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7,03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南理工大学校园碳汇特征及空间分布规律
1
作者 冯聃雅 王静 《南方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2-52,共11页
全球变暖引起的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巨大挑战,量大面广的大学校园既是亟需减碳的公共建筑组团类型又是科研和社会活动的场所,应该在碳减排的研究和行动方面做出表率。研究采用样地实测调查法,以华南理工大学三个校区为... 全球变暖引起的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巨大挑战,量大面广的大学校园既是亟需减碳的公共建筑组团类型又是科研和社会活动的场所,应该在碳减排的研究和行动方面做出表率。研究采用样地实测调查法,以华南理工大学三个校区为例,探讨大学校园绿地碳汇固碳效益特征及空间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受到亚热带地区温和湿润气候的影响,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区校园绿地碳汇固碳效益能力在全球大学校园中处于较高水平,华南理工大学大学城校区和华南理工大学国际校区的校园绿地碳汇固碳效益能力也处于中上水平;(2)校园绿地碳汇能力要低于自然生态绿地和公园绿地,但是高于一般城市绿地。对于历史年代悠久的老旧校园,在城市中可以充分发挥碳库的作用,对于新建的华南理工大学国际校区而言,基于实地调研发现,校园绿地的观赏与使用功能使得绿化的种植密度处于较低水平,这导致了华南理工大学国际校区较低的固碳效益水平;(3)在校园规划设计中,不同校园规划空间布局形式可以结合校园景观设计,打造高固碳效益的碳汇空间;(4)校园绿地碳汇固碳效益主要与校园绿地的植被群落类型及相应的面积相关,由于校园用地紧张,大量增加或改造校园绿地面积的可能性很小,新增绿地应该结合校园景观设计,充分利用建筑第五立面、校园边角料等空地,适当增加带状、分散式的绿地,建立立体、网络化的绿地骨架,有效提升校园碳汇总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规划 华南理工大学 碳汇 固碳效益 空间分布
下载PDF
资助育人在研究生综合发展中的实践与探索——以华南理工大学为例
2
作者 王荣 张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教育》 2024年第2期0016-0019,共4页
建立适应高校自身发展水平的研究生资助育人体系,对于研究生培养体系的建设是一个良好的拓展与补充。根据高校研究生培养的实际情况,始终坚持以育人为核心,树立研究生资助育人的新理念、建立研究生精准资助育人体系、加强研究生资助队... 建立适应高校自身发展水平的研究生资助育人体系,对于研究生培养体系的建设是一个良好的拓展与补充。根据高校研究生培养的实际情况,始终坚持以育人为核心,树立研究生资助育人的新理念、建立研究生精准资助育人体系、加强研究生资助队伍的建设和管理是实现研究生资助育人工作创新的重要一步,也是促进研究生全面健康发展,发挥高校德育功能的重要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 资助育人 创新策略 德育功能
下载PDF
基于文物建筑真实性理念的修缮工程实践探索——以华南理工大学老教授住宅修缮工程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沈涛 张煜 陈昌勇 《建筑与文化》 2023年第1期2-9,共8页
文物建筑真实性保护理念是文物施工的基本理念。文章研究了相关理念在华南理工大学老教授住宅修缮项目实践中的应用,从价值评估、真实性挖掘、修缮内容与原则、工程措施等方面进行文物建筑真实性保护的探索和经验总结。项目在保持老教... 文物建筑真实性保护理念是文物施工的基本理念。文章研究了相关理念在华南理工大学老教授住宅修缮项目实践中的应用,从价值评估、真实性挖掘、修缮内容与原则、工程措施等方面进行文物建筑真实性保护的探索和经验总结。项目在保持老教授住宅真实性的前提下,保留了建筑的历史信息和风貌,重新修缮或替换了各类建筑构件,保证了文物建筑的结构安全,消除了使用隐患,满足了现代功能的需要。文章对文物建筑的屋顶、结构、装饰等分类修缮施工措施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其经验对类似项目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物建筑 真实性 修缮 华南理工大学 老教授住宅
下载PDF
“双一流”高校化工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探索与实践——以华南理工大学化学工程系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郑大锋 胡建强 +3 位作者 罗迎春 许国民 张正国 余皓 《化工高等教育》 2023年第2期48-52,138,共6页
针对课程思政建设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华南理工大学化工专业提出以党建为引领,强化政治铸魂,提高教师的课程思政建设能力。在此过程中,专业建设了基于OBE理念的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和教学示范团队,建立课程思政建设成效评价和激励机制,努力... 针对课程思政建设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华南理工大学化工专业提出以党建为引领,强化政治铸魂,提高教师的课程思政建设能力。在此过程中,专业建设了基于OBE理念的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和教学示范团队,建立课程思政建设成效评价和激励机制,努力实现全方位协同育人,着力培养“三创型”化工人才。这种以课程思政建设为抓手的教学探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并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工 课程思政 党建 示范团队
下载PDF
“一站式”学生社区视域下“三全育人”的实践探索与经验总结——基于华南理工大学“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试点 被引量:2
5
作者 陈翠峰 梁文能 卢朗滢 《高教探索》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0-26,共7页
“三全育人”是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整合教育资源,提升育人质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举措,但当前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存在许多困境。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是适应新形势新情况、加强... “三全育人”是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整合教育资源,提升育人质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举措,但当前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存在许多困境。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是适应新形势新情况、加强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体制机制创新,能够推动“三全育人”,完善协同育人。当前国内已有不少“一站式”学生社区下“三全育人”的实践探索,“一站式”学生社区正在成为“三全育人”实践园地。以深化“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试点为契机,聚焦“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深水区面临的现实困境,提出“共建、共治、共享、共融”实施路径,并付诸实践探索进行验证,为“三全育人”工作格局的高质量构建提供成功借鉴与方法遵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站式”学生社区 三全育人 实施路径 实践探索
下载PDF
普通高校体育专业学生本硕融合培养的理论及实践——以华南理工大学为例 被引量:2
6
作者 梁大为 《体育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8-105,共8页
高校在助力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创新型国家建设、德智体美劳人才培养中承担重要使命,体育人才培养在健康中国、体育强国战略实现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采用文献资料、调研访谈等方法,运用差异化教学理论和“教学做合一”理论,探究普... 高校在助力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创新型国家建设、德智体美劳人才培养中承担重要使命,体育人才培养在健康中国、体育强国战略实现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采用文献资料、调研访谈等方法,运用差异化教学理论和“教学做合一”理论,探究普通高校体育专业学生本硕融合培养的教学模式。在体育专业本硕学生特质差异化分析基础上,提出建立本硕跨学科人才培养体系、规范本硕教学考核管理制度、探索本硕科研创新联动模式的实践路径。同时,结合华南理工大学体育专业学生本硕融合培养实践,从“三力”教学改革、师生互助机制、实践基地建设、导师遴选制度4个维度提出本硕融合培养的对策建议,期望提高高等教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高校 体育专业 本硕融合培养 高校学生 华南理工大学
下载PDF
工科专业大学化学课程思政教学探索与实践——以华南理工大学为例
7
作者 任颜卫 杨少容 +2 位作者 邓远富 王湘利 展树中 《大学化学》 CAS 2023年第10期115-120,共6页
思政元素融入专业教学是当前高等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导向和必然趋势。本文结合作者多年大学化学课程从教经验以及虚拟教研室建设要求,从教学顶层设计、课程设置优化、实践能力培养和师资德育能力提升四个方面介绍了大学化学课程思政教... 思政元素融入专业教学是当前高等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导向和必然趋势。本文结合作者多年大学化学课程从教经验以及虚拟教研室建设要求,从教学顶层设计、课程设置优化、实践能力培养和师资德育能力提升四个方面介绍了大学化学课程思政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以期为工科类大学培养新时代大国工匠提供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化学 课程思政 教学改革 虚拟教研室
下载PDF
大学校园光景综合评价初探——以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区为例
8
作者 邱坚珍 魏童 李雅婷 《照明工程学报》 2023年第3期139-148,共10页
本文以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区的户外光景为对象,选取早晨、傍晚、夜晚三个时段为样本,探究高校校园光景的综合评价。以光景漫步为手段,通过问卷、访谈获得数据,采用因子分析、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价等方法进行校园光景评价且计算分值,... 本文以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区的户外光景为对象,选取早晨、傍晚、夜晚三个时段为样本,探究高校校园光景的综合评价。以光景漫步为手段,通过问卷、访谈获得数据,采用因子分析、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价等方法进行校园光景评价且计算分值,最后利用IPA法确立校园光景待改善的优先顺序。结果表明,华工校园整体光景评价基本为满意,几个漫步时段的整体光景评价排序为:早晨>傍晚>夜晚;早晨时段待改进重点项包括光景特性的强度、自然性和历史感,傍晚时段为强度、自然性、历史感和韵律感,夜间时段为强度、韵律感和秩序性。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了华工校园光景的优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景 大学校园 感知评价 光景漫步 AHP-模糊综合评价法
下载PDF
华南高校校园给排水设计技术研究与分析——以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项目为例
9
作者 陈欣燕 李宗泰 +4 位作者 王耀堂 毛厚奖 黎红霞 陈晓明 徐衡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3-109,共7页
华南高校校园项目一般建设规模大,单体多.以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项目为例,对校园建筑给排水各个系统的关注点做了分析与研究,重点分析了集中热水供应系统、排水系统、雨水控制与利用等,总结了校园建筑给排水设计的要点.
关键词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 给排水
下载PDF
面向新工科的“校企地”思政融合育人课程模式探索——以华南理工大学风景园林研究生职业课程为例
10
作者 赖文波 林大祜 许云 《广东园林》 2023年第6期93-97,共5页
教育部提出新工科理念以来,风景园林学科内涵、教育目标和教学方法等产生了变化,而现有风景园林研究生职业课程教学体系对于复合型专业人才培养较为薄弱,亟待提升。以华南理工大学风景园林研究生职业课程为例,探索面向新工科的“校企地... 教育部提出新工科理念以来,风景园林学科内涵、教育目标和教学方法等产生了变化,而现有风景园林研究生职业课程教学体系对于复合型专业人才培养较为薄弱,亟待提升。以华南理工大学风景园林研究生职业课程为例,探索面向新工科的“校企地”思政融合育人课程模式。课程围绕建立“校企地”合作平台和引入“专业型-实践型-思政型”多元师资,构建匹配职业发展多样化的“校企地”多元师资体系。围绕思政要素的渗透、思政模块的教学内容和思政模块的实施方式,形成适应行业发展与时代变革的思政融合育人模块。课程模式充分回应了面向新工科建设对于强化专业的应用性与思政教育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职业课程 新工科 校企地 思政融合育人
下载PDF
汤朝晖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11
作者 倪阳 《当代建筑》 2023年第12期66-71,共6页
汤朝晖在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工作的33年间,主持、参与了多项工程项目的设计工作,获得国家级金奖、银奖,省部级行业协会等在内的多个奖项。他不仅对建筑设计有着高标准、高要求、高质量的追求,还对学科和行业有突出的贡... 汤朝晖在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工作的33年间,主持、参与了多项工程项目的设计工作,获得国家级金奖、银奖,省部级行业协会等在内的多个奖项。他不仅对建筑设计有着高标准、高要求、高质量的追求,还对学科和行业有突出的贡献,是一位杰出的建筑设计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设计师 工程项目 华南理工大学 行业协会 建筑设计研究院 高标准 有限公司
下载PDF
湿热地区大学校园室外步行环境微气候评价研究——以华南理工大学为例
12
作者 林燕 皇雪莲 +1 位作者 黄骏 李琼 《南方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33-43,共11页
以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区为例,对湿热地区大学校园步行环境的热环境和风环境进行评价研究,探究周边水体、树木遮阴和建筑遮阴三个主要因素对步行环境微气候的影响,研究不同因素的组合与风环境指标差值以及热环境指标差值的相关性。选取... 以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区为例,对湿热地区大学校园步行环境的热环境和风环境进行评价研究,探究周边水体、树木遮阴和建筑遮阴三个主要因素对步行环境微气候的影响,研究不同因素的组合与风环境指标差值以及热环境指标差值的相关性。选取夏季和春季具有代表性的不同因素组合测点的单日测量数据,研究华南理工大学步行环境春夏两季的日间风环境指标和热环境指标变化特征,评价不同因素组合在步行环境设计和优化过程中的作用和区别,以此得出多种步行环境微气候舒适的局部模型,以期为湿热地区大学校园的室外步行环境微气候改善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气候 步行环境 大学校园 湿热地区 酷热指数
下载PDF
深化产教融合 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华南理工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4
13
作者 熊玲 张莉莉 +2 位作者 许勇 曹蔚 卢开聪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2-58,共7页
产教融合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鲜明特征和核心价值,亦是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必然选择。通过梳理产教融合的使命演进,借鉴国内外产教融合的先进理念,分析我国产教融合在资源聚集、培养模式、育人平台、质量监督方面的不足。... 产教融合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鲜明特征和核心价值,亦是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必然选择。通过梳理产教融合的使命演进,借鉴国内外产教融合的先进理念,分析我国产教融合在资源聚集、培养模式、育人平台、质量监督方面的不足。介绍了华南理工大学应对上述挑战的举措,即充分发挥粤港澳大湾区地缘优势,以开放合作办学为理念,以服务国家需求为目标,以共建重大平台为抓手,以创新机制体制为重点,构建多元合力、多维融合、多措并举、多方共筑的四位一体建设路径,积极开展产教融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探索和实践,为粤港澳大湾区行业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教融合 专业学位 粤港澳大湾区 研究生教育
下载PDF
联动教学实践的未来大学学习空间设计探索——以华南理工大学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丽 李香凝 +2 位作者 李雨倩 陈致远 陈一晨 《华中建筑》 2023年第6期167-171,共5页
第四次工业革命以来,教育理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的学习方式也对学习空间的设计提出了巨大的挑战。该文从未来大学学习空间的设计出发,以华南理工大学本部的毕业设计为例,将学习空间的探索与设计作业融合,充分发挥毕设学生们的想象力,... 第四次工业革命以来,教育理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的学习方式也对学习空间的设计提出了巨大的挑战。该文从未来大学学习空间的设计出发,以华南理工大学本部的毕业设计为例,将学习空间的探索与设计作业融合,充分发挥毕设学生们的想象力,表达其内心诉求,以期实现对未来学习空间的再创造,探究学习场所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实践 未来大学 学习空间 设计探索 毕业设计
下载PDF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一期地块C塔楼BIM辅助装配式设计
15
作者 梁剑 梁昊飞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2055-2059,共5页
装配式建筑是当下政府大力推行的建筑模式,但传统的装配式设计存在与生产不同部门协调困难等问题,影响了项目质量和效率。通过文献研究和实地调研,本研究深入分析了装配式建筑设计的优势以及BIM技术在装配式设计中的作用,基于华南理工... 装配式建筑是当下政府大力推行的建筑模式,但传统的装配式设计存在与生产不同部门协调困难等问题,影响了项目质量和效率。通过文献研究和实地调研,本研究深入分析了装配式建筑设计的优势以及BIM技术在装配式设计中的作用,基于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一期工程地块C塔楼的实际案例,详细介绍了BIM在装配式设计过程中的应用。通过构建BIM模型,实现了对建筑结构、设备管线等信息的管理,实现了多专业信息的协同和衔接。在BIM辅助装配式设计过程中,通过与各参与方的协作和信息共享,提高了设计效率和质量。BIM除了提供三维可视化的效果展示,还可自动生成施工图纸、材料清单等信息,大程度减少了图纸配合误差及跨专业配合的时间成本,提高装配式设计的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BIM辅助装配式设计能有效提高设计效率、降低施工风险、优化维护管理等优势,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M 装配式设计 装配率优化 节点碰撞 预制构件
下载PDF
对华南理工大学体育教学改革实践的思考 被引量:16
16
作者 胡活伦 谢志勇 魏平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01-103,共3页
通过对我校体育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提倡“三个自主”的开放型体育课教学,使体育教学活动成为由学生兴趣培养到追求知识技能再到建立终身体育思想的教学过程的回顾与分析。并对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身体活动为基本,追求知识为动... 通过对我校体育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提倡“三个自主”的开放型体育课教学,使体育教学活动成为由学生兴趣培养到追求知识技能再到建立终身体育思想的教学过程的回顾与分析。并对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身体活动为基本,追求知识为动力,提高体质为根本,终身锻炼为目的的教学模式进行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体育 教学模式 教学改革 华南理工大学
下载PDF
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思考--以华南理工大学为例 被引量:16
17
作者 孙延明 向智男 +2 位作者 葛瑞明 陈小平 朱敏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30-33,共4页
从专业实践课程体系、专业实践基地、双导师机制及学位论文标准、制度建设及管理几个方面介绍了华南理工大学构建与实施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做法及效果,并通过调研结果证实了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最后从宏观层面提... 从专业实践课程体系、专业实践基地、双导师机制及学位论文标准、制度建设及管理几个方面介绍了华南理工大学构建与实施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做法及效果,并通过调研结果证实了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最后从宏观层面提出了对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理工大学 全日制工程硕士 专业学位 研究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体系
下载PDF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010年载文、作者和引文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许花桃 刘淑华 牛晓光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51-158,共8页
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2006-2010年间出版的60期《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的载文、作者和引文进行统计分析,并与相关的文献报道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刊载文量较高,“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栏目的载文量最多且呈逐年增... 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2006-2010年间出版的60期《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的载文、作者和引文进行统计分析,并与相关的文献报道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刊载文量较高,“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栏目的载文量最多且呈逐年增加趋势;基金论文比为90.69%,论文发表时滞逐渐缩短;论文作者的合著率为97.99%,合作度为3.36;第一作者除来自美国外,其余分布于国内的香港及24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第一作者中具有高级职称的占42.12%,博士后、博士和博士研究生占78.51%,年龄在30岁以下的占30.31%,在31—40岁之间的占38.83%;篇均引文为12.03条,英文引文占62.07%,期刊类引文占73.84%,引文种类多样,引文质量上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期刊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载文分析 作者分析 引文分析
下载PDF
华南理工大学体育特长生培养的情况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罗志尧 黄帝全 +1 位作者 梁峰 杨日旭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4-97,共4页
以华南理工大学历届高水平运动员学生校友为研究对象,利用校友聚会活动对他们的入学、学习、就业、工作适应状况以及学校的教学管理等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这些高水平运动员学生的文化学习成绩与普通生差距较大、学校对他们的教学管理难... 以华南理工大学历届高水平运动员学生校友为研究对象,利用校友聚会活动对他们的入学、学习、就业、工作适应状况以及学校的教学管理等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这些高水平运动员学生的文化学习成绩与普通生差距较大、学校对他们的教学管理难度也较大。但他们的就业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就业率、工资水平、工作胜任度较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也比普通生强;他们对文科类专业更具适应性。但由于文化基础较差,他们的后续发展也受到一定的制约。研究提出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办学应在保障学生学习权益的前提下实现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体育特长生 就业 华南理工大学
下载PDF
华南理工大学2006—201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和资助情况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肖向晨 马卫华 欧阳国桢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2-145,共4页
对2006—2010年华南理工大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和资助情况进行了统计和分析,总结了华南理工大学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管理的经验,分析了学校基础研究工作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华南理工大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