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84篇文章
< 1 2 1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缘何华南理工大学本科就业率居全国第三
1
作者 王海 叶珊 《人力资源管理》 2014年第7期320-320,共1页
2014年,教育部首次组织编制发布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其中,广州地区的华南理工大学稳居全国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前三,超越传统985名校。本文分别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分析华南理工大学本科就业率居前的原因,借以给他校提供有益... 2014年,教育部首次组织编制发布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其中,广州地区的华南理工大学稳居全国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前三,超越传统985名校。本文分别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分析华南理工大学本科就业率居前的原因,借以给他校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业率 华南理工 985高校
下载PDF
中美高校荣誉奖学金制度的价值取向研究——基于华南理工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比较
2
作者 赵静 《现代商贸工业》 2016年第17期164-165,共2页
高校荣誉奖学金制度的设计体现了学校,甚至是国家在高教人才培养上的价值取向及思路。明确中美两国在高教人才培养上的价值差异,对理解中美高等教育的内涵、借鉴美国高教经验等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华南理工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高校荣誉奖学金制度的设计体现了学校,甚至是国家在高教人才培养上的价值取向及思路。明确中美两国在高教人才培养上的价值差异,对理解中美高等教育的内涵、借鉴美国高教经验等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华南理工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荣誉奖学金制度的比较分析,发现南理工大学的荣誉奖学金制度关注学生德智体的综合发展,弱化了对专业能力的考评,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则主要强调学生的专业技能甚至是专业学术能力。这体现了中美两国通才与专才的高教理念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荣誉奖学金制度 高等教育 中美比较 价值取向 通才与专才
下载PDF
公共品属性:共享经济与公共管理的联系纽结
3
作者 卓文昊 郑方辉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108,共8页
共享经济蕴含无限可能,溯及共享本源,无论是结果性的共享还是过程性的共享都蕴含着公共品属性特征。同样,或者从技术平台,或者从实证案例来解析互联网,也都可以发现有非竞争性、非排他性的属性特征。共享经济在基础理论方面显现一定的... 共享经济蕴含无限可能,溯及共享本源,无论是结果性的共享还是过程性的共享都蕴含着公共品属性特征。同样,或者从技术平台,或者从实证案例来解析互联网,也都可以发现有非竞争性、非排他性的属性特征。共享经济在基础理论方面显现一定的公共品属性蕴含,它与公共池塘资源理论有一定的依承关系,使用权特征也具有一定的公共品属性元素。共享经济在具体运用的过程中也释放出公共品属性的成分,它的典型领域和发展路径具有一定的公共品属性;在共享经济的框架下,参与其中的个人、私人公司也可以提供公共物品。通过对共享经济公共品属性多维度的理论分析,说明共享经济与公共管理具有自身内在的联系,为经验层面的共享经济运用于公共管理领域提供理论支撑,有助于加深对共享的全面认识,促进公共参与、公共治理的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享经济 公共品属性 公共管理
下载PDF
基于情境—问题—能力框架的公共管理应用类课程教学模式构建 被引量:2
4
作者 卢扬帆 杨雪娟 《高教学刊》 2024年第13期9-15,共7页
公共管理应用类课程教学关系到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针对现有该类教学存在的知识结构耗散、课程衔接不畅、能力训练弱化等问题,该文在相关文献基础上提出情境—问题—能力框架的教学模式设想。其基本内容包括课程知识体系廓清与重点梳理... 公共管理应用类课程教学关系到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针对现有该类教学存在的知识结构耗散、课程衔接不畅、能力训练弱化等问题,该文在相关文献基础上提出情境—问题—能力框架的教学模式设想。其基本内容包括课程知识体系廓清与重点梳理、专题化教学情境建构与理论对接、动态情境下实践问题识别与溯源和问题解决的知识选用与能力训练四个维度,同时嵌入情境教学、专题教学、全时教学和互动教学等多种方法。这一模式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具有重要的创新价值,但需逐步推广应用。可通过教学设计上博采众长以我为主、情景演绎上追求真理服务现实、课堂组织上着眼多数关注个别、课程衔接上循序渐进彰显整体等努力,达到支撑学科发展及强化人才培育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管理 应用类课程 教学模式 情境—问题—能力 人才培育
下载PDF
场域理论视角下大学跨学科合作研究的困境审思与破局之策
5
作者 焦磊 任卓瑜 《高校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9-61,共13页
当前我国大学跨学科合作研究的开展面临诸多挑战,究其根源在于其仍是在学科场域主导逻辑下运行的,即源于学科场域主导下大学跨学科合作研究所存在的学科保守主义和地位偏见、学科间资本维护与争夺、跨学科惯习重塑阻碍等。原有的学科场... 当前我国大学跨学科合作研究的开展面临诸多挑战,究其根源在于其仍是在学科场域主导逻辑下运行的,即源于学科场域主导下大学跨学科合作研究所存在的学科保守主义和地位偏见、学科间资本维护与争夺、跨学科惯习重塑阻碍等。原有的学科场域已无法适配跨学科合作研究的需要,须建构新的支持跨学科合作研究运行逻辑和规则的跨学科场域。跨学科场域是多个学科融合汇聚形成的新的社会化结构空间,跨学科场域中资本的作用方式更加强调整合性,尤其是文化资本与象征资本的整合积累过程更加复杂,先赋的学科惯习和后致的跨学科惯习共存,二者之间具有明显的张力。为优化跨学科合作研究,大学应营造良性互动的跨学科场域环境;充分发挥机制建设在促进资本交换方面的保障作用;增强学科间对话以培育新惯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域理论 学科场域 跨学科合作研究 跨学科研究 科研合作
下载PDF
吃一堑不长一智:城市公共安全治理缘何陷入循环怪圈?——面向知识管理的危机学习解释
6
作者 李风山 文宏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2024年第5期112-123,M0007,共13页
通过危机学习强化韧性安全城市建设,是城市公共安全治理的题中应有之义。然而,一个普遍的现实困惑是:城市公共安全治理缘何陷入“事故发生—危机学习—事故再次发生”的循环怪圈,表现出“吃一堑不长一智”的特性?基于知识管理理论,构建... 通过危机学习强化韧性安全城市建设,是城市公共安全治理的题中应有之义。然而,一个普遍的现实困惑是:城市公共安全治理缘何陷入“事故发生—危机学习—事故再次发生”的循环怪圈,表现出“吃一堑不长一智”的特性?基于知识管理理论,构建“知识获取—知识共享—知识保留”的危机学习失灵全过程解释模型,并立足于S市的案例,尝试为上述问题提供新的解释。研究发现:城市公共安全治理的循环怪圈折射出危机学习在行动触发、动态共享和沉淀转化上的三重困境,是多重复杂机制作用下的复合结果。在知识获取环节,不确定情境下的信息遗失、弱学习动机下的信息过滤、强避责导向下的信息隐匿等机制,导致危机学习“开展难”。在知识共享环节,科层结构中的经验保护、转译过程中的经验流失等机制,使得危机学习“共享难”。在知识保留环节,干部更迭的知识中断、知识转化的偏差阻断等机制,催生了危机学习“转化难”。在知识管理视角下揭示城市公共安全治理循环怪圈的发生机理,提出危机学习的全过程解释模型,丰富了危机学习和知识管理理论,有助于为城市公共安全治理效能的提升提供理论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公共安全 危机学习 知识管理 生产安全事故 韧性安全城市
下载PDF
基于大学生视角的行政管理信息化发展与挑战
7
作者 殷奕鸣 《管理学家》 2024年第6期74-76,共3页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行政管理信息化已成为当今社会的重要趋势。互联网的发展为行政管理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公众需求的变化对行政管理模式的转变提出了更多更新的要求,行政管理向着信息化发展成为必然,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文...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行政管理信息化已成为当今社会的重要趋势。互联网的发展为行政管理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公众需求的变化对行政管理模式的转变提出了更多更新的要求,行政管理向着信息化发展成为必然,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文章基于大学生的视角,探讨了行政管理信息化的发展历程、现状及面临的挑战,同时分析了信息化对行政管理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管理 信息化 政府部门
下载PDF
智慧安全: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新趋势 被引量:18
8
作者 刘红波 赵晔炜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62-68,共7页
城市行政环境的变更及公共安全现状,对传统的城市公共安全管理模式提出了严峻挑战。智慧城市的提出与兴起从某种程度上提升了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操作空间,为有效控制公共安全事件注入新的理念和能量。本文从制度和技术双重维度对智慧城... 城市行政环境的变更及公共安全现状,对传统的城市公共安全管理模式提出了严峻挑战。智慧城市的提出与兴起从某种程度上提升了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操作空间,为有效控制公共安全事件注入新的理念和能量。本文从制度和技术双重维度对智慧城市进行研究,提出了智慧安全作为新型的城市安全管理模式,希冀改进城市公共安全管理过程中的低效率和无组织状态,进而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城市 公共安全 智慧安全 物联网 云计算
下载PDF
从契约理论的视角论研究型大学教师岗位管理 被引量:3
9
作者 邱学青 李敏 +1 位作者 李正 魏波 《高等理科教育》 2011年第1期57-60,共4页
教学与科研是研究型大学教师的重要职责,但两者之间的矛盾在国内研究型大学中普遍存在,国外经验是通过教师岗位聘用合同加以协调。本文阐述了契约的本质以及国外研究型大学教师岗位聘用合同管理的做法,并详细分析了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 教学与科研是研究型大学教师的重要职责,但两者之间的矛盾在国内研究型大学中普遍存在,国外经验是通过教师岗位聘用合同加以协调。本文阐述了契约的本质以及国外研究型大学教师岗位聘用合同管理的做法,并详细分析了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身份管理的困惑以及教学与科研矛盾处理的困难和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通过具有法律效力的聘用合同来变革教师岗位管理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型大学 教师 契约 聘用
下载PDF
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动因、实践与启示——以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为例 被引量:17
10
作者 张振刚 程琳媛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96-106,共11页
在当前我国开启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道路之际,为进一步探索高校推进数字化转型的策略和具体措施,重点从微观层面将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定义为高等教育组织以数字技术为基础支撑,在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学内容、学习环境、管理体制等方... 在当前我国开启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道路之际,为进一步探索高校推进数字化转型的策略和具体措施,重点从微观层面将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定义为高等教育组织以数字技术为基础支撑,在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学内容、学习环境、管理体制等方面创新与变革的过程,以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相关发展实践为例,分析其数字化转型的动因与经验,为加速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创新与变革提供参考。分析显示,国家战略引领、数字技术驱动和内生发展是南洋理工大学数字化转型的动因,分别在战略、活动和支撑层面制定数字化转型战略、加强跨学科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创新教学模式、建设智慧校园、夯实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等是其具体探索实践路径。南洋理工大学构建数字教育新形态的实践举措,为我国高校推进数字化转型提供如下启示:制定数字化转型路线图、培养跨学科人才、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健全数字化转型保障机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高等教育 教育创新 智慧校园 南洋理工大学
下载PDF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管理学科知识体系 被引量:13
11
作者 王郅强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2-50,共9页
改革开放进程的持续推进激发了行政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运行的知识需求,为中国公共管理学科提供了历史发展机遇。本文以中国公共管理学科构建为主线,回顾了中国公共管理学科发展历程,总结了公共管理学科建设中所取得的成就,强调用科学理... 改革开放进程的持续推进激发了行政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运行的知识需求,为中国公共管理学科提供了历史发展机遇。本文以中国公共管理学科构建为主线,回顾了中国公共管理学科发展历程,总结了公共管理学科建设中所取得的成就,强调用科学理性思维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管理学科知识体系。在构建中,要注意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和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新思路对公共管理学科发展提出的新要求,要始终立足于中国公共管理实际,在汲取整个人类历史上公共管理优秀理论和文化基础上,不断探索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之道,从研究指向、核心理论、研究范式、研究方法等方面去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管理学科知识体系,推动中国公共管理学科向前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管理学科 知识体系 回顾 展望 本土化
下载PDF
契约管理:公共服务外部购买中的政府职能 被引量:10
12
作者 叶托 《广东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11,共7页
在公共服务外部购买中,政府职能由服务生产转变为契约管理。当前学界分析契约管理的途径主要有两个:一是基于过程的分析,侧重对契约管理过程的研究;二是基于关系的分析,重视对契约双方关系的研究。对于政府来讲,契约管理带来的最大挑战... 在公共服务外部购买中,政府职能由服务生产转变为契约管理。当前学界分析契约管理的途径主要有两个:一是基于过程的分析,侧重对契约管理过程的研究;二是基于关系的分析,重视对契约双方关系的研究。对于政府来讲,契约管理带来的最大挑战是如何解决实行公共服务外部购买之后所产生的问责困境,以及如何构建一套公共服务外部购买的绩效评估机制。要提升我国政府的契约管理能力,可从制定规范化的契约模板,收集和分析争议案例,建立常规化的绩效评估制度和开展相关的技能培训着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契约管理 公共服务 外部购买 政府职能
下载PDF
重新理解公共政策变迁:基于危机学习的知识管理视角 被引量:5
13
作者 文宏 李风山 《治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2-65,158,共15页
理解公共政策变迁是政策过程研究的核心议题。已有研究提出了多源流理论、间断均衡理论和倡导联盟框架等经典解释,但相对忽略了知识管理视角下危机学习对公共政策变迁的作用机制。基于全面"禁野"政策变迁的案例,研究提出公共... 理解公共政策变迁是政策过程研究的核心议题。已有研究提出了多源流理论、间断均衡理论和倡导联盟框架等经典解释,但相对忽略了知识管理视角下危机学习对公共政策变迁的作用机制。基于全面"禁野"政策变迁的案例,研究提出公共政策变迁的危机学习新解释:(1)焦点事件触发下的"激活机制"为危机学习打开了"机会窗口",促进了危机情境下的知识生产,构成了政策变迁的起始条件;(2)话语争夺场域中的"演化机制"呈现出差异性的话语叙事和社会建构,本质是一种知识竞争,能够实现对政策问题的再定义;(3)领导注意力作用下的"反馈机制"促使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推动经验层面的认知判断向制度化的政策规范转变。"知识生产—知识竞争—知识转化"的危机学习过程框架有助于揭示危机学习推动政策变迁的黑箱机制,不仅丰富了公共政策变迁的解释图谱,而且进一步拓展了危机学习的研究边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机学习 政策变迁 知识管理 间断均衡 全面"禁野"
下载PDF
理解科层组织中的副职:一项中国公共管理研究的新命题 被引量:4
14
作者 文宏 李风山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2-89,共8页
副职是官僚体制运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公共政策的议程设置、制定和执行等全过程。然而,中西方科层组织构建逻辑与运作方式存在的本质差别,决定了副职研究议题的显著性程度。西方国家存在政务官与事务官的区分,其科层体系中的副职... 副职是官僚体制运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公共政策的议程设置、制定和执行等全过程。然而,中西方科层组织构建逻辑与运作方式存在的本质差别,决定了副职研究议题的显著性程度。西方国家存在政务官与事务官的区分,其科层体系中的副职多处于从属地位,承担辅助性的角色,重要性相对而言并不明显。相比之下,中国科层体系中的副职在组织运作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需要从多重维度理解科层组织中的副职。首先,副职的配置是行政事务适配与政治晋升激励双重驱动作用的结果;其次,结合中国治理情境,本文提出副职具有参谋辅助、制约监督、领导执行、凝聚共识、问题纠偏等五项功能,初步厘清了副职的功能边界;最后,进一步建构出影响中国副职运作过程的整体性框架,包括体制结构的刚性规制(组织类型、层级架构、管理幅度)、组织环境的柔性调适(与正职领导、其他副职、分管部门领导的关系)和个体特质的偏好适配(自身性格、专业匹配)等因素。未来需要从中国制度情境和治理实践出发,持续跟进更多有关副职的实证研究,回应与副职相关联的复杂场景和问题,致力于探索此项极具中国特色的本土性命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职 公共管理 分管型副职 辅佐型副职 中国情境
下载PDF
新文科视域下公共管理学科的范式变革与体系建构 被引量:8
15
作者 文宏 《新文科教育研究》 2023年第3期5-18,141,共15页
新文科建设意味着知识管理模式的变革,折射出传统文科教育范式变革的新趋势。立足于公共管理学科,认为在需求牵引逻辑、问题导向逻辑和技术支撑逻辑的驱动下,公共管理学科能够融入新文科建设过程之中。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公共管理学科... 新文科建设意味着知识管理模式的变革,折射出传统文科教育范式变革的新趋势。立足于公共管理学科,认为在需求牵引逻辑、问题导向逻辑和技术支撑逻辑的驱动下,公共管理学科能够融入新文科建设过程之中。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公共管理学科发展范式应当发生重大变革,在研究导向上表现为“问题驱动”而非“学科视角”,在研究理念上强调“知识融合”而非“边界鲜明”。当然,目前公共管理学科范式变革过程中,仍然面临着学科交叉融合推进慢、新文科建设能力不足、科研合作机制不健全、“有组织科研”难度较大等挑战,急需建构本土化的理论体系、集群式的学科体系、复合型的教学体系、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推动公共管理学科的体系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公共管理学科 范式变革 体系建构 学科交叉
原文传递
公共管理实验法运用与反思:以公民满意度为例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文彬 陈晓绚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5期79-94,共16页
近年来,随着实验法在公共管理问题研究的运用日渐增多,公共管理学界也开始总结和反思这一方法。但学界主要从面上审视公共管理实验法的使用,尚未就某个研究领域或议题深入分析。公民满意度领域是实验法运用的集散地,对其“深描”可以“... 近年来,随着实验法在公共管理问题研究的运用日渐增多,公共管理学界也开始总结和反思这一方法。但学界主要从面上审视公共管理实验法的使用,尚未就某个研究领域或议题深入分析。公民满意度领域是实验法运用的集散地,对其“深描”可以“管窥”公共管理实验法运用的总体图景。研究发现,公民满意度实验类型包括调查实验、实验室实验、实地实验等,实验方式主要是前测—干预—后测实验和因子实验,实验对象为大学生、网民或现场抽取的市民样本。总的来说,这些实验较好呈现了满意度影响因素的因果关系。但其实验类型以调查实验法居多,实验对象也以学生和网民为主,实验的现实性较差。为提高公民满意度或公共管理学实验研究的价值,应针对公共管理领域的重大问题,尽可能在真实情景中、以真实对象开展实地实验研究,以提升研究结论的政策辐射力和理论外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满意度 公共管理实验法 实地实验 调查实验 自然实验 效度
下载PDF
理工大学法学专业人才的培养特色 被引量:2
17
作者 徐松林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43-44,共2页
关键词 理工大学 法学专业 人才培养特色 培养模式 复合型法律人才
下载PDF
公共卫生系统绩效管理与应急管理融通的探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卢扬帆 杨雪娟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9-84,共6页
公共卫生系统是与人民生命健康保障关联紧密的政府职能领域,该系统开展绩效管理和应急管理实践已有一定基础。通过对两类实践融通的科学价值和可行基础依次探讨,并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为例分析二者融通的现实状况,发现其存在绩效管... 公共卫生系统是与人民生命健康保障关联紧密的政府职能领域,该系统开展绩效管理和应急管理实践已有一定基础。通过对两类实践融通的科学价值和可行基础依次探讨,并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为例分析二者融通的现实状况,发现其存在绩效管理在事件应对中被动缺位、应急管理未能充分依托绩效管理积累的历史经验、部分应急管理者绩效意识淡薄等问题。为此,应通过加强绩效信息储备与分析预测、重视应急管理规范化建设、从多个层面推动两类技术和实践体系互为参照等努力,进一步推动二者融通,提高公共卫生系统应急管理绩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卫生系统 绩效管理 应急管理 融通
下载PDF
论公共危机管理中行政指导的实施 被引量:1
19
作者 曹静晖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35-39,共5页
任何国家都可能面临自然或人为因素引发的公共危机。在对公共危机进行管理时,政府需要实施行政指导。行政指导包括积极行政指导和消极行政指导:积极行政指导是主动实施型的行政指导,对应的是服务型政府;消极行政指导是被动承受型的行政... 任何国家都可能面临自然或人为因素引发的公共危机。在对公共危机进行管理时,政府需要实施行政指导。行政指导包括积极行政指导和消极行政指导:积极行政指导是主动实施型的行政指导,对应的是服务型政府;消极行政指导是被动承受型的行政指导,对应的是管制型政府。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公众需要一个富有积极内涵的服务型政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机管理 行政指导 服务型政府 管制型政府
下载PDF
论公共危机管理中的行政指导责任化 被引量:1
20
作者 曹静晖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128-132,共5页
任何国家都可能面临自然或人为因素引发的公共危机。行政指导在公共危机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包括维护人权、维护政府公信力、塑造和谐社会,等等。只有发挥行政指导的积极作用,使政府与社会协商合作,才能真正推动公共危机的有效管理。... 任何国家都可能面临自然或人为因素引发的公共危机。行政指导在公共危机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包括维护人权、维护政府公信力、塑造和谐社会,等等。只有发挥行政指导的积极作用,使政府与社会协商合作,才能真正推动公共危机的有效管理。因此,必须强化行政指导责任,使政府和公职人员都能依法行使各自指导职责,促进公共危机管理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提高政府应对危机的能力和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机管理 行政指导 指导责任 责任体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