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信息化在助力综合医院丙肝院内微消除工作中的应用探索
1
作者 喻才正 陈韬 刘伟 《黑龙江医学》 2025年第6期740-743,共4页
目的:借助信息化平台全面推进我院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丙肝)筛查及管理工作,助力院内丙肝微消除工作。方法:建立和完善医院公共卫生管理平台,并以此为依托研发丙肝微消除管理综合平台。采用χ^(2)检验对门诊和住院患者在丙肝微消除... 目的:借助信息化平台全面推进我院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丙肝)筛查及管理工作,助力院内丙肝微消除工作。方法:建立和完善医院公共卫生管理平台,并以此为依托研发丙肝微消除管理综合平台。采用χ^(2)检验对门诊和住院患者在丙肝微消除管理综合平台应用前后的丙肝实验室检验、报告以及治疗等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丙肝微消除管理综合平台的应用能有效提高门诊、住院患者的抗-HCV检测率、病例报告率、丙肝RNA阳性患者阳性治疗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4.75、1 653.88、31.89、125.55、8.48、27.21,P<0.01)。结论:丙肝微消除管理综合平台的建立和应用,可以推进丙肝院内微消除工作的信息化、规范化及系统化,有效解决丙肝筛—诊—治过程中的重难点,提升管理效率,助力实现国家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公共卫生危害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 丙肝 综合医院 微消除
下载PDF
2006—2015年某综合医院网络直报传染病疫情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刘伟 胡淑华 李文刚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18年第1期72-75,共4页
目的对某综合医院2006—2015年网络直报传染病疫情进行分析,为制定传染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网络直报系统对2006—2015年某综合医院报告的传染病疫情进行描述性分析,统计其在发病情况、病种分类及传播途径等方面的特点。结... 目的对某综合医院2006—2015年网络直报传染病疫情进行分析,为制定传染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网络直报系统对2006—2015年某综合医院报告的传染病疫情进行描述性分析,统计其在发病情况、病种分类及传播途径等方面的特点。结果医院在2006—2015年共报告乙类传染病25种38 340例(83.87%),丙类传染病9种7 375例(16.13%),没有甲类传染病报告;报告前6位的法定传染病依次为乙肝、手足口病、梅毒、肺结核、丙肝、艾滋病。从传染病报告趋势看,2006—2010年呈明显上升趋势,随后下降明显,2012年出现小高峰后持续下降。结论乙型病毒性肝炎为该医院成人报告最常见传染病,性传播疾病、手足口病和肺结核的发病人数逐年上升,应作为今后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医院 传染病 疫情 分析
下载PDF
某大型综合医院职工2015—2017年健康体检分析及探讨 被引量:11
3
作者 刘伟 李文刚 喻才正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19年第4期426-429,共4页
目的对某大型综合医院在职职工连续3年的健康体检结果进行分析,为医务人员实施健康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5—2017年在某三级甲等医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该院在职职工体检结果进行统计,对异常结果检出率按整体和不同性别进行... 目的对某大型综合医院在职职工连续3年的健康体检结果进行分析,为医务人员实施健康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5—2017年在某三级甲等医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该院在职职工体检结果进行统计,对异常结果检出率按整体和不同性别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在2015—2017年体检中,体检结果无异常的在职职工人数占比分别为4.30%、3.68%和3.15%,呈逐年下降趋势。异常结果检出率前5位分别为眼屈光不正、超重、脂肪肝、血脂异常和高尿酸血症;除眼屈光不正外,余下4项的异常结果检出率男性职工均高于女性职工(P<0.05)。女性职工异常结果检出率前4位均是眼屈光不正、乳腺增生、超重和宫颈柱状上皮异位,2015年排名第5的为血脂异常,2016年和2017年宫颈纳氏囊肿排在第5位。结论 该院在职职工的健康状况较差,需有针对性地加强健康管理,提高职工健康素养和身体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务人员 健康体检 健康管理
下载PDF
建立肾综合征出血热重症化预测模型的研究
4
作者 喻才正 张砚 +2 位作者 张文瑄 刘伟 雷清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3期2849-2855,共7页
目的探讨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重症化的影响因素并建立相关预测模型,从而为其有效治疗和改善临床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纳入2018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该院住院治疗的HFRS确诊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严重程度分为轻症组(79例)和重症组(3... 目的探讨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重症化的影响因素并建立相关预测模型,从而为其有效治疗和改善临床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纳入2018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该院住院治疗的HFRS确诊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严重程度分为轻症组(79例)和重症组(34例)。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HFRS重症化的影响因素,并基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建立HFRS重症化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和曲线下面积(AUC)分析预测模型的预测价值。结果年龄(OR=1.069,95%CI:1.025~1.115,P=0.002),尿蛋白(OR=6.584,95%CI:1.438~30.141,P=0.015),乳酸脱氢酶(OR=1.002,95%CI:1.001~1.004,P=0.002)及血肌酐(OR=1.006,95%CI:1.003-1.009,P<0.001)是HFRS重症化的独立影响因素。根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构建重症化预测模型(P):P=1/[1+e^-(-9.458+年龄×0.067+尿蛋白×1.885+乳酸脱氢酶×0.002+血肌酐×0.006)]。此外,预测模型的AUC为0.873(95%CI:0.810~0.936,P<0.001)。结论HFRS重症化预测模型的预测能力优于年龄、尿蛋白、乳酸脱氢酶、血肌酐。该预测模型简单实用,便于临床医生预测HFRS重症化,并及时采取有效治疗进行干预,从而改善患者临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综合征出血热 严重程度 影响因素 预测模型
下载PDF
76例小龙虾相关横纹肌溶解综合征临床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刘伟 李文刚 喻才正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29-732,共4页
目的探讨小龙虾相关横纹肌溶解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流行病学特点、治疗和预后。方法收集因食用小龙虾后发生横纹肌溶解综合征,于武汉市同济医院就诊的患者76例。观察分析其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指标、流行病学特点、治疗和预后。结... 目的探讨小龙虾相关横纹肌溶解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流行病学特点、治疗和预后。方法收集因食用小龙虾后发生横纹肌溶解综合征,于武汉市同济医院就诊的患者76例。观察分析其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指标、流行病学特点、治疗和预后。结果小龙虾相关横纹肌溶解综合征临床症状主要为全身或局部肌肉酸痛、无力、尿色改变、胸闷/痛等。实验室检测显示出现血肌酸激酶、肌红蛋白、谷草转氨酶水平异常升高的患者比例均超过90%。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相关指标肌酸激酶水平与乳酸脱氢酶、肌红蛋白、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水平之间呈正相关。小龙虾相关横纹肌溶解综合征患者发病集中在一年中的7月和8月,其他月份较少发生。结论小龙虾相关横纹肌溶解综合征以肌肉酸痛为主要临床症状,严重并发症少,通过补液、碱化尿液等治疗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 小龙虾 哈夫病 临床特征
下载PDF
传染病报告自动监控软件嵌入我院HIS中的应用 被引量:8
6
作者 刘伟 李刚 胡淑华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14年第2期45-47,共3页
目的通过在HIS中嵌入传染病自动监控软件以提高传染病报告管理质量。方法在该院HIS基础上嵌入传染病自动监控软件,实现了其疫情疫报工作的网络化、信息化。结果传染病自动监控软件的嵌入优化了其传染病报告流程,实现了及时、准确、全面... 目的通过在HIS中嵌入传染病自动监控软件以提高传染病报告管理质量。方法在该院HIS基础上嵌入传染病自动监控软件,实现了其疫情疫报工作的网络化、信息化。结果传染病自动监控软件的嵌入优化了其传染病报告流程,实现了及时、准确、全面地收集院内有关传染病的相关情况并及时上报,减少了其漏报、迟报现象的发生,提高了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结论在HIS中嵌入传染病自动监控软件开拓了应用信息化、网络化管理医院公共卫生工作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信息系统 传染病 自动监控 公共卫生
下载PDF
新生儿肺炎克雷伯菌医院感染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7
作者 刘伟 赖晓全 +1 位作者 谭昆 谭莉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2024-2028,共5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肺炎克雷伯菌(KPN)医院感染患者预后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治疗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的分析2014年-2017年医院109例KPN感染新生儿的病例资料,其中死亡组20例,生存组89例,分别统计感染部位及耐药情况。预后相关单因素... 目的探讨新生儿肺炎克雷伯菌(KPN)医院感染患者预后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治疗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的分析2014年-2017年医院109例KPN感染新生儿的病例资料,其中死亡组20例,生存组89例,分别统计感染部位及耐药情况。预后相关单因素分析采用成组t检验或卡方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结果死亡组和生存组均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大部分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死亡组要比生存组高;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产妇胎膜早破史、胎龄、出生体质量、CRKP感染、PICC置管史、碳青霉烯类药物使用史是新生儿KPN感染后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仅CRKP感染是新生儿KPN感染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为4.853(95%CI:1.617~14.561);生存分析显示CRKP组患儿的30 d死亡率明显高于CSKP组(P=0.004)。结论 CRKP感染是新生儿KPN感染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应对高危患儿加强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肺炎克雷伯菌 医院感染 预后 生存分析
原文传递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死亡风险预测模型构建研究
8
作者 喻才正 阿依努尔·吐尔孙 +2 位作者 迪里努尔·吾不力 雷清 刘伟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5期354-359,共6页
目的:建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患者死亡风险预测模型,为临床评估SFTS不良预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2017年1月至2023年6月120例SFTS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临床预后分为存活组(n=... 目的:建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患者死亡风险预测模型,为临床评估SFTS不良预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2017年1月至2023年6月120例SFTS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临床预后分为存活组(n=89)和死亡组(n=31)。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SFTS临床预后的危险因素,并建立死亡风险预测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和曲线下面积(AUC)分析模型的预测价值。采用SPSS 23.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皮肤出血点(OR=5.171,95%CI 1.617~16.530,P=0.006)、神志改变(OR=5.481,95%CI 1.540~19.512,P=0.009)、乳酸脱氢酶(LDH,OR=1.002,95%CI 1.001~1.004,P<0.001)和肌酐(OR=1.018,95%CI 1.007~1.029,P=0.002)是SFTS患者临床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回归分析结果建立死亡风险预测模型:Logit(P)=-6.623+皮肤出血点×1.643+神志改变×1.701+LDH(U/L)×0.002+肌酐(μmol/L)×0.018。该预测模型的AUC为0.91(95%CI 0.86~0.96,P<0.001),其预测能力高于皮肤出血点(Z=3.788,P<0.001)、神志改变(Z=5.728,P<0.001)、LDH(Z=2.309,P=0.021)和肌酐(Z=2.064,P=0.039)。结论:基于皮肤出血点、神志改变、LDH和肌酐构建的SFTS患者死亡风险预测模型,对于SFTS患者预后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预后 预测模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