30min,再灌注120min;Wort组在进行IPC前15min给予Wort15μg/Kg腹腔注射。应用TUNEL法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指数(AI);电镜观察各组心肌细胞自噬和线粒体形态学改变;Western Blotting测定各组心肌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II(LC3-II)蛋白表达。结果:I/R组凋亡较多,AI较Sham组明显增加(P<0.01),线粒体超微结构损伤加重,自噬体数量较多,LC3-II表达增加(P<0.05);与I/R组相比,IPC组凋亡减少,AI较I/R组明显下降(P<0.01),线粒体超微结构损伤减轻,自噬体数量增多,LC3-II表达增强(P<0.05);Wort组较其它三组心肌AI明显增加(P<0.01),线粒体超微结构损伤加重,未见自噬体。结论:IPC可能通过自噬途径减轻I/R所致心肌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噬 缺血再灌注损伤 缺血预适应 细胞凋亡
下载PDF
急性缺氧对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电压门控钾通道电流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1
11
作者 柯金山 杜以梅 +2 位作者 柯琴梅 田莉 朱元州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435-439,共5页
目的:研究急性缺氧对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电压门控钾通道(Kv)电流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常氧对照组和急性缺氧组(各10只)。急性缺氧组大鼠在低氧仓中缺氧停留8 h后进行实验。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肺动脉平滑肌细胞... 目的:研究急性缺氧对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电压门控钾通道(Kv)电流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常氧对照组和急性缺氧组(各10只)。急性缺氧组大鼠在低氧仓中缺氧停留8 h后进行实验。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电压门控钾通道电流(IK)。结果:急性缺氧显著降低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的IK密度。在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静息膜电位-60 mV至-10mV时,急性缺氧降低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的IK密度不明显(P>0.05)。在0mV时,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峰值IK密度显著下降[从(38.1±5.2)pA/pF→(9.82±2.1)pA/pF,P<0.05)],此后随着细胞静息膜电位的增加,平滑肌细胞的IK密度下降幅度逐渐增加(P<0.05);从+30 mV至+60 mV时,平滑肌细胞的IK密度下降幅度更大(P<0.01)。在+60 mV时,IK密度峰值从(135.4±16.5)pA/pF降到(73.1±10.6)pA/pF,降幅达(46.8±3.3)%。结论:急性缺氧可降低肺动脉平滑肌细胞Kv电流,导致肺血管缺氧性收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钾通道 电压门控 缺氧 肺动脉
下载PDF
糖尿病诱导血管平滑肌表型转化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姜格格(综述) 李伟(审校)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07-311,共5页
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疾病,其血管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成为糖尿病患者的首要致死原因。血管平滑肌表型转化在糖尿病血管并发症中起关键作用,因此阐明血管平滑肌表型转化机制成为近年来临床医师和科研人... 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疾病,其血管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成为糖尿病患者的首要致死原因。血管平滑肌表型转化在糖尿病血管并发症中起关键作用,因此阐明血管平滑肌表型转化机制成为近年来临床医师和科研人员的研究重点。文章对糖尿病诱导血管平滑肌表型转化机制和目前存在的靶向药物展开综述,为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最佳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血管平滑肌 表型转化 表观遗传 靶向药物
下载PDF
生长停滞特异性蛋白6/TAM信号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刘婷 刘承云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14-517,共4页
生长停滞特异性蛋白6(Gas6)是一种维生素K依赖性蛋白,通过与TAM(包括Tyro3、Ax1和MerTK3种跨膜酪氨酸激酶受体)结合发挥作用。人们已经对该系统做出了许多研究,该系统在调节免疫反应、炎症、凝血、细胞生长和调亡体清除方面发挥作用。... 生长停滞特异性蛋白6(Gas6)是一种维生素K依赖性蛋白,通过与TAM(包括Tyro3、Ax1和MerTK3种跨膜酪氨酸激酶受体)结合发挥作用。人们已经对该系统做出了许多研究,该系统在调节免疫反应、炎症、凝血、细胞生长和调亡体清除方面发挥作用。研究发现,Gas6/TAM受体在神经炎症、神经胶质细胞吞噬功能中扮演重要角色。本文主要回顾Gas6/TAM系统的生物学功能以及其在阿尔茨海默病(AD)发病机制中的潜在作用及药物治疗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中枢神经系统 生长停滞特异性蛋白6 TAM信号
原文传递
Effect of tetrandrine on cellular electrophysiology and calcium uptake of myocardium in guinea pigs and dogs
14
作者 管思明 Carl Lynch Ⅲ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01年第10期38-42,105,共6页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tetrandrine, a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on the action potential (AP),contraction as well as sarcoplasmic reticulum (SR) calcium uptake of myocardium in guinea-pigs and dogs.Methods C...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tetrandrine, a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on the action potential (AP),contraction as well as sarcoplasmic reticulum (SR) calcium uptake of myocardium in guinea-pigs and dogs.Methods Changes in AP, dV/dt, peak tension (PT) and dT/dt of myocardial cells were studied using the technique of glass electrode. Changes of the calcium uptake rate by sarcoplasmic reticulum and release of inorganic phosphate from sarcoplasmic reticulum were assessed with biochemical techniques.Results Tetrandrine exerts a concentration-dependent and frequency-dependent negative inotropic effect and shortens action potential duration. Tetrandrine depresses both dT(E)/dt and dT(L)/dt as well as the tension of myocardium, and reduces dV/dt and amplitude only in the slow action potential, thus implying that tetrandrine blocks the slow calcium channel. In addition, compared with thapsigargin, a specific inhibitor of Ca2+-ATPase on SR, tetrandrine more apparently suppresses the contraction of the myocardium.Conclusions Tetrandrine is a wide-range calcium antagonist of plant origin. Not only it blocks the voltageoperated calcium channels as other authors reported, but also ma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affecting the function of Ca2+ -ATPase and calcium release channels on SR. From this study, we also suggest that the calcium channel appears to be more critical than SR for the contraction of my ocardiu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trandrine · electrophysiology · myocardium · Ca 2+ ATPase · cardiac sarcoplasmic reticulum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