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Ⅰ期临床药物试验室高效二级质量控制系统的构建与思考
1
作者 余恒毅 任秀华 +3 位作者 杜艾桦 刘东 王开富 陈倩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312-1314,共3页
为确保Ⅰ期临床药物试验室开展药物临床试验的质量,根据国家《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和《药物临床试验数据现场核查要点》要求,针对药物Ⅰ期临床试验与生物等效性试验的关键环节,构建了Ⅰ期临床药物试验室二级质量控制系统。该质... 为确保Ⅰ期临床药物试验室开展药物临床试验的质量,根据国家《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和《药物临床试验数据现场核查要点》要求,针对药物Ⅰ期临床试验与生物等效性试验的关键环节,构建了Ⅰ期临床药物试验室二级质量控制系统。该质量控制系统对质量控制人员、质量控制形式、质量控制阶段和质量控制内容进行了明确规定,覆盖试验准备、受试者筛选、入组后试验和试验结束等药物试验全过程,保障了我院Ⅰ期临床试验研究室二级质量控制工作的客观性、及时性、专业性和有效性,获得了研究者和申办方的高度认可,在提高药物试验质量、保障受试者权益及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期临床药物试验 生物等效性试验 二级质量控制
下载PDF
临床试验信息化平台在伦理跟踪审查中的作用 被引量:6
2
作者 雷永芳 杜艾桦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545-1548,共4页
伦理审查贯穿临床试验全过程。即使获得伦理委员会初始审查批准的临床试验研究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仍可能出现各种问题,而伦理委员会跟踪审查有助于降低临床试验实施过程中受试者可能面临的风险。目前伦理跟踪审查尚未引起足够重视,该文... 伦理审查贯穿临床试验全过程。即使获得伦理委员会初始审查批准的临床试验研究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仍可能出现各种问题,而伦理委员会跟踪审查有助于降低临床试验实施过程中受试者可能面临的风险。目前伦理跟踪审查尚未引起足够重视,该文分析伦理跟踪审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主动性和及时性不足、伦理审查报告不规范、法规政策不完善等,结合临床试验信息化平台建设,对伦理跟踪审查面临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以期使伦理跟踪审查工作真正做到及时、有效和优质,从而最终提升临床试验研究质量,更大程度保护受试者安全和权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委员会 临床试验 跟踪审查 风险 信息化平台
下载PDF
药物Ⅰ期临床试验研究中标准餐的建立 被引量:4
3
作者 雷永芳 刘虹 +2 位作者 张青松 陈镇燕 张冬林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47-150,共4页
制定合理的标准食谱,可以减少因为饮食导致的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受试者的依从性,保障药物临床试验的质量。本中心研究者与营养师、配餐师调研影响标准餐的因素,力争在不影响药物临床试验研究并让受试者有较好的进餐感受的前提下,建立... 制定合理的标准食谱,可以减少因为饮食导致的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受试者的依从性,保障药物临床试验的质量。本中心研究者与营养师、配餐师调研影响标准餐的因素,力争在不影响药物临床试验研究并让受试者有较好的进餐感受的前提下,建立药物Ⅰ期临床试验的标准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者-受试对象关系 临床试验 Ⅰ期 营养政策
原文传递
仿制与原研贝伐珠单抗药代动力学和安全性比对的Ⅰ期临床试验 被引量:1
4
作者 任秀华 余恒毅 +5 位作者 方一念 张冬林 陈倩 雷永芳 刘东 刘喆隆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CSCD 2022年第6期300-307,共8页
目的比较仿制贝伐珠单抗注射液WBP264与原研贝伐珠单抗注射液Avastin®在健康男性志愿者单次静脉给药的药代动力学和安全性。方法研究设计为随机、双盲、单剂量、平行、对照的Ⅰ期临床试验。将公开招募的健康男性受试者随机分入试验... 目的比较仿制贝伐珠单抗注射液WBP264与原研贝伐珠单抗注射液Avastin®在健康男性志愿者单次静脉给药的药代动力学和安全性。方法研究设计为随机、双盲、单剂量、平行、对照的Ⅰ期临床试验。将公开招募的健康男性受试者随机分入试验组(静脉输注WBP264)与对照组(静脉输注Avastin®),给药剂量为3 mg/kg。给药前30 min内、给药开始后45 min、给药结束即刻、给药后2.5、3.5、5.5、9.5、13.5、24、48 h和第5、8、15、22、29、36、43、57、71、85和99天采集受试者外周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药浓度,绘制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及其半对数图,计算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包括从0时至最后一个浓度可准确测定的样品采集时间t的AUC(AUC_(0‑t))和从0时至无限时间(∞)的AUC(AUC_(0‑∞))]、血药峰浓度(C_(max))、达峰时间(T_(max))、血浆消除半衰期、清除率和表观分布容积等药代动力学参数。试验组与对照组AUC_(0‑t)、AUC_(0‑∞)和C_(max)几何均值比值的90%置信区间(CI)介于0.80~1.25,表明WBP264与Avastin®药代动力学相似。在给药观察期间及每次采血随访时,对受试者进行体格、生命体征、心电图、实验室检查,记录不良事件(AE)发生情况并进行AE严重程度分级以及AE与试验药物相关性评价。给药前和给药后第8、15、29、43、71和99天进行抗药抗体及其中和抗体检测,评估药物的免疫原性。结果纳入试验的受试者为78例,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9例。试验组有2例退出试验(未给药和给药后因个人原因退出各1例),安全性分析集77例,药代动力学分析集76例。2组受试者年龄、身高、体重和体重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贝伐珠单抗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变化趋势相似,AUC_(0‑t)、AUC_(0‑∞)、C_(max)的几何均值比值(90%CI)分别为1.04(0.98~1.10)、1.03(0.98~1.10)、1.09(1.03~1.14)。试验组与对照组受试者总体AE发生率[89.5%(34/38)比87.2%(34/39)]、与试验药物可能相关AE发生率[86.8%(33/38)比79.5%(31/3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E严重程度仅试验组有1例为3级且经评估与药物无关,余为1~2级,以1级占绝大多数。试验组和对照组抗药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5%(4/38)比10.3%(4/39),P>0.05)。抗药抗体阳性者中和抗体检测均为阴性。结论WBP264与Avastin®的药代动力学和安全性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单克隆抗体 贝伐珠单抗 等效性试验 药代动力学 安全性
原文传递
硝苯地平缓释片在中国健康受试者体内的生物等效性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余恒毅 区淑蕴 +3 位作者 刘东 梁标志 高永坚 任秀华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80-186,共7页
目的研究硝苯地平缓释片在中国健康受试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并评价两种仿制制剂与原研制剂的生物等效性。方法空腹、餐后各入组30例健康男性受试者,采用随机、开放、三周期、三序列试验设计,受试者单次口服10 mg硝苯地平缓释片受试... 目的研究硝苯地平缓释片在中国健康受试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并评价两种仿制制剂与原研制剂的生物等效性。方法空腹、餐后各入组30例健康男性受试者,采用随机、开放、三周期、三序列试验设计,受试者单次口服10 mg硝苯地平缓释片受试制剂T_(1)、受试制剂T_(2)和参比制剂R,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测定人血浆中的硝苯地平浓度,使用DAS 2.1软件计算药动力参数,并评价生物等效性。结果空腹试验入组30例受试者,28例完成试验,单剂量空腹给药受试制剂T_(1)、T_(2)和参比制剂R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如下:C_(max)分别为(44.10±17.41),(25.94±13.53),(28.90±16.05)ng·mL^(-1);AUC_(0-t)分别为(264.65±106.88),(208.02±107.85),(219.48±113.46)ng·h·mL^(-1);AUC_(0-∞)分别为(276.95±109.24),(251.74±136.25),(289.03±162.06)ng·h·mL^(-1)。餐后试验入组30例受试者,29例完成试验,单剂量餐后给药受试制剂T_(1),T_(2)和参比制剂R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如下:C_(max)分别为(43.80±18.42),(30.30±8.88),(27.72±9.82)ng·mL^(-1);AUC_(0-t)分别为(183.10±70.63),(179.06±68.38),(170.80±65.44)ng·h·mL^(-1);AUC_(0-∞)分别为(191.51±72.43),(190.56±77.03),(190.30±94.02)ng·h·mL^(-1)。空腹试验中T_(1)与R的C_(max)、AUC_(0-t)和AUC_(0-∞)几何均值比90%置信区间(CI)分别为140.5%~189.2%,113.1%~136.7%和91.5%~114.0%;T_(2)与R的C_(max)、AUC_(0-t)和AUC_(0-∞)几何均值比90%CI分别80.5%~108.5%,86.7%~104.8%和80.0%~99.7%。餐后试验T_(1)与R的C_(max)、AUC_(0-t)和AUC_(0-∞)几何均值比的90%CI分别为138.4%~171.4%,99.7%~117.0%,95.3%~113.7%;T_(2)与R的C_(max)、AUC_(0-t)和AUC_(0-∞)几何均值比的90%CI分别100.0%~123.8%,96.8%~113.5%,93.6%~111.7%。结论受试制剂T_(1)和参比制剂R在空腹状态下AUC_(0-t)、C_(max)生物不等效,餐后状态C_(max)生物不等效。受试制剂T_(2)和参比制剂R在空腹及餐后状态下C_(max)、AUC_(0-t)、AUC_(0-∞)生物等效,临床可以替换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苯地平 药动学 生物等效性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下载PDF
消糖灵颗粒中格列苯脲的人体生物等效性 被引量:1
6
作者 丁玉峰 谢斌 +4 位作者 贺国芳 刘异 杜光 刘东 张冬林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0期1740-1743,共4页
目的:建立测定人血浆中格列本脲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研究中成药消糖灵颗粒中格列本脲在男性健康志愿者体内的药动学行为,评价其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方法:20名健康成年男性志愿者采用随机分组自身交叉对照试验设计,单剂量口服... 目的:建立测定人血浆中格列本脲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研究中成药消糖灵颗粒中格列本脲在男性健康志愿者体内的药动学行为,评价其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方法:20名健康成年男性志愿者采用随机分组自身交叉对照试验设计,单剂量口服参比制剂消糖灵胶囊(6粒,含格列苯脲4.2mg)或试验制剂消糖灵颗粒(2袋,含格列本脲4.2mg),用HPLC法测定血浆中药物浓度。结果:试验制剂和参比制剂的主要药动学参数tmax分别为(2.0±0.8)h和(1.8±0.6)h,Cmax分别为(100.6±26.8)μg.L-1和(114.5±28.6)μg.L-1,AUC(0-36)分别为(567.2±270.9)μg.L-1.h和(537.6±255.5)μg.L-1.h;t1/2分别为(5.3±4.8)h和(4.1±4.0)h;以AUC(0-36)计算的试验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15.7±54.9)%。结论:建立的分析方法准确灵敏,测得的数据可靠,统计学分析表明两种制剂生物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糖灵颗粒 格列苯脲 高效液相色谱法 药动学 生物等效性
下载PDF
Dropout reasons and associated factors with active dropout in Chinese healthy participants of bioequivalence studies
7
作者 Hengyi Yu Yinian Fang +4 位作者 Kaifu Wang Qian Chen Aihua Du Xiuhua Ren Dong Liu 《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CAS CSCD 2021年第9期754-761,共8页
Maintaining participants in a trial ultimately without dropout helps keep a study on track,saving time,money,and resources.Since 2015,extensive bioequivalence(BE)studies have been carried out in China,while no researc... Maintaining participants in a trial ultimately without dropout helps keep a study on track,saving time,money,and resources.Since 2015,extensive bioequivalence(BE)studies have been carried out in China,while no research about dropout in healthy volunteers has been reported yet.In this retrospective study,1078 healthy volunteers participating in 18 BE studies from March 2016 to February 2019 in one Chinese hospital were included.Information about the healthy participants and BE studies was recorded for analysis.In terms of the dropout reason,poor compliance,adverse event(AE),and loss of follow-up were found to be the three leading causes of dropout,accounting for 78.7%of all dropouts.In terms of associated factors with active dropout,smoking habit(OR=5.790,P<0.001)was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risk of active dropout,while older age(OR=0.940,P=0.042)and AE except for SAE(OR=0.321,P=0.004)were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a decreased risk of active dropout.Strengthening the education on younger participants and participants with a smoking habit,as well as emphasizing the possible adverse reactions and potential risks,might be strategies to reduce active dropout in healthy participa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OPOUT Healthy participant REASON Associated factor Bioequivalence study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