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素钠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适用性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刘小静 王亚婷 +1 位作者 刘建芬 刘素彦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12期1533-1537,共5页
目的建立肝素钠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采用2015年版中国药典(四部)通则下方法,对肝素钠进行方法适用性试验,确定适宜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结果计数方法采用薄膜过滤法,各试验菌比值均在0.5~2范围内,控制菌采用常规法,各阳性试... 目的建立肝素钠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采用2015年版中国药典(四部)通则下方法,对肝素钠进行方法适用性试验,确定适宜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结果计数方法采用薄膜过滤法,各试验菌比值均在0.5~2范围内,控制菌采用常规法,各阳性试验菌均检出,阴性对照均无菌生长。结论所验证的肝素钠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素钠 微生物限度检查 适用性
下载PDF
人亲环素A抑制剂高通量筛选模型的建立及在微生物药物筛选中的应用
2
作者 郑海洲 徐岩 +4 位作者 任晓 石英 路新华 张雪霞 郑智慧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896-901,共6页
目的亲环素A是免疫抑制剂环孢菌素A的胞内受体,与多种重要生理和病理过程密切相关,已经成为如免疫抑制、病毒感染和炎症等多类疾病的重要研发靶点。为了筛选新型小分子CypA抑制剂药物,本研究建立了一个基于荧光偏振方法的CypA抑制剂药... 目的亲环素A是免疫抑制剂环孢菌素A的胞内受体,与多种重要生理和病理过程密切相关,已经成为如免疫抑制、病毒感染和炎症等多类疾病的重要研发靶点。为了筛选新型小分子CypA抑制剂药物,本研究建立了一个基于荧光偏振方法的CypA抑制剂药物高通量筛选模型。方法应用PCR方法从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扩增cypA基因,通过大肠埃希菌系统重组表达CypA蛋白,并利用镍离子螯合亲和层析柱进行蛋白纯化,以FITC标记CsA为示踪剂建立CypA抑制剂的筛选方法。结果 SDSPAGE检测重组表达的CypA蛋白纯度大于95%。经过荧光偏振测定体系中示踪剂FITC标记CsA和重组CypA浓度的优化,确定了最佳的荧光偏振反应条件,使其信号本底比大于2.0,Z'因子为0.71。阳性药CsA能剂量依赖地与荧光标记的CsA竞争结合于CypA,其IC50值为221.3nmol/L。利用建立的筛选模型,对28215个微生物次生代谢产物粗提物进行了初筛和复筛,从中筛选得到43个抑制率大于80%的样品。经液相-质谱方法进一步分析,其中17个真菌的发酵产物中含有环孢菌素类似物。结论本研究采用荧光偏振方法定量测定微生物代谢产物与荧光标记探针竞争结合CypA,可以简单、快捷地进行CypA抑制剂药物或环孢菌素产生菌的高通量筛选,为后期的药物研发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环素A 环孢菌素A 高通量筛选 荧光偏振法
下载PDF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研究与开发 被引量:3
3
作者 张宇婷 秘书方 闫国婷 《煤炭与化工》 CAS 2013年第2期46-48,共3页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因疗效好、安全性高,是临床应用广泛的一类抗菌药物。随着耐药菌的日趋常见,医药研究人员加快了对各类新抗微生物药物的研发。着重介绍了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机制的新发现,第三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酮内酯类抗生素、酰...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因疗效好、安全性高,是临床应用广泛的一类抗菌药物。随着耐药菌的日趋常见,医药研究人员加快了对各类新抗微生物药物的研发。着重介绍了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机制的新发现,第三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酮内酯类抗生素、酰内酯类抗生素、氮内酯类抗生素及其在感染性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指出今后应尽量避开国外专利,开发国内尚缺、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新品种,进而推进国内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进入新的快速发展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细菌耐药 机制 新大环内酯类品种 临床 市场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贾博 贺玉林 宋扬 《化工管理》 2017年第20期182-182,共1页
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体现出超高速度、超高分离度、超高灵敏度等特点的液相色谱技术。将其用于复杂体系的快速分析能体现出明显优势。本文就UPLC的原理及特点进行介绍,依据近年该技术针对药物成分分析、药物代谢产物... 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体现出超高速度、超高分离度、超高灵敏度等特点的液相色谱技术。将其用于复杂体系的快速分析能体现出明显优势。本文就UPLC的原理及特点进行介绍,依据近年该技术针对药物成分分析、药物代谢产物分析、中药成分分析中的应用,将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与UPLC进行对比,希望药物分析工作者能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 药物分析 应用
下载PDF
Matlab在微生物生长预测模型中的应用 被引量:6
5
作者 张宇婷 孟雅娟 闫国婷 《河北化工》 2008年第1期20-22,共3页
利用Matlab构建了一个微生物仿真系统,在形成仿真函数库的基础上,结合VC 6.0编程软件,最终开发出独立于Matlab的软件系统。
关键词 微生物预测 数学模型 MATLAB
下载PDF
药物纳米混悬剂制备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宋扬 王晶珂 彭冲 《河北化工》 2013年第02X期13-16,共4页
总结了10多年来药物纳米混悬剂在制备方面的研究进展,列举了近年出现的药物纳米混悬剂的制备方法及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应用范围等。
关键词 纳米混悬 纳米结晶 制备方法
原文传递
氟喹诺酮药物结构改造与抗菌活性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王亚娟 《河北化工》 2011年第6期12-14,18,共4页
简要介绍了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作用机理、抗菌谱、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并根据构效关系分3部分综述了2009年来国内外学者在氟喹诺酮类药物结构改造及初步抗菌活性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氟喹诺酮 结构改造 抗菌活性
下载PDF
制药废水活性污泥中高效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分离及特性研究
8
作者 朱研研 王耀耀 +6 位作者 任风芝 马岩 乔玲 张雪霞 张鹏 王勇军 张利利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859-864,I0001,共7页
目的从制药废水活性污泥中筛选高效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株。方法通过富集培养,BTB平板培养基快速筛选,纯化株通过形态生理生化鉴定和16S rRNA分析确定分类地位。在好氧条件下,对筛选株进行脱氮性能研究以及pH、碳源及含量和基础氨氮耐... 目的从制药废水活性污泥中筛选高效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株。方法通过富集培养,BTB平板培养基快速筛选,纯化株通过形态生理生化鉴定和16S rRNA分析确定分类地位。在好氧条件下,对筛选株进行脱氮性能研究以及pH、碳源及含量和基础氨氮耐受进行考察。结果获取PWAS17,PWAS21和PWAS343株异氧硝化好氧反硝化菌株。初步鉴定PWAS17为水生产碱杆菌(Alcaligenes aquatilis)、PWAS21为蜡状芽胞杆菌(Bacillus cereus),PWAS34为斯惠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ihuiensis)。其中Alcaligenes aquatilis和Pseudomonas sihuiensis少有报道。针对3株菌脱氮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三株菌均能在去除氨氮同时降解COD,并且在去除氨氮过程中几乎无硝基氮和亚硝基氮的积累,均具有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特性。通过对菌株脱氮条件优化,得出当pH为9.0,以0.8%柠檬酸钠为碳源,摇床转速220 r/min,接种量5%,温度30℃时最高氨氮去除率,PWAS17最高达92.1%,PWAS21最高达88.7%,PWAS34最高达92.1%。且基础氨氮浓度在50~500 mg/L范围内对3株菌的去除氨氮能力没有明显的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药废水活性污泥 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 斯惠假单胞菌 水生产碱杆菌 蜡状芽胞杆菌 脱氮性能
下载PDF
大孔树脂法分离纯化那他霉素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王海燕 李晓露 +4 位作者 王健 张丽 林旸 张金娟 张雪霞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94-196,201,共4页
目的研究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那他霉素发酵液的工艺,提高那他霉素成品质量,得到高纯度药用级那他霉素。方法用HPLC检测方法,以那他霉素的洗脱率为指标,考察大孔树脂分离纯化那他霉素的吸附性能和洗脱参数。结果那他霉素从发酵液中的最... 目的研究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那他霉素发酵液的工艺,提高那他霉素成品质量,得到高纯度药用级那他霉素。方法用HPLC检测方法,以那他霉素的洗脱率为指标,考察大孔树脂分离纯化那他霉素的吸附性能和洗脱参数。结果那他霉素从发酵液中的最佳溶出pH值为11;分离纯化那他霉素的有效吸附剂为大孔吸附树脂HZ816,其动态吸附量为150mg/mL,解吸收率在90%以上,成品纯度大于98%。结论该高纯度药用级那他霉素的规模化分离纯化方法为国内首次应用,工艺简单可靠,分离效果好,适于工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那他霉素:大孔吸附树脂 分离纯化
下载PDF
大孔吸附树脂提取分离去甲基万古霉素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健 林毅 +2 位作者 王海燕 李晓露 张雪霞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0年第5期76-79,共4页
研究了大孔吸附树脂从发酵液中提取去甲基万古霉素的工艺条件。对8种树脂进行筛选,选择吸附性能最好的HZ816型树脂进行动态吸附实验,研究了上样液浓度、pH值、流速对树脂动态吸附及洗脱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上样液浓度为2.2mg.mL-1... 研究了大孔吸附树脂从发酵液中提取去甲基万古霉素的工艺条件。对8种树脂进行筛选,选择吸附性能最好的HZ816型树脂进行动态吸附实验,研究了上样液浓度、pH值、流速对树脂动态吸附及洗脱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上样液浓度为2.2mg.mL-1、pH值为9.0、上样流速为2BV.h-1的最佳吸附条件下,HZ816型树脂对去甲基万古霉素的吸附量达36.1mg.mL-1;采用15%乙醇-0.1%盐酸-水即可将吸附在树脂柱上的去甲基万古霉素有效解吸,解吸率达92.0%。该工艺简单、易操作,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古霉素 去甲基万古霉素 大孔吸附树脂 提取
下载PDF
海洋放线菌—药物开发的新兴资源 被引量:7
11
作者 蔡超靖 丁彦博 +1 位作者 单越琦 穆云龙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 CAS 2012年第1期22-29,42,共9页
近些年,海洋放线菌成为新药研发的重要来源,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综述了海洋放线菌在分离方面取得的成绩,并介绍了通过传统筛选方法分离得到的生物活性代谢物,以及在与新化合物相关的基因挖掘和生物合成基因簇的异源表达方面取得的进展。
关键词 海洋放线菌 活性代谢产物 基因组学 异源表达
下载PDF
非达霉素原料药中有关物质的检查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娅莉 刘月 +4 位作者 班璐 李晓露 程晓昆 任风芝 张雪霞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81-585,共5页
目的:建立非达霉素原料药中有关物质的检查方法。方法:分别考察正相-紫外检测器色谱系统、反相-蒸发光散射检测器色谱系统、反相-紫外检测器色谱系统对非达霉素原料药中有关物质的检出能力,优选出最佳色谱系统。建立有关物质检查的高效... 目的:建立非达霉素原料药中有关物质的检查方法。方法:分别考察正相-紫外检测器色谱系统、反相-蒸发光散射检测器色谱系统、反相-紫外检测器色谱系统对非达霉素原料药中有关物质的检出能力,优选出最佳色谱系统。建立有关物质检查的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gilent Eclipse XDB C18,流动相A为0.2%三乙胺缓冲液(pH 3.8)-乙腈(55∶45,V/V)、流动相B为0.2%三乙胺缓冲液(pH 3.8)-乙腈(20∶80,V/V)(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30 nm,柱温为35℃,进样量为10μL;以不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计算有关物质含量。结果:非达霉素在正相-紫外检测器色谱系统下不能有效分离杂质C、F,在反相-蒸发光散射检测器色谱系统下仅能检出杂质C、D、E、F 4个杂质;在反相-紫外检测器色谱系统下可检出11个杂质,故以此系统进行有关物质检查。在方法学考察中,非达霉素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为0.5~20.0μg/mL(R2=0.999 9);检测限为0.05 ng,定量限为0.15 ng;重复性、中间精密度试验的RSD均小于2.0%(n=6);平均回收率为98.4%(RSD为3.6%,n=9)。3批非达霉素原料药中杂质含量分别为0.53%、0.51%、0.51%。结论:非达霉素在反相-紫外检测器色谱系统下进行杂质检查效果最好;建立的有关物质检查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可用于非达霉素原料药中有关物质的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达霉素 高效液相色谱法 正相色谱 反相色谱 紫外检测器 蒸发光散射检测器 主成分自身对照法 有关物质
下载PDF
卡泊芬净合成前体Pneumocandin B_0的发酵工艺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靓 娄忻 +1 位作者 张莉 关亚鹏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1年第9期80-82,共3页
以Pneumocandin B0 PB5-31为出发菌株,从筛选高产菌株和提高产物中有效组分的比例两方面进行研究,以期提高Pneumocandin B0的发酵水平。结果表明,紫外线诱变复合氯化锂后处理筛选出高产菌株,其发酵效价比出发菌株提高了72%;发酵培养基... 以Pneumocandin B0 PB5-31为出发菌株,从筛选高产菌株和提高产物中有效组分的比例两方面进行研究,以期提高Pneumocandin B0的发酵水平。结果表明,紫外线诱变复合氯化锂后处理筛选出高产菌株,其发酵效价比出发菌株提高了72%;发酵培养基中添加0.3%的脯氨酸很好地提高了有效组分B0的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产菌株 有效组分 复合诱变 脯氨酸
下载PDF
真菌F01-994产生的对谷胱苷肽转移酶具有抑制作用的活性化合物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韶菁 路新华 +2 位作者 董悦生 郑智慧 张华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743-746,共4页
目的筛选具有潜在的可用作抗肿瘤药物增敏剂的新的谷胱苷肽-S-转移酶-π(GST-π)的抑制剂。方法利用所建立的高通量筛选模型从微生物代谢产物中筛选对GST-π具有抑制作用的活性化合物。结果使用有机溶剂萃取、硅胶柱层析、高压液相分离... 目的筛选具有潜在的可用作抗肿瘤药物增敏剂的新的谷胱苷肽-S-转移酶-π(GST-π)的抑制剂。方法利用所建立的高通量筛选模型从微生物代谢产物中筛选对GST-π具有抑制作用的活性化合物。结果使用有机溶剂萃取、硅胶柱层析、高压液相分离等方法,从真菌的菌丝体中分离得到了一个对GST-π具有抑制作用的活性化合物994-a,其IC50为15μg/mL并经各种理化性质及NMR分析确定其与Pencolid同质。结论本文首次报道了该化合物对GST-π酶所显示出的中等强度的抑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ST HTS ENZYME INHIBITOR Pencolid
下载PDF
工业用产黄青霉菌基因组的RAPD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静 戴梦 +3 位作者 章丽 赵颖 张佳 王富强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22-625,共4页
为寻找高产菌株的分子标记,尝试利用RAPD(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技术,对青霉素生产菌株进行基因组多态性分析,分别以9株不同产量的产黄青霉菌基因组DNA为模版,筛选引物23条,并且对一条高产菌株特异条带进行了克隆与杂交验证.
关键词 产黄青霉 RAPD 基因组多态性
下载PDF
聚合物微球纯化FR-179642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宁 徐岩 +2 位作者 任风芝 张雪霞 仲伟潭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8年第7期47-50,共4页
采用聚合物微球预装色谱柱,连接高效液相色谱仪,以分离度、拖尾因子为考察指标,对聚合物微球型号及流动相进行筛选;采用中压层析色谱,以峰纯度及收率为考察指标,对洗脱流速及上样量进行筛选。确定UniPSA30-300型聚合物微球为层析介质,... 采用聚合物微球预装色谱柱,连接高效液相色谱仪,以分离度、拖尾因子为考察指标,对聚合物微球型号及流动相进行筛选;采用中压层析色谱,以峰纯度及收率为考察指标,对洗脱流速及上样量进行筛选。确定UniPSA30-300型聚合物微球为层析介质,以3%甲醇-水(含1‰乙酸)为流动相,洗脱线性流速为1.88cm·min-1,上样量为10.0mg·mL-1(粗品质量/树脂体积),收集峰纯度≥95%的洗脱液,纳滤,冻干,得到FR-179642纯度不低于99%,收率可达85%以上。该工艺简便易行,产品质量可控,适合工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179642 聚合物微球 纯化 结构鉴定
下载PDF
阿莫西林结晶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冷凤 赵静 +4 位作者 任风芝 李晓露 刘月 张雪霞 王秀英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22年第3期48-51,63,共5页
采用相似因子法考察了阿莫西林原料药粒度对阿莫西林胶囊溶出行为的影响,并对阿莫西林结晶工艺进行了优化。确定了阿莫西林原料药D[4,3](体积平均粒径)宜控制在40~65μm,最佳结晶工艺如下:结晶浓度为0.20 mg·mL^(-1),晶种加入量为4... 采用相似因子法考察了阿莫西林原料药粒度对阿莫西林胶囊溶出行为的影响,并对阿莫西林结晶工艺进行了优化。确定了阿莫西林原料药D[4,3](体积平均粒径)宜控制在40~65μm,最佳结晶工艺如下:结晶浓度为0.20 mg·mL^(-1),晶种加入量为4%~6%,投加晶种pH值为1.15~1.25,养晶时间为20~30 min。在此工艺条件下制备的阿莫西林晶体均匀规整、粒度分布窄,保证了阿莫西林相关制剂产品与参比制剂溶出行为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莫西林 结晶工艺 晶型 粒度 溶出行为一致性
下载PDF
棘白霉素B脱酰基酶产生菌转化条件的优化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关亚鹏 娄忻 +2 位作者 张莉 刘靓 佟杰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4年第7期50-52,共3页
为提高棘白霉素B脱酰基酶产生菌的转化率,通过紫外诱变复合Cu2+抗性处理筛选转化高产菌种,利用均匀设计方法优化菌种的转化工艺。结果表明,筛选得到的突变株132#的棘白霉素B转化率比出发菌株提高了22.6%,优化后的转化条件为:底物浓度2 ... 为提高棘白霉素B脱酰基酶产生菌的转化率,通过紫外诱变复合Cu2+抗性处理筛选转化高产菌种,利用均匀设计方法优化菌种的转化工艺。结果表明,筛选得到的突变株132#的棘白霉素B转化率比出发菌株提高了22.6%,优化后的转化条件为:底物浓度2 400μg·mL-1,转化时间56h,转化温度30℃,发酵培养基pH值6.0。132#菌株在优化转化条件下的转化率较出发菌株在原始转化条件下提高了57.3%。优化的转化条件更有利于高产菌株的转化,转化率得到大幅提高,也为其工业化应用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酰基酶产生菌 诱变 均匀设计法 转化条件
下载PDF
埃克替尼的合成工艺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魏 王芹芳 +2 位作者 李亚楠 赵晶晶 彭冲 《化工管理》 2016年第35期283-,共1页
盐酸埃克替尼,是一种新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不仅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效,可以改善疾病相关症状,而且对其他实体瘤也有抗肿瘤作用,包括前列腺癌、乳癌等。本文就其合成方法进行综述,以咨为医药开发提供参考... 盐酸埃克替尼,是一种新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不仅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效,可以改善疾病相关症状,而且对其他实体瘤也有抗肿瘤作用,包括前列腺癌、乳癌等。本文就其合成方法进行综述,以咨为医药开发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克替尼 非小细胞肺癌 合成 ICOTINIB
下载PDF
伊维菌素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马志珺 胡晓敏 +3 位作者 李晓露 高月麒 任风芝 张雪霞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21年第3期51-54,共4页
以阿维菌素为原料、甲苯为溶剂,通过催化加氢反应得到伊维菌素粗粉,再通过重结晶纯化得到伊维菌素精粉,并优化了阿维菌素加氢反应条件及伊维菌素粗粉纯化工艺。确定阿维菌素加氢反应条件为:料液比1∶(3~5)(g∶mL)、催化剂用量1.0%~1.5%... 以阿维菌素为原料、甲苯为溶剂,通过催化加氢反应得到伊维菌素粗粉,再通过重结晶纯化得到伊维菌素精粉,并优化了阿维菌素加氢反应条件及伊维菌素粗粉纯化工艺。确定阿维菌素加氢反应条件为:料液比1∶(3~5)(g∶mL)、催化剂用量1.0%~1.5%;再通过控制晶种粒度和梯度降温过程,有效改善了晶体外观和产品质量,所得伊维菌素精粉纯度大于99%,质量符合USP标准。该工艺简洁高效、质量可控,适用于伊维菌素的工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维菌素 加氢反应 催化剂 结晶 伊维菌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