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产白藜芦醇大肠杆菌基因工程菌的构建 被引量:5
1
作者 梁景龙 郭丽琼 +2 位作者 孙萍 林俊芳 何杨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138-142,共5页
利用降落重叠延伸PCR和连接酶连接的方法,构建了组成型表达载体pMD18-VvRs-At4cl,该表达载体带有大肠杆菌甘油醛三磷酸脱氢酶启动子(pGAP),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na)4-香豆酸辅酶A连接酶(At4CL)基因和葡萄(Vitis vinifera)白藜芦... 利用降落重叠延伸PCR和连接酶连接的方法,构建了组成型表达载体pMD18-VvRs-At4cl,该表达载体带有大肠杆菌甘油醛三磷酸脱氢酶启动子(pGAP),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na)4-香豆酸辅酶A连接酶(At4CL)基因和葡萄(Vitis vinifera)白藜芦醇合酶(VvRS)基因。表达载体转化大肠杆菌BW27784,并通过PCR鉴定和酶切鉴定后,获得重组菌株。对重组菌株进行发酵培养,对发酵液进行HPLC检测,发酵液中白藜芦醇含量为4.51mg/L。这表明,拟南芥的4cl基因与金手指葡萄的rs基因在重组大肠杆菌中成功得到了表达,并且表达产物利用对香豆酸为前体物质合成了白藜芦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大肠杆菌 原核表达 pGAP 组成型表达载体
原文传递
外界因子调控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
作者 殷林 林俊芳 +2 位作者 叶志伟 郭丽琼 简锦辉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14-219,共6页
由于类胡萝卜素良好的生物活性和生理功能,近年来被广泛应用在食品、医药、营养保健等行业,为满足人类对类胡萝卜素的需求,有关类胡萝卜素合成调控的研究也越来越多。文章综述了光照、温度和诱导子等外界因子对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的影响... 由于类胡萝卜素良好的生物活性和生理功能,近年来被广泛应用在食品、医药、营养保健等行业,为满足人类对类胡萝卜素的需求,有关类胡萝卜素合成调控的研究也越来越多。文章综述了光照、温度和诱导子等外界因子对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的影响,期望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外界调控来提高类胡萝卜素的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胡萝卜素 外界因子 光照 温度 诱导子
下载PDF
微生物酶法转化生产L-肉碱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朱龙宝 杨幼慧 刘观福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期65-67,共3页
L -肉碱作为一种新型的营养强化剂和临床药物 ,广泛应用于医疗、保健、食品等领域。L- 肉碱的生产方法有化学合成、微生物发酵、微生物酶法转化等 ,其中微生物酶法转化被认为是一种最经济且最有前途的方法。就 3种酶法转化 (DL -肉碱衍... L -肉碱作为一种新型的营养强化剂和临床药物 ,广泛应用于医疗、保健、食品等领域。L- 肉碱的生产方法有化学合成、微生物发酵、微生物酶法转化等 ,其中微生物酶法转化被认为是一种最经济且最有前途的方法。就 3种酶法转化 (DL -肉碱衍生物的酶法拆分、巴豆甜菜碱的酶法转化、D- 肉碱的酶法转化 )的微生物产酶菌株、产酶条件和酶法转化的最适条件作一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肉碱 酶法转化 微生物
下载PDF
草菇采后生物学特性变化及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7
4
作者 李瑞容 林俊芳 +2 位作者 郑倩望 邹苑 郭丽琼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7-33,共7页
草菇味道鲜美,香味浓郁,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本文介绍了草菇高温开伞、褐变、低温自溶等导致其较难贮藏、货架期短的生物学特性。同时,总结了通过包装、辐照、超声波、保鲜液洗涤、涂膜、臭氧以及分子技术保鲜等保持草菇采... 草菇味道鲜美,香味浓郁,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本文介绍了草菇高温开伞、褐变、低温自溶等导致其较难贮藏、货架期短的生物学特性。同时,总结了通过包装、辐照、超声波、保鲜液洗涤、涂膜、臭氧以及分子技术保鲜等保持草菇采后品质的保鲜方法。建议培育耐低温菌株,在低温下贮藏,与物理方法(气调包装、超声波)或化学方法相结合的复合保鲜方式,实现草菇提质保鲜,延长货架期。另外,采用UBE2抑制剂来改善草菇的耐低温胁迫能力为未来研究提供了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菇 生物学特性 低温自溶 保鲜方法 UBE2抑制剂 综述
下载PDF
表面活性素——一种不易形成耐药性的新型生物拮抗剂 被引量:1
5
作者 曾家鹏 郭玉婧 魏韬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第3期9-14,共6页
表面活性素(Surfactin)是一种同时具备亲水性与亲油性的环状脂肽类物质,主要由芽孢杆菌通过非核糖体多肽合成途径(NRPS)产生。表面活性素可直接作用于脂质膜这一共性结构,形成细胞膜穿孔,引发细胞内容物流出并导致细胞死亡,是一种高效... 表面活性素(Surfactin)是一种同时具备亲水性与亲油性的环状脂肽类物质,主要由芽孢杆菌通过非核糖体多肽合成途径(NRPS)产生。表面活性素可直接作用于脂质膜这一共性结构,形成细胞膜穿孔,引发细胞内容物流出并导致细胞死亡,是一种高效、低毒、环境友好、不易形成耐药性的新型生物拮抗剂。针对表面活性素的分子结构及生物拮抗活性进行完整阐述,为表面活性素的应用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素 生物拮抗剂 脂肽 非核糖体多肽合成途径(NRPS)
下载PDF
木聚糖酶酶活性测定方法及酶活性单位定义 被引量:21
6
作者 王晓丹 郭丽琼 +1 位作者 赵力超 林俊芳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28-131,共4页
为统一木聚糖酶酶活性的单位定义及测定方法进行了实验。通过对现有酶活性的单位定义及测定方法的比较分析,得出木聚糖酶的酶活性单位定义为:在特定条件下,每分钟水解木聚糖形成1μmol木糖(还原糖)所需酶量为1个酶活力单位(U),并且采用... 为统一木聚糖酶酶活性的单位定义及测定方法进行了实验。通过对现有酶活性的单位定义及测定方法的比较分析,得出木聚糖酶的酶活性单位定义为:在特定条件下,每分钟水解木聚糖形成1μmol木糖(还原糖)所需酶量为1个酶活力单位(U),并且采用还原糖法中的DNS法作为测定木聚糖酶酶活性的方法,该法具有合理性和科学性,建议以此作为木聚糖酶酶活性测定及酶活性单位定义的统一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聚糖酶 酶活性测定 酶活性单位定义
下载PDF
纤维素酶活力测定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7
作者 程抒劼 郑兰娟 +3 位作者 林俊芳 娄囡囡 赵力超 郭丽琼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334-336,342,共4页
纤维素酶是一种多酶复合体系,其作用的底物比较复杂,活力测定方法也存在差异。如何准确测定纤维素酶活力的大小,对于研究该酶的特性及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纤维素酶测定的常用方法进行了综述和评价。
关键词 纤维素酶 活力测定 方法
原文传递
蛹虫草产纤溶酶活性菌株的筛选及产酶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白伟芳 郭丽琼 +2 位作者 林俊芳 康林芝 曾厚儒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14-1018,共5页
蛹虫草是著名的药用真菌,具有扩张气管、镇静、抗心律失常、降血压、抗病原微生物、抗恶性肿瘤等多种药理活性。本研究采用蛋白纤维平板法筛选出具有溶纤活性的蛹虫草菌株,通过综合分析,选择产纤溶酶比活性最高的菌株,并对该菌株的产酶... 蛹虫草是著名的药用真菌,具有扩张气管、镇静、抗心律失常、降血压、抗病原微生物、抗恶性肿瘤等多种药理活性。本研究采用蛋白纤维平板法筛选出具有溶纤活性的蛹虫草菌株,通过综合分析,选择产纤溶酶比活性最高的菌株,并对该菌株的产酶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显示:菌株产酶最佳营养条件的组分为2%葡萄糖,2%蛋白胨,碳氮比为1/1;最佳环境条件为温度25℃,pH为6,装液量60 mL,发酵周期9 d,接种量2%,转速150 r/min。在此条件下,发酵液纤溶酶活力可达到111.85 U/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蛹虫草 纤溶酶 产酶条件
下载PDF
紫杉烯合酶基因遗传转化金针菇的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康林芝 林俊芳 +2 位作者 黄秀琴 郭丽琼 梁科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90-193,共4页
利用紫杉烯合酶基因(ts)和潮霉素抗性基因(hph),采用PEG转化法共转化金针菇的原生质体。研究结果表明,18个拟转化子中有8个转化子同时整合了ts基因和hph基因,两个基因的共转化率为44.44%;RT-PCR鉴定结果表明,7个金针菇转化子实现了外源t... 利用紫杉烯合酶基因(ts)和潮霉素抗性基因(hph),采用PEG转化法共转化金针菇的原生质体。研究结果表明,18个拟转化子中有8个转化子同时整合了ts基因和hph基因,两个基因的共转化率为44.44%;RT-PCR鉴定结果表明,7个金针菇转化子实现了外源ts基因的转录。金针菇转化子在不含潮霉素(HmB)的PDA平板上经5次继代培养后仍检测到有HmB抗性,说明外源基因在金针菇转化子的无性繁殖(即有丝分裂)过程中是稳定的。本研究为通过基因工程手段定向、快速改良金针菇品种以及利用金针菇作为生物反应器生产一些具有重大经济价值的外源基因产物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针菇 遗传转化 紫衫烯合酶 紫杉醇前体
原文传递
广西北海红树林土壤放线菌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7
10
作者 廖振林 刘菁 +3 位作者 陈建宏 钟毓娟 蒋莲秀 陈森洲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12693-12694,12702,共3页
[目的]鉴定广西北海红树林土壤放线菌的物种多样性。[方法]从广西北海红树林土壤中分离、筛选10株典型放线菌菌株,提取基因组DNA,进行16SrDNAPCR扩增与测序,并构建进化树。[结果]通过Blast比对,10株放线菌属于2个属,其中8株为链霉菌属(8... [目的]鉴定广西北海红树林土壤放线菌的物种多样性。[方法]从广西北海红树林土壤中分离、筛选10株典型放线菌菌株,提取基因组DNA,进行16SrDNAPCR扩增与测序,并构建进化树。[结果]通过Blast比对,10株放线菌属于2个属,其中8株为链霉菌属(80%),2株为拟诺卡氏菌属(20%)。[结论]广西北海红树林土壤蕴藏着种类丰富的放线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土壤 放线菌 16S RDNA 链霉菌属
下载PDF
小菜蛾半合成人工饲料配方的优化 被引量:11
11
作者 莫美华 庞虹 庞雄飞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3-68,共6页
小菜蛾是研究害虫抗药性、生理学、病理学、毒理学等方面的重要实验昆虫。为了获得大量发育整齐的实验昆虫,应用二次正交旋转回归组合设计方法,筛选小菜蛾半合成人工饲料配方,以世代总存活率为目标函数获得的优化配方为:每100g人工饲料... 小菜蛾是研究害虫抗药性、生理学、病理学、毒理学等方面的重要实验昆虫。为了获得大量发育整齐的实验昆虫,应用二次正交旋转回归组合设计方法,筛选小菜蛾半合成人工饲料配方,以世代总存活率为目标函数获得的优化配方为:每100g人工饲料中,麦芽粉4.33g、蔗糖4.5g、菜叶粉5g、干酪素3g。在温度24~26℃,相对湿度60%~70%的条件下,用该优化配方饲养小菜蛾,幼虫期8.55d,蛹期4.5d,化蛹概率0.736,羽化概率0.905,存活率和发育速度与自然饲料的相似,存活比较稳定。20头蛹质量为100.30mg。成虫行为正常,雌虫平均寿命9.8d,雄虫13.7d。每雌产卵量123.50粒。该饲料配制简单,成本低廉,饲养过程中不必更换饲料,管理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菜蛾 二次正交旋转回归组合设计 优化配方
下载PDF
银耳芽孢内源gpd启动子的克隆与功能鉴定 被引量:8
12
作者 聂燕华 林俊芳 +2 位作者 王杰 尤琳烽 郭丽琼 《食用菌学报》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7,共7页
利用反向长距离PCR技术从银耳(Tremellafuciformis)芽孢gpd基因出发克隆上游gpd启动子序列,将预测的gpd启动子片段与多功能纤维素基因(mfc)连接构建表达载体,与潮霉素抗性质粒pBgGl-hph共转化银耳芽孢,对拟共转化子进行酶活发酵试验。... 利用反向长距离PCR技术从银耳(Tremellafuciformis)芽孢gpd基因出发克隆上游gpd启动子序列,将预测的gpd启动子片段与多功能纤维素基因(mfc)连接构建表达载体,与潮霉素抗性质粒pBgGl-hph共转化银耳芽孢,对拟共转化子进行酶活发酵试验。结果表明:4轮反向长距离PCR克隆得到了1761bp的上游序列,经预测启动子落在上游1000bp左右区域内,包含两个高分值的起始转录位点,将gpd启动子分成gpd-Tre1(885bp)、gpd-Tre2(708bp)、gpd-Tre3(466bp)3段区域,分别与多功能纤维素基因(mfc)构建表达载体pgTre1-mfc、pgTre2-mfc和pgTre3-mfc。拟共转化子酶活发酵试验结果发现3个表达载体的转化子均能检测到多功能纤维素酶活,转化子T1-2包含gpd-Tre1启动子大片段,整体酶活最高,CMC酶活为14.12U/mL,比出发菌株Tr01提高34.3%,比工程菌株yLes3提高25.7%,木聚糖酶活为34.8U/mL,比Tr01酶活提高26.3%,略低于yLes3。3个启动子片段均具有表达活性,相比之下885bp的大片段gpd启动子表达活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耳 芽孢 gpd启动子 反向长距离PCR 多功能纤维素酶
下载PDF
DBAT酶的同源建模及与多样性底物对接 被引量:4
13
作者 黄佳俊 林淑玲 +5 位作者 欧阳萍兰 魏韬 郑倩望 叶志伟 郭丽琼 林俊芳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246-1251,共6页
10-去乙酰巴卡亭Ⅲ乙酰基转移酶(DBAT)是紫杉醇生物合成途径中催化10-去乙酰巴卡亭Ⅲ生成巴卡亭Ⅲ的一个关键酶,由于其催化效率低,使得天然巴卡亭Ⅲ和紫杉醇含量都很低,紫杉醇细胞工厂的构建也受到严重制约。本研究利用MODELLER同源建... 10-去乙酰巴卡亭Ⅲ乙酰基转移酶(DBAT)是紫杉醇生物合成途径中催化10-去乙酰巴卡亭Ⅲ生成巴卡亭Ⅲ的一个关键酶,由于其催化效率低,使得天然巴卡亭Ⅲ和紫杉醇含量都很低,紫杉醇细胞工厂的构建也受到严重制约。本研究利用MODELLER同源建模软件,构建了未报道晶体结构的DBAT三维结构模型,结合分子动力学模拟DBAT在稳定状态前后氨基酸的位置变化,分析关键氨基酸改变对酶催化活性的影响,获得位点His162和Arg365。利用虚拟定点突变和分子对接技术,推断His162为关键活性氨基酸残基,Arg365的空间位阻效应可影响催化反应过程。本研究为后续DBAT催化机理的解析提供潜在靶点,并为DBAT分子设计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杉醇 巴卡亭Ⅲ DBAT 同源建模 分子对接 活性口袋
下载PDF
Δ~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克隆及其共转化表达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秀春 林俊芳 郭丽琼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04年第4期63-67,共5页
采用RT-PCR的方法从海南玻璃苣中克隆了Δ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Δ6-dsa)。DNA序列测定结果表明,Δ6-dsa全长1347bp编码448个氨基酸。Δ6-dsa序列在genbank中采用BLAST程序进行同源序列分析,结果表明,Δ6-dsa核苷酸序列与克隆自美国德克... 采用RT-PCR的方法从海南玻璃苣中克隆了Δ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Δ6-dsa)。DNA序列测定结果表明,Δ6-dsa全长1347bp编码448个氨基酸。Δ6-dsa序列在genbank中采用BLAST程序进行同源序列分析,结果表明,Δ6-dsa核苷酸序列与克隆自美国德克萨斯州的玻璃苣Δ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完全相同。Δ6-dsa克隆进T-easyVector后形成质粒pGΔ6-DSA。把质粒pGΔ6-DSA上的Δ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片段克隆进含有T-DNA和35S启动子的质粒pGIN22中,形成含有目的基因的表达载体pGIN23。把表达载体pGIN23与另一个含有T-DNA、启动子、筛选标记基因的表达载体pLPN28进行亚克隆,使得筛选标记基因和Δ6-dsa分别插入到同一质粒的2个相互独立的T-DNA内,构建成共转化表达载体pLIN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脂肪酸脱氢酶 表达载体 克隆 共转化 筛选标记基因 酶基因 DNA DSA 质粒 玻璃苣
下载PDF
简便高质量的食用菌总RNA提取方法 被引量:12
15
作者 税丕容 郑晓冰 +1 位作者 林俊芳 郭丽琼 《食用菌学报》 2008年第1期32-41,共10页
STE法是针对食用菌多糖含量高而设计的一种提取食用菌总RNA的有效方法。本研究以灵芝、香菇和白腐真菌TR16菌株的菌丝体为材料,采用STE法提取其总RNA,同时以Trizol法作对照。结果表明:采用STE法提取的三种菌丝的总RNAA260/A280比值在1.8... STE法是针对食用菌多糖含量高而设计的一种提取食用菌总RNA的有效方法。本研究以灵芝、香菇和白腐真菌TR16菌株的菌丝体为材料,采用STE法提取其总RNA,同时以Trizol法作对照。结果表明:采用STE法提取的三种菌丝的总RNAA260/A280比值在1.80~2.10范围内,A260/A230略大于2.00;而Trizol法提取的总RNAA260/A280比值小于1.80,A260/A230小于1.90,明显比STE法效果差;总RNA电泳检测表明:STE法的3条带(28SrRNA、18SrRNA和5SrRNA)清晰,无拖尾,无杂带,效果比Trizol法好;将STE法提取的总RNA进行反转录后合成双链cDNA,进行预扩增,电泳显示呈弥散状;再进行选择性扩增,有相同或相异的条带。进一步表明STE法提取的总RNA质量较高,可以满足后续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菌 总RNA STE法
下载PDF
草菇工厂化栽培模式探讨 被引量:7
16
作者 赵风云 林俊芳 +1 位作者 游丽容 郭丽琼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6-27,共2页
利用人工气候箱模拟草菇工厂化生产条件,采用筐栽、袋栽横置、袋栽竖置3种栽培方式,以4株草菇菌株为材料探讨草菇工厂化栽培模式。结果表明,筐栽模式下,原基形成时间和生产周期比袋栽显著降低。袋栽横置时,草菇的生物学效率最高,是草菇... 利用人工气候箱模拟草菇工厂化生产条件,采用筐栽、袋栽横置、袋栽竖置3种栽培方式,以4株草菇菌株为材料探讨草菇工厂化栽培模式。结果表明,筐栽模式下,原基形成时间和生产周期比袋栽显著降低。袋栽横置时,草菇的生物学效率最高,是草菇工厂化生产的推荐栽培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菇 栽培方式 工厂化 生物学效率
下载PDF
发酵饲料对规模化猪场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5
17
作者 何谦 吴同山 +5 位作者 李岩 王进军 胡毅军 毕英佐 周海泳 胡文锋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2-64,共3页
研究了乳酸菌,嗜酸乳杆菌LH1F(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strainLH1F),发酵饲料对规模化猪场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选用90头32日龄断奶长白仔猪,按体重相近随机分成3组,每组30头,分别为对照组Ⅰ饲喂基础饲粮、对照组Ⅱ饲喂湿拌料(40... 研究了乳酸菌,嗜酸乳杆菌LH1F(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strainLH1F),发酵饲料对规模化猪场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选用90头32日龄断奶长白仔猪,按体重相近随机分成3组,每组30头,分别为对照组Ⅰ饲喂基础饲粮、对照组Ⅱ饲喂湿拌料(40%过夜自来水+60%基础饲粮),和试验组(35%过夜自来水+60%基础饲粮+5%乳酸菌液体种子)。试验组饲料先进行约8 h的发酵,pH降至4.0左右,之后再饲喂仔猪,为期一个月。结果表明,对照组Ⅰ、对照组Ⅱ和试验组仔猪平均日增重分别为:0.36 kg、0.36 kg和0.41 kg,试验组比对照组Ⅰ和Ⅱ均高13.9%(P<0.01),差异极显著;料肉比分别为:1.84、1.99和1.55,同对照组Ⅰ和Ⅱ相比,试验组料肉比分别下降了21.7%(P<0.05)和13.9%(P<0.05),差异显著;腹泻率比对照组Ⅰ低50%,比对照组Ⅱ低75%;发酵试验组仔猪粪便中大肠杆菌数减少,乳酸菌数目大大增加,改善了仔猪肠道微生态平衡,降低了肉类制品被致病菌污染的风险,提高了肉类食品的屠宰前的安全性。另外,生产经济效益显著,试验组的头均毛利比对照组Ⅰ提高了25.8%,比对照组Ⅱ提高了41.6%。因此使用乳酸菌发酵饲料能明显改善断奶仔猪生长性能,提高饲料转化率,减少腹泻的发生,提高养殖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奶仔猪 发酵饲料 乳酸菌
下载PDF
果冻中芽孢杆菌灭菌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3
18
作者 莫美华 王开坤 彭志光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19-121,共3页
芽孢杆菌的污染是造成食品腐败变质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提倡食品中无防腐剂的今天,寻找有效的杀灭芽孢杆菌的措施显得非常重要。本文选择水浴灭菌温度、水浴灭菌时间、微波时间、乳酸链球菌素用量作为参试因子,应用均匀设计的方法对... 芽孢杆菌的污染是造成食品腐败变质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提倡食品中无防腐剂的今天,寻找有效的杀灭芽孢杆菌的措施显得非常重要。本文选择水浴灭菌温度、水浴灭菌时间、微波时间、乳酸链球菌素用量作为参试因子,应用均匀设计的方法对灭菌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筛选的最佳灭菌条件为水浴温度80℃、水浴时间18min、微波时间30s、乳酸链球菌素用量0.16g/kg。对加有106~107cfu/mL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的样品,运用该灭菌工艺处理,在37℃条件下培养,样品三个月没出现芽孢杆菌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冻 乳酸链球菌素 均匀设计
原文传递
猴头菌固体发酵基质的抗氧化活性成分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新超 郭丽琼 +1 位作者 林俊芳 雷韵祺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3-47,共5页
选用燕麦、大豆、玉米、麸皮、大米、荞麦6种培养基质,对猴头菌进行固体发酵及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猴头菌最佳抗氧化发酵基质为荞麦大豆培养基(荞麦79.13%,大豆20.87%),最佳发酵条件为温度30℃,培养料粒度40目,培养基含水量70%,初... 选用燕麦、大豆、玉米、麸皮、大米、荞麦6种培养基质,对猴头菌进行固体发酵及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猴头菌最佳抗氧化发酵基质为荞麦大豆培养基(荞麦79.13%,大豆20.87%),最佳发酵条件为温度30℃,培养料粒度40目,培养基含水量70%,初始pH值4,接种量4.5%,发酵时间12d。猴头菌荞麦发酵基质抗氧化活性成分种类丰富,含量高,其中总黄酮物质87.13μg/g,总三萜2.58mg/g,多酚4.51mg/g,还原糖21.53mg/g,花色苷68.96μg/g,VC14.07mg/g,VE205.85μg/g,GSH 853.65mg/g,SOD酶活性293.57U/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猴头菌 固体发酵 发酵基质 抗氧化成分
下载PDF
草菇gpd启动子的克隆及表达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杰 林俊芳 郭丽琼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4期16778-16780,共3页
[目的]从草菇基因组中克隆内源强启动子,为草菇基因工程育种提供启动子元件材料。[方法]采用PCR技术从草菇基因组DNA中克隆gpd启动子片段,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对其序列特征和调控元件进行分析,并构建表达载体。[结果]从草菇基因组中克隆... [目的]从草菇基因组中克隆内源强启动子,为草菇基因工程育种提供启动子元件材料。[方法]采用PCR技术从草菇基因组DNA中克隆gpd启动子片段,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对其序列特征和调控元件进行分析,并构建表达载体。[结果]从草菇基因组中克隆出2条特异gpd启动子片段,大小分别为1056和614bp;成功构建了分别以这2条启动子片段驱动的、以gfp基因为报告基因的2个表达载体。[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培育品质优良的草菇新菌株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菇 gpd启动子 克隆 表达载体 构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