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2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遗文化在动画IP设计中的应用及传承 被引量:1
1
作者 欧阳园园 《文化产业》 2023年第26期162-165,共4页
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正式颁布实施,确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国家社会生活中的法律地位。在新时代背景下,各种新兴技术层出不穷,传统的口传心授、言传身教等方式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代的传承中遭遇瓶颈。通过动画... 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正式颁布实施,确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国家社会生活中的法律地位。在新时代背景下,各种新兴技术层出不穷,传统的口传心授、言传身教等方式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代的传承中遭遇瓶颈。通过动画的传播,并结合虚拟现实技术,不仅为人们提供了独特的视听体验,还能更好地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现旨在通过动画IP形象设计和剧情设置,推动非遗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让非遗“活”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技术 形象设计 动画 非物质文化遗产 视听体验 新兴技术 IP 非遗文化
下载PDF
互联网技术下大学生亚文化传播探析--以“锦鲤祈愿”为例
2
作者 欧阳钰琳 张可茵 《新闻前哨》 2020年第3期92-93,共2页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成熟,大学生群体中悄然流行起"锦鲤祈愿"文化,具有鲜明的亚文化风格。本文通过调查,浅析大学生"锦鲤祈愿"行为出现及传播的原因,并提出相关引导建议,以促进大学生亚文化的良好发展。
关键词 互联网技术 锦鲤祈愿 大学生亚文化
下载PDF
社交货币:网络“梗”文化在社交互动中的传播逻辑
3
作者 廖思琪 《新媒体研究》 2023年第21期12-15,共4页
从生产、流通、消费三个环节分析网络“梗”文化作为社交货币时的流通表征,旨在探究“梗”文化发展为社交货币的原因;从网络“梗”文化的客体原因、“Z世代”数字技术“原住民”的主体原因以及承载信息交流功能的社交媒体的媒介原因三... 从生产、流通、消费三个环节分析网络“梗”文化作为社交货币时的流通表征,旨在探究“梗”文化发展为社交货币的原因;从网络“梗”文化的客体原因、“Z世代”数字技术“原住民”的主体原因以及承载信息交流功能的社交媒体的媒介原因三个层面进一步探讨了网络“梗”文化在社交互动中的传播逻辑,以期为读者研究网络“梗”文化在社交互动中的传播活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货币 “梗”文化 迷因理论 跨圈层传播 用户生产 社交媒体
下载PDF
粤港澳三地粤剧共融发展中的文化认同促进
4
作者 郑莹洁 《韶关学院学报》 2023年第7期7-11,共5页
在粤港澳人文湾区建设背景下,文化认同是最根本的认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曾特别提出对粤剧等岭南文化的重视。粤剧作为粤港澳三地的特色文化,体现了区域的文化身份,粤剧的发展能促进文化认同。粤剧如何共融发展成了粤港... 在粤港澳人文湾区建设背景下,文化认同是最根本的认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曾特别提出对粤剧等岭南文化的重视。粤剧作为粤港澳三地的特色文化,体现了区域的文化身份,粤剧的发展能促进文化认同。粤剧如何共融发展成了粤港澳地区文化建设中的重要问题。在历史变迁中,粤港澳粤剧呈现出了显著的区域性文化特征。基于人文湾区的建设背景,三地粤剧通过吸纳融合、跨界开拓、共同体构建促进了粤剧的发展,促进了三地文化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港澳 粤剧 共融发展 文化认同
下载PDF
孝文化与古代社会的犯罪预防
5
作者 古淑惠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27-31,共5页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孝文化,渗透到中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孝文化内容包括养亲敬亲,传宗接代,惜身全体,扬名显亲等。孝文化通过规范个体行为,促进人际和谐,稳定家庭、强化忠君思想等方面的功能对封建社会的犯罪预防起到...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孝文化,渗透到中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孝文化内容包括养亲敬亲,传宗接代,惜身全体,扬名显亲等。孝文化通过规范个体行为,促进人际和谐,稳定家庭、强化忠君思想等方面的功能对封建社会的犯罪预防起到积极作用,但同时不可避免含有消极因素。孝文化中的合理内容,对今天的犯罪预防仍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孝文化 犯罪预防 借鉴
下载PDF
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形象建构中的粤剧参与路径探讨
6
作者 郑莹洁 吴浩然 《戏剧之家》 2023年第18期3-5,共3页
粤剧是粤港澳地区重要的文化,凝聚着粤港澳文化精神,是湾区人民的共同记忆。作为大湾区文化认同的纽带之一,它与湾区文化形象特征高度契合。粤剧具有粤港澳大湾区文化精神中“敢为人先、务实进取、开放包容”等特征。从大湾区民众的深... 粤剧是粤港澳地区重要的文化,凝聚着粤港澳文化精神,是湾区人民的共同记忆。作为大湾区文化认同的纽带之一,它与湾区文化形象特征高度契合。粤剧具有粤港澳大湾区文化精神中“敢为人先、务实进取、开放包容”等特征。从大湾区民众的深度访谈中可见,粤剧以仪式化的文化活动、与时俱进的文化产品、浸入式的文化体验为路径参与湾区文化形象建构,成为人文湾区建设有活力的文化资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剧 粤港澳大湾区 文化形象
下载PDF
疍家村落文化空间生产的模型建构和路径选择
7
作者 李漪琳 邓颖妍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3年第4期86-88,共3页
随着乡村振兴发展,依托疍家村落的文化旅游实践活动形成了新的旅游空间生产结构,表征为“文化空间”的生产实践。运用扎根理论分析方法,以村落文化空间生产所包含的文化逻辑、资本逻辑、主体逻辑和秩序逻辑构成了疍家村文化动力型生产... 随着乡村振兴发展,依托疍家村落的文化旅游实践活动形成了新的旅游空间生产结构,表征为“文化空间”的生产实践。运用扎根理论分析方法,以村落文化空间生产所包含的文化逻辑、资本逻辑、主体逻辑和秩序逻辑构成了疍家村文化动力型生产模型。文化是空间生产的前提和动力,空间资本增殖和疍民主体认同互作推动文化空间的开发和营造,当地政府与基层组织的秩序构建实现空间生产的落实和有序发展。疍家村落文化空间生产模型为疍家文化的学术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有利于推动疍家村落文化旅游融合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疍家村落文化 空间生产 乡村振兴 模型构建 路径选择
下载PDF
文化与经济增长 被引量:9
8
作者 叶德珠 师树兴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74-83,131-132,共10页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历了长期、快速的经济增长,然而不同区域间在经济增长表现上却存在较大差异,其中文化的区域差异起到了显著作用。区域的商业文化强度与经济增长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并且商业文化与增长的关系还存在时序性:在改...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历了长期、快速的经济增长,然而不同区域间在经济增长表现上却存在较大差异,其中文化的区域差异起到了显著作用。区域的商业文化强度与经济增长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并且商业文化与增长的关系还存在时序性:在改革开放初期从1978年至1992年,商业文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不显著;在1993年之后,商业文化对经济增长的正向促进作用才变得显著。商业文化对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需要在一定的市场化程度下才能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文化 经济增长 人均耕地面积 市场化程度
下载PDF
近代小说城市书写的变革及其小说史意义——以上海、广州为中心 被引量:5
9
作者 邓大情 孙逊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28-135,210,共9页
鸦片战争的失利,迫使清政府开口通商,以上海、广州为代表的一批由进出口贸易带动起来的新型商业贸易城市随之兴起。这些城市所形成的新结构和新功能,打破了中国传统城市的旧模式。作为与城市关联密切的一种文学样式,近代小说中的城市书... 鸦片战争的失利,迫使清政府开口通商,以上海、广州为代表的一批由进出口贸易带动起来的新型商业贸易城市随之兴起。这些城市所形成的新结构和新功能,打破了中国传统城市的旧模式。作为与城市关联密切的一种文学样式,近代小说中的城市书写亦随之呈现出相应的变革。城市书写的空间不断拓展,由对城市地标建筑的笼统书写发展到进入城市肌理的各种生活细节。小说主角由传统市民向近代都市人蜕变,而在叙事形式上则呈现出从注重时间维度到以空间为中心的转换。近代小说城市书写的这些变革,成为都市小说由古代向现代过渡的桥梁,具有了一种承上启下的小说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小说 城市书写 变革 小说史意义 上海 广州
下载PDF
我国城镇化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耦合发展探析 被引量:12
10
作者 张惠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27-133,共7页
为明确我国城镇化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耦合协调度,厘清了城镇化和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两系统间耦合作用机制,构建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构建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效率模型,以及城镇化与城市土地集约利... 为明确我国城镇化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耦合协调度,厘清了城镇化和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两系统间耦合作用机制,构建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构建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效率模型,以及城镇化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耦合模型.通过将数据代入模型进行测算,对2008—2013年我国整体及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城镇化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耦合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我国的城镇化发展水平相对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来说仍然较低;经济发展是城镇化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两过程耦合协调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我国超大型城市的城镇化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耦合协调发展处于高水平阶段,其他城市目前更多地处于一个不稳定的磨合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土地集约利用 耦合协调机制
下载PDF
文化产业园区:时空交错中的文化价值表达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琛 张军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5期73-82,共10页
文化产业园是文化创意产业集聚的重要表现。在全面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背景下,国内文化产业园区已经走过了粗放式的发展阶段。文化产业园的开发和建设在为众多文化创意企业提供孵化、成长的过程中,更注重兼顾长远效益。在不缺... 文化产业园是文化创意产业集聚的重要表现。在全面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背景下,国内文化产业园区已经走过了粗放式的发展阶段。文化产业园的开发和建设在为众多文化创意企业提供孵化、成长的过程中,更注重兼顾长远效益。在不缺少创意氛围、土地支持、资金提供、知识产权运作的前提下,探索怎样把文化产业园开发与特色文化价值相结合成为未来的规划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产业园 转型升级 文化价值
下载PDF
岭南香山黄氏文化世家考述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雪敏 区婉仪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2期10-16,共7页
岭南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国传统文化拼图的重要组成,代表着勤劳务实、开拓进取、敢为天下先的文化传承,具有世界性、创新性的文化胸怀。以香山黄氏世家为代表的岭南文化世家,鲜明地体现了岭南文化特色、地域风格。作为黄氏世家的代表性人... 岭南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国传统文化拼图的重要组成,代表着勤劳务实、开拓进取、敢为天下先的文化传承,具有世界性、创新性的文化胸怀。以香山黄氏世家为代表的岭南文化世家,鲜明地体现了岭南文化特色、地域风格。作为黄氏世家的代表性人物,黄培芳在近代岭南文化史上,具有视野开阔、知识多元、创新进取等文化品格,培养了一大批革命先贤,深刻地推动了近现代岭南文化发展,有力促进了近代中国革命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岭南文化 文化世家 黄培芳 世界视野
下载PDF
“克己复礼为仁”:孔子的道德传播思想考察
13
作者 姚志文 《集美大学学报(哲社版)》 2024年第1期16-23,63,共9页
孔子提出“克己复礼为仁”的道德传播命题,主张在人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将内在于人的“仁”激发为切实可感的道德共情,使人自觉认同和服从作为道德规范的“礼”。孔子认为,作为人的自然生命与伦理生命承载物的身体是沟通“仁”与“礼”的... 孔子提出“克己复礼为仁”的道德传播命题,主张在人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将内在于人的“仁”激发为切实可感的道德共情,使人自觉认同和服从作为道德规范的“礼”。孔子认为,作为人的自然生命与伦理生命承载物的身体是沟通“仁”与“礼”的媒介,身体一直以“隐身”的方式参与着接受主体的人格塑造,它的媒介功能不仅是工具性的,也是存在性的。通过“礼”的仪式化传播,可以将身体的姿势、行为象征化为“仁”的意义表达,从而激活接受主体内心的道德意识,形成对道德规范的自觉。名分是沟通“礼”与“仁”的符号中介,通过“正名”重建名分与“仁”的指谓关系,使“礼”能有效约束个体行为,这是重建礼乐制度和政治、社会秩序的重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道德传播
下载PDF
文化资源与文化发展的成本收益分析
14
作者 师树兴 《中国集体经济》 2015年第31期115-116,共2页
基于对文化资源属性的分析,在"宏观成本-收益分析"框架下对文化资源的积累和文化发展的内部机制展开理论研究。文化作为一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资源,可以是直接构成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生产要素性资源,也可以是提升私人或整个... 基于对文化资源属性的分析,在"宏观成本-收益分析"框架下对文化资源的积累和文化发展的内部机制展开理论研究。文化作为一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资源,可以是直接构成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生产要素性资源,也可以是提升私人或整个社会的生产和运行效率的效率性资源。文化资源的积累是维持成本和资源收益权衡的结果,对于文化资源相对贫乏需要快速积累的国家,政府对系统性文化资源的积累以及对私人文化资源积累的干预都具有战略性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资源 维持成本 不确定性 效率
下载PDF
我国一线城市公共住房政策资源影响分析——基于广州市的个案研究
15
作者 周丽婷 《中国房地产》 2016年第33期51-59,共9页
城市住房问题是困扰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重大难题之一,其实质是公共住房问题,即中低收入阶层的住房困难问题。广州作为中国重要的一线城市,是华南地区政治、经济、科技、教育和文化中心,近些年由于房地产行业的迅猛发展,不可避免地... 城市住房问题是困扰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重大难题之一,其实质是公共住房问题,即中低收入阶层的住房困难问题。广州作为中国重要的一线城市,是华南地区政治、经济、科技、教育和文化中心,近些年由于房地产行业的迅猛发展,不可避免地积累了一定的房地产泡沫隐患。因此,深入剖析广州市公共住房政策资源对城市居住空间、房屋租赁市场以及城市经营等方面的影响,对完善国家层面的公共住房政策系统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和示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住房 公共住房政策 社会公平 影响
下载PDF
时代语境下中国体育音乐的文化权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郑莹洁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9-44,共6页
文化是基于人类生活实践,在意识形态中构建价值评价的产物。体育是身体运动的文化,音乐是音符运动的文化,从中华传统文化到现当代流行文化传播中,两者出现不同场合的聚合形态,具有参与认同建构的共性。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 文化是基于人类生活实践,在意识形态中构建价值评价的产物。体育是身体运动的文化,音乐是音符运动的文化,从中华传统文化到现当代流行文化传播中,两者出现不同场合的聚合形态,具有参与认同建构的共性。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体育强国”成为一项重要内容。体育作为强身健体的传播载体,与美育、劳动教育并肩推进国家青少年的素质发展。体育音乐在文化传播中具有促进民众自我认同和群体认同建构的导向。中国体育音乐在民族觉醒、制度优越、国家自信3个典型时代场域中宏扬时代精神,以促进民众认同的建构。体育与音乐从文化的融合、同向增势、反向超越中建立新的情感结构,以建构中华民族儿女的群体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音乐 文化权 体育传播 时代语境
下载PDF
传统节日的文化传承——以春节为例 被引量:5
17
作者 郭强 《文化软实力研究》 2018年第3期45-53,共9页
随着社会发展和时代变迁,春节等传统节日的形式和内容都发生了很多变化,"年味越来越淡"成为热议的话题。《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实施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丰富春节等传统节日文化内涵,... 随着社会发展和时代变迁,春节等传统节日的形式和内容都发生了很多变化,"年味越来越淡"成为热议的话题。《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实施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丰富春节等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形成新的节日习俗。"利用爱德华·霍尔提出的文化三层次框架,对春节文化变迁的表象进行了梳理,分析了显性变革背后折射的文化内涵转变,对作为技术性系统的文化政策在国家话语、市场话语和市民话语三个方面需要调控和引导的重点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节 文化变革 传承创新 政策导向
下载PDF
新时代文化市场视域下国民老字号的路径探析——以大白兔奶糖为例 被引量:2
18
作者 林文萍 《中国市场》 2020年第17期50-51,共2页
随着数字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发展,新时代文化市场对国民老字号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找准良性的发展路径,是老字号文化品牌亟须探索的问题之一。文章通过对国民老字号"大白兔奶糖"发展路径的纵向研究及其成功经验的分... 随着数字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发展,新时代文化市场对国民老字号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找准良性的发展路径,是老字号文化品牌亟须探索的问题之一。文章通过对国民老字号"大白兔奶糖"发展路径的纵向研究及其成功经验的分析,基于新时代文化市场视域,探析老字号的优化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字号 大白兔奶糖 新时代 文化市场
下载PDF
基于地域文化的表情包开发设计——以“红桃粿粿”表情包为例 被引量:3
19
作者 沈务淳 林文萍 +2 位作者 林纯 林浩 张婵娟 《新闻研究导刊》 2020年第11期21-23,共3页
当今读图时代下,表情包以其图形属性契合了时代发展,并借助不断进步的数字技术在人们的网络社交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形成了独特的亚文化。近年来,表情符号的文化属性不断被重视和开发利用,资源丰富、底蕴厚重的地域文化亦成为表情... 当今读图时代下,表情包以其图形属性契合了时代发展,并借助不断进步的数字技术在人们的网络社交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形成了独特的亚文化。近年来,表情符号的文化属性不断被重视和开发利用,资源丰富、底蕴厚重的地域文化亦成为表情包开发的重要源泉,通过表情符号渗入人们日常生活中,实现地域文化的传播发展。本文选取潮汕饮食中的经典代表红桃粿为原型,进行表情符号的设计,将潮汕方言、美食等元素植入“红桃粿粿”表情包中,实现一定程度的潮汕地域文化传播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情包 地域文化 “红桃粿粿”表情包 开发设计
下载PDF
中国城市公共住房政策执行力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基于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的分析
20
作者 周丽婷 杨干生 《广州公共管理评论》 2017年第1期117-135,共19页
摘要:城市住房问题是困扰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一大难题,其实质是公共住房问题,即中低收入阶层等困难群体的住房保障问题。因此,如何有效提升公共住房政策执行力,是当前各级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的集中体现。本文采用以模... 摘要:城市住房问题是困扰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一大难题,其实质是公共住房问题,即中低收入阶层等困难群体的住房保障问题。因此,如何有效提升公共住房政策执行力,是当前各级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的集中体现。本文采用以模糊数学理论为基础的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法来评估住房政策执行力,不仅解决了地方政府现在正遭遇的瓶颈问题,还为执行力的评估提供了一种科学、准确、易于操作的工具,具有方法学上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住房政策执行力 层次分析法 模糊综合评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