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40篇文章
< 1 2 1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守正与创新: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发展40年
1
作者 李运林 李克东 +2 位作者 徐福荫 张学波 柯清超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5-11,共7页
教育技术学是教育科学与信息科技融合发展的新兴交叉学科。它为我国培养高层次的教育数字化人才提供了重要支撑,是国家推进教育数字化进程中迫切需要大力发展的学科。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自1983年创办以来,已砥砺奋进40载,该专... 教育技术学是教育科学与信息科技融合发展的新兴交叉学科。它为我国培养高层次的教育数字化人才提供了重要支撑,是国家推进教育数字化进程中迫切需要大力发展的学科。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自1983年创办以来,已砥砺奋进40载,该专业目前已发展成为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到博士后流动站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文章梳理了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40年坚守本质与追求创新的发展历程,展望教育大变革时代的教育技术学科发展方向,旨在为推动我国教育技术学大发展、大变革提供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教育 教育技术学 学科建设 交叉学科 教育数字化
下载PDF
教育信息化校地帮扶实践设计研究——以华南师范大学对口帮扶西藏林芝地区为例 被引量:5
2
作者 黄慕雄 张秀梅 +1 位作者 张学波 潘全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54-60,101,共8页
近几年国家颁布的教育政策特别重视"教育扶贫"与"教育信息化"以及二者的结合。教育部2018年确定了新一周期的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创新平台的建设,由多所高校为代表的七家单位对口支援"三区三州"深度贫... 近几年国家颁布的教育政策特别重视"教育扶贫"与"教育信息化"以及二者的结合。教育部2018年确定了新一周期的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创新平台的建设,由多所高校为代表的七家单位对口支援"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该研究即以华南师范大学对口帮扶西藏林芝地区为例,以创新当地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机制为目标,将实践与研究紧密整合在一起,协同互促,系统扎实地推进当地的教育信息化。项目采用设计研究方法,从精准的需求分析开始,确立了帮扶指导理念,规划了实施路径,制定了具体的行动方案。通过多次迭代循环,不断贴合当地实际情况与需求,构建出了一套适用于"三区三州"的高校教育信息化精准扶贫模式,该模式主要包括理念层、方法层和实践层,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我国教育信息化理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 创新平台 教育帮扶 设计研究 三区三州
下载PDF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科专业建设历程——纪念教育技术(电化教育)学科专业创办20周年 被引量:8
3
作者 李运林 李克东 徐福荫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5,共5页
教育技术学是当代教育科学与信息技术科学相结合的新兴交叉学科 ,是支持教育信息化的基础理论与应用学科。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专业自 1983年创办以来 ,经过 2 0年的艰苦努力 ,已把该专业从一个新办的本科专业发展成为具有学士、硕士... 教育技术学是当代教育科学与信息技术科学相结合的新兴交叉学科 ,是支持教育信息化的基础理论与应用学科。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专业自 1983年创办以来 ,经过 2 0年的艰苦努力 ,已把该专业从一个新办的本科专业发展成为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到博士后流动站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 ,成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回顾本专业的发展历程 ,总结经验 ,对推进我国教育技术专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技术学 电化教育 专业建设
下载PDF
微课新界定:从技术开发迈向有效设计——访华南师范大学胡小勇教授和佛山教育局胡铁生老师 被引量:102
4
作者 冯智慧 郑晓丹 《数字教育》 2015年第4期56-60,共5页
近几年来,微课成为教育领域中的"大事件",几乎出现了"全民微课"的现象。怎样理解和定位微课的特征?怎样理性认识微课的作用?怎样超越微课的技术开发,迈向微课有效设计的新境界?本刊特邀访谈了胡小勇教授和胡铁生老... 近几年来,微课成为教育领域中的"大事件",几乎出现了"全民微课"的现象。怎样理解和定位微课的特征?怎样理性认识微课的作用?怎样超越微课的技术开发,迈向微课有效设计的新境界?本刊特邀访谈了胡小勇教授和胡铁生老师,为我们介绍微课浪潮之中的新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课 界定 微课现状
下载PDF
协同创新30年——纪念华南师范大学创办新中国第一个电化教育专业30周年 被引量:9
5
作者 李运林 李克东 +4 位作者 南国农 徐福荫 胡钦太 许骏 黄慕雄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5-16,23,共13页
文章从协同创新的视角,介绍华南师范大学创办新中国第一个电化教育学科专业30年以来在学科和学科专业建设中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并祈望30年后,由学科协同产生的信息化教育科学,能使得该学科与学科专业建设走上新的发展阶段。
关键词 协同 创新 电化教育 学科专业
下载PDF
华南师范大学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思路与实施方案 被引量:22
6
作者 叶惠文 杜炫杰 《计算机教育》 2008年第2期12-16,共5页
本文结合广东省高等学校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调查分析,提出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当前存在的问题,并以华南师范大学为例探讨其今后的改革发展思路。
关键词 大众时期 计算机基础 教育改革
下载PDF
我国教育传播理论的建立与发展——纪念宣伟伯、余也鲁来华南师范大学讲学30周年 被引量:2
7
作者 李运林 李克东 徐福荫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1-16,共6页
美国传播学鼻祖宣伟伯(Wilbur Schramm,施拉姆本人用的中文名)1982年应邀来华讲学,他的"教育传播理论"不是在美国,而是首先在中国公开发表,之后又通过余也鲁教授多方面支持与帮助建立了中国特色的"教育传播理论"。... 美国传播学鼻祖宣伟伯(Wilbur Schramm,施拉姆本人用的中文名)1982年应邀来华讲学,他的"教育传播理论"不是在美国,而是首先在中国公开发表,之后又通过余也鲁教授多方面支持与帮助建立了中国特色的"教育传播理论"。近年,根据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需求,教育传播理论还在可持续发展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 教育传播 宣伟伯 余也鲁
下载PDF
走进“最后一公里”: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的融合创新——访华南师范大学胡小勇教授 被引量:4
8
作者 修亚弟 《数字教育》 2018年第3期1-5,共5页
近年来,关于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探索与实践持续深入。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理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如何突破应用中的难点,走进走好技术与教育相融合的"最后一公里"?如何正视各类中小学校的信息化条件差异?如... 近年来,关于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探索与实践持续深入。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理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如何突破应用中的难点,走进走好技术与教育相融合的"最后一公里"?如何正视各类中小学校的信息化条件差异?如何理解"互联网+"背景下的智慧课堂?本刊特邀胡小勇教授为我们分享他的精彩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华南师范大学 课堂 公里 创新 教育教学 中小学校 信息化
下载PDF
人工智能应用热的省思——专访华南师范大学教授焦建利
9
作者 仲玉维 焦建利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23年第6期25-27,共3页
2022年11月30日,Open AI公司向全世界发布了其最新的大型语言预训练模型——ChatGPT。自打那个时候开始,作为技术发烧友的焦建利教授就被生成式人工智能迷得一塌糊涂,兔年春节,他大多数时间是和大型语言模型应用一起过的,一边怀着激动... 2022年11月30日,Open AI公司向全世界发布了其最新的大型语言预训练模型——ChatGPT。自打那个时候开始,作为技术发烧友的焦建利教授就被生成式人工智能迷得一塌糊涂,兔年春节,他大多数时间是和大型语言模型应用一起过的,一边怀着激动和兴奋,琢磨ChatGPT以及其他大型语言模型给学校教育带来的机遇,对学校教育的价值和意义、课程与教学的设计研究;一边又充满理性和审慎,省思ChatGPT之类的人工智能,对于技术派教师的知识、技能和素养的挑战,对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以及学校的管理和服务所产生的诸多技术的、伦理道德的和法律法规的威胁和可能的挑战。本期我们访谈的专家就是华南师范大学焦建利教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师范大学 课程与教学 人工智能 语言模型 GPT CHAT 生成式 管理和服务
下载PDF
创客教育进学校——访华南师范大学胡小勇教授
10
作者 冯智慧 《今日教育》 2016年第6期14-15,共2页
2015年初,李克强总理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一时间,“创客运动”在国内迅速兴起。与此同时,教育领域中关于创客教育的讨论和实践,也如雨后春笋。在此背景下,如何理解创客教育?创客教育如何“落地”学校?本刊特刊发对胡小勇教... 2015年初,李克强总理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一时间,“创客运动”在国内迅速兴起。与此同时,教育领域中关于创客教育的讨论和实践,也如雨后春笋。在此背景下,如何理解创客教育?创客教育如何“落地”学校?本刊特刊发对胡小勇教授的专访,为我们分享创客教育浪潮的新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小勇 华南师范大学 信息化教学 育人理念 排名榜 培育机制 宾州州立大学 活动模式 技术推进 李克
下载PDF
技术在研究性学习活动应用中的几个基本问题——访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庄秀丽博士
11
作者 王小梅 庄秀丽 《网络科技时代》 2006年第3期4-6,共3页
关键词 北京师范大学 博士研究生 教育技术 学习活动 学院 应用 学习技术 网络社会 数据库原理 INDEX
下载PDF
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教学创新——专访华南师范大学胡小勇教授 被引量:4
12
作者 陈颖珊 胡小勇 《中小学数字化教学》 2022年第2期5-8,共4页
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中的规模化应用,已经成为国家层面的战略抉择。以人工智能技术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科技正在成为教学创新变革的重要驱动力。身临智能时代,教师应该如何深入把握人工智能与教学的关系、如何看待人工智能对教学的深刻影... 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中的规模化应用,已经成为国家层面的战略抉择。以人工智能技术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科技正在成为教学创新变革的重要驱动力。身临智能时代,教师应该如何深入把握人工智能与教学的关系、如何看待人工智能对教学的深刻影响、如何成为智能时代能够驾驭人工智能技术的优秀教师呢?本刊特邀请胡小勇教授分享人工智能赋能教学创新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技术 智能时代 华南师范大学 教学创新 胡小勇 规模化应用 战略抉择 创新变革
下载PDF
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挑战与机遇——访华南师范大学胡小勇教授 被引量:9
13
作者 黄漫婷 王姝莉 《数字教育》 2022年第6期1-5,共5页
在数字化转型浪潮之中,世界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正全方位推动教育数字化变革。如何看待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各国和国际组织纷纷实施教育数字化转型这一趋势?如何理解我国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动力之源?如何看待新时期教育数字化转型与先前... 在数字化转型浪潮之中,世界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正全方位推动教育数字化变革。如何看待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各国和国际组织纷纷实施教育数字化转型这一趋势?如何理解我国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动力之源?如何看待新时期教育数字化转型与先前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区别?如何看待教育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升级、融合创新之间的联系?如何理解新冠肺炎疫情对加快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如何理解未来教育的数字化转型愿景?教育人工智能研究院开展了哪些教育智能化升级的研究工作?本刊特邀胡小勇教授为我们分享他的学术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数字化转型 教育智能化升级 数字化能力 人工智能
下载PDF
Blog在小学网络教学中应用效果的研究——以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日新集”为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马秀芳 吴向东 李晓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70-72,共3页
Blog以其独特的形态和网络沟通方式在教育教学领域得以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本文以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Blog网络教学平台——"日新集"为例,在探讨Blog教学环境构建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Blog在小学网络教学中的应用方式与效果... Blog以其独特的形态和网络沟通方式在教育教学领域得以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本文以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Blog网络教学平台——"日新集"为例,在探讨Blog教学环境构建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Blog在小学网络教学中的应用方式与效果,并提出了改进意见,以期对Blog支持下的小学网络教学实践提供有意义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OG 网络教学环境 教学应用效果
下载PDF
华南师范大学汪晓东:变革教学结构诊治“翻转课堂”三大问题 被引量:4
15
作者 梁春晓 危妙 汪晓东 《教育信息技术》 2015年第11期9-11,共3页
不要把翻转课堂想得太神奇,翻转课堂并不是通过翻转就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也不要把翻转课堂想得太困难,觉得翻转课堂是完全不可能。翻转课堂操作有很多变通的方式,最重要的是厘清它的独特作用,并将其独特作用发挥出来,让自己的教学能够往... 不要把翻转课堂想得太神奇,翻转课堂并不是通过翻转就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也不要把翻转课堂想得太困难,觉得翻转课堂是完全不可能。翻转课堂操作有很多变通的方式,最重要的是厘清它的独特作用,并将其独特作用发挥出来,让自己的教学能够往前走一步。哪怕是一小步,也是一种进步,翻转课堂有大好前景,仍需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师范大学 课堂操作 往前走 访谈者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信息技术培训 教育研究中心 信息技术学院 教育技术培训
原文传递
“互联网+”时代的教学创新——访华南师范大学胡小勇教授 被引量:41
16
作者 冯智慧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5年第10期11-14,共4页
2015年5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体现了国家和政府最高决策层对互联网推动社会转型进步的高度重视。随后,《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颁布,其中提出了要通过互... 2015年5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体现了国家和政府最高决策层对互联网推动社会转型进步的高度重视。随后,《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颁布,其中提出了要通过互联网探索新型教育服务供给方式。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看待“互联网+”对教育教学的影响?“互联网+”背景下教学创新有什么趋势和热点?如何认识“互联网+”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本刊特邀华南师范大学胡小勇教授为我们分享“互联网+”时代的教学创新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师范大学 教学创新 互联网 教授 《政府工作报告》 服务供给方式 教师专业发展 教育教学
下载PDF
互联网+教研:面向新时代的发展——访华南师范大学胡小勇教授 被引量:14
17
作者 曹宇星 《数字教育》 2019年第1期10-14,共5页
在"互联网+"浪潮之中,中小学教师教研正在开展持续深入的创新探索。如何理解"互联网+"背景下教师教研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解读"互联网+教研"形态发展的新趋势?如何看待理论与实践错位发展的现象,探索&q... 在"互联网+"浪潮之中,中小学教师教研正在开展持续深入的创新探索。如何理解"互联网+"背景下教师教研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解读"互联网+教研"形态发展的新趋势?如何看待理论与实践错位发展的现象,探索"互联网+教研"的理论新框架?如何理解"互联网+教研"的差异性和多样化,创新模式、机制与方法?本刊特邀胡小勇教授为我们分享他的学术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教研 模式 形态 教师专业发展
下载PDF
向TED学微课,向可汗学翻转——访华南师范大学胡小勇教授 被引量:3
18
作者 冯智慧 龙西仔 《数字教育》 2016年第2期68-71,共4页
近年,教育领域掀起了一股"微课浪潮"。随着微课技术的日益普及,更多的老师开始从关注微课的技术开发,转向进一步思考如何才能设计出好的微课以及如何才能用好微课。华南师范大学胡小勇教授在信息化教学创新方面,展开了持续的... 近年,教育领域掀起了一股"微课浪潮"。随着微课技术的日益普及,更多的老师开始从关注微课的技术开发,转向进一步思考如何才能设计出好的微课以及如何才能用好微课。华南师范大学胡小勇教授在信息化教学创新方面,展开了持续的深入研究,本刊特邀访谈了胡小勇教授,为我们分享微课浪潮中如何从技术开发迈向有效设计和创新应用的新观点。胡小勇: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访问学者,研究领域为信息化教学创新。任中央电教馆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规划课题评审专家、"教育部—上外"教育信息化国际比较研究中心特聘专家、广东省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广东省智慧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荣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国家级教学优秀成果奖两次,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智慧学习环境下创造性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教育部科技司"信息化教学有效模式和方法研究"战略研究项目,开创了"信息化教学创新"学术博客:http://blog.sina.com.cn/hxyhaoxingyu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D 微课 可汗学院 翻转课堂
下载PDF
“自带设备”在研究生学习中的应用情况调查与分析——以华南师范大学为例 被引量:8
19
作者 姚鹏阁 曹旺 +2 位作者 张晓佳 杨阳 成诗敏 《教育信息技术》 2015年第3期59-63,共5页
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移动设备的日益普及使得越来越多的高校学生拥有了个人的数字化移动终端。BYOD(Bring your own device)即自带设备,作为一种新型的信息服务方式,允许学生使用自己的技术设备来进行课堂学习,这无疑能加速我国教育信... 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移动设备的日益普及使得越来越多的高校学生拥有了个人的数字化移动终端。BYOD(Bring your own device)即自带设备,作为一种新型的信息服务方式,允许学生使用自己的技术设备来进行课堂学习,这无疑能加速我国教育信息化的进程。通过自主编制调查问卷(包括BYOD准备情况、BYOD应用情况以及BYOD所面临的问题)以及对华南师范大学在校研究生的实地调查发现:研究生利用BYOD开展学习的整体准备情况欠佳,虽然在研究生学习中已经开始在应用BYOD,但却面临着诸多问题。同时,不同性别的学生对BYOD准备情况存在明显差异,年级的不同与BYOD的应用情况明显相关,不同年级与不同性别之间对BYOD所面临的问题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YOD 自带设备 应用现状 调查与分析
原文传递
基于网络的校际协作学习研究课题——访华南师范大学徐晓东教授 被引量:2
20
作者 林丽霞 《网络科技时代》 2006年第1期4-8,共5页
专家介绍:徐晓东,男,1962年生。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教授,认知与技术研究室主任,认知与技术方向研究生导师。1984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物理系,获学士学位;1989年国家公派留学日本冈山大学教育学院学校教育专业教育方法与技术方... 专家介绍:徐晓东,男,1962年生。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教授,认知与技术研究室主任,认知与技术方向研究生导师。1984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物理系,获学士学位;1989年国家公派留学日本冈山大学教育学院学校教育专业教育方法与技术方向,1994年获日本冈山大学教育学硕士学位;2000年获冈山大学自然科学研究科心理学博士学位。先后主持六项教育部以及省教育厅教育科学重点课题,著有《信息技术教育的理论与方法》、《综合实践活动的原理与开展方法》等7本专著及教材,在国内外相关专业杂志上发表论文近50篇。目前主持的课题有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基于现代信息技术下的学与教的理论与实践第四专项的课题——基于网络的校际协作学习研究与实践”,中国-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远程合作学习“姊妹学校项目”,美国-中国教育部WorldLinks-NCET远程合作学习项目,微软“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第二阶段携手助学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作学习 基于网络 华南师范大学 教授 课题 项目 中小学 全国性 教育部 远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