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铁基材料修复重金属污染农田土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黄剑 陈涛 +2 位作者 程胜 蒋少军 晏波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16-121,共6页
铁基材料可通过降低重金属的有效态比例,降低土壤重金属的生物可利用性,控制重金属毒性危害,具有来源广、生产成本低、稳固效果优良等优势。参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对铁基材料在农田土壤修复过程中存在的作用机理如吸附沉淀、还原、氧化等... 铁基材料可通过降低重金属的有效态比例,降低土壤重金属的生物可利用性,控制重金属毒性危害,具有来源广、生产成本低、稳固效果优良等优势。参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对铁基材料在农田土壤修复过程中存在的作用机理如吸附沉淀、还原、氧化等,以及影响因素如土壤水分、pH、有机质含量和离子竞争等进行了阐述。对铁基材料在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潜力以及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相关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基材料 土壤重金属修复 作用机理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麻醉剂依托咪酯诱导斑马鱼幼鱼神经发育毒性 被引量:1
2
作者 马栋栋 李思颖 +7 位作者 张金阁 卢志杰 龙小冰 黄争 黄楚舒 刘昕 史文俊 应光国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0-53,共14页
依托咪酯(etomidate,ET)在临床上常被用作麻醉剂。ET长期高剂量地使用会导致人类意识下降和认知障碍等负面效应。但ET对鱼类的神经毒性机制尚不清楚。在本文中,2 hpf(hours post-fertilization)的斑马鱼胚胎暴露于不同浓度ET(0.010、0.... 依托咪酯(etomidate,ET)在临床上常被用作麻醉剂。ET长期高剂量地使用会导致人类意识下降和认知障碍等负面效应。但ET对鱼类的神经毒性机制尚不清楚。在本文中,2 hpf(hours post-fertilization)的斑马鱼胚胎暴露于不同浓度ET(0.010、0.091、0.501、9.400、84.31和664.4μg·L^(-1))至168 hpf。通过分析ET对斑马鱼胚胎生理发育、早期行为、细胞凋亡以及多巴胺(dopamine,DA)和γ氨基丁酸(gamma aminobutyric acid,GABA)通路相关基因转录表达水平的影响,评估其对斑马鱼幼鱼神经发育毒性。结果表明,664.4μg·L^(-1)ET显著增大48 hpf和60 hpf斑马鱼胚胎孵化率。0.091μg·L^(-1)和0.501μg·L^(-1)ET诱导168 hpf幼鱼体长减少。0.010、0.091、0.501、9.400、84.31和664.4μg·L^(-1)ET增大48 hpf胚胎畸形评分。0.501、9.400、84.31和664.4μg·L^(-1)ET暴露显著增大96 hpf胚胎畸形评分。0.501、9.400和664.4μg·L^(-1)ET显著增大168 hpf胚胎畸形评分。0.010μg·L^(-1)ET促进了大脑细胞凋亡,而664.4μg·L^(-1)ET抑制了大脑细胞凋亡。行为分析显示,ET所有浓度均抑制触碰行为。0.091μg·L^(-1)ET增强幼鱼游泳行为,而664.4μg·L^(-1)ET减弱游泳行为。并且ET以浓度依赖的方式导致焦虑行为增加。qPCR分析结果表明,低浓度ET显著上调了DA和GABA通路相关基因的转录表达水平,而高浓度ET显著抑制了这些基因的转录表达水平。这些结果表明,ET对发育早期斑马鱼具有明显的神经发育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托咪酯 斑马鱼 神经发育毒性 运动行为
下载PDF
雄激素1,4-雄烯二酮和雄烯二酮对斑马鱼胚胎昼夜节律和下丘脑-垂体-性腺轴通路中基因转录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马栋栋 蒋宇霞 +2 位作者 杨雷 应光国 史文俊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9-38,共10页
雄激素1,4-雄烯二酮(androstadienedione, ADD)和雄烯二酮(androstenedione, AED)主要用于人类和牲畜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近年来,ADD和AED的大量使用导致其在河流中广泛检出,甚至在多种鱼类体内亦有检出,且浓度较高。ADD和AED已被证实对... 雄激素1,4-雄烯二酮(androstadienedione, ADD)和雄烯二酮(androstenedione, AED)主要用于人类和牲畜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近年来,ADD和AED的大量使用导致其在河流中广泛检出,甚至在多种鱼类体内亦有检出,且浓度较高。ADD和AED已被证实对鱼类具有生殖毒性和发育毒性,但ADD和AED在转录水平上对鱼类的影响鲜有报道。为探究ADD和AED分子水平毒性,本研究考察了斑马鱼胚胎暴露于ADD(4.48、30.0和231 ng·L^-1)和AED(3.64、21.7和230 ng·L^-1)144 h后,对其昼夜节律和下丘脑-垂体-性腺轴(hypothalamic-pituitary-gonadal axis, HPG axis)通路中基因转录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浓度的ADD都显著上调了昼夜节律通路中生物钟基因(per1b)、核受体亚族1的D群基因(nr1d2b)、隐花色素基因(cry5)和si:ch211-132b12.7的转录水平,30.0和231 ng·L^-1的ADD下调了时钟节律调节因子基因(clocka)和芳香烃受体核转录蛋白样基因(arntl2)的转录水平。3.64 ng·L^-1AED显著增强了per1b和nr1d2b的转录表达。此外在HPG轴中,30.0 ng·L^-1ADD显著降低了促黄体生成素V亚基基因(lhb)的转录表达水平,而3.64 ng·L^-1AED显著上调了lhb的转录表达水平。值得注意的是,4.48ng·L^-1ADD和3.64 ng·L^-1AED均显著降低了细胞色素P450的11亚族基因(cyp11b)的转录表达水平。上述研究表明,ADD和AED对昼夜节律和HPG轴中相关基因的转录表达有显著性影响,对斑马鱼具有潜在的内分泌干扰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4-雄烯二酮 雄烯二酮 斑马鱼胚胎 内分泌干扰 昼夜节律 下丘脑-垂体-性腺轴
下载PDF
新精神活性物质氯胺酮对斑马鱼幼鱼的神经毒性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思颖 马栋栋 +6 位作者 张金阁 龙小冰 卢志杰 刘昕 黄楚舒 史文俊 刘芳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46-260,共15页
氯胺酮(ketamine,KET)是一种新精神活性物质,使用后会产生致幻、视听分离感和欣快感。KET已经在地表水中广泛检出,浓度高达420 ng·L^(-1)。已有大量研究表明KET对人、鼠类等哺乳动物具有强烈的神经毒性,但KET对鱼类的神经毒性及潜... 氯胺酮(ketamine,KET)是一种新精神活性物质,使用后会产生致幻、视听分离感和欣快感。KET已经在地表水中广泛检出,浓度高达420 ng·L^(-1)。已有大量研究表明KET对人、鼠类等哺乳动物具有强烈的神经毒性,但KET对鱼类的神经毒性及潜在机制尚不清晰。目前研究多关注KET对非竞争性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ethyl-D-aspartate,NMDA)受体的影响,较少考虑多巴胺(dopamine,DA)和γ-氨基丁酸(GABA)通路的影响。为研究KET对斑马鱼幼鱼早期神经毒性及其作用机制,将2 hpf(hours post-fertilization)的斑马鱼胚胎分为对照组和3个暴露组(10、100和1000 ng·L^(-1)),分析KET对斑马鱼胚胎和幼鱼行为、活性氧水平以及神经相关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10 ng·L^(-1)KET显著降低7 dpf斑马鱼心率(P<0.05)。行为分析显示,100 ng·L^(-1)和1000 ng·L^(-1)KET显著增加斑马鱼胚胎自发摆尾运动频率(P<0.001)。1000 ng·L^(-1)KET显著升高27 hpf斑马鱼对触碰反应的敏感程度、而降低48 hpf斑马鱼的敏感程度(P<0.01)。10 ng·L^(-1)KET显著降低斑马鱼在黑暗状态下的趋触性(P<0.05)。活性氧水平检测结果表明,1000 ng·L^(-1)KET显著增加斑马鱼幼鱼腹部ROS荧光信号强度(P<0.05)。qPCR分析结果表明,10 ng·L^(-1)KET下调多巴胺受体基因drd3转录水平,100 ng·L^(-1)KET上调钾内向整流通道亚家族J成员6基因kcnj6转录水平,1000 ng·L^(-1)KET上调γ-氨基丁酸转运体基因slc6a1b、钾内向整流通道亚家族J成员5基因kcnj5转录水平。上述结果表明,KET通过影响DA和GABA通路来显著影响斑马鱼幼鱼行为和神经相关基因转录水平,产生神经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胺酮 斑马鱼 神经毒性 心脏毒性
下载PDF
Understanding Photolysis of CH_(3)ONO_(2) with on-the-fly Nonadiabatic Dynamics Simulation at the ADC(2) Level
5
作者 Juanjuan Zhang Jiawei Peng +2 位作者 Deping Hu Chao Xu Zhenggang Lan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3期451-460,I0002,共11页
The nonadiabatic dynamics of methyl nitrate(CH_(3)ONO_(2))is studied with the on-the-fy trajectory surface hopping dynamics at the ADC(2)level.The results confirmed the existence of the ultrafast nonadiabatic decay to... The nonadiabatic dynamics of methyl nitrate(CH_(3)ONO_(2))is studied with the on-the-fy trajectory surface hopping dynamics at the ADC(2)level.The results confirmed the existence of the ultrafast nonadiabatic decay to the electronic ground state.When the dynamics starts from S_(1) and S_(2),the photoproducts are CH_(3)O+NO_(2),consistent with previous results obtained from the experimental studies and theoretical dynamics simulations at more accurate XMS-CASPT2 level.The photolysis products are CH_(3)O+NO_(2) at the ADC(2)level when the dynamics starts from S3,while different photolysis products were obtained in previous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works.Thes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ADC(2)method may still be useful for treating the photolysis mechanism of CH_(3)ONO_(2) at the long-wavelength UV excitation,while great caution should be paid due to its inaccurate performance in the description of the photolysis dynamics at the short-wavelength UV excitation.This gives valuable information to access the accuracy when other alkyl nitrates are treated at the ADC(2)lev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kyl nitrate Nonadiabatic dynamics PHOTOLYSIS Conical intersection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
下载PDF
基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分析壬基酚和双酚A对斑马鱼胚胎的影响
6
作者 刘芳 田斐 史文俊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24-235,共12页
壬基酚(4-NP)和双酚A(BPA)是2种在环境中普遍检出的雌激素物质,已经在地表水中广泛检出,且浓度很高。壬基酚和双酚A在地表水中检测浓度最高分别达到了644μg·L^(-1)和12μg·L^(-1)。目前有大量研究表明壬基酚和双酚A具有环境... 壬基酚(4-NP)和双酚A(BPA)是2种在环境中普遍检出的雌激素物质,已经在地表水中广泛检出,且浓度很高。壬基酚和双酚A在地表水中检测浓度最高分别达到了644μg·L^(-1)和12μg·L^(-1)。目前有大量研究表明壬基酚和双酚A具有环境内分泌干扰效应,但是较少研究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分析这2种物质对斑马鱼胚胎生理生化的影响。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作为一种基于官能团和极性键振动结构分析技术,已广泛用于大分子化合物结构分析以及蛋白质的二级结构解析,是获取分子结构信息的有力工具,经常用于毒理学领域。本研究基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分析了壬基酚和双酚A对斑马鱼胚胎的毒性。结果表明,当壬基酚≥322μg·L^(-1)时,斑马鱼胚胎72 hpf孵化率分别只有33%、5%、0%、0%和0%;同时,暴露96 h时,可显著降低斑马鱼胚胎的存活率和增加致畸指数,且呈浓度依赖特征。特别是849.5μg·L^(-1)和1038.5μg·L^(-1)壬基酚暴露后,斑马鱼胚胎全部死亡。类似地,当双酚A≥5.55 mg·L^(-1)时,斑马鱼胚胎72 hpf孵化率分别只有30%、0%、0%和0%;暴露96 h时,双酚A≥7.5 mg·L^(-1)也导致斑马鱼胚胎的存活率显著下降和增加致畸指数,并随着浓度升高毒性增大。以胚胎死亡率和致畸形指数作为效应终点,壬基酚对斑马鱼胚胎的96 h-LC_(50)和EC_(50)分别为481.7μg·L^(-1)和362.6μg·L^(-1);双酚A对斑马鱼胚胎的96 h-LC_(50)和EC_(50)为8.8 mg·L^(-1)和7.9 mg·L^(-1)。红外光谱分析显示,当壬基酚≥158.5μg·L^(-1)时,对酰胺Ⅱ、脂质、蛋白磷酸化等波数有显著影响;当双酚A≥1.75 mg·L^(-1)时,对酰胺Ⅰ、酰胺Ⅱ、脂质和碳水化合物等波数有显著影响。上述研究结果显示壬基酚和双酚A对斑马鱼存活率、畸形率以及生理生化均有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壬基酚 双酚A 斑马鱼 傅里叶红外光谱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