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诊科识别及救治老年人受虐致伤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欧阳兰欣 刘迪 陈雯 《中华急危重症护理杂志》 2025年第3期376-380,共5页
全球老龄化加剧了老年人受虐问题,而低报告率凸显了这一问题的紧迫性。急诊科在识别和救治受虐老年人方面具有前哨作用。该文综述了急诊科识别受虐老年人的现状,被虐待老年人在急诊科的常见表现,探讨了现有评估工具和干预措施。文章强... 全球老龄化加剧了老年人受虐问题,而低报告率凸显了这一问题的紧迫性。急诊科在识别和救治受虐老年人方面具有前哨作用。该文综述了急诊科识别受虐老年人的现状,被虐待老年人在急诊科的常见表现,探讨了现有评估工具和干预措施。文章强调了急诊科在应对虐待老年人问题中的重要性,建议通过培训医护人员、优化急诊科环境、建立多学科团队和推广智能筛查工具等措施,提高老年人虐待的识别率和干预效果;进一步改进培训和识别-响应流程,强化与社区的合作,推动相关法律法规完善,确保受虐老年人得到持续支持和照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虐待 急诊科 急症护理 综述文献(主题)
下载PDF
武汉市某三甲医院急诊科专业在培及结业住院医师现状调查研究
2
作者 刘振兴 艾芬 《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 2020年第5期454-456,共3页
目的通过调查武汉市某三甲医院急诊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急诊住培")基地历届住院医师培训现状,探讨急诊科专业规范化培训存在的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方法选取2012—2019年该院急诊科专业基地全部住院医师为调... 目的通过调查武汉市某三甲医院急诊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急诊住培")基地历届住院医师培训现状,探讨急诊科专业规范化培训存在的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方法选取2012—2019年该院急诊科专业基地全部住院医师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统计住院医师的基线资料、毕业后去向及结业率、离职率。结果调查结果显示,共有22名住院医师成功考入急诊科专业住培,其中11人顺利毕业,4人自动退培,7人在培。培训对象身份以单位人为主,占比90.9%,学历以硕士为主。11名毕业住院医师均在急诊科工作,其中有5人离职,均为女性,毕业后离职率为45.5%。结论急诊住培工作日趋完善,但因急诊存在就诊患者多、患者病情危重、医务人员短缺、工作压力大等学科特点,导致急诊住院医师来源不足,结构单一,学历有待提升。虽然急诊住院医师结业通过率尚可,但完成培训后住院医师离职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医学 住院医师 规范化培训 现状 调查分析
下载PDF
急诊科分级分区管理模式在胸痛患者分流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蒋伟 朱聚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14期173-175,共3页
胸痛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常见的临床症状,处理不及时常会带来严重后果,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多数患者及家属对胸痛尚无太多了解而未给予重视,故会因各种原因拖延从就诊到获得决定性治疗的时间,从而影响胸痛患者的治疗效果。本院秉承“以人... 胸痛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常见的临床症状,处理不及时常会带来严重后果,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多数患者及家属对胸痛尚无太多了解而未给予重视,故会因各种原因拖延从就诊到获得决定性治疗的时间,从而影响胸痛患者的治疗效果。本院秉承“以人为本”的服务宗旨,从2015年3月开始采用急诊分级分区管理模式,此模式主要是为胸痛患者开通绿色治疗通道,目的是明显缩短胸痛患者从就诊到获得决定性治疗的时间,大大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级分区管理 胸痛 满意度 就诊效率 病死率 致残率
下载PDF
国外急诊安宁疗护模式管理 被引量:15
4
作者 蒋伟 朱聚 +1 位作者 赖甫志 李应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14-316,共3页
介绍国外急诊安宁疗护的模式,包括急诊-安宁疗护团队的合作模式,急诊安宁疗护咨询小组模式,以及急诊-安宁疗护机构的合作模式。提示我国急诊科对安宁疗护模式的展开应进行多团队合作,可促进医院对安宁疗护患者的有效识别与管理,以做好... 介绍国外急诊安宁疗护的模式,包括急诊-安宁疗护团队的合作模式,急诊安宁疗护咨询小组模式,以及急诊-安宁疗护机构的合作模式。提示我国急诊科对安宁疗护模式的展开应进行多团队合作,可促进医院对安宁疗护患者的有效识别与管理,以做好患者生命最后一程的关怀和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外 急诊 安宁疗护
原文传递
急诊床边超声对修正的Geneva评分中度患者肺栓塞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0
5
作者 田园 艾芬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2年第5期833-835,共3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急诊床边超声在修正的Geneva评分低中高度患者肺栓塞的诊断价值,减少肺栓塞误诊漏诊,提高肺栓塞的早期诊断率。方法收集1999—2010年10月本院可疑肺栓塞112例,其中临床确诊肺栓塞75例,分析修正的Geneva评分及超声结果。... 目的回顾性分析急诊床边超声在修正的Geneva评分低中高度患者肺栓塞的诊断价值,减少肺栓塞误诊漏诊,提高肺栓塞的早期诊断率。方法收集1999—2010年10月本院可疑肺栓塞112例,其中临床确诊肺栓塞75例,分析修正的Geneva评分及超声结果。据修正的Geneva评分分为低、中、高危组,每组分为超声阳性与超声阴性对照组,分别计数确诊肺栓塞与非肺栓塞人数,SPSS 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肺栓塞可能性分别与Geneva评分(χ2=38.6862.P<0.0001)高低有关,具有统计学意义。超声阳性与超声阴性对照组分别对应的肺栓塞与非肺栓塞人数在Ge-neva评分低组(P=0.2120)及高组(P=1.0000)无统计学意义,在中组超声阳性确诊肺栓塞的可能性大于超声阴性,(P=0.023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修正的Geneva评分中度患者床边超声检查可增加确诊肺栓塞的可能性,减少肺栓塞误漏诊,提高肺栓塞的早期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预测 Geneva评分 WELLS评分 床边超声 急诊
下载PDF
基于思维导图工具在提高急诊预检分诊准确率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蒋伟 朱聚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9年第A01期1242-1243,共2页
目的:探讨基于思维导图工具在提高急诊预检分诊准确率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急诊患者16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思维组和常规组,每组80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急诊干预,思维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基于思维导图工具... 目的:探讨基于思维导图工具在提高急诊预检分诊准确率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急诊患者16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思维组和常规组,每组80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急诊干预,思维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基于思维导图工具的急诊干预,比较两组病情处理、急诊预检分诊、接诊用物漏项、接诊时间、满意度。结果:思维组病情处理合格率、急诊预检分诊准确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思维组接诊用物漏项、接诊时间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思维组满意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思维导图工具的急诊干预可有效提高急诊患者预检分诊准确率,有利于减少接诊时间,且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维导图工具 急诊 预检分诊
下载PDF
胺碘酮治疗急诊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临床研究 被引量:17
7
作者 吴刚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2016年第3期141-143,共3页
目的探讨在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急诊抢救中应用胺碘酮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自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在武汉中心医院急诊科接受救治的100例急诊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法分为对照组(n=50)、观察组(n=50)。对照组... 目的探讨在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急诊抢救中应用胺碘酮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自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在武汉中心医院急诊科接受救治的100例急诊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法分为对照组(n=50)、观察组(n=50)。对照组患者给予利多卡因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胺碘酮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8.0%、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0%、10.0%,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的急诊治疗中,应用胺碘酮可取得更好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心律失常 冠心病 胺碘酮
下载PDF
急诊成人急性阑尾炎患者腹部超声、CT平扫影像学特征及其诊断效果对比 被引量:33
8
作者 陈文君 王亚萍 张佩雯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2年第10期126-127,共2页
目的对比分析急性阑尾炎患者腹部超声、CT平扫影像学特征及其诊断效果。方法选取72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病变性质、形态、密度及内部回声等影像学特点,并比较腹部超声、CT平扫诊断急性阑尾炎的符合率。结果72例急性阑尾... 目的对比分析急性阑尾炎患者腹部超声、CT平扫影像学特征及其诊断效果。方法选取72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病变性质、形态、密度及内部回声等影像学特点,并比较腹部超声、CT平扫诊断急性阑尾炎的符合率。结果72例急性阑尾炎患者,CT平扫诊断符合率为90.28%;腹部超声诊断符合率为73.61%,显著低于CT平扫(P<0.05)。32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经CT平扫示阑尾直径在6mm以上,管腔内可见液体样阴影,边界清晰。腹部超声示阑尾直径在8mm以下,管壁水肿呈低回声。31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经CT平扫示阑尾直径在10mm以上,管壁呈均匀性增厚,边界模糊。腹部超声示阑尾直径多>10mm,腔内可见液性暗区,横断面呈典型的“同心圆”征。9例急性坏疽性阑尾炎经CT平扫可见阑尾直径>10mm,阑尾周边积气明显,邻近筋膜增粗明显。腹部超声示阑尾显著肿大,正常形态消失,“蜂窝状”腔内回声。结论超声、CT平扫均可显示急性阑尾炎特征,但CT检查可有效提高疾病诊断符合率,具有更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阑尾炎 腹部超声 CT平扫 影像学特征
下载PDF
咪达唑仑清醒镇静治疗在急诊气管插管及洗胃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吴刚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年第1期130-131,共2页
目的分析咪达唑仑清醒镇静治疗在急诊气管插管及洗胃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40例急诊患者,其中30例需急诊行气管插管,10例需急诊行置管洗胃,均采取血压检查、吸氧等急救措施,建立静脉通道,给予咪达唑仑静... 目的分析咪达唑仑清醒镇静治疗在急诊气管插管及洗胃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40例急诊患者,其中30例需急诊行气管插管,10例需急诊行置管洗胃,均采取血压检查、吸氧等急救措施,建立静脉通道,给予咪达唑仑静脉注射,分析其应用效果。结果本组40例患者置管洗胃与气管插管均成功(100%),采取急救以后32例完全遗忘操作过程,其余8例遗忘部分或者是大部分,并未出现并发症,且无镇静过度症状。治疗后5min、15 min、30 min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在急诊抢救中应用咪达唑仑,安全有效,是较为理想的急诊抢救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 置管洗胃 气管插管 清醒镇静
下载PDF
团队培训模式对急诊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彭姗 《安徽医药》 CAS 2020年第2期300-303,共4页
目的探讨团队培训模式对急诊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的影响。方法选取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中心医院急诊护士60名,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未实施团队培训模式急诊护士30名作为训前组,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实施团队培训模式后的急... 目的探讨团队培训模式对急诊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的影响。方法选取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中心医院急诊护士60名,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未实施团队培训模式急诊护士30名作为训前组,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实施团队培训模式后的急诊护士30名作为训后组,培训时间为2个月,比较两组职业安全防护及紧急处理知识、应对方式、职业暴露。结果训后组职业安全防护掌握率明显高于训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后组紧急处理知识掌握率98.33%明显高于训前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后组消极应对(6.98±0.78)分、总压力得分(10.12±1.63)分明显低于训前组(10.62±1.52)分、(13.59±1.22)分,训后组积极应对得分(26.32±2.54)分明显高于训前组(20.62±2.2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后组职业暴露频率3.33%明显低于训前组1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团队培训模式可有效改善急诊护士职业安全防护及紧急处理知识、应对方式,有利于减少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的发生,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管理/方法 血液安全 职业暴露 急诊处理 团队培训模式
下载PDF
丹红注射液对急诊PCI术后凝血纤溶功能、血小板活化、炎症因子和氧化应激的影响 被引量:8
11
作者 胡紫薇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20年第3期350-353,共4页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凝血纤溶功能、血小板活化、炎症因子和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86例在本院行急诊PCI治疗的AM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在...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凝血纤溶功能、血小板活化、炎症因子和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86例在本院行急诊PCI治疗的AM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给予丹红注射液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4d。观察两组PCI术前及术后14d凝血纤溶功能指标凝血酶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血小板活化功能指标溶酶体膜糖蛋白(CD63)、血小板a颗粒表面膜糖蛋白(CD62p)、单核细胞血小板聚集体(MPA);炎症因子指标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以及氧化应激指标过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变化;并比较两组治疗疗效。【结果】①观察组总有效率大于对照组(90.70% vs 72.09%,P<0.05);②术前两组各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凝血纤溶功能(APTT、PT、FIB、D-Dimer)较之前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③治疗后,两组血小板活化功能(CD63、CD62p、MPA)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比同期对照组降幅更为显著(P<0.05);④治疗后,两组炎症因子(CRPJL-6)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比同期对照组降幅更为显著(P<0.05);⑤治疗后,两组氧化应激(SOD、MDA)指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PCI术后患者应用常规西药联合丹红注射液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降低血液黏度、改善血流动力学,抑制免疫炎性及氧化应激反应,从而稳定动脉粥样斑块,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急性病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氧化性应激
原文传递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效果观察
12
作者 王群 《中国药业》 CAS 2021年第S02期144-145,共2页
目的探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8年2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急诊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 目的探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8年2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急诊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分诊、转诊、采血、总抢救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急救成功率和护理满意度均为93.62%,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60%和72.34%(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3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28%(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躯体、物质、心理、社会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急救护理,可提高急救效率、急救成功率与护理满意度,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 急救效率 生活质量 护理满意度 应用效果
下载PDF
急诊规范化流程护理路径用于急性心脑血管病抢救效果评价
13
作者 宫体浩 《中国药业》 CAS 2021年第S02期194-195,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脑血管病患者抢救中应用急诊规范化流程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8年4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急性心脑血管病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常规急救措施干预,观察组予急诊规范化流程... 目的探讨急性心脑血管病患者抢救中应用急诊规范化流程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8年4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急性心脑血管病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常规急救措施干预,观察组予急诊规范化流程护理路径干预。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致残率、致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诊评估时间、抢救时间、住院时间、卧床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比常规急救措施干预,急性心脑血管病患者抢救中应用急诊规范化流程护理干预,可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致残致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缩短分诊评估时间、抢救时间、住院时间、卧床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脑血管病 急诊规范化流程护理路径 效果 抢救成功率
下载PDF
静脉治疗中急诊护理问题及处理措施研究
14
作者 陈雯 《饮食科学》 2018年第12X期156-156,共1页
目的 :探讨静脉治疗中急诊护理问题及处理措施。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静脉治疗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未进行任何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实施急诊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输... 目的 :探讨静脉治疗中急诊护理问题及处理措施。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静脉治疗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未进行任何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实施急诊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输液过程中护理问题影响因素及对护理工作满意程度。结果 :对照组患者输液治疗发生率为42.5%,观察组患者输液治疗发生率为5.0%,对比具有差异性(P<0.05);其中输液时为注意患者情绪、患者自行调整滴速等因素2组对比具有差异性(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2.5%,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72.5%,对比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 :对静脉输液患者在急诊护理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对出现的问题制定针对性的处理措施,可改善急诊科护理质量,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治疗 急诊护理问题 影响因素 处理措施
下载PDF
全面无反应性量表评分和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对脑创伤患者早期预后预测作用的Meta分析 被引量:40
15
作者 刘振兴 白祥琰 +2 位作者 刘显灼 李维 艾芬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940-943,共4页
目的运用系统评价的方法评价全面无反应性量表(FOUR)评分和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对脑创伤患者早期预后的预测作用。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Pub 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数据库中FOUR评... 目的运用系统评价的方法评价全面无反应性量表(FOUR)评分和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对脑创伤患者早期预后的预测作用。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Pub 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数据库中FOUR评分及GCS评分对脑创伤患者早期预后预测作用相关的文献,并手工检索相关文献,检索时限为2005—2015年。所检索文献由两名研究者参照预先设定的标准独立评判,并对纳入文献进行筛选,同时进行质量评价,提取所需数据。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8个队列研究,共68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689例脑创伤患者中,FOUR评分预测患者院内死亡97例,GCS评分预测患者院内死亡72例,FOUR评分预测脑创伤患者院内病死率高于GC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35,95%CI(1.02,1.78),P=0.04]。结论依照当前证据,与GCS评分比较,FOUR评分对脑创伤患者早期预后有较好的预测作用。FOUR评分可以代替GCS评分对脑创伤患者意识进行评估并对其近期预后进行预测。但对脑创伤患者的远期预后,受限于文献统计数据,尚需要进一步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 格拉斯哥昏迷量表 预后 全面无反应性量表 META分析
下载PDF
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血清cTnI、CK-MB、Myo及血小板活化功能、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8
16
作者 余波 艾芬 杨飞燕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9期2269-2272,共4页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术后患者血清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红蛋白(Myo)及血小板活化功能、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术后患者血清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红蛋白(Myo)及血小板活化功能、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收治的9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5例。对照组于PCI术前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于PCI术前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瑞舒伐他汀。检测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cTnI、CK-MB、Myo及血小板活化功能指标,包括溶酶体膜糖蛋白(CD63)、血小板a颗粒表面膜糖蛋白(CD62p)、单核细胞血小板聚集体(MPA)以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包括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10(IL-10)。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清cTnI、CK-MB及Myo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血清cTnI、CK-MB及Myo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同时试验组血清cTnI、CK-MB及Myo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CD63、CD62P及MPA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D63、CD62P及MPA含量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同时试验组CD63、CD62P及MPA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TNF-α、hs-CRP及IL-10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血清TNF-α、hs-CRP及IL-10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同时试验组血清TNF-α、hs-CRP及IL-10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前短期给予瑞舒伐他汀能够明显减轻患者心肌损伤、抑制血小板活化以及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具有保护心肌的作用,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舒伐他汀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血小板活化功能 炎性因子
下载PDF
重组人脑利钠肽对老年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病人临床疗效及血清NT-pro BNP、Copeptin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4
17
作者 余波 艾芬 张利芸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17年第5期476-478,共3页
目的观察重组人脑利钠肽对老年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病人的临床疗效,以及对病人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肽素(Copeptin)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1~12月至我院心内科治疗的老年急性左心衰竭病人100例,随机分为观察... 目的观察重组人脑利钠肽对老年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病人的临床疗效,以及对病人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肽素(Copeptin)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1~12月至我院心内科治疗的老年急性左心衰竭病人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使用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观察并比较2组病人治疗7 d后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2组血清NT-pro BNP、Copeptin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显效率与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病人治疗前血清NT-pro BNP、Copeptin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明显下降,但观察组下降更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脑利钠肽对老年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病人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能够显著降低病人血清NT-pro BNP、Copeptin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脑利钠肽 老年人 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 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 肽素
下载PDF
急诊科护理人员护理纠纷后离职的风险预测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蒋伟 付阿丹 +2 位作者 杜蕾 童欢 朱聚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8年第4期296-301,共6页
目的构建预判离职风险的数据模型,并验证其应用性。方法连续性纳入武汉中心医院、武汉市中医医院、武汉市第六医院3家医院急诊科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所有亲历护理纠纷事件的137例在岗护理人员为研究队列,获取潜在影响因素为研究资料... 目的构建预判离职风险的数据模型,并验证其应用性。方法连续性纳入武汉中心医院、武汉市中医医院、武汉市第六医院3家医院急诊科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所有亲历护理纠纷事件的137例在岗护理人员为研究队列,获取潜在影响因素为研究资料,并对其后进行为期12个月的随访,依据随访结果,预判远期离职的风险,并就离职时间窗进行应用性分析。结果Cox回归分析显示,护理人员离职的风险预测通过MM满意度量表(MMSS)、抑郁自评量表(sDs)、社会支持量表(SSQ)调查获得,其中MMSS评分结果为急诊科护理人员经受护理纠纷后离职的独立保护因素,SDS及SSQ评分结果为独立危险因素;经受护理纠纷后MMSS〈30.067分、SDS〉~40.784分、SSQ~〉17.410分的急诊科护理人员,离职时间窗更短,其中MMSS及SSQ的临界值指标具有更高的评判效能。结论MMSS、SDS、SSQ是急诊科护理人员经受护理纠纷后离职的独立影响因素,且MMSS〈30.067分、SSQ~〉17.410分为急诊科护理人员1年内离职的临界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 急诊室 医院 纠纷
原文传递
正电子计算机体层扫描与核磁共振成像诊断国人鼻咽癌转移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艾芬 陈阵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2期81-84,共4页
目的 通过Meta分析比较正电子计算机体层扫描(PET-CT)与核磁共振成像(MRI)对国人鼻咽癌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 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和维普数据库从1989年1月~2013年5月收录的PET-CT与MRI诊断国... 目的 通过Meta分析比较正电子计算机体层扫描(PET-CT)与核磁共振成像(MRI)对国人鼻咽癌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 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和维普数据库从1989年1月~2013年5月收录的PET-CT与MRI诊断国人鼻咽癌转移的临床诊断试验,并对纳入文献采用Meta-Disc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文献5篇,共63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PET-CT诊断鼻咽癌转移95%CI的SEN、SPE分别为35%(33%~37%)、94%(91%~96%),S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247,SE(AUC)为0.2399;而MRI诊断鼻咽癌转移95%CI的SEN、SPE分别为35%(33%~37%)、84%(80%~87%),S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654,SE(AUC)为0.1154.以上结果表明与MRI相比,PET-CT在国人鼻咽癌转移诊断中具有较低的误诊率,但诊断价值稍低.结论 根据现有的诊断试验,PET-CT和MRI均是诊断国人鼻咽癌转移的有效技术手段.在误诊率方面,PET-CT优于MRI;但诊断价值稍低.因此,两者紧密结合才能使鼻咽癌转移的检出率明显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正电子计算机体层扫描 核磁共振成像 转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小动脉弹性指数水平与各项危险因素的关系 被引量:4
20
作者 陈阵 艾芬 《医学与哲学(B)》 2014年第1期28-30,87,共4页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小动脉弹性指数(C2)水平与各项风险因素的关系。纳入我院心血管内科于2010年1月~2013年7月间收治的AMI患者,并纳入同期入院的不稳定心绞痛(UA)患者作为对照组,收集相关临床资料,比较不同C2水平与相...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小动脉弹性指数(C2)水平与各项风险因素的关系。纳入我院心血管内科于2010年1月~2013年7月间收治的AMI患者,并纳入同期入院的不稳定心绞痛(UA)患者作为对照组,收集相关临床资料,比较不同C2水平与相关指标的关联性发现:C2等11项危险因素存在显著差异,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浆纤维蛋白原(FIB)、超敏肌钙蛋白I(c-TNI)、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清脂联素(APN)、Cz等六项指标是AMI患者的独立、敏感影响因素。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不同cz水平时LDL—C、c—TNI、APN的组间资料有统计学差异。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LDL-C与C2呈显著负相关,APN与C2呈显著正相关,而C-TNI与c:无显著相关性,FIB、HDL—C与C2呈非线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小动脉弹性系数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