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肠癌粪便p53、K-ras基因及端粒酶活性联合检测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王向阳 张克难 +3 位作者 冯安明 龚治林 黄烨 庞典付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2566-2568,共3页
目的:探讨粪便多基因、多因素联合筛查大肠癌的新方法。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肽性分析(PCR-SS-CP)方法和聚合酶链反应-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PCR-TRAP-ELISA)研究了108例大肠癌患者粪便中p53、K-ras基因突变率和端粒酶活性。... 目的:探讨粪便多基因、多因素联合筛查大肠癌的新方法。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肽性分析(PCR-SS-CP)方法和聚合酶链反应-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PCR-TRAP-ELISA)研究了108例大肠癌患者粪便中p53、K-ras基因突变率和端粒酶活性。结果:108例大肠癌患者粪便中p53、K-ras基因突变率和端粒酶活性阳性率分别为59.3%,38.9%和52.8%,且有39例三项指标均出现异常。53例大肠良性病患者及正常人粪便中p53、K-ras基因突变率和端粒酶活性阳性率分别为15.1%、9.4%和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检测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单因素变异的检出率(P<0.05)。结论:粪便中p53、K-ras基因突变率和端粒酶活性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大肠癌的早期诊断率,为大肠癌患者的筛查和早期诊断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并且对判断预后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肿瘤 P53 K-RAS 端粒酶 联合检测
下载PDF
直肠癌Miles术会阴创口处理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7
2
作者 黄烨 王向阳 +2 位作者 庞典付 张克难 冯安明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6期473-475,共3页
背景与目的:直肠癌Miles术会阴创口的处理主要有纱布填塞敞开引流和一期缝合两种方法,其中纱布填塞敞开引流法有较多缺点。本研究探讨会阴创口敞开引流的改进方法的特点。方法:89例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填塞组44例,改进组45例,填塞组和... 背景与目的:直肠癌Miles术会阴创口的处理主要有纱布填塞敞开引流和一期缝合两种方法,其中纱布填塞敞开引流法有较多缺点。本研究探讨会阴创口敞开引流的改进方法的特点。方法:89例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填塞组44例,改进组45例,填塞组和改进组分别采用纱布填塞敞开引流法和先缝后敞法处理会阴创口。结果:填塞组和改进组的换药次数分别为7.39±0.14和3.42±0.07;换药费用分别为(372±7)元和(171±4)元;创口愈合时间分别为(64.6±1.3)d和(54.8±1.1)d。两组相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采用先缝后敞法可缩短会阴创口愈合时间,是一种安全、简便、经济的处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MILES术 会阴创口
下载PDF
胃癌细胞核形态分析的多参数定量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龚平 郭华雄 +3 位作者 汤绍迁 张克难 王向阳 王静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53-854,共2页
目的:探讨多参数的形态定量分析对胃癌及胃良性病变的鉴别价值。方法:利用HMIAS-2000医学图文分析测量系统,对20例慢性胃炎及45例胃癌的组织病理学切片中的腺上皮细胞细胞核进行多参数的形态测定。结果:在22个形态定量参数中,12项胃良... 目的:探讨多参数的形态定量分析对胃癌及胃良性病变的鉴别价值。方法:利用HMIAS-2000医学图文分析测量系统,对20例慢性胃炎及45例胃癌的组织病理学切片中的腺上皮细胞细胞核进行多参数的形态测定。结果:在22个形态定量参数中,12项胃良性病变与胃癌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3项有统计学差异(P<0.05),7项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多参数的形态计量揭示了胃癌与胃良性病变的细胞核形态学计量特征,对辅助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慢性胃炎 细胞核 多参数 定量研究
下载PDF
临床护理缺陷分析及风险管理 被引量:17
4
作者 王虹 张金玲 +2 位作者 潘杰 何瑷年 张中香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7年第11A期56-57,共2页
目的加强风险管理,减少护理缺陷的发生率。方法对216起护理缺陷的分级、种类及相关护理人员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查对制度执行不严是发生缺陷的主要原因;低年资护士是发生护理缺陷的高危人群。结论建立健康护理风险管理机制,提高护士风... 目的加强风险管理,减少护理缺陷的发生率。方法对216起护理缺陷的分级、种类及相关护理人员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查对制度执行不严是发生缺陷的主要原因;低年资护士是发生护理缺陷的高危人群。结论建立健康护理风险管理机制,提高护士风险防范意识,采取相应措施,加强查对制度、高危患者、高危时段、高危人群及护理纪录等5个高危环节的管理,以减少护理缺陷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缺陷 风险管理
下载PDF
以护生为主体的临床护理教学查房探讨 被引量:19
5
作者 王虹 张中香 +2 位作者 杨章玲 张以红 丁永艳 《现代护理》 2006年第30期2930-2931,共2页
目的探讨提高临床护理教学查房质量的方法。方法采用对照研究的方法。实验组由护生组织查房,护士长或教学组长讲评,将病例教学和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融入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结果实验组对护理查房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 目的探讨提高临床护理教学查房质量的方法。方法采用对照研究的方法。实验组由护生组织查房,护士长或教学组长讲评,将病例教学和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融入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结果实验组对护理查房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2组护生对查房效果评价有明显不同(P<0.01)。结论以护生为主体的教学查房,激发了护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提高了护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了查房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教育 教学查房 学生
下载PDF
PDCA循环在护理记录书写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6
作者 王虹 丁永艳 甘孝红 《护理学报》 2006年第3期88-89,共2页
目的探索PDCA循环在护理记录书写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查2002年11月-2003年8月出院病历1 213份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于2003年11月将PDCA循环运用于护理记录书写质量管理之中。结果随机抽查2004年1-9月的出院病历1 213份,对... 目的探索PDCA循环在护理记录书写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查2002年11月-2003年8月出院病历1 213份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于2003年11月将PDCA循环运用于护理记录书写质量管理之中。结果随机抽查2004年1-9月的出院病历1 213份,对体温单、住院首次护理记录单、护理记录单、医嘱单记录缺陷与2002年11月-2003年8月出院病历1 213份分别进行2χ检验,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管理后护理记录缺陷率明显降低。结论PDCA循环是提高护理记录书写质量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循环 护理记录 护理管理 书写质量
下载PDF
直肠癌Miles术会阴创口的处理 被引量:7
7
作者 黄烨 王向阳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8期3020-3024,共5页
直肠癌Miles术会阴创口的处理主要有纱布填塞敞开引流和一期缝合两种基本方法.我们综合近20年来在此方面研究的大量文献报道,总结了两种方法的适应症和操作要点,评价了两种方法的优缺点,分析了会阴创口一期愈合的影响因素及防治措施,并... 直肠癌Miles术会阴创口的处理主要有纱布填塞敞开引流和一期缝合两种基本方法.我们综合近20年来在此方面研究的大量文献报道,总结了两种方法的适应症和操作要点,评价了两种方法的优缺点,分析了会阴创口一期愈合的影响因素及防治措施,并提出了纱布填塞敞开引流法的改进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MILES术 会阴创口
下载PDF
腹腔镜辅助下切除低位直肠癌25例报告 被引量:9
8
作者 冯安明 张克难 庞典付 《腹部外科》 2008年第1期26-27,共2页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采用腹腔镜辅助切除和用疝补片修补盆底腹膜的可行性及预防输尿管、骶前血管损伤的方法。方法对2004年4月~2006年10月我院胃肠外科在腹腔镜辅助下根治性切除低位直肠癌25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腹腔镜...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采用腹腔镜辅助切除和用疝补片修补盆底腹膜的可行性及预防输尿管、骶前血管损伤的方法。方法对2004年4月~2006年10月我院胃肠外科在腹腔镜辅助下根治性切除低位直肠癌25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腹腔镜辅助下完成手术24例,中转手术1例。手术时间平均为3.8h。本组无术后死亡病例。术中、术后发生输尿管损伤、骶前血管损伤出血和造瘘口狭窄各1例。术后标本检测淋巴结数目4~17个(中位数9个)均无转移报告。结论腹腔镜辅助下切除低位直肠癌安全可行,并有术后肠功能恢复快、肠粘连发生少及避免腹部切口感染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腹腔镜 回顾性研究
下载PDF
基础护理评估执行本的制作与应用 被引量:4
9
作者 杨章玲 范植蓉 +1 位作者 王虹 刘昌丹 《护理学报》 2011年第23期68-70,共3页
基础护理是各专科护理的基础,是运用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术去满足患者的基本需要,其内容包括保持患者整洁、安全和舒适、膳食护理、排泄护理、观察病情、健康宣教等。由于基础护理工作多数是没有医嘱的软性指标,并且... 基础护理是各专科护理的基础,是运用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术去满足患者的基本需要,其内容包括保持患者整洁、安全和舒适、膳食护理、排泄护理、观察病情、健康宣教等。由于基础护理工作多数是没有医嘱的软性指标,并且范围广泛、工作琐碎,因此临床上对基础护理工作落实不到位,依赖家属、护工的现象普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护理 评估执行本 护理质量 护理管理
下载PDF
降低自控硬膜外镇痛泵导管滑脱率的品管圈实践 被引量:8
10
作者 肖继荣 丁永艳 +4 位作者 李前方 杨蓉 常洁 刘霞 黄晶晶 《护理学报》 2014年第10期26-28,共3页
目的运用品管圈降低自控硬膜外镇痛泵导管滑脱发生率。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确定研究主题,制定目标值,调查分析影响术后自控硬膜外镇痛泵导管滑脱的因素主要有:胶布卷曲、松脱,衔接处接头未旋紧、未固定。确定4个真因:护士镇痛泵知识缺乏... 目的运用品管圈降低自控硬膜外镇痛泵导管滑脱发生率。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确定研究主题,制定目标值,调查分析影响术后自控硬膜外镇痛泵导管滑脱的因素主要有:胶布卷曲、松脱,衔接处接头未旋紧、未固定。确定4个真因:护士镇痛泵知识缺乏;缺乏宣教资料及镇痛泵交接流程;健康教育不到位;胶布材质的选择及固定不当。针对真因制定和落实整改措施:如加强理论知识培训,制作镇痛泵使用须知及规范自控硬膜外镇痛泵交接流程,更换固定的胶布及方法,应用临床路径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本医院自控硬膜外镇痛泵导管滑脱发生率由活动前的15%降低至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降低了自控硬膜外镇痛泵导管滑脱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活动 自控硬膜外镇痛泵 导管滑脱
下载PDF
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良琼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6年第6期64-65,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措施。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03年12月入住我院的42例老年急性肠梗阻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病例均经手术治疗,术中发现腹内肿瘤23例,占54.8%;肠粘连10例,占24.3%;肠扭转1例,占2.3%;粪...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措施。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03年12月入住我院的42例老年急性肠梗阻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病例均经手术治疗,术中发现腹内肿瘤23例,占54.8%;肠粘连10例,占24.3%;肠扭转1例,占2.3%;粪石梗阻5例,占11.9%;嵌顿疝3例,占7%。3例术后放弃治疗自动出院;手术后并发症11例,分别为吻合口瘘1例、切口感染4例、切口裂开1例、肺部感染4例、下肢静脉血栓1例。结论老年急性肠梗阻具有与中青年肠梗阻不同的特点,根据这些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护理措施,是促进患者康复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肠梗阻 临床特点 护理
下载PDF
急性肠系膜缺血性疾病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良琼 陈海燕 《护理学杂志》 2005年第24期21-22,共2页
回顾性分析15例急性肠系膜缺血性疾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措施。提出术前应密切观察腹部症状和体征,仔细询问病史,积极配合做好各项检查及术前准备;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做好胃肠减压及饮食、抗凝护理,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
关键词 肠系膜缺血性疾病 手术 胃肠减压 抗凝治疗 护理
下载PDF
12例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诊疗转归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杜爱民 聂家艳 庞典付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277-1279,共3页
目的探讨良性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的诊治方法,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9年5月收治的12例良性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结合文献讨论其病因、诊断及治疗。结果该院5年内共收治12例并随访2~24个月:9例内科保守... 目的探讨良性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的诊治方法,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9年5月收治的12例良性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结合文献讨论其病因、诊断及治疗。结果该院5年内共收治12例并随访2~24个月:9例内科保守治疗,5例治愈;3例行外科手术治疗,治愈3例。结论良性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内科治疗有40%~60%治愈率,对内科保守治疗6个月无效者,应积极行外科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 Wilkies综合征 主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夹角
下载PDF
胃肠道间质瘤4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庞典付 龚腊梅 张克难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159-1161,共3页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诊断、临床病理特征、良恶性的判断和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GIST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本组GIST位于胃27例,小肠14例,结肠5例,肛管2例。27例行胃镜检查,确诊4例,发现病灶21例,其中8例行超声胃镜并...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诊断、临床病理特征、良恶性的判断和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GIST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本组GIST位于胃27例,小肠14例,结肠5例,肛管2例。27例行胃镜检查,确诊4例,发现病灶21例,其中8例行超声胃镜并穿刺活检,6例确诊。CD117阳性率为89.6%(43/47),CD34阳性率为69.5%(33/47)。病理诊断良性间质瘤13例,交界性8例,恶性27例。本组均行肿瘤局部切除或局部消化道部分切除。48例随访6~60个月,13例良性间质瘤患者全部存活,27例恶性及8例交界性间质瘤患者中1例于术后8月复发,3例术后16月发生转移,8例术后36月死亡。结论超声内镜结合胃肠道影像学检查是临床诊断GIST的主要方法,确诊需依靠组织病理学检查和免疫组化染色,外科手术完整切除是原发GIST最主要的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 间质瘤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性手术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34
15
作者 王向阳 陈勇 +3 位作者 庞典付 黄烨 张克难 冯安明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03-406,共4页
目的:评估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3月—2004年5月实施根治性结直肠癌手术146例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手术72例,传统开腹74例,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医疗费用、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 目的:评估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3月—2004年5月实施根治性结直肠癌手术146例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手术72例,传统开腹74例,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医疗费用、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并发症、近期和远期生存率等情况。结果:两组在术中出血、手术时间、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两组间的医疗费用、术后并发症、淋巴结清扫数目及2,5年总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在术中出血、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方面体现了优势。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安全、有效、经济、与传统开腹手术的近、远期临床效果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外科学 腹腔镜 预后
原文传递
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危险因素的分析 被引量:25
16
作者 王向阳 张克难 +3 位作者 冯安明 庞典付 黄烨 龚龙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156-1158,共3页
目的探讨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对7年间收治的508例行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手术后是否发生胃瘫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25例术后... 目的探讨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对7年间收治的508例行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手术后是否发生胃瘫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25例术后发生胃瘫,单因素分析显示16个因素中有9个与术后胃瘫发生有关。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模型共筛出10个术后胃瘫的相关因素。结论术前幽门梗阻、毕Ⅱ式胃肠吻合方式、淋巴结清扫范围、术后血糖水平、术后腹腔感染、术后吻合口瘘、术后开始行肠内营养时间、术前情绪紧张为术后胃瘫的危险因素;而术前血红蛋白水平及术后总蛋白水平为术后胃瘫的保护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后 胃瘫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参与压疮调研的临床护士岗位综合培训方法与效果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杨章玲 付沫 +6 位作者 蒋琪霞 李玉肖 高早琼 唐小丹 李前方 潘晓虹 张秀琴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6年第27期3865-3869,共5页
目的:探讨在横断面调研中以临床需求为导向的护士岗位培训效果,为专科护士规范化培训提供依据。方法在调研前1月,对湖北省某三级甲等医院的46名参研护士进行以临床需求为导向的多种形式相结合的综合性培训,包括多媒体授课、工作坊、案... 目的:探讨在横断面调研中以临床需求为导向的护士岗位培训效果,为专科护士规范化培训提供依据。方法在调研前1月,对湖北省某三级甲等医院的46名参研护士进行以临床需求为导向的多种形式相结合的综合性培训,包括多媒体授课、工作坊、案例分析、小组讨论、造口伤口门诊观摩带教、调研操作训练、压疮和失禁相关性皮炎( IAD)风险评估训练等。随后采用统一试卷和操作评分标准,进行理论考核、看图分析考核、操作考核。结果46名护士培训后的理论考核成绩、操作考核成绩、看图分析考核成绩均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9.1%的护士认同培训内容,93.5%的护士对培训形式感到满意,95.7%的护士认为本次培训对临床工作指导性强。结论以临床需求为导向的综合性培训及考核能有效提高护士的专科理论和技能水平,可以作为综合性医院进行压疮及IAD调研前进行护士有效培训和考核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疮 失禁相关性皮炎 岗位培训 护理教学 专科护理 考核
原文传递
护士工作积分制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虹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07年第1期21-22,共2页
目的充分调动护士工作的积极性,挖掘护士的工作潜能,提高工作质量。方法实行护士工作积分制,每月由护士长和科内质控小组组长对科内护士的医德医风、工作质量、工作成绩、护理论文等进行检查、汇总,所得分值填写在护士长手册上,由... 目的充分调动护士工作的积极性,挖掘护士的工作潜能,提高工作质量。方法实行护士工作积分制,每月由护士长和科内质控小组组长对科内护士的医德医风、工作质量、工作成绩、护理论文等进行检查、汇总,所得分值填写在护士长手册上,由护士签名认可,并与当月奖金挂钩。结果客观、公正地评价了护士的工作成绩,奖惩兑现,体现了多劳多得、奖勤罚懒、奖优罚劣的分配原则,激发了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增强了护士的责任心和荣誉感。结论护士积分制管理是提高护士工作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各项护理工作质量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分制 护士 工作质量 护理管理
原文传递
腹腔镜与开放手术治疗嵌顿性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对比 被引量:11
19
作者 何礼安 雷焦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8期609-610,616,共3页
嵌顿性腹股沟疝是常见的腹壁外科急症之一,发病率约0.29%~2.90%,死亡率达3.19%^([1-2])。对于嵌顿时间较短的(嵌顿时间在3~4 h、没有出现明显急性腹膜炎)患者,一般可采用手法复位治疗。而对于嵌顿时间较长或是手法复位失败的患者,目前... 嵌顿性腹股沟疝是常见的腹壁外科急症之一,发病率约0.29%~2.90%,死亡率达3.19%^([1-2])。对于嵌顿时间较短的(嵌顿时间在3~4 h、没有出现明显急性腹膜炎)患者,一般可采用手法复位治疗。而对于嵌顿时间较长或是手法复位失败的患者,目前的最佳治疗方案是急诊手术治疗^([3])。传统的手术治疗方法是开放性手术,但开放性手术存在无法观察腹腔内情况、可能导致部分逆行性嵌顿坏死肠管遗漏、术后更易发生切口感染、复发以及术后慢性疼痛等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顿疝 经腹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 开放手术 腹腔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