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OBE理念的电力行业环境工程专业实践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被引量:2
1
作者 张盼 齐立强 +1 位作者 付东 王乐萌 《广东化工》 CAS 2023年第6期216-219,共4页
专业实践体系是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环节,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国家“超低排放”和“双碳”目标下环境治理技术迭代加速、环境人才实践能力亟待提升的迫切需求,基于华北电力大... 专业实践体系是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环节,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国家“超低排放”和“双碳”目标下环境治理技术迭代加速、环境人才实践能力亟待提升的迫切需求,基于华北电力大学电力行业应用型院校的定位,结合现有实践体系的不足,以OBE理念为基础,以学生座谈和用人单位反馈结果、行业发展动态、国家政策为导向,构建和实施了“四位一体”的电力行业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实践表明,该体系充分调动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保障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强化了学生的独立创新能力,为电力行业环境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 实践体系 OBE理念 创新性 教学改革
下载PDF
新型电力系统下火电机组灵活性运行技术发展及挑战 被引量:13
2
作者 王放放 杨鹏威 +3 位作者 赵光金 李琦 刘晓娜 马双忱 《发电技术》 CSCD 2024年第2期189-198,共10页
“双碳”背景下,新能源开始大规模并网发电,但新能源发电的随机性与波动性对电网造成一定冲击,亟需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在这一过程中,作为电力系统的基石,传统火电将向提供可靠容量、调峰调频等辅助服务的基础保障性和系统调节性电源转型... “双碳”背景下,新能源开始大规模并网发电,但新能源发电的随机性与波动性对电网造成一定冲击,亟需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在这一过程中,作为电力系统的基石,传统火电将向提供可靠容量、调峰调频等辅助服务的基础保障性和系统调节性电源转型,火电机组的灵活性改造成为必然选择。分析了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阶段性目标及面临的困难与挑战,探讨了现阶段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遇到的问题,结合火电运行数据,分析火电机组配置储能设备的技术途径。研究认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过程中存在着电力系统不稳定、传统火电转型困难、能耗大、环保压力大等问题;火电机组本体的灵活性改造面临调峰能力不足、运行成本较高、负荷响应慢、运行能耗大及安全性不高等问题;通过火电加储能的运行模式会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火电机组 次同步振荡 线性自抗扰 阻抗模型 直驱式风机 弱电网
下载PDF
土壤中碘的吸附及转化等环境行为研究进展
3
作者 段恩喆 王敏 +4 位作者 孟璐瑶 温彩媚 姚一杰 王祥学 金洁 《环境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56-468,共13页
碘是一种非金属元素,也是人类健康必须的微量元素,缺碘和过量摄入碘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了解土壤环境中碘的含量、形态及迁移转化对人体健康和评估碘的生物地球化学行为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土壤中碘的含量及其影响因素,包括地理... 碘是一种非金属元素,也是人类健康必须的微量元素,缺碘和过量摄入碘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了解土壤环境中碘的含量、形态及迁移转化对人体健康和评估碘的生物地球化学行为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土壤中碘的含量及其影响因素,包括地理位置、土壤的理化性质、有机质、铁锰铝氧化物等;总结了近几年土壤中碘的测量方法以及不同的前处理方式;讨论了碘在土壤中的吸附和转化等环境行为.通过主成分分析双标图分析土壤理化性质与土壤吸附无机碘的相关性.研究发现碘在土壤中的转化包括氧化还原、有机化、挥发、生物代谢及植物根部吸收,碘分子和低碘酸是氧化还原反应的中间产物,它们与有机质结合生成不同种类的有机碘;微生物和植物根部可以吸收土壤中的碘并在体内将其转化为有机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吸附 转化
原文传递
基于工程认证的环境工程毕业设计改革探索 被引量:5
4
作者 张盼 齐立强 付东 《高教学刊》 2021年第22期150-153,共4页
基于环境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对毕业设计的要求,以OBE教育理念为基础,着重分析了环境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探讨了环境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改革模式,借此提高毕业设计工作的整体质量,提升环境工程专业学生解决复杂环境问题... 基于环境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对毕业设计的要求,以OBE教育理念为基础,着重分析了环境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探讨了环境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改革模式,借此提高毕业设计工作的整体质量,提升环境工程专业学生解决复杂环境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认证 环境工程 毕业设计
下载PDF
西北地区某大型调相机外冷系统结垢成因解析与防垢对策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国斌 牛征 +6 位作者 谢强 郑金池 夏忠林 王彦明 梁博文 罗海平 马双忱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7-176,共10页
调相机外冷水系统换热器和冷却塔填料层表面结垢会严重影响冷却塔的换热效率,危及调相机安全运行。为了更有效地提出防垢措施,查明结垢成因,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分析仪、X射线衍射分析仪、傅立叶红外光谱仪等表征手段对垢样微... 调相机外冷水系统换热器和冷却塔填料层表面结垢会严重影响冷却塔的换热效率,危及调相机安全运行。为了更有效地提出防垢措施,查明结垢成因,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分析仪、X射线衍射分析仪、傅立叶红外光谱仪等表征手段对垢样微观形貌以及化学组分进行检测分析,对循环系统补充水、循环水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以及化学分析方法进行检测分析。测试结果表明:该外冷却系统内结垢的主要成分为CaCO_(3)、SiO_(2)以及CaSiO_(3);冷却系统结垢与系统循环水没有排污措施,过高浓缩倍率运行以及地区风沙侵入有很大关系。结合上述分析及当地特殊的地理位置与天气条件,提出若干防垢措施与建议,有助于该类冷却系统现场运行时更有针对性地提出防垢措施,保障调相机运维的经济性以及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相机 循环冷却水 成分分析 防垢措施
下载PDF
环境系统分析课程改革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研究
6
作者 袁博 郝润龙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 2023年第11期065-068,共4页
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在《环境系统分析》课程教学改革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首先介绍了基本原理和特点,从案例设计与教学实施入手,讨论了案例教学法对学生学习的影响;结合案例教学法在该课程中的应用实践,针对其面... 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在《环境系统分析》课程教学改革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首先介绍了基本原理和特点,从案例设计与教学实施入手,讨论了案例教学法对学生学习的影响;结合案例教学法在该课程中的应用实践,针对其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给出了若干优化与改进建议,以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案例教学法 环境系统分析 教学改革 主动学习
下载PDF
有机胺CO_(2)吸收液催化解吸研究进展
7
作者 刘竞文 孙乐乐 +3 位作者 刘健 齐铁月 李蔷薇 汪黎东 《低碳化学与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0-131,共12页
有机胺CO_(2)捕集技术由于高再生能耗限制了其大范围工业应用,而有机胺CO_(2)吸收液催化解吸技术可通过降低显热、汽化热和反应热,实现有机胺高效再生及高纯CO_(2)低温解吸。综述了有机胺CO_(2)吸收液催化解吸技术的研究进展,分析了有机... 有机胺CO_(2)捕集技术由于高再生能耗限制了其大范围工业应用,而有机胺CO_(2)吸收液催化解吸技术可通过降低显热、汽化热和反应热,实现有机胺高效再生及高纯CO_(2)低温解吸。综述了有机胺CO_(2)吸收液催化解吸技术的研究进展,分析了有机胺CO_(2)吸收液解吸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剂作用下有机胺CO_(2)吸收液催化解吸的机理,并对有机胺CO_(2)吸收液催化解吸技术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捕集 有机胺 再生 催化解吸
下载PDF
钙钛矿型催化剂选择性催化氧化NO研究进展
8
作者 毛星舟 赖飞 +4 位作者 高嘉奕 袁博 郝润龙 付东 赵毅 《环境污染与防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9-136,I0007,I0008,共10页
将NO选择性催化氧化为NO_(2)(NO-SCO)是氨-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技术(NH_(3)-SCR)中实现快速SCR反应的关键步骤,同时也是多污染物协同脱除技术(预氧化+碱液吸收)中的重要一环。因此,开发具备优异催化性能的NO-SCO催化剂具有重要的应用价... 将NO选择性催化氧化为NO_(2)(NO-SCO)是氨-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技术(NH_(3)-SCR)中实现快速SCR反应的关键步骤,同时也是多污染物协同脱除技术(预氧化+碱液吸收)中的重要一环。因此,开发具备优异催化性能的NO-SCO催化剂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钙钛矿型(A_(x)B_(y)O_(3))催化剂因其低成本和良好的NO催化氧化性能而展现出巨大的商业应用潜力。系统梳理了近年来基础型钙钛矿、调控型钙钛矿以及改性/负载型钙钛矿在催化氧化NO领域的研究脉络和发展趋势,重点分析总结了A、B位调控对催化剂物理化学特性和催化性能的影响规律。分析了NO-SCO技术在实际脱硝应用场景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设计与开发具备优越催化活性以及抗硫抗水性能的钙钛矿型NO-SCO催化剂是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钛矿 选择性催化氧化 NO 脱硝
下载PDF
体相微纳米气泡理化特性研究进展
9
作者 李德烈 张晓 +3 位作者 张玉玲 陈建军 李梦浩 郅现衡 《广州化工》 2025年第6期1-5,共5页
作为备受关注的新兴技术,体相微纳米气泡技术兼具绿色与节能的优势,体相微纳米气泡独特理化性质的系统研究是该技术成功开发和应用的重要基础。综述了体相微纳米气泡的粒径分布、Zeta电位、破裂产生羟基自由基(·OH)和稳定性等特征... 作为备受关注的新兴技术,体相微纳米气泡技术兼具绿色与节能的优势,体相微纳米气泡独特理化性质的系统研究是该技术成功开发和应用的重要基础。综述了体相微纳米气泡的粒径分布、Zeta电位、破裂产生羟基自由基(·OH)和稳定性等特征及影响要素,对B-MNBs在废水处理上的应用优势进行了总结与分析,展示了体相微纳米气泡在废水处理应用上的可能性与潜力。为微纳米气泡未来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对促进其在废水处理上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并对其在废水处理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相微纳米气泡(B-MNBs) 粒径分布 ZETA电位 羟基自由基 稳定性 要素分析 废水处理
下载PDF
电化学耦合法处理循环水中试试验研究
10
作者 陈龙 赵保华 +5 位作者 胡彦云 刘晓娜 贾天聪 贺燕 梁博文 马双忱 《热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8-166,共9页
随着全球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水资源的持续供应和水质的综合管理已成为重大挑战。电厂循环冷却水排水水耗巨大,出于全厂零排放的需要,不少电厂开展了循环冷却水排水脱盐等措施以提高浓缩倍率,实现循环水回用,但现有处理技术存在... 随着全球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水资源的持续供应和水质的综合管理已成为重大挑战。电厂循环冷却水排水水耗巨大,出于全厂零排放的需要,不少电厂开展了循环冷却水排水脱盐等措施以提高浓缩倍率,实现循环水回用,但现有处理技术存在能耗高、系统复杂、存在二次污染等问题。为此,试验研究了电化学耦合中试试验装置在循环水处理中的应用,分析了其在除垢、防腐和废水资源化方面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该试验装备在去除水中硬度和碱度方面表现出显著效果,并有效降低了水体的电导率和氯离子含量,在电压为3.2 V和电流为240 A的条件下,硬度去除率最高,去除率分别为5.15%和55.77%;在电流为250A和电压为3.2V的条件下,碱度去除率最高,去除率分别为36.96%和91.41%;电化学耦合技术相较于传统加药法和常规水处理技术,有明显的经济优势。电化学耦合技术是一种高效、环保、经济的循环水处理方案,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冷却水 除垢 电化学 循环水处理 中试
下载PDF
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脱硫系统预测模型及应用 被引量:17
11
作者 马双忱 林宸雨 +6 位作者 周权 吴忠胜 刘琦 陈文通 樊帅军 要亚坤 马采妮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689-1698,共10页
建立了一个隐含层包含一个长短期记忆层(long-short term memory,LSTM)、两个线性整流函数层(rectified linear unit,ReLU)、两个全连接层(fully connected layer)和输入、输出层组成的深度神经网络,用于脱硫系统主要指标预测。该模型... 建立了一个隐含层包含一个长短期记忆层(long-short term memory,LSTM)、两个线性整流函数层(rectified linear unit,ReLU)、两个全连接层(fully connected layer)和输入、输出层组成的深度神经网络,用于脱硫系统主要指标预测。该模型对输入参数采用了指数滑动平均、合并最小分析周期等数据预处理技术进行降噪,在网络训练过程中采用dropout技术防止过拟合。仿真结果对比现场数据表明,模型对浆液pH、出口SO_(2)浓度和脱硫率均体现出良好的预测能力。本文还结合某2×350MW燃煤电厂提供的实际工况数据,以石灰石供浆密度对系统脱硫性能的影响为例,详细介绍了利用所建立的深度神经网络模型测试湿法脱硫系统各参数指标对脱硫效果的影响,并结合化学机理和工业实际进行的诊断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电厂 脱硫系统 计算机模拟 深度学习 神经网络 预测 模型应用 智慧环保
下载PDF
湿法脱硫系统动态过程建模与仿真 被引量:23
12
作者 马双忱 周权 +6 位作者 曹建宗 刘琦 陈文通 樊帅军 要亚坤 林宸雨 马彩妮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3741-3751,共11页
针对石灰石-石膏法烟气脱硫建立脱硫塔的化学机理模型,对塔内烟气脱硫的化学过程进行动态模拟与仿真。基于脱硫塔内物料平衡和化学平衡,将模型描述为微分方程,并通过计算软件求解。基于某电厂脱硫系统实际运行数据,预测一定时间内脱硫... 针对石灰石-石膏法烟气脱硫建立脱硫塔的化学机理模型,对塔内烟气脱硫的化学过程进行动态模拟与仿真。基于脱硫塔内物料平衡和化学平衡,将模型描述为微分方程,并通过计算软件求解。基于某电厂脱硫系统实际运行数据,预测一定时间内脱硫系统各项指标的变化,如pH、脱硫率等,以及一些重要化学物质的轴向空间分布情况,如H^+、SO2。根据计算结果,分析pH对脱硫率的影响规律,探究和寻找运行参数的边界条件。研究结果对实际脱硫塔的设计和运行提出了优化建议,比如在烟气入口处加强防腐措施,控制浆液pH在4.2~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法烟气脱硫 动力学模型 数学模拟 动态仿真 模型修正
下载PDF
典型湿法脱硫系统存在的问题及人工智能在优化运行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13
作者 曹建宗 刘琦 +6 位作者 陈文通 樊帅军 要亚坤 周权 马采妮 林宸雨 马双忱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242-249,共8页
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是我国最主要的脱硫方式,随着该法的不断改进与简化,脱硫系统运行更加稳定,造价也在不断降低,但运行过程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本文概括总结了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系统运行过程中发生的典型问题,诸如结垢堵... 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是我国最主要的脱硫方式,随着该法的不断改进与简化,脱硫系统运行更加稳定,造价也在不断降低,但运行过程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本文概括总结了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系统运行过程中发生的典型问题,诸如结垢堵塞、腐蚀磨损、起泡溢流和石膏品质差等,指出了这些问题的具体分类类型以及主要影响因素;继而从系统运行机理角度阐述了这些问题的相互关系和交互影响,并将这些问题归因于脱硫系统的紊乱。随后结合电厂目前条件、当前研究基础以及可以实现的技术手段从四个方面论证了人工智能应用于脱硫系统的可行性,建议借助人工智能建立系统运行的诊断模型解决已有问题,并提出了基于人工智能的脱硫系统概念模型及具体实施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法烟气脱硫 问题与对策 人工智能 优化运行
下载PDF
湿法脱硫系统浆液ORP参数模型与氧化控制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邱韬 王瑞民 +4 位作者 徐昉 林道群 陈向阳 孙耀 马双忱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03-109,共7页
在现有湿法脱硫系统中,pH值通常被用来控制酸碱反应过程,但缺乏对氧化还原过程的控制指标。将氧化还原电位(oxidation-reduction potential,ORP)作为脱硫系统控制氧化还原反应的控制指标,并指出该调控的科学意义。首先,对湿法脱硫过程... 在现有湿法脱硫系统中,pH值通常被用来控制酸碱反应过程,但缺乏对氧化还原过程的控制指标。将氧化还原电位(oxidation-reduction potential,ORP)作为脱硫系统控制氧化还原反应的控制指标,并指出该调控的科学意义。首先,对湿法脱硫过程中的氧化还原反应进行了实验模拟,通过实验数据与经典的Nernst方程结合,建立了适合湿法脱硫系统氧化还原反应的ORP半经验公式;然后,将拟合曲线的相关系数确定为0.98,最大误差小于4.2 mV,进而绘制出50℃时S-H_(2)O系统的Eh-pH图,考虑其他元素存在影响后,得出调控ORP最佳范围为100~300 mV;最后,给出了通过改变氧化风量实现脱硫系统优化的调控方案,为湿法脱硫系统引入ORP作为优化控制指标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法脱硫 氧化还原电位 控制参数 模型 优化控制
下载PDF
超超临界燃煤机组脱硝系统喷氨优化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孙少波 余凌 +2 位作者 余沃晖 于猛 胡国力 《上海电气技术》 2023年第3期32-37,共6页
1050 MW超超临界燃煤机组脱硝系统喷氨格栅喷氨优化项目针对脱硝系统稳定运行而专门设计,是集成系统自动化优化整定、系统在线寻优和优化控制的一体化解决方案。通过1050 MW超超临界燃煤机组脱硝系统喷氨格栅喷氨优化研究,开发了氮氧化... 1050 MW超超临界燃煤机组脱硝系统喷氨格栅喷氨优化项目针对脱硝系统稳定运行而专门设计,是集成系统自动化优化整定、系统在线寻优和优化控制的一体化解决方案。通过1050 MW超超临界燃煤机组脱硝系统喷氨格栅喷氨优化研究,开发了氮氧化物快速网格法测量系统,为实时在线调整喷氨格栅提供了可靠保障;开发了选择性催化还原自适应混合模型,确保选择性催化还原喷氨格栅调门状态控制器的调节精度,克服煤种变化等不确定因素对状态控制器的干扰,从本质上提高脱硝系统的可控性,并可适应烟道流场和浓度场的不确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机组 脱硝 喷氨 优化 研究
下载PDF
锌铝离子对304L不锈钢在高温水环境中形成的氧化膜性质的影响
16
作者 李文腾 张胜寒 焦洋 《材料保护》 CAS CSCD 2023年第4期59-67,共9页
为明确304L不锈钢在核电站一回路中的腐蚀机理,将304L不锈钢浸泡在290℃的含不同浓度锌铝离子的模拟核电站第一回路水环境溶液中168 h使其表面形成氧化膜,并对形成氧化膜的试样进行动电位扫描、交流阻抗谱测试、Mott-Schottky曲线测试... 为明确304L不锈钢在核电站一回路中的腐蚀机理,将304L不锈钢浸泡在290℃的含不同浓度锌铝离子的模拟核电站第一回路水环境溶液中168 h使其表面形成氧化膜,并对形成氧化膜的试样进行动电位扫描、交流阻抗谱测试、Mott-Schottky曲线测试和光电化学测试,得到氧化膜的极化曲线、电化学参数、半导体类型、平带电位、载流子浓度、禁带电位及物相组成。结果表明:锌铝离子的同时添加可明显降低304L不锈钢的腐蚀速率,模拟溶液中的锌离子浓度为40μg/L,铝离子浓度为90μg/L时,304L不锈钢表面形成的氧化膜的腐蚀电流密度最小,此时304L不锈钢表面氧化膜的耐蚀性最佳;相比于核电站一回路单独注入锌离子金属的氧化膜,该条件下304L不锈钢的氧化膜均呈现双层结构,其半导体类型为n型,平带电位负移,载流子浓度降低。与未加入锌铝离子的条件下形成的氧化膜相比,304L不锈钢在同时加入锌铝离子的条件下形成的氧化膜的物相组成中多了ZnAl2O4和α-FeOOH两相,因此向高温高压状态下的模拟溶液中添加锌铝离子能够有效增加304L不锈钢的耐腐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4L不锈钢 高温水环境 氧化膜 腐蚀电流密度 载流子浓度 禁带电位
下载PDF
湿法脱硫系统对PM2.5脱除作用的研究
17
作者 张智博 刘松涛 +4 位作者 柳文婷 胡杨林 王宇 陈传敏 梅玉倩 《山东化工》 CAS 2018年第2期140-143,共4页
为研究湿法脱硫系统对细颗粒物PM2.5排放特性的影响,选定了两个300MW燃煤机组进行测试,采用直接采样和稀释采样两种方法测试脱硫前后PM2.5质量浓度。结果表明:脱硫前两种采样方法的偏差为0.38和0.43 mg/Nm3,脱硫后偏差为2.56和1.16 mg/N... 为研究湿法脱硫系统对细颗粒物PM2.5排放特性的影响,选定了两个300MW燃煤机组进行测试,采用直接采样和稀释采样两种方法测试脱硫前后PM2.5质量浓度。结果表明:脱硫前两种采样方法的偏差为0.38和0.43 mg/Nm3,脱硫后偏差为2.56和1.16 mg/Nm^3;两种方法测得的湿法脱硫系统对颗粒物去除效率直接法最高达到79.59%,而稀释法为45.30%;从各粒径去除效率和发散系数可看出WFGD系统对0.5~1μm的颗粒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法脱硫 PM2.5 直接法采样 稀释法采样 分散系数
下载PDF
《锅炉燃烧与污染》课程思政体系建设初探
18
作者 王乐萌 贾文波 杨官平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 2022年第9期92-94,共3页
实施课程思政教育是贯彻立德树人,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重要途径。本文以《锅炉燃烧与污染》课程为例,通过深入挖掘课程知识体系中蕴含的思政元素,设计了锅炉燃烧与污染课程思政教学案例,推动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机融... 实施课程思政教育是贯彻立德树人,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重要途径。本文以《锅炉燃烧与污染》课程为例,通过深入挖掘课程知识体系中蕴含的思政元素,设计了锅炉燃烧与污染课程思政教学案例,推动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机融合,将思政元素春风化雨般融入知识体系。本文旨在实现寓价值观引领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为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时代青年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锅炉燃烧与污染 教学改革
下载PDF
火电厂烟塔合一技术应用现状与现存问题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夏忠林 陈文通 +4 位作者 许书峤 吴忠胜 谢强 马双忱 马京香 《发电技术》 CSCD 2024年第4期590-599,共10页
【目的】烟塔合一技术是火电厂提高能效的重要改造手段,但是实际运行对现有系统造成的不利影响也不容忽视。为此,对烟塔合一技术应用现状及其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处理对策。【方法】通过综合分析现有研究,探讨了烟塔合一... 【目的】烟塔合一技术是火电厂提高能效的重要改造手段,但是实际运行对现有系统造成的不利影响也不容忽视。为此,对烟塔合一技术应用现状及其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处理对策。【方法】通过综合分析现有研究,探讨了烟塔合一技术改造后造成环境影响、冷却塔塔体腐蚀以及循环冷却水水质恶化的成因和形成机理。【结果】根据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对烟气排放轨迹以及污染物落地浓度的模拟结果,可合理设置防护距离,并通过塔顶加装挡板预防极端天气下的烟气下洗现象;针对不同部位,可采用不同防腐涂料对冷却塔进行防腐改造,以延长其使用寿命;为控制和优化循环水质,需采用深度水处理方法优化药剂投加,并适当控制循环水排污量与补水量,以维持其运行可持续性。【结论】通过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可以有效缓解烟塔合一技术改造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提高火电厂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电 冷却塔 烟气排放 环境污染 锅炉 腐蚀 脱硫 脱硝
下载PDF
脱硫废水替代工艺水制备蒸压加气混凝土实验研究
20
作者 卢锐 李磊 +5 位作者 孔尧辉 刘金强 杨鹏威 马宵颖 朱洪涛 马双忱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413-423,共11页
“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施行,标志着国家对水环境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现脱硫废水零排放已成为电力环保的大趋势。脱硫废水水质特征复杂,易受工况和煤种的影响,处理难度较大。而传统的蒸发和结晶工艺存在成本高、二次污染严重的问... “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施行,标志着国家对水环境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现脱硫废水零排放已成为电力环保的大趋势。脱硫废水水质特征复杂,易受工况和煤种的影响,处理难度较大。而传统的蒸发和结晶工艺存在成本高、二次污染严重的问题。基于脱硫废水水质分析,提出将脱硫废水应用于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制备,以此来实现脱硫废水的资源化替代和盐分的固定。制备的加气混凝土砌块可作为高价值建筑材料外售,为电厂带来环境效益的同时创造经济效益。实验以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抗压强度和干密度作为评价指标,探究脱硫废水掺量、钙硅比、水泥石灰比以及脱硫石膏掺量等因素对混凝土建材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脱硫废水、脱硫石膏掺量增加,制品抗压强度降低;最佳钙硅比和水泥石灰比分别为27∶70和16∶11。通过4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得出优选的水料比为0.75,最佳配方为粉煤灰∶水泥∶石灰∶废水∶中水=73∶16∶11∶30∶45,极差分析显示各影响因素对固化体比强度影响排序为:水料比>脱硫废水掺量>钙硅比>水泥石灰比。通过SEM、XRD和FTIR对水化产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蒸压反应前主要产物为钙矾石与Ca(OH)_(2),蒸压反应后的产物为托贝莫来石、水石榴子石和碳酸钙。对砌块成品进行重金属浸出实验,5种脱硫废水中超标的重金属离子均符合规定。利用脱硫废水可制备强度等级为A5.0级、干密度等级为B06级且对环境无危害的脱硫废水蒸压加气混凝土,为脱硫废水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硫废水 蒸压加气混凝土 抗压强度 干密度 资源化利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