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突破智能运送技术瓶颈 智慧管控助农节本增效——专访华南农业大学电子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李震教授
1
作者 陈岚 陈心怡 李震 《广东科技》 2023年第1期26-33,共8页
广东的岭南特色水果大多种植在丘陵山地,果园坡度跨距大、行株距狭窄,受复杂的地形地貌影响,缺少适用的农机装备。果园物资运送主要依靠人工作业,而伴随着城镇化和老龄化的进程,山区的老人、妇女承担了从种植到收果的大部分工作。华南... 广东的岭南特色水果大多种植在丘陵山地,果园坡度跨距大、行株距狭窄,受复杂的地形地貌影响,缺少适用的农机装备。果园物资运送主要依靠人工作业,而伴随着城镇化和老龄化的进程,山区的老人、妇女承担了从种植到收果的大部分工作。华南农业大学电子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的李震教授,也是一名农村科技特派员,他投身山地果园管理机械和装备以及果园信息化技术研究多年,有力地推动了新型山地农机装备行业的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电子工程学院 农机装备 物资运送 华南农业大学 丘陵山地 智慧管控 人工作业
下载PDF
“百千万工程”背景下物联网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
2
作者 岳学军 李海锋 +5 位作者 蔡竹轩 李炫天 宋庆奎 周意 邓小玲 陈欣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7期13-16,共4页
在“百千万工程”的推动下,物联网技术课程内容的更新要求日益凸显。基于产学研的要求,结合“百千万工程”的背景下对物联网技术的传统课程进行改革,可以培养更多具备现代农业知识和技能的高素质人才,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为乡... 在“百千万工程”的推动下,物联网技术课程内容的更新要求日益凸显。基于产学研的要求,结合“百千万工程”的背景下对物联网技术的传统课程进行改革,可以培养更多具备现代农业知识和技能的高素质人才,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为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持。该文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探讨在“百千万工程”背景下物联网技术课程的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通过分析当前物联网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现状和华南农业大学的人才培养现状,该文提出具体的教改方案,包括确立教学目标、构建课程体系、设计实践教学环节等。同时,该文还探讨产学研结合的新模式,强调校企合作的重要性,并提出具体的合作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千万工程” 物联网技术 华南农业大学 改革创新 乡村振兴
下载PDF
人工智能背景下课程教学的转变——以p值概念为例
3
作者 王文博 孙道宗 《教育进展》 2025年第2期151-157,共7页
通过传授知识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课程教学乃至教育永恒不变宗旨。在人工智能技术浪潮下,知识传播手段的变革、知识体系结构的更新成为了新时期我国教育发展尤其是课程教学改革需要面对的机遇与挑战。为应对上述挑战,教师需要合... 通过传授知识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课程教学乃至教育永恒不变宗旨。在人工智能技术浪潮下,知识传播手段的变革、知识体系结构的更新成为了新时期我国教育发展尤其是课程教学改革需要面对的机遇与挑战。为应对上述挑战,教师需要合理使用人工智能工具,在课程教学设计上以“促进融合、加强理解”为指导原则,不断提升课程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一方面,通过跨学科交叉融合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跨学科的视野和融会贯通的思维方式,从而具备从不同学科的角度看待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教师的核心职责从信息层次的知识传授转变为理解层次的启发式探讨,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The enduring goal of curriculum teaching and education is to cultivate students’ problem-solving abilities through the dissemination of knowledge. In the wav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the transformation of knowledge dissemination methods and the updating of knowledge system structures present both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in China, particularly in the context of curriculum reform. To address these challenges, teachers need to effectively utiliz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ools, guided by the principles of “promoting integration and enhancing understanding” in curriculum design, in order to continually broaden and deepen the course content. On one hand, interdisciplinary teaching methods should be employed to foster students’ cross-disciplinary perspectives and integrative thinking, enabling them to view and solve problems from various academic angles. On the other hand, the core responsibility of teachers is shifting from the transmission of knowledge at the information level to heuristic discussions at the understanding level, with a focus on cultivating students’ critical thinking and innovative capabili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跨学科融合 教学改革 P值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智能传感器优化设计
4
作者 陈若恒 张智涵 《中国宽带》 2025年第2期91-93,共3页
随着传感器网络规模的扩大和数据处理需求的增长,如何高效地处理和优化数据成为关键问题。本文采用深度学习技术,解决传感器网络中的数据清洗、去噪、特征提取以及能效优化等问题。通过自适应传感器部署、数据传输路径优化和边缘计算与... 随着传感器网络规模的扩大和数据处理需求的增长,如何高效地处理和优化数据成为关键问题。本文采用深度学习技术,解决传感器网络中的数据清洗、去噪、特征提取以及能效优化等问题。通过自适应传感器部署、数据传输路径优化和边缘计算与云计算协同工作,本文提出了多种优化方法,以提升网络的实时性和处理能力。研究发现,深度学习能够有效提升数据处理效率、降低延迟并优化网络架构,尤其在延迟敏感型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此研究为智能传感器网络的设计与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并为未来基于深度学习的智能化网络优化提供了理论支持。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深度学习与其他智能技术的结合,以应对更加复杂的网络环境和应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智能传感器 网络数据处理
下载PDF
智慧农业课程专题研究型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5
作者 邓海东 杨小红 《科教文汇》 2025年第4期95-98,共4页
智慧农业课程是各农科院校新开设的专业选修课程,其目的就是引导新农科学生了解智慧农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拓宽专业视野,为培养服务于智慧农业的新农人才打下理论及实践基础。针对这样一门全新的、多领域、多种技术交叉融合的专业课程,... 智慧农业课程是各农科院校新开设的专业选修课程,其目的就是引导新农科学生了解智慧农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拓宽专业视野,为培养服务于智慧农业的新农人才打下理论及实践基础。针对这样一门全新的、多领域、多种技术交叉融合的专业课程,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和理念来提升教学效果,是目前智慧农业教育领域的热点研究课题。该文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为出发点,对智慧农业课程开展了以专题为导向的研究型创新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该论文的教学改革方法及成果能够为智慧农业类课程的创新型教学模式培育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型教学 智慧农业 教学方法
下载PDF
基于三维点云的群株生菜分割模型与鲜质量预测方法
6
作者 杨意 马术涛 +4 位作者 黄灿增 朱文鼎 张观康 刘厚诚 辜松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2-199,共8页
密集场景下群株生菜的有效分割与参数获取是植物工厂生长监测中的关键环节。针对群株生菜中个体生菜鲜质量提取问题,该研究提出一种利用实例分割模型提取个体生菜点云,再以深度学习点云算法预测个体鲜质量的方法。该方法以群株生菜为研... 密集场景下群株生菜的有效分割与参数获取是植物工厂生长监测中的关键环节。针对群株生菜中个体生菜鲜质量提取问题,该研究提出一种利用实例分割模型提取个体生菜点云,再以深度学习点云算法预测个体鲜质量的方法。该方法以群株生菜为研究对象,利用深度相机采集群株生菜俯视点云,将预处理后的点云数据输入实例分割模型Mask3D中训练,实现背景与生菜个体的实例分割,之后使用鲜质量预测网络预测个体生菜鲜质量。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实现了个体生菜点云的分割提取,无多检和漏检的情况。当交并比(intersection over union,IoU)阈值为0.75时,群株生菜点云实例分割的精确度为0.924,高于其他实例分割模型;鲜质量预测网络实现了直接通过深度学习处理点云数据,预测个体生菜鲜质量的目的,预测结果的决定系数R2值为0.90,均方根误差值为12.42 g,优于从点云中提取特征量,再回归预测鲜质量的传统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该研究预测生菜鲜质量的精度较高,为利用俯视单面点云提取群株生菜中个体生菜表型参数提供了一种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 实例分割 点云处理 回归预测 深度学习
下载PDF
基于改进Faster R-CNN的荔枝病虫害检测
7
作者 谢家兴 廖飞 +5 位作者 王卫星 高鹏 胡凯 吴佩文 邓钲奇 刘洪山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2-73,共12页
针对荔枝园复杂背景下荔枝小目标病虫害检测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Faster R-CNN的荔枝病虫害检测方法。以Faster R-CNN为基础,使用特征提取能力更优秀的Swin Transformer代替原有主干网络VGG16;通过特征金字塔网络(feature pyrami... 针对荔枝园复杂背景下荔枝小目标病虫害检测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Faster R-CNN的荔枝病虫害检测方法。以Faster R-CNN为基础,使用特征提取能力更优秀的Swin Transformer代替原有主干网络VGG16;通过特征金字塔网络(feature pyramid network, FPN)提升Faster R-CNN模型的多尺度特征融合能力,均衡提高每一类荔枝病虫害的识别精确率;引入感兴趣区域对齐(region of interest align, ROI Align)策略提升模型的候选框定位精度,进一步提升模型的整体检测效果。结果显示,改进后的模型平均精度均值达到92.76%,相较原始Faster R-CNN检测器提升了30.08百分点,在5类荔枝病虫害图像(藻斑病、炭疽病、煤烟病、毛毡病、叶瘿蚊)中的检测精度分别为93.05%、94.81%、96.57%、87.03%和92.34%,平均精度均值比SSD512、RetinaNet、EfficientDet-d0和YOLOv5s模型分别提高了20.50、5.70、13.08和3.26百分点。结果表明,改进后的Faster R-CNN模型能准确检测复杂背景下的荔枝病虫害目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为农作物病虫害快速、准确识别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 病虫害检测 Faster R-CNN Swin Transformer 多尺度特征融合
下载PDF
《信号与系统》课程中卷积法的探讨
8
作者 王文博 代芬 《教育进展》 2025年第3期85-92,共8页
工程实践限定了信号的因果性,物理可实现性要求系统满足因果性,因此系统分析通常隐含遵循因果律。同时,系统起初绝对静止是系统分析的另一个基本假设。基于这两个条件,结合具体案例,阐明初始条件的物理意义,揭示零状态响应概念的本质,... 工程实践限定了信号的因果性,物理可实现性要求系统满足因果性,因此系统分析通常隐含遵循因果律。同时,系统起初绝对静止是系统分析的另一个基本假设。基于这两个条件,结合具体案例,阐明初始条件的物理意义,揭示零状态响应概念的本质,并推导卷积分解方法的合理性。研究结果不仅丰富了相关理论内容,为教材编写提供了参考和补充,也对研究方法优化、课程思政设计和教学方法创新具有重要启示。Engineering practice constrains signals to causality, and physical realizability requires systems to adhere to causality, making causality an implicit assumption in system analysis. Additionally, the assumption of an initially quiescent system serves as another fundamental premise for system analysis. Based on these two conditions, this study, through specific cases, elucidates the physical significance of initial conditions, reveals the essence of the zero-state response, and derives the rationality of the convolution decomposition approach. The findings not only enrich relevant theoretical content and provide references and supplements for textbook development but also offer valuable insights for optimizing research methods, designing curriculum ideologies, and innovating teaching approach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时不变系统 因果性 初始状态 卷积法 线性常系数微分方程
下载PDF
基于改进语义分割与ORB-SLAM2的荔枝园特征提取方法研究
9
作者 周德靖 古梦婷 +1 位作者 何美谕 赖庭科 《南方农机》 2025年第9期13-19,共7页
【目的】补足三维重建时的遗漏特征,满足在荔枝园中进行实时场景点云提取与三维重建的需求。【方法】在ORB-SLAM2系统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多算法融合优化方法。在进行语义分割模型训练时,引入亮度自适应算法以降低随机曝光... 【目的】补足三维重建时的遗漏特征,满足在荔枝园中进行实时场景点云提取与三维重建的需求。【方法】在ORB-SLAM2系统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多算法融合优化方法。在进行语义分割模型训练时,引入亮度自适应算法以降低随机曝光造成的干扰;通过改进PSPNet以加强不同场景或对象类别之间语义分割的精度。【结果】融合优化算法后,其在果园中作业时的像素准确率为84.77%,交并比为84.59%,F1分数为79.89%,同时使得三维重建时对场景的点云特征提取平均数上升了21%,标准差与变异系数均有明显降低趋势。【结论】结合该优化算法的ORB-SLAM2系统加强了场景点云特征,尤其是各类别对象交界处的捕获效能,可有效应用在荔枝园的精确场景划分与场景重建时的细节优化需求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SLAM 点云提取 深度学习 PSPNet
下载PDF
《信号与系统》课程中叠加性与均匀性的探讨
10
作者 王文博 雷成友 《教育进展》 2025年第2期272-278,共7页
叠加性和均匀性是《信号与系统》课程中的核心概念,是理解线性特性和判断线性系统的基础。然而,现有教材中普遍缺乏具备叠加性但不具备均匀性,以及具备均匀性但不具备叠加性的具体实例。教学实验结果显示,学生对这两个概念的理解普遍存... 叠加性和均匀性是《信号与系统》课程中的核心概念,是理解线性特性和判断线性系统的基础。然而,现有教材中普遍缺乏具备叠加性但不具备均匀性,以及具备均匀性但不具备叠加性的具体实例。教学实验结果显示,学生对这两个概念的理解普遍存在不足。对叠加性和均匀性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证明了实数域内叠加性蕴含均匀性的结论,并构造了两类非线性系统实例。研究结果丰富了现有教材内容,提示教学过程中有必要加强探究性与启发式的讨论。Superposition and homogeneity are core concepts in the “Signals and Systems” course, forming the foundation for understanding linear properties and identifying linear systems. However, current textbooks generally lack specific examples that demonstrate systems possessing superposition but not homogeneity, or vice versa. Teaching experiments reveal a widespread deficiency in students’ comprehension of these two concepts.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uperposition and homogeneity, proving that superposition implies homogeneity in the real domain, and presents two types of nonlinear system examples. The findings supplement existing textbook content and highlight the need for inquiry-based, heuristic discussions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系统 叠加性 均匀性
下载PDF
基于改进蝙蝠算法和圆柱坐标系的农业无人机航迹规划 被引量:5
11
作者 吕石磊 范仁杰 +2 位作者 李震 陈嘉鸿 谢家兴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0-29,63,共11页
针对传统蝙蝠算法全局搜索能力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蝙蝠算法(IBA-FCS),通过设计脉冲变频策略、自适应局部搜索策略和变异机制,有效提升了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基于经典测试函数的寻优结果表明,与粒子群算法、传统蝙蝠算法和其他改... 针对传统蝙蝠算法全局搜索能力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蝙蝠算法(IBA-FCS),通过设计脉冲变频策略、自适应局部搜索策略和变异机制,有效提升了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基于经典测试函数的寻优结果表明,与粒子群算法、传统蝙蝠算法和其他改进蝙蝠算法相比,IBA-FCS算法具有更好的寻优性能。针对农业无人机的航迹规划问题,结合山地果园飞行环境的三维地形数据,构建了农业无人机安全航迹规划模型,设计了多因素约束的飞行成本函数;同时,将航迹规划模型的求解空间由笛卡尔坐标系变换到圆柱坐标系,进一步提升IBA-FCS算法的寻优效率,从而获取更好的航迹规划方案。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在具有不同数量障碍物的多个飞行任务中,IBA-FCS算法较传统蝙蝠算法的飞行成本函数适应度平均下降20.335 5%,并且基于圆柱坐标系的IBA-FCS算法求解的飞行成本函数适应度较基于笛卡尔坐标系的规划结果平均下降4.612 7%。实地场景实验结果表明,基于IBA-FCS算法的规划方案能够收敛于最优航迹,进一步验证了山地果园静态障碍环境下应用改进蝙蝠算法和圆柱坐标系进行农业无人机安全航迹规划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无人机 航迹规划 改进蝙蝠算法 圆柱坐标系
下载PDF
基于层次聚类的大学微课教学效果在线评估系统 被引量:2
12
作者 殷惠莉 《现代电子技术》 2021年第12期101-104,共4页
传统的大学微课教学效果评估系统缺乏自动优化的能力,导致评估数据聚类输入异常。为此,设计基于层次聚类的大学微课教学在线评估系统。在硬件上,设计并部署系统所需的存储架构,实现存储器的高可用性,在此基础上,从物理网络和虚拟网络两... 传统的大学微课教学效果评估系统缺乏自动优化的能力,导致评估数据聚类输入异常。为此,设计基于层次聚类的大学微课教学在线评估系统。在硬件上,设计并部署系统所需的存储架构,实现存储器的高可用性,在此基础上,从物理网络和虚拟网络两个方向设计校园网络环境,供系统各模块间通信交流;在软件上,采用层次聚类确定评估函数,获得高相关性的评估数据,在设计的评估指标系统管理基础上,实现大学微课教学效果的有效评估。测试结果表明,设计的基于层次聚类的大学微课教学效果在线评估系统数据敏感性高,能够自动判断数据迭代终止条件,评估结果质量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微课 教学效果 在线评估 层次聚类 系统设计 存储架构 网络环境 评估函数
下载PDF
远程实时智能精准喂养宠物系统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丽莹 束祖娜 +2 位作者 陈浩文 屈梦樊 谢家兴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23年第12期29-32,共4页
该文项目以树莓派为核心处理器,设计了一款精准喂养宠物的一体化系统,包括识别出粮部分、精准投喂部分以及移动端远程监测部分。识别出粮部分可采用2种模式,一是使用目标检测模型CNN进行识别喂粮,二是使用OPENMV搭载AprilTag追踪识别模... 该文项目以树莓派为核心处理器,设计了一款精准喂养宠物的一体化系统,包括识别出粮部分、精准投喂部分以及移动端远程监测部分。识别出粮部分可采用2种模式,一是使用目标检测模型CNN进行识别喂粮,二是使用OPENMV搭载AprilTag追踪识别模型进行识别,从而实现分别喂粮。精准投喂部分将多特征值线性回归和指数平滑法相结合,进行初步预测,监测回归,再预测,达成精确投喂。移动端远程监测部分通过物联网平台进行移动端开发,可实现远程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莓派 宠物喂养一体化 神经网络 精准投喂 物联网
下载PDF
基于树莓派的智能防疫门禁系统设计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颖兴 宣扬 +1 位作者 张俊豪 江浩亮 《信息技术与信息化》 2022年第5期209-212,共4页
设计了一种疫情下的公共场所出入口智能检测系统,代替工作人员的检测繁杂工作。系统主要功能有:佩戴口罩的检测、健康码扫描功能、语音播报、人体红外体温检测、舵机门闸开关控制、云端的信息存储传输和微信小程序的前端显示。其中口罩... 设计了一种疫情下的公共场所出入口智能检测系统,代替工作人员的检测繁杂工作。系统主要功能有:佩戴口罩的检测、健康码扫描功能、语音播报、人体红外体温检测、舵机门闸开关控制、云端的信息存储传输和微信小程序的前端显示。其中口罩佩戴检测通过树莓派运行 opencv 的口罩检测模型来实现,健康码扫描功能由 HT66F2390+openmv 实现,通过 openmv 扫描二维码信息,并将信息传输到 HT66F2390 进行健康码扫描结果判断,并把判断信息传到树莓派。语音播报由树莓派的音频功能直接输出(主要播报信息功能有,是否佩戴口罩,健康码是否为正常,体温是否正常等),人体体温检测由 HT66F2390 驱动红外体温模块实现,并判断体温是否超出正常值。云端信息的存储、传输和微信小程序的前端显示功能主要是通过树莓派实现,树莓派将所有检测结果传送到服务器,服务器对信息进行存储,微信小程序调用接口获取信息并进行前端展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encv口罩检测 人体红外体温检测 健康码识别 微信小程序
下载PDF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 被引量:3
15
作者 杨小红 王先菊 +1 位作者 吕红英 王念萍 《科教文汇》 2022年第19期75-77,共3页
在实践教学改革中,通过深入挖掘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构建科学的课程教学评价体系,在保证教学内容科学性、先进性和应用性的基础上将思政元素隐性渗透至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中,实现了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有机结合,全面... 在实践教学改革中,通过深入挖掘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构建科学的课程教学评价体系,在保证教学内容科学性、先进性和应用性的基础上将思政元素隐性渗透至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中,实现了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有机结合,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助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全面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物理实验 课程思政 教学改革
下载PDF
自动巡航草方格固沙机结构设计分析及试验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红军 廖滔 +3 位作者 张嘉谋 林子钧 尤德安 彭志锋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2-98,共7页
针对荒漠化治理对草方格固沙机的需求,提出了一种集底盘、开沟机构、草箱机构、插草机构、覆压沙机构、播种及洒水机构、升降机构与一体的多功能草方格固沙机。分析了“T+一”式草方格种植模式的优势,提出了自动巡航草方格固沙机整体结... 针对荒漠化治理对草方格固沙机的需求,提出了一种集底盘、开沟机构、草箱机构、插草机构、覆压沙机构、播种及洒水机构、升降机构与一体的多功能草方格固沙机。分析了“T+一”式草方格种植模式的优势,提出了自动巡航草方格固沙机整体结构方案,并对开沟机构、草箱机构、插草机构、覆压沙机构、播种及洒水机构、升降机构等关键组件的功能和结构进行了详细分析。应用三维建模软件建立虚拟机构模型,对推草和插草机构进行了运动仿真分析,并对整机进行了作业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各机构构件间无干涉,构件运动仿真轨迹符合功能要求,杆件尺寸参数设计合理,机器作业效率高,可有效保证草方格铺设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满足机械化固沙的要求,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和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漠治理 草方格固沙机 防风固沙 自动巡航
下载PDF
“微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
17
作者 周嘉灏 张明福 刘洪山 《南方农机》 2022年第9期175-179,共5页
“微电子技术基础”是高校电子科学与技术等专业的核心基础课,是从事微电子、集成电路等研究的重要理论支撑。为适应新时代“三全育人”教育理念要求,课程对人才培养方案重新进行了定位,从思政角度进行教学改革,以达到立德树人的目标。... “微电子技术基础”是高校电子科学与技术等专业的核心基础课,是从事微电子、集成电路等研究的重要理论支撑。为适应新时代“三全育人”教育理念要求,课程对人才培养方案重新进行了定位,从思政角度进行教学改革,以达到立德树人的目标。课题组在“微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改革的基础上,结合学生课程论文内容和调查问卷统计数据进行课程思政成效调研与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对专业课课程思政持积极的态度,认可课程思政的意义和效果。课题组总结教学改革实施效果,并提出相关建议,如创新教学形式、重视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的有机融合、提高学生对课程改革的认知和重视程度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高校 微电子 教学改革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18
作者 黄慧娴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 2022年第10期7-9,共3页
在新工科背景下,工科专业课程的教学模式需要不断地进行改革创新。而模拟电子技术实验作为模拟电子技术课程配套的实践教学课程,是工科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实践课程。如何对该门课程教学进行改革创新,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 在新工科背景下,工科专业课程的教学模式需要不断地进行改革创新。而模拟电子技术实验作为模拟电子技术课程配套的实践教学课程,是工科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实践课程。如何对该门课程教学进行改革创新,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教师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对此,本文以新工科背景下模拟电子技术实验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为切入点,针对当前模拟电子技术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从实验内容、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了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改革措施,以期通过本次教学改革有效改善当前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从而实践出一套更适合学生的教学体系,培养出更多具有扎实理论知识、丰富工程实践经验和创新思维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大学物理“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融入中华传统文化
19
作者 徐初东 熊万杰 谭穗妍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年第31期69-72,共4页
该文探索大学物理课程思政的教学模式改革,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切入点,以促进学生对物理知识的领悟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主线,在教学方法上将物理知识和传统文化相结合,有机融入思政元素,进而重构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内容,增强对文与... 该文探索大学物理课程思政的教学模式改革,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切入点,以促进学生对物理知识的领悟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主线,在教学方法上将物理知识和传统文化相结合,有机融入思政元素,进而重构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内容,增强对文与德的吸附作用,实现文、理、德的深度融合。通过挖掘大学物理的人文价值、提炼传统文化的科学价值,使课程承载思政、思政寓于课程,力求实现科学性、文学性和趣味性和谐统一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大学物理 中华传统文化
下载PDF
基于GNSS+IMU的草方格固沙机自动巡航控制系统 被引量:5
20
作者 林子钧 尤德安 +3 位作者 廖滔 张嘉谋 彭志锋 王红军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7-44,共8页
为了实现草方格固沙机的智能化工作,提出了一种基于GNSS+IMU的草方格固沙机自动巡航控制系统。系统以STM32F407VGT6作为主控芯片,将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和IMU(惯性测量单元)的位置、速度和航向角数据通过卡尔曼滤波算法融合,得到最... 为了实现草方格固沙机的智能化工作,提出了一种基于GNSS+IMU的草方格固沙机自动巡航控制系统。系统以STM32F407VGT6作为主控芯片,将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和IMU(惯性测量单元)的位置、速度和航向角数据通过卡尔曼滤波算法融合,得到最优估计数据;然后,将最优估计数据输入增量式PID算法,以实现草方格固沙机在预定义区域内稳定的导航工作。同时,设计了Android APP终端,实现了用户终端对草方格固沙机的智能监控。研究结果表明:系统导航工作直线航向角偏差RMS不超过0.45,最大偏差不超过1.5°,满足草方格固沙机自动巡航工作的基本需求,体现了草方格固沙机在智能化定位导航方面的可行性与稳定性,可为草方格固沙机实现荒漠化治理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方格固沙机 GNSS IMU 卡尔曼滤波 PID 自动巡航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