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5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肾小球滤过率估算公式在老年人群中的应用
1
作者 杨丹 葛树旺 徐钢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25年第4期265-273,共9页
目的评估肾小球滤过率对老年人群的重要性,探究需要监测肾小球滤过率的老年人群的临床特征,并验证现行常用的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公式的性能。方法收集2012年12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在华中科... 目的评估肾小球滤过率对老年人群的重要性,探究需要监测肾小球滤过率的老年人群的临床特征,并验证现行常用的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公式的性能。方法收集2012年12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进行肾动态显像^(99m)锝-二乙三胺五乙酸测量肾小球滤过率(measur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mGFR)检查且年龄≥60岁的313例患者,分析老年患者的特征,分析常用的eGFR公式与mGFR的一致性、精度与准确度。用布兰德-奥尔特曼散点图比较各公式计算得出的eGFR值与mGFR值之间的偏差,以eGFR在mGFR(1±10%)内的比例(P10)、(1±30%)内的比例(P30)、平均百分比误差(mean percent error,MPE)、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ean absolute percent error,MAPE)评估各公式的准确度。采用t检验比较各公式间的偏差,McNemar检验比较各公式P10和P30间的差异。结果本研究的老年人群年龄为68.3(63.0,72.0)岁。现行常用的eGFR公式均不同程度地高估mGFR,使用残差(eGFRmGFR)的四分位间距(inter quartile range,IQR)、MPE、MAPE、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评估公式eGFR的精度,科克罗夫特-高尔特(Cockroft-Gault)公式和欧洲肾功能联盟(Euro⁃pean kidney function consortium,EKFC)公式均表现了较高的精度,其中Cockroft-Gault公式的MPE和IQR最低,EKFC公式的MAPE和RMSE最低。使用绝对百分比误差在10%和30%以内的患者百分比作为评估eGFR公式准确度性能的指标,EKFC公式和柏林倡议研究(Berlin initiative study,BIS1)公式均表现出较高的准确度,其中EKFC公式的P10最高(26.8%),BIS1公式的P30最高(67.4%)。中国改良简化肾病膳食改良实验(Chinese modified modification of diet in renal disease,C-MDRD)公式在精度及准确度中均表现最差。结论现行常用的eGFR公式均不同程度地高估老年人mGFR,综合来看,EKFC公式在精度和准确度中都有着较好的表现,且EKFC公式的准确度P30高于Cockroft-Gault公式,而C-MDRD公式在精度及准确度中均表现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滤过率 老年人 临床特征 估算肾小球滤过率 公式
下载PDF
心肾代谢综合征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杜恒志 陈琛 《中国心血管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5,共7页
心肾代谢综合征涉及机体多个器官和系统,不仅凸显了心血管疾病、慢性肾脏病和内分泌代谢疾病三大类疾病共同的病理生理机制,还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心脏病和肾脏病的死亡风险。因此,深入了解其发病机制,对于临床治疗和早期预警具有... 心肾代谢综合征涉及机体多个器官和系统,不仅凸显了心血管疾病、慢性肾脏病和内分泌代谢疾病三大类疾病共同的病理生理机制,还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心脏病和肾脏病的死亡风险。因此,深入了解其发病机制,对于临床治疗和早期预警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肾代谢综合征 心力衰竭 慢性肾脏病 代谢疾病
下载PDF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并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双阳性患者1例并文献复习
3
作者 胡建娥 邓元俊 +2 位作者 杜梨果 蔡宏涛 李丹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5年第8期1362-1364,共3页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和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GBM)肾炎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累及全身多个系统,均能引起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现报告1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双阳性患者的诊治过程及临床特征,旨在为...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和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GBM)肾炎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累及全身多个系统,均能引起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现报告1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双阳性患者的诊治过程及临床特征,旨在为临床医师在治疗同类疾病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新月体肾炎
下载PDF
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对晚期慢性肾脏病患者的安全性与有效性的探讨
4
作者 徐钢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4期341-342,共2页
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SGLT2i)是一类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的新型口服降糖药物。它通过抑制近端小管中葡萄糖的重吸收来增加尿中葡萄糖的排泄,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 安全性 有效性
下载PDF
老年住院患者急性肾损伤科室分布与临床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赵兴阳 徐钢 葛树旺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24年第3期185-194,共10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老年住院患者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在不同临床科室的分布、发生率、临床特点以及与院内死亡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间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老年住院患者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在不同临床科室的分布、发生率、临床特点以及与院内死亡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间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入院且年龄≥65岁的老年患者病历。收集的临床数据包括人口学资料、合并症、药物使用情况和实验室检查结果。AKI的定义依据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指南,基于动态基线肌酐算法判断AKI的发生。采用堆积柱状图展示AKI的不同科室分布和发生率,运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AKI患者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及Log-rank检验比较不同AKI分级患者的累积生存率。结果符合纳排标准的老年患者共154696例,其中6879例(4.4%)发生AKI。不同科室中的AKI分布和发生率存在显著差异。重症医学科的发生率最高(30.1%),其次是心脏大血管外科(24.3%)和创伤外科(11.3%)。老年AKI患者的院内病死率为15.9%,且随AKI级别增加而上升。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发现,更高的AKI分级(OR=2.89,95%CI:2.15~3.88,P<0.001)、肺部感染(OR=2.01,95%CI:1.59~2.56,P<0.001)、恶性肿瘤(OR=1.59,95%CI:1.25~2.04,P<0.001)、低白蛋白血症(OR=1.94,95%CI:1.54~2.43,P<0.001)等是老年AKI患者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在符合标准的AKI人群中,仅有6.0%的患者出院有“AKI”诊断。结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老年住院患者AKI发生率随年龄增加而提高,老年AKI患者大多合并基础疾病及使用肾毒性药物,且多分布在肾病内科以外的临床科室。年龄、AKI分级、肺部感染、糖尿病、恶性肿瘤、低蛋白血症等是老年AKI患者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住院期间多数AKI被漏诊,临床医生应提高对老年AKI患者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损伤 老年患者 流行病学
下载PDF
武汉市慢性肾脏病流行现状及影响因素
6
作者 李利丽 陈菊红 王李胜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4年第9期646-649,共4页
目的调查武汉市慢性肾脏病(CKD)流行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多级整群抽样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武汉市13个行政区2187例常住居民为研究对象,对一般人口学特征、健康状况与既往病史、生活方式与行为因素进行调查。采用SP... 目的调查武汉市慢性肾脏病(CKD)流行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多级整群抽样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武汉市13个行政区2187例常住居民为研究对象,对一般人口学特征、健康状况与既往病史、生活方式与行为因素进行调查。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分别采用χ^(2)检验或秩和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KD的影响因素。结果221例被诊断为CKD,CKD患病率为10.11%(221/2187),CKD 1~5期分别为52例、68例、57例、29例和15例。173例(7.91%)肾功能下降,96例(4.39%)血尿阳性,118例(5.40%)蛋白尿阳性,89例(4.07%)肾脏B超异常。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4.575,95%CI 3.123~6.710)、高血压(OR=2.785,95%CI 2.224~3.492)、糖尿病(OR=2.437,95%CI 1.859~3.194)、心血管病(OR=2.191,95%CI 1.596~3.009)、高尿酸血症(OR=1.867,95%CI 1.346~2.594)、高甘油三酯血症(OR=1.783,95%CI 1.347~2.363)、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症(OR=1.352,95%CI 1.003~1.825)、吸烟史(OR=1.466,95%CI 1.139~1.887)、高盐饮食(OR=1.468,95%CI 1.141~1.886)及重体力劳动(OR=1.672,95%CI 1.238~2.256)为CKD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高龄、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病、高尿酸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低HDL-C血症、吸烟、高盐饮食及重体力劳动均为武汉地区CKD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需加强高危人群的早期筛查和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武汉市 流行病学调查
下载PDF
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在肾小管上皮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调控作用及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预保护效应 被引量:12
7
作者 周文祥 杨永丽 +4 位作者 杨晓 夏章晖 韩敏 聂祥智 徐翠玲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14-320,共7页
目的探讨PI3K/Akt/GSK-3β通路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细胞凋亡的调控及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uEPO)的预保护作用。方法正常培养的HK-2细胞,分为7组,正常对照组、缺血再灌注(I/R)组、LY294002干预组(PI3K/Akt阻断... 目的探讨PI3K/Akt/GSK-3β通路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细胞凋亡的调控及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uEPO)的预保护作用。方法正常培养的HK-2细胞,分为7组,正常对照组、缺血再灌注(I/R)组、LY294002干预组(PI3K/Akt阻断剂10μmol/L)、LiCl干预组(GSK-3β阻断剂20μmol/L)、rHuEPO干预组(20U/L)、rHuEPO+LY294002双干预组、rHuEPO+LiCl双干预组。Western blot法检测蛋白激酶B(Akt)、AktSer473、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GSK-3βSer9及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3活性;MTT法检测细胞活力;An-nexinⅤ/PI染色结合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缺血再灌注损伤诱导HK-2细胞凋亡率上调[(15.2±1.4)%]、Akt活性水平下降、GSK-3β及Caspase3酶活性水平上调,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I/R组相比,LY294002干预使细胞凋亡率进一步上调[(18.2±2.1)%]、Akt活性水平下调、GSK-3β及Caspase3酶活性上调;LiCl干预使细胞凋亡率下调[(12.3±0.8)%]、Akt活性水平上调、GSK-3β及Caspase3酶活性下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HuEPO干预与I/R组相比,细胞凋亡率下降[(11.1±1.6)%]、Akt活性水平升高而GSK-3β及Caspase3酶活性下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rHuEPO干预组比较,rHuEPO+LY294002双干预组细胞凋亡率升高[(13.4±1.9)%]、Akt活性水平下降而GSK-3β及Caspase3酶活性上调;rHuEPO+LiCl双干预组细胞凋亡率下调[(7.5±1.3)%]、Akt活性水平上升而GSK-3β及Caspase3酶活性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缺血再灌注损伤可引起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Akt活性降低及GSK-3β活性升高,影响Caspase3依赖的外源性凋亡途径可能是其凋亡机制之一。rHuEPO可通过增强Akt活性,降低GSK-3β及Caspase3酶活性,减少细胞凋亡,对HK-2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 糖原合成酶激酶3Β 缺血再灌注损伤 肾小管上皮细胞 细胞凋亡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
下载PDF
昆明山海棠对实验性肾炎的干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12
8
作者 曾红兵 常伟 +1 位作者 邵菊芳 刘晓城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036-1039,1044,共5页
目的探讨昆明山海棠治疗大鼠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模型的有效性及作用机制。方法应用兔抗大鼠胸腺细胞免疫血清(ATS)复制大鼠MsPGN模型,将实验大鼠分为对照组(A组)、模型组(B组)、昆明山海棠治疗组(C组)、泼尼松治疗组(D组)、昆明山海... 目的探讨昆明山海棠治疗大鼠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模型的有效性及作用机制。方法应用兔抗大鼠胸腺细胞免疫血清(ATS)复制大鼠MsPGN模型,将实验大鼠分为对照组(A组)、模型组(B组)、昆明山海棠治疗组(C组)、泼尼松治疗组(D组)、昆明山海棠与泼尼松联合治疗组(E组),分别于第1、2及4周测定肝肾功能,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RT-PCR技术及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观察各组肝肾功能变化、系膜区TGF-β1蛋白及肾皮质mRNA表达以及Smad3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各组在观察期间均无明显肝肾功能不良。模型组系膜区TGF-β1蛋白表达及肾皮质TGF-β1,Smad3mRNA表达增高,3个治疗组TGF-β1蛋白表达及肾皮质TGF-β1和Smad3mRNA表达均较模型组显著降低(均P<0.01),以联合治疗组降低最明显。结论昆明山海棠可能是通过抑制TGF-β1的表达,改善肾小球系膜的增殖,达到减少蛋白尿,延缓肾功能的进展。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TGF-β1/Smads通路。昆明山海棠与泼尼松有协同作用,两种药物合用治疗效果更明显,且不增加肝肾损害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昆明山海棠 转化生长因子-Β1 SMAD3
下载PDF
姜黄素对大鼠肾系膜细胞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4
9
作者 张俊 刘晓城 +1 位作者 周文祥 韩敏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9-102,共4页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影响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肾系膜细胞,同步后用血清刺激,并用不同浓度的姜黄素、姜黄素联合mTOR特异阻断剂雷帕霉素、姜黄素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影响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肾系膜细胞,同步后用血清刺激,并用不同浓度的姜黄素、姜黄素联合mTOR特异阻断剂雷帕霉素、姜黄素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特异抑制剂LY294002进行干预处理。采用RT-PCR检测CTGF和纤维连接蛋白(Fn)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CTGF蛋白和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表达。结果①血清刺激系膜细胞6 h,姜黄素浓度依赖性抑制CTGF和Fn mRNA的表达;姜黄素联合雷帕霉素对CTGF和Fn mRNA表达的抑制作用较单用同浓度姜黄素明显;LY294002预处理后,姜黄素对CTGF和Fn mRNA表达的抑制作用较未预处理组减弱。②25μmol/L姜黄素作用细胞301、20 min,p-Akt蛋白表达较同时间点血清对照组明显减弱;且LY294002预处理后姜黄素对p-Akt表达的抑制作用较未预处理组亦明显减弱。③血清刺激系膜细胞24 h,姜黄素对CTGF蛋白的表达亦起抑制作用;姜黄素联合雷帕霉素对CTGF蛋白表达抑制更明显;LY294002预处理后,姜黄素对CTGF蛋白表达的抑制效果较未预处理组减弱。结论姜黄素可抑制血清刺激的肾小球系膜细胞CTGF的表达,其机制可能与PI3K/Akt信号途径和mTOR信号途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P13K/Akt/mTOR信号途径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性水肿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1
10
作者 石黎明 宁勇 +1 位作者 郑祥雄 林庆友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30-1031,共2页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性水肿的疗效。方法:以52例糖尿病肾病中-重度水肿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与对照组(26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黄芪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常...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性水肿的疗效。方法:以52例糖尿病肾病中-重度水肿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与对照组(26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黄芪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常规和黄芪静滴治疗。2周后观察水肿消退情况以及尿量、24h尿蛋白、血清白蛋白(ALB)、血清肌酐(Scr)和主要凝血指标等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2周后尿量增多、水肿明显改善(P<0.05),24h尿蛋白明显减少,ALB增加,Scr明显下降(P<0.05)。主要凝血指标除纤维蛋白原明显下降外(P<0.05),其他指标如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亦未见明显出血副作用。结论:低分子肝素钙联合黄芪注射液可降低尿蛋白、提高血清白蛋白,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高凝状态、调节血液流变学、促使组织间液回流,从而对糖尿病肾病性水肿具有较好的利尿消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低分子肝素钙 黄芪 水肿
下载PDF
姜黄素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病变的作用及对肾脏Smad7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1
11
作者 陈丽 刘晓城 宁勇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38-440,444,共4页
目的 探讨姜黄素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病变的作用及对肾脏Smad7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诱导大鼠糖尿病后 ,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 ,比较各组的血生化、尿微量白蛋白排泄量、肾脏病理改变及Smad7的免疫组化。结果 糖尿病大鼠内生肌酐清除... 目的 探讨姜黄素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病变的作用及对肾脏Smad7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诱导大鼠糖尿病后 ,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 ,比较各组的血生化、尿微量白蛋白排泄量、肾脏病理改变及Smad7的免疫组化。结果 糖尿病大鼠内生肌酐清除率 (Ccr)、尿微量白蛋白 (mAlb)排泄量较正常鼠增多 ,系膜基质增生 ,Smad7表达明显下降 ;姜黄素治疗能明显降低Ccr (P <0 0 5 ) ,减少Alb排泄量 (P <0 0 5 ) ,抑制系膜基质增生 ,上调Smad7的表达 (P <0 0 5 )。结论 姜黄素对糖尿病肾病具有明显疗效 ,其机制至少部分是通过上调Smad7的表达 ,拮抗转化生长因子 β的作用 ,从而抑制肾脏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大鼠 肾脏病 SMAD7表达 糖尿病肾病 DN
下载PDF
苦参素对肾间质纤维化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间质转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8
12
作者 高红宇 何晓峰 +3 位作者 邵菊芳 易艳 黄晓丽 刘晓城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35-539,共5页
目的探讨苦参素对肾间质纤维化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间质转分化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大鼠行单侧输尿管结扎(UUO)建立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模型。实验分为假手术、UUO及苦参素治疗组。治疗组在UUO的基础上每天以苦参素100mg/kg腹腔注射。各... 目的探讨苦参素对肾间质纤维化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间质转分化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大鼠行单侧输尿管结扎(UUO)建立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模型。实验分为假手术、UUO及苦参素治疗组。治疗组在UUO的基础上每天以苦参素100mg/kg腹腔注射。各组于术后第7、14、21天分别处死5只大鼠,分别检测大鼠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尿素氮(BUN)、肌酐(SCr)及24h尿蛋白定量。用PAS及Masson染色法观察肾脏病理改变。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3、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及Ⅰ型胶原(ColⅠ)的表达。用RT-PCR法测定肾组织TGF-β1及α-SMA mRNA水平。结果与UUO组比较,苦参素治疗组肾脏TGF-β1、Smad3、α-SMA及ColⅠ的表达明显减少,肾小管损害和肾间质纤维化的程度也明显减轻。治疗组TGF-β1 mRNA及α-SMA mRNA表达显著低于对应时间点的UUO组。结论苦参素可下调TGF-β1、ColⅠ的表达,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及肌成纤维细胞的活化与增殖,其作用途径可能是通过下调Smad3的表达,从而干预Smad3介导的细胞内信号转导,最终减轻肾间质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素 肾间质纤维化 肾小管上皮细胞-间质转分化
下载PDF
甘草酸二胺抗大鼠肾间质纤维化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11
13
作者 马立彬 邓刚 +1 位作者 王鸣 刘晓城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56-759,共4页
目的探讨甘草酸二胺对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及其与TGF-β1/Smad2通路的关系。方法以Wistar大鼠单侧输尿管梗阻(UUO)为模型,在不同的时间点(7、14、28 d)处死动物,以Masson染色观察甘草酸二胺治疗前后梗阻侧肾小管的损害、肾间质纤维化指数... 目的探讨甘草酸二胺对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及其与TGF-β1/Smad2通路的关系。方法以Wistar大鼠单侧输尿管梗阻(UUO)为模型,在不同的时间点(7、14、28 d)处死动物,以Masson染色观察甘草酸二胺治疗前后梗阻侧肾小管的损害、肾间质纤维化指数;以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肾小管间质中转化生长因β1(TGF-β1)、Smad2信号蛋白及纤维连接蛋白(FN)等的表达情况;结果①随着梗阻时间的延长,肾小管损害、肾间质纤维化程度逐渐加重,呈时间依赖性(P<0.01);TGF-β1、Smad2、FN蛋白呈时间依赖性上调(P<0.01),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1);TGF-β1与Smad2、Smad2与FN、TGF-β1与FN蛋白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r=0.987,r=0.992,r=0.981,均P<0.01)。②甘草酸二胺能改善UUO所致的肾间质纤维化程度(P<0.01),下调肾脏组织TGF-β1、Smad2、FN蛋白的表达(P<0.01)。结论甘草酸二胺能减轻UUO所致的肾间质纤维化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TGF-β1/Smads通路的激活,减少肾间质纤维连接蛋白的沉积,减轻肾间质的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1 SMAD2 肾纤维化 甘草酸
下载PDF
高表达PTEN抑制TGF-β1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 被引量:5
14
作者 位红兰 曾锐 +4 位作者 刘林 张娟 罗昀 葛树旺 徐钢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21-724,共4页
目的研究PTEN高表达对TGF-β1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抑制及其信号传导机制。方法脂质体介导含人全长PTEN基因或空载体转染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C细胞)48 h,倒置荧光显微镜检测PTEN转染组及空载体转染组绿色荧光蛋白表达;Western blo... 目的研究PTEN高表达对TGF-β1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抑制及其信号传导机制。方法脂质体介导含人全长PTEN基因或空载体转染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C细胞)48 h,倒置荧光显微镜检测PTEN转染组及空载体转染组绿色荧光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检测正常组、PTEN转染组、空载体转染组中PTEN蛋白表达;RT-PCR检测3组中PTEN mRNA表达。然后将实验分为正常组、TGF-β1刺激组(给予TGF-β1刺激)、PTEN+TGF-β1组(PTEN基因转染后给予TGF-β1刺激)、空载体+TGF-β1组(空载体转染后给予TGF-β1刺激),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E-cad-herin、α-SMA、Akt、p-Akt表达水平。结果PTEN基因及空载体转染HKC细胞48 h后可见明显绿色荧光蛋白表达;PTEN转染组PTEN蛋白及PTEN mRNA表达较正常组及空载体转染组细胞均显著上升(均P<0.05)。在正常组、TGF-β1刺激组、PTEN+TGF-β1组、空载体+TGF-β1组中,TGF-β1刺激组及空载体+TGF-β1组较正常组E-cadherin表达明显下降(均P<0.05),而α-SMA及p-Akt表达显著上升(均P<0.05);PTEN+TGF-β1组较TGF-β1刺激组及空载体+TGF-β1组α-SMA及p-Akt表达明显下降(均P<0.05),而E-cadherin表达上升(均P<0.05);各组细胞Akt表达水平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PTEN通过阻止PI3K/Akt通路活化而抑制TGF-β1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EN 肾小管上皮细胞 细胞转分化 PI3K/AKT
下载PDF
红花黄色素联用奥美沙坦对肾性高血压大鼠循环及心肌组织IL-6和IL-10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汪汉东 周忠荣 +1 位作者 张春天 徐钢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226-2228,共3页
目的比较红花黄色素(SY)联用奥美沙坦(OM)与单药治疗对高血压大鼠循环及心肌组织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IL)-6和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腹主动脉结扎法建立高血压大鼠模型,将5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SY组、OM组... 目的比较红花黄色素(SY)联用奥美沙坦(OM)与单药治疗对高血压大鼠循环及心肌组织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IL)-6和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腹主动脉结扎法建立高血压大鼠模型,将5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SY组、OM组及联合用药组,疗程7 w,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大鼠血清及心肌组织匀浆内IL-6和IL-10水平。各组心肌组织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IL-6和IL-10的表达水平。结果 (1)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血清及心肌组织内IL-6和IL-10的水平均明显升高(P<0.001);(2)与模型组相比,各药物组血清及心肌组织内IL-6水平都明显降低(P<0.001),而血清及心肌组织内IL-10的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3)与单药治疗相比,联合用药组心肌组织内IL-6水平下降更加明显(P<0.001),但对IL-10及血清IL-6水平影响不大(P>0.05);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与ELISA结果一致。结论肾性高血压大鼠循环和心肌组织内促炎性细胞因子IL-6和抗炎性细胞因子IL-10水平均明显升高,无论是单药治疗还是联合用药均可以明显降低循环和心肌组织内IL-6的水平,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可维持IL-10的水平,联合用药比单药治疗对降低心肌组织内IL-6的水平效果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性高血压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10 红花黄色素 奥美沙坦
下载PDF
羟苯磺酸钙对糖尿病大鼠肾小球MMP9/TIMP1的影响 被引量:9
16
作者 董骏武 刘晓城 +3 位作者 刘慎微 李明波 徐艳梅 崔冰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05年第6期419-421,共3页
目的观察羟苯磺酸钙对糖尿病(DM)大鼠肾小球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胶原IV以及肾小球基底膜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糖尿病模型由SpregueDawley(SD)大鼠单肾切除联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 目的观察羟苯磺酸钙对糖尿病(DM)大鼠肾小球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胶原IV以及肾小球基底膜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糖尿病模型由SpregueDawley(SD)大鼠单肾切除联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给药组(DD组)每天给予羟苯磺酸钙100mg/kg。12周后观察各组大鼠肾脏超微结构的改变以及免疫组化检查肾组织MMP9、TIMP1和胶原IV表达的变化。结果12周后电镜检查显示DD组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轻于糖尿病对照组(DM组),无胶原纤维的增生,内皮细胞孔距不及单肾切除对照组(NC组)均匀,但较DM组均匀,足细胞突起排列尚整齐,免疫组织化学显示DD组TIMP1、胶原IV明显低于DM组。结论羟苯磺酸钙能抑制胶原IV过度积聚、减轻肾小球基底膜增厚,这可能与抑制糖尿病大鼠肾脏TIMP1表达、上调MMP9/TIMP1比值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羟苯磺酸钙 基质金属蛋白酶 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 胶原蛋白Ⅳ
下载PDF
大鼠5/6肾切除肾脏中血红素氧合酶-1免疫组织化学及病理学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杨成 刘晓城 兰天飙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58-160,164,共4页
目的 探讨血红素氧合酶 1(HO 1)在慢性肾功能不全 (CRF)大鼠肾脏中的表达、活性变化以及对肾脏病理学的影响。方法 将 5 / 6肾切除大鼠分为假手术组、CRF组和Hemin组。第 2次术后 8周观察肾组织病理学改变 ,免疫组化方法检测HO 1在大... 目的 探讨血红素氧合酶 1(HO 1)在慢性肾功能不全 (CRF)大鼠肾脏中的表达、活性变化以及对肾脏病理学的影响。方法 将 5 / 6肾切除大鼠分为假手术组、CRF组和Hemin组。第 2次术后 8周观察肾组织病理学改变 ,免疫组化方法检测HO 1在大鼠肾脏中的表达、分布 ,检测血清及肾组织中HO 1活性。结果 HO 1主要分布于肾皮质的近端、远端小管以及肾髓质的集合管、髓袢的上皮细胞内 ;HO 1在CRF大鼠肾脏中表达及活性降低。病理学检查显示 ,Hemin组大鼠肾小球系膜增生程度明显低于CRF组大鼠 ,同时肾间质炎性细胞浸润及纤维化程度也较CRF组轻。结论 HO 1在CRF大鼠肾脏中表达及活性降低 ,HO 1可明显减轻CRF大鼠肾脏病理学损伤 ,延缓肾脏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红素氧合酶-1 慢性肾功能不全 氯化高铁血红素 组织病理学 免疫组化法 炎性细胞
下载PDF
姜黄素对高糖培养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及纤维连接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崔冰 刘晓城 +2 位作者 张俊 韩敏 李名波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83-685,共3页
目的:研究姜黄素对高糖培养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及纤维连接蛋白(FN)表达的影响。方法:以大鼠系膜细胞(MCs)为受试对象,将MCs分为7组:①正常对照组(5mmol/L葡萄糖,NG组),②高糖组(30mmol/L葡萄糖,HG组),③高糖+6.25μmol/L姜黄素组... 目的:研究姜黄素对高糖培养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及纤维连接蛋白(FN)表达的影响。方法:以大鼠系膜细胞(MCs)为受试对象,将MCs分为7组:①正常对照组(5mmol/L葡萄糖,NG组),②高糖组(30mmol/L葡萄糖,HG组),③高糖+6.25μmol/L姜黄素组,④高糖+12.5μmol/L姜黄素组,⑤高糖+25μmol/L姜黄素组,⑥高糖+50μmol/L姜黄素组,⑦高糖+100μmol/L姜黄素组。分别作用24h后,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用WesternBlot法测定细胞内FN蛋白表达。结果:作用24h后,高糖明显诱导MCs增殖并上调细胞内FN表达。不同浓度姜黄素均能抑制高糖诱导的细胞增生,并抑制FN蛋白表达增加。结论:姜黄素能抑制高糖诱导的MCs增殖,并下调FN蛋白表达,提示姜黄素可能通过阻抑FN表达减少细胞外基质积聚,从而发挥对糖尿病肾脏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系膜细胞 纤维连接蛋白 大鼠
下载PDF
辛伐他汀对高脂血症肾损害大鼠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姚颖 许见丰 +2 位作者 田兴奎 刘晓城 邵菊芳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6年第2期144-147,共4页
目的:观察高脂血症肾损害大鼠应用辛伐他汀治疗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丙二醛(MDA)的变化,以探讨辛伐他汀对高脂血症肾损害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将3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高脂模型组和辛伐他汀治疗组[2.5mg/(kg... 目的:观察高脂血症肾损害大鼠应用辛伐他汀治疗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丙二醛(MDA)的变化,以探讨辛伐他汀对高脂血症肾损害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将3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高脂模型组和辛伐他汀治疗组[2.5mg/(kg·d)],每组10只,观察12周。实验中监测各组大鼠血脂、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及24小时尿蛋白排泄量(UPE)等变化,并观察血、尿和肾组织中TNFα以及血、肾组织MDA含量的改变。结果:辛伐他汀治疗组血脂水平较高脂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UPE、尿NAG的排出明显减少(P<0.01);尿及肾组织TNFα水平以及肾组织MDA含量亦明显降低(P<0.05)。结论:辛伐他汀除明显降脂作用外,还能显著降低TNFα和MDA的水平,TNFα和MDA的变化可能是其保护高脂血症肾损害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血症 肾损害 辛伐他汀 肿瘤坏死因子-Α 丙二醛
下载PDF
SB203580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时细胞凋亡及p38MAPK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6
20
作者 李荣山 丁涛 刘晓城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4期317-321,共5页
目的 探讨不同时间及不同浓度p38MAPK特异性抑制剂SB2 0 35 80对肾缺血 /再灌注损伤过程中肾功能、细胞凋亡及 p38MAPK活性、表达量、p38MAPK底物的影响。 方法  4 9只大鼠按缺血 /再灌注及给药时间的不同 ,随机分为 7组 ,每组7只大... 目的 探讨不同时间及不同浓度p38MAPK特异性抑制剂SB2 0 35 80对肾缺血 /再灌注损伤过程中肾功能、细胞凋亡及 p38MAPK活性、表达量、p38MAPK底物的影响。 方法  4 9只大鼠按缺血 /再灌注及给药时间的不同 ,随机分为 7组 ,每组7只大鼠按正交拉丁方表的顺序 ,经尾静脉注射相同体积、不同剂量的SB ,使其在大鼠体内达到不同的浓度。测定BUN和Scr;用TUNEL试剂盒检测细胞凋亡情况 ;Westernblot技术用于蛋白定性及半定量分析。结果 SB可显著减轻大鼠肾缺血 /再灌注损伤造成的Scr和BUN的升高、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凋亡及 p38MAPK的激活 ,但存在模型、剂量及给药时机的差异 (P<0 .0 5 ) ,缺血前 3h之前给药 ,使其体内血药浓度达到 5 μmol/L左右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结论 SB可显著减轻大鼠肾缺血 /再灌注损伤 ,在缺血前 3h之前给药 ,同时使其血药浓度达到 5 μmol/L左右可取得最佳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灌注损伤 SB203580 P38MAP激酶 细胞凋亡 大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