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生物学网络资源在多媒体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1
作者 方祥 钟士清 +2 位作者 郭丽琼 莫美华 钟青萍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64-167,共4页
提供了一些重要的微生物学教学资源网站,并对网络微生物教学资源的查找与下载方法以及在多媒体教学应中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微生物学 网络 教学资源 多媒体教学
下载PDF
草菇基因枪法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13
2
作者 郭丽琼 杨飞芸 +1 位作者 熊盛 林俊芳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28-833,共6页
草菇菌株V1308对潮霉素、卡那霉素、遗传霉素、膦丝菌素的抗性测验结果表明,该菌株对潮霉素敏感,而对其它三者不敏感。进一步测定结果显示,潮霉素的最低筛选浓度在PDSA固体培养基上为75μg·mL-1,在PDSB液体培养基中为50μg·m... 草菇菌株V1308对潮霉素、卡那霉素、遗传霉素、膦丝菌素的抗性测验结果表明,该菌株对潮霉素敏感,而对其它三者不敏感。进一步测定结果显示,潮霉素的最低筛选浓度在PDSA固体培养基上为75μg·mL-1,在PDSB液体培养基中为50μg·mL-1。以含有35S启动子、gus报告基因、潮霉素抗性基因的质粒pCAMBIA1301为表达载体,采用基因枪法对草菇菌丝体进行遗传转化。结果表明,基因枪的最佳轰击参数为:氦气压力1100Psi,真空压力87·88kPa,靶距离6cm,轰击次数1次。Southern杂交结果显示,gus基因已整合进V1308基因组中。GUS组织化学检测结果证明,gus基因在V1308菌丝体中获得了表达。草菇出菇试验结果显示,转基因草菇和对照都能正常形成子实体,子实体组织分离长出的菌丝体经GUS组织化学检测,证明了外源基因gus能够在转基因草菇的菌丝体中稳定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菇 基因枪 遗传转化 GUS基因
下载PDF
灵芝Gal-0201的生物学特性及有效成分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薛致鸿 林俊芳 +2 位作者 钟武杰 袁浩 郭丽琼 《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9-21,共3页
采用玉米芯、稻草、木屑和棉子壳为培养基,在16℃、21℃、25℃和31℃下培养观察Cal-0201生长特性。结果表明:Gal-0201的最适生长温度是26~30℃,最佳培养基是棉子壳;其在木屑培养基上不能形成原基,在稻草培养基上可形成原基但不能形成... 采用玉米芯、稻草、木屑和棉子壳为培养基,在16℃、21℃、25℃和31℃下培养观察Cal-0201生长特性。结果表明:Gal-0201的最适生长温度是26~30℃,最佳培养基是棉子壳;其在木屑培养基上不能形成原基,在稻草培养基上可形成原基但不能形成正常的子实体。以棉子壳为培养基,以赤芝8号(Gal-8)为对照对Gal-0201子实体的干重、含水量、粗蛋白含量、多糖含量、灰分、氨基酸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Gal-0201子实体的氨基酸含量、多糖含量以及灰分均比对照Gal-8高,其它成分与赤芝8号没有显著差异,是一个有开发价值的灵芝新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 生物特性 有效成分 Gal-0201 赤芝8号
下载PDF
抗冷冻蛋白基因遗传转化草菇的研究 被引量:34
4
作者 郭丽琼 林俊芳 +1 位作者 熊盛 陈守才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9-43,共5页
采用RT PCR技术从瑞典的北极云杉卷叶蛾幼虫中扩增出抗冷冻蛋白基因 ,利用基因枪法遗传转化草菇。PCR检测和Southern杂交结果证明 ,抗冷冻蛋白基因已整合进草菇基因组。低温胁迫试验结果表明 ,转基因草菇具有较强的耐低温能力。转基因... 采用RT PCR技术从瑞典的北极云杉卷叶蛾幼虫中扩增出抗冷冻蛋白基因 ,利用基因枪法遗传转化草菇。PCR检测和Southern杂交结果证明 ,抗冷冻蛋白基因已整合进草菇基因组。低温胁迫试验结果表明 ,转基因草菇具有较强的耐低温能力。转基因草菇生物学特性观测结果显示 ,大多数草菇转化子的生长速率明显地慢于对照的宿主菌株 ,多数转化子的菌丝也明显地比宿主菌丝细弱。转化子筛选结果表明 ,采用三轮的转化子筛选程序 ,即第一轮在固体培养基上筛选、第二轮和第三轮在液体培养基中筛选 ,有利于获得真实转化子和淘汰假转化子。转基因草菇一代低温胁迫结果证明 ,转基因草菇后代仍然具有较强的低温耐受能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菇 抗冷冻蛋白基因 转化 基因枪法
下载PDF
木霉LaTr01菌株产漆酶发酵的条件 被引量:10
5
作者 郑晓冰 郭丽琼 +2 位作者 付小燕 刁惠萍 林俊芳 《生物加工过程》 CAS CSCD 2007年第4期19-24,共6页
从华南地区采集土样,采用愈创木酚平板筛选产漆酶菌株,获得了一株短周期产漆酶的小型丝状真菌。通过观察菌落特征、生长情况以及显微镜下菌丝和孢子的形态,初步鉴定该菌株为木霉属的一个种(Trichodermaspp.),命名为木霉LaTr 01菌株。通... 从华南地区采集土样,采用愈创木酚平板筛选产漆酶菌株,获得了一株短周期产漆酶的小型丝状真菌。通过观察菌落特征、生长情况以及显微镜下菌丝和孢子的形态,初步鉴定该菌株为木霉属的一个种(Trichodermaspp.),命名为木霉LaTr 01菌株。通过单因素方法研究该菌产漆酶的发酵条件,结果表明:LaTr 01的产酶培养基以麦芽糖为最佳碳源;以酵母提取物为最适氮源;培养24 h后加入Cu2+比培养开始加入Cu2+LaTr 01产酶活高出约1倍。采用麦芽糖、酵母提取物、Cu2+浓度L9(33)的正交试验优化漆酶发酵条件,结果表明,氮源是影响该菌产漆酶的最重要因素,碳源次之,Cu2+浓度影响较小;LaTr 01菌株产生漆酶的最佳条件为:5 g/L酵母提取物、20 g/L麦芽糖、1.5 mmol/L Cu2+,Cu2+加入时间为培养24 h后。在优化的培养条件下,该菌酶活可达480.556 U/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霉 漆酶 漆酶产酶条件 正交试验
下载PDF
草菇gpd启动子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杨帆 刘瑞瑞 +1 位作者 林俊芳 郭丽琼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04年第4期72-77,共6页
根据已报道的gpd启动子的序列设计合成了一对引物,以草菇菌丝的基因组DNA为模板,采用PCR扩增的方法克隆出一条长1367bp的DNA特异片段gpd-vv。gpd-vv序列用Promoter Scan Ⅱ和Promoter Predictions软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其序列上有6个... 根据已报道的gpd启动子的序列设计合成了一对引物,以草菇菌丝的基因组DNA为模板,采用PCR扩增的方法克隆出一条长1367bp的DNA特异片段gpd-vv。gpd-vv序列用Promoter Scan Ⅱ和Promoter Predictions软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其序列上有6个核心启动子区,而且除了具有一般启动子的CAAT-box、TATA-box等基本顺式作用元件外,还含有几个重要的元件如G-box,GC-motif,CTrich-motif等。经Tfsitescan Service分析,gpd-vv序列还包含多个转录因子的结合位点,包括GCR1,GCN4,AFT1,Repressor of CAR1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启动子 克隆 序列分析 转录因子 GC CT 序列设计 草菇 特异片段 菌丝
下载PDF
应用cDNA-AFLP技术分离草菇冷诱导表达基因 被引量:17
7
作者 郭丽琼 林俊芳 +1 位作者 杨丽卿 刘瑞瑞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4-59,共6页
采用cDNA-AFLP技术筛选获得了5个草菇冷诱导表达基因片段VC1、VC2、VC3、VC4和 VC5。测序结果表明,5个DNA片段大小分别为247bp、219bp、172bp、350bp和171bp。同源性BLAST 搜索结果显示,VC1、VC2、VC3、VC4和VC5片段目前都没有同... 采用cDNA-AFLP技术筛选获得了5个草菇冷诱导表达基因片段VC1、VC2、VC3、VC4和 VC5。测序结果表明,5个DNA片段大小分别为247bp、219bp、172bp、350bp和171bp。同源性BLAST 搜索结果显示,VC1、VC2、VC3、VC4和VC5片段目前都没有同源的核酸序列;VC1片段翻译的蛋白质序 列与粗糙脉孢菌(Neurosporacrassa)的假拟蛋白具有一定的同源性,VC2片段翻译的蛋白质序列与水稻的 AMP脱氨酶具有一定的同源性,VC3片段翻译的蛋白质序列与Daniorerio的糖原合酶激酶3α具有较高的 同源性,VC4片段翻译的蛋白质序列与Leuconostocmesenteroides的假拟蛋白有一定的同源性,VC5片段翻译 的蛋白质序列没有搜索到同源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菇 CDNA-AFLP 冷诱导表达基因
下载PDF
安全选择标记的转基因食用菌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8
作者 赵姝娴 林俊芳 +1 位作者 王杰 郭丽琼 《食用菌学报》 2007年第1期55-61,共7页
在食用菌外源基因转化过程中,目的基因的导入常需要串联易于识别的选择标记基因,用于转化子的筛选。当筛选完成后,选择标记基因特别是抗性标记基因的存在即是多余的,甚至是有害的,存在生物安全隐患。有鉴于此,本文对获得安全选择标记基... 在食用菌外源基因转化过程中,目的基因的导入常需要串联易于识别的选择标记基因,用于转化子的筛选。当筛选完成后,选择标记基因特别是抗性标记基因的存在即是多余的,甚至是有害的,存在生物安全隐患。有鉴于此,本文对获得安全选择标记基因的转基因食用菌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食用菌 选择标记基因 生物安全性
下载PDF
食用菌DNA提取方法研究 被引量:18
9
作者 王艺红 林俊芳 +1 位作者 张炜阳 郭丽琼 《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8-20,共3页
采用不同的方法,对白灵菇(Pleurotus nebrodensis)和赤芝(Ganoderma lucidum)的总DNA进行提取,通过对不同方法所提取到的总DNA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和酶切鉴定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菌种的最佳提取方法不同,白灵菇最佳提取方法是CTAB改良法,赤... 采用不同的方法,对白灵菇(Pleurotus nebrodensis)和赤芝(Ganoderma lucidum)的总DNA进行提取,通过对不同方法所提取到的总DNA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和酶切鉴定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菌种的最佳提取方法不同,白灵菇最佳提取方法是CTAB改良法,赤芝的最佳提取方法是FDEB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灵菇 赤芝 DNA提取
下载PDF
Δ~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克隆及其共转化表达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秀春 林俊芳 郭丽琼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04年第4期63-67,共5页
采用RT-PCR的方法从海南玻璃苣中克隆了Δ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Δ6-dsa)。DNA序列测定结果表明,Δ6-dsa全长1347bp编码448个氨基酸。Δ6-dsa序列在genbank中采用BLAST程序进行同源序列分析,结果表明,Δ6-dsa核苷酸序列与克隆自美国德克... 采用RT-PCR的方法从海南玻璃苣中克隆了Δ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Δ6-dsa)。DNA序列测定结果表明,Δ6-dsa全长1347bp编码448个氨基酸。Δ6-dsa序列在genbank中采用BLAST程序进行同源序列分析,结果表明,Δ6-dsa核苷酸序列与克隆自美国德克萨斯州的玻璃苣Δ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完全相同。Δ6-dsa克隆进T-easyVector后形成质粒pGΔ6-DSA。把质粒pGΔ6-DSA上的Δ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片段克隆进含有T-DNA和35S启动子的质粒pGIN22中,形成含有目的基因的表达载体pGIN23。把表达载体pGIN23与另一个含有T-DNA、启动子、筛选标记基因的表达载体pLPN28进行亚克隆,使得筛选标记基因和Δ6-dsa分别插入到同一质粒的2个相互独立的T-DNA内,构建成共转化表达载体pLIN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脂肪酸脱氢酶 表达载体 克隆 共转化 筛选标记基因 酶基因 DNA DSA 质粒 玻璃苣
下载PDF
灵芝免疫调节蛋白基因的克隆和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柳永 郭丽琼 +1 位作者 王海燕 林俊芳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06年第1期54-58,共5页
采用同源克隆方法,分别以6个灵芝品种和1个云芝品种的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灵芝免疫调节蛋白基因的PCR扩增。扩增产物克隆进T-载体后,进行DNA测序和BLASTn序列分析。结果表明,从赤芝、紫芝、韩芝和甜芝4个菌株中克隆到的PCR扩增片段,含... 采用同源克隆方法,分别以6个灵芝品种和1个云芝品种的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灵芝免疫调节蛋白基因的PCR扩增。扩增产物克隆进T-载体后,进行DNA测序和BLASTn序列分析。结果表明,从赤芝、紫芝、韩芝和甜芝4个菌株中克隆到的PCR扩增片段,含有灵芝免疫调节蛋白基因编码区全长,顺次编号为gimp01,gimp02,gimp03,gimp04。它们已经在国际GeneBank中登记注册,注册号:AY449802,AY449805,AY449804,AY4498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 免疫调节蛋白基因 克隆
下载PDF
THH在CIA大鼠模型中对HIF-1α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被引量:3
12
作者 廖振林 陈森洲 +2 位作者 李莎莎 王险峰 王雯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6-129,134,共5页
目的:研究昆明山海棠(THH)在胶原性关节炎(CIA)大鼠模型中对于低氧诱导因子(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从而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Wistar大鼠Ⅱ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模型,动态观察关节炎指数(AI),HE染色观察... 目的:研究昆明山海棠(THH)在胶原性关节炎(CIA)大鼠模型中对于低氧诱导因子(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从而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Wistar大鼠Ⅱ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模型,动态观察关节炎指数(AI),HE染色观察关节的病理改变,RT-PCR以及免疫组化法检测HIF-1α的表达。结果:给药30天后,治疗组明显抑制胶原性关节炎大鼠的足爪肿胀,降低关节炎指数,HE染色显示明显减轻滑膜增殖以及炎症反应,免疫组化以及PT-PCR显示治疗组HIF-1α明显表达降低。结论:THH治疗大鼠CIA模型具有显著疗效,研究提示THH通过HIF-1α的途径调节其下游基因的表达可能是治疗RA患者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明山海棠 胶原性关节炎 低氧诱导因子-1Α
下载PDF
双歧杆菌微胶囊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周冠华 杨幼慧 《广州食品工业科技》 2004年第B11期82-84,共3页
针对双歧杆菌活菌不耐受强胃酸,在有氧条件下容易失活,常温下保存期短等存在问题,双歧杆菌的开发中应用了微型包囊技术,并已成功的研制出耐强酸、隔氧、保存期长的活性双歧杆菌微胶囊化产品,实践证明,效果比较理想。本文综述了双... 针对双歧杆菌活菌不耐受强胃酸,在有氧条件下容易失活,常温下保存期短等存在问题,双歧杆菌的开发中应用了微型包囊技术,并已成功的研制出耐强酸、隔氧、保存期长的活性双歧杆菌微胶囊化产品,实践证明,效果比较理想。本文综述了双歧杆菌微胶囊化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影响双歧杆菌微胶囊化产品稳定性的因素,并讨论了双歧杆菌微胶囊化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歧杆菌 不耐受 活菌 研究进展 效果比较 胃酸 包囊 微胶囊化技术 产品稳定性 保存期
下载PDF
蛹虫草新型色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4
作者 简锦辉 郭丽琼 +3 位作者 叶志伟 刘聪 殷林 林俊芳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37-140,共4页
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L)Link],又名北虫草,是一种菌虫复合体,是虫草属真菌的模式种。蛹虫草在其菌丝和子实体阶段能合成类胡萝卜素,其合成的类胡萝卜素大部分是稀有的水溶性类胡萝卜素和北虫草黄素。北虫草黄素作为一种天然色素... 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L)Link],又名北虫草,是一种菌虫复合体,是虫草属真菌的模式种。蛹虫草在其菌丝和子实体阶段能合成类胡萝卜素,其合成的类胡萝卜素大部分是稀有的水溶性类胡萝卜素和北虫草黄素。北虫草黄素作为一种天然色素,具有抗炎、抗癌、抗氧化等多种功效,可溶于水,着色效果好,在食品上有更广泛的应用空间,是亟待开发的一类具有活性功能的新型色素。本文就蛹虫草类胡萝卜素的产生、种类与性质、分离纯化和基因工程等研究状况进行了概括和归纳,希望能对后续的研究提供一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蛹虫草 水溶性类胡萝卜素 北虫草黄素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基于蛹虫草单核芽生孢子的原生质体制备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8
15
作者 娄海伟 余颖豪 +5 位作者 林俊芳 郭丽琼 叶志伟 李艳 魏韬 云帆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9-136,共8页
为了获得单细胞核的蛹虫草材料和制备原生质体的最适酶解条件,以蛹虫草芽生孢子为试验材料,通过荧光染色观察其细胞核数,以溶壁酶质量分数、酶解温度、酶解时间为试验因子,原生质体得率为响应值,采用单因素和Box-Behnken试验设计进行优... 为了获得单细胞核的蛹虫草材料和制备原生质体的最适酶解条件,以蛹虫草芽生孢子为试验材料,通过荧光染色观察其细胞核数,以溶壁酶质量分数、酶解温度、酶解时间为试验因子,原生质体得率为响应值,采用单因素和Box-Behnken试验设计进行优化。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蛹虫草芽生孢子为单个细胞核。响应面优化试验结果表明蛹虫草原生质体最适制备条件为:溶壁酶质量分数2.06%,酶解温度26.1℃,酶解时间2.57 h。在此条件下,原生质体得率的预测值为8.97×10^6个/mL,验证试验所得原生质体得率为(9.17±0.29)×10^6个/mL,预测值和试验值差异不显著,回归模型拟合良好。在优化条件下制备的原生质体在含有0.8 mol/L甘露醇的再生培养基上的再生率达43.33%±2.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状真菌 溶壁酶 响应面法 再生培养基 渗透压稳定剂
下载PDF
细菌素产生菌的筛选及其编码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甘祥武 叶志伟 +4 位作者 郭心悦 郭丽琼 林俊芳 王艳婷 廖腾达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84-189,共6页
细菌素是细菌代谢过程中合成的具有抑菌性质的多肽类物质,它可以广泛地抑制革兰氏阳性菌,尤其是抑制单增李斯特菌等腐败菌和病原菌,大部分细菌素对热稳定,与食品一起在加热处理时使用依然能够稳定存在,并可在人体内进行生物降解和消化,... 细菌素是细菌代谢过程中合成的具有抑菌性质的多肽类物质,它可以广泛地抑制革兰氏阳性菌,尤其是抑制单增李斯特菌等腐败菌和病原菌,大部分细菌素对热稳定,与食品一起在加热处理时使用依然能够稳定存在,并可在人体内进行生物降解和消化,对健康无害。利用分子克隆的方法在大规模筛选细菌素中具有快速准确的特点,根据已知的细菌素DNA序列设计保守的PCR引物,在从杏鲍菇子实体中分离得到56株乳酸菌中,有22株克隆出目的条带,其中只有一个样品稳定性好,经鉴定该样品的乳酸菌株为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 lactis)。对克隆的细菌素Nisin-like基因测序结果表明该基因序列全长174bp。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该基因编码57个氨基酸,分子量大小5924.93 Da,等电点9.23,二级结构主要由α-螺旋和β-折叠股组成,与报道的有所不同,可能是新的细菌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乳球菌 Nisin-like基因 分子筛选 序列分析
下载PDF
芽孢杆菌种间原生质体融合选育高产Surfactin新菌株 被引量:3
17
作者 潘旭耀 魏韬 +3 位作者 谭柱豪 林龙镇 郭丽琼 林俊芳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38-245,共8页
旨在获得纳豆芽孢杆菌和暹罗芽孢杆菌种间融合高产Surfactin的新菌株。以纳豆芽孢杆菌和暹罗芽孢杆菌为亲本菌株,通过制备纳豆芽孢杆菌和暹罗芽孢杆菌的原生质体,采用PEG介导的双亲灭活标记法融合原生质体,拟融合子通过PCR鉴定、CPC-BT... 旨在获得纳豆芽孢杆菌和暹罗芽孢杆菌种间融合高产Surfactin的新菌株。以纳豆芽孢杆菌和暹罗芽孢杆菌为亲本菌株,通过制备纳豆芽孢杆菌和暹罗芽孢杆菌的原生质体,采用PEG介导的双亲灭活标记法融合原生质体,拟融合子通过PCR鉴定、CPC-BTB法高通量筛选、HPLC复筛以及融合菌株的稳定性验证获得高产Surfactin的新菌株。研究结果表明纳豆芽孢杆菌和暹罗芽孢杆菌的原生质体制备最佳酶解浓度分别为0.25mg/mL和0.2mg/mL,最佳酶解时间分别为25min和20min,其原生质体得率分别为83.1%和84.3%。两者的原生质体融合条件为:纳豆芽孢杆菌紫外灭活80min,暹罗芽孢杆菌85℃热灭活40min,融合体系为50%的PEG6000在38℃下融合时间15min。获得了遗传稳定的融合菌株F8,该菌株Surfactin产量相对于纳豆芽杆菌提高了33.3%,暹罗芽孢杆菌提高了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生质体融合 SURFACTIN 双亲灭活 CPC-BTB筛选
下载PDF
蛹虫草中谷氨酰胺转氨酶基因的克隆及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
18
作者 杨聪 郭丽琼 +3 位作者 叶志伟 邹苑 余颖豪 林俊芳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07-113,共7页
谷氨酰胺转氨酶(TGase或TG)是一种可催化蛋白质间形成异肽键,使蛋白质改性的天然酶制剂。本文以蛹虫草基因组为模板,通过PCR扩增得到TGase相似蛋白的基因片段tgM,将其与大肠杆菌-毕赤酵母穿梭表达载体pPIC9K连接,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PIC9K... 谷氨酰胺转氨酶(TGase或TG)是一种可催化蛋白质间形成异肽键,使蛋白质改性的天然酶制剂。本文以蛹虫草基因组为模板,通过PCR扩增得到TGase相似蛋白的基因片段tgM,将其与大肠杆菌-毕赤酵母穿梭表达载体pPIC9K连接,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PIC9K-TG,在毕赤酵母中进行表达,实现目的蛋白的胞外分泌表达,结果发酵液中重组TGase的酶活力为100 U/L。本研究为TGase的异源表达及潜在的工业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酰胺转氨酶 毕赤酵母 异源表达 蛹虫草
下载PDF
银耳芽孢完整细胞高效转化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9
19
作者 郭丽琼 柳永 +2 位作者 赵姝娴 刘二鲜 林俊芳 《中国科学(C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974-981,共8页
银耳(Tremella fuciformis)属于高等担子菌,其担孢子芽殖产生酵母状分生孢子称为银耳芽孢.银耳芽孢单核,能像酵母那样快速生长且容易培养,具备优良外源基因表达宿主的特点.本研究以gpd-Gl启动子分别与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和潮霉素抗性基... 银耳(Tremella fuciformis)属于高等担子菌,其担孢子芽殖产生酵母状分生孢子称为银耳芽孢.银耳芽孢单核,能像酵母那样快速生长且容易培养,具备优良外源基因表达宿主的特点.本研究以gpd-Gl启动子分别与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和潮霉素抗性基因hph连接构建表达载体pGlg-gfp和pGlq-hph;设置潮霉素浓度梯度在3种培养基中对银耳芽孢的敏感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银耳芽孢在不同的培养基上对潮霉素的敏感性不同,在MA培养基上其最低敏感浓度为5μg/mL;采用电击法把pGlq-hph质粒转化进银耳芽孢完整细胞,假定转化子经MA筛选培养基筛选,结果表明银耳芽孢完整细胞电击转化的最佳参数为:STM电击缓冲液、银耳芽孢浓度1.0×108个/mL,电击体积200μL,表达质粒6μg,电击电压2.0kV/cm,电击后采用MB液体培养基静置预培养48h,转化率达277个/μgDNA.采用最佳电击参数把质粒pGlg-gfp和pGlg-hph按1︰1共转化银耳芽孢,转化子经过筛选培养基筛选、PCR鉴定及Southern杂交验证,结果表明受鉴定的8个转化子中有3个整合了gfp基因,其共转化率为37.5%.这3个gfp基因转化子的芽孢在激光荧光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发出强烈的荧光,表明了外源gfp基因能够在银耳芽孢中获得高效率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耳(Tremella fuciformis) 电击转化 银耳芽孢 完整细胞 基因表达 hph基因 GFP基因
原文传递
多基因整合型载体转化酿酒酵母生物合成白藜芦醇 被引量:3
20
作者 黄佳俊 林俊芳 +3 位作者 孙萍 梁景龙 叶志伟 郭丽琼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90-95,共6页
目的:以整合型载体p RS303K为框架,以来源于拟南芥的4-香豆酰辅酶A连接酶基因(4cl)和巨峰葡萄的白藜芦醇合酶基因(rs)为目标基因,采用一步等温法构建了表达白藜芦醇的整合型酵母表达载体p RS303KT4C-TRC。方法:采用Li Ac/SS carrier DNA... 目的:以整合型载体p RS303K为框架,以来源于拟南芥的4-香豆酰辅酶A连接酶基因(4cl)和巨峰葡萄的白藜芦醇合酶基因(rs)为目标基因,采用一步等温法构建了表达白藜芦醇的整合型酵母表达载体p RS303KT4C-TRC。方法:采用Li Ac/SS carrier DNA/PEG转化法把表达载体成功转化酿酒酵母工业型菌株EC1118,经筛选和PCR鉴定获得酵母工程菌株EC1118-303K-T4C-TRC。酵母工程菌株采用添加和不添加抗生素的发酵培养。结果:在培养基添加抗生素和不加抗生素的发酵液中白藜芦醇的含量分别为3.4110 mg/L和3.4710 mg/L,两者差异不显著。结论:两个关键酶基因成功整合到酵母的染色体基因组中并得到表达,工程菌株在传代中不受选择压力影响,稳定组合表达白藜芦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酿酒酵母 生物合成 基因表达 整合型表达载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