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fn2通过Ras-Raf-ERK1/2信号通路抑制ARDS肺纤维化及其机制
1
作者 安宁 许涛 +2 位作者 张晓霞 杨涛 许美霞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7-220,共4页
目的探讨线粒体融合蛋白(Mfn)2通过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Ras-Raf-ERK)1/2信号通路抑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肺纤维化及其机制。方法离体培养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ELF),给予脂多糖(LPS)刺激建立ARDS细胞模型,构建腺病毒重组体Adv-Mfn21-... 目的探讨线粒体融合蛋白(Mfn)2通过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Ras-Raf-ERK)1/2信号通路抑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肺纤维化及其机制。方法离体培养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ELF),给予脂多糖(LPS)刺激建立ARDS细胞模型,构建腺病毒重组体Adv-Mfn21-264-GFP、Adv-Mfn2265-757-GFP、Adv-Mfn21-757-GFP,分别转染HELF,使其分别过表达Mfn2的N端GTP酶结构域(aa1-264)、C端跨膜区(aa265-757)及Mfn2的全长氨基酸残基(aa1-757),将细胞分为:Control组、Adv-vector组、LPS组、Adv-Mfn21-264-GFP组、Adv-Mfn2265-757-GFP组、Adv-Mfn21-757-GFP组;噻唑蓝(MTT)法观察各组HELF细胞增殖情况,并检测细胞内胶原蛋白的表达情况,Western印迹及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Ras信号通路Ras、Raf-1及ERK1/2的表达。结果Control组与Adv-vector组细胞增殖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与Control组比较,LPS组第2、3、4、5、6天细胞增殖水平均明显增加(P<0.01);转染不同Mfn2基因片段后,与LPS组比较,Adv-Mfn21-264-GFP组、Adv-Mfn2265-757-GFP组、Adv-Mfn21-757-GFP组肺成纤维细胞增生受到抑制,细胞增殖水平明显下降(P<0.01);且LPS组较Control组细胞内胶原蛋白含量明显增加,Adv-Mfn21-264-GFP组、Adv-Mfn2265-757-GFP组、Adv-Mfn21-757-GFP组较LPS组细胞内胶原蛋白含量明显减少(均P<0.01);Western印迹及RT-PCR检测结果显示,与Control组比较,LPS组Ras、Raf-1、ERK1/2蛋白及基因表达明显增加,而转染不同Mfn2基因片段腺病毒后,与LPS组比较,Adv-Mfn21-264-GFP组、Adv-Mfn2265-757-GFP组、Adv-Mfn21-757-GFP组Ras、Raf-1、ERK1/2蛋白及基因表达明显下调(均P<0.05)。结论Mfn2可能通过N端GTP酶结构域、C端跨膜区调控Ras-Raf-ERK1/2信号通路影响成纤维细胞异常增殖抑制ARDS肺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多糖(LPS) 线粒体融合蛋白(Mfn)2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Ras-Raf-ERK)1/2信号通路 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ELF)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肺纤维化
下载PDF
肝移植麻醉精细化管理--科学与艺术的体现 被引量:1
2
作者 杨磊 代世韬 姚尚龙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14-416,共3页
肝移植手术使终末期肝病患者得以治愈或长期存活,其始终是外科学的热点之一,随着供肝来源变化、边缘性供肝的使用以及受体自身的病情复杂性,给肝移植手术的麻醉管理提出新挑战。良好的麻醉管理应通过全面的围手术期整体评价、精准细致... 肝移植手术使终末期肝病患者得以治愈或长期存活,其始终是外科学的热点之一,随着供肝来源变化、边缘性供肝的使用以及受体自身的病情复杂性,给肝移植手术的麻醉管理提出新挑战。良好的麻醉管理应通过全面的围手术期整体评价、精准细致的监测以及患者机能平衡点的个体化调控,促进肝移植受体术后快速康复,使麻醉学科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得以完美体现。随着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在外科的推广,更多的新理念新技术应用于肝移植受体,但如何更好地改善肝移植手术预后,仍需要手术、麻醉、护理团队的共同努力。本文就肝移植麻醉的精细化管理要点进行简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麻醉 精细化管理 术前评估 围手术期应激 全身炎症反应
下载PDF
湖北省麻醉质控云平台——新医疗环境中的质控利器 被引量:5
3
作者 王洁 程琳 +2 位作者 陈庆红 袁世荧 姚尚龙 《麻醉安全与质控》 2017年第4期217-222,共6页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社会对麻醉工作的重要性和风险性的认识提高,与麻醉学科发展密切相关的麻醉质量管理越来越受到行政主管部门、医疗行业、麻醉界乃至全社会的关注,麻醉质量管理也越来越显示其重...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社会对麻醉工作的重要性和风险性的认识提高,与麻醉学科发展密切相关的麻醉质量管理越来越受到行政主管部门、医疗行业、麻醉界乃至全社会的关注,麻醉质量管理也越来越显示其重要性和紧迫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工作 医疗环境 湖北省 质控 行政主管部门 质量管理 健康意识 麻醉学科
下载PDF
Protectin DX对小鼠脓毒症致急性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相关机制 被引量:9
4
作者 夏海发 孙志鹏 +2 位作者 崔术楠 尚游 姚尚龙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9-42,48,共5页
目的探讨脂质介质Protectin DX(PDX)对脓毒症小鼠急性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3组(n=10),假手术组(S组),脓毒症组(CLP组)和脓毒症+PDX干预组(PDX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模拟脓毒症模型。PDX组在CLP... 目的探讨脂质介质Protectin DX(PDX)对脓毒症小鼠急性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3组(n=10),假手术组(S组),脓毒症组(CLP组)和脓毒症+PDX干预组(PDX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模拟脓毒症模型。PDX组在CLP造模后1h给予腹腔注射PDX 300ng,S组和CLP组均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3组均在CLP术后24h收集全血清、肾组织标本,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并进行肾损伤评分;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中肌酐(Cr)和尿素氮(BUN)水平;ELISA检测血清中的IL-1β、TNF-α、IL-6和IL-10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肾组织中NF-κB活性。结果与S组相比,CLP组肾损伤病理评分增高(P<0.05);血清中的Cr、BUN、IL-1β、TNF-α、IL-6和IL-10水平均明显升高(均P<0.05);肾组织中NF-κB活性显著增强(P<0.05)。PDX组与CLP组相比,肾损伤病理评分降低(P<0.05);血清中的Cr、BUN、IL-1β、TNF-α和IL-6水平均降低,抗炎因子IL-10水平升高,肾组织NF-κB活性明显抑制(均P<0.05)。结论 PDX可通过抑制NF-κB活性减少炎症因子水平,进而缓解小鼠脓毒症诱导的急性肾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tectin DX 脓毒症 急性肾损伤 NF-ΚB
下载PDF
TrkA介导电针抑制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神经元Src磷酸化的作用 被引量:4
5
作者 王黔艳 武庆平 +2 位作者 桂平 姚尚龙 施静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4期335-340,共6页
目的探讨电针通过TrkA通路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诱导的Src磷酸化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的血管内线栓技术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电针大鼠"水沟"、"承浆"穴,侧脑室注射TrkA受体及下游信号通路的拮抗剂,K252a拮... 目的探讨电针通过TrkA通路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诱导的Src磷酸化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的血管内线栓技术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电针大鼠"水沟"、"承浆"穴,侧脑室注射TrkA受体及下游信号通路的拮抗剂,K252a拮抗TrkA的作用、Wortmannin拮抗PI-3K的作用、U0126拮抗MEK的作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缺血侧大脑皮层、海马Src磷酸化。结果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诱导大鼠皮层和海马神经元Src磷酸化水平异常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电针抑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的Src磷酸化异常增加水平,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电针能明显减少Src磷酸化水平(P<0.05);分别脑室注射TrkA抑制剂、PI-3K抑制和MEK抑制剂预处理后,能有效翻转电针对皮层神经元Src磷酸化异常增加的抑制作用,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电针减少缺血再灌注导致的Src磷酸化,通过激活TrkA/PI-3K和TrkA/MAPK通路抑制Src的活性,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大脑中动脉栓塞再灌注 TRKA PI 3K SRC
下载PDF
脊髓电刺激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2
6
作者 吴雨菲 邹天浩 杨东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34-138,共5页
带状疱疹神经痛是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老年病人发病率较高,疼痛顽固,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目前带状疱疹神经痛的治疗以促进神经损伤修复和功能调整为主要方向,治疗方法多样,疗效也存在较大差异。脊髓电刺激(spinal cord stimu... 带状疱疹神经痛是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老年病人发病率较高,疼痛顽固,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目前带状疱疹神经痛的治疗以促进神经损伤修复和功能调整为主要方向,治疗方法多样,疗效也存在较大差异。脊髓电刺激(spinal cord stimulation, SCS)作为一种神经调节的新疗法,因为其不良反应少,且能提供较长时间的疼痛缓解,目前在临床上的应用逐渐广泛,成为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病人的新选择。本文归纳总结了国内外SCS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的相关文献,介绍了SCS用于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的现状、进展以及治疗中仍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神经痛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脊髓电刺激
下载PDF
A型肉毒毒素治疗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邹天浩 吴雨菲 +2 位作者 尹青华 孙树俊 杨东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902-907,共6页
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如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常引起睡眠障碍、焦虑、抑郁等不良结果,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也给社会带来相应的经济负担。随着人口老龄化,其发病率逐年增高。研究表明,A型肉毒毒素(botulinum toxi... 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如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常引起睡眠障碍、焦虑、抑郁等不良结果,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也给社会带来相应的经济负担。随着人口老龄化,其发病率逐年增高。研究表明,A型肉毒毒素(botulinum toxin-A,BTX-A)可用于治疗多种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本文归纳总结了国内外近年来的相关文献,阐述了A型肉毒毒素治疗常见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机制、有效性及安全性等;以期为临床医师在BTX-A治疗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提供帮助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肉毒毒素 神经病理性疼痛 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
下载PDF
离子通道参与静脉麻醉药物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钟琦 陈向东 《药学进展》 CAS 2017年第8期564-568,共5页
静脉麻醉药因具有起效迅速、作用时间短、无蓄积作用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麻醉及重症监护镇静。在麻醉药物研究中,针对全身麻醉及麻醉性镇痛药物的作用机制研究日益增加,这不仅加快了静脉麻醉的发展,同时对优化静脉麻醉药物的安全... 静脉麻醉药因具有起效迅速、作用时间短、无蓄积作用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麻醉及重症监护镇静。在麻醉药物研究中,针对全身麻醉及麻醉性镇痛药物的作用机制研究日益增加,这不仅加快了静脉麻醉的发展,同时对优化静脉麻醉药物的安全性与有效性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并为临床麻醉中静脉麻醉的应用提供了有用的理论依据。目前静脉麻醉药产生麻醉作用的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但已有多项研究报道离子通道是静脉麻醉药的重要作用靶点。综述与静脉麻醉药作用相关的离子通道机制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麻醉药 离子通道 麻醉机制
原文传递
Kv1.5蛋白基于PI3K/Akt信号通路影响内毒素致大鼠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9
作者 安宁 许涛 +3 位作者 周贤 张晓霞 杨涛 许美霞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24-427,共4页
目的研究Kv1.5蛋白对内毒素致大鼠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Control组、LPS组、DPO-1(Kv1.5特异性通道阻滞剂)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2只。Control组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LPS组尾静脉注射LPS 5 mg/kg,DPO-1... 目的研究Kv1.5蛋白对内毒素致大鼠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Control组、LPS组、DPO-1(Kv1.5特异性通道阻滞剂)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2只。Control组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LPS组尾静脉注射LPS 5 mg/kg,DPO-1低、中、高剂量组静脉注射LPS 5 mg/kg前30 min腹腔分别注射不同浓度DPO-1(1、3、5 mg/kg)。于LPS注射后6 h,采集股静脉血样,测定血清硫酸肝素(heparin sulfate,HS)、多配体蛋白聚糖1抗体(syndecan-1,SDC-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取血样后处死大鼠取胸主动脉内膜组织,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及Western blot检测主动脉内膜组织PI3K、p-Akt 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结果LPS组较Control组SDC-1、HS、TNF-α、IL-6含量明显升高(均P<0.01),DPO-1干预后,SDC-1、HS、TNF-α、IL-6含量降低(均P<0.01);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Control组比较,LPS组PI3K、p-Akt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均P<0.01),而DPO-1高、中、低剂量组较LPS组PI3K、p-Akt蛋白表达水平上升(均P<0.01);qPCR检测结果显示,LPS组较Control组PI3K、p-Akt的mRNA表达下调,而DPO-1可抑制这种效应,上调PI3K、p-Akt的mRNA表达。结论Kv1.5特异性通道阻滞剂可能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参与内毒素致大鼠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v1.5蛋白 PI3K/Akt信号通路 DPO-1 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下载PDF
Kv1.5蛋白通道阻滞剂DPO-1对LPS诱导的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
10
作者 安宁 周贤 +2 位作者 张晓霞 杨涛 许美霞(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2310-2313,共4页
目的:研究Kv1.5蛋白通道阻滞剂DPO-1对LPS诱导的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Control组、LPS组、LPS+DPO-11组、LPS+DPO-12组,LPS组静脉注射5 mg/kg LPS建立脓毒症模型,LPS+DPO-11组、LPS+DPO-12组建模后分别腹... 目的:研究Kv1.5蛋白通道阻滞剂DPO-1对LPS诱导的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Control组、LPS组、LPS+DPO-11组、LPS+DPO-12组,LPS组静脉注射5 mg/kg LPS建立脓毒症模型,LPS+DPO-11组、LPS+DPO-12组建模后分别腹腔注射不同剂量DPO-1(0.3、3 mg/kg)。取大鼠胸主动脉,分离内膜组织,Western blot检测内皮细胞中Kv1.5蛋白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内皮细胞凋亡率;ELISA检测各组大鼠血清内皮细胞标志物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Endocan)、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VCAM-1)、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及血清炎症因子IL-6、IL-1β及TNF-α水平,并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髓过氧化物酶(MPO)含量。结果:Kv1.5蛋白在Control组及LPS组存在表达,与Control组相比,LPS组Kv1.5蛋白表达增加(P<0.01);流式细胞结果显示,LPS组内皮细胞凋亡率较Control组明显上升(P<0.01),而LPS+DPO-11组及LPS+DPO-12组内皮细胞凋亡率较LPS组下降(P<0.05);与Control组相比,LPS组血清内皮细胞标志物Endocan、VCAM-1、vWF及血清炎症因子IL-6、IL-1β及TNF-α水平明显升高(P<0.05),给予Kv1.5特异性通道阻滞剂DPO-1干预后,大鼠血清内皮细胞标志物Endocan、VCAM-1、vWF及血清炎症因子IL-6、IL-1β及TNF-α水平下降(P<0.05),且这一效应随DPO-1剂量增加而加强;LPS组较Control组MDA、MPO水平上升,SOD活性降低(P<0.05),而DPO-1预处理可降低MDA、MPO含量、增加SOD活性(P<0.05)。结论:Kv1.5蛋白通道DPO-1通过阻断Kv1.5通道,减轻主动脉内皮细胞脂质过氧化损伤,抑制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V1.5 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 DPO-1 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下载PDF
基因激活在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孙志鹏 尚游 姚尚龙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859-861,共3页
机械通气是临床上危重患者重要的治疗措施,但其并发症之一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VILI)是重症监护中重要的临床问题。VILI的机制包括炎症、气道屏障破坏、肺泡水肿、细胞损伤和凋亡[1],并涉及多个交互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如在组织学... 机械通气是临床上危重患者重要的治疗措施,但其并发症之一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VILI)是重症监护中重要的临床问题。VILI的机制包括炎症、气道屏障破坏、肺泡水肿、细胞损伤和凋亡[1],并涉及多个交互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如在组织学水平,机械通气可引起气压伤、容量伤、萎陷伤;在细胞水平,通过应力变化对肺上皮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产生生物伤[2]。目前除应用小潮气量机械通气外,几乎没有任何有效的临床策略来阻止VILI的进展。但对VILI的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学基础已经进行了深入研究[3],发现基因激活在许多病理生理反应如早期诱导基因、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变、细胞凋亡、纤维蛋白沉积、炎性细胞因子释放、氧化应激反应、血管生成和中性粒细胞浸润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一些研究已经从实验室转化为临床,旨在提供更多可行的治疗手段。现将基因激活在VILI中的作用进展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 基因激活 小潮气量机械通气 病理生理学机制 中性粒细胞浸润 VILI 临床问题 血管内皮细胞
原文传递
脂氧素促进细胞吞噬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敏 宋丽敏 +1 位作者 吴艳 尚游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CAS 2019年第7期693-697,共5页
脂氧素(lipoxins,LXs)是一种具有抗炎、调节免疫反应、促进细胞损伤修复的内源性脂质介质,被称为炎症反应的“刹车信号”。研究表明,LXs及阿司匹林诱生型脂氧素(aspirin-triggeredlipoxinA4,ATL)在调控炎症通路的同时,能通过多种途径促... 脂氧素(lipoxins,LXs)是一种具有抗炎、调节免疫反应、促进细胞损伤修复的内源性脂质介质,被称为炎症反应的“刹车信号”。研究表明,LXs及阿司匹林诱生型脂氧素(aspirin-triggeredlipoxinA4,ATL)在调控炎症通路的同时,能通过多种途径促进小胶质细胞和巨噬细胞吞噬凋亡碎片、坏死细胞,发挥促炎症消退、稳定内环境的作用。文章综述相关文献,以了解LXs对吞噬功能作用的最新进展,其机制主要可分为4种:①改变细胞极性,重组细胞结构;②上调吞噬受体;③激活M2型吞噬细胞;④抑制吞噬细胞凋亡。小胶质细胞及其吞噬功能在多种脑相关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LXs对吞噬功能的影响也许能为相关脑病的治疗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氧素 炎症 吞噬作用
原文传递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胆碱能抗炎通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秦璐 姚尚龙 尚游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CAS 2020年第4期401-405,共5页
炎症是抵抗外界病原体入侵及组织损伤的一道重要的防御机制。但当机体处于持续性的炎症状态时,过多的中性粒细胞聚集,可进一步造成自身组织的损伤,导致炎症相关性疾病的发生。胆碱能抗炎通路(cholinergic anti-inflammatory pathway,CAP... 炎症是抵抗外界病原体入侵及组织损伤的一道重要的防御机制。但当机体处于持续性的炎症状态时,过多的中性粒细胞聚集,可进一步造成自身组织的损伤,导致炎症相关性疾病的发生。胆碱能抗炎通路(cholinergic anti-inflammatory pathway,CAP)将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刺激迷走神经可通过释放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ACh)作用于免疫细胞表面的胆碱能受体,减少促炎细胞因子的释放,从而减轻炎症反应,有利于组织的修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是一种高致残甚至致命的临床综合征。病理学表现为急性、弥漫性的炎症性肺损伤。减轻ARDS患者的肺损伤仍是近年来研究的一个热点。文章就CAP在不同模型诱导的ARDS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碱能抗炎通路 迷走神经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炎症
原文传递
过表达线粒体融合蛋白2对ARDS肺纤维化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14
作者 安宁 周贤 +2 位作者 张晓霞 杨涛 许美霞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861-865,共5页
目的探讨过表达线粒体融合蛋白2(Mfn2)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肺纤维化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离体培养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ELF),待细胞生长贴壁率达80%以上进行消化传代,选取状态良好的细胞进行实验。给予5 mg/L脂多糖(LPS)刺激制... 目的探讨过表达线粒体融合蛋白2(Mfn2)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肺纤维化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离体培养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ELF),待细胞生长贴壁率达80%以上进行消化传代,选取状态良好的细胞进行实验。给予5 mg/L脂多糖(LPS)刺激制备ARDS细胞模型(LPS组);并将75 mol/L携带线粒体融合蛋白2腺病毒载体(Adv-Mfn2)转染到HELF中(Adv-Mfn2+LPS组);同时设空白对照组(完全培养基培养)和空载腺病毒载体(Adv-vector)+LPS组作为对照。采用磺基罗丹明B(SRB)法观察各组细胞培养0、12、24、36、48 h的增殖情况;Hoechst 33342染色后,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ting)检测抗凋亡基因Bcl-2和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的蛋白表达;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Bcl-2和caspase-3的基因表达。结果经LPS刺激12~48 h,LPS组细胞增殖率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加,而且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12 h:(10.75±1.51)%比(0.73±1.22)%,24 h:(20.09±1.71)%比(1.15±1.12)%,36 h:(20.58±1.55)%比(1.20±1.12)%,48 h:(21.30±1.51)%比(1.23±1.10)%,均P<0.01〕;LPS组与Adv-vector+LPS组各时间点细胞增殖率比较差异则均无统计学意义;而Adv-Mfn2+LPS组过表达Mfn2后12、24、36、48 h的细胞增殖率分别为(8.93±1.14)%、(10.52±1.24)%、(10.72±1.30)%、(10.91±1.20)%,均较LPS组明显降低(均P<0.05)。共聚焦显微镜下显示,空白对照组细胞核大小不一,部分细胞核碎裂或核固缩,形成凋亡小体;LPS组和Adv-vector+LPS组细胞核呈圆形或椭圆形,大小均匀,仅出现个别凋亡细胞;而Adv-Mfn2+LPS组过表达Mfn2后,凋亡细胞较LPS组增多。Western blotting和RT-qPCR检测结果显示,给予LPS刺激后,LPS组Bcl-2表达较空白对照组明显上调〔Bcl-2蛋白(Bcl-2/GAPDH):0.68±0.01比0.29±0.01,Bcl-2 mRNA(2-ΔΔCT):2.23±0.34比1.00±0.00,均P<0.01〕,而caspase-3的表达较空白对照组明显下调〔caspase-3蛋白(caspase-3/GAPDH):0.37±0.02比0.66±0.02,caspase-3 mRNA(2-ΔΔCT):0.31±0.05比1.00±0.00,均P<0.01〕;与LPS组比较,Adv-Mfn2+LPS组过表达Mfn2蛋白后,Bcl-2表达明显下调〔Bcl-2蛋白(Bcl-2/GAPDH):0.46±0.01比0.68±0.01,Bcl-2 mRNA(2-ΔΔCT):1.45±0.14比2.23±0.34,均P<0.01〕,caspase-3表达明显上调〔caspase-3蛋白(caspase-3/GAPDH):0.54±0.02比0.37±0.02,caspase-3 mRNA(2-ΔΔCT):0.88±0.10比0.31±0.05,均P<0.01〕。结论Mfn2蛋白参与ARDS肺纤维化,可能与线粒体介导的抑制细胞增殖途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多糖 线粒体融合蛋白2 人胚肺成纤维细胞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肺纤维化
原文传递
调节性T细胞在脓毒症致肺损伤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王富全 姚尚龙 夏海发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004-1007,共4页
脓毒症是宿主对感染的过度反应导致的器官功能障碍,脓毒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由于脓毒症所致的肺损伤[1]。目前,尽管脓毒症导致肺损伤的确切机制仍未完全阐明,并且至今为止临床上仍然缺乏明显有效的治疗手段,但感染的反应失调和... 脓毒症是宿主对感染的过度反应导致的器官功能障碍,脓毒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由于脓毒症所致的肺损伤[1]。目前,尽管脓毒症导致肺损伤的确切机制仍未完全阐明,并且至今为止临床上仍然缺乏明显有效的治疗手段,但感染的反应失调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的核心作用在脓毒症的发病中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2-3],机体达成免疫稳态主要决定于促炎性和抑炎性的T辅助淋巴细胞亚群之间的均衡关系[4]。调节性T细胞(Tregs)是一类具有负性调节作用的免疫细胞,通过免疫调节和免疫抑制作用在机体免疫平衡中发挥重大作用,Tregs不仅能抑制过度的免疫反应,还能调节免疫应答的作用范围、反应程度及持续时间[5]。近期的研究表明,Tregs在脓毒症致肺损伤中具有多样性作用。本文总结了近年来Tregs在脓毒症致肺损伤方面作用的研究,对其相关作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功能障碍 调节性T细胞 免疫抑制作用 肺损伤 脓毒症 免疫细胞 免疫反应 免疫应答
原文传递
椎管内分娩镇痛与母乳喂养促进:一项系统综述
16
作者 胡丽 王贝贝 +2 位作者 胡欣悦 伍静 姚尚龙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CAS 2023年第11期1205-1208,共4页
母乳喂养对母亲及新生儿的短期及长期健康均有显著益处,但目前我国母乳喂养率尚未达到国际标准。随着椎管内分娩镇痛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其对母乳喂养的影响也逐渐受到关注。文章综述了椎管内分娩镇痛对母乳喂养的影响、可能机制以及促进... 母乳喂养对母亲及新生儿的短期及长期健康均有显著益处,但目前我国母乳喂养率尚未达到国际标准。随着椎管内分娩镇痛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其对母乳喂养的影响也逐渐受到关注。文章综述了椎管内分娩镇痛对母乳喂养的影响、可能机制以及促进母乳喂养的有关策略,以期为提升分娩镇痛产妇的母乳喂养率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 镇痛 母乳喂养
原文传递
线粒体融合蛋白2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大鼠肺纤维化中的表达
17
作者 安宁 许涛 +3 位作者 周贤 刘涛 戴仲 许美霞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3年第11期1311-1315,共5页
目的:探讨线粒体融合蛋白2(Mfn2)在脂多糖(LPS)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大鼠肺纤维化过程中的表达规律。方法: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Control组、LPS组,每组根据给药后的时间点(1 d、3 d、7 d、14 d)分为4个亚组(T1、T3、T7、T14)。... 目的:探讨线粒体融合蛋白2(Mfn2)在脂多糖(LPS)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大鼠肺纤维化过程中的表达规律。方法: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Control组、LPS组,每组根据给药后的时间点(1 d、3 d、7 d、14 d)分为4个亚组(T1、T3、T7、T14)。取大鼠肺组织,HE染色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并检测肺组织羟脯氨酸(HYP)含量;肺组织切片常规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肺组织中Mfn2的表达;Western Blot及Real time-PCR分别检测Mfn2蛋白、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HE染色显微镜下观察可见LPS组大鼠肺组织出现肺间质纤维化,肺泡结构紊乱;肺组织HYP含量测定显示,LPS组造模后3 d、7 d、14 d HYP含量与Control组比较明显增加(均P<0.05)。免疫组化显示,Control组肺组织中存在Mfn2表达,大鼠气管内滴注LPS 3 d后肺组织Mfn2表达即开始减少;Western Blot及RTPCR检测结果显示,与Control组比较,LPS组造模后3 d、7 d、14 d肺组织中Mfn2蛋白及基因表达均明显下调(均P<0.05)。结论:气管内滴注LPS可诱导大鼠出现急性肺损伤及肺纤维化,在损伤的肺组织中Mfn2表达明显减少,提示Mfn2与内毒素所致大鼠急性肺损伤及肺纤维化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融合蛋白2 脂多糖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肺纤维化
原文传递
大剂量盐酸氨溴索对脂多糖致小鼠急性肺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许丹 袁世荧 +2 位作者 牟朝霞 刘梅 姚尚龙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425-427,439,共4页
目的研究大剂量盐酸氨溴索(沐舒坦)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所致小鼠急性肺损伤(acutelung injury,ALI)的治疗作用。方法雄性BALB/C小鼠24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生理盐水组(A组)、LPS组(... 目的研究大剂量盐酸氨溴索(沐舒坦)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所致小鼠急性肺损伤(acutelung injury,ALI)的治疗作用。方法雄性BALB/C小鼠24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生理盐水组(A组)、LPS组(B组)、LPS+沐舒坦处理组(C组)。B组和C组予以LPS(2g/L)3mg/kg气管滴入制成Au模型,A组予以等体积生理盐水气管滴入作为对照。6h后,C组按100mg/kg经尾静脉注入沐舒坦,A组和B组予以等体积的生理盐水,24h后重复给药。造模后48h收集肺泡灌洗液,测定灌洗液中脂氧素A4、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α、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0、蛋白含量,并行多形核细胞计数;测定各组的肺湿/干重比、肺组织中性粒细胞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 of leukocytes,MPO)含量;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观察小鼠肺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造模48h后C组肺泡灌洗液中脂氧素A4[(332±19)ng/L]、IL-10含量[(36±6)ng/L]高于B组[(273±25)、(9±3)ng/L](P〈0.01);C组TNF-a[(243±65)ng/L]、蛋白含量[(0.328±0.037)mol/L]、多形核细胞计数[(39.99±14.41)×10^4/m1]低于B组[(391±105)ns/L、(0.444±0.283)mol/L、(137.94±28.98)×10^4/ml](P〈0.01);C组肺组织湿/干重比(3.65±0.18)及MPO含量[(6.4±0.4)U/g]低于B组[(4.37±0.58)、(137.9±29.0)U/g)](P〈0.01);C组肺组织病理改变较B组明显减轻。结论100mg/kg沐舒坦对LPS所致小鼠ALI有一定治疗作用,这一作用可能与促进炎症消退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多糖 急性肺损伤 盐酸氨溴索 脂氧素A4
原文传递
罗格列酮对小鼠机械通气相关性肺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孙志鹏 夏海发 +1 位作者 尚游 姚尚龙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95-297,共3页
目的 评价罗格列酮对小鼠机械通气相关性肺损伤(VALI)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C57小鼠24只,体重20~25 g,6~8周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8),假手术组(S组)仅行气管切开;VALI组行机械通气,通气频率80次/min,持续时间4h,VT40 ml/... 目的 评价罗格列酮对小鼠机械通气相关性肺损伤(VALI)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C57小鼠24只,体重20~25 g,6~8周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8),假手术组(S组)仅行气管切开;VALI组行机械通气,通气频率80次/min,持续时间4h,VT40 ml/kg,FiO221%,I:E=1:2,PEEP 0;罗格列酮组(RGZ组):机械通气前30 min口服罗格列酮30 mg/kg,其余处理同VALI组.通气结束后处死小鼠,行左侧支气管肺泡灌洗,对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行中性粒细胞计数,取右肺上叶组织行HE染色,光镜下观察,行肺损伤评分;采用ELISA法测定右肺中叶组织IL-1β、TNF-α、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及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的含量.结果 与S组比较,VALI组BALF中性粒细胞计数、肺组织IL-1β、TNF-α、HMGB1、RAGE含量及肺损伤评分升高(P<0.01),RGZ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VALI组比较,RGZ组BALF中性粒细胞计数和肺组织IL-1β、TNF-α、HMGB1、RAGE含量及肺损伤评分降低(P<0.01).结论 罗格列酮可减轻小鼠VAL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噻唑烷二酮类 呼吸 人工 呼吸窘迫综合征 成人
原文传递
远端缺血预处理的心肌保护作用及其临床应用面临的挑战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蓉 姚尚龙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CAS 2020年第4期391-395,共5页
远端缺血预处理(remote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RIPC)是近几年提出的新型预防性治疗手段,是一种非侵入性和临床相关性的心肌保护策略,即术前给予肢体远端一定时间的急性间歇性缺血,可能减少远端器官(包括心脏、脑等)发生缺血/再灌注... 远端缺血预处理(remote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RIPC)是近几年提出的新型预防性治疗手段,是一种非侵入性和临床相关性的心肌保护策略,即术前给予肢体远端一定时间的急性间歇性缺血,可能减少远端器官(包括心脏、脑等)发生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I/RI)。大量的动物实验和人体临床试验研究发现,RIPC可减少心肌梗死发生率,具有预防心肌I/RI的作用,但从实验转化到临床应用并获利于患者却非常困难。关于RIPC的研究与探索仍在继续,RIPC是否有临床应用的未来?这种治疗是否存在可行性?文章对近几年RIPC心肌保护效应研究的结果进行分析,总结RIPC应用于临床实践的困难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端缺血预处理 心肌保护 缺血/再灌注损伤 临床应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