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生物基复合材料的绿色疗愈办公空间设计研究
1
作者 麦泽桐 孙纪昕 易欣 《美与时代(创意)(上)》 2024年第9期111-115,共5页
本研究旨在通过绿植与生物基复合材料的创新融合应用,改善现代办公环境,实现对办公人员的生理与心理疗愈。通过分析绿植对办公环境的积极影响和绿植与生物基复合材料融合的优势,选择适合的绿植品种和生物基复合材料,进行办公家具设计和... 本研究旨在通过绿植与生物基复合材料的创新融合应用,改善现代办公环境,实现对办公人员的生理与心理疗愈。通过分析绿植对办公环境的积极影响和绿植与生物基复合材料融合的优势,选择适合的绿植品种和生物基复合材料,进行办公家具设计和空间布局的创新实践。研究表明,该融合设计可以明显净化空气,调节温湿度,美化环境,能满足员工的个性化需求,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为优化现代办公空间提供了较好的设计策略和技术路径,具有推动绿色建筑发展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植 生物基复合材料 办公环境 疗愈 设计
下载PDF
MXene基阻燃环氧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2
作者 于光 徐长安 高志强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1-58,共8页
为提升环氧(EP)树脂的阻燃性,首先采用三聚氰胺-甲醛预聚体(MF)原位功能化MXene纳米片制备了纳米阻燃填料(MF@MXene),随后将MF@MXene加入到EP树脂中,以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为固化剂,进一步研制了MXene基阻燃环氧复合材料。使用傅里... 为提升环氧(EP)树脂的阻燃性,首先采用三聚氰胺-甲醛预聚体(MF)原位功能化MXene纳米片制备了纳米阻燃填料(MF@MXene),随后将MF@MXene加入到EP树脂中,以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为固化剂,进一步研制了MXene基阻燃环氧复合材料。使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分析等手段分别表征了MXene和MF@MXene的化学结构、微观形貌和元素含量。采用拉伸试验机和锥形量热测试仪分别测试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结果表明,MF@MXene可以显著改善MXene在环氧树脂中的分散性并提升EP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当MF@MXene的添加质量分数为2.0%时,EP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高达82.5 MPa,相比纯EP提升了20.2%;其热释放率峰值、总热释放量、烟雾释放率峰值和总烟雾释放量分别下降了36.99%,10.31%,25.81%,3.97%,展现出优异的力学和阻燃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MXene 阻燃 复合材料 锥形量热
下载PDF
基于AIGC技术的古建筑室内场景一致性复原研究
3
作者 易欣 苏丽萍 +2 位作者 贾凡影 陈东 熊芷璇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9-95,共7页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基于人工智能的创成式生成(AIGC)技术在古建筑室内场景复原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本文探讨了AIGC技术在古建筑室内场景复原中的应用,以承德避暑山庄碧静堂为案例,重点研究了AIGC技术在确保视觉、风格、空间...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基于人工智能的创成式生成(AIGC)技术在古建筑室内场景复原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本文探讨了AIGC技术在古建筑室内场景复原中的应用,以承德避暑山庄碧静堂为案例,重点研究了AIGC技术在确保视觉、风格、空间及历史文化一致性控制中的有效性和应用策略。通过对相关历史文献的分析,结合现场考察和数字化建模,本研究构建并调试出古建筑室内场景复原专用的AIGC模型,实现了碧静堂内部场景的高度复原。研究发现,通过精确的数据训练和模型调整,AIGC技术能够有效复原消失和损毁的古建筑室内场景,为文化遗产保护和学术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工具。本研究不仅拓宽了AIGC技术在文化遗产领域的应用范围,也为今后相关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创成式生成(AIGC) 场景复原 文化遗产保护 数字化建模 虚拟现实 增强现实
下载PDF
密度对稻壳/聚氯乙烯发泡复合材料尺寸稳定性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邢志栋 徐俊杰 +3 位作者 欧荣贤 黄剑飞 易欣 郝笑龙 《木材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6-63,77,共9页
针对传统木塑复合材料(wood plastic composites,WPCs)密度大、尺寸稳定性差等问题,以稻壳和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PVC)为原料制备三种密度的稻壳/聚氯乙烯发泡复合材料(rice husk/polyvinyl chloride foamed composites,RHPC),... 针对传统木塑复合材料(wood plastic composites,WPCs)密度大、尺寸稳定性差等问题,以稻壳和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PVC)为原料制备三种密度的稻壳/聚氯乙烯发泡复合材料(rice husk/polyvinyl chloride foamed composites,RHPC),分别标记为RHPC-Ⅰ、RHPCⅡ、RHPC-Ⅲ,探究密度变化对RHPC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发泡程度的增加及密度的减小,RHPC的泡孔均匀程度有所降低。RHPC的线性热膨胀系数(coefficient of linear thermal expansion,CLTE)及吸水膨胀率均逐渐升高,且长度、宽度和厚度三个方向上的尺寸变化率均表现出各向异性;不同湿度和温度作用下的尺寸变化率表明湿度对RHPC尺寸的影响大于温度。RHPC-Ⅰ、RHPCⅡ、RHPC-Ⅲ的弯曲强度、弯曲模量和抗蠕变性能呈下降趋势;RHPC-Ⅱ由于均匀的泡孔结构呈现出最高的冲击强度和比冲击强度,分别为14.3 kJ/m2和19.9(k J·m^(-2))/(g·cm^(-3))。本研究为轻质高强WPCs的开发和拓宽其应用领域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壳/聚氯乙烯发泡复合材料 发泡 力学性能 尺寸稳定性 蠕变
下载PDF
石墨烯基TiO_(2)光催化产氢实验设计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威 张淑婷 +2 位作者 罗颖 庄彩新 倪春林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2-46,共5页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石墨烯基二氧化钛复合光催化材料,运用多种分析手段(TEM、XRD、FT-IR、BET及UV-Vis)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其光催化分解水产氢的活性,探讨了材料组成、结构与性能之间的相互影响。结果表明,片状石墨烯与在其表面生...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石墨烯基二氧化钛复合光催化材料,运用多种分析手段(TEM、XRD、FT-IR、BET及UV-Vis)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其光催化分解水产氢的活性,探讨了材料组成、结构与性能之间的相互影响。结果表明,片状石墨烯与在其表面生长的纳米TiO_(2)颗粒之间具有强烈的协同作用,不仅改善了光催化复合材料的比表面积,促进了活性组分的高度分散,并且提高了材料在可见光区域的响应强度,有效地阻止了光生电子和空穴的复合,大大提高了该复合材料的光催化产氢效率。当石墨烯含量为8%时的复合材料光解水产氢效果最好,产氢速率为120.59μmol·g^(-1)·h^(-1)。循环测试结果表明该复合材料具有很好的光催化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二氧化钛 光解水 产氢
下载PDF
基于控制容积干缩模型的X射线法测算木材含水率分布
6
作者 吕嘉莉 涂登云 +3 位作者 胡传双 王先菊 王清文 周桥芳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76-84,共9页
【目的】构建木材控制容积干缩模型,采用X射线法测量木材剖面密度,计算含水率分布,为科研和生产测定木材含水率及其分布提供技术支撑。【方法】将绝干前木材沿厚度方向划分控制容积,引入木材全干干缩率参数并依据木材干缩原理计算绝干... 【目的】构建木材控制容积干缩模型,采用X射线法测量木材剖面密度,计算含水率分布,为科研和生产测定木材含水率及其分布提供技术支撑。【方法】将绝干前木材沿厚度方向划分控制容积,引入木材全干干缩率参数并依据木材干缩原理计算绝干后木材控制容积厚度,利用木材剖面密度确定控制容积密度,完整构建求解绝干前木材控制容积含水率计算模型。模型中绝干前木材控制容积含水率、绝干后木材控制容积厚度和密度等变量高度耦合,通过开发迭代算法并在Matlab软件中编制计算程序求解以上变量,该算法以绝干后木材实际厚度为约束条件不断修正木材全干干缩率,有效避免因全干干缩率引入值与真实值偏差带来的计算误差。同时,开展毛白杨木材对流干燥试验,利用本研究方法测算不同干燥阶段木材含水率分布,并与木材实际平均含水率(称重法)以及假设木材厚度方向均匀干缩法测算的含水率分布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研究方法测算的木材平均含水率与称重法测量的木材平均含水率非常接近,二者相关系数的平方(R2)在0.9992以上。本研究方法与均匀干缩法相比,在FSP(纤维饱和点)以上时2种方法测算的木材含水率分布一致;在FSP以下时本研究方法测算的木材含水率在试件表层相对较低、芯层相对较高,芯、表层含水率梯度较大。木材分别干燥45、69和134 h时,本研究方法测算的芯、表层木材含水率差分别为22.61%、15.65%和5.58%,均匀干缩法测算的芯、表层含水率差分别为18.06%、11.51%和4.27%,2种方法的绝对偏差分别为4.55%、4.14%和1.34%,差异较明显。相比均匀干缩法,干燥时间为45、69和134 h时,本研究方法测算的木材含水率分布其精度分别提高3.80%、6.00%和4.04%。【结论】本研究构建的控制容积干缩模型充分考虑含水率分布引起的非均匀干缩,可弥补均匀干缩法假设木材均匀干缩的不足,提高木材含水率分布测算精度,为木材含水率分布的动态检测提供一种有效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缩模型 X射线法 含水率分布 控制容积 迭代计算
下载PDF
纤维粒径对荔枝修枝木/高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7
作者 陈世桓 周桥芳 +3 位作者 王先菊 云虹 胡传双 涂登云 《木材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5-43,共9页
为了解决荔枝修枝木的利用问题,以荔枝修枝木纤维和高密度聚乙烯为主要原料,采用挤出成型的方法制备荔枝修枝木/HDPE复合材料(LWPC)。采用热重法测定荔枝木的热稳定性,利用体式显微镜观察荔枝木纤维形态,分析荔枝木纤维粒径对LWPC性能... 为了解决荔枝修枝木的利用问题,以荔枝修枝木纤维和高密度聚乙烯为主要原料,采用挤出成型的方法制备荔枝修枝木/HDPE复合材料(LWPC)。采用热重法测定荔枝木的热稳定性,利用体式显微镜观察荔枝木纤维形态,分析荔枝木纤维粒径对LWPC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荔枝木纤维初始降解温度为255℃;随着荔枝木纤维粒径的减小,其长径比先增大后逐渐减小。在动态流变测试中,随着荔枝木纤维粒径的减小,LWPC熔体的平衡转矩和平衡剪切热先降低后升高,储能模量、损耗模量和复数黏度增加。在动态热机械测试中,随着荔枝木纤维粒径的减小,LWPC的储能模量、损耗模量逐渐增大。LWPC的密度、吸水率、弯曲及拉伸性能呈现增大趋势,吸水厚度膨胀率则呈减小趋势。综合考虑LWPC的加工流变性能和物理力学性能,宜选用粒径<300μm的荔枝木纤维,制得LWPC的弯曲强度、弯曲模量最高分别为31.11 MPa、2.91 GPa,达到GB/T 24137—2009《木塑装饰板》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木 木纤维粒径 木塑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流变性能
下载PDF
一种多孔氮掺杂生物炭的制备及对四环素吸附性能--创新型实验设计
8
作者 张声森 许传毅 +3 位作者 高琼芝 刘英菊 杨乐敏 倪春林 《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99-505,共7页
为了拓展农业院校应用化学和材料化学专业高年级学生的学科视野,提高化学实验课程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通过科教融合,设计了一个创新性实验—利用汉麻废弃物制备多孔氮掺杂生物炭及对四环素吸附性能。实验内容包括氮掺杂多孔生物... 为了拓展农业院校应用化学和材料化学专业高年级学生的学科视野,提高化学实验课程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通过科教融合,设计了一个创新性实验—利用汉麻废弃物制备多孔氮掺杂生物炭及对四环素吸附性能。实验内容包括氮掺杂多孔生物炭的制备、形貌结构和性质表征、吸附性能和稳定性的测试以及吸附动力学拟合与机理探索等。该实验具有化学、材料学与农业科学和生物科学相结合的特点,创新性强、操作简便,可供同类高校的同行借鉴。将农林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的科研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可以突出专业特色,提升化学类专业学生的科技创新思维、环境保护意识和综合实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麻废弃物 吸附材料 多孔生物炭 有机污染物 创新实验教学
原文传递
木塑空心柱轴压力学性能试验与有限元分析
9
作者 高飞 李俞谕 +3 位作者 何文辉 郝笑龙 欧荣贤 王清文 《木材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0-48,共9页
为探究木塑复合材料用作低密度装配式建筑承重柱的可行性,通过材性测试和轴压试验评估共挤出木塑空心柱的轴压力学性能,并利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模拟探究木塑空心柱壁厚、长细比和内置薄壁圆钢管壁厚对其极限承载力、变形能力和破坏... 为探究木塑复合材料用作低密度装配式建筑承重柱的可行性,通过材性测试和轴压试验评估共挤出木塑空心柱的轴压力学性能,并利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模拟探究木塑空心柱壁厚、长细比和内置薄壁圆钢管壁厚对其极限承载力、变形能力和破坏模式的影响。模拟分析结果与试验测试数据高度一致,验证了模拟方法的有效性。试验研究表明,木塑空心柱主要通过局部压溃破坏,并表现出明显的弹塑性阶段。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增加壁厚能提高木塑空心柱的初始刚度和极限承载力,其中8 mm厚度在成本、重量及承载能力方面具有最佳性价比。随着长细比的增加,木塑空心柱的承载力和刚度逐渐降低,破坏模式也从强度破坏转向失稳破坏。内置3 mm薄壁钢管显著增强了木塑空心柱的承载力和延性,其力学性能能够满足建筑对抗压承重构件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塑空心柱 轴压力学性能 有限元分析 载荷-位移关系 极限承载力
下载PDF
不同灰分生物质炭对红壤理化特性与微生物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简秀梅 陈学濡 +3 位作者 刘富豪 杜衍红 付小燕 蒋恩臣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82-291,共10页
为探讨不同灰分含量的生物质炭对酸性红壤特性和微生物特性的协同影响,采用盆栽试验,添加1%~10%土壤质量的高灰分稻壳炭(RHC)和低灰分油茶壳炭(COSC),以无添加为对照,50 d后测定土壤含水率、pH值和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以及... 为探讨不同灰分含量的生物质炭对酸性红壤特性和微生物特性的协同影响,采用盆栽试验,添加1%~10%土壤质量的高灰分稻壳炭(RHC)和低灰分油茶壳炭(COSC),以无添加为对照,50 d后测定土壤含水率、pH值和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以及土壤微生物群落数量、微生物量碳含量和微生物活性。结果表明,添加1%~10%的RHC和COSC,土壤含水率由15.54%增加至17.47%~28.28%,pH值由5.40提高至7.05~7.75,其中,10%RHC处理土壤的含水率显著(p<0.05)提高81.98%,pH值显著提高43.52%。酸性红壤的营养元素随RHC添加量的增加而提高,10%RHC处理土壤的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显著增加84.83%、70.47%和595.57%,COSC添加对土壤碱解氮含量有负相关影响,使其降低14.65%~29.27%。微生物群落数量随RHC、COSC添加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5%RHC处理对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影响显著,分别增长了1040.05%、715.00%和713.59%;5%COSC处理对土壤真菌数量影响显著,增长了1265.00%。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和微生物活性均随RHC和COSC添加量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5%COSC处理对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影响显著,较对照组增长了11倍,5%RHC处理对微生物活性影响显著,较对照组增加了60.50%。因此,适量添加高灰分稻壳炭改良红壤,可协同改良土壤理化特性、增加微生物群落数量和微生物活性。本研究结果可为高灰分生物质炭改良酸性土壤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 生物质炭 理化特性 微生物特性 高灰分 含氧官能团
下载PDF
可见光响应TiO_(2)改性g-C_(3)N_(4)异质结光催化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威 张淑婷 +1 位作者 卢秋莹 张家杰 《微纳电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064-1070,共7页
采用热聚合法结合溶胶法制备了TiO_(2)改性g-C_(3)N_(4)异质结光催化材料。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仪(XRD)、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仪以及光致发光(PL)光谱仪等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其对有机染料亚甲基蓝(MB)溶液... 采用热聚合法结合溶胶法制备了TiO_(2)改性g-C_(3)N_(4)异质结光催化材料。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仪(XRD)、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仪以及光致发光(PL)光谱仪等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其对有机染料亚甲基蓝(MB)溶液的光催化降解活性。结果表明,TiO_(2)颗粒分布在g-C_(3)N_(4)的片层表面与其形成稳固的异质结结构,g-C_(3)N_(4)和TiO_(2)之间具有强烈的协同作用,提高了光催化材料在可见光区域的响应强度,并且有效地阻止了光催化材料中光生电子和空穴的复合,大大提高了催化剂的光催化反应效率。在可见光照射下,3.0 g g-C_(3)N_(4)制备的异质结复合材料对MB的降解率可达90.3%,与纯g-C_(3)N_(4)相比光催化性能有显著提高。循环测试表明该异质结光催化材料具有很好的光催化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光响应 二氧化钛(TiO_(2)) 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 异质结 光催化
原文传递
不同载体的TiO_(2)光催化剂降解亚甲基蓝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郭景华 张文芳 +2 位作者 张彧涵 胡紫婉 简秀梅 《广州化工》 CAS 2022年第14期49-54,共6页
分别以活性炭(AC)和色氨酸(L-Trp)作为两种不同类型载体,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得TiO_(2)/AC和TiO_(2)/L-Trp光催化剂,比较了两种载体对亚甲基蓝(MB)吸附和光降解反应的性能影响,分析了其反应机理,并对光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分析。实验结果表明... 分别以活性炭(AC)和色氨酸(L-Trp)作为两种不同类型载体,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得TiO_(2)/AC和TiO_(2)/L-Trp光催化剂,比较了两种载体对亚甲基蓝(MB)吸附和光降解反应的性能影响,分析了其反应机理,并对光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分析。实验结果表明,TiO_(2)/AC和TiO_(2)/L-Trp的最优煅烧温度均为550℃,最优用量均为1 g/L。表征结果表明,TiO_(2)/AC和TiO_(2)/L-Trp均负载了以锐钛矿型存在的TiO_(2),TiO_(2)/AC比表面积大于TiO_(2)/L-Trp。动力学拟合结果表明TiO_(2)/AC和TiO_(2)/L-Trp光催化剂光降解MB受其扩散步骤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 TiO_(2) 活性炭 色氨酸 亚甲基蓝 动力学
下载PDF
生物质理化特性与热解动力学参数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少能 张蔚男 +3 位作者 吴嵘泰 庞锡明 杨铭飞 简秀梅 《广州化工》 CAS 2022年第22期138-142,共5页
以10、20和30℃/min的升温速率对油茶壳、玉米秸秆、汉麻秸秆和稻壳展开热解特性分析,采用CR法、FWO法和KAS法研究其热解动力学过程,并利用Pearson相关系数研究其理化组成与不同升温速率下的热解特性和热动力学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以10、20和30℃/min的升温速率对油茶壳、玉米秸秆、汉麻秸秆和稻壳展开热解特性分析,采用CR法、FWO法和KAS法研究其热解动力学过程,并利用Pearson相关系数研究其理化组成与不同升温速率下的热解特性和热动力学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CR法计算的四种生物质平均活化能远低于FWO法和KAS法;Pearson相关性结果表明,C含量显著影响挥发分含量,O含量显著影响样品残重率,固定碳含量显著影响FWO法和KAS法计算的热解平均活化能,灰分与挥发分含量均显著影响生物炭的产率和低位热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林生物质 活化能 热解特性 热解动力学 Pearson相关分析
下载PDF
重组竹表面涂饰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钟成龙 侯贤锋 +3 位作者 卓光武 高振忠 涂登云 胡传双 《竹子学报》 2023年第2期41-47,共7页
【目的】重组竹作为近年来的新型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物理力学性能和机械加工性能,应用于家具、建筑等多个行业。由于使用环境复杂且竹质材料有吸湿膨胀等特性,又经常处于高温高湿和微生物繁杂的条件下,材料耐久度和物理性能降低。探究... 【目的】重组竹作为近年来的新型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物理力学性能和机械加工性能,应用于家具、建筑等多个行业。由于使用环境复杂且竹质材料有吸湿膨胀等特性,又经常处于高温高湿和微生物繁杂的条件下,材料耐久度和物理性能降低。探究重组竹表面涂饰工艺对漆膜性能的影响,有助于解决重组竹材料在复杂环境下导致材料耐久度和物理性能降低的问题。【方法】通过探究不同工艺条件下重组竹涂饰后漆膜性能的变化,主要研究涂饰工艺过程中砂光工艺、聚氨酯底漆涂布量、硝基漆面漆涂布量、干燥条件以及硝基漆面漆涂布次数对漆膜性能的影响。【结果】重组竹初期表面先用180目砂纸再用320目砂纸砂光;聚氨酯底漆涂布量为120 g·m^(-2);中间层硝基漆涂布量250 g·m^(-2)基础上,硝基漆面漆涂布量为150 g·m^(-2),涂布1次,漆膜附着力为1级、硬度为2H、耐磨性等级为1级、光泽度为70.6、耐水蒸气等级为2级。【结论】探明了重组竹初期砂光工艺、聚氨酯底漆涂布量、硝基漆面漆涂布量、干燥条件以及硝基漆面漆涂布次数的变化对漆膜性能都有很大影响,其中最佳的涂饰工艺为:用180目砂纸砂光重组竹表面再用320目砂纸砂光,刷涂120 g·m^(-2)的聚氨酯漆后进行室温干燥1 h,320目砂纸轻磨表面刷涂250 g·m^(-2)中间层硝基漆室温干燥48 h,320目砂纸轻磨表面刷涂150 g·m^(-2)硝基漆面漆,室温干燥48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竹 涂饰 漆膜性能
下载PDF
多层夹芯结构木塑复合材料阻燃与力学性能 被引量:1
15
作者 郭雨佳 徐靖雯 +3 位作者 陈文礼 樊奇 孙理超 王清文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737-3745,共9页
针对传统膨胀石墨阻燃木塑复合材料(WPCs)阻燃剂添加量高、力学性能变差的问题,本文以杨木木粉(WF)、高密度聚乙烯(HDPE)、膨胀石墨(EG)与纳米二氧化硅(n-SiO_(2))为主要原料,通过层积热压工艺和结构优化设计制备了具有多层夹芯结构的... 针对传统膨胀石墨阻燃木塑复合材料(WPCs)阻燃剂添加量高、力学性能变差的问题,本文以杨木木粉(WF)、高密度聚乙烯(HDPE)、膨胀石墨(EG)与纳米二氧化硅(n-SiO_(2))为主要原料,通过层积热压工艺和结构优化设计制备了具有多层夹芯结构的阻燃增强木塑复合材料。采用锥形量热仪、垂直燃烧测试仪、极限氧指数(LOI)仪和万能力学试验机分别探究了单层、双层和三层夹芯结构对木塑复合材料阻燃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对照组(WPC-0),阻燃层中EG和增强层中n-SiO_(2)的含量分别为10%和5%时,双层和三层夹芯结构木塑复合材料的热释放速率和总热释放、烟释放速率和总烟释放均有显著降低,残余物质量明显提升。其中三层夹芯结构木塑复合材料(WPC-E3B)的LOI值由20.8%提高至30.6%,UL-94达到V-0级。此外,相较于WPC-0,WPC-E3B的冲击强度提升了61.9%,拉伸与弯曲强度分别提高了16.2%和1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塑复合材料 可膨胀石墨 纳米二氧化硅 夹芯结构 阻燃性能 力学性能
原文传递
压缩工艺和热处理对单侧表层压缩木涂饰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梓灵 涂登云 +4 位作者 周桥芳 朱志鹏 胡传双 王先菊 刘祥浩 《木材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5-81,共7页
以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板材为研究对象,以预热处理时间和压缩时间为变量制备单侧表层压缩木,并进行热处理减小回弹,采用水性UV漆对压缩表面进行涂饰处理后,评价其漆膜性能。结果表明:经过预热处理和延长压缩时间,试件剖面密度峰... 以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板材为研究对象,以预热处理时间和压缩时间为变量制备单侧表层压缩木,并进行热处理减小回弹,采用水性UV漆对压缩表面进行涂饰处理后,评价其漆膜性能。结果表明:经过预热处理和延长压缩时间,试件剖面密度峰值与压缩表面距离增大,表层密度减小;试件的漆膜抗落球冲击性能、漆膜附着力和漆膜硬度亦减小,压缩时间对漆膜耐磨性有显著影响;热处理未对单侧表层压缩木的漆膜性能产生不利影响。单侧表层压缩木的漆膜性能指标均达到GB/T 15036—2009《实木地板技术要求》中优等实木地板的等级要求。综合考虑涂饰性能和成本因素,建议设置预热处理时间为0 s(不预热处理),压缩时间为60 s时,制得试件的漆膜磨损量为0.1203 g,抗落球冲击压痕直径为10.155 mm,漆膜附着力和硬度分别为0级和4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表层压缩木 水性UV漆 剖面密度 涂饰性能
下载PDF
1株红树内生真菌高粱附球菌Epicoccum sorghinum的代谢产物及抗菌活性 被引量:2
17
作者 冯楠楠 李青青 +5 位作者 沐琦 林珊愉 刘圣权 李浩君 李春远 熊亚红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7-81,共5页
【目的】研究红树内生真菌高粱附球菌Epicoccum sorghinum L28的代谢产物及其抗真菌活性。【方法】柱层析分离纯化代谢产物,波谱技术鉴定结构;二倍稀释法测试代谢产物对小麦赤霉菌Fusarium graminearum和番茄枯萎菌F. oxysporum的最小... 【目的】研究红树内生真菌高粱附球菌Epicoccum sorghinum L28的代谢产物及其抗真菌活性。【方法】柱层析分离纯化代谢产物,波谱技术鉴定结构;二倍稀释法测试代谢产物对小麦赤霉菌Fusarium graminearum和番茄枯萎菌F. oxysporum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结果】分离鉴定出7-羟基-2,5-二甲基色原酮(化合物1)、Livistone A(化合物2)、Barceloneic acid A(化合物3)、Barceloneic lactone(化合物4)、2′-O-methylbarceloneate(化合物5)、Spirostaphylotrichin R(化合物6)、 Spirostaphylotrichin U(化合物7)、β-谷甾醇(化合物8)、β-胡萝卜苷(化合物9)和β-腺苷(化合物10)。化合物1能强烈抑制小麦赤霉菌和番茄枯萎菌的生长,MIC均为100μg/mL;化合物5对番茄枯萎菌的生长具有中等抑制作用,MIC为200μg/mL。【结论】化合物1和化合物5可作为相应抗菌农药先导化合物开展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 植物内生真菌 代谢产物 抗真菌活性 二倍稀释法
下载PDF
负载方式和负载体对TiO2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8
作者 孙嘉敏 张彧涵 +3 位作者 陈学濡 贺彬烜 蒋恩臣 简秀梅 《广州化工》 CAS 2020年第22期4-9,共6页
为了提高TiO2光催化性能和经济效益,本文综述了粉体烧结法、偶联剂法、溶胶凝胶法、水热法、化学气相沉积法等5种负载方式及活性炭、石墨烯、碳纳米管、蒙脱土、硅胶、壳聚糖等6种负载体的应用情况及其优缺点。综合分析表明,提高光催化... 为了提高TiO2光催化性能和经济效益,本文综述了粉体烧结法、偶联剂法、溶胶凝胶法、水热法、化学气相沉积法等5种负载方式及活性炭、石墨烯、碳纳米管、蒙脱土、硅胶、壳聚糖等6种负载体的应用情况及其优缺点。综合分析表明,提高光催化剂性能,应对负载方式和负载体进行优化,以达到催化效率的提高;提高光催化剂的经济效益,应从负载方式、负载体、负载效果等方面入手,寻求能快捷回收、复活条件简单且活性强的负载型光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 负载方式 TIO2 载体 氧化还原
下载PDF
具有荧光和抗菌双重功能的苦味酸吡啶季铵盐的制备综合实验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维 徐奕琳 +1 位作者 陈梓莹 倪春林 《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05-511,共7页
介绍了一项涉及苦味酸吡啶季铵盐制备与性能研究的综合性实验。以吡啶、苦味酸、4-溴苄基溴和碳酸钾等为原料,合成了苦味酸-4-溴苄基吡啶季铵盐([4BrBzPy][PIC]),利用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电喷雾质谱、粉末X-射线衍射和单晶X-射线... 介绍了一项涉及苦味酸吡啶季铵盐制备与性能研究的综合性实验。以吡啶、苦味酸、4-溴苄基溴和碳酸钾等为原料,合成了苦味酸-4-溴苄基吡啶季铵盐([4BrBzPy][PIC]),利用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电喷雾质谱、粉末X-射线衍射和单晶X-射线衍射技术进行了表征,并对其固态荧光和抗菌性能进行研究。该实验项目来源于科研,涵盖多个学科的知识点和实验操作技术,具有综合性和研究性,有利于增强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适用于应用化学、材料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和制药工程等本科专业综合实验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味酸季铵盐 固态荧光 抗菌 综合实验 能力培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