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刺结合康复训练与单纯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足下垂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异性探讨 被引量:17
1
作者 王争 陈钢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8年第3期610-613,共4页
目的:探讨针刺结合康复训练与单纯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足下垂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异性。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于本中心就诊的脑卒中后足下垂患者92例,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常规组各46例,常规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而联合组在常规训练... 目的:探讨针刺结合康复训练与单纯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足下垂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异性。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于本中心就诊的脑卒中后足下垂患者92例,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常规组各46例,常规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而联合组在常规训练基础上加用针刺特定穴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胫前肌及腓肠肌表面肌电值(i MEG)及两肌肉在踝背屈状态下的协同收缩率(CR),比较治疗前后患肢H反射中Hmax/Mmax;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肢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分(FMA),并对胫前肌肌力进行MMT分级Kendall百分比法评价,选用Ashworth量表对小腿三头肌肌张力进行评价;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步行能力(FAC)及踝关节活动度。结果:治疗后联合组在FMA、胫前肌肌力、FAC和踝关节活动度上较常规组更高,小腿三头肌肌张力则明显较常规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在Hmax/Mmax、腓肠肌i MEG及CR上较常规组下降更低,胫前肌i MEG则明显较常规组上升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康复训练加上取穴主用阳明经穴位,辅以针刺拮抗肌穴位的方法,能够从多途径治疗脑卒中后足下垂畸形,且效果良好,值进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康复训练 脑卒中 足下垂
原文传递
“互联网+康复延续性护理”在老年慢性膝骨关节炎中的应用及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欢 吴娟 +1 位作者 周乔 代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10期00444-00449,共6页
探究老年慢性膝骨关节炎患者采用“互联网+康复延续性护理”的应用价值。 方法: 择我院老年慢性膝骨关节炎患者168例,以掷筛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例数均为84例,对照组依照常规护理程序,观察组实施“互联网+康复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比... 探究老年慢性膝骨关节炎患者采用“互联网+康复延续性护理”的应用价值。 方法: 择我院老年慢性膝骨关节炎患者168例,以掷筛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例数均为84例,对照组依照常规护理程序,观察组实施“互联网+康复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满意度、负性情绪以及膝关节功能、疼痛、生活质量评分等指标。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膝骨关节炎评分更优,改善情况相对较好,数据差异明显(P<0.05)。 结论: “互联网+康复延续性护理”对慢性膝骨关节炎具有确切的疗效,能够增强患者舒适度,提高其自护自理能力,同时缩短康复时长,并提升患者老年生活质量水平,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康复延伸护理 老年护理 慢性膝骨关节炎
下载PDF
肌肉能量技术联合温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21
3
作者 刘惠林 韩红 +2 位作者 黎明 李蘅 黎昊翰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02-705,共4页
目的:对肌肉能量技术(muscle energy technique MET)联合温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进行临床研究。方法:采集周围性面瘫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组均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温电针治疗及基础药物治疗(口服甲钴胺),研究组在此基础... 目的:对肌肉能量技术(muscle energy technique MET)联合温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进行临床研究。方法:采集周围性面瘫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组均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温电针治疗及基础药物治疗(口服甲钴胺),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MET治疗周围性面瘫,所有治疗方法每日1次,共6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6周后行H-B量表评估面瘫程度;且治疗6周后行面肌的肌电图检测评价。结果:60例患者于治疗前,面瘫程度、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示具可比性。治疗6周后,研究组面瘫程度较之前明显改善;肌电图与对照组同时间点比较疗效显著(P<0.05),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结论:MET联合温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能够提高面神经兴奋性,有效恢复受损面神经功能,观察疗效较好,是值得推广及应用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肉能量技术 周围性面瘫 温电针
下载PDF
心血管危险因素智能评估系统降低高血压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冯静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2期111-113,共3页
目的探讨心血管危险因素智能评估系统降低高血压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高血压患者3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158)和对照组(n=142),观察组给予心血管危险因素智能系统评估和针对性... 目的探讨心血管危险因素智能评估系统降低高血压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高血压患者3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158)和对照组(n=142),观察组给予心血管危险因素智能系统评估和针对性干预措施,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措施,观察两组干预后降压效果、服药依从性、WHOQOL-BREF量表和杜氏量表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3、6和12个月降压疗效均明显好于对照组(P<0. 05);观察组干预后3、6和12个月服药依从性率分别为45. 86%、66. 92%和75. 94%,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12个月WHOQOL-BREF量表评分为(190.04±18.20)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杜氏量表评分为(30.03±8.10)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肝肾损害发生率分别为3.01%和9.77%,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心血管危险因素智能评估系统,可提高患者降压效果及服药依从性,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危险因素智能评估系统 高血压 服药依从性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职业技能训练在肢体残障职工中的运用效果研究
5
作者 蔡宇 朱朋飞 +2 位作者 周华军 肖婷 王宁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67-569,共3页
目的:探讨职业技能训练方法对肢体残障职工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影响及再就业分析。方法:对100例肢体伤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试验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训练... 目的:探讨职业技能训练方法对肢体残障职工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影响及再就业分析。方法:对100例肢体伤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试验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训练,两组患者共治疗12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8周、12周对两组患者进行ADL能力评估,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2周进行林氏就业准备评估,于出院后24周通过现场探访和电话回访的形式进行再就业追踪和分析。结果:康复治疗后的4周、8周、12周两组患者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两组患者组间对比,试验组患者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的12周两组患者林氏就业准备评估对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出院后24周再就业调查分析对照组就业率为38.0%,试验组为90.0%。结论:在职业康复过程中对肢体残障职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不仅有利于患者肢体功能的康复,还可以提高患者的劳动能力,促进肢体残障职工再就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能培训 工伤 残障 职业康复 再就业
下载PDF
加速康复外科联合标准化康复路径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67
6
作者 蔡宇 周华军 +3 位作者 程文俊 王俊文 左伟 勘武生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673-678,共6页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FFS)联合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标准化康复训练在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行THA的9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资料,根据干预方式不...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FFS)联合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标准化康复训练在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行THA的9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资料,根据干预方式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n=45),试验组:男23例,女22例,平均年龄为(68.2±3.7)岁;对照组:男22例,女23例;平均年龄为(70.6±4.1)岁。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和HSS标准化康复训练,试验组实施FTS联合HSS标准化康复训练。分别于术前和术后4、8和14周进行髋关节Harris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记录两组患者术后14周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14周随访。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前髋关节Harris评分和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和14周,试验组患者髋关节Harris评分[(67.2±3.5)、(88.3±2.5)、(92.5±3.3)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52.5±7.8)、(65.8±4.9)、(72.2±4.9)分],VAS评分[(3.4±0.8)、(2.2±0.8)、(1.3±0.5)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5.6±0.9)、(4.2±0.8)、(2.9±0.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无一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对照组14例(31.1%)患者发生并发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HA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中运用FTS联合HSS标准化康复训练,能够有效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髋关节功能快速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股骨颈骨折 医院 康复 老年人
原文传递
早期康复促进桡骨远端骨折术后腕关节功能康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2
7
作者 蔡宇 周华军 +2 位作者 韩红 邢丹谋 冯伟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74-376,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干预对桡骨远端骨折术后腕关节功能康复的相关性研究。方法选取我院手外科自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120例桡骨远端骨折术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患者。实验组予早期康复干预,对照组...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干预对桡骨远端骨折术后腕关节功能康复的相关性研究。方法选取我院手外科自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120例桡骨远端骨折术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患者。实验组予早期康复干预,对照组遵医嘱进行功能锻炼。所有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2周、8周进行VAS评分,腕关节掌倾角和尺偏角的角度测量;于治疗后8周采用Dienst腕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腕关节掌倾角和尺偏角测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周和8周,两组患者VAS评分、腕关节掌倾角和尺偏角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对比,实验组患者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8周Dienst腕关节功能评分,实验组和对照组优良率分别为95%和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术后早期实施康复干预不仅能够减轻腕关节疼痛,降低并发症,还能促进腕关节功能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骨折 腕关节 早期康复
原文传递
综合康复治疗在创伤后肘关节功能障碍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8
作者 蔡宇 周华军 +4 位作者 肖婷 陈焱 任东 肖志宏 邢丹谋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8-40,共3页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治疗在创伤.J生肘部骨折后肘关节功能障碍中的疗效。方法自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我们共收治68例肘关节骨折后功能障碍患者。随机进入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实验组患者采用综合康复治疗,即中药熏洗+微调式静态...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治疗在创伤.J生肘部骨折后肘关节功能障碍中的疗效。方法自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我们共收治68例肘关节骨折后功能障碍患者。随机进入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实验组患者采用综合康复治疗,即中药熏洗+微调式静态牵伸支具+关节松动术+主动训练;对照组仅采用关节松动术治疗。所有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2、6、12周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进行疼痛评分及肘关节功能Mayo评分。结果治疗后2、6、12周两组患者VAS疼痛评分和肘关节功能Mayo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间点组间对比,实验组患者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创伤性肘关节骨折后关节功能障碍中,采用综合康复治疗不仅能够改善肘关节功能,还可以大大提升康复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肘关节 骨折 功能障碍 综合康复治疗
原文传递
肌肉能量训练联合智能脉冲枪治疗慢性跖筋膜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9
作者 蔡宇 周华军 +2 位作者 朱朋飞 张明静 孙振兴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752-754,共3页
目的观察肌肉能量技术(MET)联合智能脉冲枪治疗慢性跖筋膜炎(PF)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0名PF患者分为实验组和观察组,每组20名。2组患者均给予MET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智能脉冲枪对趾筋膜炎疼痛区域进行治疗,所... 目的观察肌肉能量技术(MET)联合智能脉冲枪治疗慢性跖筋膜炎(PF)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0名PF患者分为实验组和观察组,每组20名。2组患者均给予MET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智能脉冲枪对趾筋膜炎疼痛区域进行治疗,所有治疗每日1次,共4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2周、12周和24周进行目测类比VAS疼痛评分(VAS),应用肌肉骨骼超声于治疗前和治疗后24周检测足底筋膜的厚度。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VAS评分、足底筋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2周、12周、24周的VAS评分均较组内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与观察组治疗后同时间点比较,实验组VAS评分较低(P〈0.05)。治疗后24周,2组患者足底筋膜厚度均较组内治疗前薄(P〈0.05),实验组足底筋膜厚度[(0.28±0.10)cm]显著薄于观察组[(0.57±0.15)cm](P〈0.05)。结论MET联合智能脉冲枪能够松解足底筋膜周围肌群,缓解粘连,减轻足底疼痛感,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肉能量技术 智能脉冲枪 肌骨超声 慢性跖筋膜炎
原文传递
知其声而识其音
10
作者 周华军 《中国医学人文》 2016年第3期30-32,共3页
关于声音生理意义上的声音,是因为声带的颤动,胸腔、鼻腔、口腔的共鸣所致。但同一词语,采用不同语速和语调、共振的方式,听者感知的效果却不尽相同。心浮气躁者发音调式高、语速快、缺乏音箱的共振,从而空泛、无穿透力,实质上没有什么... 关于声音生理意义上的声音,是因为声带的颤动,胸腔、鼻腔、口腔的共鸣所致。但同一词语,采用不同语速和语调、共振的方式,听者感知的效果却不尽相同。心浮气躁者发音调式高、语速快、缺乏音箱的共振,从而空泛、无穿透力,实质上没有什么力量。命令式的语气,采用威胁的言辞只能起到恐吓的作用,却不能服人。真正让人心悦诚服的声音却来自于沉稳、低调、慢速的语气。寺庙的钟声为何能让人静心肃穆,是因为其浑厚、圆润、洪亮、深沉而悠远。所以与患者交流,语速要适中、偏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气 生理意义 命令式 慢速 中低音 英语老师 如水 专业知识 不知道 愿意做
原文传递
超声引导下富血小板血浆注射修复肩袖损伤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8
11
作者 蔡宇 周华军 +3 位作者 朱朋飞 韩红 阮畅 肖婷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679-681,共3页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富血小板血浆注射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在我科治疗的60例肩袖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患者。观察组给予富血小板血浆注射...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富血小板血浆注射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在我科治疗的60例肩袖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患者。观察组给予富血小板血浆注射治疗,对照组给予玻璃酸钠注射治疗。于治疗前、治疗后2周、12周及24周时分别采用上肢Fugl-Meyer量表(FMA)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2组患者上肢功能及疼痛病情进行评定,同时记录治疗过程中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于治疗后24周时采用超声观察肩袖修复情况。 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上肢FMA评分及疼痛VAS评分组间差异均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治疗后2周、12周及24周时2组患者上肢FMA评分、疼痛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 (P〈0.05);并且上述时间点观察组患者上肢FMA评分及疼痛VA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 (P〈0.05);注射治疗后24周时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注射后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3%,注射后有2例出现疼痛加重现象,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超声引导下富血小板血浆注射治疗肩袖损伤操作简单且疗效确切,能显著缓解患者肩关节疼痛,加速组织修复并改善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血小板血浆 超声引导 肩袖损伤 玻璃酸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