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3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业大学资源环境类本科生科教融合培养模式的实践——以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为例 被引量:3
1
作者 马强 曾子焉 王建武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24期278-279,282,共3页
分析了农业大学资源环境类本科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总结了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科教融合提升资源环境类本科生人才培养质量的实践,介绍了本科生导师制、依托企业强化实践教学、搭建创新平台等有效措施,旨在为同类高校提供借鉴。
关键词 科教融合 资源环境类本科生 培养模式 实践
下载PDF
实践育人模式下高校学生干部培养机制研究——以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周凯文 马强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第22期12-14,共3页
高校学生干部是校园活动和学生管理的重要组织者和参与者,是连接师生的纽带和桥梁。强化实践育人环节是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在实践育人模式下,创新学生干部队伍管理方式,拓宽学生干部培养渠道,使专业教育和实践教育相融... 高校学生干部是校园活动和学生管理的重要组织者和参与者,是连接师生的纽带和桥梁。强化实践育人环节是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在实践育人模式下,创新学生干部队伍管理方式,拓宽学生干部培养渠道,使专业教育和实践教育相融合,形成校企、校政联合培养、实践主题鲜明、实践形式多样的学生干部培养机制,能有效提升学生干部整体素质,巩固思想政治教育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育人 高校学生干部 培养机制
下载PDF
农业类高校第二课堂实践育人体系的构建——以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为例
3
作者 刘璐 王建武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20期277-279,282,共4页
以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为例,介绍了学院围绕教学科研融合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本科生科研招募计划、千乡万村环保科普行计划、产业学院育人计划等构建的第二课堂实践育人体系,总结和分析了将第二课堂融入思... 以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为例,介绍了学院围绕教学科研融合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本科生科研招募计划、千乡万村环保科普行计划、产业学院育人计划等构建的第二课堂实践育人体系,总结和分析了将第二课堂融入思想政治工作和专业培养中取得的效果,提出了进一步强化的具体措施,旨在为农业院校资源环境类专业第二课堂提升学生实践能力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课堂 资源环境类专业 实践育人 新型人才
下载PDF
加强使命感教育提升资源环境类专业本科生就业能力——以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为例
4
作者 曾子焉 马强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19年第6期86-87,共2页
十九大报告以来,环保行业迅猛发展,为资源环境类大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就业前景,但是资源环境类大学生就业仍有许多不足之处,除了行业本身之外,大学生自身也存在许多问题,如对专业及行业发展缺乏了解,就业目标定位不清,就业能动性不强。... 十九大报告以来,环保行业迅猛发展,为资源环境类大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就业前景,但是资源环境类大学生就业仍有许多不足之处,除了行业本身之外,大学生自身也存在许多问题,如对专业及行业发展缺乏了解,就业目标定位不清,就业能动性不强。研究表明,职业使命感与大学生就业能力存在正相关系。文章通过加强使命感教育进行研究分析,以期增强资源环境类大学生的职业清晰度、效能感,职业规划,提升就业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使命感 资源环境类专业 大学生 就业力
下载PDF
浅析华南农业大学环境类专业《微生物学》实验教学 被引量:1
5
作者 彭桂香 冯宏 蔡燕飞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1期110-112,共3页
从应用多媒体技术,改革实验内容,学生和老师一起准备实验,提倡"一人一组"独立完成实验,实验教学成绩评定这五个方面对环境类专业《微生物学》实验教学进行改革,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 微生物学 实验教学改革 环境类专业
下载PDF
高校学生党员培养教育管理机制科学化水平研究——以华南农业大学资环学院学生党员“设岗定责”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孙彦钊 马强 《科教导刊》 2016年第10期84-85,共2页
本文以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学生党员"设岗定责"工作为研究对象,先对党建科学化的概念进行界定以及目前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特殊性和重要性进行论述,在此基础上从理论推广平台建设、制度建设、科学方法三方面对高校大学生... 本文以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学生党员"设岗定责"工作为研究对象,先对党建科学化的概念进行界定以及目前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特殊性和重要性进行论述,在此基础上从理论推广平台建设、制度建设、科学方法三方面对高校大学生党员培养现状进行探索,以团校、党校、党支部为宣传平台,在该平台上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大学生党员思想;引入大学生党员"设岗定责"管理制度,建立学生党员量化考核机制,引入PDCA对"设岗定责"党支部进行绩效考核,以科学的制度保障党的建设;以科学的方法推进高校学生党建管理工作。在提升高校学生党员培养教育管理机制科学化水平的道路上,不断取得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党员 党建 科学化
下载PDF
农业高校创新创业平台的价值共创实现路径研究——以华南农业大学“1+4+N”思学创平台为例
7
作者 唐吕彬 钟媛卿 方永立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3年第11期0071-0074,共4页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创新创业平台建设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组成部分,对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价值共创理论,以华南农业大学“1+4+N”思学创平台为例,从构建当前...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创新创业平台建设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组成部分,对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价值共创理论,以华南农业大学“1+4+N”思学创平台为例,从构建当前农业高校创新创业平台的参与主体共创、资源整合共创、知识生态共创等价值创造链来探讨高校创新创业平台的价值共创实现路径,以期为农业高校创新创业平台价值共创相关研究提供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高校 创新创业平台 价值共创 价值创造
下载PDF
融合高校公选课《矿物资源与宝石鉴赏》于土壤学类专业课程的探索——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
8
作者 李博 胡家帅 +1 位作者 白翠华 卢瑛 《大众科技》 2021年第8期115-117,共3页
土壤学是农业资源与环境科学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加强土壤学科类课程建设对于完善农业类院校涉农学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华南农业大学开设的全校公选课《矿物资源与宝石鉴赏》为例,探讨如何将更受学生欢迎的矿物和宝石的课程内容... 土壤学是农业资源与环境科学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加强土壤学科类课程建设对于完善农业类院校涉农学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华南农业大学开设的全校公选课《矿物资源与宝石鉴赏》为例,探讨如何将更受学生欢迎的矿物和宝石的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融合于土壤学类课程中,为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土壤学类课程的兴趣以及革新学习方式提供了新的角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学 矿物宝石 教学改革 教学设计
下载PDF
研究生培养环节中的信息化管理改革与探索——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 被引量:2
9
作者 陈火君 马强 +3 位作者 刘锋 古佳妍 刘琼光 蔡燕飞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第15期5-6,共2页
培养管理信息化是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化的核心内容。现对华南农业大学研究生信息化管理系统,在近几年的试验运营过程进行一个总结,对培养环节中仍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 研究生培养 信息化管理 课程库
下载PDF
高校农科类专业实践教学经费管理探析——基于华南农业大学师生调查问卷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黄红辉 李潮坤 +4 位作者 吴伟星 李翠芬 陶衍如 房三虎 陈火君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 2016年第2期16-19,共4页
采用问卷调研方式,对华南农业大学农科类专业的师生随机抽样调查,通过了解实践教学经费使用现状及其不足,为探索实践教学经费的规范化管理和提高使用效率的途径提供参考。调研结果表明:大多数师生肯定学校对农科类专业的实践教学经费的... 采用问卷调研方式,对华南农业大学农科类专业的师生随机抽样调查,通过了解实践教学经费使用现状及其不足,为探索实践教学经费的规范化管理和提高使用效率的途径提供参考。调研结果表明:大多数师生肯定学校对农科类专业的实践教学经费的支持,但同时也中肯地指出学校在农科类实践教学经费管理中存在的突出的问题,即实践教学经费不足,实验室资源重置浪费,校外实习对学生的补贴短缺等。针对上述问题,提出构建实验一体化平台、制订明确的实践教学经费的划分标准、实行量化分配的管理方式等一系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农科专业 实践教学 经费管理
下载PDF
高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以华南农业大学“诺普信班”为例 被引量:5
11
作者 周利娟 黄继光 +1 位作者 刘宏斌 徐汉虹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 2018年第4期1-4,共4页
在国家鼓励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的大背景下,华南农业大学凭借植物保护学科和农药学学科的明显特色,与具有较强影响力的深圳诺普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开展校企合作,创建"诺普信班",进行创新型植保人才培养的探索和实践。主要从培... 在国家鼓励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的大背景下,华南农业大学凭借植物保护学科和农药学学科的明显特色,与具有较强影响力的深圳诺普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开展校企合作,创建"诺普信班",进行创新型植保人才培养的探索和实践。主要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师资设置3个方面确定诺普信班的运行管理模式,结合班级运行保障措施,进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摸索和探讨。在合作办学中,学生对专业认识更全面,解决问题能力增强;企业提高了科研实力和形象;高校增加了实习场所;教师提高了专业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企合作 诺普信班 人才培养模式
下载PDF
农校生态学硕士实验课程教学的优化探索——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危晖 章家恩 +1 位作者 赵本良 李荣华 《大学教育》 2017年第7期171-174,共4页
"生态学常用实验技术"是华南农业大学生态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必修课程之一。通过对本校2015级生态学专业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此课程教学及教学条件的总体评价,调查研究学生对本课程授课方式和教学内容的意见,并有... "生态学常用实验技术"是华南农业大学生态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必修课程之一。通过对本校2015级生态学专业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此课程教学及教学条件的总体评价,调查研究学生对本课程授课方式和教学内容的意见,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的改进与改革建议,旨在为本课程教学的进一步优化与改革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教学 实验课程 问卷调查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农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探索与实践——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 被引量:5
13
作者 程雄 王利英 徐会娟 《文教资料》 2017年第7期159-161,193,共4页
华南农业大学是广东省首批创新创业示范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坚持以“立德树人,守正创新”为工作理念,立足农业大学的学科和专业特色,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逐渐形成了以“立体式、链条式、递升式”为特色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 华南农业大学是广东省首批创新创业示范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坚持以“立德树人,守正创新”为工作理念,立足农业大学的学科和专业特色,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逐渐形成了以“立体式、链条式、递升式”为特色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模式。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在介绍该校在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中的主要成绩、做法和经验的基础上,从加强理论研究、营造创业氛围、善用成果指导实践、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利用网络资源开展教学、发挥导师引领作用等方面提出对促进创新创业教育加快发展的思考,以期为其他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科院校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探索实践
下载PDF
高校通识教育存在问题及改善措施研究——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
14
作者 陈火君 梁俊杰 +3 位作者 黄诗宇 万昕冉 杨洁 张彧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 2015年第5期27-30,38,共5页
华南农业大学从2012级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开始,除了规定所有专业学生必须选5门10学分公共选修课作为拓展教育课程外,还增设了1门2学分汉语言选修课程,1门2学分英语选修课程,4门8学分具有华南农业大学特色(Agriculture),能激发学生... 华南农业大学从2012级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开始,除了规定所有专业学生必须选5门10学分公共选修课作为拓展教育课程外,还增设了1门2学分汉语言选修课程,1门2学分英语选修课程,4门8学分具有华南农业大学特色(Agriculture),能激发学生雄心壮志(Aspiration),培养其勤奋刻苦精神(Assiduity),增强其整体能力(Ability)的A系列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但调查发现,通识课程在实践中并未能够取得理想的效果,学校的通识教育仍存在形式单一,结构和时间安排不合理,缺乏选课指导和考核标准等问题。因此,建议提高师生对通识教育的认知度,增加系列讲座、学术沙龙、学生社会实践、通识教育相关知识竞赛等教育形式,完善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时间安排和相关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识教育 课程设置 学术沙龙 知识竞赛 华南农业大学
下载PDF
本科生专业和性别的差异对理论课教学的影响——以华南农业大学“普通生态学”为例
15
作者 危晖 章家恩 +2 位作者 陈桂葵 向慧敏 舒迎花 《教育教学论坛》 2022年第35期15-18,共4页
本科生专业和性别的差异是否会影响理工科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尚不清楚。研究团队以“普通生态学”课程教学为例,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比生态学与资源环境科学专业的本科生对课程教学不同方面的看法。结果表明:受试群体对“普通生态学”课... 本科生专业和性别的差异是否会影响理工科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尚不清楚。研究团队以“普通生态学”课程教学为例,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比生态学与资源环境科学专业的本科生对课程教学不同方面的看法。结果表明:受试群体对“普通生态学”课程的兴趣度较高,专业差异未显著影响学生对课程的兴趣,但性别差异显著影响了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度,即男生的课程兴趣度明显更高。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法和科教融合等方面的结果分析表明:专业和性别的差异未显著改变学生对课程教学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效果 教学方式 课程考核 专业差异 性别差异
下载PDF
新时代加强南粤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研究——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璐 马强 +1 位作者 尹卓君 廖惠敏 《青年与社会》 2019年第19期201-203,共3页
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正处于意识形态成型阶段。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工作如何开展,关系到国家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如何培养人才和为谁培养人才的根本问题。而在信息大爆炸的今天,大学生的价值观受到冲击,出现政治意识淡... 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正处于意识形态成型阶段。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工作如何开展,关系到国家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如何培养人才和为谁培养人才的根本问题。而在信息大爆炸的今天,大学生的价值观受到冲击,出现政治意识淡薄、理想信念缺失、价值观多元化等问题。高校作为人才培养重地,应意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而广东要履行牢牢守好意识形态安全“南大门”的重要职责,作为广东高校更应加强党建引领,将意识形态教育贯穿到教学的全过程,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和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充分发挥教师、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组织的模范带头作用,健全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机制,使教育常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形态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
下载PDF
农产品贸易学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与改革实践——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舒迎花 王建武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5期279-282,共4页
为了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对应用型农学人才的迫切需要,对华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农产品标准化与贸易方向主干课程农产品贸易学的教学体系开展了多维的改革与实践探索,构建了一套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农产品贸易学课程教学体系,以期为培养... 为了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对应用型农学人才的迫切需要,对华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农产品标准化与贸易方向主干课程农产品贸易学的教学体系开展了多维的改革与实践探索,构建了一套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农产品贸易学课程教学体系,以期为培养农学基础扎实、农业政策清晰、国际贸易与实务素质高、农业创新能力强的农产品标准化与贸易卓越人才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人才 农产品贸易学 教学改革 课堂展示 课程实习
下载PDF
农业大学《环境生物技术》课程教学的改革与思考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金祥 林东教 《韶关学院学报》 2014年第6期109-112,共4页
分析了农业大学《环境生物技术》课程教学存在的教学课时偏少、多媒体教学信息量过大、缺乏合适教材、学生知识结构不合理、实践教学环节薄弱、课程考核体系不健全等问题,提出了优化课程内容和加强实践教学等提高本课程教学质量和效果... 分析了农业大学《环境生物技术》课程教学存在的教学课时偏少、多媒体教学信息量过大、缺乏合适教材、学生知识结构不合理、实践教学环节薄弱、课程考核体系不健全等问题,提出了优化课程内容和加强实践教学等提高本课程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改革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生物技术》 课程教学 改革
下载PDF
农业大学植物营养学双语教学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金祥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68-173,共6页
双语教学在大学整个教学和课程体系中占有较重要的地位.本文基于开设课程前和多年教学实践中的问卷调查数据,对近年来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植物营养学课程双语教学实践进行总结和分析,对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和教学团队采取的应对... 双语教学在大学整个教学和课程体系中占有较重要的地位.本文基于开设课程前和多年教学实践中的问卷调查数据,对近年来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植物营养学课程双语教学实践进行总结和分析,对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和教学团队采取的应对措施进行阐述,为同行开展双语课程教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营养学 双语教学 教学实践与思考 问卷调查
下载PDF
中国农业生态学与生态农业研究早期阶段的“燎原星火”——以1975年至2000年公开的部分资料为依据
20
作者 唐建军 陈欣 +9 位作者 胡亮亮 章家恩 吴文良 林文雄 曹林奎 曹凑贵 李萍萍 李凤民 王克林 骆世明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76-487,共12页
20世纪的最后25年是中国内地的农业生态与生态农业理念推广、科研探索及人才队伍成长的早期阶段。本文基于中国知网系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大数据知识管理服务门户、中国生态学学会官网、中国科学院野外台站网,《中国生态农业学... 20世纪的最后25年是中国内地的农业生态与生态农业理念推广、科研探索及人才队伍成长的早期阶段。本文基于中国知网系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大数据知识管理服务门户、中国生态学学会官网、中国科学院野外台站网,《中国生态农业学报》《农业环境科学学报》《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农业现代化研究》《生态学杂志》等多种农业生态学与生态农业有关学术期刊网站及孔夫子旧书网,对1975—2000年期间,中国内地从事农业生态学与生态农业研究比较有影响力的学术平台(单位)和学者、公开出版的部分著作名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生态学领域(C03)与农业生态相关的立项项目、中国知网系统内中文学术期刊发表的相关论文要素分析(发表年份、作者、所在单位、刊载期刊等)、被引次数及相关期刊创刊号特邀专论为依据的重要学术论文和学术论著题录进行了粗略的统计和分析,分析描述了早期阶段农业生态学及生态农业研究的热点及其变化过程。此外,本文还陈列和介绍了中国生态学学会农业生态专业委员会自成立至2000年期间组织和主办的十届全国农业生态学学术研讨会情况以及专业委员会的工作发展。本文为关心和支持中国农业生态学与生态农业建设的各界人士了解20世纪最后25年里中国农业生态学领域的大致概貌提供了一个粗略小结,也是对既往时代的认同、肯定和对现世同人的鼓励鞭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态学与生态农业 中国知网系统 科学事件 资料挖掘 数据比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