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态气囊内压力监测联合专项呼吸道强化干预在婴幼儿法洛四联症术后中的应用
1
作者 孙倩 张媛媛 +3 位作者 范太兵 杨巧芳 庞秋贺 胡朋鹤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4期679-683,共5页
目的研究动态气囊内压力监测联合专项呼吸道强化干预在婴幼儿法洛四联症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河南省人民医院儿童心脏中心重症监护室收治的86例婴幼儿法洛四联症术后机械通气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 目的研究动态气囊内压力监测联合专项呼吸道强化干预在婴幼儿法洛四联症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河南省人民医院儿童心脏中心重症监护室收治的86例婴幼儿法洛四联症术后机械通气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3例)与对照组(4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动态气囊内压力监测联合专项呼吸道强化干预。比较两组患儿术后恢复情况(机械通气时间、术后监护时间、住院时间)、呼吸系统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血气指标[血氧饱和度(Sp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比较两组术后48 h儿童疼痛行为量表(FLACC);比较两组出院当天生存质量[儿童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系列心脏病模块(PedsQLTM 3.0)家长问卷]。结果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术后监护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呼吸系统相关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患儿SpO_(2)、PaO_(2)水平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PaCO_(2)水平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48 h,观察组表情、肢体动作、行为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哭闹、可安慰性、FLACC总分低于对照组(P<0.05);出院当天,观察组PedsQLTM 3.0家长问卷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动态气囊内压力监测联合专项呼吸道强化干预有助于改善婴幼儿法洛四联症术后动脉血气水平,降低呼吸系统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儿短期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气囊内压力监测 专项呼吸道强化干预 婴幼儿法洛四联症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与胸横肌平面阻滞在心脏瓣膜置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2
作者 杨五臣 邵海涛 王蒙飞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79-83,87,共6页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与胸横肌平面阻滞在心脏瓣膜置换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于华中阜外医院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患者于超声引...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与胸横肌平面阻滞在心脏瓣膜置换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于华中阜外医院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患者于超声引导下行椎旁神经阻滞,对照组患者于超声引导下行胸横肌平面阻滞,2组患者均于神经阻滞完成后接受全身麻醉。比较2组患者气管插管时(T_(1))、劈胸骨时(T_(2))、切开心包时(T_(3))、关胸时(T_(4))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分别于麻醉苏醒后6 h(T_(5))、苏醒后12 h(T_(6))、苏醒后24 h(T_(7))、苏醒后48 h(T_(8))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2组患者的镇痛效果,记录并比较2组患者镇痛药物使用剂量、镇痛泵按压次数及麻醉苏醒后48 h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T_(2)、T_(3)、T_(4)时的HR和MAP均显著低于T_(1)时(P<0.05);2组患者T_(3)、T_(4)时的HR和MAP均显著低于T_(2)时(P<0.05);对照组患者T_(4)时的HR和MAP显著低于T_(3)时(P<0.05),观察组患者T_(4)时的HR显著低于T_(3)时(P<0.05);观察组患者T_(4)与T_(3)时的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T_(1)时HR、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T_(2)、T_(3)、T_(4)时的HR和MAP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T_(5)时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T_(6)~T_(8)时的VAS评分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2组患者T_(5)~T_(8)时的VAS评分处于升高趋势,组内不同时间点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镇痛药物使用剂量和镇痛泵按压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3/50)、10%(5/50);2组患者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36,P>0.05)。结论在心脏瓣膜置换术中,与胸横肌平面阻滞相比,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更好地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减轻术后疼痛,还可减少镇痛药物使用剂量和镇痛泵按压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置换术 全身麻醉 椎旁神经阻滞 胸横肌平面阻滞 疼痛程度
下载PDF
患者就医体验现状及影响因素进展 被引量:16
3
作者 常玉兰 李向东 +2 位作者 杨巧芳 刘义兰 郭舒婕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1年第2期157-161,182,共6页
通过综述患者就医体验概念、测评工具、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影响因素,探索如何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实践,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为推进医疗卫生服务事业发展提供参考,为后续研究和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在患者体验研究方面,国内外研究多采用量表或... 通过综述患者就医体验概念、测评工具、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影响因素,探索如何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实践,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为推进医疗卫生服务事业发展提供参考,为后续研究和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在患者体验研究方面,国内外研究多采用量表或者质性访谈对患者进行调查。中国患者就医体验研究呈逐年上升趋势,以改善患者体验具体措施为主。就医体验影响因素主要是就医环境和服务流程、医疗技术、人文关怀和有效沟通、尊重患者隐私及合法权益等。建议提高关怀患者理念,引导患者正确就医,调查研究应完善研究内容和调查方法,深层挖掘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 就医体验 测评工具 人文关怀
下载PDF
标准化心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自我感受负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张彩丽 单海娟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341-1344,共4页
目的:探讨标准化心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自我感受负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110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5)和观察组(n=55),对照组予以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标准化心理干预;分别采用自我感... 目的:探讨标准化心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自我感受负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110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5)和观察组(n=55),对照组予以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标准化心理干预;分别采用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成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生活质量评价量表评价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焦虑抑郁情绪及生活质量,干预前后各进行1次。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自我感受负担评分、SAS评分、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16,-2.083,-3.064;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量表各项评分(生活能力、社会活动、抑郁心理、焦虑心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520,-2.017,-4.137,-8.852;P<0.05)。结论:标准化心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COPD患者自我感受负担水平,缓解负性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心理干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负性情绪 自我感受负担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赛肤润联合胶原蛋白敷料在预防胺碘酮所致静脉炎中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黄莉莉 胡光玲 +2 位作者 马闪闪 赵雪琪 刘娟娟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16期3044-3046,共3页
目的探讨赛肤润联合胶原蛋白敷料在持续微量泵泵入胺碘酮所致静脉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10月于河南省人民医院心脏中心接受持续外周静脉泵入胺碘酮治疗的50例心房颤动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25例)和观察组(2... 目的探讨赛肤润联合胶原蛋白敷料在持续微量泵泵入胺碘酮所致静脉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10月于河南省人民医院心脏中心接受持续外周静脉泵入胺碘酮治疗的50例心房颤动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25例)和观察组(25例)。留置针穿刺成功后,给予对照组患者康惠尔胶原蛋白敷料进行局部皮肤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赛肤润配合康惠尔胶原蛋白敷料进行局部皮肤护理。成功置管后1 d,记录患者局部血管及皮肤情况,判断是否发生静脉炎及其严重程度。结果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8.00%(2/25)]较对照组[32.00%(8/25)]低(P<0.05)。对照组发生静脉炎Ⅰ级5例,Ⅱ级2例,Ⅲ级1例;观察组发生静脉炎Ⅰ级1例,Ⅱ级1例。观察组静脉炎严重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外周静脉微量泵持续注射胺碘酮时,预防性使用赛肤润联合胶原蛋白敷料有助于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减轻静脉炎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胺碘酮 静脉炎 赛肤润 胶原蛋白
下载PDF
神经康复优化护理方案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康复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孟祥惠 刘春霞 刘斐斐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1年第18期2999-3000,共2页
目的探讨神经康复优化护理方案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其术后康复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9月~2019年9月间接受手术治疗的12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常规组各64例。对常规组采取常规康复护理,对试验组则采取神经... 目的探讨神经康复优化护理方案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其术后康复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9月~2019年9月间接受手术治疗的12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常规组各64例。对常规组采取常规康复护理,对试验组则采取神经康复优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不同时间节点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明显下降,且试验组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且生活质量评分、患者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行优化护理方案,能有效提高患者神经功能康复效果,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促使其更满意护理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康复 优化护理 高血压脑出血 康复
下载PDF
肺腺癌中C-met和Cox-2的表达及预后意义 被引量:7
7
作者 李雄峰 郗彦凤 +1 位作者 史玉洁 魏晶晶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845-848,共4页
目的探讨肺腺癌中C-met和Cox-2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肺腺癌中C-met和Cox-2的表达,并分析两者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和总生存期的关系。结果C-met在肺腺癌中的高表达率为22.1%(31/140)... 目的探讨肺腺癌中C-met和Cox-2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肺腺癌中C-met和Cox-2的表达,并分析两者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和总生存期的关系。结果C-met在肺腺癌中的高表达率为22.1%(31/140),其高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有关(P<0.05)。Cox-2在肺腺癌中的阳性率为61.4%(86/140),其表达与吸烟史、淋巴结转移、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有关(P<0.05)。肺腺癌中C-met与Cox-2的表达无相关性(rs=-0.143,P=0.092)。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C-met高表达组患者预后较低表达组差(χ^2=4.862,P=0.027)。Cox-2阳性组患者总生存期较阴性组短(χ^2=15.352,P<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C-met与Cox-2可作为影响肺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C-met高表达和Cox-2阳性提示患者预后不佳,可作为评估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腺癌 C-MET COX-2 免疫组织化学 预后
下载PDF
冠脉支架植入术治疗冠心病的注意事项
8
作者 李蒙 《数字化用户》 2020年第18期0121-0123,共3页
冠心病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器官病变的最常见类型,近年来发病呈年轻化趋势,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本文分析了冠心病的发病机制、危险因素、常见症状、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法,以及运用冠脉支架植入术治疗冠心病的治疗方式和注... 冠心病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器官病变的最常见类型,近年来发病呈年轻化趋势,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本文分析了冠心病的发病机制、危险因素、常见症状、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法,以及运用冠脉支架植入术治疗冠心病的治疗方式和注意事项,提醒人们保持良好生活习惯,提高机体预防疾病的能力,同时在遇到突发冠心病的情况下,科学就医和积极治疗,更好地维护自身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脉支架植入术 治疗 冠心病 注意事项
下载PDF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合并D-二聚体顽固性升高1例报道 被引量:1
9
作者 乔莹利 张绮思 许泼实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8期1020-1022,共3页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是一种多系统受累的慢性进展性自身免疫病,以外分泌腺受累为主。本病临床起病隐匿,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因此,临床漏诊和误诊率较高。本例患者为中年女性,以“D-二聚体升高查因”入院,伴有腰腿痛、胸闷、乏力、咳嗽等不...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是一种多系统受累的慢性进展性自身免疫病,以外分泌腺受累为主。本病临床起病隐匿,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因此,临床漏诊和误诊率较高。本例患者为中年女性,以“D-二聚体升高查因”入院,伴有腰腿痛、胸闷、乏力、咳嗽等不典型临床症状,临床医生结合患者症状及D-二聚体顽固性升高表现,经一系列实验室辅助检查及泪膜影像、唾液腺核素显像检查后,最终确诊“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并给予免疫抑制剂治疗后,患者好转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 自身免疫病 D-二聚体
下载PDF
临床病理技术实习教学模式探索 被引量:4
10
作者 孙续鹏 李雄峰 +2 位作者 陈乐霞 翁亚菡 史玉洁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第10期45-47,共3页
病理技术是病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病理技术人才是病理技术发展的主要方面,注重病理技术人才的培养,提高病理技术人才的业务水平和创新能力,有利于更好地服务病理教学科研和精准医疗诊断。河南省人民医院病理科针对病理技术实习生的... 病理技术是病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病理技术人才是病理技术发展的主要方面,注重病理技术人才的培养,提高病理技术人才的业务水平和创新能力,有利于更好地服务病理教学科研和精准医疗诊断。河南省人民医院病理科针对病理技术实习生的教学工作,分别从科室规章制度、教学方法、学习方式、考核方式4个方面对病理技术实习生教学培养模式进行探讨,以期探索合理、高效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对病理技术的掌握能力和思考创新能力,为社会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实用型医学创新病理技术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技术 教学模式 人才培养
下载PDF
纤支镜灌注治疗重症肺部感染合并肺不张患者过程中应用积极心理学理论护理措施的效果
11
作者 单海娟 高昂 +1 位作者 邢方杰 张爱兰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CAS 2023年第8期1468-1470,1474,共4页
目的:探讨积极心理学理论护理措施在纤支镜灌注治疗重症肺部感染合并肺不张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我院2022年1月—12月经纤支镜灌注治疗的重症肺部感染合并肺不张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5),分别... 目的:探讨积极心理学理论护理措施在纤支镜灌注治疗重症肺部感染合并肺不张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我院2022年1月—12月经纤支镜灌注治疗的重症肺部感染合并肺不张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5),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积极心理学理论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治疗依从性、心理状态及舒适度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AS、SAS评分低于对照组,依从性率及心理、生理、环境及社会文化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重症肺部感染合并肺不张患者实施积极心理学理论护理干预的效果更好,能够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减少焦虑、抑郁情况发生,还可以提升纤支镜灌注给药依从性,并提高主观舒适度,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学理论 肺部感染 肺不张 纤支镜灌注 依从性
原文传递
河南省基层医护人员高血压专题培训前后知识掌握情况对比分析
12
作者 刘荣梅 白羽茜 +2 位作者 吴楠 王晓辉 赵秋平 《医学信息》 2023年第8期45-50,共6页
目的分析河南省基层高血压专题培训基层医护人员培训前后知识掌握情况,为河南省基层医疗机构推广高血压诊疗及管理能力同质化目标提供数据支持。方法调查2019年8月-2021年11月河南省9个市15个县6607名基层医护人员高血压专题培训知识掌... 目的分析河南省基层高血压专题培训基层医护人员培训前后知识掌握情况,为河南省基层医疗机构推广高血压诊疗及管理能力同质化目标提供数据支持。方法调查2019年8月-2021年11月河南省9个市15个县6607名基层医护人员高血压专题培训知识掌握情况,分析培训前后知识掌握效果。结果6607人培训前考试时<60分人数占比37.32%,≥80分的人数占比20.12%,通过规范化培训后<60人数占比9.23%,≥80分的人数占比59.24%。不同县域、机构、职称的医护人员培训前后对高血压知识掌握有差异,经过规范化培训,对高血压诊疗及管理知识掌握都不同程度的提高,且考试成绩差距小,培训前后不同人群降压目标、药物使用(联合用药)等方面知识错误率较高。结论规范化、标准化高血压专项知识培训可以提升基层医护人员高血压诊疗及管理知识掌握能力。需要强化基层医护人员对高血压不同人群降压目标、药物使用(联合用药)等方面知识培训。现阶段有必要加强对参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护理人员、公卫人员、管理人员高血压防治知识培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 医护人员 高血压 培训
下载PDF
17例复合型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疗效观察及策略探讨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同峰 孙子瑞 +3 位作者 韩艳 韩宇 高传玉 刘煜昊 《重庆医学》 CAS 2019年第22期3927-3930,3933,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复合型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策略的选择。方法连续入选2017年于该科介入治疗的17例复合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对介入治疗方法及效果分析,探讨不同类型复合型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策略。结果1例房间隔缺损(ASD)合并动脉...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复合型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策略的选择。方法连续入选2017年于该科介入治疗的17例复合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对介入治疗方法及效果分析,探讨不同类型复合型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策略。结果1例房间隔缺损(ASD)合并动脉导管未闭(PDA)患者术前行主动脉弓降部造影提示未闭动脉导管最狭窄处约1 mm,仅封堵ASD,PDA未治疗。其余不同类型复合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介入治疗顺序按先行瓣膜扩张治疗,再封堵室间隔缺损(VSD),再封堵PDA,最后封堵ASD顺序进行,均一次性封堵成功,术后造影及心脏彩超均提示封堵器位置良好,未见残余分流。结论复合型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技术难度大,选择合理的治疗策略,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型先天性心脏病 介入治疗 策略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