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模态大模型赋能教师数字画像构建与应用
1
作者 谢雅淇 张雅慧 +1 位作者 许课雪 胡小勇 《开放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0-109,共10页
教师数字画像是助力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本研究立足多模态大模型赋能数字画像应用的创新机遇,针对教师数字画像技术存在的数据采集结构性错配、模型通用性与深度性失衡、画像模型训练升级滞后和伴随式应用服务缺失等问题,分... 教师数字画像是助力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本研究立足多模态大模型赋能数字画像应用的创新机遇,针对教师数字画像技术存在的数据采集结构性错配、模型通用性与深度性失衡、画像模型训练升级滞后和伴随式应用服务缺失等问题,分析教师画像大模型重塑教师数字画像构建与应用方式的多模态认知、关联式推理、增量式学习和伴随式反馈等关键能力;基于教师画像大模型的构建框架,围绕内隐对话、画像分析、发展指导三类细化子任务,设计了多智能体,以加强教师多维画像精准描摹与人机协同循证专业发展的综合性服务供给;以教师数字素养智能测评为例,从对话式智能测评、层级化画像分析和伴随式素养发展三方面阐释基于多智能体协作的场景化实践路径,展示其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画像 多模态大模型 教师专业发展 多智能体
下载PDF
数字化转型视野下教师网络集体研修行为投入的效能识别
2
作者 陈孝然 曹宇星 胡小勇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2024年第11期79-89,共11页
数字化转型对教师队伍的集群化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教师网络集体研修因此得到重视。对研修行为投入的效能识别,有助于把握不同教师群体在行为投入和效能上的关联特征规律,从而进行差异化干预,以优化研修成效。为此,文章参考国内外相关研... 数字化转型对教师队伍的集群化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教师网络集体研修因此得到重视。对研修行为投入的效能识别,有助于把握不同教师群体在行为投入和效能上的关联特征规律,从而进行差异化干预,以优化研修成效。为此,文章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设计了“明确总体方案→行为投入编码→基于序列分析的模型构建→基于二次序列分析的模式讨论→提出干预建议”的研究流程。之后,文章以参与“在线教研共同体”公益研修活动的36名中小学教师为研究对象,按照前述研究流程,首先对教师网络集体研修行为投入进行编码;接着进行聚类分析和相关分析,构建教师网络集体研修行为投入的效能层次模型;随后进行二次序列分析,得到五种类型教师的差异化研修行为投入序列转化模式,分别定义为风险投入型、游离投入型、顺应投入型、自主投入型和综合投入型,其中综合投入型教师的集体效能最高;最后面向非综合投入型教师提出干预建议,以推动深投入、强效能的网络集体研修生态形成。文章的研究对于指导教师优化研修行为投入、提升网络集体研修成效有一定的价值,并可为数字化转型视野下的教师网络集体研修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集体研修 行为投入 行为序列 集体效能 数字化转型
下载PDF
数智时代,教师素养如何升级?
3
作者 胡小勇 《留学》 2024年第21期1-1,共1页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国家繁荣、民族振兴、教育发展,需要我们大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以生成式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智技术正在引领新一轮的科...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国家繁荣、民族振兴、教育发展,需要我们大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以生成式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智技术正在引领新一轮的科技变革与产业变革,同时,也在重组教育教学各要素,深刻改变当下的教育形态,系统重构教育生态体系。数智环境逐渐推动教育教学从“师—生”二元结构转向“师—生—机”三元结构,人机协同将成为未来教学的主流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素养 业务精湛 教育形态 未来教学 产业变革 生态体系 人机协同 人工智能
下载PDF
教师数字画像赋能教研提质:框架设计与应用途径
4
作者 黄子蕙 胡小勇 刘晓红 《中小学数字化教学》 2024年第12期26-30,共5页
为了促进教研的高质量发展,本研究设计了一个由画像目标层、数据获取层、模型建构层、画像评估层和提质服务层组成的教师数字画像框架体系。从教研提质的角度,搭建教师画像框架的流程包括:根据教研现状确立画像目标,对教师教研数据进行... 为了促进教研的高质量发展,本研究设计了一个由画像目标层、数据获取层、模型建构层、画像评估层和提质服务层组成的教师数字画像框架体系。从教研提质的角度,搭建教师画像框架的流程包括:根据教研现状确立画像目标,对教师教研数据进行采集、处理和分析,形成教师数字画像,经过质量评估后应用于实际场景中进行精准提质。通过应用于教师个体、学校教研以及区域教研等场景,教师画像可为教研提供精准提质服务。本文对教师数字画像的实施必要性、框架设计和应用途径做了系统论述,旨在通过教师画像赋能教研提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学质量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画像 教研提质 专业发展 框架体系 画像应用
下载PDF
“大学计算机”“五结合”混合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5
作者 郭泽颖 王楚鸿 《教育教学论坛》 2024年第10期107-110,共4页
针对“大学计算机”课程存在的学情差异明显、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足、应用能力培养薄弱、内容扩增与学时压缩矛盾突出等问题,课程团队探索实践了“SPOC+翻转课堂+综设实验+课程认证+学科竞赛”“五结合”混合教学模式。多年实践表明,新... 针对“大学计算机”课程存在的学情差异明显、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足、应用能力培养薄弱、内容扩增与学时压缩矛盾突出等问题,课程团队探索实践了“SPOC+翻转课堂+综设实验+课程认证+学科竞赛”“五结合”混合教学模式。多年实践表明,新教学模式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明显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与能力,学生独立思考、协作探究和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得到了更好的训练,并在学科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计算机 “五结合”混合教学模式 SPOC 翻转课堂 综设实验
下载PDF
论ChatGPT时代教师专业的核心要义与实践向度
6
作者 赖显明 苏明骜 《基础教育参考》 2024年第4期38-49,共12页
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AI)的推出及广泛应用对教师构成了严峻挑战,教师迫切需要深入思考和重新探索自身的专业价值及核心要义。教师专业的核心要义是教师专业最为重要、基础、核心的内容,借助教师专业结构理论,体现在认知、情感、... 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AI)的推出及广泛应用对教师构成了严峻挑战,教师迫切需要深入思考和重新探索自身的专业价值及核心要义。教师专业的核心要义是教师专业最为重要、基础、核心的内容,借助教师专业结构理论,体现在认知、情感、信念、行为四个方面,分别是贯彻教育目的、坚持以人为本、坚守教育信仰与人机交融共生。ChatGPT时代教师专业的实践向度,应充分将核心要义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综合应用知情意行等方面的专业能力,以德育德、以情动情、以志励志、以行导行。教师专业发展要聚焦核心要义,对标实践向度,提升更深层次的专业素养,实现其专业的时代价值,既当好“经师”,又当好“人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tGPT 人工智能 教师专业价值 教师专业核心要义 教师素养
下载PDF
人工智能融入基础教育:助内卷抑或提新质?
7
作者 胡小勇 刘雪旎 +2 位作者 陈丽诗 刘颜帆 刘晓红 《开放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5-54,共10页
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正深刻影响基础教育的育人图景。基础教育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基点,人工智能的融入既可能推动教育新质发展,也可能助推教育内卷,呈双重效应。本研究首先溯源教育内卷成因,指出人工智能可能通过扩大教育内卷传... 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正深刻影响基础教育的育人图景。基础教育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基点,人工智能的融入既可能推动教育新质发展,也可能助推教育内卷,呈双重效应。本研究首先溯源教育内卷成因,指出人工智能可能通过扩大教育内卷传播场域、强化资源分配不均、加剧教育评价异化和深化替代效应等助推基础教育内卷;其次,剖析面向未来的基础教育特征,包括指向全面发展与高阶能力的培养目标、优质均衡与跨学科的课程资源、人机协同与终身性的育人方式、素养导向与公平的教育评价、开放灵活的空间环境以及安全智能的服务管理,阐述了人工智能赋能基础教育变革的价值意蕴;最后,提出如何利用人工智能破解教育内卷和促进教育提新质的策略建议,以回应新时代基础教育的育人命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基础教育 教育内卷 新质教育 人才培养
下载PDF
教育强国建设与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
8
作者 胡小勇 《今日教育》 2025年第3期1-1,共1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数字化是我国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作为教育数字化内涵中的应有之义,人工智能教育备受关注。当前,人工智能教育正成为人类塑造面向数智文明未来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支点。2024年11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数字化是我国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作为教育数字化内涵中的应有之义,人工智能教育备受关注。当前,人工智能教育正成为人类塑造面向数智文明未来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支点。2024年11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通知》明确提出2030年前要基本普及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年底DeepSeek横空出世,并借由其通用性、低耗能、开源性和本土化特征迅速引发全球瞩目,成为加速推动教育数字转型与智能升级的大招利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数字化 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
下载PDF
师范院校“互联网+”教育实践空间建设的研究与探索 被引量:11
9
作者 杜炫杰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82-86,共5页
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是教师培养的核心问题,探索师范生"互联网+"教育实践环节的改革已经成为信息时代师范院校重要的研究课题。文章采用文献分析法及实地调查研究法,分析了师范生教育实践的内涵及存在的问题,梳理了师范院... 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是教师培养的核心问题,探索师范生"互联网+"教育实践环节的改革已经成为信息时代师范院校重要的研究课题。文章采用文献分析法及实地调查研究法,分析了师范生教育实践的内涵及存在的问题,梳理了师范院校教育实践空间的演变过程,提出了"互联网+"教育实践空间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基于OPST框架的学习空间再设计流程,形成华南师范大学现代教师教育实训中心设计实例,提出师范院校"互联网+"教育实践空间设计的方法、空间功能及技术框架,以期为师范院校开展教育实践空间建设提供可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范院校 互联网+ 教育实践空间 学习空间再设计 OPST框架
下载PDF
乡村教育服务数字化转型的G-4C协同模式及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穆肃 周德青 胡小勇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9-36,共8页
面向教育强国建设的需要,乡村教育服务数字化转型正成为乡村教育振兴和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的重要命题。然而,多元服务供给主体间协同困难、服务供需总量与结构失衡、服务供给方式待优化、服务监督与治理体系不健全等阻碍了乡村教育服务... 面向教育强国建设的需要,乡村教育服务数字化转型正成为乡村教育振兴和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的重要命题。然而,多元服务供给主体间协同困难、服务供需总量与结构失衡、服务供给方式待优化、服务监督与治理体系不健全等阻碍了乡村教育服务数字化转型目标的实现。对此,文章以协同学和“服务金三角”模型为理论支持,梳理了乡村教育服务数字化转型的方向,提出了数字环境中乡村教育服务G-4C协同模式:有序联动的多元服务供给主体,群体和个体特色鲜明的多样化需求,连接数据、服务和资源的教育服务数字底座,以及需求导向的教育服务供给方式。利用G-4C协同模式的实践框架,“专递课堂促进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和学生发展”“高职院校助力乡村多样人群学厨脱贫”两个典型案例的多元协同实施乡村教育服务的过程、方法与策略得以剖析,为我国尚属空白的乡村教育服务数字化转型研究与实践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乡村教育服务 协同学 服务金三角 G-4C协同模式
下载PDF
图像系列的影像化叙事——基于《Indoors》“消费文化”视觉考古的思考
11
作者 梁政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24年第5期89-91,共3页
《Indoors》个展不论是在对消费文化的再现和分析上,还是在作品与展场这一与观者互动的空间设计上,都基于“视觉考古”的层面梳理了中国式消费文化的符号表征系统。本文旨在从图像系列的影像化叙事角度去深度剖析作品背后潜隐的视觉策略... 《Indoors》个展不论是在对消费文化的再现和分析上,还是在作品与展场这一与观者互动的空间设计上,都基于“视觉考古”的层面梳理了中国式消费文化的符号表征系统。本文旨在从图像系列的影像化叙事角度去深度剖析作品背后潜隐的视觉策略,在新媒体视域下,为反思作为系列的符号如何再现静止图像的“时间性”表达,及其与影像语言的关系提供新的思考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系列 影像化叙事 消费文化 符号化
下载PDF
融入课程思政的PBL和BOPPPS交叉式教学法探析——以药物化学的绪论为例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菊凌 骆芳琳 吴海刚 《南京师范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2024年第1期86-92,共7页
高等药物化学是药学领域重要的带头学科,也是为社会培养药学领域新人才的重要基础学科.在立德树人使命的召唤下,将思政教育融入高等药物化学课堂已是大势所趋.本文将PBL教学模式与BOPPPS教学模式巧妙融合,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充分挖掘所... 高等药物化学是药学领域重要的带头学科,也是为社会培养药学领域新人才的重要基础学科.在立德树人使命的召唤下,将思政教育融入高等药物化学课堂已是大势所趋.本文将PBL教学模式与BOPPPS教学模式巧妙融合,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充分挖掘所选课程章节中的思政元素,将其融入课堂,收获了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和思政融入效果,在提升专业教学效果的同时实现了德育同行.该教学模式的设计有利于学生全方面与全方位地了解高等药物化学的学科特色,树立科学的价值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PPPS教学模式 PBL教学模式 药物化学 课程思政
下载PDF
基于UMU和砺儒云平台的BOPPPS教学模式的探析——以《有机化学》课程为例
13
作者 张菊凌 王雅婷 吴海刚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6期786-792,共7页
《有机化学》是高等综合院校许多专业中非常重要的必修基础课.尤其在医学、生物学、化学等领域中较为突出.如何有效地学习和教授这门学科,需要精心设计和运用多种教学策略.通过不断探索和研究不同的教学模式,提升课堂参与度,激发学生学... 《有机化学》是高等综合院校许多专业中非常重要的必修基础课.尤其在医学、生物学、化学等领域中较为突出.如何有效地学习和教授这门学科,需要精心设计和运用多种教学策略.通过不断探索和研究不同的教学模式,提升课堂参与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以UMU和砺儒云在线学习平台为载体,结合BOPPPS教学模式,构建了基于UMU和砺儒云平台的有机化学理论课程教学模式.以有机化学理论课中“乙烯及其结构性质”教学单元作为案例,进行教学设计,旨在为高校化学理论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同时,对疫情背景下,对该教学模式在线教学中的问题及其应对策略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MU平台 砺儒云平台 BOPPPS教学模式 有机化学
下载PDF
开放在线课程教法的适应性变革:从OCW到MOOC 被引量:8
14
作者 詹泽慧 蔡韶华 +1 位作者 方识华 梅虎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2016年第4期68-73,共6页
文章旨在通过对OCW和MOOC所采用的教学方式的对比,探索开放在线课程在由"重资源"向"重服务"变革的过程中,其教学方法所发生的适应性变化。文章通过四个常用的开放在线课程搜索引擎,随机抽样出51门OCW课程和51门MOO... 文章旨在通过对OCW和MOOC所采用的教学方式的对比,探索开放在线课程在由"重资源"向"重服务"变革的过程中,其教学方法所发生的适应性变化。文章通过四个常用的开放在线课程搜索引擎,随机抽样出51门OCW课程和51门MOOC课程作为研究样本,并从课程说明中获取课程周数、建议学时、学习方式、教学手段等信息。结果表明:与OCW相比,MOOC建议以较短的周数、每周投入较多的时间来完成课程,以提高课程完成率;少量课程采用了基于项目、基于研究和基于团队的学习方式,但MOOC环境下的在线协作学习仍存在难度;在线论坛和讲座视频是MOOC中使用较多、发展较成熟的教学手段;社会媒体和位置地图等则是OCW中未出现而在MOOC中发展形成的。最后,文章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 开放教育资源 开放课件 内容分析 教学方法 适应性变革
下载PDF
智慧教室环境下的数学课堂教学行为研究 被引量:37
15
作者 刘喆 苏新冰 杜炫杰 《数学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4-51,共8页
依托智慧教室开展智慧教学研究与实践,有助于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实现新技术支持下的教学模式变革和学习生态重构.借助特定的视频观测工具、课堂教学行为分析编码系统以及Nvivo视频分析软件,以10个智慧教室环境下的小学数... 依托智慧教室开展智慧教学研究与实践,有助于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实现新技术支持下的教学模式变革和学习生态重构.借助特定的视频观测工具、课堂教学行为分析编码系统以及Nvivo视频分析软件,以10个智慧教室环境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视频课例为研究对象,从智慧教室功能使用状况、技术使用指向和课堂教学互动3方面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智慧教室的呈现和互动功能应用频繁,资源库和数学功能使用较少;师生多将技术作为演示、评价工具和展示表达工具,信息加工和知识建构的工具价值未能凸显;师生行为分别以讲授和使用媒体居多,学生主体性地位得到提升,教学互动行为更加丰富多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教室 教学行为 TBAS
下载PDF
高校协同创新模式分析
16
作者 谢海波 《师道(教研)》 2017年第5期30-31,共2页
通过对高校参与的多种协调创新方式进行调研与分析,梳理出了高校协同创新的特点、类型,提出了高校协同创新的三种主要模式:主导型、协助型与链条型,并对各种模式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以期为高校协同创新活动的开展提供有效的参考。
关键词 高校协同创新 主导型 协助型 链条型
下载PDF
初、高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衔接问题分析
17
作者 金辉杰 《城市地理》 2016年第12X期132-132,共1页
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是化学课程中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化学学习习惯、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化学实践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由于初、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在课程指导思想、课程目标、课程内容都有所不同,因此做好初、高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衔接问... 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是化学课程中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化学学习习惯、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化学实践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由于初、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在课程指导思想、课程目标、课程内容都有所不同,因此做好初、高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衔接问题,有利于初中化学启蒙向高中化学基础教育的软着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高中化学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 探究性实验教学 衔接 分析
下载PDF
信任与风险感知:社交网络隐私安全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被引量:27
18
作者 张学波 李铂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53-158,166,共7页
随着各类社交网络平台的普及与发展,个人隐私安全问题逐渐凸显。为探究社交网络用户隐私关注的影响因素,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隐私关注、自我披露、社交网络安全风险感知和信任度等相关理论为框架,提出了5个研究假设,在IUIPC量表等经... 随着各类社交网络平台的普及与发展,个人隐私安全问题逐渐凸显。为探究社交网络用户隐私关注的影响因素,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隐私关注、自我披露、社交网络安全风险感知和信任度等相关理论为框架,提出了5个研究假设,在IUIPC量表等经检验可靠的量表基础上,编制并发放了调查问卷。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用户的部分个人因素会对其社交网络隐私关注产生影响,用户的媒介素养、社交网络隐私安全风险感知会对其隐私关注产生正向影响,对社交网络的信任度则会对其隐私关注产生负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网络 隐私安全 隐私关注 自我披露
下载PDF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浅议
19
作者 张勇 詹清光 +3 位作者 李昊 赖昌南 高睿迪 黄荣晓 《文教资料》 2020年第14期131-132,共2页
本文介绍"学生党建中心"的建设背景意义、组织体系、运行模式及实际工作成效,总结运行实践经验,分析讨论现存的一些实际问题。结果表明,建设高校学生党建社团组织,打造青年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和成长发展的实践平台,有重要的... 本文介绍"学生党建中心"的建设背景意义、组织体系、运行模式及实际工作成效,总结运行实践经验,分析讨论现存的一些实际问题。结果表明,建设高校学生党建社团组织,打造青年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和成长发展的实践平台,有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学生党建中心"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不但可以为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服务,而且可以增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队伍力量,提高高校学生党建管理服务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党建 社团组织 党建育人
下载PDF
高校协同创新的困境与策略 被引量:1
20
作者 谢海波 许琳祺 《师道(教研)》 2017年第9期148-150,共3页
随着协同创新活动的发展,协同创新逐步成为高校科研活动的重要形式之一.高校开始了各种类型的协同创新工作的尝试,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但在复杂的实践过程中,总是遇到许多的瓶颈与困难.本文从高校协同创新需要出发,对面临的困难进行... 随着协同创新活动的发展,协同创新逐步成为高校科研活动的重要形式之一.高校开始了各种类型的协同创新工作的尝试,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但在复杂的实践过程中,总是遇到许多的瓶颈与困难.本文从高校协同创新需要出发,对面临的困难进行深入调研.通过对高校协同创新问题的梳理与分析,提出了相关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协同创新 困境 策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