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型糖尿病并发夏科足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景义 孟令宇 +4 位作者 吴雪静 庞玉娟 赵沙沙 许颖 汤建中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1期3885-3887,共3页
夏科(Charcot)关节病是指由神经性疾病导致患者关节深部感觉丧失、骨质破坏,从而引起关节结构异常和功能紊乱的一类疾病。目前,糖尿病已经成为Charcot关节病的主要病因之一,其中以Charcot足最为常见。Charcot足起病较为隐匿,呈进行性发... 夏科(Charcot)关节病是指由神经性疾病导致患者关节深部感觉丧失、骨质破坏,从而引起关节结构异常和功能紊乱的一类疾病。目前,糖尿病已经成为Charcot关节病的主要病因之一,其中以Charcot足最为常见。Charcot足起病较为隐匿,呈进行性发展,临床症状不典型,易被漏诊和误诊。本文报道了1例1型糖尿病并发Charcot足患者的临床诊治经过,并对其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分期、诊断及治疗等进行讨论和分析,并结合文献复习,以期能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类疾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1型 关节病 神经原性 夏科足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白塞病疾病活动性的相关性
2
作者 袁昌芬 许颖 +3 位作者 郭韫凡 吴云涛 王秀艳 张景义 《天津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311-314,共4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白塞病(BD)疾病活动性的相关性。方法103例BD患者依据电子病历疾病活动性指数(EMRAI)评分分为低活动性组(0~4分,61例)和高活动性组(5~11分,42例)。检测患者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白塞病(BD)疾病活动性的相关性。方法103例BD患者依据电子病历疾病活动性指数(EMRAI)评分分为低活动性组(0~4分,61例)和高活动性组(5~11分,42例)。检测患者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淋巴细胞计数(LY)、血小板计数(PLT)、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IgG、IgA、IgM及补体C3、C4,计算NLR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分析NLR、PLR与全体患者ESR、CRP、EMRAI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BD疾病活动性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NLR对BD疾病活动性的判断效能。结果高活动性组患者WBC、NEU、PLT、ESR、CRP、NLR、PLR及补体C3、C4均高于低活动性组(P<0.05),余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NLR与全体患者ESR、CRP、EMRAI呈正相关,PLR与全体患者ESR、CRP、EMRAI呈正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NLR是BD疾病活动性的危险因素(OR=1.511,95%CI:1.080~2.113,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NLR评估BD疾病活动性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06(95%CI:0.603~0.809)。结论NLR对BD患者疾病活动性有一定的判断效能,可作为BD疾病活动性评估的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赫切特综合征 电子病历疾病活动性指数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 疾病活动性
下载PDF
肿瘤长径及高血压与心脏黏液瘤栓塞事件发生的相关性
3
作者 袁昌芬 许颖 +4 位作者 郭韫凡 郝士丹 王秀艳 吴云涛 张景义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61-864,共4页
目的:探讨心脏黏液瘤患者的肿瘤特征、是否高血压与发生栓塞事件的关系。方法:收集2004年10月至2020年10月于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开滦总医院确诊的心脏黏液瘤患者31例,依照患者的临床特征将其分为栓塞组(n=8)和非栓塞组(n=23)。收集患者相... 目的:探讨心脏黏液瘤患者的肿瘤特征、是否高血压与发生栓塞事件的关系。方法:收集2004年10月至2020年10月于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开滦总医院确诊的心脏黏液瘤患者31例,依照患者的临床特征将其分为栓塞组(n=8)和非栓塞组(n=23)。收集患者相关临床指标,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两组间肿瘤位置、肿瘤长径、是否合并高血压存在显著差异(P<0.05)。肿瘤长径、合并高血压与栓塞事件成正相关(P<0.05)。肿瘤长径、合并高血压是栓塞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栓塞事件发生概率值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02(95%CI:0.782~1.000,P<0.01)。结论:肿瘤长径、高血压可以影响心脏黏液瘤患者栓塞事件的发生。联合上述指标构建回归模型,可以提高评估心脏黏液瘤患者发生栓塞事件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黏液瘤 栓塞事件 肿瘤长径 高血压 预测价值
下载PDF
血清人软骨糖蛋白39对糖尿病足的影响
4
作者 郭韫凡 袁昌芬 +5 位作者 许颖 吴云涛 王秀艳 褚璐 王玉山 张景义 《吉林医学》 CAS 2023年第4期912-915,共4页
目的:分析糖尿病足(DF)患者血清人软骨糖蛋白39(YKL-40)水平变化,探讨YKL-40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发生DF的影响。方法:选取T2DM患者121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是否伴有DF分为糖尿病足组(DF组,n=69)和糖尿病组(DM组,n=52)。另选取同期在体检... 目的:分析糖尿病足(DF)患者血清人软骨糖蛋白39(YKL-40)水平变化,探讨YKL-40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发生DF的影响。方法:选取T2DM患者121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是否伴有DF分为糖尿病足组(DF组,n=69)和糖尿病组(DM组,n=52)。另选取同期在体检中心年龄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54例为健康对照组。比较三组患者体重指数(BMI)、YKL-40、空腹血糖(FPG)、血红蛋白(Hb)、糖化血红蛋白(HbA1c)以及总胆红素(TBIL)水平。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DF发生、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YKL-40对DF患者的影响。结果:DF组和DM组BMI、FPG、HbA1c、YKL-40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Hb、TBIL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DM组比较,DF组FPG、YKL-40水平升高,Hb、TBIL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BMI、FPG水平及YKL-40水平是DF的独立危险因素,Hb水平是DF的保护因素。结论:血清YKL-40是DF的独立危险因素,YKL-40水平越高,发生糖尿病足的风险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软骨糖蛋白39 2型糖尿病 糖尿病足
下载PDF
空腹血糖与餐后2 h血糖换算公式初探
5
作者 郭韫凡 袁昌芬 +4 位作者 张景义 吴云涛 王秀艳 王玉山 许颖 《糖尿病新世界》 2023年第10期34-37,41,共5页
目的探讨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与餐后2 h血糖(2-hour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 hPG)换算公式。方法选取2000年7月—2018年1月于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开滦总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和住院治疗的糖尿病患者5974例,根据1999年... 目的探讨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与餐后2 h血糖(2-hour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 hPG)换算公式。方法选取2000年7月—2018年1月于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开滦总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和住院治疗的糖尿病患者5974例,根据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分为糖尿病组(DM,n=4850)、糖耐量减低组(IGT,n=1124)。另选取同期本院体检中心年龄相匹配的健康人群794名为正常对照组(NC,n=794)。比较3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Pearson相关分析FPG与2 hPG的相关性;直线回归方程探究FPG与2 hPG之间换算公式并对其进行校正。结果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DM组FPG与2 hPG呈强相关(r=0.739,P<0.05),IGT、NC组FPG与2 hPG呈弱相关(r=0.225、0.169,P<0.05)。2 hPG与FPG直线回归方程为Y=1.254X+6.819。结论糖尿病患者2 hPG与FPG换算公式为2 hPG=1.254FPG+6.8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腹血糖 餐后2 h血糖 换算公式
下载PDF
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达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效果研究
6
作者 张卫欢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4期0103-0105,共3页
作为临床常见的代谢性疾病,2型糖尿病占据糖尿病疾病的九成以上,对患者的身心功能有较大的负面影响。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达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效果研究。方法 对收入的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予以临床治疗干预,对照组接受二甲... 作为临床常见的代谢性疾病,2型糖尿病占据糖尿病疾病的九成以上,对患者的身心功能有较大的负面影响。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达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效果研究。方法 对收入的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予以临床治疗干预,对照组接受二甲双胍单一治疗,观察组接受二甲双胍联合达格列净治疗,对比治疗结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综合治疗有效率更高,血糖指标改善结果好,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结论 达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可有效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病症,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型2型糖尿病 达格列净 二甲双胍治疗 效果研究
下载PDF
糖化血红蛋白和空腹血糖早期诊断糖尿病的截点研究 被引量:37
7
作者 张景义 郭静 +3 位作者 董钊 武士芳 张飞飞 郑宝霞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808-811,822,共5页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_(1c))和空腹血糖(FPG)早期诊断糖尿病的截点。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6年4月在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开滦总医院门诊及住院进行HbA_(1c)和FPG测定及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的患者766例。使用日本HA-8160型全自动糖化...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_(1c))和空腹血糖(FPG)早期诊断糖尿病的截点。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6年4月在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开滦总医院门诊及住院进行HbA_(1c)和FPG测定及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的患者766例。使用日本HA-8160型全自动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采用高压液相色谱法测定HbA_(1c);使用HITACHI 76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采用己糖激酶法测定FPG。根据1999年WHO修订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即以餐后2 h血糖(2 h PG)≥11.1 mmol/L为糖尿病组(n=628)和2 h PG<11.1 mmol/L为非糖尿病组(n=138)。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HbA_(1c)和FPG诊断糖尿病的适宜截点,并计算其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约登指数及Kappa值。结果 HbA_(1c)诊断糖尿病的ROC曲线下最大面积为0.918〔95%CI(0.895,0.942),P<0.001〕,得出的HbA_(1c)截点为6.55%;FPG诊断糖尿病的ROC曲线下最大面积为0.901〔95%CI(0.877,0.926),P<0.001〕,得出的FPG截点为6.23 mmol/L。HbA_(1c)=6.55%诊断糖尿病的灵敏度为90.1%,特异度为75.4%,阳性预测值为90.1%,阴性预测值为75.4%,阳性似然比为3.7,阴性似然比为0.1,约登指数为0.66,Kappa值为0.63。FPG=6.23 mmol/L诊断糖尿病的灵敏度为85.0%,特异度为81.9%,阳性预测值为84.9%,阴性预测值为81.9%,阳性似然比为4.7,阴性似然比为0.2,约登指数为0.67,Kappa值为0.65。HbA_(1c)=6.55%和FPG=6.23 mmol/L联合诊断糖尿病的灵敏度为76.6%,特异度为95.5%,阳性预测值为65.5%,阴性预测值为98.3%,阳性似然比为17.0,阴性似然比为0.3,约登指数为0.72,Kappa值为0.70。结论 HbA_(1c)=6.55%和FPG=6.23mmol/L联合诊断糖尿病具有较好的特异度,且约登指数及Kappa值均较单独HbA_(1c)=6.55%、FPG=6.23 mmol/L高,可以作为早期诊断糖尿病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血红蛋白A 糖基化 空腹血糖 诊断 截点
下载PDF
单核细胞趋化因子蛋白-1与糖尿病血管病变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8
作者 张小路 张景义 《疑难病杂志》 CAS 2016年第12期1304-1308,共5页
单核细胞趋化因子蛋白-1(MCP-1)是由多种细胞分泌的一种CC类趋化因子,在人体内发挥趋化性、吞噬性和促进炎性因子合成等多种作用。MCP-1参与并促进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本文概述了MCP-1的分子结构、生物学功能、影响因素及其... 单核细胞趋化因子蛋白-1(MCP-1)是由多种细胞分泌的一种CC类趋化因子,在人体内发挥趋化性、吞噬性和促进炎性因子合成等多种作用。MCP-1参与并促进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本文概述了MCP-1的分子结构、生物学功能、影响因素及其与相关疾病的关系,特别是与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心肌病以及糖尿病足病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趋化因子蛋白-1 糖尿病 血管病变 冠心病 糖尿病足病
下载PDF
cN0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颈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庞玉娟 陈晓红 +1 位作者 张景义 高景利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7年第7期329-332,共4页
目的探讨cN0甲状腺乳头状癌颈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同仁医院20 09~2015年537例cN0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性别、年龄、多发灶、合并桥本甲状腺炎、突破包膜和肿瘤直径。结果 537例cN0甲状腺乳头状癌患... 目的探讨cN0甲状腺乳头状癌颈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同仁医院20 09~2015年537例cN0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性别、年龄、多发灶、合并桥本甲状腺炎、突破包膜和肿瘤直径。结果 537例cN0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颈淋巴结转移率30.9%(166/537),其中单纯VI区转移率24.95%(134/537),VI区+颈侧转移率5.21%(28/537),单纯颈侧率0.74%(4/537)。卡方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颈淋巴结转移与男性、年龄<45岁、突破包膜与肿瘤直径>1 cm有关(P<0.05)。术后17例患者暂时声嘶,1例失访,1例随访1.5年未完全恢复正常。术后61例患者暂时低钙,2例失访,2例分别随访1.5和4年,仍需补钙。结论对cN0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进行危险度分层,男性、年龄<45岁、突破包膜、肿瘤直径>1 cm是颈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建议个体化治疗,行预防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肿瘤 乳头状 危险因素 淋巴结 转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发生糖尿病肾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探讨 被引量:5
10
作者 吴雪静 孟令宇 +4 位作者 赵沙沙 庞玉娟 王顺意 周海霞 张景义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年第6期458-461,共4页
1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发生糖尿病肾病(DN)的相关影响因素。2方法收治T2DM患者100例,按尿蛋白排泄率(urinary protein excretion rate,UAER)分为DN组和2型糖尿病组(DM组);选取同时期的健康体检人员50例... 1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发生糖尿病肾病(DN)的相关影响因素。2方法收治T2DM患者100例,按尿蛋白排泄率(urinary protein excretion rate,UAER)分为DN组和2型糖尿病组(DM组);选取同时期的健康体检人员5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NC组),比较三组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glucose,FBG)、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尿酸(uric acid,UA)及血浆D-二聚体(D-Dimer,D-D)等指标。3结果 DM组及DN组的收缩压(systolic pressure,SBP)、体质量指数(body weight index,BMI)、FBG、HbA1c、TC、TG、LDL-C、UA及D-D水平均高于NC组,而HDL-C低于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N组的病程、UA及DD水平高于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i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程、BMI、LDL-C、HbA1c、D-D与DN的发生密切相关(P<0.05)。4结论 DN的发生与患者糖尿病病程及BMI、血脂、HbA1c、D-D水平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环状软骨和甲状腺多处占位一例
11
作者 张景义 许颖 +4 位作者 刘景旺 李瑞芬 刘泊 郭庆乐 陈晓红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735-737,F0003,共4页
环状软骨软骨瘤是非常罕见的喉软骨肿瘤,根据肿瘤的生长方向可将其分为外生型和内生型两种类型。1822年Heusinger首次报道本病,目前文献报道全球总病例数〈300例,且均为个案报道。近20年来,国内文献报道该病例数〈15例,至今病因不... 环状软骨软骨瘤是非常罕见的喉软骨肿瘤,根据肿瘤的生长方向可将其分为外生型和内生型两种类型。1822年Heusinger首次报道本病,目前文献报道全球总病例数〈300例,且均为个案报道。近20年来,国内文献报道该病例数〈15例,至今病因不明。2014年2月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开滦总医院内分泌科发现1例环状软骨瘤合并甲状腺腺瘤患者,现对其影像学资料和临床特点进行总结,并复习相关文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状软骨瘤 甲状腺腺瘤 占位 国内文献 软骨肿瘤 影像学资料 骨软骨瘤 生长方向
下载PDF
血浆D-二聚体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关系探讨
12
作者 孟令宇 赵沙沙 +4 位作者 庞玉娟 郭静 张小路 吴雪静 张景义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年第5期377-380,共4页
①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esretinopathy,DR)的发病危险因素及与血浆D-二聚体(D-D)的关系。②方法选择2013年9月~2014年5月我院内分泌科2型糖尿病患者119例根据有无视网膜病变及病变分期,分为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 ①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esretinopathy,DR)的发病危险因素及与血浆D-二聚体(D-D)的关系。②方法选择2013年9月~2014年5月我院内分泌科2型糖尿病患者119例根据有无视网膜病变及病变分期,分为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PDR组)32例,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SDR组)31例,无视网膜病变组(NDR组)56例;选取同期门诊58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NC组)。所有受试者均测定胰岛素释放试验、血浆D-D及其他生化指标。比较各组间血浆D-D水平的差异,并对其与DR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③结果NDR组、SDR组、PDR组血浆D-D水平均显著高于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DR组、SDR组、PDR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i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浆D-D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痛变显著相关(P〈0.05)。④结论血浆D-D在DR患者中显著升高,与DR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血浆D-二聚体
下载PDF
胰高血糖素对糖调节异常患者转归为糖尿病的影响
13
作者 张仲慧 张俊凤 +1 位作者 金成 张景义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7年第3期195-199,共5页
(1)目的探讨胰高血糖素(Glucagon,Gg)对糖调节异常患者转归为糖尿病的影响。(2)方法对68例糖调节异常患者随访4年,根据随访结果将患者分为糖尿病组与非糖尿病组,对两组间的基线资料进行对比分析。(3)结果糖尿病组Ins30、Ins120均值低于... (1)目的探讨胰高血糖素(Glucagon,Gg)对糖调节异常患者转归为糖尿病的影响。(2)方法对68例糖调节异常患者随访4年,根据随访结果将患者分为糖尿病组与非糖尿病组,对两组间的基线资料进行对比分析。(3)结果糖尿病组Ins30、Ins120均值低于非糖尿病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糖尿病组的Gg30、Gg60、Gg120值高于非糖尿病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早期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升高在糖调节异常进展为糖尿病的过程中起作用。糖调节异常患者Gg60增高自然转归为糖尿病的风险增高。(4)结论糖调节异常患者口服葡萄糖后1h胰高血糖素值增高可作为进展为糖尿病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高血糖素 糖调节异常 转归 糖尿病
下载PDF
QDPR基因表达水平对肾小管上皮细胞系NRK-52E细胞DHFR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向君 蒲志杰 +6 位作者 孟令宇 马艳红 何海兰 熊浩 吴雪静 张浩军 李治国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60-464,共5页
目的 OLETF大鼠醌式二氢生物喋呤还原酶(Quinoid dihydropteridine reductase,QDPR)存在K93T点突变,QDPR催化醌型二氢生物喋呤还原成四氢生物喋呤(tetrahydrobiopterin,BH4);二氢叶酸还原酶(dihydrofolate reductase,DHFR)能将二氢喋呤... 目的 OLETF大鼠醌式二氢生物喋呤还原酶(Quinoid dihydropteridine reductase,QDPR)存在K93T点突变,QDPR催化醌型二氢生物喋呤还原成四氢生物喋呤(tetrahydrobiopterin,BH4);二氢叶酸还原酶(dihydrofolate reductase,DHFR)能将二氢喋呤还原成BH4,提示生物喋呤代谢与叶酸代谢通路之间有串扰。文中通过研究QDPR基因表达水平对肾小管上皮NRK-52E细胞DHFR表达的影响,探讨QDPR基因在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Western blot检测高糖环境下NRK-52E细胞及OLETF大鼠DHFR蛋白表达情况。利用慢病毒技术感染NRK-52E细胞,制作空载过表达、过表达QDPR敲低随机序列对照和敲低QDPR模型。每组再分别给予5.4 mmol/L正常糖培养基和30 mmol/L高糖培养基培养细胞72 h,模拟DN模型。实验分组:NRK-52E对照组、NRK-52E高糖组、空载过表达病毒对照组、空载过表达病毒高糖组、QDPR基因过表达组、QDPR基因过表达高糖组、敲低随机序列对照组、敲低随机序列高糖组、QDPR基因敲低组、QDPR基因敲低高糖组。观察高糖环境QDPR基因的表达情况对DHFR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 NRK-52E高糖组DHFR蛋白含量(0.33±0.16)低于NRK-52E对照组(0.64±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LETF大鼠DHFR蛋白的表达水平(1.03±0.12)明显低于LETO大鼠的表达水平(1.56±0.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空载过表达病毒高糖组(0.63±0.08)相比,QDPR基因过表达高糖组DHFR蛋白含量(0.12±0.09)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敲低随机序列对照组(0.52±0.08)相比,QDPR基因敲低高糖组DHFR表达量(0.62±0.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HFR蛋白在DN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到重要作用,QDPR基因过表达使DHFR蛋白表达含量下降,QDPR基因过表达通过下调DHFR蛋白的表达水平进而影响DN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二氢生物喋呤还原酶 二氢叶酸还原酶 肾小管上皮细胞
下载PDF
非酮症性高血糖合并偏侧舞蹈症1例病例报道
15
作者 韩然旗 张景义 +4 位作者 蒲志杰 李丹玲 孟令宇 马辰星 周艳茹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5期3597-3598,共2页
非酮症高血糖性舞蹈病是一组以非酮症性高血糖、偏侧舞蹈症及头颅MRI T1WI对侧基底节区高信号为特点的综合征。由于对这一综合征认识较少,临床上常导致误诊。现将本院2013年9月收治的1例非酮症高血糖性舞蹈病患者的诊治过程进行总结、... 非酮症高血糖性舞蹈病是一组以非酮症性高血糖、偏侧舞蹈症及头颅MRI T1WI对侧基底节区高信号为特点的综合征。由于对这一综合征认识较少,临床上常导致误诊。现将本院2013年9月收治的1例非酮症高血糖性舞蹈病患者的诊治过程进行总结、分析,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酮症性高血糖 偏侧舞蹈症 病例报道 高血糖性 头颅MRI 基底节区 T1WI 舞蹈病
下载PDF
血清8-异前列腺素F_(2α)水平与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的关系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小路 郭静 +3 位作者 董钊 武士芳 张飞飞 张景义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年第5期360-362,366,共4页
①目的探讨患者血清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GF2α)水平的变化及其与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DNB)两者之间的关系。②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T2DM)患者60例,根据是否合并DNB分为两组,其中DNB组30例(观察1组)、单纯糖尿病组30例(观察2组),另选3... ①目的探讨患者血清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GF2α)水平的变化及其与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DNB)两者之间的关系。②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T2DM)患者60例,根据是否合并DNB分为两组,其中DNB组30例(观察1组)、单纯糖尿病组30例(观察2组),另选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NC组)。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检测所有受试对象血清8-iso-PGF2α水平以及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各项生化指标。③结果观察1组、观察2组和NC组血清8-iso-PGF2α水平分别为(47.79±25.34)、(35.18±12.75)、(27.95±11.59)pg/mL。观察1组的8-iso-PGF2α较观察2组和NC组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iso-PGF2α水平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血清总胆固醇(TC)均呈显著正相关(r=0.43、0.51、0.33,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程、HbA1c以及8-isoPGF2α是DNB的危险因素。④结论氧化应激可能参与了DNB的发病机制,血清8-iso-PGF2α有可能作为预测DNB进展的标志物,但仍需要大量临床研究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 2型糖尿病 血清8-异前列腺素F2α
下载PDF
血必净注射液联合抗生素治疗ICU重症肺感染患者临床效果
17
作者 王银洁 赵咏梅 王彩芳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2年第12期0075-0078,共4页
探索血必净 抗生素用于ICU重症肺感染的具体效用。方法 纳入的时间是2020年2月-2022年2月,所纳病型是重症肺感染,且在ICU救治,例数共计80。予用数字法划分,对照组(计入例数40),选用的是抗生素治疗方法;观察组(计入例数40),选用的是抗生... 探索血必净 抗生素用于ICU重症肺感染的具体效用。方法 纳入的时间是2020年2月-2022年2月,所纳病型是重症肺感染,且在ICU救治,例数共计80。予用数字法划分,对照组(计入例数40),选用的是抗生素治疗方法;观察组(计入例数40),选用的是抗生素 血必净。对比项目有总有效率、康复指标、临床治疗指标、不良反应率。结果 治疗以后,组间经由上述4项指标对比后,示作P<0.05。结论 针对于ICU重症肺感染患者来说,在使用抗生素的基础之上,再联合使用血必净注射液,有着较为显著的临床治疗成效,使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必净注射液 抗生素 ICU 重症肺感染
原文传递
血清铁蛋白含量与糖尿病足病的关系探讨
18
作者 张小路 董钊 +2 位作者 武士芳 张飞飞 张景义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年第6期466-469,共4页
1目的探讨糖尿病足病(DF)患者血清铁蛋白(SF)含量变化及两者之间的关系。2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138例,根据是否合并DF分为两组:糖尿病足病变组(DF组)和非糖尿病足病变组(DM组),各69例;另选取69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使用电化学发光... 1目的探讨糖尿病足病(DF)患者血清铁蛋白(SF)含量变化及两者之间的关系。2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138例,根据是否合并DF分为两组:糖尿病足病变组(DF组)和非糖尿病足病变组(DM组),各69例;另选取69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使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所有受试对象的SF含量,并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其他各项生化指标。3结果 DF组、DM组和对照组血清SF含量分别为(625.75±65.31)、(458.98±46.76)、(278.65±38.35)ng/mL。DF组的SF较DM组和对照组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F水平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呈正显著相关(r=0.43、0.49、0.51、0.33,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示SF是DF的危险因素。4结论 SF含量升高与DF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以作为检测DF危险性的一个生化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病 2型糖尿病 血清铁蛋白
全文增补中
糖化血红蛋白早期筛查糖尿病的截点探讨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景义 郭静 +6 位作者 韩然旗 张小路 庞玉娟 赵沙沙 吴雪静 马辰星 许颖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897-901,共5页
目的探讨HbA_1c早期筛查糖尿病的最佳截点。方法选取我院门诊和住院行OGTT和HbA_1c测定的对象613名。以1999年WHO诊断糖尿病的"金标准"2hPG≥11.1mmol/L分为糖尿病组(DM)和2hPG<11.1mmol/L非糖尿病组(NDM)。利用相关分析... 目的探讨HbA_1c早期筛查糖尿病的最佳截点。方法选取我院门诊和住院行OGTT和HbA_1c测定的对象613名。以1999年WHO诊断糖尿病的"金标准"2hPG≥11.1mmol/L分为糖尿病组(DM)和2hPG<11.1mmol/L非糖尿病组(NDM)。利用相关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和约登指数确定HbA_1c筛查糖尿病的最佳截点。结果 DM组19.4%的患者HbA_1c<6.5%,NDM组80.6%的患者HbA_1c<6.25%。相关分析显示,HbA_1c与2hPG有相关性。HbA_1c与2hPG拟合回归方程为HbA_1c=3.031+0.290×2hPG。ROC曲线显示,最佳HbA_1c截点为6.25%。HbA_1c为6.25%时,敏感性为87.85%,特异性为80.67%。HbA_1c为6.25%时,具有最大的约登指数。结论 HbA_1c≥6.25%筛查糖尿病的有效率为94.97%,可使漏诊率降低至12.15%,适合作为早期筛查糖尿病的截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化血红蛋白 截点 筛查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糖尿病
原文传递
原发灶不明的颈部淋巴结甲状腺乳头状转移癌的临床治疗 被引量:5
20
作者 庞玉娟 陈晓红 +1 位作者 张景义 高景利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1013-1016,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灶不明的颈部淋巴结甲状腺乳头状转移癌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总结2009-2015年5例原发灶不明的颈部淋巴结甲状腺乳头状转移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依据术前检查,2例仅行颈部淋巴结切除,另3例行甲状腺次全切或全切加颈... 目的:探讨原发灶不明的颈部淋巴结甲状腺乳头状转移癌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总结2009-2015年5例原发灶不明的颈部淋巴结甲状腺乳头状转移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依据术前检查,2例仅行颈部淋巴结切除,另3例行甲状腺次全切或全切加颈清;病理结果均显示颈部为甲状腺乳头状癌,原发灶甲状腺正常。随访时间1~7年,无复发。结论:原发灶不明的颈部淋巴结甲状腺乳头状转移癌是否切除甲状腺宜慎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明原发灶 甲状腺肿瘤 颈部淋巴结转移 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