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侨大学医学院团委:“医”心“医”意润人心,多举措促进青年成长
1
作者 《福建青年》 2024年第2期36-36,共1页
2023年,华侨大学医学院团委(以下简称学院团委),以培养优秀医学人才为目标,以思想引领、社会实践、志愿活动、学术创新、联系帮扶为主线,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引领思想航向学院团委每月例行召开团委和各团支部的团干部会议,并选派团干部... 2023年,华侨大学医学院团委(以下简称学院团委),以培养优秀医学人才为目标,以思想引领、社会实践、志愿活动、学术创新、联系帮扶为主线,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引领思想航向学院团委每月例行召开团委和各团支部的团干部会议,并选派团干部参加“半月谈”活动共计十余场。目前,所有团支部均已完成“坚强核心”“思想旗帜”“挺担当”“强国复兴”4个主题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月谈 华侨大学 团干部 主题学习 青年成长 学术创新 团支部 团委
原文传递
mTORC1在EB病毒LMP1促进DLBCL细胞母细胞化的机制研究
2
作者 高晶晶 朱雄鹏 +3 位作者 王明泉 林兴智 庄燕玲 林宏峻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9-224,共6页
目的:研究通过mTORC1通路EB病毒LMP1诱导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细胞母细胞化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Western blot法分析EBV+及EBV-DLBCL细胞株LMP1蛋白、CD38的表达及p70S6K磷酸化情况。构建过表达LMP1稳转株及RNAi沉默LMP1基因,用RT-... 目的:研究通过mTORC1通路EB病毒LMP1诱导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细胞母细胞化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Western blot法分析EBV+及EBV-DLBCL细胞株LMP1蛋白、CD38的表达及p70S6K磷酸化情况。构建过表达LMP1稳转株及RNAi沉默LMP1基因,用RT-qPCR验证基因表达,并利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LMP1蛋白、CD38的表达量及较EBV-p70S6K磷酸化水平。结果:相较于EBV-DLBCL细胞,LMP1蛋白在EBV+DLBCL细胞上表达(P=0.0008),EBV+DLBCL细胞p70S6K磷酸化水平更高(P=0.0072)及CD38的表达量更高(P=0.0091)。与空载组对比,LMP1OE组的LMP1蛋白表达及CD38表达量均增高(P=0.0353;P<0.0001),且p70S6K磷酸化水平增高(P=0.0065);并验证了LMP1 mRNA表达(P<0.0001)。较si-NC组,LMP1KO组不表达LMP1蛋白(P=0.0129),且p70S6K磷酸化消失(P=0.0228);同时,CD38表达量减少,但无显著性差异(P=0.2377)。结论:LMP1通过活化mTORC1通路促进DLBCL细胞浆母细胞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病毒 潜伏膜蛋1 mTORC1通路 CD38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浆母细胞化
原文传递
基于实时目标检测网络的胎儿颜面部超声切面识别及应用
3
作者 刘中华 余卫峰 +4 位作者 吴秀明 薛浩 吕国荣 王小莉 柳培忠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2期247-252,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实时目标检测网络的人工智能(AI)模型在胎儿颜面部超声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妊娠20~24周正常胎儿颜面部超声标准切面(FFUSP)图像为研究对象,构建基于实时目标检测网络的FFUSP识别模型,观察其对FFUSP及其解剖结构的识... 目的:探讨基于实时目标检测网络的人工智能(AI)模型在胎儿颜面部超声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妊娠20~24周正常胎儿颜面部超声标准切面(FFUSP)图像为研究对象,构建基于实时目标检测网络的FFUSP识别模型,观察其对FFUSP及其解剖结构的识别精度;通过临床验证分析其对119例胎儿超声图像中FFUSP识别效能以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AI模型对胎儿颜面部结构识别的整体查准率为97.8%、查全率为98.5%、mAP@.5为98.1%、mAP@.5:.95为61.0%。在临床验证中,AI模型对颜面部解剖结构识别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分别为100.0%、98.5%、87.4%、100.0%、98.7%,与胎儿超声专家分类一致性强(k=0.925,P<0.001);对3类标准切面图像的识别准确率为100%;动态视频检测平均速度为33.93帧/s。结论:基于实时目标检测网络的FFUSP识别模型性能优越,可应用于实时超声检查辅助诊断、教学及智能化质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人工智能 实时目标检测网络 胎儿 颜面部
下载PDF
一株多药耐药Comamonas kerstersii细菌的基因组分析
4
作者 王慧 明德松 王明席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35-46,共12页
从1名尿路感染患者中分离出了1株多药耐药的Comamonas kerstersii(C.kerstersii)菌株121606,对其进行了抗微生物药敏试验(AST)和全基因组测序;然后将其与7个具有代表性的Comamonas菌株和Acidovorax菌种进行基因组比较分析,包括使用Ortho... 从1名尿路感染患者中分离出了1株多药耐药的Comamonas kerstersii(C.kerstersii)菌株121606,对其进行了抗微生物药敏试验(AST)和全基因组测序;然后将其与7个具有代表性的Comamonas菌株和Acidovorax菌种进行基因组比较分析,包括使用OrthoANI分析平均核苷酸同一性(ANI),以及通过snpTree网络服务器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分析。最后,使用RAST服务器进行基因组序列,使用OrthoVenn软件对同源簇进行功能注释,通过CARD数据库对抗生素耐药基因(ARGs)进行预测,并利用CRISPR识别工具预测CRISPR,以及利用PHAST软件预测前噬菌体。结果表明:C.kerstersii 121606是一种多药耐药细菌,其遗传成分与其他7个Comamonas和Acidovorax菌种相似;其基因组中存在的ARGs有助于解释其多药耐药机制。这些发现为研究新型抗生素来控制多药耐药C.kerstersii感染提供了有价值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amonas kerstersii 多药耐药性 比较基因组分析 抗生素耐药性基因 CRISPR 前噬菌体
下载PDF
Comamonas kerstersii细菌致病性的基因组分析
5
作者 王慧 明德松 王明席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3期394-416,共23页
为了更好地管理Comamonas kerstersii(C.kerstersii)感染,通过分析C.kerstersii菌株121606基因组中的毒力因子基因(VFGs)来了解其毒力和致病性。对已经完成测序的C.kerstersii 121606基因组,通过BLAST搜索VFDB数据库来预测其VFGs。结果... 为了更好地管理Comamonas kerstersii(C.kerstersii)感染,通过分析C.kerstersii菌株121606基因组中的毒力因子基因(VFGs)来了解其毒力和致病性。对已经完成测序的C.kerstersii 121606基因组,通过BLAST搜索VFDB数据库来预测其VFGs。结果表明:C.kerstersii含有大量VFGs,其中一些与其在人体内的生存和生长,以及在胃肠道和肺部的致病性有关。基因组分析表明:C.kerstersii可能是一种细胞内病原体。C.kerstersii所携带的VFGs有助于解释其在文献中所报道的胃肠道感染和临床工作中所遇到的肺部感染中的毒力和致病性,这些数据也为新型抗生素和疫苗开发提供了理想的靶点,以用于治疗C.kerstersii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amonas kerstersii 毒力因子基因 致病性 细胞内病原体 胃肠道感染 肺部感染
下载PDF
壳聚糖纳米乳剂对火龙果保鲜效果分析
6
作者 郎丹 夏秀红 +6 位作者 张彩云 陈思妤 杨润雨 马宁 牛荣丽 唐健红 杜志棍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3期339-350,共12页
为了检测实验室自制壳聚糖纳米乳剂的保鲜效果,测定其保鲜的火龙果在贮藏期生理生化等指标。结果表明:壳聚糖纳米乳剂能维持可溶性糖和可滴定酸的质量分数,壳聚糖纳米乳剂(CS)组可溶性糖和可滴定酸的质量分数始终高于空白对照(CK)组(P&l... 为了检测实验室自制壳聚糖纳米乳剂的保鲜效果,测定其保鲜的火龙果在贮藏期生理生化等指标。结果表明:壳聚糖纳米乳剂能维持可溶性糖和可滴定酸的质量分数,壳聚糖纳米乳剂(CS)组可溶性糖和可滴定酸的质量分数始终高于空白对照(CK)组(P<0.05);壳聚糖纳米乳剂能减慢Vc的氧化分解,贮藏3~7 d时,CS组的Vc质量分数明显高于CK组(P<0.05);壳聚糖纳米乳剂可增强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贮藏9 d时,CS组DPPH自由基清除率达到最大值19.69%,显著高于CK组的6.15%(P<0.05);在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pH值和抑菌等方面,CS组与CK组具有不同程度的差异,贮藏11 d时,CK组腐烂率为93.33%,而CS组为66.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纳米乳剂 火龙果 保鲜
下载PDF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图像化叙事研究
7
作者 张振岳 《继续教育研究》 2021年第2期131-133,共3页
图像化的时代既给高校中的大学生以往的认知方式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也对高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影响很大。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高速时期,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巨大变化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将针... 图像化的时代既给高校中的大学生以往的认知方式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也对高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影响很大。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高速时期,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巨大变化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将针对图像化的叙事规律和特点进行分析,并指出图像化叙事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不足状况,再提出相关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图像化叙事 培育
下载PDF
“医学细胞生物学”BOPPPS教改实践 被引量:5
8
作者 李文华 王福财 《教育教学论坛》 2021年第18期84-87,共4页
BOPPPS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主导,倡导学生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的一种常见教学模式。“医学细胞生物学”作为一门临床医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课程内容繁多、理论性较强、细胞结构及细胞生命现象相关的概念抽象且枯燥。为了提高课堂教学质... BOPPPS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主导,倡导学生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的一种常见教学模式。“医学细胞生物学”作为一门临床医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课程内容繁多、理论性较强、细胞结构及细胞生命现象相关的概念抽象且枯燥。为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通过以医学细胞生物学中的细胞凋亡内容为例,开展BOPPPS教学模式探索,教学内容严格包括导言、目标、前测、参与式学习、后测和小结六个部分。研究表明,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BOPPPS教学模式使教学目标更加明确,同时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等方面存在巨大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PPPS教学 医学细胞生物学 教学改革 实践
下载PDF
大数据背景下R语言在医学统计学教学实验中的应用 被引量:6
9
作者 曹慧芬 《科教导刊》 2021年第25期149-151,共3页
医学统计学是数据收集、整理、分析、解释和展示的一门学科。在大数据背景下,医学统计学课程的建设,除了要加强学生对统计学理论知识的理解,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实际医学大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展示的能力。R语言作为一种重要的程序语... 医学统计学是数据收集、整理、分析、解释和展示的一门学科。在大数据背景下,医学统计学课程的建设,除了要加强学生对统计学理论知识的理解,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实际医学大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展示的能力。R语言作为一种重要的程序语言,具有强大的统计分析和数据图形展示能力。本文详细探讨以R语言对开展医学统计学实验设计的优势,加深学生对统计学理论知识的理解以及数据分析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统计学 大数据 R语言
下载PDF
基于关键解剖结构检测的人工智能模型识别甲状腺超声标准切面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0
作者 柳舜兰 郭明辉 +4 位作者 喻正纲 柳培忠 苏淇琛 何韶铮 吕国荣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5期372-377,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关键解剖结构检测的人工智能(AI)模型在甲状腺超声标准切面(TUSP)识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成人TUSP和非标准切面(N-SP)图像为研究对象,含标准集8978张和实验集1916张;其中标准集分为训练集8178张和验证集800张,分别用于训... 目的探讨基于关键解剖结构检测的人工智能(AI)模型在甲状腺超声标准切面(TUSP)识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成人TUSP和非标准切面(N-SP)图像为研究对象,含标准集8978张和实验集1916张;其中标准集分为训练集8178张和验证集800张,分别用于训练和验证AI模型识别TUSP;以超声专家团队识别为标准,比较初级医师、中级医师及AI模型识别实验集TUSP和非标准切面(N-SP)的诊断效能;同时收集AI模型及不同年资医师识别实验集图像累计耗时及平均每张图像耗时,并对其进行比较。结果AI模型识别实验集8个TUSP即甲状腺峡部横切面(TPTI)、甲状腺峡部纵切面(LPTI)、左甲状腺上极横切面(UTPLT)、左甲状腺下极横切面(DTPLT)、右甲状腺上极横切面(UTPRT)、右甲状腺下极横切面(DTPRT)、左甲状腺纵切面(LPLT)及右甲状腺纵切面(LPRT)的准确率为94.7%~99.9%,识别N-SP的准确率为93.8%;AI模型识别8个TUSP和N-SP的曲线下面积(AUC)均大于初级医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I模型识别LPTI、UTPLT、DTPLT、UTPRT、DTPRT、LPRT的AUC均大于中级医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中级医师识别TPTI、UTPRT、DTPRT、LPLT、LPRT、N-SP的AUC均大于初级医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余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I模型识别实验集TUSP图像累计耗时及平均每张图像耗时均少于不同年资医师人工识别,专家团队识别累计耗时及平均每张图像耗时均少于中级、初级医师,中级医师识别累计耗时及平均每张图像耗时均少于初级医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基于关键解剖结构检测的AI模型识别TUSP具有较高准确性和效率,可作为甲状腺超声图像质量控制和规范化培训的辅助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人工智能 甲状腺超声标准切面 质量控制
下载PDF
生物碱类化合物降压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11
作者 成志云 解李祥 +1 位作者 白如玉 刁勇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5期550-557,共8页
作为一种广泛存在于植物体内的活性化合物,生物碱已被证明有显著的降压作用,且作用机制也逐渐被阐明.通过查阅近年来的相关文献,综述各种来源的生物碱在降压领域的研究进展,阐述生物碱在治疗高血压方面的潜力及今后研究需要关注的问题.... 作为一种广泛存在于植物体内的活性化合物,生物碱已被证明有显著的降压作用,且作用机制也逐渐被阐明.通过查阅近年来的相关文献,综述各种来源的生物碱在降压领域的研究进展,阐述生物碱在治疗高血压方面的潜力及今后研究需要关注的问题.结果表明:生物碱降压作用显著,作用机制逐渐明确,有望成为治疗高血压的潜力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生物碱 作用机制 降压作用
下载PDF
双功能型纤溶酶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严慧 周晶晶 +1 位作者 林宏峻 唐明青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4期427-434,共8页
综述双功能型纤溶酶(dFE)的物种来源,介绍双功能型纤溶酶的纯化工艺和酶活特性,为其进一步开发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双功能型纤溶酶是一种同时具有纤溶酶原激活功能和纤维蛋白直接降解功能的新型纤溶物质,其来源广泛,多为微生物来源;分离... 综述双功能型纤溶酶(dFE)的物种来源,介绍双功能型纤溶酶的纯化工艺和酶活特性,为其进一步开发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双功能型纤溶酶是一种同时具有纤溶酶原激活功能和纤维蛋白直接降解功能的新型纤溶物质,其来源广泛,多为微生物来源;分离纯化工艺繁琐,以多层色谱为主;大多体现丝氨酸蛋白酶活性特征,受金属离子、pH值和蛋白酶抑制剂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溶酶原 纤维蛋白 纤溶酶 纤溶 血栓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生物信息学探究西黄丸治疗肝癌作用机制 被引量:3
13
作者 冯文敏 吴铠悦 +4 位作者 黄月萍 刘亚茹 赵洪波 刁勇 朱亚玲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23年第1期13-20,共8页
目的 通过网络药理学和生物信息学方法探究西黄丸治疗肝癌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TCMSP、化学专业数据库和SwissADME数据库筛选西黄丸活性成分,通过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活性成分对应靶点,GEPIA数据库分析靶点基因在肝癌... 目的 通过网络药理学和生物信息学方法探究西黄丸治疗肝癌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TCMSP、化学专业数据库和SwissADME数据库筛选西黄丸活性成分,通过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活性成分对应靶点,GEPIA数据库分析靶点基因在肝癌组织与正常组织的表达差异,通过DAVID数据库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借助STRING和Cytoscape3.9.0软件构建靶点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并筛选核心靶点;采用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分析核心基因与肝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运用CB-Dock工具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 共筛选得到194个活性成分,147个差异表达靶点基因(上调靶点基因89个、下调靶点基因58个)。GO功能分析得到生物过程19个、细胞组分13个、分子功能16个。KEGG通路富集得到9条信号通路,主要涉及调控细胞周期、孕酮介导的卵母细胞成熟、细胞色素P450对外源性药物代谢、视黄醇代谢等。靶点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及生存分析得到MAPK3、CDK1、PLK1等8个与肝癌患者预后密切相关的核心靶点基因。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洋椿苦素、桑色素、辛酸丁酯等活性成分与8个预后相关核心靶点具有较强的结合力。结论 西黄丸中的活性成分可通过作用于MAPK3、CDK1、PLK1等肝癌预后相关靶点调节多条信号通路,发挥治疗肝癌及延长肝癌患者生存期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黄丸 肝癌 差异表达基因 预后 网络药理学 生物信息学 作用机制
下载PDF
线粒体DNA拷贝数作为生物标志物的研究前景
14
作者 徐冬旸 刁勇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5期541-549,共9页
线粒体是细胞内的能量工厂,参与多种重要生物学过程.线粒体脱氧核糖核酸(DNA)拷贝数在不同的组织器官和生理状态下具有巨大差异,与衰老、癌症及多种疾病密切相关,作为生物标志物在疾病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对人体中线粒体DNA拷贝... 线粒体是细胞内的能量工厂,参与多种重要生物学过程.线粒体脱氧核糖核酸(DNA)拷贝数在不同的组织器官和生理状态下具有巨大差异,与衰老、癌症及多种疾病密切相关,作为生物标志物在疾病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对人体中线粒体DNA拷贝数的多样性,尤其是其在不同生理状况或疾病下的变化进行综述,探讨线粒体DNA拷贝数的生物学意义及其作为生物标志物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DNA 拷贝数 衰老 癌症 生物标志物
下载PDF
重组腺相关病毒基因药物临床前评价方法的回顾与展望
15
作者 李佳莘 黎玲 +1 位作者 黄艺峰 刁勇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4期421-426,共6页
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基因药物在临床应用过程中长期疗效不确定,甚至存在安全性风险,是制约其广泛应用的主要障碍.对现有rAAV基因药物临床前评价方法进行分析和梳理.结果表明:仅进行药效学评价不能揭示rAAV转导的细胞和分子机制,而基于... 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基因药物在临床应用过程中长期疗效不确定,甚至存在安全性风险,是制约其广泛应用的主要障碍.对现有rAAV基因药物临床前评价方法进行分析和梳理.结果表明:仅进行药效学评价不能揭示rAAV转导的细胞和分子机制,而基于转导过程分析的物理转导与功能转导评价存在结果不一致,不能反映rAAV转导的细胞异质性和靶细胞的空间分布特征等问题,难以准确预测rAAV基因药物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需要从单分子、单细胞水平开展rAAV载体胞内命运评价的新方法,以切实保障新型rAAV基因药物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治疗 临床前评价 胞内命运 重组腺相关病毒
下载PDF
西多福韦促进2型重组腺相关病毒体外转导分析
16
作者 肖桂清 刁勇 +2 位作者 黄晓平 段训威 白如玉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35-40,共6页
为研究小分子药物西多福韦(CDV)对2型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2)体外转导效率的影响,采用不同剂量CDV干预rAAV2-GFP和rAAV2-LacZ载体转导Hela细胞,从转基因表达量、阳性细胞数量、胞内病毒基因组数等方面研究CDV对rAAV2转导的影响.结果表明,... 为研究小分子药物西多福韦(CDV)对2型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2)体外转导效率的影响,采用不同剂量CDV干预rAAV2-GFP和rAAV2-LacZ载体转导Hela细胞,从转基因表达量、阳性细胞数量、胞内病毒基因组数等方面研究CDV对rAAV2转导的影响.结果表明,CDV能促进rAAV2体外转导Hela细胞,转基因表达量、阳性细胞数、胞内病毒基因组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其促进作用呈现一定的剂量和时间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重组腺相关病毒 西多福韦 转导效率 增效剂
下载PDF
新冠病毒抗原/抗体检测闭环管控体系构建
17
作者 温天文 巫军 +3 位作者 袁学军 肖大伟 刁勇 张旭雯 《中国药业》 CAS 2023年第6期7-10,共4页
目的构建科学、合理、有效、可行的新型冠状病毒(简称新冠病毒)抗原/抗体检测全过程闭环管控体系。方法对比核酸检测与抗原/抗体检测的特点,结合新冠病毒特性及当前国家疫情防控实际,探讨构建体系的具体举措。结果通过在抗原/抗体检测... 目的构建科学、合理、有效、可行的新型冠状病毒(简称新冠病毒)抗原/抗体检测全过程闭环管控体系。方法对比核酸检测与抗原/抗体检测的特点,结合新冠病毒特性及当前国家疫情防控实际,探讨构建体系的具体举措。结果通过在抗原/抗体检测产品的生产、流通、使用、报告、回收处理及跟踪溯源、数据管理等环节开展管控,可形成以产品唯一识别码(UDI)为基础的抗原/抗体检测全过程闭环管控体系。结论构建的闭环管控体系可分区、分类逐步推广实施,以更科学、合理地实现新冠病毒抗原/抗体检测的安全性、真实性、可行性、可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抗原/抗体检测 唯一识别码 闭环管控 药品监管
下载PDF
抑郁症患者的脑功能连接改变存在性别差异: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18
作者 张乾营 康丽君 +7 位作者 刘旭红 丁碧娇 林雅萍 黄莹 周艺肖 马振宇 陈伟民 刘忠纯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4期591-596,共6页
目的利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探讨不同性别抑郁症患者脑功能连接的改变。方法总共纳入抑郁症患者106例,另外招募匹配健康对照志愿者106例。采集所有受试者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的图像后,利用GRETNA软件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及功能网络构建... 目的利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探讨不同性别抑郁症患者脑功能连接的改变。方法总共纳入抑郁症患者106例,另外招募匹配健康对照志愿者106例。采集所有受试者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的图像后,利用GRETNA软件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及功能网络构建,然后计算网络属性,采用双样本t检验比较组间差异(Boferroni多重比较校正)。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全局属性增加,女性全局属性局部效率(P=0.0003)、小世界(P=0.041)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性全局属性全局效率(P=0.0098)、局部效率(P=0.0098)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女性抑郁症患者的左后扣带回、左腹侧前额皮层、左顶下回、左顶叶、左颞顶联合区的节点聚类系数低于男性(P<0.05),女性抑郁症患者的右颞下回、右腹内侧前额叶皮层、左背侧额叶皮层、右前岛叶、左腹侧额叶皮层、左/右中岛叶、左后岛叶、左顶叶的节点度值均低于男性(P<0.05),女性抑郁症患者的左后扣带回、右背外侧前额叶皮层、左腹侧前额叶皮层、左顶下回、左丘脑、左顶叶、左颞顶联合区、左枕叶的节点局部效率均低于男性(P<0.05)。结论女性抑郁症患者下降区域主要为情绪控制、视觉控制区域,男性抑郁症患者主要下降区域为压力控制、奖赏控制区域。这有可能成为性别差异的神经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性别差异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脑网络 全局效率
下载PDF
外泌体在肿瘤诊疗中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佟雷 林懿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3期281-289,共9页
综述外泌体调控各类型肿瘤生物学行为特性,介绍外泌体在肿瘤诊疗中的研究进展,为外泌体在肿瘤精准诊疗领域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外泌体广泛分布于肿瘤患者的血浆、尿液、唾液等各种体液中,来源于外泌体的核酸、蛋白质可介导... 综述外泌体调控各类型肿瘤生物学行为特性,介绍外泌体在肿瘤诊疗中的研究进展,为外泌体在肿瘤精准诊疗领域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外泌体广泛分布于肿瘤患者的血浆、尿液、唾液等各种体液中,来源于外泌体的核酸、蛋白质可介导不同类型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在人体内的表达异常或可作为肿瘤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对外泌体进行加工修饰后,产物可用于肿瘤疫苗制备和靶向药物研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诊疗 外泌体 生物标志物 靶向治疗
下载PDF
含三嗪结构的联苯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PD-1/PD-L1抑制活性筛选以及分子对接研究
20
作者 黄坤 马俊杰 《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4期82-92,共11页
基于联苯类PD-1/PD-L1小分子抑制剂的作用模型,运用生物电子等排原理,设计并合成得到了24个含三嗪结构的联苯类小分子化合物,其结构经HRMS和1H-NMR确证。采用均相时间分辨荧光法(HTRF),对目标化合物进行了体外PD-1/PD-L1抑制活性筛选,... 基于联苯类PD-1/PD-L1小分子抑制剂的作用模型,运用生物电子等排原理,设计并合成得到了24个含三嗪结构的联苯类小分子化合物,其结构经HRMS和1H-NMR确证。采用均相时间分辨荧光法(HTRF),对目标化合物进行了体外PD-1/PD-L1抑制活性筛选,结果表明,化合物6a、6b、6d、6k和6m在1μmol/L浓度下表现出较好的抑制活性,抑制率均大于50%,其中,化合物6a抑制活性最强,抑制率为63.83%,同时,根据抑制活性结果初步分析了构效关系。最后,为了指导下一步的结构优化工作,对6a开展了分子对接工作,阐明了6a与PD-L1蛋白的作用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免疫 PD-1/PD-L1 设计 活性筛选 分子对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