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29篇文章
< 1 2 1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概况
1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F0002-F0002,共1页
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历史悠久,其前身为1933年创建的勃勤大学博地系,1946年成立广东省立文理学院地理系,1952年全国高等院系调整时,南昌大学地理系、湖南大学经济地理专业相继并入,组建华南师范学院地理系,1982年改为华南师... 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历史悠久,其前身为1933年创建的勃勤大学博地系,1946年成立广东省立文理学院地理系,1952年全国高等院系调整时,南昌大学地理系、湖南大学经济地理专业相继并入,组建华南师范学院地理系,1982年改为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系,2004年12月成立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师范大学 学院概况 地理科学 地理系 文理学院 院系调整 南昌大学 地理专业
下载PDF
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之陨石藏品
2
作者 黄少敏 马姣娇 胡梦瑶 《热带地貌》 2019年第1期1-5,共5页
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1954-2017年间,共收藏了3种陨石,即铁陨石、石陨石和玻璃陨石。这是全国高校中唯一收藏3种陨石的学府。本文概括地介绍了3种陨石的来历、理化性质及其研究意义。
关键词 玻璃陨石 陨铁 理化性质 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原文传递
党小组建在专业上的学习型研究生党支部建设探析——以华南师范大学地理学院2015级研究生党支部为例
3
作者 陈淳 朱婵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第8期169-171,共3页
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支部建设工作面临新的挑战。文章提出党小组建在专业上的学习型研究生党支部建设思路,并以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2015级研究生党支部为例,阐述党小组的具体工作实践。实践证明,该党支部建设思路... 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支部建设工作面临新的挑战。文章提出党小组建在专业上的学习型研究生党支部建设思路,并以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2015级研究生党支部为例,阐述党小组的具体工作实践。实践证明,该党支部建设思路有助于形成"以党建带动学术,以学术促进党建"的双赢局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小组 专业 学习型党支部 研究生
下载PDF
地理师范生专业认同现状研究——以华南师范大学为例 被引量:4
4
作者 杨嘉聪 曾玮 《地理教学》 2016年第15期10-16,共7页
近十年来国内专业认同研究对象和范围多集中于医学、教育学领域,对地理学相关专业的研究尚未专门述及,因此本研究以华南师范大学地理师范生为研究对象,调查其专业认同现状。数理统计结果显示,地理师范生专业认同均值为3.56。差异分析表... 近十年来国内专业认同研究对象和范围多集中于医学、教育学领域,对地理学相关专业的研究尚未专门述及,因此本研究以华南师范大学地理师范生为研究对象,调查其专业认同现状。数理统计结果显示,地理师范生专业认同均值为3.56。差异分析表明,专业认同与性别无关,而与学生所在年级、学生高中文理分科、学生高考志愿选择有关;并且,学生对专业的现实体验越符合其专业预期,其专业认同度越高;认为本专业就业前景热门的学生专业认同较高;认为本专业学习条件更好的学生,专业认同度更高。本文采用K-均值聚类分析法,依据专业认同及其四个维度的均值将学生进行分类,共分出Ⅰ高度认同、Ⅱ中度认同、Ⅲ低度认同3个大类和5个小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认同 地理师范生 华南师范大学 差异分析 聚类分析
下载PDF
高校研究生“助管”工作的调查分析——以华南师范大学研究生“助管”工作为例 被引量:3
5
作者 陈淳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9-72,共4页
"助管"工作是高校"三助"工作的重要一项,是提升研究生综合能力的主要平台。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方法,以华南师范大学为例,全面深入了解研究生"助管"工作的现状,并针对现存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助管"工作是高校"三助"工作的重要一项,是提升研究生综合能力的主要平台。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方法,以华南师范大学为例,全面深入了解研究生"助管"工作的现状,并针对现存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推进高校"助管"工作的良性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助管工作 研究生
下载PDF
硕士研究生道德教育途径分析——以华南师范大学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张争胜 黄奕雄 南文龙 《现代教育科学》 2016年第3期28-32,37,共6页
研究生道德教育是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华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与半结构访谈的形式了解并探究研究生德育途径的最优组合。结果发现,思政课与社会实践的组合是最优组合,思政课是最广泛传播德育... 研究生道德教育是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华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与半结构访谈的形式了解并探究研究生德育途径的最优组合。结果发现,思政课与社会实践的组合是最优组合,思政课是最广泛传播德育理念的方式,而社会实践是研究生强烈希望能够展开的学习形式。本研究希望能为切实实现研究生德育效果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德育 途径
下载PDF
2013年春季华南师范大学石牌校区大气冷凝水的化学特征与来源
7
作者 温小浩 纪奕璇 +2 位作者 吴杭 吴怡洁 周佳明 《热带地理》 2016年第4期642-648,共7页
通过人工制冷的方法收集2013年华南师范大学石牌校区大气冷凝水52个样品,对其进行p H值和阴阳离子分析。结果表明:2013年春季石牌校区绝大多数冷凝水样品的p H值分布范围为5.00~6.47,平均值为5.97,已不属于酸雨。冷凝水的阴阳离子总质... 通过人工制冷的方法收集2013年华南师范大学石牌校区大气冷凝水52个样品,对其进行p H值和阴阳离子分析。结果表明:2013年春季石牌校区绝大多数冷凝水样品的p H值分布范围为5.00~6.47,平均值为5.97,已不属于酸雨。冷凝水的阴阳离子总质量浓度(TDS)介于57.87~484.38μeq/L之间,平均值为154.53μeq/L;各离子质量浓度高低依次为SO_4^(2-)>Ca^(2+)>NO_3^->Na^+>Cl^->NO_2^->Mg^(2+)≈K^+>F^-。石牌校区冷凝水的这种离子质量浓度分布特征显示:其清洁程度较优于2011年春季该校区和同期上海大气冷凝水,而较差于云南丽江的大气降水,与广东鹤山和青海瓦里关山等地的大气降水相当。其污染来源除部分属自然源外,还主要与建筑活动、工业生产、汽车尾气等人类活动等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 大气冷凝水 阴阳离子 化学特征
下载PDF
生态空间·人本生活——华南师范大学校园环境景观的初步评价 被引量:4
8
作者 莫丹 刘洪杰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2期132-137,共6页
从生态学的角度,人本思想为理念,从空间和形态上,通过建筑、水体、植被、道路和景观小品等方面,对华南师范大学校园环境景观进行了初步的评价.探索如何营造一个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和谐共存、整体完善的高校校园生态环境系统.
关键词 生态 人本 高校校园 环境景观 华南师范大学
下载PDF
基于Web AppBuilder的虚拟校园系统设计与实现——以华南师范大学为例 被引量:9
9
作者 黄植钦 舒娱琴 闫文豪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22-128,共7页
以华南师范大学校园为研究区域,基于Web AppBuilder框架,结合Arc GIS Server地图服务、全景图技术和Cesium三维引擎库构建了一个网络虚拟校园系统.该系统实现了校园全景漫游、三维场景可视化漫游和2.5维地图信息服务等功能.实践证明了基... 以华南师范大学校园为研究区域,基于Web AppBuilder框架,结合Arc GIS Server地图服务、全景图技术和Cesium三维引擎库构建了一个网络虚拟校园系统.该系统实现了校园全景漫游、三维场景可视化漫游和2.5维地图信息服务等功能.实践证明了基于Web AppBuilder框架能快速实现虚拟校园系统二三维集成开发,有效降低WebGIS应用系统开发难度,并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开发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b AppBuilder 虚拟校园 2.5维地图服务 全景图技术 Cesium三维引擎库
下载PDF
华南师范大学隆重举行“纪念曾昭璇教授学术研讨会”
10
作者 郑达生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5-105,共1页
2008年10月20日上午,华南师范大学在地理科学学院隆重举行“纪念曾昭璇教授学术研讨会”。出席会议的单位和嘉宾有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院长保继刚教授、中山大学许学强教授、刘尚仁教授、罗章仁教授、雷... 2008年10月20日上午,华南师范大学在地理科学学院隆重举行“纪念曾昭璇教授学术研讨会”。出席会议的单位和嘉宾有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院长保继刚教授、中山大学许学强教授、刘尚仁教授、罗章仁教授、雷亚平教授、董玉祥教授,广东省地理学会理事长、广州地理研究所所长张虹鸥研究员、广东省地理学会秘书长、广州地理研究所李永兴高级工程师、《热带地理》主编黄光庆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师范大学 学术研讨会 中国地理学会 中国科学院 地理研究所 地理科学 副理事长 中山大学
下载PDF
基于校园周边道路交通的污染物排放定量分析—以华南师范大学为例
11
作者 陆毅之 舒娱琴 +1 位作者 张亮 吴良华 《地球科学前沿(汉斯)》 2013年第4期228-234,共7页
道路交通污染物排放已日益成为城市空气污染源重要的因素。校园环境也受到了道路交通污染的直接影响。本文应用COPERT模式对校园周边道路的尾气进行了定量的分析。实验区域为华南师范大学周边四条主要街道(中山大道、五山路、翰景路和... 道路交通污染物排放已日益成为城市空气污染源重要的因素。校园环境也受到了道路交通污染的直接影响。本文应用COPERT模式对校园周边道路的尾气进行了定量的分析。实验区域为华南师范大学周边四条主要街道(中山大道、五山路、翰景路和华南快速干线)。通过采集四个时间段(8:30~8:45 am、12:00~12:15 pm、15:00~15:15 pm和18:00~18:15 pm)的车流量数据,计算了相应的CO、NOx、VOC和PM的排放因子及排放量,并对各种污染物的排放特征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CO、NOx、VOC和PM各自在四个时间段排放量总量为61.612 kg、29.519 kg、7.650 kg和1.470 kg,8:30~8:45 am和18:00~18:15 pm时段各污染物的排放量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 道路交通 排放量 定量分析
下载PDF
地理主题式大单元教学路径探析——以“珠江流域地表形态的塑造”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春蕾 刘燕环 梅志雄 《地理教育》 2025年第2期64-70,共7页
为更好地培养高中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本文以大概念为依据,以大单元教学为主要形式,以“珠江流域地表形态的塑造”为主题,探讨主题式大单元教学的一般思路和步骤,包括确定大概念层级结构、构建大单元知识逻辑体系、确定大单元学习目标、... 为更好地培养高中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本文以大概念为依据,以大单元教学为主要形式,以“珠江流域地表形态的塑造”为主题,探讨主题式大单元教学的一般思路和步骤,包括确定大概念层级结构、构建大单元知识逻辑体系、确定大单元学习目标、制定综合评价体系、确定大单元教学主题、实施大单元问题驱动等环节,以期为地理教师进行基于学科大概念的高中地理主题式大单元教学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题式 大单元教学 教学路径
下载PDF
基于强有力知识的高中地理“问题研究”栏目的教学研究——以“低碳食品知多少”为例
13
作者 马昕梦 乐淮辉 陈淳 《地理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6-29,39,共5页
强有力知识是构建生活情境和学术情境的重要桥梁,是培养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人教版地理教材的“问题研究”栏目与强有力知识联系密切,为强有力知识的实施提供了重要的素材。本文以人教版必修《地理2》第五章问题研究栏目的“低碳食品... 强有力知识是构建生活情境和学术情境的重要桥梁,是培养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人教版地理教材的“问题研究”栏目与强有力知识联系密切,为强有力知识的实施提供了重要的素材。本文以人教版必修《地理2》第五章问题研究栏目的“低碳食品知多少”为例,利用校本资源,从挖掘育人价值,形成关注世界的知识;发现地理核心思想,确立新思维方式的知识;立足生活经验,通过实践获得超越自我的知识;设计问题链,运用分析、比较和概括的方式解决问题;表达观点并行动,生成关注参与本土、国家和全球议题的知识五个方面构建学生强有力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有力知识 高中地理 问题研究 教学实践 低碳食品
下载PDF
基于人工智能的地理翻转课堂实践路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叶思静 蒋连飞 +1 位作者 郭梓唯 陈浩雨 《地理教育》 2025年第1期8-11,16,共5页
数字化背景下,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促使高中地理翻转课堂全方位转型。人工智能应用于地理翻转课堂的优势突出,能够在保障技术资源的同时便于个性化学习、助力实时评价与协同教学设计。本文以人教版必修一第四章第一节“常见的地貌类型”... 数字化背景下,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促使高中地理翻转课堂全方位转型。人工智能应用于地理翻转课堂的优势突出,能够在保障技术资源的同时便于个性化学习、助力实时评价与协同教学设计。本文以人教版必修一第四章第一节“常见的地貌类型”中的喀斯特地貌为例,利用人工智能在课前、课中、课后开展地理翻转课堂教学,探寻基于人工智能的地理翻转课堂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高中地理课程 翻转课堂
下载PDF
基于CIPP模型的高校地理科学专创融合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构建与提升路径探索
15
作者 王越 袁亚娟 王丰龙 《地理教育》 2024年第6期74-78,共5页
我国创新创业浪潮方兴未艾,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我国高校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强化专业认知的重要途径。地理科学专业教学的开展应以专业教育为基础,创新创业教育为导向。本文基于CIPP模型,构建地理科学专创融合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探索地理... 我国创新创业浪潮方兴未艾,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我国高校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强化专业认知的重要途径。地理科学专业教学的开展应以专业教育为基础,创新创业教育为导向。本文基于CIPP模型,构建地理科学专创融合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探索地理科学专创融合教育质量提升路径,为高等教育院校的转型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PP模型 专创融合教育 地理科学 教育评价
下载PDF
华南沿海西部美丽小条鳅基于线粒体控制区的种群遗传变异及亲缘地理格局 被引量:12
16
作者 庆宁 丘城锋 +3 位作者 廖伟群 马天峰 梁晓旭 列金妮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58-264,共7页
为研究其种群遗传变异和亲缘地理格局,分析了107尾采自华南西部和海南岛的12条水系的美丽小条鳅(Micronoema-cheilus pulcher Nichols)控制区934-938 bp的序列,其中有79个核苷酸变异位点。分子变异分析(AMOVA)表明,种群间的遗传变异占46... 为研究其种群遗传变异和亲缘地理格局,分析了107尾采自华南西部和海南岛的12条水系的美丽小条鳅(Micronoema-cheilus pulcher Nichols)控制区934-938 bp的序列,其中有79个核苷酸变异位点。分子变异分析(AMOVA)表明,种群间的遗传变异占46.88%,种群内的遗传变异占55.06%。基于36个单倍型的系统树显示,12条水系的种群聚成两支。其中,广西沿海诸独立水系(防城河、峒中河、北仑河、南流江)和西江水系与广东漠阳江和潭江水系关系密切,而海南岛万泉河和南渡江与广东鉴江水系关系密切。根据嵌套进化枝系地理分析(NCPA)推测,防城河周边地区可能是美丽小条鳅的扩散中心,该物种可由此区域通过两条途径扩散:(1)沿西江水系向广西沿海独立水系至广东漠阳江和潭江水系扩散;(2)向海南岛诸水系再至雷州半岛的鉴江水系扩散。在演化过程中,曾发生片断化事件、长距离建群和持续的分布区扩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丽小条鳅 线粒体控制区 种群遗传变异 亲缘地理 华南西部和海南岛
下载PDF
神经科学在人文地理学中的跨学科实践
17
作者 王敏 朱竑 《华南地理学报》 2023年第1期51-60,共10页
神经科学将人的身体、情感和“非理性”置于主体性地位,尤其“批判神经科学”的出现,更促使神经科学理论与方法被广泛地运用到人文社会科学的分析之中。而在人文地理学研究中,神经科学也开始渐渐被应用于解释人地互动过程及其机制的诠释... 神经科学将人的身体、情感和“非理性”置于主体性地位,尤其“批判神经科学”的出现,更促使神经科学理论与方法被广泛地运用到人文社会科学的分析之中。而在人文地理学研究中,神经科学也开始渐渐被应用于解释人地互动过程及其机制的诠释中,形成人文地理学的“神经转向”,其认识论、方法论和研究范式的新变化及相应成果也在诸多领域得到实践。论文首先基于具身地理学和非表征理论,从认识论和方法论的角度梳理了神经地理学的理论基础,接着从空间感知、情感地理和行为实践3个方面解析了相关案例研究,介绍了当前人文地理学与神经科学跨学科实践的尝试,揭示人文地理学与神经科学的跨学科实践的可能性和潜力,以期为人文地理学“神经转向”的跨学科对话进行新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科学 人文地理学 神经转向 具身地理学 非表征理论
下载PDF
流动儿童绘画作品中“家”的想象与实践:批判地理学视角
18
作者 陈淳 杨盼 蔡晓梅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09-1618,共10页
“家”是文化地理学的重要研究议题之一,以往研究多从成人的视角出发,儿童与家这一关键地方的关系尚未得到充分关注。以广州市番禺区QX村为研究案例地,通过分析165位流动儿童以“家”为主题的绘画作品,并结合参与式观察、文本分析和照... “家”是文化地理学的重要研究议题之一,以往研究多从成人的视角出发,儿童与家这一关键地方的关系尚未得到充分关注。以广州市番禺区QX村为研究案例地,通过分析165位流动儿童以“家”为主题的绘画作品,并结合参与式观察、文本分析和照片引谈的混合研究方法,从批判地理学视角讨论流动儿童对于“家”在不同尺度的想象。研究结果表明:①流动儿童绘画作品中“家”的要素由自然环境要素和人文文化要素构成,既是流动儿童生活经验的表达,也体现了其对“家”的想象与期望,“家”的物质层面与情感层面相互关联相互影响。②基于流动的生活实践,流动儿童对“家”的想象具有多尺度特征,“家”与住所、社区乃至更广泛的空间关联密切,其中社区是流动儿童与地方建立积极情感链接的重要空间;③“家远在故乡”是流动儿童的共同认知,“家”总是指向户籍所在地,体现了流动儿童日常生活空间与“家”的地方归属之间的错位。研究尝试为国内人文地理学的移民研究提供新的理论视角,为“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案例借鉴,并对城市管理者创设更有利于流动儿童融入的友好环境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儿童 “家” 绘画分析 地理想象 批判地理学
原文传递
高中地理学科关键能力:筛选、阐释与特征
19
作者 曾玮 徐焰华 《地理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9-12,共4页
高中地理学科关键能力是居于高中地理学科中心位置、具有统摄力与广泛解释力的概念。本研究采用编码的方法和文献分析法筛选出地理学科关键能力的内容,对其内涵进行阐释进而分析其特征。研究发现高中地理学科关键能力包括地理空间思维... 高中地理学科关键能力是居于高中地理学科中心位置、具有统摄力与广泛解释力的概念。本研究采用编码的方法和文献分析法筛选出地理学科关键能力的内容,对其内涵进行阐释进而分析其特征。研究发现高中地理学科关键能力包括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地理问题解决能力、地理实践能力、地理创新能力和地理元认知能力五类。这些地理学科关键能力具有学科性、关联性、持久性与关键性等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地理 关键能力 地理学科 核心素养
下载PDF
自然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的关系:以史为鉴 被引量:6
20
作者 克里斯蒂安·凯斯特洛特 洛伦佐·巴尼奥利 +1 位作者 丁雁南(译) 安宁(校)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2,共12页
简要回顾19世纪以来地理学术史可见,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在过去从未曾统一过,至少在如今论证地理学在应对人类所面临的各类问题的过程中有其用武之地时所追求的那种形式上是如此。不过,自然地理学已开始认识到实证主义的局限,这为解... 简要回顾19世纪以来地理学术史可见,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在过去从未曾统一过,至少在如今论证地理学在应对人类所面临的各类问题的过程中有其用武之地时所追求的那种形式上是如此。不过,自然地理学已开始认识到实证主义的局限,这为解决眼下正在影响我们星球的一些紧迫问题开启了一条合作路径。文章在结尾部分以实例展示自然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合作的可能状态,倡导学界多关注政治-地志学取径,将地区在权力结构内部和外部的关系纳入考量,从而集中探讨世界范围内区域的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地理学 自然地理学 地志学 后实证主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