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4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院质量与安全评价指导下的血液专科病房护理岗位安全管理 被引量:7
1
作者 徐丽 于明峰 杨柳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15期59-61,共3页
目的探讨在医院质量与安全评价指导下血液专科病房护理岗位安全管理的实施效果。方法在对医院质量与安全评价标准充分解读及指导下,血液专科病房着重护理岗位安全管理,重点落实岗位设置、培训及管理各项措施。结果实施1年后,患者满意度... 目的探讨在医院质量与安全评价指导下血液专科病房护理岗位安全管理的实施效果。方法在对医院质量与安全评价标准充分解读及指导下,血液专科病房着重护理岗位安全管理,重点落实岗位设置、培训及管理各项措施。结果实施1年后,患者满意度、护士满意度及一级护理评分较实施前显著提高(均P<0.05)。结论通过医院质量与安全评价活动的开展,指导血液专科构建护理安全文化,促进内涵建设,保障了患者护理安全,提升了专科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专科病房 岗位管理 医院质量与安全评价 安全管理 护理管理
下载PDF
传统两性霉素B和脂质体两性霉素B治疗血液病患者安全性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2
作者 徐芳菲 梁密 黄伟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1期8-14,共7页
目的比较传统两性霉素B(conventional amphotericin B,C-AMB)和脂质体两性霉素B(liposomal amphotericin B,L-AMB)治疗血液病患者的安全性。方法收集2016年—2022年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血液科接受C-AMB或L-AMB治疗的... 目的比较传统两性霉素B(conventional amphotericin B,C-AMB)和脂质体两性霉素B(liposomal amphotericin B,L-AMB)治疗血液病患者的安全性。方法收集2016年—2022年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血液科接受C-AMB或L-AMB治疗的血液病患者信息,通过倾向性匹配评分分析法将两组患者年龄和性别进行匹配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总时间,因治疗成功或失败而停药的发生率,因低钾血症、肝毒性和肾毒性等不良反应导致停药的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两组患者在肾毒性和低钾血症发生率方面也没有明显差异。但是,两性霉素B的单日最大剂量是影响其相关肾毒性和低钾血症的关键因素。结论C-AMB仍然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中使用的安全有效的药物,特别是对于经济条件较差、需要接受经验性或抢先抗真菌治疗的血液病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两性霉素B 脂质体两性霉素B 药品安全 血液病
下载PDF
血液科病房感染致病菌分布特点及药物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14
3
作者 李登举 刘文励 +1 位作者 孙自庸 朱旭慧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6期861-865,共5页
为了了解本院近两年血液科病房致病菌临床分布特点及其对抗生素的药物敏感性 ,按常规方法从标本中对致病菌进行分离和培养。细菌药敏试验采用Kirby Bauer法 ,真菌药敏试验应用ATBFUNGUS药敏条。结果显示 ,从所有送检标本中分离出致病菌... 为了了解本院近两年血液科病房致病菌临床分布特点及其对抗生素的药物敏感性 ,按常规方法从标本中对致病菌进行分离和培养。细菌药敏试验采用Kirby Bauer法 ,真菌药敏试验应用ATBFUNGUS药敏条。结果显示 ,从所有送检标本中分离出致病菌共 10 2株 ,其中革兰阳性菌 (G +菌 )占 4 2 .2 % ,革兰阴性菌 (G -菌 )占 3 4 .3 % ,真菌占3 .5 %。 5 8.8%致病菌分离自恶性血液病患者 ,2 7.5 %来自不明原因的发热 (FUO)患者。此外 ,在患者处于粒细胞缺乏或者白细胞减少时分离出的致病菌就占到 5 1.0 %。分离出的真菌大多对抗真菌药物敏感 ,而G +菌对万古霉素(vancomycin)最敏感 ,G -菌对亚胺培南 (imipenem)最敏感 ,多数细菌呈多重耐药性。结论 :血液科病房感染与患者自身抵抗力低下、白细胞减少或粒细胞缺乏、肿瘤负荷过重等多种因素有关。临床上及时进行微生物学检查和药敏试验 ,对合理选择抗生素、降低感染发生率和死亡率以及减少耐药菌株产生均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病 病房感染 致病菌药物敏感性
下载PDF
血液专科护理质量监测指标制定及应用效果 被引量:21
4
作者 徐丽 于明峰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19期68-70,共3页
目的建立血液专科护理质量监测指标,提高专科护理质量。方法制订血液专科化疗患者口腔黏膜炎发生率、疼痛干预率、PICC/CVC意外脱管率、PICC/CVC相关性感染发生率、化疗外渗发生率、腹泻(肠道GVHD)患者肛周皮肤损伤发生率、护理相关性... 目的建立血液专科护理质量监测指标,提高专科护理质量。方法制订血液专科化疗患者口腔黏膜炎发生率、疼痛干预率、PICC/CVC意外脱管率、PICC/CVC相关性感染发生率、化疗外渗发生率、腹泻(肠道GVHD)患者肛周皮肤损伤发生率、护理相关性医源性皮肤损伤(皮肤GVHD)发生率等7项专科护理质量监测指标,明确指标的关键内容和科学测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临床评价指标监测结果,观察2014年临床评价指标监测结果变化,指导临床专科护理工作。结果前后2年的指标比较,PICC/CVC相关性感染发生率、化疗外渗发生率、化疗患者口腔黏膜炎发生率下降,患者平均住院日缩短。结论建立血液专科护理质量监测指标,对护理质量管理具有导向作用,能有目的有针对性地促进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内科 专科护理质量监测指标 护理管理
下载PDF
血常规动态监测表在武汉市某医院恶性血液病化疗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徐丽 阮海涛 于明峰 《医学与社会》 2014年第6期43-45,共3页
目的:探讨血常规动态监测表在武汉市某医院恶性血液病化疗患者护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设计血常规动态监测表,并在104例恶性血液病化疗患者医院感染控制中实施应用,统计患者依从性、满意度和护理人员护理质量等各项指标,与对照组104名... 目的:探讨血常规动态监测表在武汉市某医院恶性血液病化疗患者护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设计血常规动态监测表,并在104例恶性血液病化疗患者医院感染控制中实施应用,统计患者依从性、满意度和护理人员护理质量等各项指标,与对照组104名患者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比较,依从性和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提高(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血常规动态监测表的应用有利于提高患者自我保健意识,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同时提高责任护士对病情的掌握程度,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服务,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管理 血常规动态监测 预防控制
下载PDF
使用抗血栓药物或合并血小板减少的肿瘤患者进行侵入性操作时的围手术期管理:国际血栓与止血学会科学和标准化委员会指南解读 被引量:1
6
作者 李登举 《血栓与止血学》 CAS 2023年第1期1-4,共4页
癌症患者血栓形成风险增加,常需要抗凝和/或抗血小板治疗,而癌症本身或癌症相关的治疗也可能会导致血小板减少。这部分患者在接受创伤性操作或者小手术(如骨髓活检,静脉置管,腰椎穿刺等)时,围手术期抗凝或抗血小板管理是非常值得慎重思... 癌症患者血栓形成风险增加,常需要抗凝和/或抗血小板治疗,而癌症本身或癌症相关的治疗也可能会导致血小板减少。这部分患者在接受创伤性操作或者小手术(如骨髓活检,静脉置管,腰椎穿刺等)时,围手术期抗凝或抗血小板管理是非常值得慎重思考的。为此,国际血栓与止血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n Thrombosis&Haemostasis, ISTH)止血和恶性肿瘤小组组织专家制订了此指南。鉴于临床实际情况的复杂性,我们在精简指南原文、提高可读性的基础上同步给出了相应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血小板减少 围手术期 抗凝 抗血小板
下载PDF
血液病患者血流感染耐碳青霉烯肠杆菌的危险因素分析
7
作者 李赟 李琳 +7 位作者 林漓 尹琎 徐金环 汪玥 陈中举 隗佳 孙自镛 张义成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23年第9期609-612,共4页
目的 评估血液病患者血流感染耐碳青霉烯肠杆菌(CRE)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纳入肠杆菌科细菌菌血症的血液病患者112例,根据从血培养标本中分离出的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敏感性,将所有患者分为CRE组(26例)及碳青霉烯敏感肠... 目的 评估血液病患者血流感染耐碳青霉烯肠杆菌(CRE)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纳入肠杆菌科细菌菌血症的血液病患者112例,根据从血培养标本中分离出的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敏感性,将所有患者分为CRE组(26例)及碳青霉烯敏感肠杆菌组(CSE组,86例)。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住院时间、既往住院次数、原发病、接受标准治疗后的状态、带有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粒细胞缺乏时间、确诊前多器官系统症状、治疗方法、3个月内抗生素使用情况、原发病、肠杆菌种类、生存结局并分组进行比较。相关性分析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CRE组住院时间、粒细胞缺乏时间、院内感染、死亡、确诊前出现消化系统症状、接受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治疗、3个月内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及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患者比例均高于CSE组,原发病接受标准治疗后缓解患者比例低于CSE组(P<0.05)。CRE组感染肺炎克雷伯菌患者比例高于CSE组,感染大肠埃希菌患者比例低于CSE组(P<0.001)。CRE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仅为3.5天,CSE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未达。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原发病接受标准治疗后缓解状态、粒细胞缺乏时间、确诊前出现消化系统症状,接受CAR-T治疗、住院时间、3个月内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均与血液病患者发生CRE菌血症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粒细胞缺乏时间、确诊前出现消化系统症状、3个月内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均为血液病患者发生CRE菌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粒细胞缺乏时间、确诊前出现消化系统症状、3个月内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均为血液病患者血流感染CRE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医师应早期识别感染高危人群并提前干预,以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碳青霉烯肠杆菌 血液病 危险因素 血流感染 粒细胞缺乏
下载PDF
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高发地区血液肿瘤患者的管理:武汉同济医院经验 被引量:1
8
作者 肖毅 曹阳 +15 位作者 黄亮 郑邈 孟凡凯 黄伟 李春蕊 黄梅 张义成 张东华 邓金牛 孟力 孙汉英 汤屹 李登举 万滢 徐丽 周剑峰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12-614,共3页
武汉作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暴发最严重地区之一[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治疗了大量重症及危重症患者。如何在疫情期间既做到全力投入抗疫工作,又能够有效管理血液肿瘤患者,我院血液科医师积累了一定经... 武汉作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暴发最严重地区之一[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治疗了大量重症及危重症患者。如何在疫情期间既做到全力投入抗疫工作,又能够有效管理血液肿瘤患者,我院血液科医师积累了一定经验,供借鉴。一、血液肿瘤患者免疫功能特点1.基础免疫功能低下:首先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等恶性血液病本身产生于骨髓或侵犯骨髓,其增长抑制了其他骨髓正常细胞的增殖空间,同时抑制正常免疫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属同济医院 武汉同济医院 同济医学院 血液科 多发性骨髓瘤 免疫细胞 恶性血液病 淋巴瘤
原文传递
血液系统相关嗜酸粒细胞增多相关性肺疾病的诊断进展及其鉴别诊断思路
9
作者 赵洁 田卫伟 隗佳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23年第8期513-516,共4页
嗜酸粒细胞增多相关性肺疾病(EPD)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涉及多个系统的一组高度异质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作为EPD的病因之一,其伴嗜酸性粒细胞(EOS)增多可分为克隆性和非克隆性两类。近年来,随着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检测手段的进展,极... 嗜酸粒细胞增多相关性肺疾病(EPD)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涉及多个系统的一组高度异质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作为EPD的病因之一,其伴嗜酸性粒细胞(EOS)增多可分为克隆性和非克隆性两类。近年来,随着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检测手段的进展,极大改善了克隆性血液系统疾病相关EPD的诊断。本文结合国内外最新进展,对血液系统相关EPD的病因诊断、检测方法、鉴别思路等进行介绍,旨在为临床制定全面合理的诊治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肺疾病 克隆 基因重排
下载PDF
儿童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386例临床分析
10
作者 王莉 刘爱国 +5 位作者 王雅琴 黄永建 侯凌 张艾 王松咪 胡群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25-428,共4页
目的 了解儿童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临床特点,帮助临床医师提升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12月收治的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其发病原因,年龄、性别分布,炎症因子特点。结果 纳入386例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儿... 目的 了解儿童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临床特点,帮助临床医师提升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12月收治的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其发病原因,年龄、性别分布,炎症因子特点。结果 纳入386例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儿,平均发病年龄(2.0±0.3)岁,<3岁患儿294例(76.2%)。中位血小板计数为626.5(567.8~701.0)×10^(9)/L,在病程8.0(7.0~11.0)天,血小板计数达到高峰,然后逐渐下降。143例患儿在病程恢复期规律监测血常规,血小板在病程10.0(7.0~14.0)天恢复正常。引起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最常见的原因为感染(94.6%),感染最常见的3种病原体为肺炎支原体、真菌和腺病毒。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儿的白细胞介素(IL)-1β、IL-2受体、IL-6、IL-8、IL-10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均高于血小板正常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多见于3岁以下儿童,最常见的原因是感染。针对原发病治疗后血小板即可恢复正常,除川崎病,其余患儿均无需抑制血小板聚集及抗凝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发性 血小板增多 感染 细胞因子
下载PDF
淋巴瘤患者行干细胞移植联合CD30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输注治疗的护理
11
作者 徐丽 万滢 +2 位作者 阮海涛 雷路 陈琳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8-30,共3页
目的 总结6例复发/难治性CD30阳性淋巴瘤患者进行自体干细胞移植联合抗CD30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输注治疗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6例复发/难治性CD30阳性淋巴瘤患者,完善治疗前的护理评估,重点落实预处理毒性、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以及植入综... 目的 总结6例复发/难治性CD30阳性淋巴瘤患者进行自体干细胞移植联合抗CD30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输注治疗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6例复发/难治性CD30阳性淋巴瘤患者,完善治疗前的护理评估,重点落实预处理毒性、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以及植入综合征的护理,并将心理支持及健康教育纳入整个治疗过程。结果 6例患者均成功植入造血干细胞,外周血中检测到持续性CAR30转基因,其中5例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5例出现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均为Ⅰ级,未观察到神经毒性。随访20.4(12.1,34.4)个月,患者均存活并保持其反应性。结论 自体干细胞移植联合抗CD30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输注治疗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和高度活性,护理在治疗各阶段以及毒副反应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奇金淋巴瘤 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 口腔黏膜炎 腹泻 血液病护理
下载PDF
CAR-T细胞治疗在儿童中的毒副作用
12
作者 尹萌萌(综述) 胡群(审校)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61-366,共6页
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因其特异性识别功能及细胞毒性,已成为治疗恶性肿瘤最有前途的方法之一,但它也具有一系列的毒副作用,特别是对儿童,毒性反应发展迅速,严重者还会危及生命。本文对CAR-T细胞治疗在儿童中的毒副作用,及其临床表现... 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因其特异性识别功能及细胞毒性,已成为治疗恶性肿瘤最有前途的方法之一,但它也具有一系列的毒副作用,特别是对儿童,毒性反应发展迅速,严重者还会危及生命。本文对CAR-T细胞治疗在儿童中的毒副作用,及其临床表现和治疗等方面进行概述,旨在优化其在儿童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 毒副作用 儿童
下载PDF
血友病基因治疗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稳 胡群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0-13,共4页
血友病是一种X连锁隐性遗传性出血性疾病,是由编码凝血因子Ⅷ/Ⅸ(FⅧ/Ⅸ)的基因突变导致FⅧ/FⅨ产生障碍所致。血友病A(Hemophilia A,HA)是由于FⅧ缺乏引起,血友病B(Hemophilia B,HB)是FⅨ缺乏所致。血友病的治疗目前主要是通过终身注... 血友病是一种X连锁隐性遗传性出血性疾病,是由编码凝血因子Ⅷ/Ⅸ(FⅧ/Ⅸ)的基因突变导致FⅧ/FⅨ产生障碍所致。血友病A(Hemophilia A,HA)是由于FⅧ缺乏引起,血友病B(Hemophilia B,HB)是FⅨ缺乏所致。血友病的治疗目前主要是通过终身注射外源性凝血因子以弥补自身的不足,但由于凝血因子半衰期短、需要频繁静脉给药,极大地影响患者的依从性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友病A 血友病B 静脉给药 凝血因子Ⅷ 基因突变 基因治疗 FⅧ 依从性
下载PDF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门冬酰胺酶相关胰腺炎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14
作者 顿建新 张艾 +3 位作者 王雅琴 王瑶 刘爱国 胡群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47-551,共5页
目的:分析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治疗过程中发生门冬酰胺酶(asparaginase,ASP)相关胰腺炎(asparaginase-associated pancreatitis,AAP)的临床特点以及影响AAP的危险因素,探讨AAP后ASP再暴露情况及AA... 目的:分析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治疗过程中发生门冬酰胺酶(asparaginase,ASP)相关胰腺炎(asparaginase-associated pancreatitis,AAP)的临床特点以及影响AAP的危险因素,探讨AAP后ASP再暴露情况及AAP对ALL患儿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至2020年6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初诊252例ALL患儿临床资料,分析AAP临床特点。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AAP的危险因素,预后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使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结果:252例ALL患儿中,23例AAP发生率为9.1%。19例(82.6%)患儿AAP发生在诱导缓解期,末次ASP至胰腺炎发生的中位时间为12 d。初诊时总胆固醇≥3.5 mmol/L是AA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1)。6例AAP患儿在AAP治愈后进行ASP再暴露,3例发生二次AAP。AAP组患儿5年总体生存(overall survival,OS)为(78.3±8.6)%,非AAP组患儿5年OS为(90.3±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止组患儿5年OS为(77.8±9.8)%,未中止组患儿5年OS为(90.1±2.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末次ASP至胰腺炎发生的中位时间为12 d。AAP患儿较非AAP患儿5年OS低。ASP再暴露有发生二次AAP的风险,但完成化疗方案ASP有助于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冬酰胺酶 胰腺炎 儿童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下载PDF
定期监测微小残留病变对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预后价值
15
作者 顿建新 丁玉亭 +3 位作者 张艾 王雅琴 刘爱国 胡群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9-182,共4页
背景微小残留病变(MRD)用于监测和评估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治疗反应,并根据MRD水平进行危险度分层。目的探讨ALL患儿化疗期间及结束化疗后定期监测MRD对复发的预后价值。设计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20年2月华... 背景微小残留病变(MRD)用于监测和评估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治疗反应,并根据MRD水平进行危险度分层。目的探讨ALL患儿化疗期间及结束化疗后定期监测MRD对复发的预后价值。设计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20年2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我院)接受CCCG-ALL 2015方案化疗的初诊ALL连续病例的临床资料,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MRD。分析定期监测MRD与早期预测复发之间的关系。主要结局指标无复发生存期(RFS)。结果224例患儿纳入本文分析,男134例,女90例,中位年龄4.8岁。①诱导缓解第19天(D19)MRD阳性104例(46.4%),第46天(D46)MRD阳性23例(10.3%)。从诱导缓解后(16周)至结束化疗(125周)MRD均阴性145例。结束化疗后随访期间(152~287周),13例MRD阳性,其中11例(84.6%)复发。②28例患儿复发,中位复发时间33月,14例存活,12例死亡,2例失访;20例骨髓复发,其中2例合并睾丸复发,1例合并中枢神经系统复发(CNSL);8例单纯CNSL。③224例患儿随访时间52(IQR:36.5~69.5)月,5年RFS(84.5±2.8)%。D46 MRD≥0.01%与<0.01%、诱导缓解后至结束化疗期间MRD均阴性与MRD至少1次阳性患儿的5年RF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46 MRD≥0.01%及诱导缓解后至结束化疗期间MRD至少1次阳性的患儿预后较差。化疗过程中定期监测MRD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微小残留病变 复发
下载PDF
白消安注射液预处理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中的效果 被引量:4
16
作者 肖毅 魏光辉 +4 位作者 张义成 张东华 周剑峰 孙汉英 刘文励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8期7412-7416,共5页
背景:白消安/环磷酰胺是经典的非全身照射预处理方案,效果肯定,但白消安常为口服制剂,国内使用白消安注射液进行预处理相关报道较少。目的:观察含白消安注射液预处理方案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疗效和毒副作用。设计... 背景:白消安/环磷酰胺是经典的非全身照射预处理方案,效果肯定,但白消安常为口服制剂,国内使用白消安注射液进行预处理相关报道较少。目的:观察含白消安注射液预处理方案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疗效和毒副作用。设计、时间及地点:临床观察实验,于2005-06/2008-01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血液科完成。对象:24例恶性血液病患者,男12例,女12例,平均年龄29岁。方法:亲缘白细胞分化抗原全合的移植采用含白消安注射液的改良的白消安/环磷酰胺预处理方案:阿糖胞苷2~4g/(m2·d)×2d,白消安注射液3.2mg/(kg·d)×3d,环磷酰胺1.8g/(m2·d)×2d,司莫司汀250mg/(m2·d)×1d;亲缘白细胞分化抗原不合和非亲缘的移植在改良白消安/环磷酰胺方案基础上加用猪抗胸腺淋巴细胞球蛋白20mg/(kg·d)×4d或兔抗胸腺淋巴细胞球蛋白2.5mg/(kg·d)×4d。亲缘白细胞分化抗原全合移植13例,亲缘白细胞分化抗原不合移植6例,非亲缘移植5例。主要观察指标:移植后患者造血功能恢复时间、移植相关毒性、巨细胞病毒感染、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情况。结果:移植后30d所有患者行短串联重复序列检测均显示为完全供者的基因型。移植过程中2例患者出现轻度口腔黏膜炎,11例患者出现轻度胃肠道反应,5例患者出现轻度肝功能异常,无一例发生癫痫和肝静脉闭塞病。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为33.3%,在可供评价的20例患者中,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为65.0%,其中广泛型3例。中位随访时间267d,17例患者无病生存,1例带病生存,6例死亡,存活病例仍在继续随访中。结论:本组患者的白消安注射液用法及用量保证了移植的成功,且无明显毒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消安注射液 预处理方案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恶性血液病
下载PDF
深化医学教育改革 提高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 被引量:20
17
作者 肖毅 刘文励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30-633,共4页
临床实习是高等医学教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但目前医学生的临床实习暴露出实习基地不足,学生忙于考研,老师忙于医疗、晋升,新的医疗法规与实践的突出矛盾。通过深化医学教育改革和各项法规制度的完善,这些矛盾将逐步得以解决。
关键词 医学教育 矛盾 改革 临床实习
下载PDF
去甲氧柔红霉素增强预处理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高危因素的恶性血液疾病 被引量:2
18
作者 周红升 张东华 +3 位作者 黄伟 肖毅 李登举 刘文励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83-185,188,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去甲氧柔红霉素增强预处理的造血干细胞移植对于有高危因素的恶性血液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2003年8月 ̄2004年12月,该科对收治的8例具有高危因素的恶性血液疾病患者进行了以去甲氧柔红霉素(IDA)增强预处理的外周血造血干... 目的回顾性分析去甲氧柔红霉素增强预处理的造血干细胞移植对于有高危因素的恶性血液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2003年8月 ̄2004年12月,该科对收治的8例具有高危因素的恶性血液疾病患者进行了以去甲氧柔红霉素(IDA)增强预处理的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其中7例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预处理方案在改良的经典马利兰加环磷酰氨[BuCy2,Bu4mg/(kg·d),移植前8d(-8d ̄-6d);Cy,1g/(m2·d),-3d,-2d]基础上,加用2d或3d的去甲氧柔红霉素(IDA,20mg/d,-8d,-7d;或10mg/d,-9d ̄-7d);1例外周造血干细胞自体移植(Auto-PBSCT),采用IDA(10mg/d,-9d ̄-7d)+Ara-C(1g/d,-9d ̄-3d)+IFO(2.4g/d,-5d,-4d)预处理方案。结果8例患者均获得较快植入,中位植活时间为21d;仅1例患者发生严重黏膜炎;未发生明显心脏毒性。中位随访15个月(2.5 ̄23个月),5例存活,其中4例为无病生存,1例为无进展存活;3例死亡,其中,1例Ph+的ALL和1例多次复发的NHL死于复发,1例MUD移植患者死于混合感染。结论中等剂量的去甲氧柔红霉素预处理增强方案,可有效减少高危恶性血液疾病移植后复发,患者耐受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甲氧柔红霉素 造血干细胞 移植
下载PDF
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液病及实体瘤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肖毅 张东华 +5 位作者 黄伟 黄振倩 李登举 孟凡凯 黄亮 谭获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44-647,652,共5页
目的评价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治疗血液病和实体瘤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61例行HSCT的患者,其中19例为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HSCT),37例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5例非血缘脐血移植(UCBT)。结果除2例成人UCB... 目的评价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治疗血液病和实体瘤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61例行HSCT的患者,其中19例为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HSCT),37例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5例非血缘脐血移植(UCBT)。结果除2例成人UCBT病例外,59例均获造血重建。在auto-HSCT、allo-HSCT(不包括UCBT病例)和UCBT后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ANC)≥0.5×109/L和血小板≥20×109/L所需的时间3组分别为(11.7±3.8)d和(12.7±5.4)d、(12.5±2.6)d和(13.8±4.3)d、(14.2±3.5)d和(30.4±10.5)d。auto-HSCT与allo-HSCT比较造血重建时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与UCBT组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allo-HSCT组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发生率为24.3%,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发生率为35.1%,UCBT组未发生GVHD。auto-HSCT组、allo-HSCT组和UCBT组总生存率(OS),无病生存率(DFS)和累积复发率的Kaplan-Meier曲线无显著差异。auto-HSCT组中移植后免疫治疗组和非免疫治疗组的DFS及累积复发率的Kaplan-Meier曲线有显著差异。结论auto-HSCT与allo-HSCT的3年OS、DFS和复发率相当。auto-HSCT后的免疫治疗能有效降低复发率。非清髓造血干细胞移植(NST)对于有脏器功能受损或年龄大的患者是安全有效的,术后嵌合体的监测指导免疫抑制剂的调节和供者淋巴细胞输注(DLI)能有效预防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血液病 实体瘤 总生存率 无病生存率
下载PDF
HLA配型不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液病 被引量:1
20
作者 肖毅 张东华 +5 位作者 张义成 黄伟 黄亮 周剑峰 孙汉英 刘文励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62-265,共4页
目的评价亲缘人类白细胞抗原(HLA)配型不合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治疗血液病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对12例血液病患者进行了亲缘HLA至少1个位点不合的HSCT。预处理分别采用改良Bu/Cy+ATG、Flu+Cy+ATG、Flu+Bu+ATG、Ara-C+Bu+Fl... 目的评价亲缘人类白细胞抗原(HLA)配型不合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治疗血液病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对12例血液病患者进行了亲缘HLA至少1个位点不合的HSCT。预处理分别采用改良Bu/Cy+ATG、Flu+Cy+ATG、Flu+Bu+ATG、Ara-C+Bu+Flu+ATG方案。采用环孢素A(CsA)、短疗程甲氨蝶呤(MTX)、霉酚酸酯(MMF)的三联方案预防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对2例患者加用了CD25单抗。结果患者移植后造血均顺利恢复,除1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伴骨髓纤维化患者植入失败自身恢复外,均达完全供者型植入。10例发生aGVHD(10/12),其中Ⅰ度4例,Ⅱ度3例,Ⅲ度1例,Ⅳ度2例。在可供评价的9例患者中,5例发生慢性GVHD(cGVHD),其中局限型3例,广泛型2例。巨细胞病毒(CMV)感染5例,其中1例为CMV间质性肺炎。死亡4例,其中2例死于肺部感染,1例死于肠道Ⅳ度aGVHD,1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中位随访时间239(72~570)d,7例无病生存,1年预计总生存率(66.7±2.3)%,1年预计无病生存率(58.3±2.2)%,仍在继续随访中。结论亲缘HLA配型不合HSCT是治疗血液病的有效方法之一,须警惕移植后GVHD及机会性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白细胞抗原 造血干细胞移植 血液病 移植物抗宿主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