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南地区番木瓜环斑病毒和畸型花叶病毒调查鉴定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肖火根 真冈哲夫 骆学海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52-53,共2页
调查鉴定了广州、南宁、厦门和福州市番木瓜病毒病病原种类,发现都是由番木瓜环斑病毒引起的,未发现番木瓜畸型花叶病毒。
关键词 番木瓜 环斑病毒 畸型花叶病毒 病毒病
下载PDF
广东兰花病毒病的鉴定和检测研究 被引量:30
2
作者 肖火根 郑冠标 +1 位作者 张曙光 高乔婉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1期21-24,共4页
用建立的DAC-ELIsA法,检测了来自广东省7市18个兰场或兰圃的20种兰共159个感病兰花样本。建兰花叶病毒(CyMV)和齿兰环斑病毒(ORSV)以及CyMV和ORSV复合感染分别在40,26和6个样本中检测到,... 用建立的DAC-ELIsA法,检测了来自广东省7市18个兰场或兰圃的20种兰共159个感病兰花样本。建兰花叶病毒(CyMV)和齿兰环斑病毒(ORSV)以及CyMV和ORSV复合感染分别在40,26和6个样本中检测到,分别占所检测样品的25。2%,16.4%和3.8%,占所检测的20个兰种的50%(10/20),35%(7/20)和15%(3/20)。感染CyMV的兰种有墨兰、文心兰、大花惠兰(组培苗)、惠兰、石斛兰、硬叶吊兰、卡特兰、秋兰和万代兰;感染ORSV的兰种有墨兰、文心兰、大花惠兰(组培苗)、蝴蝶兰、五唇兰、毛兰和万代兰;混合感染CyMV和ORSV的兰种有文心兰、大花惠兰(组培苗)和万代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花 病毒病 检测 鉴定 广东
下载PDF
华南地区甘蔗黄叶病发生及甘蔗绵蚜传毒特性研究 被引量:20
3
作者 周国辉 李俊光 +2 位作者 许东林 沈万宽 邓海华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2023-2027,共5页
【目的】明确甘蔗黄叶病毒(sugarcane yellow leaf virus,SCYLV)在华南地区的发生与危害情况,检验华南地区甘蔗上普遍发生的甘蔗绵蚜的传毒特性。【方法】对华南地区多个甘蔗产区主要甘蔗品种黄叶病发生情况进行田间调查,采用RT-PCR技... 【目的】明确甘蔗黄叶病毒(sugarcane yellow leaf virus,SCYLV)在华南地区的发生与危害情况,检验华南地区甘蔗上普遍发生的甘蔗绵蚜的传毒特性。【方法】对华南地区多个甘蔗产区主要甘蔗品种黄叶病发生情况进行田间调查,采用RT-PCR技术扩增病毒CP基因并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分析,建立能够检出单头蚜虫及侵染早期未现症植株体内SCYLV的巢式RT-PCR检测技术,测定甘蔗绵蚜传毒寄主范围及传毒效率。【结果】华南地区果蔗和糖蔗均已受到SCYLV的侵染,大多田块病株零星分布,病株率0.5%~10%,但少数田块病株率超过80%。大多数SCYLV分离物CP基因核苷酸序列与SCYLV巴西分离物(SCYLV-B1)相应基因序列高度同源。甘蔗绵蚜除能在甘蔗植株间高效传播SCYLV外,还可将病毒传至高粱、水稻及玉米幼苗,但未能传至小麦和香蕉。【结论】SCYLV为近年自境外传入的甘蔗病毒病原,已在华南多个蔗区有分布,目前仅处于零星发生状态。首次证实甘蔗绵蚜是SCYLV传播媒介,能将病毒传至高粱、水稻和玉米等其它禾本科作物。SCYLV的潜在威胁应引起足够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黄叶病毒 甘蔗绵蚜 传毒介体
下载PDF
香蕉线条病毒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4
作者 费继锋 肖火根 +1 位作者 李华平 范怀忠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81-384,F003,共5页
关键词 香蕉线条病毒病 BSV 生物学特性 分子生物学 研究进展
下载PDF
香蕉束顶病毒株系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何自福 李华平 +1 位作者 肖火根 范怀忠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0-55,62,共7页
在广东香蕉束顶病株症状基本相同的情况下 ,在 8个产区分别随机采集 11~ 15个标样共 111个分离物 ,接种在香蕉苗上 ,其后又从 8个产区的分离物中各选取 1个代表分离物用于进行各项研究。寄主范围试验结果 ,这 8个代表分离物可分为能侵... 在广东香蕉束顶病株症状基本相同的情况下 ,在 8个产区分别随机采集 11~ 15个标样共 111个分离物 ,接种在香蕉苗上 ,其后又从 8个产区的分离物中各选取 1个代表分离物用于进行各项研究。寄主范围试验结果 ,这 8个代表分离物可分为能侵染粉蕉的 NSP株系 (以广州天河分离物为代表的 7个分离物 )和不能侵染粉蕉的 NS株系 (高州代表分离物 )。用 Eco RI对 8个毒源地的 111个分离物 DNA组分 1进行酶切分析 ,结果表明 :所有高州分离物共 15个和信宜分离物 14个中的 9个都可以被酶切 ,应属 NS株系 ;而其余 6个毒源地的所有分离物及信宜分离物中的另外 5个都不能被酶切 ,应属 NSP株系。在病害潜育期方面 ,2个株系在大蕉上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 ;在香蕉 4个品种上 ,2株系也存在较明显的差异 ,但其中有些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在病毒增殖、运转速度及病毒达到高浓度所需的时间上 ,2个株系也存在显著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束项病毒 株系 生物学特性 香蕉束顶病 酶切分析 病害潜育期
下载PDF
番木瓜环斑病毒PCR检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23
6
作者 肖火根 胡晋生 范怀忠 《中国病毒学》 CAS CSCD 2000年第4期367-372,共6页
建立了检测番木瓜环斑病毒 (PRV)的免疫捕捉 PCR (IC PCR)法、ELISA PCR法和巢式 PCR法 ,它们分别能从 10 - 4、10 - 7和 10 - 14 稀释度的番木瓜叶粗汁液 (所含鲜叶组织的量分别 0 .5ug、0 .5ng和 5× 10 - 6ng)中检测出PRV。
关键词 番木瓜环斑病毒 免疫捕捉-PCR法 检测技术
下载PDF
烟草花叶病毒株系鉴定研究进展 被引量:8
7
作者 付鸣佳 高乔婉 范怀忠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113-117,共5页
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MosaicVirus,TMV)具许多株系,国内外近十几年来主要在生物学、血清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方面进行株系鉴定的研究。文章就上述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并针对某些研究方面阐述了一些... 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MosaicVirus,TMV)具许多株系,国内外近十几年来主要在生物学、血清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方面进行株系鉴定的研究。文章就上述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并针对某些研究方面阐述了一些见解和评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花叶病毒 株系 株系鉴定
下载PDF
植物组织粗汁液中的番木瓜环斑病毒的ELISA检测技术 被引量:24
8
作者 肖火根 范怀忠 《中国病毒学》 CAS CSCD 1994年第3期249-255,共7页
本研究建立和改进了检测番木瓜和西葫芦组织粗汁液里的番木瓜环斑病毒(PRV)的DAC-ELISA法和Dot-ELISA法。用不同的ELISA方法来检测不同寄主植物粗汁液里的PRV,其所用的合适的制备粗汁液的缓冲液是不同... 本研究建立和改进了检测番木瓜和西葫芦组织粗汁液里的番木瓜环斑病毒(PRV)的DAC-ELISA法和Dot-ELISA法。用不同的ELISA方法来检测不同寄主植物粗汁液里的PRV,其所用的合适的制备粗汁液的缓冲液是不同的。用DAC-ELISA法检测西葫芦粗汁液时,以0.5mol/L磷酸盐缓冲液(pH7.5,内含0.1mol/L乙二胺四乙酸二钠)为宜;而检测番木瓜粗汁液时,则还要加入0.25mol/L脲。用Dot-ELISA法检测时,在上述磷酸盐缓冲液中加入2%聚乙烯吡咯烷铜能提高对西葫芦粗汁液的检测效果。应用合适的制备粗汁液的缓冲液,DAC-ELISA法和Dot-ELISA法的灵敏度分别提高到1/4096和1/1024(稀释度)。本研究还表明,影响DAC-ELISA法的定过测定的主要因素是粗汁液的稀释度和包被液(0.05mol/L碳酸盐缓冲液,pH9.6)的用过。在较高粗汁液稀释度和包被液的用量相同时,粗汁液里的病毒含量与DAC-ELISA法的OD492nm值呈真实的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木瓜 环斑病毒 ELISA 检测
下载PDF
香蕉束顶病毒PCR检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21
9
作者 肖火根 胡晋生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5-8,共4页
建立了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技术检测香蕉组织和单头蚜虫内的香蕉束顶病毒(BBTV),并报道了BBTV免疫捕捉PCR(IC-PCR)和直接结合PCR(DB-PCR)检测方法IC-PCR和DB-PCR分别能从4μ... 建立了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技术检测香蕉组织和单头蚜虫内的香蕉束顶病毒(BBTV),并报道了BBTV免疫捕捉PCR(IC-PCR)和直接结合PCR(DB-PCR)检测方法IC-PCR和DB-PCR分别能从4μg和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 束顶病毒 免疫捕捉PCR 直接结合PCR
下载PDF
香蕉试管苗黄瓜花叶病毒检疫检验技术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肖火根 高乔婉 +1 位作者 张曙光 王振中 《中国病毒学》 CAS CSCD 1995年第3期254-257,共4页
建立了香蕉试管苗黄瓜花叶病毒DAC-ELISA检测技术。应用0.1mol/L磷酸盐缓冲液(pH7.2,内含1%NaDIECA)作为样品制备缓冲液,检测灵敏度可达到1/5120(稀释度)。两年来检测了1287个样品,香... 建立了香蕉试管苗黄瓜花叶病毒DAC-ELISA检测技术。应用0.1mol/L磷酸盐缓冲液(pH7.2,内含1%NaDIECA)作为样品制备缓冲液,检测灵敏度可达到1/5120(稀释度)。两年来检测了1287个样品,香蕉试管苗生产繁殖材料的带毒率为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试管苗 黄瓜花叶病毒 检疫检验
下载PDF
番木瓜环斑病毒株系的生物学和血清学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肖火根 范怀忠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4年第3期50-54,共5页
本文对华南地区番木瓜环斑病毒(papayaRingspotvirus,PRV)的Ys、Vb和Sm3个株系和夏威夷HA5-1弱株系的生物学和血清学等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确证了PRV在华南地区至少有3个株系。在株系间亲缘... 本文对华南地区番木瓜环斑病毒(papayaRingspotvirus,PRV)的Ys、Vb和Sm3个株系和夏威夷HA5-1弱株系的生物学和血清学等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确证了PRV在华南地区至少有3个株系。在株系间亲缘关系方面,华南3个株系间的关系较密切,而与HA5-1株系的较疏远。在西葫芦植株体内增殖和运转方面,Sm株系病毒增殖和运转最快,在体内的浓度最高;Vb次之;Ys再次之;而HA5-1则更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木瓜 环斑病毒 株系 生物学
下载PDF
病毒在植物体内的运转 被引量:4
12
作者 肖火根 周国辉 范怀忠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82-287,共6页
关键词 植物病毒 细胞间转运 运动蛋白
下载PDF
番木瓜环斑病毒株系间交互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肖火根 范怀忠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64-171,共8页
本文进一步证明了番木瓜环斑病毒(PapayaRingspotVirus,PRV)株系间有交互保护作用,并首次研究了它的机理。保护株系不能完全阻止攻击株系侵入受保护的植株,也不能阻止攻击株系在植株体内的运转,但能抑制攻... 本文进一步证明了番木瓜环斑病毒(PapayaRingspotVirus,PRV)株系间有交互保护作用,并首次研究了它的机理。保护株系不能完全阻止攻击株系侵入受保护的植株,也不能阻止攻击株系在植株体内的运转,但能抑制攻击株系的增殖,PRV株系间的交互保护作用程度与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呈正相关,华南株系间的交互保护作用较强,能维持至少60天(在西葫芦苗上)或120天(在番木瓜苗上),而夏威夷HA5-1株系对华南各株系的保护作用较差,只能维持23天(在西葫芦苗上)或20-50天(在番木瓜苗上)。在亲缘关系较密切的华南株系间的交互保护作用程度则与保护株系病毒在植株体内运转和增殖速率、增植量大小呈正相关,而与攻击株系在植株内运转和增殖速率、增殖量大小呈负相关。上述结果表明,各个国家和地区在筛选或诱变筛选PRV弱株系及应用外壳蛋白的基因工程来防治番木瓜环斑病时,必须选用当地的优势株系或强株系,其效果较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木瓜 环斑病毒 交互保护作用
下载PDF
番木瓜环斑病毒株系、分子生物学及其防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4
作者 肖火根 范怀忠 《中国病毒学》 CAS CSCD 1996年第2期103-109,共7页
番木瓜环斑病毒株系、分子生物学及其防治研究进展肖火根,范怀忠(华南农业大学植物病毒研究室,广州510642)AdvancesofResearchontheStrains,MolecularBiologyandCont... 番木瓜环斑病毒株系、分子生物学及其防治研究进展肖火根,范怀忠(华南农业大学植物病毒研究室,广州510642)AdvancesofResearchontheStrains,MolecularBiologyandControlofPapayaRings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木瓜环斑病毒 分子生物学 番木瓜环斑病 防治
下载PDF
转基因植物乙肝食用疫苗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5
作者 周国辉 李华平 《药物生物技术》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43-245,共3页
文章参考了国内外近期文献,综述了转基因植物食用乙肝疫苗的研究进展,提出了存在问题及展望。
关键词 转基因植物 食用疫苗 研究进展 乙肝表面抗原
下载PDF
番木瓜耐环斑病毒病检测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饶雪琴 宋世文 +2 位作者 张曙光 范怀忠 归树樟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01年第1期66-70,共5页
用汁液磨擦接种法、局部枯斑法、间接ELISA法和过氧化物酶检测法研究了组培和杂交一代番木瓜对番木瓜环斑病毒(PRV)的耐病性。结果表明:前3种方法可以确定组培番木瓜的耐病性,第4种方法暂未能作出结论。
关键词 组织培养 番木瓜环班病毒 耐病性 检测方法
下载PDF
香蕉束顶病毒复制酶和黄瓜花叶病毒衣壳蛋白融合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1
17
作者 郑耘 李华平 +1 位作者 肖火根 范怀忠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8-21,共4页
利用重组PCR技术将香蕉束顶病毒的复制酶基因和黄瓜花叶病毒的衣壳蛋白基因融合重组,并与植物表达载体pBI121连接,构建了抗香蕉束顶病和香蕉花叶病的双价植物表达载体,通过冻融法转化载体入根癌农杆菌LBA4404,获得了工程农杆菌pBI121.F... 利用重组PCR技术将香蕉束顶病毒的复制酶基因和黄瓜花叶病毒的衣壳蛋白基因融合重组,并与植物表达载体pBI121连接,构建了抗香蕉束顶病和香蕉花叶病的双价植物表达载体,通过冻融法转化载体入根癌农杆菌LBA4404,获得了工程农杆菌pBI121.FBC,从而为培育抗病转基因香蕉品种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束顶病毒 黄瓜花叶病毒 融合基因
下载PDF
番木瓜环斑病毒弱株系保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肖火根 范怀忠 《中国病毒学》 CAS CSCD 1995年第2期155-160,共6页
本文报道了在番木瓜环斑病毒(PRV)弱株系保护作用中,保护接种与攻击接种的浓度,以及攻击接种的部位等因素对HA_(5-1)弱株系保护作用效果的影响结果。通过分析弱株系和强株系在保护接种后攻毒的植株体内的病毒浓度,表明... 本文报道了在番木瓜环斑病毒(PRV)弱株系保护作用中,保护接种与攻击接种的浓度,以及攻击接种的部位等因素对HA_(5-1)弱株系保护作用效果的影响结果。通过分析弱株系和强株系在保护接种后攻毒的植株体内的病毒浓度,表明HA_(5-1)弱株系对Sm株系的保护作用的崩溃是由于强株系在植株顶端叶片中的病毒浓度越来越高所致。本义还就PRV弱株系在田间的应用技术作了一些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木瓜环斑病毒 弱株系 交互保护作用 植物病毒
下载PDF
甘蔗杆状病毒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9
作者 蔡艳清 周国辉 《甘蔗糖业》 2005年第5期13-16,45,共5页
本文简述了甘蔗杆状病毒(Sugarcane bacilliform virus,SCBV)病的症状、检测方法、国外发生 的概况及诊断结果,并指出该病害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展望。
关键词 甘蔗 杆状病毒病 病毒检测 杆状病毒病 甘蔗 VIRUS 病害
下载PDF
香蕉束顶病毒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何自福 李华平 +1 位作者 肖火根 范怀忠 《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学报》 CAS 2000年第3期58-66,共9页
对香蕉束顶病毒核酸的性质、基因组的结构及其功能、病毒在寄主体内的复制机理、病毒的分类地位以及基因的体外表达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综述 。
关键词 香蕉束顶病毒 分子生物学 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