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8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脂蛋白a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婕 丁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6期4505-4514,4521,共11页
脂蛋白a[Lp(a)]升高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显著相关,但降低Lp(a)的临床药物能否降低ASCVD发生风险尚不明确。本文系统综述了Lp(a)的结构、功能、遗传学特性以及检测现状,探讨了Lp(a)与ASCVD、主动脉瓣狭窄以及其他心血管疾... 脂蛋白a[Lp(a)]升高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显著相关,但降低Lp(a)的临床药物能否降低ASCVD发生风险尚不明确。本文系统综述了Lp(a)的结构、功能、遗传学特性以及检测现状,探讨了Lp(a)与ASCVD、主动脉瓣狭窄以及其他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关联性,并总结了降Lp(a)的治疗新进展。Lp(a)的结构组成表明,Lp(a)可能具有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抑制纤溶反应和促进炎症的作用。遗传学和流行病学研究的多种证据支持,Lp(a)与ASCVD以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风险增加显著相关。此外,Lp(a)还与主动脉瓣狭窄等其他心血管疾病相关。目前,一些新兴的降Lp(a)药物正在临床试验阶段,可能进一步降低心血管残余风险。本文希望能够为Lp(a)的研究提供新思路,并为血脂监测与管理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 脂蛋白A 遗传学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降脂蛋白a药物
下载PDF
心率减速力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庞明洋 黄炜 +5 位作者 樊静静 丁世芳 王荣 官磊 林锋 余秋实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4年第10期954-960,共7页
我国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居高不下,截至2022年心血管患病人数达3.3亿。心血管疾病可引起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常表现为交感神经过度激活和副交感神经功能下降,导致心源性死亡风险增加。心率减速力作为评估迷走神经功能的非侵入性定量测量... 我国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居高不下,截至2022年心血管患病人数达3.3亿。心血管疾病可引起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常表现为交感神经过度激活和副交感神经功能下降,导致心源性死亡风险增加。心率减速力作为评估迷走神经功能的非侵入性定量测量指标,其特异性、准确性得到研究者的广泛认可,在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等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心率减速力目前主要用于迷走神经功能测定、高危患者识别、预后评估及发病机制研究等。本文将心率减速力在心血管疾病中的诊断方法、预后判断、危险分层方法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率减速力 心血管疾病 自主神经 心率变异性 迷走神经功能
下载PDF
在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背景下心血管医师的防护策略 被引量:10
3
作者 徐亚伟 曾和松 +3 位作者 苏晞 赵仙先 霍勇 葛均波 《上海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94-98,共5页
自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陆续发现了多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迅速行动,全国上下齐心协力,有序地开展着各项疫情防控工作。为保证所有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诊疗安全,做好门诊、胸痛中心、病房、导管室等一线心血... 自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陆续发现了多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迅速行动,全国上下齐心协力,有序地开展着各项疫情防控工作。为保证所有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诊疗安全,做好门诊、胸痛中心、病房、导管室等一线心血管医师的防护工作,从而更好地配合医院开展发热门诊和疾病救治的工作,该文根据心血管医师工作特点,制订心血管医师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控制背景下的防护策略,供全国各级医疗机构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心血管医师 诊疗规范 防护策略
下载PDF
内源性大麻素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被引量:3
4
作者 马世玉 马业新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97-301,共5页
在心肌组织、血管平滑肌细胞、内皮细胞和血管壁周围的神经纤维末梢以及血液中某些细胞存在内源性大麻素和相应的大麻素(CB)受体。在不同的动物模型和器官,内源性大麻素发挥调节血压和扩张血管等效应。内源性大麻素还在减少休克和心肌... 在心肌组织、血管平滑肌细胞、内皮细胞和血管壁周围的神经纤维末梢以及血液中某些细胞存在内源性大麻素和相应的大麻素(CB)受体。在不同的动物模型和器官,内源性大麻素发挥调节血压和扩张血管等效应。内源性大麻素还在减少休克和心肌梗死所致循环和心脏损伤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心肌预适应中亦发挥关键作用。目前对内源性大麻素在心血管系统中作用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对内源性大麻素系统在心血管系统中的来源和分布,对血管和心脏的作用及其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作简要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源性大麻素 大麻素受体 心脏 血管
下载PDF
他汀类药物在非心血管领域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6
5
作者 付梦璐 罗莉曼 +2 位作者 李园园 凃玲 徐西振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71-674,共4页
他汀类药物是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药,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目前他汀类药物被认为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最有效的药物之一,在心血管疾病一级、二级预防中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除了抑制胆固醇合成以外,他汀... 他汀类药物是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药,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目前他汀类药物被认为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最有效的药物之一,在心血管疾病一级、二级预防中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除了抑制胆固醇合成以外,他汀类药物还具有抗炎、抗氧化、保护神经、调节免疫及细胞凋亡等多效性。该文阐述他汀类药物在非心血管领域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汀类药物 非心血管疾病 临床多效性
下载PDF
细胞外囊泡内miRNA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生物学作用及临床展望 被引量:1
6
作者 杨盛兰 丁楠 +1 位作者 殷中伟 陈琛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2023年第7期617-624,共8页
细胞外囊泡(EV)是由各种活细胞分泌的纳米级大小的双层脂质囊状物。细胞外囊泡可以在细胞之间转运DNA、RNA和蛋白,是细胞间信息传递的重要部分。microRNA是一类小的非编码RNA,其通过与靶向mRNA 3′UTR区域结合,促进mRNA的降解或抑制蛋... 细胞外囊泡(EV)是由各种活细胞分泌的纳米级大小的双层脂质囊状物。细胞外囊泡可以在细胞之间转运DNA、RNA和蛋白,是细胞间信息传递的重要部分。microRNA是一类小的非编码RNA,其通过与靶向mRNA 3′UTR区域结合,促进mRNA的降解或抑制蛋白的合成。文章着重讨论了microRNA产生的过程、细胞外囊泡作为microRNA的载体在细胞之间传递信息,以及EV-miRNA在心血管相关疾病中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NA 细胞外囊泡 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血小板最大振幅、P-选择素及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水平特征及其临床意义剖析
7
作者 祝新语 柯玲 +1 位作者 郭小梅 周琦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5年第4期367-371,共5页
目的探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血小板最大振幅(MA)、P-选择素(P-selectin)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选取2023年10月至2024年8月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综合科收治的OSAS患者150例作为试验... 目的探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血小板最大振幅(MA)、P-选择素(P-selectin)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选取2023年10月至2024年8月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综合科收治的OSAS患者150例作为试验组,96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受试者MA、P-selectin及vWF水平。并根据试验组患者是否合并肺血栓栓塞症(PTE)分为PTE组(n=51)和非PTE组(n=99)两个亚组,比较两个亚组患者临床基线资料[年龄、性别、体重指数、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冠心病史、吸烟史、血脂异常、肺动脉高压、尿酸、红细胞计数(RBC)、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及MA、P-selectin、vWF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OSAS合并PTE的危险因素,并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估不同指标对OSAS患者合并PTE的预测价值。结果试验组患者MA、P-selectin、vWF水平分别为(54.52±6.84)min、(316.78±26.13)μg/L、(163.64±20.20)U/L,均高于对照组[(50.84±5.26)min、(122.61±22.61)μg/L、(94.16±12.81)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TE组患者与非PTE组患者在年龄、性别、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冠心病史、吸烟史和尿酸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TE组患者体重指数、血脂异常、肺动脉高压、RBC、FIB、D-D、PaCO_(2)、AHI均高于非PT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TE组患者MA、P-selectin、vWF水平分别为(58.21±7.52)min、(357.15±28.18)μg/L、(189.81±13.48)U/L,均高于非PTE组患者[(53.06±6.48)min、(298.64±24.31)μg/L、(157.69±22.91)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体重指数、RBC、D-D、AHI、MA、P-selectin和vWF均是OSAS患者合并PTE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经ROC曲线分析可得,MA、P-selectin和vWF对于OSAS患者合并PTE均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AUC)值分别为0.902、0.945、0.886。AHI能够作为预测OSAS患者合并PTE的辅助指标,AUC值为0.753。结论MA、P-selectin和vWF水平在OSAS患者中异常升高,MA、P-selectin和vWF均为OSAS患者合并PTE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作为预测指标来判断OSAS的病情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肺血栓栓塞症 血小板最大振幅 P-选择素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下载PDF
CD151通过囊泡内化再循环调控血管通透性的机制
8
作者 范诗浪 蒋卢映 +3 位作者 章子璇 季萌萌 左后娟 刘竞搏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8-225,233,共9页
目的探究CD151通过调控囊泡内化再循环对血管通透性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野生型小鼠和CD151敲除小鼠分别分为WT-con组、WT-模型组、KO-con组和KO-模型组,每组6只。WT-模型组和KO-模型组采用腹腔注射脂多糖(LPS)制备脓毒症急性肺损伤(ALI)... 目的探究CD151通过调控囊泡内化再循环对血管通透性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野生型小鼠和CD151敲除小鼠分别分为WT-con组、WT-模型组、KO-con组和KO-模型组,每组6只。WT-模型组和KO-模型组采用腹腔注射脂多糖(LPS)制备脓毒症急性肺损伤(ALI)模型,WT-con组和KO-con组腹腔注射磷酸盐缓冲液(PBS)作为对照。造模后24 h,通过Miles实验测定肺血管通透性;将沉默CD151表达的siRNA(si-CD151)和阴性对照si-NC转入EA.hy 926细胞,分别观察基础条件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A)刺激条件下,内皮细胞层在不同时间点对FITC-dextran的通透性;CD151敲低组和对照组内皮细胞行转录组测序;免疫荧光检测各组细胞CD151分布及内化;Western bolt及RT-qPCR检测CD151敲低组及对照组VE-cadherin表达情况,免疫荧光检测各组细胞VE-cadherin分布及内化。结果Miles实验结果提示,WT-模型组小鼠肺组织中染料渗出相较WT-con组增加(P<0.01),KO-模型组小鼠肺组织中染料渗出相较WT-模型组增加(P<0.05)。内皮细胞层通透性检测结果提示,在VEGF-A刺激30、60和120 min后,CD151敲低组对FITC-dextran的通透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转录组测序结果提示,内皮细胞中CD151与囊泡介导的转运存在密切关联。Western bolt和RT-qPCR结果提示,CD151敲低的内皮细胞中VE-cadherin在蛋白和mRNA水平表达较对照组显著下降(均P<0.01)。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提示,在VEGF-A刺激后,与对照组比较,CD151表达下降显著破坏细胞-细胞连接处VE-cadherin的表达,降低了CD151和VE-cadherin在核周区域的共定位。结论CD151的缺失影响内皮细胞囊泡内化再循环,影响VE-cadherin的表达与内化活动,进而影响血管通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 CD151 内化再循环 内皮细胞 血管通透性 VE-CADHERIN
下载PDF
探究心脏介入诊疗术并发急性心血管事件患者实施呼吸阶梯化管理的护理效果 被引量:5
9
作者 姚璐璐 陶敏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18年第1期25-27,共3页
目的观察及分析对于心脏介入诊疗术中并发急性心血管事件的患者实施呼吸阶梯化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本科心脏介入诊疗术中发生急性心血管事件患者250例,且予以患者呼吸阶梯化管理模式,实施相关护理方案。结果顺利实... 目的观察及分析对于心脏介入诊疗术中并发急性心血管事件的患者实施呼吸阶梯化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本科心脏介入诊疗术中发生急性心血管事件患者250例,且予以患者呼吸阶梯化管理模式,实施相关护理方案。结果顺利实施手术的病例有235例,占比94.00%,同时均安全返回病房;实施气管插管和呼吸机辅助呼吸后,被转入到ICU或者CCU展开进一步治疗的病例10例,占比4.00%;另外的5例患者由于原发疾病较重致死,占比2.00%。结论通过采取呼吸阶梯化管理联合有关护理措施,可以让心脏介入诊疗术中产生急性心血管事件患者的呼吸效果进行提升,进而平稳顺利结束手术,有效提升手术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阶梯化管理 护理 心脏介入诊疗术 急性心血管事件
下载PDF
S1P通过调控S1PR1对高糖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10
作者 严惠 赵虎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5-180,共6页
目的探究1-磷酸鞘氨醇(sphingosine-1-phosphate,S1P)对高糖诱导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利用高糖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损伤,使用S1P及其1型受体(S1PR1)的小干扰RNA(si-S1P... 目的探究1-磷酸鞘氨醇(sphingosine-1-phosphate,S1P)对高糖诱导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利用高糖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损伤,使用S1P及其1型受体(S1PR1)的小干扰RNA(si-S1PR1)处理细胞。采用qRT-PCR检测S1PR1转录水平以筛选高沉默效率的si-S1PR1用于后续实验,实验细胞分为对照组(NG)、高渗组(L-Glu)、高糖组(HG)、高糖+S1P组(HG+S1P)、高糖+si-NC+S1P组(HG+si-NC+S1P)、高糖+si-S1PR1+S1P组(HG+si-S1PR1+S1P)。应用CCK-8检测细胞增殖活力,划痕法检测细胞迁移能力,成管实验检测细胞血管形成能力,Western blot检测S1PR1及血管功能相关分子VEGF、VE-cadherin、eNOS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糖组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活力、迁移能力和血管形成能力均显著下降,并伴有S1PR1的表达降低(均P<0.01);同时高糖组细胞血管功能相关分子VEGF、VE-cadherin和eNOS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均P<0.01);给予S1P干预后,S1PR1的表达水平及细胞活力、迁移和血管形成能力均显著回升,同时VEGF、VE-cadherin和eNOS蛋白表达水平亦显著增加(均P<0.01);而以si-S1PR1下调S1PR1表达则抵消了S1P对内皮细胞活力、迁移能力、血管形成能力及功能相关蛋白表达的恢复作用(均P<0.01)。结论S1P通过S1PR1上调血管功能相关分子VEGF、VE-cadherin、eNOS等的表达,对高糖环境下的血管内皮细胞发挥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磷酸鞘氨醇 高糖 血管内皮细胞 血管功能
下载PDF
以体位性发作性高血压为首发表现的肾血管性高血压1例
11
作者 马晓珠 严江涛 +1 位作者 袁刚 曾之晅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24年第3期275-277,共3页
继发性高血压病因复杂,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异性,给临床诊断和治疗带来了一定的挑战。本文介绍1例以反复体位性高血压急性发作为主要表现的肾血管性高血压患者,分析其潜在的病理生理机制,以提高临床医生对肾血管性高血压的关注。患者男,48... 继发性高血压病因复杂,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异性,给临床诊断和治疗带来了一定的挑战。本文介绍1例以反复体位性高血压急性发作为主要表现的肾血管性高血压患者,分析其潜在的病理生理机制,以提高临床医生对肾血管性高血压的关注。患者男,48岁,因“发作性头痛、心悸4个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就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发性高血压 肾动脉狭窄 体位性高血压 纤维肌发育不良
下载PDF
3D技术在心脏超声影像医学教学中的应用
12
作者 朱沭 罗鸿昌 +5 位作者 王单 陈经远 杨淑君 韦素娴 许仁帆 陈光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8期99-104,共6页
为了探讨3D技术在心脏超声影像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以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在本院超声影像科学习的58例规培学员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9人。其中,实验组采用3D技术辅助传统心脏超声影像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对... 为了探讨3D技术在心脏超声影像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以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在本院超声影像科学习的58例规培学员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9人。其中,实验组采用3D技术辅助传统心脏超声影像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对比分析两组学员笔试成绩和上机操作考核结果。同时,学员完成学习满意度调查,以评价两组学员教学满意度的差异。结果:实验组学员的笔试成绩与对照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73.6±9.8)VS(72.9±10.8),P>0.05]。实验组学员上机操作考核耗费时间较对照组更短[(39.6±8.0min)VS(44.0±7.1min),P<0.05]。实验组学员学习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学员上机操作考核耗费时间与教学满意度呈负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为-0.64。结论:3D技术辅助超声影像医学教学是一种有效的医学教学方法,该方法对学员的学习效果、实践应用能力和教学满意度均有积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技术 超声心动图 医师培训
下载PDF
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脑卒中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再发风险的关系 被引量:43
13
作者 张伟丽 祝立新 +5 位作者 孙凯 张春玲 惠汝太 汪道文 廖玉华 万鲁虹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09年第10期666-668,共3页
目的探讨初发脑卒中患者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心脑血管事件再发风险的关系。方法对1823例初发脑卒中患者进行前瞻性随访,Cox生存回归模型分析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心脑血管事件再发风险的关系。结果随访4.5年(中位数0.1~6.0年... 目的探讨初发脑卒中患者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心脑血管事件再发风险的关系。方法对1823例初发脑卒中患者进行前瞻性随访,Cox生存回归模型分析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心脑血管事件再发风险的关系。结果随访4.5年(中位数0.1~6.0年)过程中,412例发生心脑血管事件,其中347例为脑卒中复发,65例为心肌梗死。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最低组比较,校正年龄、性别、吸烟、饮酒等传统危险因素后,高同型半胱氨酸显著增加初发脑卒中患者的心脑血管事件再发风险(风险比1.54,95%可信区间为1.18~2.21)和脑卒中复发风险(风险比1.74,95%可信区间为1.3~2.3)。亚型分析显示,不仅在初发脑梗塞组,而且在初发脑出血组中,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4.5年内的心脑血管事件再发风险均显著相关。结论脑卒中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是卒中复发和心脑血管事件再发风险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 脑卒中 卒中复发 危险因素
下载PDF
RNA干扰选择性下调心肌细胞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_(1a) 被引量:7
14
作者 张敬群 王勇 +1 位作者 马业新 汪道文 《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9-134,共6页
目的用RNA干扰技术选择性下调乳鼠心肌细胞上血管紧张素Ⅱ1a型受体(AT1aR)的表达。方法用携带U6启动子和AT1a特异性短发夹RNA(shRNA)编码序列的质粒载体pAT1a-shRNA1,pAT1a-shRNA2,及含非特异性shRNA编码序列的对照质粒pGenesil-Con(pCo... 目的用RNA干扰技术选择性下调乳鼠心肌细胞上血管紧张素Ⅱ1a型受体(AT1aR)的表达。方法用携带U6启动子和AT1a特异性短发夹RNA(shRNA)编码序列的质粒载体pAT1a-shRNA1,pAT1a-shRNA2,及含非特异性shRNA编码序列的对照质粒pGenesil-Con(pCon),转染原代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通过半定量RT-PCR和Western-blot法检测AT1a,AT2受体的表达情况,以内参照β-actin进行标化。结果pAT1a-shRNA1使AT1a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分别降低70%和67%,pAT1a-shRNA2使之分别降低66%和52%,转染对照质粒组较空白对照组AT1a受体表达及各组AT2受体表达无显著差异。结论RNA干扰技术能选择性下调乳鼠心肌细胞AT1a受体的表达,为心血管疾病基因治疗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受体1型 RNA干扰 质粒 转染 心肌细胞
下载PDF
人参皂甙Rb1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后血管再生的影响 被引量:19
15
作者 刘咏芳 刘少文 刘正湘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期39-44,共6页
目的观察人参皂甙Rb1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后血管再生和心肌VEGF蛋白表达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制作初步探讨。方法结扎SD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将大鼠随机分为Rb1治疗组、单纯手术组及假手术组。手术2周,4周后分别测定有关心功能指标,TTC和... 目的观察人参皂甙Rb1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后血管再生和心肌VEGF蛋白表达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制作初步探讨。方法结扎SD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将大鼠随机分为Rb1治疗组、单纯手术组及假手术组。手术2周,4周后分别测定有关心功能指标,TTC和伊文思兰染色测定梗死区、缺血区的面积比值,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心肌VEGF的表达量,VIII因子和SAM染色观察微血管密度和功能血管再生情况。结果人参皂甙Rb1治疗组心功能好转,心肌微血管密度和功能血管数量明显高于单纯手术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缺血区和梗死区的范围也明显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的表达量也高于单纯手术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人参皂甙Rb1有促进缺血心肌血管生成、保护缺血心肌、缩小梗死面积、改善心功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 血管再生 侧支血管形成
下载PDF
血同型半胱氨酸与心脑血管疾病关系随访研究 被引量:31
16
作者 叶辉 邵娇梅 +3 位作者 蒋键刚 赵春霞 张帆 汪道文 《心脏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60-61,64,共3页
目的研究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方法随机收集173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并按年龄、性别相匹配收集173例健康对照人群,进行1年随访。观察冠心病及脑卒中发病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关系。结果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组... 目的研究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方法随机收集173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并按年龄、性别相匹配收集173例健康对照人群,进行1年随访。观察冠心病及脑卒中发病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关系。结果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组3.6%例发生冠心病(其中有心肌梗死2例),明显高于对照组0.6%(RR为3.0,95%CI:0.4-5.5,P<0.05),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组4.1%例发生脑卒中也明显高于对照组0.6%(RR为3.5,95%CI:0.7-6.4,P<0.05),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组有7.7%例发生冠心病及脑卒中明显高于对照组1.2%(RR为6.4,95%CI:2.7-10.1,P<0.01)。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一个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 冠状动脉疾病 脑卒中 危险因素
下载PDF
Mfn2介导缬沙坦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张文娟 龚俊荣 郭小梅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11,共5页
目的研究缬沙坦对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诱导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其新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VSMCs,采用AngⅡ诱导其增殖,用不同浓度的缬沙坦(10-5、10-6、10-7 ... 目的研究缬沙坦对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诱导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其新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VSMCs,采用AngⅡ诱导其增殖,用不同浓度的缬沙坦(10-5、10-6、10-7 mol/L)进行干预,细胞计数及四氮唑盐试验(MTT)检测VSMCs增殖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线粒体融合素基因-2(mitofusin-2,Mfn2)、Raf、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 1/2,ERK1/2)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AngⅡ能够明显促进VSMCs的增殖,下调Mfn2的表达、增强Raf和ERK1/2的表达;缬沙坦10-5、10-6 mol/L可以拮抗AngⅡ的上述作用,而缬沙坦10-7 mol/L无此作用;缬沙坦对无AngⅡ刺激的VSMCs增殖无明显影响。结论缬沙坦能有效抑制AngⅡ诱导的VSMCs增殖,其机制与调节Mfn2的表达、抑制Ras-Raf-ERK/MAPK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缬沙坦 血管紧张素Ⅱ 血管平滑肌细胞 增殖 线粒体融合素基因-2
下载PDF
瘦素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周期蛋白D1、CDK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黄芬 王华兵 +2 位作者 王丽 周千星 曾和松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6期621-624,共4页
目的观察瘦素对人平滑肌细胞周期时相及cyclin D1、CDK2表达的影响,探讨瘦素促进平滑肌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平滑肌细胞同步于G0期,分为加入浓度为0、20、40、80、100、200ng/ml瘦素的各组。作用24h后分别用MTT法检... 目的观察瘦素对人平滑肌细胞周期时相及cyclin D1、CDK2表达的影响,探讨瘦素促进平滑肌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平滑肌细胞同步于G0期,分为加入浓度为0、20、40、80、100、200ng/ml瘦素的各组。作用24h后分别用MTT法检测细胞活性,用流式仪进行细胞周期时相的检测,Western blot法测定Cyclin D1、CDK2的表达。结果随着瘦素浓度的增加G0/G1期的平滑肌细胞逐渐减少,S期和G2/M期细胞逐渐增加,PI增殖指数逐渐增加。cyclin D1、CDK2蛋白的表达呈剂量依赖性的上升趋势。以上两项检测均在100ng/ml处达最高。结论瘦素上调cyclinD1、CDK2蛋白的表达,可能是促进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瘦素 血管平滑肌细胞 细胞周期 细胞周期蛋白
下载PDF
CD151促进Rac/cdc42信号通路激活并维持体外血管生成的稳定性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涛 李鹏程 +2 位作者 刘照宇 刘正湘 左后娟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3313-3315,共3页
目的探讨CD151及其QRD突变体对Rac/cdc42信号通路和体外血管生成的稳定性影响及机制。方法脂质体介导质粒(pAAV-CD151、pAAV-CD151-QRD、pAAV-anti-CD151)转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将HUVECs细胞分为对照组、CD151组、CD151-QRD组,an... 目的探讨CD151及其QRD突变体对Rac/cdc42信号通路和体外血管生成的稳定性影响及机制。方法脂质体介导质粒(pAAV-CD151、pAAV-CD151-QRD、pAAV-anti-CD151)转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将HUVECs细胞分为对照组、CD151组、CD151-QRD组,anti-CD151 4组,分别取各个不同时间点评价Matrigel上的各组管腔血管形成能力及新生血管的稳定性。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CD151蛋白表达,以及Rac和cdc 42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结果 CD151组内皮细胞CD151表达(1.86±0.15)明显高于对照组(0.90±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D151-QRD组(1.75±0.16)与CD151组相比CD151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nti-CD151组蛋白表达(0.51±0.06)明显下降。在12hMatrigel上CD151及其他各组之间血管生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6h时,各组血管生成有区别。72h,CD151组Matrigel上血管生成明显高于其他各组,其他各组生成的血管不能维持。CD151高表达促进cdc 42,Rac蛋白表达增加,CD151-QRD组、anti-CD151组蛋白表达则较CD151组下降。结论 CD151促进Rac和cdc 42信号通路激活,促进体外血管生成并可维持生成血管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151 脐静脉 内皮细胞 血管生成 血管稳定性
下载PDF
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信号转导通路与血管再狭窄防治 被引量:6
20
作者 廖华 糜涛 郭小梅 《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2期116-120,共5页
上游激活蛋白(Ras)信号通路与血管再狭窄的发生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雷帕霉素和紫杉醇等药物涂层支架主要通过抑制Ras下游的信号转导发挥抗细胞增殖作用。新基因M fn2可直接抑制Ras,其抑制点更高,效果更明显,因而可望用于研制基因涂层... 上游激活蛋白(Ras)信号通路与血管再狭窄的发生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雷帕霉素和紫杉醇等药物涂层支架主要通过抑制Ras下游的信号转导发挥抗细胞增殖作用。新基因M fn2可直接抑制Ras,其抑制点更高,效果更明显,因而可望用于研制基因涂层球囊与基因涂层支架,从而成为血管再狭窄等血管增殖性疾病基因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 信号传导 血管再狭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