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工业化推进与制造企业数智化转型--来自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的经验证据
1
作者 张涛 胡日东 《现代经济探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8-101,共14页
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数智化转型逐渐成为制造业发展的主攻方向。以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为准自然实验,研究新型工业化政策对制造企业数智化转型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新型工业化政策显著促进了制造企业数智化转型。从实现路... 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数智化转型逐渐成为制造业发展的主攻方向。以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为准自然实验,研究新型工业化政策对制造企业数智化转型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新型工业化政策显著促进了制造企业数智化转型。从实现路径上看,新型工业化政策主要通过激发企业内部视角的创新驱动效应、形成行业视角的竞争压力效应以及协同外部政府视角的财税激励效应促进制造企业数智化转型。异质性分析发现,人员结构更合理、管理层更重视、具有国有背景以及处于数字基础设施更完善地区的企业,新型工业化政策对其数智化转型的促进作用更强。基于此,中央和地方政府层面应继续深化和推进新型工业化政策,激发企业创新活力,进而实现制造企业数智化转型,最终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化转型 新型工业化政策 创新驱动 财税激励
下载PDF
中国劳动力老龄化是否影响全要素生产率?——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赵昕东 李林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8-76,共9页
采用我国1990-2010年省级面板数据,笔者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劳动力年龄结构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表现为倒"U"形,且40-49岁劳动力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最大。当前50-59岁劳动力占总劳动力比重较低,劳动力老龄化对全要素生产率的... 采用我国1990-2010年省级面板数据,笔者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劳动力年龄结构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表现为倒"U"形,且40-49岁劳动力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最大。当前50-59岁劳动力占总劳动力比重较低,劳动力老龄化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尚不显著。但是2020年后特别是2040年,50-59岁劳动力比例保持在较高水平,老龄化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抑制作用将趋于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年龄结构 老龄化 全要素生产率 DEA—Malmquist方法
下载PDF
基于非平稳面板计量的中国经济动态效率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李俊宝 胡日东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121-125,共5页
戴蒙德的代际交叠模型从理论上阐述了处于长期均衡增长路径的经济体运行可能是动态无效的。文章基于前人对AMSZ准则的扩展,根据中国1997—2015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利用新发展的非平稳面板计量方法进行了实证分析。克服了以往研究指标选取... 戴蒙德的代际交叠模型从理论上阐述了处于长期均衡增长路径的经济体运行可能是动态无效的。文章基于前人对AMSZ准则的扩展,根据中国1997—2015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利用新发展的非平稳面板计量方法进行了实证分析。克服了以往研究指标选取上的争议和小样本带来的估计偏误。结果发现:中国经济运行是动态无效率的,资本存量已经超过了黄金律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效率 AMSZ准则 面板单位根 面板协整
下载PDF
宏观审慎下系统性风险形成与防范机制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吴宜勇 胡日东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1-97,共7页
宏观审慎监管以防范系统性风险为最终目标,监管当局应重点关注系统性风险来源的两个方面:时间维度的顺周期效应和空间维度的传染效应。2008年金融危机后,系统性风险的形成与防范已成为监管部门和理论界的重要研究领域。基于上述背景,文... 宏观审慎监管以防范系统性风险为最终目标,监管当局应重点关注系统性风险来源的两个方面:时间维度的顺周期效应和空间维度的传染效应。2008年金融危机后,系统性风险的形成与防范已成为监管部门和理论界的重要研究领域。基于上述背景,文章分别从系统风险形成的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展开探讨,并对系统性风险的防范和处置措施进行研究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观审慎 时间维度 空间维度 有效性评估
下载PDF
福建省医疗健康发展水平测度
5
作者 王婷婷 王镇 张雅诗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4年第24期174-176,共3页
本文对福建省医疗健康发展水平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采用熵权法构建城市医疗健康资源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复杂网络和计量分析相结合的手段,利用市域面板数据研究福建省城市医疗健康资源网络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探究地区医疗健康发展... 本文对福建省医疗健康发展水平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采用熵权法构建城市医疗健康资源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复杂网络和计量分析相结合的手段,利用市域面板数据研究福建省城市医疗健康资源网络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探究地区医疗健康发展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及其原因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健康 指标测度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共同机构所有权能抑制控股股东的私利行为吗 被引量:7
6
作者 王文南翔 胡日东 《金融经济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7-124,共18页
基于A股上市公司2007—2021年数据,考察共同机构所有权在企业第二类代理问题中发挥的作用。研究发现,共同机构所有权显著抑制控股股东私利行为,该结论经Heckman两阶段、PSM等内生性与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说明共同机构投资者扮演监督者... 基于A股上市公司2007—2021年数据,考察共同机构所有权在企业第二类代理问题中发挥的作用。研究发现,共同机构所有权显著抑制控股股东私利行为,该结论经Heckman两阶段、PSM等内生性与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说明共同机构投资者扮演监督者,而非合谋者角色。机制分析显示,共同机构投资者对控股股东具有更低的监督成本,可以通过退出威胁与委派董事的方式抑制控股股东私利行为。进一步研究发现,对非国有性质的企业来说,上述抑制效应程度更大。共同机构所有权能提升企业价值,且共同机构所有权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交乘项越大,企业价值越高,意味着共同机构投资者通过监督控股股东提升企业价值,呼应主旨结论。因此,建议监管部门积极引导和规范共同机构所有权,以缓解中国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的利益冲突,同时企业也应当充分利用共同机构所有权的信息优势,大力促进企业间协作,不断提升企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机构所有权 控股股东私利行为 委派董事 企业价值
下载PDF
企业数字化转型与员工收入差距 被引量:4
7
作者 陈洋 胡日东 刘子鹏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7-182,共6页
文章选取2007—2019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企业数据,实证分析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员工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1)企业数字化转型会扩大员工收入差距;(2)数字化转型对员工收入差距存在异质性影响,数字化转型会扩大国有企业、服务业企业和东... 文章选取2007—2019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企业数据,实证分析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员工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1)企业数字化转型会扩大员工收入差距;(2)数字化转型对员工收入差距存在异质性影响,数字化转型会扩大国有企业、服务业企业和东部地区企业的员工收入差距,缩小非国有企业、劳动密集型行业企业的员工收入差距,对其他行业以及中西部地区企业的员工收入差距则无显著影响;(3)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可以缓解数字化转型给企业员工收入差距造成的扩大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收入差距 人力资本
下载PDF
机构投资者博彩行为的传染——基金竞争网络与彩票型股票资产配置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文南翔 胡日东 李学勇 《金融监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0-79,共20页
本文以我国2005—2021年开放式股票型与混合型基金重仓持股数据为研究样本,通过三维空间模型构建基金竞争网络,实证检验了基金竞争网络对基金经理彩票型股票资产配置的影响。研究发现,同业基金在彩票型股票资产配置上呈现出显著的一致性... 本文以我国2005—2021年开放式股票型与混合型基金重仓持股数据为研究样本,通过三维空间模型构建基金竞争网络,实证检验了基金竞争网络对基金经理彩票型股票资产配置的影响。研究发现,同业基金在彩票型股票资产配置上呈现出显著的一致性,意味着基金经理倾向于学习与模仿同业基金的彩票型股票资产配置策略。上述结论在考虑了外围基金的持仓变动、市场信息等因素的影响后依旧成立。潜在机制表明,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基金经理面临更大的解雇风险,促使其博彩偏好上升,从而趋向于学习与模仿同业基金的彩票型资产配置策略。异质性分析表明,同业基金对彩票型资产配置策略的模仿行为存在“家族效应”与“同城效应”。该模仿行为与基金经理的性别、学历等个人特征相关,且在调仓情景下更显著。拓展性分析发现,同业竞争引致的彩票型资产配置可能进一步引发股价崩盘风险。本文为监管层理解机构投资者的博彩行为、制定合理的市场竞争机制提供了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金竞争网络 彩票型股票资产配置 解雇风险 调仓情景 股价崩盘风险
下载PDF
中国省域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动态演进趋势与障碍因子识别 被引量:3
9
作者 胡日东 张涛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2-188,239,共18页
文章基于2011—2020年中国省域面板数据,通过熵权-修正耦合模型度量了中国省域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水平,刻画了数实融合的动态演进趋势,利用修正障碍因子模型识别了中国省域数实融合的障碍因子。研究结果表明:1)经过10年的发展,... 文章基于2011—2020年中国省域面板数据,通过熵权-修正耦合模型度量了中国省域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水平,刻画了数实融合的动态演进趋势,利用修正障碍因子模型识别了中国省域数实融合的障碍因子。研究结果表明:1)经过10年的发展,中国各省份数字经济、实体经济及其深度融合水平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2020年中国数实融合平均水平达到了0.3218,总体上处于中度融合水平。2)“十二五”时期数实融合水平处于平稳发展状态,“十三五”时期的后两年提升幅度较大,且省际数实融合水平存在极化趋势。3)中国数实融合的主要障碍来源于数字经济子系统,最大的障碍因子为数字技术环境,该障碍主要源于技术研发环境。4)数字技术环境的缺位和数字技术人才的缺失是各个地区数实融合的主要障碍,东北地区比较特殊,其工业方面的障碍大于数字基础设施的障碍。5)数字技术环境、数字技术人才和数字产业化三个障碍因子并未随两个五年规划的更迭而变化,表明三者是中国目前及将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数实融合的主要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实体经济 深度融合 动态演进趋势 障碍因子
原文传递
我国非金融企业杠杆率的周期性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林明裕 胡日东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128-132,共5页
文章以2003—2017年中国非金融类上市企业季度数据为样本,在面板回归模型基础上,利用反事实分解方法分析目标杠杆和实际杠杆的经济周期影响渠道。研究发现:从静态角度看,经济收缩不仅会直接提高企业的目标杠杆,还会通过融资优序主导的... 文章以2003—2017年中国非金融类上市企业季度数据为样本,在面板回归模型基础上,利用反事实分解方法分析目标杠杆和实际杠杆的经济周期影响渠道。研究发现:从静态角度看,经济收缩不仅会直接提高企业的目标杠杆,还会通过融资优序主导的信贷需求渠道间接提高企业的目标杠杆;从动态角度看,经济收缩会加快企业向高目标杠杆调整的速度,进而导致企业的实际杠杆偏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周期 反事实分解 目标杠杆 杠杆调整 债务风险
下载PDF
我国宏观经济杠杆率的测算及其动态波动特征 被引量:9
11
作者 袁利勇 胡日东 《经济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9-87,共9页
本文在合理测算我国宏观经济杠杆率的基础上,使用H-P滤波法、MS-AR模型等方法分析了杠杆率的动态波动特征。研究发现我国宏观经济杠杆率存在着明显的周期性特征和结构性变化,2007年以来主要经历了三个杠杆周期上升阶段、四个杠杆周期... 本文在合理测算我国宏观经济杠杆率的基础上,使用H-P滤波法、MS-AR模型等方法分析了杠杆率的动态波动特征。研究发现我国宏观经济杠杆率存在着明显的周期性特征和结构性变化,2007年以来主要经历了三个杠杆周期上升阶段、四个杠杆周期下降阶段和两个明显的杠杆率高增长区间。分析表明,我国宏观经济杠杆率的周期性表现和结构性变化都与我国经济政策的实施逻辑相符合,是我国宏观经济需求侧管理的结果。因此,我国宏观经济杠杆调整的根本出路在于推进经济结构性改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尤其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观经济杠杆率 H-P滤波法 MS-AR模型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原文传递
我国宏观经济杠杆的部门结构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袁利勇 胡日东 《经济问题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31-41,共11页
本文使用H-P滤波法和VAR模型分析了我国分部门经济杠杆的动态变化,讨论了我国宏观经济杠杆变动的部门间关系。研究发现:2007年初-2016年末期间,我国各部门经济杠杆率存在着明显的周期性波动特征,我国宏观经济杠杆变动的部门间关系也非... 本文使用H-P滤波法和VAR模型分析了我国分部门经济杠杆的动态变化,讨论了我国宏观经济杠杆变动的部门间关系。研究发现:2007年初-2016年末期间,我国各部门经济杠杆率存在着明显的周期性波动特征,我国宏观经济杠杆变动的部门间关系也非常显著,各部门经济杠杆率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分析表明,分析表明,我国分部门经济杠杆的动态变化和我国宏观经济杠杆的部门间关系特征,体现了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逻辑,是我国宏观经济需求侧管理的结果。因此,我国宏观经济杠杆调整的根本出路在于推进经济结构性改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尤其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观经济杠杆 H-P滤波法 VAR模型 供给侧改革
原文传递
我国经济杠杆与经济增长动态关系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袁利勇 胡日东 《当代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9-90,共12页
对我国2007年初至2016年末的经济杠杆和经济产出进行了经验分析,并应用DSGE模型对经济杠杆与经济增长等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作用机理进行模拟分析,并对我国在"去杠杆”与“稳增长”约束下餉政策选择问题进行探讨,研究发现,我国经济... 对我国2007年初至2016年末的经济杠杆和经济产出进行了经验分析,并应用DSGE模型对经济杠杆与经济增长等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作用机理进行模拟分析,并对我国在"去杠杆”与“稳增长”约束下餉政策选择问题进行探讨,研究发现,我国经济杠杆和经济产出的周期性波动具有明显的逆周期性,即周期性波动表现为经济杠杆正向波动和经济产出负向波动或者经济杠杆负向波动和经济产出正向波动。分析表明,这种逆周期性与我国经济政策的实施逻辑相符合,是我国宏观经济需求侧管理的结果。模型模拟发现,在"去杠杆"与“稳增长”的约束条件下,提高资本充足率、存款准备金等我国传统的宏观经济需求管理政策不再有效,可以通过供给侧改革来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长目标,进而实现我国宏观经济“去杠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杠杆 稳增长 DSGE模型 供给侧改革
原文传递
“一带一路”倡议与城市创新效率的空间关联
14
作者 王健 《科研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7-66,共10页
国内城市的创新效率及其空间关联性对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了城市间在创新领域的交流互动和资源整合,也对创新效率的空间关联产生了深远影响。文章以“一带一路”倡议为背景,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中国... 国内城市的创新效率及其空间关联性对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了城市间在创新领域的交流互动和资源整合,也对创新效率的空间关联产生了深远影响。文章以“一带一路”倡议为背景,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中国284个地级市的创新效率进行研究,探讨“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城市创新效率及其空间关联的影响。文章运用了DEA-Malmquist法测度各城市的创新效率,利用引力模型构建了中国城市创新效率网络,通过网络指标分析探索“一带一路”倡议对创新效率空间关联的影响,并采用QAP回归定量分析了创新效率网络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近年来中国城市创新效率持续提高,但节点城市与非节点城市在创新效率上的差异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后有所扩大;(2)“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后,城市间创新效率的关联得到明显加强;(3)空间距离、经济发展、人力资本、对外开放和政府支持等因素均对创新效率存在显著影响;(4)“一带一路”倡议下城市创新效率网络的空间关联主要体现在节点城市对周边城市的溢出效应上。本研究在理论上拓展和丰富了对创新效率空间关联的研究,在实践上为创新效率的提升提供了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 创新效率 社会网络分析 空间关联
原文传递
共同资产持有的网络风险传染与政府救助 被引量:12
15
作者 吴宜勇 胡日东 袁正中 《金融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35-45,共11页
本文基于共同资产的价格波动研究银行违约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研究发现:变现费用和资本缓冲率会影响银行的实际支付水平,其中变现费用的增加导致违约损失非线性增长,而资本缓冲率的提高能有效延缓违约损失传染;共同资产销售的间接效... 本文基于共同资产的价格波动研究银行违约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研究发现:变现费用和资本缓冲率会影响银行的实际支付水平,其中变现费用的增加导致违约损失非线性增长,而资本缓冲率的提高能有效延缓违约损失传染;共同资产销售的间接效应远大于资产关联的直接效应;资产注入和非流动资产直接购买的救助方法对于防范系统性风险发生都是有效的,但前者侧重于缓解资产关联的直接效应,后者侧重于防范资产销售的间接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资产 同业业务 资产价格波动 网络风险传染 政府救助
原文传递
央行沟通能否有效防范企业过度金融化 被引量:8
16
作者 林明裕 胡日东 《当代财经》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2-64,共13页
随着金融市场和金融衍生品的不断发展,企业金融化问题越来越严重。已有文献大多研究企业金融化带来的经济后果,少有文献研究企业金融化的成因及解决措施。基于企业"金融-实物"资产投资决策的理论基础,通过实证考察央行沟通对... 随着金融市场和金融衍生品的不断发展,企业金融化问题越来越严重。已有文献大多研究企业金融化带来的经济后果,少有文献研究企业金融化的成因及解决措施。基于企业"金融-实物"资产投资决策的理论基础,通过实证考察央行沟通对企业金融化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央行宽松倾向的言辞沟通能够显著降低企业金融化水平;其传导机制在于央行宽松倾向的言辞沟通能够抑制企业风险规避行为,进而影响企业金融化水平。进一步,从政策非对称性以及企业异质性两个角度,研究发现央行沟通在"言行一致"和"紧缩区制"时期的作用效果更明显,而融资约束严重的企业对央行沟通行为的变动更敏感。因此,央行可以通过打好预期管理和其他宏观政策的"组合拳",引导资金"脱虚向实",推动实体经济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央行沟通 投资组合 风险规避 企业金融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