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2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印尼华裔青少年的身份认同与国家认同——华侨大学华文学院(集美)印尼华裔学生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王爱平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6年第2期282-288,共7页
依据对华侨大学华文学院印尼华裔学生的调查研究,探讨印尼华裔青少年一代的身份认同和国家认同问题。研究表明,所调查的印尼华裔青少年均已完全认同印度尼西亚国家,但是印尼长期推行歧视、排斥华人政策极大地挫伤了这种感情归属。他们... 依据对华侨大学华文学院印尼华裔学生的调查研究,探讨印尼华裔青少年一代的身份认同和国家认同问题。研究表明,所调查的印尼华裔青少年均已完全认同印度尼西亚国家,但是印尼长期推行歧视、排斥华人政策极大地挫伤了这种感情归属。他们有着强烈的华人身份认同意识,对融入印尼当地社会持积极的态度,并期望与印尼主体民族拥有同等的待遇。印尼华裔青少年的身份认同和国家认同均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国家的有关法律和政策在其中起着决定性的支配作用。印尼瓦西德总统、梅加瓦蒂总统实行的多元文化政策,使印尼华裔青少年国家认同和华人身份认同意识明显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同 身份认同 国家认同 印尼华裔青少年 华人意识
下载PDF
印尼华裔青少年语言与认同的个案分析——华侨大学华文学院印尼华裔学生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王爱平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CSSCI 2004年第4期23-31,共9页
本文依据对华侨大学华文学院印尼华裔学生的调查研究,探讨印尼华裔青少年一代的语言环境、语言使用、语言能力及其认同问题。调查表明,印尼华裔学生是以印尼语为主、具有双语或多语能力的语言使用者;虽经数十年的严厉禁止,但他们在印尼... 本文依据对华侨大学华文学院印尼华裔学生的调查研究,探讨印尼华裔青少年一代的语言环境、语言使用、语言能力及其认同问题。调查表明,印尼华裔学生是以印尼语为主、具有双语或多语能力的语言使用者;虽经数十年的严厉禁止,但他们在印尼现仍有一个使用汉语言文字的环境;他们程度不一地具有汉语方言的能力;他们学习汉语的目的动机与华人身份的认同紧密联系在一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 认同 印尼华裔青少年 华侨大学
下载PDF
来华东南亚留学生跨文化适应及其相关因素分析——以华侨大学华文学院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卢鹏 《青少年研究与实践》 2016年第2期9-13,共5页
东南亚留学生在华的文化适应给我国留学生管理和文化交流带来了挑战。了解在华留学生文化适应现状,不同文化适应策略选择与社会支持因素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跨文化适应的整合策略、同化策略与主动语言学习、情感支持及社会支持... 东南亚留学生在华的文化适应给我国留学生管理和文化交流带来了挑战。了解在华留学生文化适应现状,不同文化适应策略选择与社会支持因素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跨文化适应的整合策略、同化策略与主动语言学习、情感支持及社会支持显著相关。而分离策略及边缘化策略均与被动语言学习呈正相关,与情感支持及社会支持无关。华侨大学华文学院的东南亚留学生,最倾向于选择的文化适应策略为整合策略,其次是分离策略;女生倾向于选择整合策略,而男生倾向于选择分离策略;汉语初级及高级的留学生倾向于选择整合策略,而汉语中级的东南亚留学生倾向于选择分离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南亚留学生 跨文化适应 相关因素
下载PDF
华文教学要素分析——以华侨大学华文学院华裔留学生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韩军 《海外华文教育》 2011年第2期27-31,共5页
华裔留学生作为华文教学的主要教学对象,在自然特征、学习目的、学习起点、学习时限等方面均有独特之处。这些特点导致其在学习过程中出现汉语水平参差不齐、听说领先,读写落后、语言要素掌握不牢等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以"... 华裔留学生作为华文教学的主要教学对象,在自然特征、学习目的、学习起点、学习时限等方面均有独特之处。这些特点导致其在学习过程中出现汉语水平参差不齐、听说领先,读写落后、语言要素掌握不牢等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以"交际法"的教学理念为指导,处理好学习与习得、强项与弱项、句本位与语篇教学、语法教学与交际目的等诸多关系,以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文教学 华裔学生 关系 教学
下载PDF
华侨大学华文学院对外汉语专业培养特色刍议
5
作者 张鹭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272-273,275,共3页
华侨大学华文学院根据其院校自身历史、特点在培养学生方面形成该校特点,并取得一定的成果。笔者认为对外汉语这一偏向语言实践应用的专业在本科培养阶段应注重专业自身规律与学校自身特点的结合。
关键词 对外汉语 专业培养
下载PDF
后疫情时代汉语国际传播与新型媒介的融合--以华侨大学华文学院“海外新声代工作室”为例
6
作者 何悦 《传播力研究》 2020年第35期137-138,共2页
近一年来,受疫情影响,汉语传播事业在国际范围内受到极大阻碍。面对空间的阻隔和日新月异的技术革新,汉语传播工作者亟需探寻新型媒介、提升传播内容。本文以华侨大学华文学院“海外新声代工作室”的短视频传播为例,研究汉语传播与新型... 近一年来,受疫情影响,汉语传播事业在国际范围内受到极大阻碍。面对空间的阻隔和日新月异的技术革新,汉语传播工作者亟需探寻新型媒介、提升传播内容。本文以华侨大学华文学院“海外新声代工作室”的短视频传播为例,研究汉语传播与新型媒介融合的形式与内容革新,并提出了几点需要注意的问题,以期对汉语在传播的创新发展方面有所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传播 疫情 新型媒介 互动
下载PDF
海外华文教育中的短期教育模式研究——以华侨大学“中华文化大乐园”为研究对象 被引量:4
7
作者 沈玲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12年第2期77-84,共8页
华侨大学首创的"中华文化大乐园"活动是国侨办创建"走出去"海外办营的品牌项目。它短期集中、灵活多变、寓教于乐、因材施教、交互性强、教学性质双重。它与孔子学院模式、海外华文教育的本土模式以及留学生来华教... 华侨大学首创的"中华文化大乐园"活动是国侨办创建"走出去"海外办营的品牌项目。它短期集中、灵活多变、寓教于乐、因材施教、交互性强、教学性质双重。它与孔子学院模式、海外华文教育的本土模式以及留学生来华教育模式虽有诸多不同,但彼此并不互相排斥或对立,共同丰富了华文教育的体系。从这一活动自身发展来看,教学点分布更加广泛、招生总量总体呈增长趋势、社会影响日益凸显;从外部环境和当今华文教育发展情况来看,大乐园活动发展前景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外华文教育 中华文化大乐园 乐园模式
下载PDF
后疫情时代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传播”实践模式探究——以华侨大学中华文化云社区建设为例
8
作者 王雪萍 陈婉嫱 +2 位作者 蔡欣林 龚思怡 罗金花 《时代人物》 2021年第15期0092-0093,共2页
中华民族的“根脉”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需要滋养,更需要大力弘扬与传播。本文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今时代的传播境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传播”模式做出分析探究,并对新冠肺炎疫情时代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困境和... 中华民族的“根脉”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需要滋养,更需要大力弘扬与传播。本文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今时代的传播境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传播”模式做出分析探究,并对新冠肺炎疫情时代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困境和机遇进行辨析。探究后疫情时代如何利用互联网技术培植并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广泛传播,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广度、力度与深度,为国家创新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与内在支撑,续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之辉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疫情时代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传承与传播 互联网时代
下载PDF
竞技身体对抗行为的技术化理论研究——基于华侨大学篮球教学训练实践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陈炳煌 邢尊明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78-82,共5页
“身体对抗行为”作为集体性同场竞技游戏中最为重要的竞技现象,一直游离于传统的常规技术分析视野之外。“身体对抗”是贯穿于体能、技术、战术等竞技要素系统的重要分析变量,是切实提高竞技能力,推进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视角。研究以... “身体对抗行为”作为集体性同场竞技游戏中最为重要的竞技现象,一直游离于传统的常规技术分析视野之外。“身体对抗”是贯穿于体能、技术、战术等竞技要素系统的重要分析变量,是切实提高竞技能力,推进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视角。研究以集体性同场竞技游戏中的“身体对抗行为”为研究对象,将“身体对抗”擢升为独立的“分析单元”,尝试性地提出“身体对抗技术”的研究命题,并借以阐释了基础性理论创新研究的重要意义。研究以技术维度的分析与建构为切入点,在多年竞技实践及长期创新基础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身体对抗”技术行为的重要价值及内涵,论证了其切适的技术分析范式,并系统建构了“身体对抗”的技术思想及要素体系。以期为运动技术训练基础性理论研究瓶颈的突破提供一个“可讨论”的切入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对抗行为 技术化 理论研究
下载PDF
港澳学生英语学习错误分析——以华侨大学港澳学生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韩军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67-70,共4页
语言错误分析是二语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港澳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在英语学习中出现错误的调查分析,搞清楚他们产生错误的类型和原因,有助于更好地完善教学,帮助他们改正错误、掌握英语.
关键词 港澳学生 错误分析 二语学习 类型
下载PDF
泰国留学生在华学习适应调查--以华侨大学泰国留学生为研究对象 被引量:2
11
作者 钟慧 沈玲 《东南亚纵横》 2016年第5期87-93,共7页
通过对在华泰国留学生求学过程中学习适应的影响因素和适应策略的问卷调查与访谈发现,中国高校的教学体制、教学方式、学生管理、教学环境,学生自身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汉语水平以及师生互动方式等因素都影响着泰国留学生的学习适应... 通过对在华泰国留学生求学过程中学习适应的影响因素和适应策略的问卷调查与访谈发现,中国高校的教学体制、教学方式、学生管理、教学环境,学生自身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汉语水平以及师生互动方式等因素都影响着泰国留学生的学习适应。为帮助泰国留学生更好地克服在华学习适应的困难,需要学校为泰国留学生创造有利的学习环境,教师作为指导者给予泰国留学生学习适应的建议以及泰国留学生自身要加强自主学习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国留学生 学习适应 建议
下载PDF
侨校境外生学习现状的思考与策略探究——以华侨大学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振铭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第10期89-,93,共2页
境外生是作为侨校的一个特殊群体,其教育培养对学校的发展影响深远。该文通过学习现状、学习方法、作息时间、学习策略、学习效能感等方面对华侨大学境外生进行抽样调查分析。笔者认为,境外生在学习方面存在着一系列不容乐观的现状,必... 境外生是作为侨校的一个特殊群体,其教育培养对学校的发展影响深远。该文通过学习现状、学习方法、作息时间、学习策略、学习效能感等方面对华侨大学境外生进行抽样调查分析。笔者认为,境外生在学习方面存在着一系列不容乐观的现状,必须加强教学管理,并不断研究新的策略来提升境外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成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境外生 学习 策略
原文传递
对外汉语民俗文化课堂教学设计与反思——以华侨大学留学生民俗文化课堂教学实践为例
13
作者 曹蒙洁 《文教资料》 2020年第23期187-188,共2页
民俗的传递,关键在于精准的表述、恰当的对比和深层次的感悟,使学生能够感受并把握民俗知识背后蕴含的文化观念。本文以华侨大学留学生民俗文化课堂教学案例为例,通过对前期教学设计及后期具体实操的反思,剖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 民俗的传递,关键在于精准的表述、恰当的对比和深层次的感悟,使学生能够感受并把握民俗知识背后蕴含的文化观念。本文以华侨大学留学生民俗文化课堂教学案例为例,通过对前期教学设计及后期具体实操的反思,剖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具体教学背景,提出"有效的教学准备""跨文化的对比""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恰当的教学用语"等四点切实可行的民俗文化教学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俗文化教学 教学设计 教学实操 教学反思
下载PDF
精益管理思维在留学生教学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以华文学院留学生为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金麟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第8期120-121,共2页
本文通过分析精益管理思维的含义,结合华侨大学华文学院留学生的现状,分析精益化留学生教学管理的思路,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留学生教学管理中应用精益管理思维的方式方法,以有效提高留学生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进而为各高校留学生的教学管... 本文通过分析精益管理思维的含义,结合华侨大学华文学院留学生的现状,分析精益化留学生教学管理的思路,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留学生教学管理中应用精益管理思维的方式方法,以有效提高留学生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进而为各高校留学生的教学管理工作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益管理 教学管理 留学生
下载PDF
论新加坡华文文学发展的形变与困境
15
作者 沈玲 《八桂侨刊》 2023年第3期16-22,92,共8页
作为国家文学的新加坡华文文学有良好的发展基础,作家作品数量较为可观。在多年的发展中新华文学有了新变,中西化句式增多、词汇使用呈多元化与本土化,作品中的新加坡家国意识和国际化视野增强。但新华文学也存在着创作者青黄不接,优秀... 作为国家文学的新加坡华文文学有良好的发展基础,作家作品数量较为可观。在多年的发展中新华文学有了新变,中西化句式增多、词汇使用呈多元化与本土化,作品中的新加坡家国意识和国际化视野增强。但新华文学也存在着创作者青黄不接,优秀作家作品数量减少等发展困境。新加坡国家价值观教育一步步的强化与实行多年的双语政策对华文文学发展的影响不容忽视,新华文学的未来发展面临较多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加坡华文文学(新华文学) 新变 困境 双语政策
下载PDF
自我同情对大学生拖延行为的影响:经验回避和羞耻的链式中介作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君楣 吕勇 《心理与行为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9-115,共7页
为探讨自我同情对拖延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采用自我同情量表、大学生拖延量表、大学生羞耻量表和接纳与行动量表对795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自我同情对大学生拖延行为具有负向预测作用;(2)羞耻在自我同情与大学生拖延行为的负... 为探讨自我同情对拖延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采用自我同情量表、大学生拖延量表、大学生羞耻量表和接纳与行动量表对795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自我同情对大学生拖延行为具有负向预测作用;(2)羞耻在自我同情与大学生拖延行为的负向效应中起到中介作用;(3)经验回避、羞耻在自我同情和大学生拖延行为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同情 拖延 经验回避 羞耻 大学生
下载PDF
印尼棉兰“Z世代”华裔对中华文化的认知探析
17
作者 洪桂治 《八桂侨刊》 2023年第3期1-15,92,共16页
印尼棉兰“Z世代”华裔在成长过程中具有良好的汉语与中华文化环境。他们对美德文化、节日文化、饮食文化了解程度较高,对建筑文化、中医文化、工艺文化较不了解。其了解中华文化的主要渠道有家人、朋友、老师、影视广播,但他们还期望... 印尼棉兰“Z世代”华裔在成长过程中具有良好的汉语与中华文化环境。他们对美德文化、节日文化、饮食文化了解程度较高,对建筑文化、中医文化、工艺文化较不了解。其了解中华文化的主要渠道有家人、朋友、老师、影视广播,但他们还期望通过新媒体、网络搜索获取信息。他们中喜欢中华文化的比例尚有提升空间。棉兰华文学校、棉兰华人社团、棉兰华人家庭、棉兰“Z世代”华裔可以形成联动,相互协作,在多种因素的助力下共同推动棉兰当地中华文化传播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尼棉兰 “Z世代”华裔 中华文化
下载PDF
事件整合视域下的对外汉语连动句教学
18
作者 赵旭 《汉语学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2-101,共10页
连动句是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理论的匮乏与滞后是制约连动句教学效果提升的关键因素。理论语法的新近研究表明,连动句用来表达一个由若干子事件整合而成的宏事件,在事件类型上有别于复句等相近表达。事件整合视域为连动句的... 连动句是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理论的匮乏与滞后是制约连动句教学效果提升的关键因素。理论语法的新近研究表明,连动句用来表达一个由若干子事件整合而成的宏事件,在事件类型上有别于复句等相近表达。事件整合视域为连动句的对外汉语教学提供了新路径,并展现出广泛价值。语义上,有助于说明连动句的句式语义;认知上,有助于揭示连动句形成的认知基础;语法上,有助于保障连动句输出的合法性;语用上,有助于阐明连动句的交际功能和表达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件整合 连动句 对外汉语教学
原文传递
新时期印尼华文报纸对华文教育的推动作用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善邦 郭晴云 《东南亚纵横》 CSSCI 2013年第3期61-66,共6页
华文报纸与华文教育相辅相成。印尼华文报纸在向华族传播资讯的同时也对华文教育的推广起到了积极作用。主要表现为:积极宣传中国与印尼的友好关系,为华文教育营造建设性氛围;热情报道中国的和平发展,多方面激发华文学习动机的形成;全... 华文报纸与华文教育相辅相成。印尼华文报纸在向华族传播资讯的同时也对华文教育的推广起到了积极作用。主要表现为:积极宣传中国与印尼的友好关系,为华文教育营造建设性氛围;热情报道中国的和平发展,多方面激发华文学习动机的形成;全力争取华人权益,为华文教育赢得生存空间和合法地位;大力倡导族际和谐,为华文教育寻求友族理解和社会包容;维护华族团结,推动华社活动,为华文教育构筑族群共识;不断丰富版面内容,促进读者华文水平的提高和文化认知的发展;大量刊载华教信息,为华文教育提供广告服务、舆论引导和传播平台;直接参与华文教育事业,给予资金、物质、人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文报纸 华文教育 推动作用
下载PDF
菲律宾华裔青少年语言使用调查研究及华文教育对策 被引量:6
20
作者 匡腊英 张娜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10年第12期133-136,共4页
通过采用自编问卷,选取2010年菲律宾华裔学生华文进修团27所华校的466名学生作为被试,从语言环境、语言使用现状、语言认同、语言学习动机四个方面调查菲律宾华裔青少年的语言特点。发现菲律宾华文学习的语言环境尚不尽如人意,学生缺乏... 通过采用自编问卷,选取2010年菲律宾华裔学生华文进修团27所华校的466名学生作为被试,从语言环境、语言使用现状、语言认同、语言学习动机四个方面调查菲律宾华裔青少年的语言特点。发现菲律宾华文学习的语言环境尚不尽如人意,学生缺乏内在的兴趣与动机。据此提出新时期菲律宾华文教育应改善教学环境,努力激发华裔青少年学习华文的融合性动机,促使教学效果的不断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菲律宾 华裔青少年 语言使用 融合性动机 华文教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