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婴儿胆汁淤积性肝病的诊治 被引量:8
1
作者 董琛 黄志华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2年第11期16-18,共3页
婴儿胆汁淤积性肝病是婴儿期肝胆系统较为常见的一组病症,发病机制及病因极为复杂。它是指1岁以内的患儿发生胆汁淤积总胆红素(TBil)〈85μmol/L,直接胆红素(DBil)〉17μmol/L;或TBil〉85μmol/L,DBil占TBil的比例〉20%,... 婴儿胆汁淤积性肝病是婴儿期肝胆系统较为常见的一组病症,发病机制及病因极为复杂。它是指1岁以内的患儿发生胆汁淤积总胆红素(TBil)〈85μmol/L,直接胆红素(DBil)〉17μmol/L;或TBil〉85μmol/L,DBil占TBil的比例〉20%,同时具有肝病表现,即肝脏肿大或质地改变以及谷丙转氨酶(sALT)的异常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淤积性肝病 婴儿期 诊治 直接胆红素 谷丙转氨酶 肝胆系统 发病机制 总胆红素
下载PDF
先天性胆汁酸合成障碍的诊治 被引量:4
2
作者 胡长霞 黄志华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2年第11期13-15,共3页
先天性胆汁酸合成障碍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疾病,多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约占儿童胆汁淤积性疾病的1%-2%。胆汁酸是在肝细胞内以胆固醇为原料,经过一系列的酶促反应,形成胆汁酸。在合成过程中,任何环节发生障碍,都会对肝脏和胃... 先天性胆汁酸合成障碍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疾病,多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约占儿童胆汁淤积性疾病的1%-2%。胆汁酸是在肝细胞内以胆固醇为原料,经过一系列的酶促反应,形成胆汁酸。在合成过程中,任何环节发生障碍,都会对肝脏和胃肠功能有很大影响,有些甚至是致命的。目前已确定了胆汁酸合成过程中的几种酶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障碍 胆汁酸 先天性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遗传性疾病 诊治 合成过程 胆汁淤积性
下载PDF
Alagille综合征引起胆汁淤积性肝病的诊断与治疗——关于“皮肤、巩膜黄染,肝脏肿大”的病案讨论 被引量:1
3
作者 董琛 黄志华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2年第11期76-76,共1页
1进一步检查根据上述检查结果综合考虑为婴儿胆汁淤积性肝病。人院后行十二指肠引流检查,无胆汁引流出。肝胆MRCP检查提示肝脏增大,形态正常,肝内可见胆管,胆囊较正常略小,约6mm×14mm,肝外胆管部分可见,脾脏增大。诊断意见... 1进一步检查根据上述检查结果综合考虑为婴儿胆汁淤积性肝病。人院后行十二指肠引流检查,无胆汁引流出。肝胆MRCP检查提示肝脏增大,形态正常,肝内可见胆管,胆囊较正常略小,约6mm×14mm,肝外胆管部分可见,脾脏增大。诊断意见:先天性胆道闭锁不除外,请结合临床诊断。肝脏病理检查提示七八个汇管区内未见胆管,其余汇管区虽有小胆管和胆管上皮变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淤积性肝病 ALAGILLE综合征 临床诊断 巩膜黄染 思考病案 病案讨论 肝脏肿大 十二指肠引流检查
下载PDF
皮肤、巩膜黄染,肝脏肿大 被引量:1
4
作者 董琛 黄志华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2年第11期64-64,共1页
1病历摘要患儿,女,3个月20天,因“皮肤、巩膜黄疸3个月,肝脏肿大”于2010年9月1013入住本院。患儿于3个月前(出生后20天)在当地医院就诊时发现全身皮肤及巩膜黄疸,肝脏肿大,粪便浅黄色。近日来经常手抓面部及耳部皮肤。
关键词 巩膜黄染 肝脏肿大 皮肤 病案讨论 医院就诊 患儿 黄疸
下载PDF
小儿急性肝功能衰竭的诊治
5
作者 王凤革 黄志华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2年第11期18-20,共3页
急性肝功能衰竭(acuteliverfailure,ALF)是指由于各种致病因素导致肝细胞在短时间内大量坏死或肝功能严重损害而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小儿急性肝功能衰竭是一种少见但是很严重的肝脏疾病,致死率很高,应提高对该病的早期认识。
关键词 急性肝功能衰竭 小儿 诊治 临床综合征 致病因素 肝脏疾病 肝细胞 致死率
下载PDF
低离子凝聚胺与卡式微柱凝胶技术在ABO新生儿溶血病输血检验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陈良丽 陈放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3年第12期1657-1660,共4页
目的探讨ABO新生儿溶血病临床输血检验应用低离子凝聚胺技术与卡式微柱凝胶试验技术的价值。方法前瞻性随机选取咸宁市中心医院2019年5月至2022年3月间收治的发生ABO溶血病新生儿76例,男婴43例,女婴38例,出生天数为(2.85±0.95)d。... 目的探讨ABO新生儿溶血病临床输血检验应用低离子凝聚胺技术与卡式微柱凝胶试验技术的价值。方法前瞻性随机选取咸宁市中心医院2019年5月至2022年3月间收治的发生ABO溶血病新生儿76例,男婴43例,女婴38例,出生天数为(2.85±0.95)d。均使用低离子凝聚胺技术、卡式微柱凝胶试验技术进行输血检验,以新生儿最终治疗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组输血检验技术的配血成功率、检验效能、检验时间,组间比较采用χ^(2)、t检验。结果76例新生儿中,实际成功治疗69例,治疗成功率为90.79%,失败7例,治疗失败率为9.21%。低离子凝聚胺技术配血成功率为85.53%(65/76),卡式微柱凝胶试验技术的配血成功率为94.70%(71/7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离子凝聚胺技术检验灵敏度为85.51%(62/69)、特异度为57.14%(4/7)、准确度为85.52%(66/76),卡式微柱凝胶试验技术的灵敏度为98.55%(68/69)、特异度为57.14%(4/7)、准确度为92.11%(72/7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低离子凝聚胺技术检验时间为(16.11±1.79)min,卡式微柱凝胶试验技术检验时间为(17.43±1.94)min,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离子凝聚胺技术和卡式微柱凝胶试验技术用于临床新生儿ABO溶血病的输血检验中配血成功率及检验效能无明显差异,但低离子凝聚胺技术检验时间较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ABO溶血病 低离子凝聚胺技术 卡式微柱凝胶试验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