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羧化不全骨钙素与雄性动物生殖关系研究进展
1
作者 张新科 朱雪丹 +4 位作者 陈云 刘松柏 王明明 李思琪 张守全 《畜牧与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6-141,共6页
骨钙素(OCN)是一种由成骨细胞分泌的多肽类激素,有羧化和未完全羧化两种结构。现已证明OCN是通过其体内代谢活性形式羧化不全骨钙素(uOCN)在体内多个系统发挥内分泌功能,例如它对葡萄糖和能量代谢、雄性动物生殖能力和大脑生长发育等均... 骨钙素(OCN)是一种由成骨细胞分泌的多肽类激素,有羧化和未完全羧化两种结构。现已证明OCN是通过其体内代谢活性形式羧化不全骨钙素(uOCN)在体内多个系统发挥内分泌功能,例如它对葡萄糖和能量代谢、雄性动物生殖能力和大脑生长发育等均具有调控作用。研究表明uOCN可以通过胰岛素、维生素D介导途径和下丘脑-垂体-性腺轴促进动物睾丸间质细胞生成并分泌睾酮,从而提升雄性动物的生殖能力。因此,对uOCN与雄性动物生殖关系进行综述可为更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不仅有助于研究如何提升雄性动物生殖能力,还可以避免滥用药物对动物自身造成的伤害。本文主要围绕OCN的产生、OCN的结构和OCN有利于睾丸间质细胞产生睾酮的功能及其相关机制进行综述,旨在为人类与动物的生殖健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钙素 成骨细胞 生殖 睾酮
下载PDF
25-羟基胆钙化醇在雄性动物生殖中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陈云 张新科 +5 位作者 刘松柏 宋文静 孙宠博 陈瑶 陈昕怡 张守全 《中国畜禽种业》 2024年第8期69-75,共7页
25-羟基胆钙化醇是维生素D_(3)经肝胆羟化后的代谢产物,被称为活性维生素D_(3)。维生素D不仅在调节钙磷代谢中起重要作用,而且对动物体内激素合成及动物生殖也有显著影响。作为维生素D在体内的主要代谢产物,25-羟基胆钙化醇在雄性动物... 25-羟基胆钙化醇是维生素D_(3)经肝胆羟化后的代谢产物,被称为活性维生素D_(3)。维生素D不仅在调节钙磷代谢中起重要作用,而且对动物体内激素合成及动物生殖也有显著影响。作为维生素D在体内的主要代谢产物,25-羟基胆钙化醇在雄性动物生殖方面的作用逐渐引起重视。该文主要就25-羟基胆钙化醇与维生素D的关系、通过相关代谢酶和受体发挥作用、调控雄激素合成和分泌以及提高精液质量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揭示25-羟基胆钙化醇提高雄性动物生殖能力的机制,为推进其在畜牧业生产中的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羟基胆钙化醇 维生素D 雄性动物 生殖 雄激素
下载PDF
动物源抗菌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3
作者 董锐 曾芳 +5 位作者 赵成成 方玉航 吴珍芳 刘德武 郑恩琴 李紫聪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4-87,共4页
抗菌肽作为生物体内一类具有广谱抗菌活性的多肽是宿主非特异性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在动物体先天性免疫系统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抗菌肽不仅具有抗细菌、真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及抗肿瘤作用,同时又具有不易产生耐药性等优点,被普... 抗菌肽作为生物体内一类具有广谱抗菌活性的多肽是宿主非特异性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在动物体先天性免疫系统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抗菌肽不仅具有抗细菌、真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及抗肿瘤作用,同时又具有不易产生耐药性等优点,被普遍认为是抗生素的理想替代品,在生物医药、农业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文章综述了动物源抗菌肽的作用机制和分类情况,重点介绍了哺乳动物中已发现的抗菌肽及其研究和应用情况,并对其未来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肽 作用机制 研究进展 哺乳动物 畜牧业
原文传递
哺乳动物乳腺发育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王雯竞 吴霄 +2 位作者 臧旭鹏 吴珍芳 李紫聪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37-143,共7页
乳腺是哺乳动物特有器官之一,其发育可分为胚胎期、青春期、妊娠期、哺乳期和退化期共5个阶段,发育过程主要受激素、生长因子及细胞因子等调控。乳腺发育主要在出生后,青春期经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雌激素(estrogen,E)和胰岛... 乳腺是哺乳动物特有器官之一,其发育可分为胚胎期、青春期、妊娠期、哺乳期和退化期共5个阶段,发育过程主要受激素、生长因子及细胞因子等调控。乳腺发育主要在出生后,青春期经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雌激素(estrogen,E)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IGF1)等调控启动分支形态发生;妊娠期及哺乳期由孕激素(progesterone,P)和催乳素(prolactin,PRL)共同作用产生腺泡并分泌乳汁;退化期则由断奶启动退化过程,腺体重塑至妊娠前状态。乳腺功能主要是通过产生和分泌乳汁以维持初生幼畜正常发育,研究乳腺发育调控机制对畜牧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小鼠为例介绍其乳腺发育过程及发育调控机制,并阐述研究乳腺发育及人工调控乳腺发育对畜牧生产的深刻意义,为后期进一步研究乳腺发育和初乳形成提供一定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哺乳动物 乳腺 调控机制 初乳
下载PDF
猪精液冷冻保存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5
作者 谢言射 徐志谦 +3 位作者 蔡更元 吴珍芳 洪林君 黄思秀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78-83,共6页
目前,中国生猪养殖主要利用新鲜精液人工授精繁殖为主,但鲜精体外保存时间较短且精子质量下降较快,极大地影响了公猪精液的利用效率。为了降低冷冻过程中猪精子损伤、提高精子解冻后活力和受精能力,国内外科研工作者对精液稀释液、解冻... 目前,中国生猪养殖主要利用新鲜精液人工授精繁殖为主,但鲜精体外保存时间较短且精子质量下降较快,极大地影响了公猪精液的利用效率。为了降低冷冻过程中猪精子损伤、提高精子解冻后活力和受精能力,国内外科研工作者对精液稀释液、解冻剂、冷冻程序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该文主要介绍了猪精液冷冻保存技术的发展简况、影响猪精液冷冻过程精子质量的因素、猪精液稀释液的机理,综述了猪精液冷冻保存的研究进展,旨在为相关研究以及生产实际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液 冷冻保存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哺乳动物子宫腔胞外囊泡的组分及功能研究进展
6
作者 高威 周臣 洪林君 《现代畜牧兽医》 2019年第6期53-59,共7页
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EVs)是细胞间通讯的一种媒介,包含两个大亚类-微泡和外泌体。胞外囊泡能选择性地包裹着脂质、蛋白质、mRNAs、miRNAs以及DNA等物质,可以远距离的运输到靶细胞,通过调控靶细胞的转录、翻译等来影响细胞... 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EVs)是细胞间通讯的一种媒介,包含两个大亚类-微泡和外泌体。胞外囊泡能选择性地包裹着脂质、蛋白质、mRNAs、miRNAs以及DNA等物质,可以远距离的运输到靶细胞,通过调控靶细胞的转录、翻译等来影响细胞的功能。哺乳动物子宫腔液中含有丰富的胞外囊泡,它们对精子获能,胚胎与母体子宫间的相互识别以及胚胎附植都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对子宫腔液中胞外囊泡的组分及其在胚胎附植过程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哺乳动物 子宫 胞外囊泡 胚胎
下载PDF
人参复合多糖提高猪圆环病毒疫苗免疫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孙加节 蒋勇 +1 位作者 习欠云 张永亮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734-738,共5页
为探索人参复合多糖(GPS)对仔猪的免疫调节作用,本研究以哺乳仔猪为研究对象,选取7日龄的哺乳仔猪8窝,随机分成4组,每组2窝,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00 mg/kg、200 mg/kg和400 mg/kg GPS,在PCV2灭活疫苗接种仔猪后第7 d、14 d、28 d、42 d... 为探索人参复合多糖(GPS)对仔猪的免疫调节作用,本研究以哺乳仔猪为研究对象,选取7日龄的哺乳仔猪8窝,随机分成4组,每组2窝,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00 mg/kg、200 mg/kg和400 mg/kg GPS,在PCV2灭活疫苗接种仔猪后第7 d、14 d、28 d、42 d和56 d,采用ELISA方法测定仔猪血清中PCV2抗体、SOD、GSH-Px和MDA含量,采用荧光定量RT-PCR法测定仔猪血液白细胞中IL-6和TNF-α的m RNA表达水平。结果表明,添加200 mg/kg GPS可以显著提高仔猪血清中PCV2抗体水平(p<0.05)。添加200 mg/kg和400 mg/kg GPS组除第7 d外,在其余检测时间点均显著促进仔猪血液白细胞中TNF-α和IL-6的m RNA表达水平(p<0.05)。添加200 mg/kg GPS 42 d时能够显著提高仔猪血清中GSH-Px的活性(p<0.05),猪血清中MDA的含量在第14 d、42 d和56 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本实验研究表明合适剂量GPS对PCV2疫苗的免疫效果具有明显的增强作用,同时增强抗氧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仔猪 人参复合多糖 猪圆环病毒2型疫苗 免疫
下载PDF
猪生殖细胞特异性基因Sohlh1及启动子的研究
8
作者 刘凯 刘国乾 +3 位作者 曹亚鸽 卫恒习 李莉 张守全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2-58,共7页
【目的】探究猪生殖细胞特异性基因在幼年和成年各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子遗传进化特点,及其启动子的核心区域和特异性调控区间.【方法】通过RT-PCR验证猪不同时期不同组织基因的表达情况,通过生物软件分析其分子遗传进化特点,构建启动... 【目的】探究猪生殖细胞特异性基因在幼年和成年各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子遗传进化特点,及其启动子的核心区域和特异性调控区间.【方法】通过RT-PCR验证猪不同时期不同组织基因的表达情况,通过生物软件分析其分子遗传进化特点,构建启动子验证载体,通过双荧光素酶分析基因启动子的核心区域和特异性调控区间.【结果】基因在仔猪与成年猪睾丸和仔猪卵巢中都有表达,在成年猪卵巢不表达;通过多个物种进化分析基因随着脊椎动物从低等到高等的演变也在进化;通过双荧光素酶分析构建的启动子验证载体,猪Sohlh1基因的启动子的核心区域在78bp附近,特异性调控区间在771-2981bp之间.【结论】基于基因的进化分析,作为试验动物模型,猪可能更优于啮齿类动物,其组织特异性表达可能主要通过其启动子特异性调控区间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hlh1 启动子 遗传进化 验证载体 双荧光素酶
下载PDF
美系杜洛克种猪体尺性状遗传参数估计及其与生长性状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庄站伟 付帝生 +5 位作者 丁荣荣 杨明 李绍云 吴珍芳 杨杰 郑恩琴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7期121-125,共5页
通过对杜洛克种猪体尺性状进行遗传参数估计,并评估其与生长性状之间的关系,为目标群体的遗传评估奠定基础。利用SAS软件对影响各性状的非遗传因素(场、年季和性别)进行固定效应分析,利用DMU软件和动物模型REML方法估计体长(BL)、体高(... 通过对杜洛克种猪体尺性状进行遗传参数估计,并评估其与生长性状之间的关系,为目标群体的遗传评估奠定基础。利用SAS软件对影响各性状的非遗传因素(场、年季和性别)进行固定效应分析,利用DMU软件和动物模型REML方法估计体长(BL)、体高(BH)和管围(CC)的加性遗传方差,计算各性状的遗传力,并估计体尺性状与达100 kg体重日龄(AGE)、100 kg体重活体背膘厚(BF)和30~100 kg料重比(FCR)的遗传和表型相关。结果表明,场、年季和性别效应对各性状影响均达显著水平;BL、BH和CC的遗传力估计值分别为0.274、0.352和0.160;窝效应值变化范围介于0.184~0.221之间;体尺性状间遗传和表型相关变化范围分别为0.552~0.674、0.100~0.568;体尺与生长性状的遗传和表型相关的变化范围分别为-0.411~0.083、-0.333~0.039,在杜洛克种猪育种中,可通过对体尺性状的间接选择来加快杜洛克种猪生长性状的遗传改良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尺性状 生长性状 遗传相关 育种 遗传改良
下载PDF
基因组选择一步法理论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0
作者 潘荣杨 张哲 +3 位作者 高宁 陈赞谋 李加琪 张豪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9期124-131,共8页
基因组选择(Genomic selection,GS)是一种新兴的畜禽遗传评定方法,较传统方法有明显优势,近十几年来成为畜禽遗传评定研究热点。但基因分型成本较高,实际育种过程中不可能对所有个体进行基因型检测,致使某些经济价值较小物种实施GS受限... 基因组选择(Genomic selection,GS)是一种新兴的畜禽遗传评定方法,较传统方法有明显优势,近十几年来成为畜禽遗传评定研究热点。但基因分型成本较高,实际育种过程中不可能对所有个体进行基因型检测,致使某些经济价值较小物种实施GS受限。一步法(Single step procedure)有效解决了这个问题。一步法既能将全基因组遗传标记用于畜禽遗传评定,又能将未经基因分型的个体全部纳入遗传评定模型,在猪、鸡等群体的基因组选择中应用备受关注。介绍了基因组选择一步法的原理,综述了其应用效果及相关问题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组选择 遗传评定 一步法
下载PDF
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在猪上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晓峰 汤飞 +4 位作者 李紫聪 刘德武 吴珍芳 蔡更元 郑恩琴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1-76,293,共7页
CRISPR/Cas9(clustered regulator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CRISPR-associated protein 9)系统在活细胞中能精确有效地进行基因组编辑,被广泛应用在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中。相比原有的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as9基因编辑... CRISPR/Cas9(clustered regulator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CRISPR-associated protein 9)系统在活细胞中能精确有效地进行基因组编辑,被广泛应用在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中。相比原有的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程序简易、操作方便灵活,极大简化了遗传工程的操作,提高了基因编辑效率。文章回顾了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历程,阐述了其作用机制及在哺乳动物猪上的应用。通过sgRNA的设计原理、作用机制对CRISPR/Cas9技术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试图提高其打靶效率,降低脱靶效应,为优化CRISPR/Cas9的设计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ISPR/Cas9 sgRNA 打靶效率 脱靶效应
原文传递
定时输精技术对经产大约克夏母猪产仔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高凤磊 吴俊辉 +4 位作者 翁士乔 李莉 田见晖 张守全 卫恒习 《今日养猪业》 2019年第4期40-43,共4页
为探讨定时输精技术对母猪产仔性能的影响,本研究比较了浙江某猪场精准定时输精(FTAI)和常规人工授精(AI)的分娩纯种大约克夏母猪的产仔性能,并分析了不同授精技术下母猪胎次对产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精准定时输精能够降低不同胎次... 为探讨定时输精技术对母猪产仔性能的影响,本研究比较了浙江某猪场精准定时输精(FTAI)和常规人工授精(AI)的分娩纯种大约克夏母猪的产仔性能,并分析了不同授精技术下母猪胎次对产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精准定时输精能够降低不同胎次母猪产仔性能之间的差异,具有改善母猪“二胎综合征”的作用,具有促进2~6胎纯种大约克夏母猪的产仔性能的作用,而如何降低死胎数和弱仔数是定时输精技术亟待研究和改进的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约克夏母猪 产仔性能 定时输精 输精技术 人工授精 授精技术 综合征 纯种
下载PDF
抗菌肽的研究及其应用进展 被引量:14
13
作者 方玉航 陈树溢 +3 位作者 耿倩 黄卫玲 黄晓灵 曾芳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9-12,共4页
抗菌肽是一类来源于多种生物的小分子多肽,研究证实其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对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和癌细胞等均具有生物活性,同时具有不易产生耐药性等优点,近年来抗菌肽的功能及应用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文章就抗菌肽结构、生物... 抗菌肽是一类来源于多种生物的小分子多肽,研究证实其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对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和癌细胞等均具有生物活性,同时具有不易产生耐药性等优点,近年来抗菌肽的功能及应用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文章就抗菌肽结构、生物学功能、抗菌机理及在医药、食品和畜牧等行业的应用进行了总结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肽 结构 生物学功能 抗菌机理 应用
原文传递
家畜肠道微生物代谢组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4
作者 叶勇 全建平 +5 位作者 吴杰 周身娉 郑恩琴 吴珍芳 杨杰 徐铮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8,共8页
家畜肠道微生物群落之间、微生物与宿主之间不断相互作用,形成动物肠道内复杂的微生物生态环境。肠道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对维持家畜正常生长发育、营养代谢、繁殖性能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微生物-脑-肠轴是中枢神经系统和肠道微生物之... 家畜肠道微生物群落之间、微生物与宿主之间不断相互作用,形成动物肠道内复杂的微生物生态环境。肠道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对维持家畜正常生长发育、营养代谢、繁殖性能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微生物-脑-肠轴是中枢神经系统和肠道微生物之间的双向调节渠道。利用代谢组学对微生物代谢物进行检测能对微生物多样性分析数据进行补充,从而进一步揭示肠道微生物与宿主之间相互作用关系。该文综述了家畜肠道微生物代谢物的种类、代谢组学在肠道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以及肠道微生物代谢物对家畜动物的影响等内容,有助于了解微生物代谢物与家畜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研究的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微生物 代谢组 微生物-脑-肠轴 家畜
下载PDF
转基因动植物生物反应器研究进展及应用现状 被引量:4
15
作者 廖莎 李国玲 +1 位作者 吴珍芳 李紫聪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11期126-136,共11页
转基因动植物作为生物反应器,有完善的真核表达系统,可以为多种外源蛋白提供正确的翻译后修饰,表达具有生物活性的外源蛋白,可以应用于人或动物的疾病治疗及预防,因其具有成本低、产出高、产品珍贵且需求高的特点而具有广阔的商业前景... 转基因动植物作为生物反应器,有完善的真核表达系统,可以为多种外源蛋白提供正确的翻译后修饰,表达具有生物活性的外源蛋白,可以应用于人或动物的疾病治疗及预防,因其具有成本低、产出高、产品珍贵且需求高的特点而具有广阔的商业前景。目前,转基因动植物生物反应器研究领域已经取得多项成果与突破,以此生产的蛋白制品也有部分被权威机构批准上市应用,还有许多未上市的研究成果已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为产业化发展做准备。动植物生物反应器已成为重组药用蛋白生产的新趋势。综述了转基因植物和转基因动物作为生物反应器生产重组蛋白的研究进展及应用现状,介绍了生物反应器类型、生产的蛋白种类、已获批应用的动植物生物反应器,讨论了利用动植物生物反应器生产外源蛋白的意义及存在的问题,对其研究及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动植物 生物反应器 药用蛋白 产业化 应用
下载PDF
非洲猪瘟的致病机理及其防控措施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6
作者 顾馨 高春起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31-35,167,共6页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一种高患病率、高死亡率的接触性生猪传染病,自2018年传入我国以来,对我国生猪行业造成毁灭性打击。文章分别就非洲猪瘟病毒的特征、发病机理及其可能传播途径进行分析,并探讨生产管理层面有效防控...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一种高患病率、高死亡率的接触性生猪传染病,自2018年传入我国以来,对我国生猪行业造成毁灭性打击。文章分别就非洲猪瘟病毒的特征、发病机理及其可能传播途径进行分析,并探讨生产管理层面有效防控该疾病的措施,以期减少非洲猪瘟的传播,进而为加快推进生猪复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猪瘟(ASF) 病毒特征 致病机理 生产与管理 防控
原文传递
猪伪狂犬病排毒情况与gE、gB抗体之间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段 王磊 +4 位作者 梁鹏帅 张乐宜 刘燕玲 徐峥 宋长绪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6期103-109,共7页
采集猪伪狂犬病野毒阳性场和阴险场各阶段猪群的血清、乳汁、唾液等样品,用ELISA检测血清gE和gB抗体水平,结果显示,阳性场gE总阳性率为56.7%,其中只有哺乳母猪和1周龄仔猪群的gE呈阴性,6~24周龄猪群gE阳性率从52.9%上升至100%,经产和后... 采集猪伪狂犬病野毒阳性场和阴险场各阶段猪群的血清、乳汁、唾液等样品,用ELISA检测血清gE和gB抗体水平,结果显示,阳性场gE总阳性率为56.7%,其中只有哺乳母猪和1周龄仔猪群的gE呈阴性,6~24周龄猪群gE阳性率从52.9%上升至100%,经产和后备母猪群阳性率高达90%~100%;gB总体阳性率为88.8%,母猪群和公猪阳性率达100%,从1周龄仔猪阳性率100%逐渐降至10周龄育肥猪的40%,之后又快速升高到100%。阴性场gE阴性,gB总体阳性率为38.9%,2~12周龄猪群的gB逐渐转阴,14~20周龄猪群阳性率在20%~75%之间,母猪和公猪群gB阳性率达100%。用RT-PCR检测样品中的核酸,阳性场中脐带血的阳性率最高、达到80%,之后是初乳、为33.3%,其他拭子样品带毒率较低、0.55%~6.21%不等,阴性场样品均未扩增出gE基因片段。研究结果说明,阳性场与阴性场相比,PRV带毒、排毒途径多样,以母猪垂直传播为主,PRV排毒不仅与gE抗体存在相关性,还对母源抗体和免疫抗体产生干扰,表现在母源抗体和免疫消退期gE和gB抗体异常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V 排毒 干扰 gE/gB抗体
下载PDF
以“引导式小组教学”为导向的动物遗传育种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杰 郑恩琴 付晓兰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138-140,共3页
动物遗传育种学是高等农业院校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方向硕士研究生的重要专业课程之一。笔者对动物科学专业大三及以上年级本科生、动物遗传育种方向在读及毕业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及访谈,分析当前动物遗传育种学课程授课模式存在的问题,... 动物遗传育种学是高等农业院校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方向硕士研究生的重要专业课程之一。笔者对动物科学专业大三及以上年级本科生、动物遗传育种方向在读及毕业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及访谈,分析当前动物遗传育种学课程授课模式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教学情况提出"引导式小组教学"课堂模式。该教学模式突出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核心地位,重构师生关系,实现育种理论、实验操作和生产实践三者的有机结合;同时进一步完善课程考核评价机制,为切实提高动物遗传育种学授课质量,培养德才兼备高素质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人才提供有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遗传育种学 引导式小组教学 专业课程 现状 教学改革
原文传递
猪肉中四种系水力测定方法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颢 郑恩琴 +8 位作者 王塑天 辛海云 姚泽锴 李宝红 王莹 胡斌 程蕾燕 李剑豪 孟繁明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3年第2期46-51,共6页
探究四种方法测定猪肉系水力的差异,结合实际操作对系水力的测定方法进行改进及评价,为猪肉系水力及肉品质鉴定方法提供理论依据。利用农业部标准NY/T 1333-2007中提到测定系水力的四种方法,使用压力法、离心法、滴水损失和蒸煮损失对10... 探究四种方法测定猪肉系水力的差异,结合实际操作对系水力的测定方法进行改进及评价,为猪肉系水力及肉品质鉴定方法提供理论依据。利用农业部标准NY/T 1333-2007中提到测定系水力的四种方法,使用压力法、离心法、滴水损失和蒸煮损失对100多份新鲜猪肉样品进行平行测定,将肉内水分含量(直接干燥法)作为评价系水力的第五个指标,通过公式计算每一份样品不同方法测定出的系水力,对比分析不同方法差异。结果表明,与其他几种方法相比,滴水损失法的误差最小,平均损失率为1.984%;压力法测定的平均值为68.377%,离心法和压力法计算公式相同,平均值为65.098%,但离心法的变异系数是几种方法中最大的,达到了10.633%;蒸煮法测定的平均值为66.888%,水分含量的平均值为68.022%,与压力法测定的均值相近。该研究发现,滴水损失受人为因素的影响最小,但适合肉品质相差较大时的测定;肉内水分含量可以在生产上替代压力法和离心法,但其耗时较长;在市场上可以使用蒸煮法进行肉质的初步鉴别,蒸煮法速度较快,方便消费者品尝以更直观的感受肉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水力 肉质 评价体系
下载PDF
基于微课的猪生产学实验课程混合教学研究
20
作者 郑恩琴 洪林君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9年第34期119-120,共2页
微课形象直观、资源多样、情境真实、使用方便,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微课与传统实验教学相结合的混合教学能够丰富课程教学形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视野,加深学生和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 微课形象直观、资源多样、情境真实、使用方便,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微课与传统实验教学相结合的混合教学能够丰富课程教学形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视野,加深学生和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课 猪生产学 实验课 混合教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