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输尿管结石患者术后泌尿系统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及BG、GM的回顾性分析
1
作者 刘美玲 王兰英 +1 位作者 朱勇 贺梦琴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5期440-445,共6页
目的探讨输尿管结石患者术后泌尿系统真菌感染特点和危险因素,以及术后(1,3)-β-D葡聚糖(1,3 beta-D-glucan,BG)、半乳甘露聚糖(galactomannan,GM)对真菌感染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2022年4月—2... 目的探讨输尿管结石患者术后泌尿系统真菌感染特点和危险因素,以及术后(1,3)-β-D葡聚糖(1,3 beta-D-glucan,BG)、半乳甘露聚糖(galactomannan,GM)对真菌感染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2022年4月—2024年1月期间216例输尿管结石患者资料,根据术后泌尿系统真菌感染情况分为感染组52例和未感染组164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BG水平,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GM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多因素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术后指标BG、GM水平对输尿管结石患者术后泌尿系统真菌感染的预测价值。结果52例术后泌尿系统真菌感染患者中,共分离出63株病原真菌,其中以白念珠菌最为常见,占比50.79%。感染组输尿管结石患者术后血清BG、GM水平及糖尿病比例、手术时间≥60 min比例、导尿管留置时间≥3 d比例高于未感染组患者(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导尿管留置时间(OR=2.949)、术后BG(OR=2.693)、术后GM(OR=2.518)均是输尿管结石患者术后泌尿系统真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术后BG、GM水平预测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853、0.841,低于联合AUC为0.941(Z=2.695、2.830,P<0.05)。结论导尿管留置时间、术后BG、术后GM是影响输尿管结石患者术后泌尿系统真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且术后BG、术后GM对真菌感染有重要预测价值,可针对性进行干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结石 泌尿系统 真菌感染 危险因素 (1 3)-β-D葡聚糖 半乳甘露聚糖
下载PDF
心理护理干预对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陈红娟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9年第A02期2256-2256,共1页
目的:评价心理护理干预的应用在改善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生存质量、心理状况等方面的积极影响,以促进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预后。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0月-2019年7月期间泌尿外科收治的腹腔镜手术患者(n=96),结合护理方案分组,取... 目的:评价心理护理干预的应用在改善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生存质量、心理状况等方面的积极影响,以促进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预后。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0月-2019年7月期间泌尿外科收治的腹腔镜手术患者(n=96),结合护理方案分组,取随机法。对照组以及干预组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干预,对比2组手术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生存质量、心理状态情况。结果:干预后,2组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生存质量、心理情绪评分均有明显改善,且干预组优于对照组,P<0.05。另外,干预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期间强化落实心理护理干预可以进一步稳定患者的生存质量、心理负担,护理满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外科 腹腔镜手术 心理护理干预 生存状况 心理状况
下载PDF
一次性输液针头代替导尿管在女性膀胱灌注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刘伟凤 钱瑶 +1 位作者 陈红娟 孙珊珊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8年第6期167-167,共1页
目的探讨一次性输液针头代替导尿管在女性膀胱灌注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在我科行膀胱灌注的60例膀胱肿瘤术后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采用普通导尿管为女性患者行膀胱灌注,实验组(30例)采用一次... 目的探讨一次性输液针头代替导尿管在女性膀胱灌注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在我科行膀胱灌注的60例膀胱肿瘤术后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采用普通导尿管为女性患者行膀胱灌注,实验组(30例)采用一次性输液针头(将一次性输液针头的针柄用灭菌剪刀去除,用剩余的针管代替普通导尿管)为女性患者行膀胱灌注,对患者行现场观察询问,并跟踪了解。结果采用普通导尿管行膀胱灌注的患者出现的不适感和药液渗漏的情况多于采用一次性输液针头的针管行膀胱灌注的患者。结论对于女性的膀胱灌注通过使用一次性针头的针管能有效的减轻患者的不适感,避免药液的渗漏,并且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导尿管 一次性输液针头 女性 膀胱灌注
下载PDF
基于症状管理的护理干预在复杂性肾结石术后的应用效果
4
作者 孙珊珊 钱瑶 《海军医学杂志》 2024年第10期1107-1110,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症状管理的护理干预在肾结石术后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收治的84例肾结石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43例),其中对照组采... 目的探讨基于症状管理的护理干预在肾结石术后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收治的84例肾结石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43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基于症状管理的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术后康复时间、疼痛程度、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疼痛程度、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44%,低于对照组的20.93%,且观察组住院时间及术后康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症状管理的护理干预应用于肾结石术后患者,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促进术后康复、缓解疼痛程度,改善患者心理健康水平,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性肾结石 症状管理理论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 护理 症状困扰
下载PDF
1h集束化干预对脓毒症患者功能改善及预后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孙珊珊 周芙玲 汪聪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1年第4期419-421,454,共4页
目的研究1h集束化干预对脓毒症患者功能改善及预后的影响.方法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治疗的120例脓毒症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院于2019年正式实施1 h集束化干预措施,本研究所有病例均由随机抽样... 目的研究1h集束化干预对脓毒症患者功能改善及预后的影响.方法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治疗的120例脓毒症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院于2019年正式实施1 h集束化干预措施,本研究所有病例均由随机抽样取得,其中以2018年治疗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以2019年治疗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功能改善、后续治疗情况以及预后之间的差异.结果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心静脉压、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平均动脉压、尿量均显著升高,血肌酐水平、心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患者的中心静脉压、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平均动脉压、尿量显著高于对照组,血肌酐水平、心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复苏后的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再次复苏的次数、激素替代治疗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28d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脓毒症患者采取1h集束化干预,患者的病死率以及住院时间显著下降,功能改善较好,建议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h集束化干预 脓毒症 功能改善 28d病死率
下载PDF
循证护理对腹腔胆囊结石手术患者疼痛护理体会
6
作者 刘伟凤 张琦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2期181-184,共4页
分析研究腹腔胆囊结石手术患者应用循证护理后对术后疼痛患者的影响。方法: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进行腹腔镜胆囊结石手术治疗的96例患者进行研究,选择随机双盲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做普外科常规护理,观... 分析研究腹腔胆囊结石手术患者应用循证护理后对术后疼痛患者的影响。方法: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进行腹腔镜胆囊结石手术治疗的96例患者进行研究,选择随机双盲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做普外科常规护理,观察组50例实施循证护理,比较不同护理方法,对患者疼痛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持续时间、术后第3、4、5d的疼痛VAS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用于腹腔镜胆囊结石手术中,可明显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提高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护理 腹腔胆囊结石 手术疼痛
下载PDF
脂氧素对肾脏疾病作用的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庆松 李钢 高红宇 《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7期923-927,共5页
脂氧素(LXs)是花生四烯酸的脂氧化酶类代谢产物,也是最重要的内源性抗炎、促炎症缓解递质之一,被形象地称为炎症"刹车信号",在多种炎性疾病和免疫反应性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LXs在肾脏纤维化、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及多种肾脏... 脂氧素(LXs)是花生四烯酸的脂氧化酶类代谢产物,也是最重要的内源性抗炎、促炎症缓解递质之一,被形象地称为炎症"刹车信号",在多种炎性疾病和免疫反应性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LXs在肾脏纤维化、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及多种肾脏炎性疾病中的肾保护作用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深入研究其作用机制有望为肾脏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开辟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氧素 肾脏疾病 炎症
下载PDF
HBV激活Notch1信号通路上调GP73的表达 被引量:2
8
作者 彭桦 马薇 +3 位作者 何前进 毛伟明 张喜华 岑红兵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7年第22期3551-3554,共4页
目的:探索HBV上调GP73表达的相关机制。方法:通过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HepG2和整合HBV的HepG2.2.15细胞中Notch1及其下游分子Hes1的表达。分别转染Notch1过表达载体和干扰载体,观察Notch1对GP73表达的影响。免疫组织化学法检... 目的:探索HBV上调GP73表达的相关机制。方法:通过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HepG2和整合HBV的HepG2.2.15细胞中Notch1及其下游分子Hes1的表达。分别转染Notch1过表达载体和干扰载体,观察Notch1对GP73表达的影响。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GP73、Notch1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HBV可引起Notch1的表达升高;Notch1可引起GP73的表达升高,两者在肝癌组织中呈正相关。结论:HBV可通过激活Notch1通路上调GP73的表达,这可能是GP73在肝癌组织中表达升高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V 肝癌 NOTCH1 GP73
下载PDF
miR-126对不同类型膀胱癌细胞增殖、迁移与侵袭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彭桦 吴璇 +2 位作者 刘伟凤 孙云 金涛 《解剖学研究》 CAS 2018年第6期481-484,共4页
目的 miR-126对不同类型膀胱癌细胞增殖、迁移与侵袭的影响。方法膀胱癌细胞系(EJ、BIU-87、T24、5637)和正常膀胱组织细胞系(SV-HUC-1)培养48h后,采用qPCR检测miR-126在不同转移潜能膀胱癌细胞株EJ、BIU-87、T24、5637中的表达;使用Lip... 目的 miR-126对不同类型膀胱癌细胞增殖、迁移与侵袭的影响。方法膀胱癌细胞系(EJ、BIU-87、T24、5637)和正常膀胱组织细胞系(SV-HUC-1)培养48h后,采用qPCR检测miR-126在不同转移潜能膀胱癌细胞株EJ、BIU-87、T24、5637中的表达;使用Lipo-2000脂质体将miR-126 siRNA转染入膀胱癌细胞,采用CCK-8增殖实验、划痕愈伤实验、Transwell实验、细胞黏附实验进行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miR-126在EJ、BIU-87、T24、5637细胞株中呈过量表达状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126 siRNA转染入膀胱癌细胞后,EJ、BIU-87、T24、5637细胞存活率、迁移、侵袭、黏附能力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R-126在不同膀胱癌细胞中呈异常高表达状态,降低细胞内miR-126可以有效抑制膀胱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为膀胱癌的靶向分子治疗提供了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MIR-126 细胞增殖 迁移 侵袭
原文传递
老年颅内动脉瘤术后颅内感染患者CD54与PLA2和MDA水平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伟凤 李钢 +2 位作者 孙珊珊 钱瑶 张琦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2954-2958,共5页
目的 研究老年颅内动脉瘤术后颅内感染患者CD54、磷脂酶A2(PLA2)、丙二醛(MDA)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2020年10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收治的282例行老年颅内动脉瘤手术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发生颅内感染分为感... 目的 研究老年颅内动脉瘤术后颅内感染患者CD54、磷脂酶A2(PLA2)、丙二醛(MDA)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2020年10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收治的282例行老年颅内动脉瘤手术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发生颅内感染分为感染组(n=40)、未感染组(n=242),比较两组术前、术后1 d、术后3 d CD54、PLA2、MDA,并比较感染组不同预后患者术前、术后1 d、术后3 d CD54、PLA2、MDA水平,并归纳颅内感染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分析各指标预测预后价值,比较不同CD54、PLA2、MDA水平者预后分布情况。结果 感染组术后1 d、术后3 d CD54、PLA2、MDA较术前、未感染组均升高(P<0.05);预后不良、良好患者术后1 d、术后3 d CD54、PLA2、MDA较术前升高,且预后不良患者术后1 d、术后3 d CD54、PLA2、MDA高于良好患者(P<0.05);术后1 d、术后3 d CD54、PLA2、MDA均与感染患者预后相关(P<0.05);术后1 d、术后3 d各指标联合预测预后不良的AUC值高于单一检测(P<0.05);CD54、PLA2、MDA高水平者预后不良发生率高于低水平者(P<0.05)。结论 老年颅内动脉瘤术后颅内感染患者CD54、PLA2、MDA明显异常升高,且与预后效果密切相关,可作为分子标志物协助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与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术后颅内感染 CD54 磷脂酶A2 丙二醛 预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