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患者真菌性医院肺炎的菌群与耐药性调查 被引量:6
1
作者 熊亮 李丽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3期1318-1319,共2页
关键词 老年患者 肺炎 真菌 医院感染 耐药性
下载PDF
基氏贪铜菌感染经验治疗存在的问题
2
作者 曾雅莉 王黔艳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5年第4期719-720,711,共3页
基氏贪铜菌是一种动力阳性、氧化酶阳性、不发酵葡萄糖的革兰阴性杆菌,被首次发现并鉴定于1999年[1],曾用名少见罗尔斯顿菌(ralstonia gilardii)或Wautersia gilardii。基氏贪铜菌在自然环境中普遍存在,主要从水中检出,是人体组织的罕... 基氏贪铜菌是一种动力阳性、氧化酶阳性、不发酵葡萄糖的革兰阴性杆菌,被首次发现并鉴定于1999年[1],曾用名少见罗尔斯顿菌(ralstonia gilardii)或Wautersia gilardii。基氏贪铜菌在自然环境中普遍存在,主要从水中检出,是人体组织的罕见定植菌之一[2],属于人体机会致病菌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氏贪铜菌 药敏试验 经验治疗
下载PDF
老年病医院工作人员对老年患者的风险认知状况调查 被引量:2
3
作者 钱新毅 李小粉 +2 位作者 余丽娜 陈力萌 郑晖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8年第9期1002-1004,共3页
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老龄化速度较快。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口大幅增加,老年人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和生活照料需求叠加的趋势越来越显著,健康养老服务需求日益强劲。随之而来的老年住院患者人数占总住院患者人数的比例呈逐... 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老龄化速度较快。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口大幅增加,老年人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和生活照料需求叠加的趋势越来越显著,健康养老服务需求日益强劲。随之而来的老年住院患者人数占总住院患者人数的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医院工作人员 状况调查 风险认知 老年病 卫生服务需求 老年人口 患者人数
下载PDF
创伤后深静脉血栓形成遗传危险因素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4
作者 章文洁 苏玉 +5 位作者 卢山 陈玉莹 曹翔宇 刘蕾 杨丽 吴俊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26-131,共6页
目的探究创伤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遗传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纳入50名创伤性下肢骨折后发生DVT患者和50名未发生DVT患者,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骨折部位相匹配。创伤患者于术前行静脉造影检查以诊断是否发生DVT。... 目的探究创伤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遗传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纳入50名创伤性下肢骨折后发生DVT患者和50名未发生DVT患者,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骨折部位相匹配。创伤患者于术前行静脉造影检查以诊断是否发生DVT。应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筛选创伤性下肢骨折后术前DVT的遗传危险因素。用于GWAS的基因组DNA从白细胞中提取。结果应用GWAS评估144个兴趣基因,包含2662个单核苷酸变异(SNV),与表型之间的相关性。共发现10个基因与创伤后DVT发生显著相关:止血机制辅因子,包括THBD、F5、SERPIND1、ITGA2,维生素K依赖(VKD)羧化相关因子,包括GGCX、CALU,细胞色素P450家族成员,包括CYP1A1、CYP3A4、CYP2C19、CYP2B6。结论创伤性下肢骨折后DVT可能受止血机制辅因子、VKD羧化相关因子和细胞色素P450家族成员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形成 创伤 下肢骨折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遗传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不同病期慢性HBV感染者肝功能、HBV-DNA与HBV-M模式的关系 被引量:9
5
作者 曾雅莉 马清峰 +1 位作者 熊微 熊亮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433-435,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不同病期乙型肝炎五项指标(HBV-M)模式的分布及其与肝功能和HBV-DNA载量的关系。方法采集456例慢性HBV感染者血清标本,定量检测HBV-M、肝功能及HBV-DNA载量;根据病期不同将患者分为慢性乙型肝炎组(...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不同病期乙型肝炎五项指标(HBV-M)模式的分布及其与肝功能和HBV-DNA载量的关系。方法采集456例慢性HBV感染者血清标本,定量检测HBV-M、肝功能及HBV-DNA载量;根据病期不同将患者分为慢性乙型肝炎组(包括轻度、中度、重度亚组),肝硬化组(包括代偿亚组、失代偿亚组)和肝癌组。结果 3组间HBsAg、HBeAg、HBcAb阳性模式(135模式)和HBsAg、HBeAb、HBcAb阳性模式(145模式)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乙型肝炎各亚组135模式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高于另两种模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各亚组和肝癌组中,3种HBV-M模式的清蛋白(ALB)和总胆红素(TBIL)水平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135模式HBV-DNA载量均高于另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慢性乙型肝炎病情的进展,135模式的比例呈现下降趋势,145模式的比例呈上升趋势;在区分HBV慢性感染者病期的情况下,ALT、AST、ALB、TBIL水平及HBV-DNA载量与HBV-M模式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肝炎 肝硬化 肝癌
下载PDF
血清CD40、CD40L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6
6
作者 马清峰 李建军 +1 位作者 熊亮 张静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947-1949,共3页
目的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白细胞分化抗原40及其配体(CD40/CD40L)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变化,探讨上述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CAS患者94例,其中IMT增厚的有34例,颈动脉斑块形成的有60例;健康体检... 目的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白细胞分化抗原40及其配体(CD40/CD40L)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变化,探讨上述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CAS患者94例,其中IMT增厚的有34例,颈动脉斑块形成的有60例;健康体检者20例(IMT正常组)。采用颈动脉超声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IMT,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两组血清CD40、CD40L和MMP-9水平。结果随着IMT的增厚,血清CD40、CD40L、MMP-9水平明显升高(P<0.05);有不稳定斑块的CAS患者IMT及血清CD40、CD40L、MMP-9水平较稳定斑块患者明显升高,不稳定斑块CAS患者脑梗死(CI)发病率高于斑块稳定组(P均<0.05)。结论血清CD40、CD40L、MMP-9能促进CAS的形成和增厚,MMP-9能增加斑块的不稳定性,导致CI的发生,监测血清CD40、CD40L、MMP-9水平,能用来预测CAS患者的IMT、斑块的稳定性和疾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粥样硬化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白细胞分化抗原40及其配体 基质金属蛋白酶9
下载PDF
武汉地区缺血修饰白蛋白参考区间的建立 被引量:8
7
作者 刘泽金 李栋 +3 位作者 管青 熊亮 胡汉斌 张真路 《检验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15,共4页
目的建立武汉地区缺血修饰白蛋白(IMA)的参考区间。方法 1016名健康体检者来自武汉大学医学院附属湖北省人民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和武汉市第一医院。测定所有体检者的IMA、... 目的建立武汉地区缺血修饰白蛋白(IMA)的参考区间。方法 1016名健康体检者来自武汉大学医学院附属湖北省人民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和武汉市第一医院。测定所有体检者的IM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白蛋白(Alb)、血清葡萄糖(Glu)、肌酐(Cr)、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和心电图(ECG),排除Alb、ALT、Glu、Cr、TG、TC和ECG异常者后,计算并删除IMA的离群值,统计剩余的911名健康体检者的IMA检测结果。按性别、年龄分组计算参考区间。结果男性、女性IMA水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0岁人群的IMA参考区间为≥67.0 U/mL,≥30岁人群的IMA参考区间为≥64.4 U/mL,参考区间的差异是由Alb浓度的差异导致的。结论 IMA参考区间的规范建立对IMA检测结果解释及临床应用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修饰白蛋白 参考区间 性能评价
下载PDF
热休克蛋白90、缺氧诱导因子-1α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
8
作者 任亚君 熊枝繁 +5 位作者 曹仕琼 熊莉娜 涂艳 张芹 熊亮 程汉英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5733-5735,共3页
目的观察热休克蛋白90(HSP90)、缺氧诱导因子(HIF)-1α在大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SP90,HIF-1α两者在大肠癌及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HSP90、HIF-1α在正常大肠组织,大肠腺癌中的阳性率分别... 目的观察热休克蛋白90(HSP90)、缺氧诱导因子(HIF)-1α在大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SP90,HIF-1α两者在大肠癌及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HSP90、HIF-1α在正常大肠组织,大肠腺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30%、63.0%;15.0%、71.7%。两者在正常组织和大肠腺癌中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P<0.001)。HSP90蛋白的表达与大肠癌组织的分化程度,Duke分期及是否有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HIF-1α的表达与Duke分期及是否有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通过相关性分析,两者具有明显相关性(P<0.01)。结论 HSP90,HIF-1α可能与大肠腺癌的发生、浸润及转移有关;两者的协同作用可能参与了大肠癌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热休克蛋白(HSP)90 缺氧诱导因子(HIF)-1α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糖尿病足患者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水平及抗凝血酶Ⅲ活性 被引量:10
9
作者 熊微 熊亮 +1 位作者 张静 熊印祥 《微循环学杂志》 2013年第2期26-27,I0001,共3页
目的:比较不同严重程度糖尿病足患者血浆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bg)水平及抗凝血酶Ⅲ(AT-Ⅲ)活性。方法:选取本院疮面修复科2012年4月~2013年3月107例糖尿病足患者为观察对象,按其严重程度分为0~2级(A组)、3~4级(B组)两组,另选... 目的:比较不同严重程度糖尿病足患者血浆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bg)水平及抗凝血酶Ⅲ(AT-Ⅲ)活性。方法:选取本院疮面修复科2012年4月~2013年3月107例糖尿病足患者为观察对象,按其严重程度分为0~2级(A组)、3~4级(B组)两组,另选体检健康者45例为对照(C组),检测以上对象血浆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bg)水平及抗凝血酶Ⅲ(AT-Ⅲ)活性,并比较各组间各指标的差异。结果:B组血浆D-D、Fbg水平显著高于A组和C组;B组AT-Ⅲ活性显著低于A组,更低于C组。结论:血浆D-D、Fbg水平和AT-Ⅲ活性的联合检测对于判断糖尿病足患者体内高凝状况及监测糖尿病足的发生、发展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血浆D-二聚体(D-D) 纤维蛋白原 抗凝血酶Ⅲ
下载PDF
N末端脑钠肽前体及D-二聚体水平变化对急性脑梗死神经功能缺损及出血转化风险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9
10
作者 曾雅莉 熊亮 +1 位作者 王丽平 张静 《微循环学杂志》 2016年第1期21-23,29,共4页
目的:分析血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及D-二聚体水平在老年急性脑梗死神经功能缺损及出血转化患者中的变化和意义。方法:急性脑梗死老年患者123例(脑梗死组),根据NIHSS评分将其分为轻型、中型、重型三个亚组;又依据发病7-10天后头部... 目的:分析血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及D-二聚体水平在老年急性脑梗死神经功能缺损及出血转化患者中的变化和意义。方法:急性脑梗死老年患者123例(脑梗死组),根据NIHSS评分将其分为轻型、中型、重型三个亚组;又依据发病7-10天后头部MRI结果将其分为出血转化和未出血转化两个亚组。另选体检健康人群86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和各亚组受试者血清NT-proBNP和血浆D-二聚体水平。比较各组和各亚组之间两指标水平差异。结果:脑梗死组NT-proBNP和D-二聚体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中、重型组高于轻型组(P<0.01),重型组高于中型组(P<0.01)。出血转化组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未出血转化组(P<0.01),NT-proBNP水平在出血转化和未出血转化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T-proBNP和D-二聚体水平升高对分析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出血转化风险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末端脑钠肽前体 D-二聚体 脑梗死 出血转化
下载PDF
CD147和MMP-2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血清水平变化的意义 被引量:3
11
作者 熊枝繁 李杰 +6 位作者 曹仕琼 刘浩 赵志辉 李丽 李正英 吴燕茹 熊莉娜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8期1064-1067,共4页
目的:研究CD147和MMP-2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和大肠癌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变化,探讨其与大肠癌侵袭和转移的相关性,及二者间的相互联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结合图像分析软件检测44例大肠癌、癌旁和正常对照组织中CD147和MMP-2... 目的:研究CD147和MMP-2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和大肠癌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变化,探讨其与大肠癌侵袭和转移的相关性,及二者间的相互联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结合图像分析软件检测44例大肠癌、癌旁和正常对照组织中CD147和MMP-2的表达及半定量测定。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测定44例大肠癌患者血清中CD147和MMP-2的水平,并设36例健康对照。结果:大肠癌组织CD147和MMP-2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和正常对照组织,其表达与肿瘤分型、分化程度未见相关,而与转移密切相关。大肠癌患者血清CD147和MMP-2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且伴转移组血清中CD147水平显著高于无转移组;低分化组中MMP-2水平显著高于高、中分化组。两者在组织定量和血清水平呈正相关。结论:大肠癌组织、血清中CD147高表达及高含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大肠癌发展程度及转移状态,其促MMP-2激活和表达增高的作用可能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147 MMP-2 大肠癌
下载PDF
老年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病原菌及耐药性检测 被引量:6
12
作者 熊亮 李丽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91-893,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为临床提供疾病诊断及治疗依据。方法采集老年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前列腺液进行细菌培养和体外药敏试验,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16例老年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前列腺液中共检出病原菌14...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为临床提供疾病诊断及治疗依据。方法采集老年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前列腺液进行细菌培养和体外药敏试验,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16例老年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前列腺液中共检出病原菌140株,其中革兰阳性菌84株,占60.0%,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革兰阴性菌56株,占40.0%,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前列腺炎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已产生了耐药性,检出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24株,占葡萄球菌属总数的34.8%;产ESBLs病原菌占肠杆菌科细菌总数的35.6%。结论老年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具有难治性和迁延性,应加强病原菌耐药性检测,提高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 病原菌 耐药性
下载PDF
血脂康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炎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熊亮 李丽 +2 位作者 马清峰 刘志高 杨建 《四川医学》 CAS 2008年第2期148-150,共3页
目的探讨血脂康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对102例UA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常规治疗(对照组40例)和常规+血脂康(治疗组62例)治疗8周,观察治疗前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1β(IL-1β... 目的探讨血脂康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对102例UA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常规治疗(对照组40例)和常规+血脂康(治疗组62例)治疗8周,观察治疗前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并与20例健康人(健康组)比较。结果UAP患者血hs-CRP、IL-1β和TNF-α均高于健康组(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TC、TG、LDL-C、hs-CRPI、L-1β和TNF-α明显下降(P〈0.05~0.01);而对照组治疗后TC、TG、LDL-C、hs-CRPI、L-1β和TNF-α下降不明显(P〉0.05)。结论血脂康具有减轻UAP患者的炎性反应,保护缺血心肌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脂康 不稳定型心绞痛 C反应蛋白 肿瘤坏死因子 白细胞介素-1Β
下载PDF
HIF-1α、MMP2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任亚君 熊枝繁 +5 位作者 曹仕琼 熊莉娜 涂艳 张芹 熊亮 程汉英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425-427,共3页
目的观察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大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表达情况及其相关性,探究其与大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HIF-1α、MMP2在46例大肠癌组织及20例正常组织中的表达... 目的观察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大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表达情况及其相关性,探究其与大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HIF-1α、MMP2在46例大肠癌组织及20例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HIF-1α、MMP2在大肠癌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大肠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HIF-1α、MMP2的表达均与Dukes分期及是否有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通过相关性分析,两者呈正相关(r=0.357,P<0.05)。结论HIF-1α、MMP2可能与大肠癌的发生、浸润及转移有关,两者的协同作用可能参与了大肠癌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缺氧诱导因子1-Α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IL-18、Fas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7
15
作者 马清峰 王威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181-1182,共2页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肝细胞Fas的表达与肝脏炎症程度的关系。方法:ELISA法检查76例CHB患者(其中轻度29例、中度26例及重度21例)及20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IL-18水平,同时对46例愿意肝脏穿刺病...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肝细胞Fas的表达与肝脏炎症程度的关系。方法:ELISA法检查76例CHB患者(其中轻度29例、中度26例及重度21例)及20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IL-18水平,同时对46例愿意肝脏穿刺病理检查的CHB患者进行肝穿刺病理学检查,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肝细胞Fas表达强度。结果:CHB患者血清IL-18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并且随着肝脏炎症程度的加重,IL-18的水平显著增高。CHB患者肝组织中Fas表达阳性强度也随肝脏炎症程度的加重而增强。结论:CHB患者外周血IL-18和肝细胞上表达的Fas均参与了肝脏的炎症过程,与CHB患者肝脏炎症发生的机理、炎症的程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白细胞介素-18 FAS
下载PDF
血清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和PCT检测在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威 马清峰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3543-3545,共3页
目的分析血清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降钙素原(PCT)的水平与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85例CA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2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将CAP患者分为细菌感染组、非细菌感染组;同时依据指南中CAP患者... 目的分析血清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降钙素原(PCT)的水平与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85例CA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2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将CAP患者分为细菌感染组、非细菌感染组;同时依据指南中CAP患者入院治疗标准及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价,将CAP患者分为门诊治疗组、住院治疗组和重症肺炎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ELISA)测定各组血清sTREM-1的浓度,同时采用酶联荧光分析技术测定各组PCT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AP患者血清sTREM-1、PCT水平显著增高(P<0.01);与非细菌感染组相比,细菌感染组血清sTREM-1、PCT水平也显著增高(P<0.01);随着CAP患者肺炎严重程度的加重,血清sTREM-1、PCT水平也明显增高,而且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P患者血清sTREM-1水平与PCT间呈正相关(r=0.71)。结论血清sTREM-1、PCT水平可以作为CAP的诊断指标,在反映CAP患者病原感染的类型的同时,还能反映CAP患者肺炎的严重程度,为临床经验用药及疗效预测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获得性肺炎 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 降钙素原
下载PDF
血清胱抑素C在老年糖尿病肾病中的早期诊断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熊亮 李丽 文秀英 《四川医学》 CAS 2008年第1期3-4,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在老年糖尿病肾病中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检测80例老年健康人和98例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ysC和血肌酐(Scr)水平。结果Ⅰ-Ⅱ期糖尿病患者血清Cys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而Scr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在老年糖尿病肾病中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检测80例老年健康人和98例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ysC和血肌酐(Scr)水平。结果Ⅰ-Ⅱ期糖尿病患者血清Cys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而Scr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ysC对老年糖尿病肾病具有早期诊断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血清胱抑素C 早期诊断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足患者血清唾液酸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静 熊微 +1 位作者 熊亮 阮锋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177-2178,共2页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T2DM)以及糖尿病足(DF)患者血清唾液酸(SA)的变化。方法检测93例T2DM患者和52例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与之匹配的健康人群SA、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T2DM患者包括53例单纯糖尿病患者以及40例DF...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T2DM)以及糖尿病足(DF)患者血清唾液酸(SA)的变化。方法检测93例T2DM患者和52例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与之匹配的健康人群SA、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T2DM患者包括53例单纯糖尿病患者以及40例DF患者。同时对40例DF患者和52例健康人(正常对照组,NC组)血清SA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并通过相关分析评价SA的价值。结果通过ROC确定血清SA的临界值为639.95 mg/L,对应的敏感度为87.5%,特异度为90.38%。DF患者SA明显高于T2DM组以及NC组(P<0.05),且SA同FPG以及Hb A1c呈正相关。结论 SA在T2DM及DF中显著增加,检测血清SA对判断DF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糖尿病足 唾液酸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下载PDF
民航飞行员外周血白细胞结果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威 马清峰 黄新次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0-80,共1页
关键词 民航飞行员 白细胞 电离辐射
下载PDF
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其血清CD40/CD40L及MMP-9水平的关系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建军 马清峰 +1 位作者 张静 熊亮 《微循环学杂志》 2014年第1期32-34,I0002,共4页
高血压是诱发心脑血管性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高血压时湍流和剪切应力的增加可导致动脉内膜损伤,损伤部位易发生脂质沉积和血小板聚集,从而发生粥样硬化。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最初被认为是一种大中动脉退行性、增生性、全身性疾病... 高血压是诱发心脑血管性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高血压时湍流和剪切应力的增加可导致动脉内膜损伤,损伤部位易发生脂质沉积和血小板聚集,从而发生粥样硬化。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最初被认为是一种大中动脉退行性、增生性、全身性疾病。之后研究发现,CAS 是一种与免疫和炎症反应密切相关的慢性疾病。作为重要炎症信号通路的白细胞分化抗原40(CD40)和154(CD154,又称CD40L)这一对受体-配体的相互作用参与了 CAS 的发生和发展[1];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是CAS斑块中炎症细胞的产物,亦与CAS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2]。本文通过对150例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硬化斑块指数(Plaque Index,PI )和血清 CD40、CD40L 和MMP-9水平的测定,分析高血压患者 CAS 与CD40、CD40 L及MMP-9水平变化的关系,为防治、延缓CAS提供新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0 CD40L 颈动脉粥样硬化 高血压患者 MMP-9 水平变化 血清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心脑血管性疾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