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LncRNA XIST和miR-330-3p水平表达与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刘英华 王玉霞 +4 位作者 卢海英 曾娟 刘亚宁 高晓丽 王静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4期64-68,204,共6页
目的检测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血清长链非编码RNA X染色体失活特异转录物(LncRNA X inactivate-specific transcript,LncRNA XIST)和微小RNA(miR)-330-3p水平,分析二者与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 目的检测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血清长链非编码RNA X染色体失活特异转录物(LncRNA X inactivate-specific transcript,LncRNA XIST)和微小RNA(miR)-330-3p水平,分析二者与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1年6月在华北石油管理局总医院诊断为ACS的患者156例,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80例(UA组)和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76例(AMI组);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受试者血清LncRNA XIST和miR-330-3p水平;24 h动态心电图检测受试者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时域指标[包括:24 h内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每5 min 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每5 min R-R间期标准差的平均值(SDNN index)、相邻R-R间期之差的均方根(RMSSD)及相邻R-R间期相差>50 ms心搏数占总心搏数的百分比(PNN50)]以及Pearson法分析ACS患者血清LncRNA XIST和miR-330-3p水平与HRV时域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UA组和AMI组血清LncRNA XIST(1.37±0.26,1.69±0.31 vs 1.09±0.22)水平升高(F=113.587,P=0.000),miR-330-3p(0.82±0.15,0.53±0.12 vs 1.03±0.18)及SDANN(115.96±19.57 ms,98.96±16.57 ms vs 133.43±21.01 ms),SDNN(113.84±15.26 ms,101.84±11.22 ms vs 136.41±31.53 ms),SDNN index(54.68±6.72 ms,46.73±5.14 ms vs 64.68±10.64 ms),RMSSD(27.48±5.62 ms,21.37±3.64 ms vs 36.48±8.62 ms)和PNN50(7.58%±2.83%,4.18%±1.13%vs 10.72%±3.21%)水平均降低(F=54.923~225.201,均P=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UA组比较,AMI组血清LncRNA XIST水平升高(t=10.792,P<0.05),miR-330-3p及SDANN,SDNN,SDNN index,RMSSD和PNN50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43~16.538,均P<0.05);ACS患者血清LncRNA XIST与SDNN index,RMSSD和PNN50呈负相关(r=-0.465,-0.532,-0.542,均P<0.05);miR-330-3p与SDNN index,RMSSD和PNN50呈正相关(r=0.471,0.562,0.561,均P<0.05)。结论ACS患者血清LncRNA XIST水平升高,miR-330-3p水平降低,与心脏自主神经功能有关,可作为防治ACS的重要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长链非编码RNA X染色体失活特异转录物 微小核糖核酸-330-3p 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
下载PDF
血清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及微小RNA-26b-5p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心肌损伤的预测价值
2
作者 王玉霞 刘英华 +4 位作者 卢海英 曾娟 刘亚宁 高晓丽 王静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23年第11期53-56,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微小RNA-26b-5p(miR-26b-5p)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肌损伤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1年1月在华北石油管理局总医院行PCI手术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目的探讨血清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微小RNA-26b-5p(miR-26b-5p)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肌损伤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1年1月在华北石油管理局总医院行PCI手术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122例,根据PCI术后6个月是否发生心肌损伤,分为心肌损伤组39例和心肌未损伤组83例。收集所有患者临床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ACE2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清miR-26b-5p水平,Pearson法分析血清ACE2与miR-26b-5p水平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血清ACE2、miR-26b-5p水平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心肌损伤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心肌未损伤组相比,心肌损伤组术后6个月肌钙蛋白I(cTnI)、术后6个月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656、27.486,P<0.05)。与心肌未损伤组相比,心肌损伤组血清ACE2水平较高,血清miR-26b-5p水平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159、14.842,P<0.05);血清miR-26b-5p与ACE2水平呈负相关(r=-0.567,P<0.05);血清ACE2、miR-26b-5p水平预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心肌损伤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96、0.878,敏感度分别为87.20%、85.50%,特异度分别为60.20%、82.10%;两者联合预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心肌损伤的AUC为0.916,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9.70%、79.50%。结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PCI术后心肌损伤患者血清ACE2呈高表达,血清miR-26b-5p呈低表达,ACE2、miR-26b-5p可预估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心肌损伤,两者联合预测价值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 心肌损伤 微小RNA-26b-5p
下载PDF
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通用组合的针对性康复措施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3
作者 朱华 田虹 +3 位作者 谢红梅 苏林芳 尹波 刘旭生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4期116-120,共5页
目的分析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通用组合的针对性康复措施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7月—2021年7月华北石油管理局总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所采取康复措施的不同将患者... 目的分析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通用组合的针对性康复措施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7月—2021年7月华北石油管理局总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所采取康复措施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基于ICF通用组合的针对性康复措施,两组均干预6个月。比较两组康复前后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估量表(FMA)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BI)量表评分,康复后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分,康复前后实验室检查指标〔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同型半胱氨酸(Hcy)、空腹血糖(FBG)水平〕。结果康复后,观察组FMA上、下肢运动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观察组康复后FMA上、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分别高于本组康复前(P<0.05)。康复后,观察组改良BI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观察组康复后改良BI量表评分分别高于本组康复前(P<0.05)。观察组康复后心理状态、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工作情况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康复后,观察组TG、TC、Hcy、FBG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观察组康复后TG、TC、Hcy、FBG水平分别低于本组康复前(P<0.05)。结论基于ICF通用组合的针对性康复措施可有效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生活质量,降低脑卒中复发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偏瘫 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通用组合 康复
下载PDF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前血清ICAM-1、ESM-1水平与术后冠状动脉慢血流/无复流的相关性 被引量:13
4
作者 王玉霞 刘英华 +4 位作者 卢海英 曾娟 刘亚宁 高晓丽 王静 《疑难病杂志》 CAS 2022年第2期124-129,共6页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ESM-1)水平与PCI术后冠状动脉慢血流/无复流(CSF/CNR)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10月—2021年5月华北石油管...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ESM-1)水平与PCI术后冠状动脉慢血流/无复流(CSF/CNR)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10月—2021年5月华北石油管理局总医院心内科行PCI术的ACS患者354例为研究组,根据患者PCI术后是否发生CSF/CNR,将患者分为正常血流(NCF)亚组291例和CSF/CNR亚组63例,同期选取在医院体检健康者360例为健康对照组。检测并比较健康对照组和研究组、NCF亚组和CSF/CNR亚组、研究组不同疾病类型PCI术前血清ICAM-1、ESM-1水平,Pearson法分析CSF/CNR亚组PCI术前血清ICAM-1与ESM-1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CS患者PCI术后发生CSF/CNR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PCI术前血清ICAM-1、ESM-1水平对ACS患者PCI术后发生CSF/CNR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研究组PCI术前血清ICAM-1、ESM-1水平显著升高(t/P=104.562/<0.001、52.608/<0.001);与NCF亚组比较,CSF/CNR亚组PCI术前血清ICAM-1、ESM-1水平显著升高(t/P=19.878/<0.001、21.652/<0.001);研究组中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PCI术前血清ICAM-1、ESM-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SF/CNR亚组患者PCI术前血清ICAM-1与ESM-1水平呈正相关(r/P=0.484/<0.001);PCI术前血清ICAM-1、ESM-1高水平是ACS患者PCI术后发生CSF/CNR的危险因素[OR(95%CI)=3.104(1.536~6.273),3.267(1.741~6.129)];PCI术前血清ICAM-1、ESM-1水平预测ACS患者PCI术后发生CSF/CNR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44、0.775,二者联合为0.883,优于各自单独检测(Z/P=3.129/0.002、2.798/0.001)。结论ACS患者PCI术前血清ICAM-1、ESM-1水平呈高表达,二者与ACS患者PCI术后发生CSF/CNR有关,可能是临床上预测ACS患者PCI术后发生CSF/CNR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细胞间黏附分子-1 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慢血流/无复流
下载PDF
泮托拉唑单用与联合用药治疗EMR和ESD术后胃溃疡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11
5
作者 刘小丽 李平 +3 位作者 夏冬 马龙 何敬芝 毕艳华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8年第2期220-222,共3页
目的研究观察泮托拉唑单用或联合铝碳酸镁治疗EMR和ESD手术后并发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4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348例EMR和ESD术后胃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53例,采用半托拉唑进行治疗,观察... 目的研究观察泮托拉唑单用或联合铝碳酸镁治疗EMR和ESD手术后并发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4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348例EMR和ESD术后胃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53例,采用半托拉唑进行治疗,观察组195例,采用泮托拉唑联合铝碳酸镁治疗,治疗时间均持续4周。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溃疡面积减少情况,以及服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服药后总有效率为94.8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70%(P<0.05)。观察组用药后溃疡面积为(59.32±10.28)mm^2,明显小于对照组的(86.56±12.76)mm^2(P<0.05)。不良反应发生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泮托拉唑联合铝碳酸镁治疗EMR和ESD术后胃溃疡疗效显著,促进术后胃溃疡创面的愈合,效果优于泮托拉唑单独用药,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EMR和ESD术后胃溃疡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泮托拉唑 铝碳酸镁 内镜黏膜下切除术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胃溃疡
下载PDF
包皮环切术在防治夫妻共患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中的作用 被引量:7
6
作者 赵学英 刘学伟 +1 位作者 李莉蕊 宋志超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16期38-41,共4页
目的 探讨包皮环切术在防治夫妻共患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2月于华北石油管理局总医院就诊的120对夫妻,经检测夫妻双方均为高危型HPV感染,且男方均患有包皮过长。56对男性行包皮环切术的... 目的 探讨包皮环切术在防治夫妻共患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2月于华北石油管理局总医院就诊的120对夫妻,经检测夫妻双方均为高危型HPV感染,且男方均患有包皮过长。56对男性行包皮环切术的夫妻为手术组,64对男性未行包皮环切术的夫妻为对照组,1年后复查HPV感染情况。结果 两组夫妻入组时高危型HPV的感染状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年后复测,男性转阴率手术组为41.1%(23/56),对照组为21.9%(14/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转阴率手术组37.5%(21/56),对照组20.3%(13/6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夫妻共同转阴率手术组23.2%(13/56),对照组6.3%(4/6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男性包皮环切术是减少男性自身和其配偶高危型HPV患病率和发病率的有效措施,在防治女性高危型HPV感染相关癌症中具有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包皮环切术 病毒清除 基因检测
下载PDF
血清sST2、FAR对急性冠脉综合征PCI介入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5
7
作者 刘英华 王玉霞 +3 位作者 卢海英 曾娟 刘亚宁 高晓丽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1年第12期1381-1385,共5页
目的研究血清纤维蛋白原/白蛋白比值(FAR)、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CI)介入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将医院2018... 目的研究血清纤维蛋白原/白蛋白比值(FAR)、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CI)介入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将医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华北石油管理局总医院收治的106例行PCI介入术治疗的ACS患者纳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在院期间是否并发MACE,将其分为MACE组及NMACE组,对比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及血液学指标(包括血清sST2、FAR),并绘制ROC曲线,分析血清sST2及FAR在预测PCI介入术后患者并发MACE的价值。结果106例ACS患者中共36例在院期间并发MACE,将其纳入MACE组。比较MACE组与NMACE组患者临床资料发现,MACE组患者年龄显著高于NMACE组(P<0.05),入院时SBP水平存在显著低于NMACE组(P<0.05),入院时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NMACE组(P<0.05),Gensini评分及左主干病变占比显著高于NMACE组(P<0.05);两组PCI术后,血清sST2及FAR水平均较其术前显著降低(P<0.05),但MACE组患者术后血清sST2及FAR水平显著高于NMACE组(P<0.05)。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ACS患者入院时SBP、Gensini评分、血清NT-proBNP水平及左主干病变是其PCI术后并发MACE的相关风险因素。校正相关风险因素后发现,术后血清sST2[OR=1.441,95%CI(1.157~1.794),P=0.001]及FAR[OR=1.301,95%CI(1.042~1.623),P=0.020]是PCI术后MACE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绘制ROC曲线发现,术后血清sST2、FAR在评估ACS患者术后院内并发MACE事件中均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其AUC分别为0.797与0.750,但两者联合应用可有效提高各指标单独应用时的效能,联合应用时AUC=0.843,95%CI(0.757~0.928)。结论PCI术后血清高水平FAR及sST2是影响ACS患者并发MACE事件的独立预测因素,且两者在预测患者术后MACE事件中具有一定的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sST2 FAR 急性冠脉综合征 PCI介入术 不良心血管事件 预测价值
下载PDF
脑苷肌肽联合亚低温治疗经Fas/FasL信号通路对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董自平 孟彦丽 +4 位作者 宋建亭 李哲敏 胡洁 宋海红 李滨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0年第10期1203-1206,共4页
目的 探究脑苷肌肽联合亚低温的治疗方法对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神经细胞Fas/FasL信号通路以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收集分析90例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病例,根据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亚低温组和亚低温联合脑苷肌肽组.两组患者均采取降... 目的 探究脑苷肌肽联合亚低温的治疗方法对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神经细胞Fas/FasL信号通路以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收集分析90例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病例,根据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亚低温组和亚低温联合脑苷肌肽组.两组患者均采取降颅内压、抗感染、保护脑细胞、解痉挛等常规治疗措施.收集两组患者入院时、治疗1 d、治疗3 d、治疗7 d、治疗14 d的脑脊液样本,通过ELISA法分析患者脑脊液中TNF-α、Fas、FasL、Caspase9蛋白的含量.比较患者GCS评分差异及住院时间差异.结果 脑苷肌肽联合亚低温治疗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不同时间点(治疗3 d、7 d、14 d)TNF-α、Fas、FasL、Caspase9蛋白相比对照组均显著降低.同时,脑苷肌肽联合亚低温治疗组患者GCS评分、住院时间相比对照组患者显著改善.结论 对于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脑苷肌肽联合亚低温的治疗方案可以经Fas/FasL凋亡信号通路更好地抑制细胞凋亡的发生,并获得更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苷肌肽 颅脑损伤 亚低温治疗 凋亡
下载PDF
对2种中西医结合的化疗方案治疗老年初治肺结核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被引量:9
9
作者 宋锁言 蒋海琴 +2 位作者 王君 杜新兴 李平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3期570-572,共3页
目的:研究讨论治疗老年初治肺结核2种中西医结合的化疗方案的疗效及安全性的比较。方法:选取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进行治疗的初治肺结核老年患者共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2HREZ/4HR化疗方案治疗,研究组在采... 目的:研究讨论治疗老年初治肺结核2种中西医结合的化疗方案的疗效及安全性的比较。方法:选取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进行治疗的初治肺结核老年患者共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2HREZ/4HR化疗方案治疗,研究组在采用2HREZ/4HR方案的基础上同时使用中药进行治疗,对比2组患者在进行4个月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结果:2组患者均进行4个月的治疗后发现,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0.00%低于研究组94.00%,P<0.05;研究组所有患者痰涂片转阴性高于研究组86.00%,P<0.05;研究组白细胞异常人数3人低于对照组8人,胃肠道不适人数7人低于对照组11人,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老年初治肺结核的治疗采用研究组2HREZ/4HR的基础上同时使用中药进行治疗的方案给患者带来的肝功能损伤性小,术后的痊愈率高,安全性能高,身体恢复健康状态时间短,临床上的治疗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化疗 老年初治肺结核 临床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超声在睾丸微石症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曹云峰 塞汉 +3 位作者 曾娟 张计华 解艳玲 李开英 《中国超声诊断杂志》 2006年第7期519-521,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在睾丸微石症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436例患者阴囊超声检查发现特征性超声表现时作出诊断。结果睾丸微石症常合并其他睾丸疾患(17/23),彩超检查血流参数无明显临床意义。结论超声是诊断睾丸微石症的可靠影像方法。
关键词 超声 睾丸微石症 诊断
下载PDF
经阴道与腹部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临床对比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杜新兴 曾娟 杨丽梅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7年第4期1042-1044,共3页
目的:探讨经阴道与腹部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5年11月收治的110例子宫内膜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术前分别采用经阴道超声方法(观察组)和经腹部超声方法(对照组)进行诊断,并将两种诊断结果与手... 目的:探讨经阴道与腹部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5年11月收治的110例子宫内膜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术前分别采用经阴道超声方法(观察组)和经腹部超声方法(对照组)进行诊断,并将两种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诊断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手术病理诊断出110例子宫内膜病变患者中,子宫内膜增生20例,子宫内膜炎15例,子宫内膜息肉38例、子宫粘膜下肌瘤20例,子宫内膜癌17例。观察组诊断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息肉、子宫粘膜下肌瘤、子宫内膜癌的准确率为93.75%、86.67%、92.11%、80.00%、100.00%;对照组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68.75%、73.33%、73.68%、60.00%、76.47%。观察组总诊断准确率为90.9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超声诊断方法对子宫内膜病变诊断准确率高、简单、方便、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阴道 腹部 超声 诊断 子宫内膜病变
下载PDF
基于信息-需求-行为模型的个体化干预方案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
12
作者 王玲梅 谢红梅 +3 位作者 田虹 刘旭生 郭顺红 朱华 《河北医药》 CAS 2022年第22期3515-3517,共3页
目的探讨信息-需求-行为模型基础上个体化护理方案的实施,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9月至2021年1月就诊的脑卒中偏瘫患者50例,随机数字法,分为基础护理干预的对照组(n=20),以及基于信息-需求-行为模型个体化护理方案... 目的探讨信息-需求-行为模型基础上个体化护理方案的实施,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9月至2021年1月就诊的脑卒中偏瘫患者50例,随机数字法,分为基础护理干预的对照组(n=20),以及基于信息-需求-行为模型个体化护理方案的研究组(n=30),比较2组护理前后三酣甘油(TG)、血清总胆固醇(TC)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生活质量评分和护理后的生活自理能力及健康。结果2组护理前TG、TC、Hcy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后TG、TC、Hcy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后生活自理能力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健康指导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2组护理前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瘫痪患者临床治疗中,实施信息-需求-行为模型基础上个体化护理方案,可改善患者TG、TC、Hcy指标,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健康指导依从性,进而对生活质量进行提升,具有较为显著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偏瘫患者 信息-需求-行为模型 个体化护理 健康指导:依从性 生活质量评分
下载PDF
胎儿脐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妊高征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3
作者 张计华 马虹 +3 位作者 王军民 曹云峰 张桂琴 白林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8期509-509,共1页
关键词 胎儿 脐动脉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诊断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原文传递
经腹不同频率超声联合扫查瘢痕子宫前壁下段情况对指导孕产方式的价值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计华 马虹 +4 位作者 杨京卫 刘海涛 王杏芹 刘琦 孙玉红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753-756,共4页
目的:探讨经腹不同频率超声联合扫查瘢痕子宫前壁下段情况对指导孕产方式的价值。方法选择有一次剖宫产史孕妇323例,且均为子宫下段横切口。其中剖宫产8~12个月7例,13~24个月49例,25~36个月98例,>37个月169例。应用经腹不同频... 目的:探讨经腹不同频率超声联合扫查瘢痕子宫前壁下段情况对指导孕产方式的价值。方法选择有一次剖宫产史孕妇323例,且均为子宫下段横切口。其中剖宫产8~12个月7例,13~24个月49例,25~36个月98例,>37个月169例。应用经腹不同频率超声联合扫查瘢痕子宫前壁下段厚度及愈合情况,观察妊娠结局并与手术结果对比。结果随着剖宫时间的延长,Ⅰ级瘢痕子宫亦随之增加,以25~36个月以上增加最为明显,而Ⅱ级和Ⅲ级瘢痕相应减少。以25~36个月组为对照组,与8~12个月组和13~24个月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而与>37个月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经手术证实,323例中有7例子宫破裂,破裂率约2.1%。其中8~12个月组中破裂率约28.6%;13~24个月组中破裂率约2.0%;25~36个月组中破裂率约1.0%;>37个月组中破裂率约1.2%。以25~36个月组为对照组,与8~12个月组和13~24个月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而与>37个月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经腹不同频率超声联合扫查可监测瘢痕子宫前壁下段厚度及连续性,评估测瘢痕愈合及瘢痕子宫分级情况,指导孕产妇的分娩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 超声检查 瘢痕 剖宫产术 自然分娩 子宫破裂
原文传递
TACD与TVCD联合诊断剖宫产后子宫瘢痕妊娠的影像特点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9
15
作者 杜新兴 宋锁言 +2 位作者 朱华 刘寅 曾娟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7年第22期5760-5762,共3页
目的探讨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TACD)与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CD)联合诊断剖宫产后瘢痕妊娠患者的影像特点及诊断治疗意义。方法将该院2015年2月-2017年1月期间治疗的58例剖宫产后瘢痕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为观察... 目的探讨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TACD)与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CD)联合诊断剖宫产后瘢痕妊娠患者的影像特点及诊断治疗意义。方法将该院2015年2月-2017年1月期间治疗的58例剖宫产后瘢痕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27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的TACD诊断,而观察组患者给予TACD与TVCD联合诊断,回顾分析两组患者的超声影像特征及治疗过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超声指标、血β-h CG值、肌层厚度、RI及诊断准确率和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血β-h CG水平、肌层厚度、RI及超声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8例研究对象中,经TACD确诊40例,误诊9例,漏诊9例,诊断正确率为68.9%;而TACD与TVCD联合诊断确诊52例,误诊6例,无漏诊患者,诊断正确率为89.7%。CSP超声图像大致可分为3种类型,具体包括单纯妊娠囊型、混合回声包块型及部分位于宫腔型。图像显示,妊娠囊或不均质团块周边均有血流,且较为丰富。结论 TACD与TVCD联合诊断在剖宫产后瘢痕妊娠治疗中的效果显著,且诊断结果可靠、操作简便安全,对妊娠囊与肌层的分级关系及血供关系清晰明了,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了准确的声像学依据,提高了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CD TVCD 剖宫产后瘢痕妊娠 影像特点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