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基因整合型载体转化酿酒酵母生物合成白藜芦醇 被引量:3
1
作者 黄佳俊 林俊芳 +3 位作者 孙萍 梁景龙 叶志伟 郭丽琼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90-95,共6页
目的:以整合型载体p RS303K为框架,以来源于拟南芥的4-香豆酰辅酶A连接酶基因(4cl)和巨峰葡萄的白藜芦醇合酶基因(rs)为目标基因,采用一步等温法构建了表达白藜芦醇的整合型酵母表达载体p RS303KT4C-TRC。方法:采用Li Ac/SS carrier DNA... 目的:以整合型载体p RS303K为框架,以来源于拟南芥的4-香豆酰辅酶A连接酶基因(4cl)和巨峰葡萄的白藜芦醇合酶基因(rs)为目标基因,采用一步等温法构建了表达白藜芦醇的整合型酵母表达载体p RS303KT4C-TRC。方法:采用Li Ac/SS carrier DNA/PEG转化法把表达载体成功转化酿酒酵母工业型菌株EC1118,经筛选和PCR鉴定获得酵母工程菌株EC1118-303K-T4C-TRC。酵母工程菌株采用添加和不添加抗生素的发酵培养。结果:在培养基添加抗生素和不加抗生素的发酵液中白藜芦醇的含量分别为3.4110 mg/L和3.4710 mg/L,两者差异不显著。结论:两个关键酶基因成功整合到酵母的染色体基因组中并得到表达,工程菌株在传代中不受选择压力影响,稳定组合表达白藜芦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酿酒酵母 生物合成 基因表达 整合型表达载体
原文传递
诱导物对猴头菇子实体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VIMINHTHUAN 李雄 +2 位作者 郭丽琼 林俊芳 云帆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77-80,86,共5页
本文选用了7种诱导物(壳聚糖、茉莉酸甲酯、赤霉素、萘乙酸、三十烷醇、吲哚乙酸和2,4-二氯苯氧乙酸(2,4-D))设定不同浓度,采用喷湿方法对猴头菇生长发育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0.5、1.0 mg/kg的茉莉酸甲酯和0.05、0.5 mg/kg的吲哚乙酸... 本文选用了7种诱导物(壳聚糖、茉莉酸甲酯、赤霉素、萘乙酸、三十烷醇、吲哚乙酸和2,4-二氯苯氧乙酸(2,4-D))设定不同浓度,采用喷湿方法对猴头菇生长发育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0.5、1.0 mg/kg的茉莉酸甲酯和0.05、0.5 mg/kg的吲哚乙酸能显著缩短猴头菇的生长周期(p<0.05);1.5、2.0 mg/kg的赤霉素、1.0 mg/kg的萘乙酸及0.5、1.5、2.0 mg/kg的吲哚乙酸能显著提高猴头菇的产量(p<0.05)。其中,0.5 mg/kg吲哚乙酸既能缩短猴头菇生长周期(缩短4 d)又能提高产量(比对照组提高22.18%),有望进一步应用到生产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猴头菇 诱导物 生长发育
原文传递
金针菇源降胆固醇土著乳酸菌的筛选与鉴定 被引量:2
3
作者 郭心悦 陈雪巧 +2 位作者 林俊芳 叶志伟 郭丽琼 《工业微生物》 CAS CSCD 2015年第6期32-36,共5页
以金针菇子实体为材料,通过添加溴甲酚紫的MRS培养基分离得到98株土著乳酸菌。以降胆固醇的效率和模拟肠道环境的耐酸和耐胆盐的耐受力为指标进行复筛,获得了2株降胆固醇以及耐酸耐胆盐综合能力都较强的菌株4J1和4J17,经16S r DNA鉴定... 以金针菇子实体为材料,通过添加溴甲酚紫的MRS培养基分离得到98株土著乳酸菌。以降胆固醇的效率和模拟肠道环境的耐酸和耐胆盐的耐受力为指标进行复筛,获得了2株降胆固醇以及耐酸耐胆盐综合能力都较强的菌株4J1和4J17,经16S r DNA鉴定及生理生化试验鉴定,结果表明该两株乳酸菌均为假肠膜明串珠菌(Leuconostoc pseudomesenteroides)。本研究结果扩宽了降胆固醇的益生乳酸菌的种质资源,同时为金针菇的发酵加工产品提供良好的益生发酵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针菇 土著乳酸菌 胆固醇 益生菌
下载PDF
细菌素Lcn972A产生菌的鉴定及其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甘祥武 叶志伟 +4 位作者 郭心悦 郭丽琼 林俊芳 王艳婷 廖腾达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187-191,共5页
目的:从杏鲍菇子实体与海带中分离的63株乳酸菌中鉴定出产细菌素Lcn972A的菌株,并对细菌素编码基因进行克隆与基因序列分析。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手段对已报道的细菌素Lcn972A编码基因进行分析比较,设计引物,分别以各乳酸菌基因组DNA为... 目的:从杏鲍菇子实体与海带中分离的63株乳酸菌中鉴定出产细菌素Lcn972A的菌株,并对细菌素编码基因进行克隆与基因序列分析。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手段对已报道的细菌素Lcn972A编码基因进行分析比较,设计引物,分别以各乳酸菌基因组DNA为模板,利用PCR克隆技术克隆出细菌素Lcn972A的基因,利用生物信息学工具对其核酸序列和预测的蛋白序列进行分析。结果:在63株乳酸菌的基因组样品中有15组被克隆出目的条带,其中杏鲍菇乳酸菌A15与海带乳酸菌CX2样品PCR产物条带清晰稳定性好,经鉴定两样品的乳酸菌株为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 lactis)。对克隆的细菌素Lcn972A基因测序结果表明该基因序列全长276 bp。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该基因编码91个氨基酸,分子量大小22843.3 u,等电点5.33,氨基酸序列为亲水性,二级结构主要由α-螺旋、无规卷曲和延伸链组成。结论:从分离自杏鲍菇子实体乳酸乳球菌A15与海带乳酸乳球菌株CX2的细菌素编码基因及氨基酸序列与报道的有所不同,可能是新的细菌素,该细菌素的抗菌特点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乳球菌 Lcn972A基因 分子鉴定 序列分析
原文传递
罗伊氏乳杆菌果聚糖蔗糖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被引量:1
5
作者 许本宏 林俊芳 +3 位作者 郭丽琼 叶志伟 李娇娇 郭心悦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91-196,共6页
以罗伊氏乳杆菌基因组DNA为模板,采用PCR技术克隆获得果聚糖蔗糖酶基因lev。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该基因全长1 776 bp,编码一个含591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肽。该多肽的预测分子质量为65.47 ku,等电点为4.74,二级结构主要有α-螺旋、β-转角... 以罗伊氏乳杆菌基因组DNA为模板,采用PCR技术克隆获得果聚糖蔗糖酶基因lev。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该基因全长1 776 bp,编码一个含591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肽。该多肽的预测分子质量为65.47 ku,等电点为4.74,二级结构主要有α-螺旋、β-转角、延伸链和无规则卷曲组成。克隆所得的lev基因与Gen Bank注册的罗伊氏乳杆菌lev基因(注册号:EF534264.1)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7.97%。本研究所得lev基因经构建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BL21中表达,重组酶具有果聚糖蔗糖酶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聚糖蔗糖酶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原核表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