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剂量CT结合SHOX2、RASSF1A甲基化在肺癌早期预警中的应用
1
作者 李志娟 董红 +2 位作者 田涛 于哲 李晓敏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2期73-76,共4页
目的探讨低剂量CT结合Ras相关区域家族蛋白1A(RASSF1A)、矮小同源盒基因2(SHOX2)甲基化在肺癌早期预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我院90例拟行肺结节手术患者,根据手术病理学分为肺良性结节组和肺癌组。2组均于术前行... 目的探讨低剂量CT结合Ras相关区域家族蛋白1A(RASSF1A)、矮小同源盒基因2(SHOX2)甲基化在肺癌早期预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我院90例拟行肺结节手术患者,根据手术病理学分为肺良性结节组和肺癌组。2组均于术前行低剂量CT检查、SHOX2、RASSF1A甲基化检测,采用Kappa指数分析上述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学一致性,分析低剂量CT、SHOX2、RASSF1A甲基化与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对肺癌诊断效能,采用Spearman低剂量CT检查、SHOX2、RASSF1A甲基化与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性。结果低剂量CT、SHOX2、RASSF1甲基化及三者联合分别确定40例、43例、46例、58例肺癌,三者联合与手术病理学诊断肺癌效能一致性Kappa值为0.951;三者联合诊断肺癌敏感度96.67%、准确度97.78%均高于三者单一诊断效能(P<0.05);肺癌患者血清CEA、SCC、NSE、CYFRA21水平均高于肺良性结节患者(P<0.05);低剂量CT联合SHOX2、RASSF1甲基化诊断肺癌效能的AUC为0.983,近似于四种血清肿瘤标志物诊断肺癌效能的AUC 0.933;不同肿瘤直径、临床分期、组织学分化肺癌患者低剂量CT检出率及SHOX2、RASSF1A甲基化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患者低剂量CT检出率、SHOX2及RASSF1A甲基化阳性率与肿瘤直径、临床分期呈正相关,与组织学分化呈负相关(P<0.05)。结论低剂量CT联合SHOX2及RASSF1A甲基化可用于肺癌早期预警中,临床可通过其进行早期诊断、评估病情进展程度,以针对性展开后续治疗,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剂量CT 矮小同源盒基因2 Ras相关区域家族蛋白1A 肺癌 血清肿瘤标志物
下载PDF
NUSAP1在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中的表达及对非小细胞肺癌的影响
2
作者 李晓敏 于哲 +2 位作者 曹珊珊 槐梅 韩洪涌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205-209,共5页
目的探究NUSAP1在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中表达对非小细胞肺癌的影响机制。方法使用Western blot检测检测人癌和癌周巨噬细胞中NUSAP1、p-PI3K以及MMP-9的相对蛋白表达量;使用慢病毒感染M2巨噬细胞,构建骨髓诱导M2与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Lewi... 目的探究NUSAP1在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中表达对非小细胞肺癌的影响机制。方法使用Western blot检测检测人癌和癌周巨噬细胞中NUSAP1、p-PI3K以及MMP-9的相对蛋白表达量;使用慢病毒感染M2巨噬细胞,构建骨髓诱导M2与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Lewis共培养体外模拟NSCLC肿瘤微环境,使用Western blot检测M2巨噬细胞中NUSAP1、p-PI3K以及MMP-9的相对蛋白表达量。使用细胞划痕实验检测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迁移能力。结果人体样本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NUSAP1,PI3K与MMP-9的相对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癌周组织(P<0.05);体外实验通过小鼠巨噬细胞与Lewis共培养以模拟体内肿瘤环境,Western blot检测慢病转染敲低NUSAP1后p-PI3K与MMP-9均表达降低(P<0.05),上调NUSAP1后p-PI3K与MMP-9表达均升高(P<0.05)。MMP-9过表达(OV-MMP-9)抵消了由于敲低NUSAP1所造成的MMP-9表达水平降低,同时shRNA-NUSAP1+ovMMP-9组侵袭率明显高于shRNA-NUSAP1+OVNC组(P<0.05)。shRNANUSAP1(NUSAP1敲低)组比shNUSAP1组的迁移宽度明显增加,说明迁移能力受限;在敲低NUSAP1的基础尚过表达MMP-9(OV-MMP-9)后迁移能力明显变强,迁移宽度显著变小(P<0.05)。结论NUSAP1在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中通过促进PI3K通路的激活及MMP-9的表达从而促进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NSCLC) NUSAP1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PI3K MMP-9
下载PDF
胰腺内副脾4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杨艳丽 潘伯驹 +3 位作者 杨霄彦 曹娟娟 弓淑娟 吴焕文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17年第11期806-808,共3页
目的探讨胰腺内副脾(IPAS)的临床特点、病理形态。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IPAS临床与病理资料。结果男性3例,女性1例,年龄39~69岁,平均年龄52岁。其中1例为体检无意发现,2例为出现进食后消化不良、腹胀就诊,1例因发现CA199升高就诊。胰腺CT及... 目的探讨胰腺内副脾(IPAS)的临床特点、病理形态。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IPAS临床与病理资料。结果男性3例,女性1例,年龄39~69岁,平均年龄52岁。其中1例为体检无意发现,2例为出现进食后消化不良、腹胀就诊,1例因发现CA199升高就诊。胰腺CT及PET-CT均提示:胰尾部占位,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NET)可能。大体检查胰腺组织内见被膜完整的灰红组织,切面与正常脾组织相似,与胰腺组织分界明显;镜下为白髓和红髓组成的脾组织,呈轻度淤血改变,脾小体清晰可见。结论 IPAS比较罕见,影像学上易被误诊为胰腺内占位性病变,特别是PNET,最终需病理确诊。IPAS大体与周围胰腺界清,镜下与正常脾组织结构相同,在极罕见情况下,IPAS中可出现表皮样囊肿。细针穿刺对IPAS的术前诊断有较大帮助,IPAS与表皮样囊肿占位效应不明显的情况下,诊断明确时无需进行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 副脾 临床病理特征
原文传递
缺氧微环境诱导NUSAPI表达促进肺癌细胞的增殖和转移
4
作者 李晓敏 于哲 +3 位作者 何金萍 曹珊珊 槐梅 马艳奇 《河北医药》 CAS 2023年第17期2612-2615,共4页
目的肿瘤细胞缺氧微环境与肺癌的发展和转移密切相关,探讨肺癌中NUSAP1在细胞缺氧调控中的作用。方法利用CoCl_(2)处理肺癌A549细胞模拟肿瘤细胞缺氧,并利用小RNA干扰技术敲低缺氧细胞中NUSAP1的表达,分别采用CCK8、transwell、流式细... 目的肿瘤细胞缺氧微环境与肺癌的发展和转移密切相关,探讨肺癌中NUSAP1在细胞缺氧调控中的作用。方法利用CoCl_(2)处理肺癌A549细胞模拟肿瘤细胞缺氧,并利用小RNA干扰技术敲低缺氧细胞中NUSAP1的表达,分别采用CCK8、transwell、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及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经CoCl_(2)处理后,A549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显著增加,而凋亡能力显著下降。在缺氧细胞中敲低NUSAP1后,与缺氧组比较,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显著下降,而细胞凋亡数量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敲低NUSAP1可以抑制由缺氧引起的细胞增殖和转移,提示NUSAP1是肿瘤缺氧调控的下游潜在靶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缺氧 肺癌 核仁纺锤体相关蛋白1 NUSAP1 细胞凋亡
下载PDF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女性配偶精液参数及抗精子抗体检测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刘学伟 赵学英 +1 位作者 郝彤 赵海英 《疑难病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490-493,共4页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女性的配偶精液HPV感染状况以及其对精子参数和抗精子抗体(AsAb)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华北石油管理局总医院进行精液检测的125例已婚男性为研究对象,其配偶均经宫颈组织检测确定为...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女性的配偶精液HPV感染状况以及其对精子参数和抗精子抗体(AsAb)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华北石油管理局总医院进行精液检测的125例已婚男性为研究对象,其配偶均经宫颈组织检测确定为HPV感染。分别对男性的精液标本进行常规分析及HPV、AsAb检测。结果 HPV感染女性的配偶精液HPV感染阳性率为42.4%(53/125),其中单一型感染49例(92.5%),二重感染3例(5.7%),多重感染1例(1.8%),夫妻HPV吻合率为15.2%(19/125)。HPV感染男性的精子活力低于非感染男性(t=2.928,P=0.004),而精子密度、精子存活率、精子畸形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PV感染男性精液AsAb阳性率高于非感染男性(34.0%vs.18.1%,χ^2=4.142,P=0.042)。结论 HPV感染女性的配偶也是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特别是对于有生育愿望的夫妇,应关注感染对男性生育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精液参数 抗精子抗体
下载PDF
Notchl和c-Met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拟态和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7
6
作者 何炜 王全玉 +4 位作者 李晓敏 郝彤 蔺强 任小沧 陈雪霁 《西部医学》 2016年第9期1203-1206,共4页
目的 探讨Notchl和c-Met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生成拟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2005年5月~2010年5月我院病理科收集与保存的结直肠癌病理标本60份(观察组)与正常结直肠组织标本60份(对照组),都进行Notchl和c-Met蛋白表达的免疫... 目的 探讨Notchl和c-Met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生成拟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2005年5月~2010年5月我院病理科收集与保存的结直肠癌病理标本60份(观察组)与正常结直肠组织标本60份(对照组),都进行Notchl和c-Met蛋白表达的免疫组化分析,同时进行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分化类型、血管生成拟态与预后情况等一般资料调查。结果 Notchl和c-Met在观察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3.3%和60.0%,在对照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0%和6.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血管生成拟态阳性16例(26.7%);1年生存率为83.3%;Notchl和c-Met表达在结直肠癌组织的不同Dukes分期、分化程度与淋巴结转移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对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Notchl和c-Met表达与结直肠癌组织的血管生成拟态及预后情况存在明显正向相关性(P〈0.05)。结论 Notchl和c-Met在结直肠癌中呈现高表达,能反应结肠癌组织的Dukes分期、分化程度与淋巴结转移情况,也能影响血管生成拟态及预后状况,值得在临床上进行组化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TCHL C-MET 结直肠癌 血管生成拟态 预后
下载PDF
长骨造釉细胞瘤1例 被引量:2
7
作者 何金萍 郝彤 +2 位作者 任进军 李晓敏 门明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99-199,203,共2页
患者男性,55岁。自觉右小腿不适5天就诊。患者既往体健,1年前有外伤史,未伤及骨。查体:右胫骨下段内侧有压痛,皮肤表面无红、肿、热、痛及功能障碍。X线平片示右侧胫骨下段增粗,骨皮质不规则,骨质密度不均。
关键词 长骨 造釉细胞瘤 病理诊断
原文传递
睾丸鞘膜恶性间皮瘤1例报告 被引量:2
8
作者 杨永军 李凤鸣 +2 位作者 张喜庄 宏伟 郝彤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6期457-457,共1页
关键词 睾丸肿瘤 睾丸鞘膜恶性间皮瘤
下载PDF
Notch1和c-Met在结肠癌发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3
9
作者 何炜 王全玉 +6 位作者 刘燕 陈雪霁 王娜 郝彤 蔺强 李小敏 任小沧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6年第1期167-170,共4页
结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生和发展受多方调控。现已发现,结肠癌对现有的大部分化疗具有耐受性。故阐明结肠癌致病因素及其相关机制,发现新的治疗靶点以及新型抗肿瘤药物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本文综述Notch1和c-Met在结肠... 结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生和发展受多方调控。现已发现,结肠癌对现有的大部分化疗具有耐受性。故阐明结肠癌致病因素及其相关机制,发现新的治疗靶点以及新型抗肿瘤药物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本文综述Notch1和c-Met在结肠癌发病中的作用,旨在为后期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TCH1 结肠癌 肿瘤
下载PDF
硫氧还蛋白相互作用蛋白和硫氧还蛋白还原酶1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晓敏 路桂杰 +2 位作者 槐梅 刘燕 解晓蓉 《中国医刊》 CAS 2017年第10期99-102,共4页
目的观察硫氧还蛋白相互作用蛋白(TXNIP)和硫氧还蛋白还原酶1(Trx R1)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意义。方法选取华北油田公司总医院经病理证实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标本50例及其邻近癌旁乳腺组织20例。采用免疫组化染色SP法检测... 目的观察硫氧还蛋白相互作用蛋白(TXNIP)和硫氧还蛋白还原酶1(Trx R1)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意义。方法选取华北油田公司总医院经病理证实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标本50例及其邻近癌旁乳腺组织20例。采用免疫组化染色SP法检测乳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TXNIP、Trx R1的表达;比较不同病理特征的乳腺癌患者癌组织中TXNIP、Trx R1阳性表达率的差异;分析癌组织中TXNIP与Trx R1表达的相关性。结果乳腺癌组织中TXNIP的阳性表达率[30.0%(15/50)]明显低于癌旁组织[80.0%(16/20)],而Trx R1的阳性表达率[86.0%(43/50)]明显高于癌旁组织[10.0%(2/20)],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乳腺癌组织中TXNIP的阳性表达率在不同组织学分级、不同TNM分期患者中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而Trx R1阳性表达率在不同年龄、不同肿瘤直径、不同组织学分级、有无淋巴结转移、不同TNM分期患者中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乳腺癌组织中Trx R1与TXNIP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239,P<0.05)。结论乳腺癌组织中TXNIP的表达减少,Trx R1的表达升高,且二者表达呈负相关。推测TXNIP低表达和Trx R1高表达共同作用参与了乳腺癌的发生及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浸润性导管癌 硫氧还蛋白相互作用蛋白 硫氧还蛋白还原酶1 蛋白表达
下载PDF
硫氧还蛋白还原酶1在乳腺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晓敏 槐梅 +3 位作者 曹珊珊 苏娟娟 弓淑娟 郝彤 《中国医刊》 CAS 2018年第8期942-944,共3页
目的探讨硫氧还蛋白还原酶1(thioredoxin reductase 1,Trx R1)在乳腺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62例乳腺癌患者的乳腺癌及癌旁组织标本,测定不同组织学分类、年龄(<45岁和≥45岁)、TNM分期... 目的探讨硫氧还蛋白还原酶1(thioredoxin reductase 1,Trx R1)在乳腺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62例乳腺癌患者的乳腺癌及癌旁组织标本,测定不同组织学分类、年龄(<45岁和≥45岁)、TNM分期、肿瘤最大直径(<1cm和≥1cm)、有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的乳腺癌和癌旁组织中Trx R1的表达情况。结果在62例乳腺癌患者中,乳腺癌的Trx R1阳性率为80.6%(50/62),而癌旁组织为11.3%(7/62),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6.79,P<0.01)。不同组织学分类的乳腺癌组织标本Trx R1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χ2=1.23,P>0.05)。<45岁和≥45岁患者的乳腺癌组织标本Trx R1阳性率分别为85.7%、85.2%;TNM分期ⅠA、ⅠB、ⅡA、ⅡB、ⅢA期患者的乳腺癌组织标本Trx R1阳性率分别为77.8%、83.3%、86.7%、87.5%、100%;肿瘤最大直径<1cm和≥1cm患者的乳腺癌组织标本Trx R1阳性率分别为87.5%、83.3%;有淋巴结转移和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的乳腺癌组织标本Trx R1阳性率分别为85.0%、86.4%。在不同年龄、TNM分期、肿瘤最大直径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的乳腺癌组织标本Trx R1阳性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Trx R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率高于癌旁组织,但其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类、年龄、TNM分期、肿瘤最大直径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氧还蛋白还原酶1 乳腺肿瘤 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LINC00511靶向miR-497-5p调控胃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曹珊珊 李玮 李晓敏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4282-4287,共6页
目的:探讨LINC00511对胃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pcDNA、pcDNA-LINC00511、si-NC、si-LINC00511、miR-NC、miR-497-5p分别转染至MGC-803细胞中,分别记为pcDNA组、pcDNA-LINC00511组、si-NC组、si-LINC00511组... 目的:探讨LINC00511对胃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pcDNA、pcDNA-LINC00511、si-NC、si-LINC00511、miR-NC、miR-497-5p分别转染至MGC-803细胞中,分别记为pcDNA组、pcDNA-LINC00511组、si-NC组、si-LINC00511组、miR-NC组、miR-497-5p组;将si-LINC00511质粒分别与anti-miR-NC、anti-miR-497-5p共转染至MGC-803细胞中,分别记为si-LINC00511+anti-miR-NC组、si-LINC00511+anti-miR-497-5p组。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miR-497-5p和LINC00511表达水平;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周期素D1(cyclin D1,CyclinD1)、p21、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9,MMP9)蛋白表达水平;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检测细胞活性;Transwell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LINC00511和miR-497-5p的靶向关系。结果:与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相比,胃癌细胞MGC-803、MKN-45、AGS中miR-497-5p表达水平显著降低,LINC00511表达水平显著升高。LINC00511靶向调控miR-497-5p的表达。抑制LINC00511表达和miR-497-5p过表达可降低细胞活性和迁移、侵袭数量,降低CyclinD1、MMP2、MMP9蛋白表达水平,提高p21蛋白表达水平。干扰miR-497-5p表达逆转了抑制LINC00511表达对胃癌MGC-803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抑制作用。结论:抑制LINC00511表达可抑制胃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其机制可能与miR-497-5p表达有关,将为胃癌的治疗提供新思路和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C00511 miR-497-5p 胃癌 增殖 迁移 侵袭
下载PDF
Survivin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莉莉 朱振龙 郝彤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1期19-22,共4页
目的:研究Survivin在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和子宫内膜样腺癌(EA)三种组织中表达的差异。方法选取华北石油管理局总医院2010年1月~2012年6月手术切除子宫并经病理证实的EA存档标本40例(EA组),经诊刮或宫腔镜检查病理... 目的:研究Survivin在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和子宫内膜样腺癌(EA)三种组织中表达的差异。方法选取华北石油管理局总医院2010年1月~2012年6月手术切除子宫并经病理证实的EA存档标本40例(EA组),经诊刮或宫腔镜检查病理结果示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20例(AHE组),同时选取同期因子宫脱垂或子宫肌瘤行子宫切除的正常子宫内膜20例作为对照(CON组)。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三组中Survivin表达情况的差异。应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EA组的Survivin表达阳性率为90%,显著高于CON组(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EA组中,组织分级为G1、G2、G3级的患者Survivin阳性率分别为85.0%、90.9%、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病理分期为I期、Ⅱ期、Ⅲ期的患者Survivin阳性率分别为62.1%、85.7%、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层浸润深度〈1/2及≥1/2的患者Survivin阳性率分别为88.5%、9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淋巴结转移及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Survivin阳性率为100.0%、80.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脉管浸润及无脉管浸润的患者Survivin阳性率分别为100.0%、8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正常子宫内膜,EA组织中Survivin表达显著增多。Survivin的阳性表达率与EA组织学分级和手术-病理分期相关,与肌层浸润、淋巴结转移及有无脉管浸润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样腺癌 SURVIVIN 免疫组织化学 组织分级 手术-病理分期
下载PDF
结直肠癌组织中LncRNA TUSC7和p53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4
作者 曹珊珊 弓淑娟 +1 位作者 李玮 李晓敏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1年第11期884-887,899,共5页
目的:检测结直肠癌组织中长链非编码RNA抑癌候选基因7(LncRNA TUSC7)和p53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对结直肠癌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76例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留取组织标本作为观察组,并选择观察组中距肿物超过5 cm... 目的:检测结直肠癌组织中长链非编码RNA抑癌候选基因7(LncRNA TUSC7)和p53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对结直肠癌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76例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留取组织标本作为观察组,并选择观察组中距肿物超过5 cm的切缘正常结肠黏膜组织76份作为对照组。以终点事件发生作为预后不良的观察指标,将观察组患者分为预后不良组25例和预后良好组49例(2例失访)。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组织中LncRNA TUSC7、p53表达水平;分析LncRNA TUSC7、p53水平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Pearson分析LncRNA TUSC7、p53表达水平的相关性;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结直肠癌预后的因素。结果:观察组LncRNA TUSC7、p53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LncRNA TUSC7、p53表达与肿瘤直径、AJCC分期、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LncRNA TUSC7、p53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585,P<0.001);预后不良组LncRNA TUSC7、p53水平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LncRNA TUSC7、p53水平是影响结直肠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结直肠癌组织中LncRNA TUSC7、p53水平呈低表达,与临床分期等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且是影响结直肠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长链非编码RNA 抑癌候选基因7 P53蛋白
下载PDF
卵巢环状小管性索瘤1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曹珊珊 郝彤 +2 位作者 李晓敏 何金萍 刘术云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5期311-311,313,共2页
患者女性,45岁。无明显诱因出现经期延长、经量增多、周期不规律1年。行诊刮术。病理诊断:子宫内膜简单性增生。专科检查:子宫正常大小,右附件区增厚,左附件区未触及异常。B超示子宫内膜增厚,右侧附件区实性占位,3.8cm×3.... 患者女性,45岁。无明显诱因出现经期延长、经量增多、周期不规律1年。行诊刮术。病理诊断:子宫内膜简单性增生。专科检查:子宫正常大小,右附件区增厚,左附件区未触及异常。B超示子宫内膜增厚,右侧附件区实性占位,3.8cm×3.8cm×3.4cm大小低回声团块,内见较丰富血流信号,宫颈囊肿。腹腔镜下行右侧附件切除术。术中见右侧卵巢肿物4cm×4cm×3cm大小,表面光滑,无粘连,血流较丰富,组织糙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 性索瘤 病理学
原文传递
副中肾管退化缺陷伴睾丸腹腔内横过异位1例
16
作者 韩伟 赵延峰 +1 位作者 陈素萍 翁少波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02年第11期595-595,共1页
患者,男,26岁.自幼右阴囊内无睾丸而左阴囊内睾丸上方有一可复性包块,基本与左睾丸同大,无痛,缓慢增大.患者两兄均有单侧隐睾病史,均已婚未育.祖辈有近亲结婚史.体检:男性体型,喉结发育,胡须生长,阴毛分布及阴茎、阴囊发育同正常成年男... 患者,男,26岁.自幼右阴囊内无睾丸而左阴囊内睾丸上方有一可复性包块,基本与左睾丸同大,无痛,缓慢增大.患者两兄均有单侧隐睾病史,均已婚未育.祖辈有近亲结婚史.体检:男性体型,喉结发育,胡须生长,阴毛分布及阴茎、阴囊发育同正常成年男性.左阴囊内可扪及睾丸,体积约15 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中肾管退化缺陷 睾丸异位 病例 B超 诊断 男性假两性畸形
下载PDF
T1期浸润性原发性食管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 被引量:7
17
作者 于哲 李晓敏 +4 位作者 槐梅 路桂杰 王冲 王全玉 刘庆熠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68-273,共6页
目的探讨T1期原发性食管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01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经手术治疗且病理确诊的212例T1期原发性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48例,女64例;pTla期患者91例,p... 目的探讨T1期原发性食管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01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经手术治疗且病理确诊的212例T1期原发性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48例,女64例;pTla期患者91例,pTlb期患者121例。分析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结果212例患者的生存时间为27-108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80.8个月。Tla期患者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97.8%和94.5%,中位生存时间为86.8个月。Tlb期患者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95.9%和74.4%,中位生存时间为76.2个月。121例Tlb期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为26.4%(32/121),其中sml期、sm2期和sm3期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为11.6%(3/26)、15.O%(6/40)和41.8%(23/55);sml期与sm2期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73),sm3期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均高于sml期和sm2期患者(均P〈O.05)。结论Tla期食管癌患者行内镜下病变切除术是可行的。建议对Tlb食管癌患者行食管癌根治性切除术和周围淋巴结清扫术,术后辅助化疗可使Tlb期,尤其是伴有周围淋巴结转移的食管癌患者术后生存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病理学 临床 淋巴结转移 预后 放化疗 辅助
原文传递
核仁纺锤体相关蛋白1激活AKT/mTOR信号通路促进肺癌进展 被引量:9
18
作者 于哲 李晓敏 +3 位作者 槐梅 曹珊珊 韩洪涌 毕艳华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551-555,共5页
目的:探讨核仁纺锤体相关蛋白1(NUSAP1)在肺癌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利用小RNA干扰技术敲低肺癌细胞系A549中NUSAP1的表达。采用CCK-8、Transwell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以及细胞凋亡的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检... 目的:探讨核仁纺锤体相关蛋白1(NUSAP1)在肺癌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利用小RNA干扰技术敲低肺癌细胞系A549中NUSAP1的表达。采用CCK-8、Transwell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以及细胞凋亡的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基因和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敲低NUSAP1表达后,A549细胞的吸光度(A)值降低(分别为1.724±0.067和0.610±0.058,P<0.05),细胞迁移数降低[分别为(272.464±36.232)个和(178.267±14.780)个,P<0.05],细胞侵袭数目降低[分别为(120.585±13.235)个和(73.527±6.617)个,P<0.05],而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分别为(3.572±0.214)%和(11.358±1.047)%,P<0.05],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量下降,凋亡相关蛋白Bax和active caspase3表达量上升(均P<0.05)。同时,干扰NUSAP1表达后,A549细胞中AKT和mTOR的磷酸化水平受到显著抑制,细胞增殖相关蛋白P70表达水平降低(均P<0.05)。结论:敲低NUSAP1的表达,通过抑制AKT/mTOR信号通路抑制肺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促进肿瘤细胞凋亡,进而发挥抑制肺癌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核仁纺锤体相关蛋白1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原文传递
核仁纺锤体相关蛋白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8
19
作者 于哲 李晓敏 +3 位作者 槐梅 曹珊珊 韩洪涌 刘海涛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522-526,共5页
目的探讨核仁纺锤体相关蛋白1(NUSAP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非小细胞肺癌及癌旁组织标本各50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NUSAP1 mRNA的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NUSAP1蛋白的表达,采用在线数据库分析NUS... 目的探讨核仁纺锤体相关蛋白1(NUSAP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非小细胞肺癌及癌旁组织标本各50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NUSAP1 mRNA的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NUSAP1蛋白的表达,采用在线数据库分析NUSAP1的表达及其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肺癌组织中NUSAP1 mRNA的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P<0.05);NUSAP1蛋白在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为58.0%(29/50),在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率为22.0%(1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USAP1蛋白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和性别均无关(均P>0.05),但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均有关(均P<0.05)。在线数据库分析显示,NUSAP1 mRNA的表达水平与患者的总生存时间(OS)有关(P<0.001);与NUSAP1高表达的患者比较,低表达患者的OS较长。Kaplan-Meier plotter在线数据库分析显示,NUSAP1 mRNA的表达与患者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性别、化疗、吸烟史和组织分型均有关(均P<0.05)。结论NUSAP1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过表达,与肿瘤的生长发展和患者的预后有关,可作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潜在的预后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核仁纺锤体相关蛋白1 预后
原文传递
miR-758-3p通过靶向核仁纺锤体相关蛋白1抑制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增殖和侵袭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晓敏 于哲 +2 位作者 槐梅 韩洪涌 曹珊珊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3-117,共5页
目的探讨miR-758-3p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生物学功能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脂质体法转染miR-758-3p模拟物(miR-758-3p模拟物组)、miRNA对照(对照组)、核仁纺锤体相关蛋白1(NUSAP1)过表达质粒(NUSAP1过表达组)、miR-758-3p模拟物+N... 目的探讨miR-758-3p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生物学功能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脂质体法转染miR-758-3p模拟物(miR-758-3p模拟物组)、miRNA对照(对照组)、核仁纺锤体相关蛋白1(NUSAP1)过表达质粒(NUSAP1过表达组)、miR-758-3p模拟物+NUSAP1(miR-758-3p模拟物+NUSAP1组)至人NSCLC细胞系A549细胞中。采用CCK-8法和Transwell小室法检测A549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结合生物信息学预测网站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758-3p及其靶基因的靶向关系。结果转染24 h后,miR-758-3p模拟物组和对照组A549细胞中miR-758-3p基因的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3.02±0.16和1.00±0.08,NUSAP1基因的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0.04±0.02和1.00±0.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转染72 h后,miR-758-3p模拟物组和对照组细胞的吸光度值分别为0.78±0.06和1.15±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758-3p模拟物组细胞的迁移数和侵袭数分别为[(119.04±11.49)个]和[(71.33±5.36)个],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71.38±19.05)个和(164.30±8.11)个;均P<0.05]。miR-758-3p模拟物转染野生型NUSAP1报告基因的荧光素酶活性(0.37±0.04)低于对照组(1.00±0.03,P<0.05)。突变型NUSAP1报告基因和对照组的荧光素酶活性分别为0.96±0.02和0.95±0.0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R-758-3p通过调控NUSAP1基因的表达抑制NSCLC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miR-758-3p 核仁纺锤体相关蛋白1 增殖 迁移 侵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