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小学劳动教育校本课程建设的创新实践——以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南沙小学“星歌课程”为例 |
廖文
文小武
|
《中小学德育》
|
2023 |
2
|
|
2
|
培根育魂,促名师专业成长——华南师范大学中原名师培育基地之设计与行动 |
陈燕
王红
|
《河南教育(教师教育)(下)》
|
2023 |
0 |
|
3
|
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共育新时代大国良师--第十五届全国师范大学联席会议暨2018年中国教育学会教师培训者联盟年会综述 |
童汝根
刘妍
张云婷
|
《教师发展研究》
|
2018 |
16
|
|
4
|
教师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推进路径探索 |
朱雨思
刘文森
童宏保
|
《继续教育研究》
|
2025 |
0 |
|
5
|
“新师范”建设:打造校地协同伙伴关系——以华南师范大学创建国家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为例 |
王红
夏瑞阳
|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3
|
|
6
|
中国式教师教育现代化:历史逻辑、时代要求与未来进路 |
王建平
曾姝倩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8
|
|
7
|
论基础教育教师培训中学者的“陪伴式引领” |
王红
白宏太
|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
2024 |
2
|
|
8
|
“目的适切性”:师范类专业认证何以促进教师教育课程质量观的转变 |
王红
罗小丹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25
|
|
9
|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教师教育质量观的演变、问题及策略 |
王红
闫巧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0
|
师范教育与教师培训并举:教师教育的体系变化与“双重心”模式 |
王红
张云婷
|
《教师发展研究》
|
2019 |
4
|
|
11
|
政策感知、职业认同与教师交流轮岗政策遵从 |
王建平
张萌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2
|
基于胜任特征理论的教师培训课程设计目标倒推范式建构 |
王红
张云婷
张倩
|
《中小学教师培训》
|
2025 |
0 |
|
13
|
AI时代,中小学教师如何调适角色 |
左璜
武敏玉
|
《师道(人文)》
|
2025 |
0 |
|
14
|
地方公费师范生政策的精准定位与高效执行策略——基于PMC指数模型分析 |
童宏保
熊宇彪
|
《教育评论》
|
2025 |
0 |
|
15
|
多中心治理视域下高质量职教教师教育体系建构研究 |
童汝根
林丽思
|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
2024 |
3
|
|
16
|
教育写作:教师教育生活的理性反思与专业表达 |
陈洪义
陈燕
|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管理)》
|
2024 |
0 |
|
17
|
教师社会与情感素养测评研究的最新进展与前瞻 |
朱雨思
左璜
|
《比较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8
|
区域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测评体系研究--以经济特区的教育大区A区为例 |
潘梅芳
陈寒
|
《教师教育论坛》
|
2024 |
0 |
|
19
|
乡村教师数字素养何以培育与发展——基于系统性文献综述法的研究 |
邓同欢
艾嘉欣
郑海燕
|
《继续教育研究》
|
2025 |
0 |
|
20
|
整体性建设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支撑中国式教育现代化——中国式教师教育现代化的系统谋划 |
王红
罗小丹
|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1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