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动物组织中提取线粒体的方法 被引量:5
1
作者 臧莹安 丁发源 +2 位作者 向瑞平 唐兆新 王小龙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61-62,共2页
关键词 动物组织 线粒体 提取 动物机体 氧化磷酸化 生物学研究 肉鸡腹水症 动力工厂 医学研究 细胞器
下载PDF
恩诺沙星残留对土壤微生物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4
2
作者 王加龙 刘坚真 +1 位作者 陈杖榴 邝永彬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79-282,共4页
研究了恩诺沙星残留对土壤呼吸作用、纤维分解作用、氨化作用、硝化作用的影响 ,结果表明 ,相对较低浓度恩诺沙星残留(0 .0 1μg/ g土 ,0 .1μg/ g土 )刺激土壤呼吸作用 ,相对较高浓度恩诺沙星残留 (1μg/ g土 )对土壤呼吸作用产生抑制 ... 研究了恩诺沙星残留对土壤呼吸作用、纤维分解作用、氨化作用、硝化作用的影响 ,结果表明 ,相对较低浓度恩诺沙星残留(0 .0 1μg/ g土 ,0 .1μg/ g土 )刺激土壤呼吸作用 ,相对较高浓度恩诺沙星残留 (1μg/ g土 )对土壤呼吸作用产生抑制 ,药物作用活性维持期为 6 d;恩诺沙星残留对土壤纤维分解作用影响较不明显 ;较低浓度恩诺沙星残留 (0 .0 1μg/ g土 ,0 .1μg/ g土 )对土壤氨化作用有刺激作用 ,而较高浓度恩诺沙星残留 (1μg/ g土 ,10μg/ g土 )则会对其起抑制作用 ,药物作用活性期为 9d;不同浓度恩诺沙星对土壤硝化作用影响极其显著 ,当恩诺沙星浓度达到 1μg/ ml时 ,在 3~ 9d内 ,对土壤硝化作用有一定抑制作用。当恩诺沙星浓度达到 10μg/ ml时 ,强烈抑制了土壤硝化作用 ,直到本试验结束时 ,其抑制作用未见减弱。结果表明恩诺沙星残留影响了土壤微生物这些功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诺沙星残留 土壤微生物 土壤呼吸作用 土壤纤维分解作用 土壤氨化作用 土壤硝化作用
下载PDF
恩诺沙星残留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及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45
3
作者 王加龙 刘坚真 +1 位作者 陈杖榴 陈林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6-89,共4页
对不同浓度恩诺沙星作用于土壤后三大类微生物数量及群落功能多样性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恩诺沙星残留对它们影响强弱顺序为:细菌>放线菌>真菌,其影响作用随浓度从每克土0.01 μg至10 μg的增加而加大,药物作用活性维持期为6~8... 对不同浓度恩诺沙星作用于土壤后三大类微生物数量及群落功能多样性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恩诺沙星残留对它们影响强弱顺序为:细菌>放线菌>真菌,其影响作用随浓度从每克土0.01 μg至10 μg的增加而加大,药物作用活性维持期为6~8 d,但对真菌作用不明显. 相对较低浓度的恩诺沙星残留(每克土中0.1 μg,1 μg)不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而相对较高浓度的恩诺沙星残留(每克土中10 μg)则降低了其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 图2 表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诺沙星残留 土壤微生物 数量 群落多样性
下载PDF
食品中沙门氏菌LAMP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38
4
作者 黄金海 孙跃辉 +3 位作者 陈瑞 庄世文 刘莹 王静思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68-472,共5页
食品及其原料中沙门氏菌的快速、现场检测对食品安全控制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沙门氏菌invA基因核苷酸序列设计一组引物,应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分别对7种不同血清型沙门氏菌和4种非沙门氏菌进行扩增,同时建立沙门氏菌人工污染的食... 食品及其原料中沙门氏菌的快速、现场检测对食品安全控制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沙门氏菌invA基因核苷酸序列设计一组引物,应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分别对7种不同血清型沙门氏菌和4种非沙门氏菌进行扩增,同时建立沙门氏菌人工污染的食品模型,比较了LAMP法与活菌计数检测的敏感性.结果表明,该方法仅对沙门氏菌产生特异性扩增,灵敏度高达336,mL-1,食品样品经细菌富集培养后,检测灵敏度高达8.25,g-1.所建立的检测沙门氏菌方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与灵敏性,操作简单、快速,可用于沙门氏菌污染食品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氏菌 侵袭性因子A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
下载PDF
新城疫病毒(NDV)HN基因真核表达重组质粒的构建 被引量:9
5
作者 仲大莲 余为一 +2 位作者 刘兢 李向明 郭霄峰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4-37,共4页
应用一对自行设计的引物 ,通过反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PCR)获得新城疫病毒 (NDV) Lasota株的血凝素神经氨酸酶 (HN)基因片段 ,其长度约为 1 .7kb,与已报道的 NDV-HN基因片段大小一致。再将该 HN基因片段定向插入真核表达质粒 pc DNA3... 应用一对自行设计的引物 ,通过反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PCR)获得新城疫病毒 (NDV) Lasota株的血凝素神经氨酸酶 (HN)基因片段 ,其长度约为 1 .7kb,与已报道的 NDV-HN基因片段大小一致。再将该 HN基因片段定向插入真核表达质粒 pc DNA3中 ,经酶切和测序鉴定 ,表明构建的重组质粒含有 NDV-HN基因片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城疫病毒 HN基因 免疫 真核表达重组质粒 构建 NDV 禽病
下载PDF
实时荧光定量PCR构建奶牛生殖系统PrP基因标准品质粒和标准曲线 被引量:7
6
作者 张太翔 宁章勇 +3 位作者 赵德明 周向梅 杨建民 尹晓敏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4,共4页
为阐释PrP基因在奶牛生殖系统的正常表达和正常的生理功能,以及为确定生殖系统在疯牛病垂直传播中的地位和其分子机理奠定基础,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的方法构建了奶牛生殖系统PrP基因的标准质粒和标准曲线。对含有目的基因质粒的EcoR... 为阐释PrP基因在奶牛生殖系统的正常表达和正常的生理功能,以及为确定生殖系统在疯牛病垂直传播中的地位和其分子机理奠定基础,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的方法构建了奶牛生殖系统PrP基因的标准质粒和标准曲线。对含有目的基因质粒的EcoRⅠ酶切鉴定表明所插入的片段大小为302 bp,与预期的结果一致。所构建的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r2=0.999,系统生成的回归方程为y=-0.29x+9.48,说明成功构建了奶牛生殖系统PrP基因的标准质粒和标准曲线,为研究PrP基因在奶牛其他组织的定量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P RT—PCR 实时荧光定量PCR 标准曲线 奶牛生殖系统 BSE
下载PDF
兽药残留免疫检测技术应用进展 被引量:28
7
作者 蔡勤仁 曾振灵 杨桂香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2年第2期25-28,共4页
免疫检测技术 ( Immunoassays,IAs)是利用抗原与抗体在体外的特异性反应建立起来的检测技术。兽药属于小分子物质 ( MW<1 0 0 0 D) ,没有免疫原性 ,必须与大分子物质交联成人工抗原才能获得免疫原性。本文从兽药人工抗原的制备、抗... 免疫检测技术 ( Immunoassays,IAs)是利用抗原与抗体在体外的特异性反应建立起来的检测技术。兽药属于小分子物质 ( MW<1 0 0 0 D) ,没有免疫原性 ,必须与大分子物质交联成人工抗原才能获得免疫原性。本文从兽药人工抗原的制备、抗体的制备、免疫检测方法的建立等三个方面对免疫技术在兽药残留检测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兽药残留 免疫检测技术 Ci-ELISA 应用
下载PDF
弓形虫表面抗原SAG2基因片段的克隆与原核表达 被引量:7
8
作者 龙彩虹 吴少庭 +4 位作者 翁亚彪 高世同 张仁利 林敏 周爱琴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42-45,共4页
目的 扩增弓形虫主要表面抗原 (SAG2 )编码基因片段并进行重组表达。方法 设计合成 1对引物 ,从弓形虫基因组DNA中扩增SAG2基因序列 ,以低熔点琼脂糖回收纯化 ,并以限制性内切酶BamHⅠ和SalⅠ进行双酶切、纯化后 ,再插入表达载体 pGEX... 目的 扩增弓形虫主要表面抗原 (SAG2 )编码基因片段并进行重组表达。方法 设计合成 1对引物 ,从弓形虫基因组DNA中扩增SAG2基因序列 ,以低熔点琼脂糖回收纯化 ,并以限制性内切酶BamHⅠ和SalⅠ进行双酶切、纯化后 ,再插入表达载体 pGEX - 4T - 2 ,经PCR和双酶切筛选 ,测序验证后 ,在大肠杆菌中进行表达 ,并用SDS -PAGE和Westernblot鉴定。结果 从弓形虫核酸提取物中扩增出约 477bp的SAG2基因 ,构建成功了重组质粒 pGEX - 4T - 2 -SAG2 ;SAG2基因在大肠杆菌中得到高效表达。SDS -PAGE电泳 pGEX - 4T - 2 -SAG2的融合蛋白条带的分子量约为 42kD ,Westen -blot显示融合蛋白能被兔抗弓形虫血清识别。结论 GST融合表达载体的构建和SAG2基因片段成功表达 ,为进一步为SAG2重组疫苗及重组诊断抗原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虫表面抗原 SAG2基因片段 克隆 原核表达 免疫印迹
下载PDF
苏丹红Ⅰ、Ⅲ和对位红竞争ELISA检测方法的初步建立 被引量:12
9
作者 唐勇 琚春梅 +1 位作者 魏钟杰 向军俭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523-525,共3页
以4-氨基苯甲酸重氮化后与2-萘酚反应,合成苏丹红Ⅰ号的衍生物(CSD Ⅰ),以活性脂法将CSD Ⅰ与蛋白载体偶联,制备CSD Ⅰ-BSA免疫抗原与CSD Ⅰ-OVA检测抗原。以CSD Ⅰ-BSA免疫Balb/c小鼠,适当免疫后取脾细胞与SP2/0融合,筛得抗CSD Ⅰ的单... 以4-氨基苯甲酸重氮化后与2-萘酚反应,合成苏丹红Ⅰ号的衍生物(CSD Ⅰ),以活性脂法将CSD Ⅰ与蛋白载体偶联,制备CSD Ⅰ-BSA免疫抗原与CSD Ⅰ-OVA检测抗原。以CSD Ⅰ-BSA免疫Balb/c小鼠,适当免疫后取脾细胞与SP2/0融合,筛得抗CSD Ⅰ的单克隆抗体细胞株5H3。以该细胞株生产抗体与CSD Ⅰ-OVA建立CSD Ⅰ的间接竞争ELISA检测方法,该方法对苏丹红Ⅰ、Ⅲ和对位红的灵敏度约为0.1ng/ml,IC50分别为1.03、1.13、0.89ng/ml,与其他染料交叉反应率低。该ELISA检测方法灵敏、特异,可用于苏丹红Ⅰ、Ⅲ和对位红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丹红 抗体 检测方法
下载PDF
达氟沙星(Danofloxacin)在鸡体内的组织残留 被引量:6
10
作者 邓国东 曾振灵 +1 位作者 陈杖榴 程海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98-600,共3页
建立了鸡组织中达氟沙星 ( Danofloxacin)的高效液相色谱 ( HPL C)测定方法 ,并测定了鸡单次内服 (每千克体重5 m g)给药后组织中的达氟沙星残留特征。组织样品用含 0 .0 15 mol/ L H3PO4 和 0 .0 15 mol/ L HCl O4 的水 -甲醇 ( 5 0∶5... 建立了鸡组织中达氟沙星 ( Danofloxacin)的高效液相色谱 ( HPL C)测定方法 ,并测定了鸡单次内服 (每千克体重5 m g)给药后组织中的达氟沙星残留特征。组织样品用含 0 .0 15 mol/ L H3PO4 和 0 .0 15 mol/ L HCl O4 的水 -甲醇 ( 5 0∶5 0 )提取 ,5 0℃水浴酸性水解 90 min,离心后取上清液作 HPL C检测。色谱柱为 Hypersil BDS C1 8柱 ;荧光检测器检测 ,激发波长 2 80 nm,发射波长 4 4 0 nm;流动相为含 0 .0 15 m ol/ L 四丁基溴化铵的水 -乙腈 ( 90 5∶ 95 ,组织检测时为 915∶85 )混合物 ,85 %磷酸调 p H为 3.0。血浆、肝脏、肾脏、肺脏、肌肉中达氟沙星的检测限为 0 .0 2 m g/ L或 0 .0 2μg/ g,血浆样品回收率大于 90 % ,组织样品回收率均大于 74 %。鸡单次内服甲磺酸达氟沙星后 ,在 6 0 h内各组织中均可检出药物 ,但在 4 8h所有组织中药物残留量均低于相应的 MRL s(最高残留限量 )。结果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氟沙星 药物残留 动物专用氟喹诺酮类药物 HPLC
下载PDF
乙型脑炎病毒E蛋白抗原优势区域的鉴定 被引量:5
11
作者 闫丽萍 华荣虹 +5 位作者 亓文宝 周艳君 李国新 于海 姜一峰 童光志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2009年第3期8-13,共6页
流行性乙型脑炎(Japanese Encephalitis,JE)是一种人与动物共患的虫媒病毒性疾病,严重危害着人畜的健康。E蛋白是乙型脑炎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JEV)的主要结构蛋白,在病毒的吸附、融合、血凝、细胞趋向性、病毒毒... 流行性乙型脑炎(Japanese Encephalitis,JE)是一种人与动物共患的虫媒病毒性疾病,严重危害着人畜的健康。E蛋白是乙型脑炎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JEV)的主要结构蛋白,在病毒的吸附、融合、血凝、细胞趋向性、病毒毒力和诱导保护性免疫反应中起重要作用。为了确定该蛋白的抗原优势区域,本研究设计了3对引物,将E蛋白分成3个大段,分别是EF1(1~291aa)、EF2(292~402aa)和EF3(403-500aa),又将EF1分成4个相互重叠的小片段,分别是EF1-1(1~88aa)、EF1—2(68~155aa)、EF1—3(129~222aa)和EF1—4(202~291aa),将以上基因片段分别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进行GST融合表达。SDS-PAGE电泳鉴定各融合蛋白均获得表达,各表达产物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通过Western blot分析表明融合蛋白GST-EF1、GST—EF2、GST—EF1—1、GST-EF1-2、GST—EF1—3和GST—EF1~4均能被阳性血清识别。通过ELISA鉴定,GST-EF2反应性最强,GST-EF1反应性比GST-EF2稍弱,而GST-EF3反应性最弱,GST-EF1-1、GST-EF1—2、GST-EF1—3和GST—EF1—4片段融合蛋白反应性与GST—EF1相似。由此本研究鉴定出1-402aa是E蛋白的抗原优势区域,在此区域内包括了12个Cys的保守区及域Ⅰ、域Ⅱ和域Ⅲ3个主要抗原域。E蛋白抗原优势区域的鉴定,为E蛋白抗原表位的鉴定以及针对于E蛋白诊断试剂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乙型脑炎 E蛋白 抗原优势区域
下载PDF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糖蛋白gC基因抗原活性区的克隆与表达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茹 曾彩云 +3 位作者 罗琼 谢青梅 曹永长 毕英佐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6-19,共4页
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从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Bartha Nu/67株中扩增得到病毒gC基因并克隆至T载体pMD20T,再以后者为模板扩增gC蛋白第15-177位氨基酸对应的抗原活性区片段gCd。将gCd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2a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32a-bhv1gCd... 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从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Bartha Nu/67株中扩增得到病毒gC基因并克隆至T载体pMD20T,再以后者为模板扩增gC蛋白第15-177位氨基酸对应的抗原活性区片段gCd。将gCd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2a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32a-bhv1gCd。限制性内切酶以及序列分析鉴定表明重组表达质粒克隆片段序列与阅读框正确。对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的培养物进行蛋白电泳,可检测到分子量约45ku的目的产物,IPTG诱导后5h表达量最高。免疫印迹试验结果证实,gCd重组蛋白与牛传染性鼻气管炎标准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表明gC抗原活性区片段在原核获得表达并具有良好的抗原性。该重组蛋白可用于建立ELISA等免疫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 GC基因 抗原活性区 表达
下载PDF
鸡小脑浦肯野细胞向海马的直接投射-透射电镜观察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政富 王娟 +4 位作者 刘为民 张艳晓 周庆国 李少焕 鲁林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49-352,共4页
目的:进一步观察和确定前期的鸡小脑浦肯野细胞向端脑海马结构的直接投射。方法:选择2月龄左右的青年鸡,外科方法开顿,直流电损毁小脑V叶白质或红藻氨酸选择性损毁Ⅵa的浦肯野细胞和颗粒细胞,动物存活7d,透射电镜观察端脑海马结... 目的:进一步观察和确定前期的鸡小脑浦肯野细胞向端脑海马结构的直接投射。方法:选择2月龄左右的青年鸡,外科方法开顿,直流电损毁小脑V叶白质或红藻氨酸选择性损毁Ⅵa的浦肯野细胞和颗粒细胞,动物存活7d,透射电镜观察端脑海马结构的旁海马内侧区(APHm)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于APHm内出现变性纤维及变性终末,以泡沫型变性最为普遍。并可见到变性终末与APHm内神经元形成突触联系。结论:鸡小脑浦肯野细胞可直接投射向海马结构,并与APHm神经元形成单突触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浦肯野细胞 小脑 海马结构 直接投射 透射电镜
下载PDF
腹水综合征患鸡自由基代谢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臧莹安 向瑞平 +2 位作者 丁发源 唐兆新 王小龙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199-202,共4页
  1肉鸡腹水综合征的危害   养禽业是近年来国内外畜牧业生产中发展最快的一个行业,目前阻碍养禽业发展的最大障碍之一是营养代谢病.而世界肉鸡业所面临的危害最严重的营养代谢病是肉鸡腹水综合征(ascites syndrome,AS),又称肉鸡...   1肉鸡腹水综合征的危害   养禽业是近年来国内外畜牧业生产中发展最快的一个行业,目前阻碍养禽业发展的最大障碍之一是营养代谢病.而世界肉鸡业所面临的危害最严重的营养代谢病是肉鸡腹水综合征(ascites syndrome,AS),又称肉鸡肺动脉高压,主要表现出严重的腹水;右心衰竭和肥大;肝肿大或萎缩,肺脏表面覆盖一层黄色胶冻样纤维性凝结块,有的飘浮在腹水中;肝和肾充血,有时出血;生长缓慢,体重下降,精神倦怠,鸡冠发紫,腹部下垂,有波动感,腹部皮肤暗紫色,发凉,呼吸困难,步履蹒跚,捕捉时常突然死亡等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其发生发展的中心环节是肺动脉高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水综合征 营养代谢病 维生素 心肌 线粒体电子传递链 自由基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兽药残留的危害及监控防范措施 被引量:5
15
作者 高延玲 康相涛 王付民 《饲料广角》 2003年第22期11-14,共4页
兽药残留(Veterinary drug residue)又称药物残留(drug residue),是指给畜禽等动物使用药物后蓄积或贮存在动物细胞、组织和器官内以及可食性产品中的药物或化学物的原形、代谢产物和杂质.
关键词 兽药残留 危害 饲料药物添加剂 养殖户 环境污染 监督管理
下载PDF
畜禽用抗流感病毒药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6
作者 彭险峰 王新卫 张辉华 《中国动物保健》 2003年第10期34-36,共3页
关键词 畜类 禽类 抗流感病毒药物 三环胺类 核苷类药物
下载PDF
芩翘口服液对大肠杆菌感染雏鸡血清NO和TNF-α含量的影响
17
作者 刘天龙 刘钟杰 +1 位作者 司方方 郭世宁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85-86,共2页
关键词 大肠杆菌感染 TNF-Α 鸡血清 口服液 鸡大肠杆菌病 NO 临床治疗 多重耐药
下载PDF
鸡马立克氏病及其防控 被引量:1
18
作者 方博 付新亮 张桂红 《广东饲料》 2016年第4期49-50,共2页
鸡马立克氏病是由马立克病毒引起鸡的一种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该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强,而且近些年来病毒毒力增强,给养鸡业带来很大的危害。本文从鸡马立克氏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诊断和防控措施等方面进行阐述,... 鸡马立克氏病是由马立克病毒引起鸡的一种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该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强,而且近些年来病毒毒力增强,给养鸡业带来很大的危害。本文从鸡马立克氏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诊断和防控措施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该病的科学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马立克氏病 病原学 流行病学 防控
下载PDF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1
19
作者 梁昭平 方炳虎 +3 位作者 杨雄华 陈树爱 吴孔兴 冼文标 《中国动物保健》 2002年第1期17-18,共2页
2001年5月,广东某猪场售出的50日龄猪在进入农户家1周后,发生了以排稀便为主要表现症状的疾病,并造成猪死亡.经诊断确诊为附红细胞体病.
关键词 附红细胞体病 症状 剖检变化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猪源肠出血性大肠杆菌CD18株fedA基因的克隆及表达
20
作者 徐刚 罗满林 +2 位作者 王洪波 杜华茂 黄伟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06年第5期716-718,共3页
目的:获得重庆猪源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强毒株CD18株fedA基因表达产物。方法:根据GenBank中的fedA基因序列设计引物,从重庆猪源EHEC强毒株CD18株基因组中经PCR扩增目的片段,克隆到pUC19质粒,亚克隆到表达载体pET28b(+)的SalⅠ-Hind... 目的:获得重庆猪源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强毒株CD18株fedA基因表达产物。方法:根据GenBank中的fedA基因序列设计引物,从重庆猪源EHEC强毒株CD18株基因组中经PCR扩增目的片段,克隆到pUC19质粒,亚克隆到表达载体pET28b(+)的SalⅠ-HindⅢ位点后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经IPTG诱导表达,Ni柱法纯化,SDS-PAGE及Western印迹检验表达产物。结果:CD18株fedA与文献报道的fedA的序列同源性为99.3%,推导的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为98.7%,表达产物在50~100mmol/L咪唑洗脱时出峰,SDS-PAGE显示其相对分子质量20000,Western印迹证明该蛋白条带能与分子标记蛋白His6抗体发生特异反应。结论:克隆到猪源EHECCD18株fedA基因,并在大肠杆菌中得到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源肠出血性大肠杆菌 fedA基因 克隆 表达 猪水肿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