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煤渣-草炭基质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对城市污水的净化效果 被引量:65
1
作者 崔理华 朱夕珍 +1 位作者 骆世明 刘迎湖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4期597-600,共4页
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不但具有较高的水力负荷率 ( 5 4~ 6 4cm·d-1) ,而且对有机物和N、P都具有较高的去除效果 .其对化粪池出水中的COD、BOD5、NH4 + N和总P的去除率分别为 76 %~ 87% ,88%~92 % ,75 %~ 85 %和 77%~ 91% .处理... 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不但具有较高的水力负荷率 ( 5 4~ 6 4cm·d-1) ,而且对有机物和N、P都具有较高的去除效果 .其对化粪池出水中的COD、BOD5、NH4 + N和总P的去除率分别为 76 %~ 87% ,88%~92 % ,75 %~ 85 %和 77%~ 91% .处理出水中COD、BOD5、NH4 + N和总P的平均浓度分别小于 6 0、2 0、2 5和 2 .0mg·L-1.植物种植试验结果表明 ,种植风车草可提高氨氮、总N和总P的去除率 ,分别为 2 %~3 %、4%~ 6 %、10 %~ 14%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城市污水 风车草 净化效率
下载PDF
人工湿地基质磷吸附特性与其物理化学性质的关系 被引量:36
2
作者 崔理华 朱夕珍 骆世明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50-254,共5页
对9种垂直流人工湿地基质进行了对磷的等温吸附试验.结果表明,在溶液磷浓度为100-500mg/L条件下,9种基质中以草炭的吸附量为最高,达到2439.56mg/kg;砾石的吸附量最低,仅为188.67mg/kg;其余基质表现出高炉渣土〉高炉渣〉煤灰渣土〉耕层... 对9种垂直流人工湿地基质进行了对磷的等温吸附试验.结果表明,在溶液磷浓度为100-500mg/L条件下,9种基质中以草炭的吸附量为最高,达到2439.56mg/kg;砾石的吸附量最低,仅为188.67mg/kg;其余基质表现出高炉渣土〉高炉渣〉煤灰渣土〉耕层土〉煤灰渣〉中粗砂土〉中粗砂的规律.供试基质的容重和密度与磷吸附量呈极显著性负相关关系;基质的颗粒直径D80和不均匀系数K80与磷吸附量呈显著性正相关关系.基质的CEC、有机质、有效Fe和交换性Al的含量与磷吸附量呈极显著性正相关关系;pH值与磷吸附量呈极显著性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基质 吸附 物理-化学特性
下载PDF
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对污水磷的净化效果 被引量:73
3
作者 崔理华 朱夕珍 +1 位作者 骆世明 温晓露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13-17,共5页
用煤灰渣人工土壤和风车草组成的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对化粪池出水中总磷和无机磷的去除率分别达到75 %— 92 %和 73%— 92 % ,其处理出水中总磷和无机磷浓度大部分低于 1mg/L ,达到了城市污水二级生化处理的二级排放标准。垂直流煤灰渣... 用煤灰渣人工土壤和风车草组成的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对化粪池出水中总磷和无机磷的去除率分别达到75 %— 92 %和 73%— 92 % ,其处理出水中总磷和无机磷浓度大部分低于 1mg/L ,达到了城市污水二级生化处理的二级排放标准。垂直流煤灰渣人工湿地系统对磷的去除作用主要有 :物理作用、化学吸附与沉淀作用和微生物同化作用以及植物摄取等作用 ,其对化粪池出水中总磷的去除率分别为 2 2 .8%、5 0 %— 6 5 %和 1%—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 污水 净化效果 化粪池出水 废水处理 化粪池出水
下载PDF
多介质环境下木质素对化肥中N素迁移转化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李小建 王德汉 +2 位作者 张玉帅 黄细花 廖宗文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58-463,共6页
以木质素包膜复合肥为研究对象,通过淋溶、氨挥发和盆栽试验,系统研究了木质素包膜复合肥中N素在多介质环境(土壤、水体、大气和植物)下的迁移转化和积累,以及木质素对复合肥中N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木质素包膜肥的氨挥发量明显低于普通... 以木质素包膜复合肥为研究对象,通过淋溶、氨挥发和盆栽试验,系统研究了木质素包膜复合肥中N素在多介质环境(土壤、水体、大气和植物)下的迁移转化和积累,以及木质素对复合肥中N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木质素包膜肥的氨挥发量明显低于普通复合肥,降幅达5.3%~17.7%,氨挥发量占总施N量的0.2%左右。施用木质素包膜复合肥能显著减少青贮玉米中硝酸盐的积累(P<0.01),最大降幅达20.3%;木质素包膜复合肥中N素的淋溶损失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土壤中肥料的氨挥发符合零级动力学方程。研究认为,木质素能抑制土壤与肥料中N素的水解和硝化作用,调控土壤中矿质态N含量,减少N素的淋溶损失,对肥料中N素转化有很好的调控作用,木质素作为一种农业环境友好材料,应用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介质环境 木质素 N素 迁移转化 积累
下载PDF
两种复合人工湿地系统对东莞运河污水的净化效果 被引量:23
5
作者 崔理华 楼倩 +4 位作者 周显宏 刘胜利 谭晓辉 刘壮 李华兴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688-1692,共5页
复合人工湿地系统是将不同类型的人工湿地相组合,充分发挥各类型湿地特长,实现优势互补的一种更有效的污水净化系统。研究采用复合垂直流-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和复合垂直下行流人工湿地两种复合人工湿地系统对东莞运河的河道污水进行处理,... 复合人工湿地系统是将不同类型的人工湿地相组合,充分发挥各类型湿地特长,实现优势互补的一种更有效的污水净化系统。研究采用复合垂直流-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和复合垂直下行流人工湿地两种复合人工湿地系统对东莞运河的河道污水进行处理,分别监测了两套不同复合人工湿地系统第一、二级湿地单元的出水情况,研究了不同时间段和一定的水力负荷下复合人工湿地系统对河道污水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两种复合人工湿地系统的二级湿地单元出水各指标明显优于一级湿地单元,复合垂直流-水平潜流湿地对东莞运河污水COD、BOD5和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70.52%、69.21%和55.56%;复合垂直下行流湿地系统对TP的净化尤其突出,平均去除率达到72.62%,二级出水的质量浓度在0.10~0.60mg·L-1之间,对COD和BOD5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4.74%和60.63%。两种复合系统的出水浓度均达到《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标准。由此可见,两种复合人工湿地系统对各污染物去除效果明显优于单一的湿地系统,且更具稳定性和耐冲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垂直流-水平潜流 复合垂直下行流 净化效果 河道污水
下载PDF
生态塘-人工湿地-生态塘复合系统对城市河水中氮的去除效果 被引量:12
6
作者 郭建 栗志芬 +1 位作者 朱琼璐 崔理华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2期191-195,共5页
为对滇池流域重污染河流的治理探究出一套有效、实用污水处理方案,该试验通过中试规模的生态塘1—水平潜流人工湿地—生态塘2复合系统,在不同的水力停留时间(3 d,2 d,1 d)条件下对昆明市新运粮河水中氮的去除效果进行研究。研究表明:生... 为对滇池流域重污染河流的治理探究出一套有效、实用污水处理方案,该试验通过中试规模的生态塘1—水平潜流人工湿地—生态塘2复合系统,在不同的水力停留时间(3 d,2 d,1 d)条件下对昆明市新运粮河水中氮的去除效果进行研究。研究表明:生态塘1和生态塘2对河水中氮的处理都能保持良好的效果,且稳定性高,抗负荷能力强,总体上要优于人工湿地。其中,生态塘1在高负荷条件下的除氮效果最好,起到了蓄洪池、沉淀池等综合作用;生态塘2的处理效果表现稳定,保证了最终出水的水质,起到了生态塘和景观池的双重功效,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和景观效益;人工湿地对氮的处理效果较差,抗负荷能力较弱。在HRT为3 d、2 d和1 d条件下,复合系统对总氮(TN)的去除率分别为39.39%、25.26%、19.62%,对NH3-N的去除率分别为51.98%、29.14%、21.18%;对TN的处理均达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一级排放标准,对NH3-N的处理均达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二级排放标准;1 d宜作为复合系统运行的最佳HRT参数。生态塘1-水平潜流人工湿地-生态塘2复合系统对城市河水中氮的处理效果显著,可选择作为有效治理滇池流域重污染河流的工艺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 环境保护 生态塘 水平潜流人工湿地 水力停留时间
下载PDF
植物及其根系分泌物对污水净化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2
7
作者 刘雯 丘锦荣 +1 位作者 卫泽斌 吴启堂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71-976,共6页
为了弄清不同植物对污水的净化效率以及其根系分泌物对污水净化效果的影响,对植物根系分泌物与脱氮及COD去除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净化时间相同的情况下,茭白(Zizania cadaciflora)对污水COD的去除效果要好于美人蕉(Canna ... 为了弄清不同植物对污水的净化效率以及其根系分泌物对污水净化效果的影响,对植物根系分泌物与脱氮及COD去除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净化时间相同的情况下,茭白(Zizania cadaciflora)对污水COD的去除效果要好于美人蕉(Canna generalis),美人蕉对污水TN的去除率要高于茭白,系统中N去除主要依靠硝化-反硝化脱氮;美人蕉根系比茭白根系能分泌更多的溶解有机碳(DOC),这些可溶性的有机碳可以为污水中微生物提供碳源,有利于氮的反硝化去除,但同时也会增加出水COD的浓度。而茭白比美人蕉具有更强的硝化能力,可促进其硝化-反硝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系分泌物 污水处理 COD
下载PDF
城市污泥植物处理系统与污泥中转处理场建设 被引量:4
8
作者 王芳 吴启堂 +2 位作者 卫泽斌 丘锦荣 蒋成爱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309-1313,共5页
目前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利用的主要障碍是污泥中过多的水分和重金属,增加运输、处理成本,造成二次污染问题。文章首先回顾了城市污泥的主要处理处置方法及其特点;接着介绍了污泥农用的作用和限制;主要阐述了用污泥干化床同时种植重... 目前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利用的主要障碍是污泥中过多的水分和重金属,增加运输、处理成本,造成二次污染问题。文章首先回顾了城市污泥的主要处理处置方法及其特点;接着介绍了污泥农用的作用和限制;主要阐述了用污泥干化床同时种植重金属超富集植物、低累积作物或钾高累积植物,通过植物提取降低城市污泥重金属含量,同时生产植物产品,并使污泥干化和稳定化的城市污泥特种植物处理系统;最后,针对一种处理方法难以消化一个大城市全部污泥的现状,提出城市污泥中转处理场的设想,把植物处理系统、堆肥、太阳能干燥、有机肥和复合肥生产、建材制造等多项技术集成,建立城市污泥专用处理和集散基地,解决日益增多的城市污泥的处置问题。其成本应低于目前采用的填埋、焚烧、制砖等处理方法,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污泥 重金属 养分 植物分离 综合利用 中转处理场
下载PDF
垂直流-表面流复合人工湿地系统对污水的净化效果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刘雯 朱映川 +1 位作者 周遗品 崔理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4期10577-10579,10581,共4页
[目的]研究垂直流一表面流复合人工湿地系统对污水的净化效果。[方法]采用表面流湿地与垂直流湿地组合成的复合人工湿地系统对污水进行处理,研究该系统在水力停留时间分别为48、24、12、6h时对污水的净化效果。[结果]垂直流湿地对COD、... [目的]研究垂直流一表面流复合人工湿地系统对污水的净化效果。[方法]采用表面流湿地与垂直流湿地组合成的复合人工湿地系统对污水进行处理,研究该系统在水力停留时间分别为48、24、12、6h时对污水的净化效果。[结果]垂直流湿地对COD、BOD的去除率达52%以上,复合湿地系统对有机物的去除率随水力停留时间的增加而有所增加,对COD、BOD的去除率分别为62%~70%、60%~82%。表面流湿地在N的去除上起比较重要的作用,复合湿地系统对TN、NH4^+-N的去除率分别为23.5%-46.4%、42.85%~80.38%。垂直流湿地对,IP的去除效果明显好于表面流湿地,在不同配水条件下,复合湿地系统对TP的去除率达47.84~73.56%。[结论]垂直流一表面流复合人工湿地系统对污水的净化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流-垂直流 复合人工湿地系统 停留时间 净化效果
下载PDF
环境因子对植物-生物膜氧化沟去除氮磷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雯 丘锦荣 +3 位作者 卫泽斌 张建桃 汤仲恩 吴启堂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08-111,136,共5页
将生物膜处理工艺和漂浮栽培植物技术应用于氧化沟处理系统中,组成植物-生物膜氧化沟生态处理系统,通过其对生活污水的处理,考察了pH值、溶解氧(DO)、温度等环境因子对植物-生物膜氧化沟系统去除氮磷的影响。结果表明:系统中TP的去除率... 将生物膜处理工艺和漂浮栽培植物技术应用于氧化沟处理系统中,组成植物-生物膜氧化沟生态处理系统,通过其对生活污水的处理,考察了pH值、溶解氧(DO)、温度等环境因子对植物-生物膜氧化沟系统去除氮磷的影响。结果表明:系统中TP的去除率与pH值之间呈抛物线关系,当系统出水TP去除率达到最高时,其pH值为7.71,TP去除率随着pH值的升高而升高,TN的去除率与pH值的相关关系达到显著水平;DO在系统中一直保持较高的浓度,其最高浓度可达到5.6mg/L,与TP去除率的关系显著;另外,系统中污水氮磷的去除率与温度关系密切,其中NH4+-N的去除率与温度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温度对污水TN和TP的去除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因子 植物-生物膜氧化沟
下载PDF
人工湿地系统中磷净化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11
作者 朱文玲 崔理华 +1 位作者 朱夕珍 汤仲恩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B06期164-171,共8页
磷的过量排放引起了富营养化等环境问题,人工湿地作为一个优良的污水处理系统,能有效地去除污水中的磷,但人工湿地中磷的去除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不同系统的去除效率千差万别,文章从基质、植物、微生物、温度与季节、运行参数等六... 磷的过量排放引起了富营养化等环境问题,人工湿地作为一个优良的污水处理系统,能有效地去除污水中的磷,但人工湿地中磷的去除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不同系统的去除效率千差万别,文章从基质、植物、微生物、温度与季节、运行参数等六个方面综述了其对人工湿地除磷的影响,为科研工作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些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净化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垂直流-水平流复合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净化效果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文伟发 马磊 王梦男 《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1期23-28,共6页
就垂直流-水平流复合人工湿地系统对化粪池出水净化效果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力停留时间(Hydraulic retention time,HRT)分别为2和3 d时,复合系统对COD和BOD5的去除率最大.在HRT为3 d的前提下,复合系统对COD、BOD5、NH3-N... 就垂直流-水平流复合人工湿地系统对化粪池出水净化效果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力停留时间(Hydraulic retention time,HRT)分别为2和3 d时,复合系统对COD和BOD5的去除率最大.在HRT为3 d的前提下,复合系统对COD、BOD5、NH3-N的去除率与COD、BOD5、NH3-N负荷之间呈抛物线关系.3个复合系统中,VH1对COD和NH3-N的去除效果明显,达最大去除率时COD负荷为25.40 g/(m2.d)、NH3-N负荷为14.82g/(m2.d),当BOD5负荷分别达13.75 g/(m2.d)时,其对BOD5的去除率也达到最大;复合系统对COD、BOD5的去除率与气温之间呈抛物线关系,VH1对COD的去除效果明显,当气温为23.5℃时对COD的去除率最大,而当气温为21.1℃时,对BOD5的去除率最高;复合系统对NH3-N的去除率与气温之间呈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人工湿地 水力停留时间 环境因子 污染负荷
下载PDF
不同HRT条件下生态塘与人工湿地复合系统对受污染河水中TP的处理效果 被引量:6
13
作者 郭建 崔理华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19年第6期43-47,共5页
通过中试规模的生态塘1(EP1)-水平潜流人工湿地(HSFCW)-生态塘2(EP2)复合系统,在不同HRT(3,2,1 d)条件下对昆明市新运粮河水中总磷(TP)的去除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复合系统在HRT为3,2,1 d的条件下,对TP去除率分别为82.20%、57.32%、3... 通过中试规模的生态塘1(EP1)-水平潜流人工湿地(HSFCW)-生态塘2(EP2)复合系统,在不同HRT(3,2,1 d)条件下对昆明市新运粮河水中总磷(TP)的去除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复合系统在HRT为3,2,1 d的条件下,对TP去除率分别为82.20%、57.32%、34.45%,处理出水质量浓度分别为0.31,0.78,0.86 mg/L,均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标准(GB18918—2002)。系统对河水中TP的处理效果总体上随着HRT的延长而提高。在较长的HRT(3,2 d)条件下,人工湿地对TP的去除率要高于生态塘,在较短的HRT(1 d)条件下,生态塘对TP的去除率要高于人工湿地。在不同HRT条件下,生态塘对河水中TP的处理效果的稳定性要高于人工湿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塘 人工湿地 水力停留时间 总磷处理效果
下载PDF
几种人工湿地基质磷的吸附特性研究 被引量:37
14
作者 崔理华 朱夕珍 +2 位作者 骆世明 朱映川 马梅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894-898,共5页
选用9种人工湿地基质(包括3种人工土基质)进行了等温吸附试验。结果表明,在溶液浓度为100~500mgP·L-1条件下,试验所得结果均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并且用Langmuir方程的拟合效果要好于Freundlich方程。在9种基质... 选用9种人工湿地基质(包括3种人工土基质)进行了等温吸附试验。结果表明,在溶液浓度为100~500mgP·L-1条件下,试验所得结果均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并且用Langmuir方程的拟合效果要好于Freundlich方程。在9种基质中,最大吸附量以草炭最大,达到4242.48mg·kg-1土;中粗砂最小,仅为404.11mg·kg-1土,其余基质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依次是高炉渣人工土、高炉渣、煤灰渣、耕层土、煤灰渣人工土、中粗砂人工土和砾石。在溶液初始磷浓度为5mgP·L-1条件下,草炭对磷的吸附去除率最高,达到92.0%,砾石仅为3.1%,其余基质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依次为煤灰渣人工土(57.3%)、煤灰渣(55.7%)、耕层土(40.7%)、高炉渣人工土(24.1%)、高炉渣(20.6%)、中粗砂(18.9%)和中粗砂人工土(1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等温吸附 基质 吸附特性
下载PDF
含氮木质素作为尿素控释材料提高水稻、玉米氮肥利用率研究 被引量:18
15
作者 王德汉 朱兆华 +2 位作者 彭俊杰 林辉东 廖宗文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74-577,共4页
采用水稻、玉米盆栽试验及室内土壤培养试验方法,进行了利用含氮木质素作为尿素控释材料提高水稻、玉米氮肥利用率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等氮量条件下,与纯尿素处理比较,添加少量含氮木质素,不仅增产效果明显,而且能较大幅度地提高氮肥利... 采用水稻、玉米盆栽试验及室内土壤培养试验方法,进行了利用含氮木质素作为尿素控释材料提高水稻、玉米氮肥利用率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等氮量条件下,与纯尿素处理比较,添加少量含氮木质素,不仅增产效果明显,而且能较大幅度地提高氮肥利用率,减少氮素对生态环境污染。含氮木质素对尿素的增效作用机理在于它起到了类似脲酶抑制剂的作用,可使尿素水解延缓14d左右,显示出造纸工业木质素作为控释材料开发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氮木质素 尿素 控释材料 水稻 玉米 氮肥利用率 水稻 玉米 盆栽试验 室内土壤培养试验
下载PDF
生物滤池填料及工艺参数去除鸡粪堆肥臭气效果研究 被引量:24
16
作者 陆日明 王德汉 +2 位作者 项钱彬 陈广银 廖宗文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41-245,共5页
为探讨利用生物滤池法去除鸡粪堆肥臭气的可行性,对生物滤池的填料组合、填料层高度、填料初始含水率及停留时间进行了筛选,并考察了生物滤池对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去除情况。结果表明:生物滤池在处理鸡粪堆肥臭气过程中,以腐熟鸡粪堆... 为探讨利用生物滤池法去除鸡粪堆肥臭气的可行性,对生物滤池的填料组合、填料层高度、填料初始含水率及停留时间进行了筛选,并考察了生物滤池对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去除情况。结果表明:生物滤池在处理鸡粪堆肥臭气过程中,以腐熟鸡粪堆肥和树皮组成填料、填料层高度为50 cm、填料初始含水率为50%以及停留时间为90.0 s的处理效果最佳;处理前后臭气中VOCs的分析结果表明,生物滤池对堆肥臭气中VOCs有很好的去除效果,处理后的堆肥臭气中VOCs的种类和浓度较处理前明显减少;比较堆肥臭气中氨和VOCs的总浓度后发现,氨所占的比例高达98.70%,说明用氨浓度来表示容器式鸡粪堆肥的臭气浓度具有可行性。就地利用鸡粪堆肥及树皮组合作为生物滤池填料去除鸡粪堆肥过程中的臭气具有很好的去除效果,可以在工厂化鸡粪堆肥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滤池 鸡粪堆肥 臭气 VOCS
下载PDF
混合基质垂直流人工湿地净化废水效果 被引量:22
17
作者 朱文玲 崔理华 +2 位作者 朱夕珍 汤仲恩 余志敏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44-48,共5页
利用两种混合基质(蛭石+高炉渣、陶粒+高炉渣)构建模拟垂直流人工湿地处理化粪池出水,运行1a试验结果表明,蛭石+高炉渣基质对总鳞(TP)、总氮(TN)、NH4+-N、CODCr的去除效果要好于陶粒+高炉渣系统,而且其4个组合系统对TP、TN、CODcr、NH4... 利用两种混合基质(蛭石+高炉渣、陶粒+高炉渣)构建模拟垂直流人工湿地处理化粪池出水,运行1a试验结果表明,蛭石+高炉渣基质对总鳞(TP)、总氮(TN)、NH4+-N、CODCr的去除效果要好于陶粒+高炉渣系统,而且其4个组合系统对TP、TN、CODcr、NH4+-N去除率分别大于71%、2.5%、61%、65%;水力学负荷比污染物的去除率存在密切关系:CODcr、NH4+-N、TP在水力负荷较小(30.6cm/d)时的去除率比水力负荷61.2cm/d下高;而种植美人蕉的蛭石+高炉渣组合在水力负荷为30.6cm/d,停留时间为0.848d时的处理效果较好,其对NH4+-N、TP、CODcr的去除率分别为94.51%、89.13%、66.46%,均达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基质 人工湿地 垂直流 化粪池污水
下载PDF
木质素包膜尿素(LCU)的研制及其肥效试验 被引量:46
18
作者 王德汉 彭俊杰 廖宗文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85-188,共4页
利用工业木质素作为包膜材料对颗粒尿素进行包膜处理,制成一系列缓释尿素,并开展了玉米和菜心盆栽肥效试验。结果表明,在等养分与等重量施肥情况下,木质素包膜尿素处理的玉米和菜心生物量均高于普通尿素,而且施用木质素包膜尿素处理的... 利用工业木质素作为包膜材料对颗粒尿素进行包膜处理,制成一系列缓释尿素,并开展了玉米和菜心盆栽肥效试验。结果表明,在等养分与等重量施肥情况下,木质素包膜尿素处理的玉米和菜心生物量均高于普通尿素,而且施用木质素包膜尿素处理的两茬累积氮肥利用率也高于普通尿素处理,最高的氮肥利用率比普通尿素提高了12.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 包膜尿素 LCU 肥效试验 玉米 菜心
下载PDF
垂直流美人蕉模拟人工湿地对化粪池出水的净化效果 被引量:19
19
作者 朱夕珍 崔理华 +1 位作者 刘雯 刘怡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761-765,共5页
通过在3种不同基质上种植美人蕉,研究了垂直流美人蕉模拟人工湿地系统对化粪池出水的净化效果以及不同水力负荷对污水净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填料、不同水力负荷对污水中TP、COD、NH4+-N、BOD5的净化效果不同。由于美人蕉根系和... 通过在3种不同基质上种植美人蕉,研究了垂直流美人蕉模拟人工湿地系统对化粪池出水的净化效果以及不同水力负荷对污水净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填料、不同水力负荷对污水中TP、COD、NH4+-N、BOD5的净化效果不同。由于美人蕉根系和微生物的吸收与分解作用以及基质的吸附作用,种植美人蕉的人工湿地出水水质要比对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流 美人蕉 人工湿地 化粪池出水 净化效果 水力负荷
下载PDF
不同时期添加蘑菇渣对落叶堆肥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18
20
作者 陈广银 王德汉 +3 位作者 吴艳 项钱彬 刘承昊 李俊飞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1-86,共6页
研究不同时期添加蘑菇渣对落叶堆肥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堆肥降温期添加蘑菇渣有利于提高有机质的降解率,堆肥末期各处理有机质降解率分别为15.85%,10.17%,12.90%和15.16%;有利于吸收固定堆肥中的氨,减少氨的挥发,降低堆肥的pH值.在堆... 研究不同时期添加蘑菇渣对落叶堆肥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堆肥降温期添加蘑菇渣有利于提高有机质的降解率,堆肥末期各处理有机质降解率分别为15.85%,10.17%,12.90%和15.16%;有利于吸收固定堆肥中的氨,减少氨的挥发,降低堆肥的pH值.在堆肥初始一次性添加蘑菇渣,有利于堆肥总氮的积累,提高堆肥产品中胡敏酸和腐殖质含量,降低堆肥总氮损失率.在堆肥初始和降温期分次添加蘑菇渣有利于堆肥硝态氮的合成,富里酸的分解以及HA/FA的增加.在整个堆肥过程中,各处理HA和HA/FA均呈增加趋势,FA呈降低趋势,较好地反映了落叶堆肥的腐熟程度.在堆肥不同阶段添加蘑菇渣各有其优点,综合后认为在堆肥初始添加蘑菇渣的效果最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蘑菇渣 落叶堆肥 堆肥过程 降解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