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快速康复外科在泌尿外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与展望 被引量:2
1
作者 聂瑾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8年第7期4-6,共3页
介绍了FTS在泌尿外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手术前患者的评估及健康教育;术中麻醉方法的优化、保持正常体温及微创手术方法的应用;术后康复措施。认为FTS可不同程度缓解泌尿外科患者手术应激反应,增加镇痛效果,促进胃肠功能早期恢复,减少手... 介绍了FTS在泌尿外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手术前患者的评估及健康教育;术中麻醉方法的优化、保持正常体温及微创手术方法的应用;术后康复措施。认为FTS可不同程度缓解泌尿外科患者手术应激反应,增加镇痛效果,促进胃肠功能早期恢复,减少手术并发症及再次入院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日,减少住院费用,提高患者的远期生存质量及患者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康复外科 泌尿外科 护理
下载PDF
泌尿系肿瘤复发原因和转移机制研究进展
2
作者 曾进 陈忠 《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 2017年第6期321-324,共4页
肿瘤的复发和转移是泌尿系肿瘤预后差的主要原因之一,深入研究其复发和转移的原因及机制,寻找更加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是泌尿系肿瘤研究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一、肿瘤复发、转移的原因临床发现,肿瘤患者经治疗被确定治愈一段时... 肿瘤的复发和转移是泌尿系肿瘤预后差的主要原因之一,深入研究其复发和转移的原因及机制,寻找更加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是泌尿系肿瘤研究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一、肿瘤复发、转移的原因临床发现,肿瘤患者经治疗被确定治愈一段时间(有的患者长达数年或10年)后,又出现原发部位肿瘤复发或远处器官转移,其原因主要有下列几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系肿瘤 转移机制 复发原因 治疗方法 肿瘤复发 肿瘤患者 临床发现 器官转移
下载PDF
SARS-CoV-2感染引发下尿路症状及机制研究进展
3
作者 段良斌 陈忠 +1 位作者 钟鹏 杨东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7-120,共4页
自2019年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进入了全球大流行状态,虽然当前COVID-19在全球大多数地区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但其蔓延的危险仍然没有消失。COVID-19的典型症状包括发烧、咳嗽、喉咙痛、乏力、咯痰、呼吸急促和头痛等[1]。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SARS-CoV-2 下尿路症状
下载PDF
现代微创手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 被引量:30
4
作者 曹正国 诸禹平 +5 位作者 苏红 孙友文 樊龙昌 吴斌 周林玉 亓林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052-1055,1062,共5页
目的探讨现代微创手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28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经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50例,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35例,微创经皮肾穿刺输尿管镜取石(MPCNL)24例,后腹腔镜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RLU... 目的探讨现代微创手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28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经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50例,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35例,微创经皮肾穿刺输尿管镜取石(MPCNL)24例,后腹腔镜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RLU)19例。结果输尿管镜钬激光单次碎石成功率为90.74%,1例因输尿管镜逆行插管穿孔、1例因输尿管结石下段明显狭窄僵硬、3例因远端输尿管迂曲而改开放手术取石。气压弹道碎石单次成功率为76.32%,1例因远端输尿管迂曲、1例因输尿管结石下段合并较大息肉、2例因术中输尿管穿孔、1例因输尿管黏膜损伤出血视野不清而改开放手术,1例因远端输尿管迂曲改后腹腔镜取石术,1例因输尿管穿孔留置双J管,2例因结石下段合并狭窄僵硬改开放手术切除狭窄段行端端吻合并取石。MPCNL组成功取石23例,1例因结石残留而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RLU组19例全部取石成功,仅1例术后漏尿。结论经输尿管镜腔内碎石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安全、有效的方法,在碎石效果和治疗合并输尿管息肉、狭窄等方面,钬激光碎石明显优于气压弹道碎石并可减少结石的上移;MPCNL创伤小,结石取净率高,并发症少,对较大、较硬、靠近肾盂、合并同侧肾结石及儿童输尿管上段结石尤为适宜,可作为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首选方法;RLU取石效果确切,损伤小,术后恢复快,尤其适合既往需要行开放手术取石的患者,并有望部分代替传统的开放性输尿管切开取石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上段结石 输尿管镜 微创经皮肾镜 腹腔镜
下载PDF
输尿管息肉的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5
作者 张剑飞 杨为民 陈忠 《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 2009年第6期373-375,共3页
关键词 输尿管息肉 微创治疗 诊断 尿路梗阻 先天性因素 人造输尿管 自体肾移植 多发性息肉
下载PDF
上尿路结石合并肾功能衰竭的微创治疗 被引量:2
6
作者 胡少群 曹国灿 +4 位作者 石永雄 杨立刚 范兴中 刘龙亚 刘继红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3期247-248,共2页
目的 探讨上尿路结石合并肾功能衰竭的微创治疗方法.方法 1998年8月~2005年12月,采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取石、置双J管,术后体外冲击波碎石(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lithotripsy,ESWL)、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及一期行经皮肾穿刺造... 目的 探讨上尿路结石合并肾功能衰竭的微创治疗方法.方法 1998年8月~2005年12月,采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取石、置双J管,术后体外冲击波碎石(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lithotripsy,ESWL)、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及一期行经皮肾穿刺造瘘,二期行输尿管镜碎石、ESWL或经瘘道碎石取石等微创方法治疗43例上尿路结石并肾功能衰竭.结果 手术时间23~150min,平均47min,住院时间3~20d,平均7.2d.术后2周~3个月肾功能恢复正常者29例;术后3个月12例仍有氮质血症,但肾功能明显改善,血肌酐术前平均712.4μmol/L(326~2882.7μmol/L),术后降至294.6μmol/L(173~532μmol/L);另有2例仍为尿毒症,需长期血液透析治疗.结石清除率88%(38/43),结石残留5例.随访3个月~5年,平均1.5年,43例均无死亡,无脓肾发生,平均血肌酐186.2μmol/L(39.9~933.1μmol/L),结石复发9例.结论 微创治疗在治疗上尿路结石合并肾功能衰竭方面具有创伤小、病人易耐受、安全性好的特点,可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采用不同的微创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 梗阻性肾功能衰竭 上尿路结石
下载PDF
原发性输尿管癌诊疗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周惜才 陈园 《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 2010年第2期65-68,共4页
关键词 原发性输尿管癌 尿路上皮恶性肿瘤 诊疗 泌尿系肿瘤 上尿路肿瘤 移行细胞癌 鳞状细胞癌 发病高峰
下载PDF
物理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3
8
作者 祝丹 李凡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第11期128-129,共2页
目的观察物理治疗对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10—2014-10我院60例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基础药物治疗,试验组给予物理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 目的观察物理治疗对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10—2014-10我院60例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基础药物治疗,试验组给予物理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80.00%)高于对照组(5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物理治疗对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临床效果较好,可考虑合理范围内加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 物理治疗
下载PDF
从发育生物学角度比较人尿道组织结构与功能的演变
9
作者 谢冲 王国民 杜广辉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29-733,共5页
近年来,有关不同物种尿道结构及控尿机制的研究越来越多,然而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却少有关注。为了更好地理解人类尿道的结构与功能,本文从生物进化的角度对处于较高进化阶段的狗、猫、兔、大鼠等哺乳类动物的尿道相关研究作一综述,并在... 近年来,有关不同物种尿道结构及控尿机制的研究越来越多,然而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却少有关注。为了更好地理解人类尿道的结构与功能,本文从生物进化的角度对处于较高进化阶段的狗、猫、兔、大鼠等哺乳类动物的尿道相关研究作一综述,并在其大体解剖学结构、被覆上皮种类、肌组织和神经递质受体分布等方面与人类尿道进行比较。对尿道精细结构的相关研究和比较为今后人控尿机制的研究以及动物模型的选择具有深远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哺乳动物 尿道 比较医学
下载PDF
腹腔镜根治性肾输尿管全切+区域淋巴结清扫治疗上尿路尿路上皮癌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8
10
作者 黎春明 胡嘏 余虓 《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 2018年第4期193-197,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根治性肾输尿管全切(LRNU)+腹膜后(盆腔)区域淋巴结清扫(RLND)治疗上尿路尿路上皮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武汉同济医院收治的满足入选标准的31例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患者的临床资料。31例患者中... 目的探讨腹腔镜根治性肾输尿管全切(LRNU)+腹膜后(盆腔)区域淋巴结清扫(RLND)治疗上尿路尿路上皮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武汉同济医院收治的满足入选标准的31例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患者的临床资料。31例患者中男19例、女12例,年龄41~74岁,平均56.1岁。其中肾盂肿瘤15例、输尿管中上段肿瘤9例、输尿管下段肿瘤7例。所有患者术前均经影像学、细胞学或组织学检查确诊,且影像学检查提示未见腹膜后、盆腔及远处转移。31例患者中18例患者施行LRNU+RLND(LRNU+RLND组),同期其余13例患者单纯施行LRNU(LRNU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及肿瘤学预后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BMI、病变部位、临床分期及术后病理分级、分期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RNU+RLND组平均手术时间258(185~330)min,LRNU组平均手术时间207(155~285)min;LRNU+RLND组平均出血量93(35~165)ml,LRNU组平均出血量77(20~170)ml,两项指标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围手术期未见继发出血、周围脏器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病理分期T2或更高分期的患者行RLND后,其无复发生存时间及总生存时间较单纯行LRNU患者显著延长;无复发生存率:90.9%vs 50.0%;总生存率:90.9%vs 62.5%(P<0.05)。结论腹膜后(盆腔)RLND对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患者安全可行,并且显著提高病理分期T2或更高分期患者的肿瘤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尿路尿路上皮癌 淋巴结清扫 无复发生存 肿瘤特异性生存
下载PDF
医源性尿道损伤原因及防治 被引量:5
11
作者 吴锋 谢永煌 +3 位作者 黄远之 朱旻 陈盛普 宋章兴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8年第4期62-63,共2页
目的通过探讨医源性尿道损伤的原因,提高对医源性尿道损伤的认识,并能够正确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2月至2007年2月收治的48例不同类型医源性尿道损伤的处理资料。结果48例患者中3例长期膀胱造瘘,2例定期尿道扩张,其余患者均治... 目的通过探讨医源性尿道损伤的原因,提高对医源性尿道损伤的认识,并能够正确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2月至2007年2月收治的48例不同类型医源性尿道损伤的处理资料。结果48例患者中3例长期膀胱造瘘,2例定期尿道扩张,其余患者均治愈自行排尿。结论医源性尿道损伤是泌尿外科常见并发症,泌尿外科医生在操作中亦能充分认识尿道的生理解剖。轻度的粘膜损伤、尿道无断裂,行留置导尿1—2周即可;若导尿失败应行膀胱穿刺造瘘,后行二期处理;若尿道断裂、大出血、尿道穿孔及直肠穿孔者应尽早开放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源性尿道损伤 原因 防治
下载PDF
胱抑素C和肾积液CT值在尿路结石梗阻性肾积脓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2
作者 郭亮 徐鹏程 胡恒龙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0年第10期1406-1410,共5页
目的探究胱抑素C(Cys C)和肾积液CT值在尿路结石梗阻性肾积脓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尿路结石梗阻性肾积液患者138例,其中肾积脓患者87例作为研究组,肾积水患者51例作为对照组。统计比较两组一般资料,检测对比两组肾功能指标[... 目的探究胱抑素C(Cys C)和肾积液CT值在尿路结石梗阻性肾积脓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尿路结石梗阻性肾积液患者138例,其中肾积脓患者87例作为研究组,肾积水患者51例作为对照组。统计比较两组一般资料,检测对比两组肾功能指标[血液尿素氮(BUN)、肌酐(Cr)]、血清Cys C水平、肾积液CT值,分析血清Cys C水平与肾积液CT值相关性及两者与肾功能指标的关系,探究血清Cys C、肾积液CT值对尿路结石梗阻性肾积脓与肾积水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研究组血清BUN、Cr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血清Cys C水平、肾积液CT值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Cys C水平与肾积液CT值呈正相关(P<0.05);血清Cys C水平、肾积液CT值与血清BUN、Cr水平呈正相关(P<0.05);血清Cys C水平、肾积液CT值联合鉴别诊断尿路结石梗阻性肾积脓与肾积水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41,大于二者单一诊断鉴别,联合诊断最佳诊断敏感度为68.63%,特异度为86.21%。结论尿路结石梗阻性肾积脓患者的血清Cys C表达水平及肾积液CT值异常升高,且与患者肾功能呈正相关关系,可辅助临床鉴别诊断尿路结石梗阻性肾积脓与肾积水,指导临床评估患者肾功能、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路结石梗阻性肾积脓 胱抑素C 肾积液CT值
下载PDF
circ-RACGAP1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膀胱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作用机制
13
作者 胡志 付桥 +3 位作者 徐律 张炜 盖强强 孙伟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878-1884,共7页
目的分析circ-RACGAP1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意义,探究circ-RACGAP1对膀胱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GA数据库探究circ-RACGAP1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circ-RACGAP1表达与膀胱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目的分析circ-RACGAP1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意义,探究circ-RACGAP1对膀胱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GA数据库探究circ-RACGAP1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circ-RACGAP1表达与膀胱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法分析细胞系5637、T24、J82、RT-4、UM-UC-3中circ-RACGAP1表达。通过脂质体转染技术将circ-RACGAP1敲降质粒转染T24细胞。克隆形成实验、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分别分析敲降circ-RACGAP1对T24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采用deepBase、Circbank、CircInteractome、circRNABase数据库和荧光报告系统验证circ-RACGAP1和miR-4324之间的靶向结合。qPCR检测敲降circ-RACGAP1对T24细胞中miR-4324表达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敲降circ-RACGAP1对T24细胞中Rac-GTP酶激活蛋白1(RACGAP1)蛋白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膀胱癌组织中circ-RACGAP1呈高表达(P<0.01),其表达随着患者临床分期恶性程度增高而升高(P<0.01)。膀胱癌细胞系中circ-RACGAP1表达明显高于人正常膀胱上皮细胞(均P<0.01)。与对照组比较,sh-sh-circ-RACGAP1组T24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均明显降低(均P<0.01)。circ-RACGAP1可靶向抑制miR-4324的表达(P<0.01)。与对照组比较,sh-circ-RACGAP1组T24细胞中RACGAP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1),PI3K/AKT信号通路蛋白磷酸化磷脂酰肌醇-3-激酶(p-PI3K)、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核因子κB(NF-κB)表达水平均降低(均P<0.01)。结论膀胱癌组织和细胞系中circ-RACGAP1呈高表达,敲降circ-RACGAP1能够抑制T24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circ-RACGAP1是通过抑制miR-4324表达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来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环状RNA circ-RACGAP1 miR-4324
下载PDF
前列腺囊肿的临床特征及微创治疗选择 被引量:14
14
作者 祖雄兵 陈敏丰 +3 位作者 叶章群 周四维 齐琳 张向阳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721-723,共3页
目的:探讨前列腺囊肿的临床特征、诊断措施与微创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本组9例患者,年龄19~46岁,平均29岁。5例以尿频、尿急及会阴部不适等类似"前列腺炎"症状就诊,3例因排尿不畅、尿线变细及排尿费力等就诊,1例因血精就诊... 目的:探讨前列腺囊肿的临床特征、诊断措施与微创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本组9例患者,年龄19~46岁,平均29岁。5例以尿频、尿急及会阴部不适等类似"前列腺炎"症状就诊,3例因排尿不畅、尿线变细及排尿费力等就诊,1例因血精就诊,均经B超、MRI检查,其中5例患者均被外院误诊为"慢性前列腺炎"治疗3至17个月。对3例较小的靠近前列腺尿道的囊肿行经尿道前列腺囊肿去顶术,较大6例向尿道及膀胱颈后方突起的囊肿行腹腔镜下囊肿切除术。结果:9例患者均经B超、MRI联合确诊。经尿道手术时间30~50min,出血约20~70ml;腹腔镜手术时间100~150min,出血约30~50ml,术后皮管引流2d,留置导尿管1~2周。所有患者随访3个月至1年,无尿路刺激症状,无排尿困难,阴茎勃起与射精正常。结论:B超和MRI是诊断前列腺囊肿的重要方法。对于靠近前列腺尿道的有症状的囊肿,经尿道前列腺囊肿去顶术疗效确切;当囊肿靠近尿道及膀胱颈的后方时,腹腔镜切除囊肿具有组织显露清楚、不易损伤盆腔组织、创伤小、出血少等优点,是治疗此类前列腺囊肿的最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囊肿 临床特征 诊断 微创治疗
原文传递
慢性前列腺炎相关的性功能障碍及心理治疗 被引量:28
15
作者 张建国 王艳丽 +1 位作者 李静 周四维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9期658-660,共3页
目的:了解慢性前列腺炎和性功能障碍的关系及心理行为干预治疗的效果。方法:对346例伴有性功能障碍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进行随机对照研究。对照组(173例)给予常规的药物治疗(抗生素,吲哚美辛,α1受体阻滞剂和中药),治疗组(173例)除上述... 目的:了解慢性前列腺炎和性功能障碍的关系及心理行为干预治疗的效果。方法:对346例伴有性功能障碍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进行随机对照研究。对照组(173例)给予常规的药物治疗(抗生素,吲哚美辛,α1受体阻滞剂和中药),治疗组(173例)除上述治疗外,同时给予心理和行为干预治疗。治疗前后采用国际前列腺炎症状评分指数表(NIH-CPSI)和勃起功能国际指数问卷5(IIEF-5)评分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慢性前列腺炎伴性功能障碍的程度和前列腺炎症状的严重程度不相关;治疗后两组患者前列腺炎症状和性功能障碍均有明显改善,但治疗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心理因素在慢性前列腺炎所致的性功能障碍中起重要作用。心理治疗不但对慢性前列腺炎相关的性功能障碍有明显的疗效,而且可明显改善前列腺炎的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前列腺炎 性功能障碍 心理治疗 行为干预
下载PDF
精活速治疗少弱精子症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6
作者 刘德风 商学军 +6 位作者 戴继灿 鄢桃飞 刘智勇 谷龙杰 纪亚忠 陈磊 姜辉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27-230,共4页
目的:探讨精活速治疗少弱精子症的有效性。方法:120例特发性轻中度少、弱精子症患者入选本研究;口服精活速,1袋/次,2次/d,连续3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3个月末,采用计算机辅助精液分析检测治疗前后每次射精后精液的各项参数... 目的:探讨精活速治疗少弱精子症的有效性。方法:120例特发性轻中度少、弱精子症患者入选本研究;口服精活速,1袋/次,2次/d,连续3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3个月末,采用计算机辅助精液分析检测治疗前后每次射精后精液的各项参数变化(精子浓度、精子总活力、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每次随访均记录患者有无明显不良反应。结果:治疗3个月后,入组患者的精液质量有了较明显的改善。精液中精子浓度、精子总活动率、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和精子形态正常百分率,在服用精活速治疗3个月后均有了较明显的改善(P<0.05),观察的3个月期间内,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精活速治疗轻中度少弱精子症患者症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活速 男性不育 少精子症 弱精子症
原文传递
负压吸引MPCNL一期治疗结石性脓肾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黄建荣 宋乐明 +5 位作者 刘泰荣 杜传策 姚磊 郭树林 钟久庆 叶章群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15年第11期787-789,共3页
目的探讨微造瘘经皮肾镜负压吸引碎石清石鞘治疗结石性脓肾的价值。方法将182例结石性脓肾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91)和对照组(n=91),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微通道经皮肾镜(MPCNL)治疗,观察组采用经皮肾微造瘘负压吸引碎石清石鞘进行治疗。结... 目的探讨微造瘘经皮肾镜负压吸引碎石清石鞘治疗结石性脓肾的价值。方法将182例结石性脓肾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91)和对照组(n=91),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微通道经皮肾镜(MPCNL)治疗,观察组采用经皮肾微造瘘负压吸引碎石清石鞘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均一期手术治疗,对照组14例行一期造瘘,其余一期取石。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1.6%;观察组一期清石率为96.7%,对照组73.6%;观察组手术时间(54.5±14.5)min,对照组(70.2±11.7)min;观察组出血量(126.4±47.2)mL,对照组(321.6±82.5)mL;观察组住院天数(6.4±2.3)d,对照组(10.6±3.7)d。以上各项指标比较,观察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造瘘经皮肾负压吸引碎石清石鞘在一期治疗结石性脓肾中安全、经济、实用,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石性脓肾 负压吸引 负压吸引清石鞘 微通道经皮肾镜(MPCNL)
下载PDF
MAGE-3抗原肽致敏DC疫苗抗膀胱癌细胞的体外实验 被引量:4
18
作者 马鸣 李秀真 +3 位作者 王超 郭洪敏 马鑫 张旭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85-489,共5页
目的探讨黑色素瘤MAGE-3抗原肽致敏的树突状细胞(DC)疫苗体外抗膀胱癌细胞增殖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Ficoll法从HLA-A2型外周血中分离单核细胞,细胞因子GM-CSF和白细胞介素4(IL-4)诱导扩增DC细胞后经MAGE-3抗原肽致敏,致敏DC细胞... 目的探讨黑色素瘤MAGE-3抗原肽致敏的树突状细胞(DC)疫苗体外抗膀胱癌细胞增殖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Ficoll法从HLA-A2型外周血中分离单核细胞,细胞因子GM-CSF和白细胞介素4(IL-4)诱导扩增DC细胞后经MAGE-3抗原肽致敏,致敏DC细胞和同型T淋巴细胞共培养法诱导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MTT法检测抗原肽致敏DC对T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CTL对靶细胞BIU-87的杀伤作用。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肿瘤细胞凋亡和凋亡相关蛋白变化。结果MAGE-3抗原肽致敏的DC对T淋巴细胞增殖率具有明显提高作用,高于无关抗原致敏DC及未致敏DC。经MAGE-3九肽冲击的DC可有效诱导对MAGE-3阳性细胞BIU-87杀伤的CTL活性,而无关抗原肽及未经抗原肽致敏的DC则不具备其杀伤能力。结论MAGE-3九肽致敏DC能显著促进T淋巴细胞增殖并诱导有效杀伤靶细胞的CTL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树突状细胞 肽类 基因 黑色素瘤-3基因
下载PDF
腹腔镜肾切除术的护理 被引量:6
19
作者 何玮 黄本荣 +1 位作者 喻芹 刘育红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920-920,共1页
关键词 腹腔镜 肾切除术 护理
下载PDF
输尿管上段结石的微创外科治疗 被引量:108
20
作者 周四维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65-367,共3页
输尿管上段结石为常见多发病,既往对于保守治疗失败的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治疗,常常采用开放手术.近年来,随着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逆行输尿管镜碎石术(URS)、微创经皮肾镜顺行取石术(MPCNL)以及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LUL... 输尿管上段结石为常见多发病,既往对于保守治疗失败的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治疗,常常采用开放手术.近年来,随着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逆行输尿管镜碎石术(URS)、微创经皮肾镜顺行取石术(MPCNL)以及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LUL)等方法的广泛开展与日益完善,传统开放手术基本消失.然而,输尿管上段结石由于其独特的空间位置结构等原因,在微创外科治疗方式的选择上,长期存有争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上段结石 微创外科治疗 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输尿管镜碎石术 开放手术 常见多发病 治疗失败 经皮肾镜 空间位置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